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1年版CLL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一、定义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细胞)计数≥5×109/L;B淋巴细胞<5×109/L时,如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②外周血涂片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10-、FMC7-、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学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临床特征: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

Ann Arbor Ⅰ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 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30%。
1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2 美国每年男女发病率分别为每 十万人6.75和3.65,3 欧洲分别为5.87和4.01。4
• 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5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
(shàngshēng)。
诊断(zhěnduàn)标准:CLL分期系统
Rai分期(fēn qī)系统 1
Binet分期(fēn qī)系统 2
分期 0 I II III IV
描述
危险分级
分期
描述
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淋 巴细胞>15,000/mcL, 骨髓淋巴细胞>40%
低危
血红蛋白≥10g/dL以及血小板 A ≥100,000/mm3以及受累淋巴结区<3
• 预计2013年全球新诊断CLL病例约为15680例,其中男性9720例,女性 5960例。1
(ɡònɡ yǒu) 第三页,第课件三共页有,共五十六页。 55页
1. Sie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11-30. 2. Hernández JA, et al. Cancer 1995; 75:381-94.
形态学特征
细胞大小
染色质 核仁 核形
细胞质
CLL B-PLL


成块 致密
无/小 规则
显著 规则
甚少

HCL
中/大 疏松/ 棉絮状

肾形 丰富/ 绒毛
MCL SMZL FL


很小
斑点状 致密 致密
无/小 切迹
无 规则
无 核裂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CCN指南PPT课件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CCN指南PPT课件
第18页/共21页
推 荐 C L L 患 者 每 年 接 种 流 感 疫 苗 ( 利 妥 昔 单 抗 使 用 后 9 个 月 内 , 由于B细胞没有恢复,接种效果不佳),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 苗,避免所有活疫苗的接种;
推 荐 所 有 输 注 的 血 制 品 进 行 辐 照 以 防 止 输 血 相 关 的 移 植 物 抗 宿主病(GVHD)的发生;
(2)严重的疾病相关症状:严重疲乏、夜间盗汗、体质量减轻和非感染性发热; (3)终末器官功能受损; (4)进行性巨块型病变(脾脏肋缘下>6 cm,淋巴结>10 cm); (5)淋巴细胞倍增时间≤6个月; (6)进行性贫血; (7)进行性血小板减少; (8) 以往NCCN指南均强调单纯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并不是CLL治疗的
CLL的疗效评价体系:
➢根据临床症状(B症状)和体征(淋巴结和肝脾大)以及常规实验 室检测指标(血细胞计数和骨髓形态学)来评判治疗的效果.
➢目前NCCN仍然没有引入利用流式细胞术或定量PCR方法检 测是否存在克隆性B细胞[微小残留病(MRD)]来判断疾病是 否属于完全缓解。但是已有部分文献报道显示经过治疗后 MRD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克隆性B细胞)的CLL患者生存期 优于MRD阳性的患者。
现。
SLL多为淋巴结、器官肿大的淋巴瘤样表
第2页/共21页
诊断标准
CLL诊断的最低要求是持续性(3个月)的外 周血B淋巴细胞≥5×109/L(如外周血B细 胞<5×109/L同时伴有骨髓浸润所致血细 胞减少或疾病相关症状者也诊断为CLL), 并且B细胞的克隆性需要经过流式细胞术确 认。
第3页/共21页
第16页/共21页
对 于 经 过 病 理 学 检 查 确 诊 存 在 向 弥 漫 大 B 细 胞 /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转化的CLL患者,大多数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不超过1年, 治疗建议参照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2011版NCCN推荐 治疗方案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方案的基础上添加了RH y p e r- C VA D 方 案 ) , 并 且 如 果 存 在 H L A 完 全 匹 配 供 者 , 推 荐考虑包括减低预处理强度在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胡建达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胡建达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一、定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CLL与SLL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因主要累及部位不同而造成的不同表现形式。

所谓的T-CLL现归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B淋巴细胞计数≥5×109/L,且≥3个月。

B淋巴细胞<5×109/L,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②血涂片中的自血病细胞特征性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5(+)、CD10(-)、CDl9(+)、FMC7(-)、CD23(+)、CD43(+/-)、CCNDI(-)。

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CD22及CD79b弱表达(dim)。

白血病细胞限制性表达K或入轻链。

SLL: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组织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诊断标准: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MBL是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

诊断标准:①B淋巴细胞克隆性异常(K:入>3:1或<0.3:1);②B淋巴细胞<5×109/L;③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所有淋巴结<1.5 cm);④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⑤无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的其他l临床症状。

根据免疫表型分为CD5+MBL(CLL样表型)和CD5-MBL(非CLL样)。

2.分期及预后: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7-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

临床上估计预后最早、最广泛使用Binet分期系统(表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 预计2013年全球新诊断CLL病例约为15680例,其中男性9720 例,女性5960例。1
1. Sie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11-30. 2. Hernández JA, et al. Cancer 1995; 75:381-94.
3. Yamamoto JF, Goodman MT.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8; 19:379-90. 4. Sant M, et al. Blood 2010; 116:3724-34.
• 相关研究 • 总结
诊断标准
血液 细胞学
• 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且≥3个月;或者B淋巴细胞< 5×109/L,但骨髓表现为典型的CLL细胞浸润致血细胞减少。
• 血涂片中的白血病细胞特征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细胞质 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幼稚淋巴细胞<55%。
诊断标准:CLL相关检查
基本项目
有助于诊断的检查
• 体检:注意带有淋巴结的区域, 包括韦氏环、肝脾大小
• 体能状态 • B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 • CBC、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 • LDH • 生化常规 • 乙型肝炎相关检测(如拟用CD20
单克隆抗体) • MUGA扫描/超声心动图(如需蒽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CLL流行病学
•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 30%。1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2 美国每年男女发 病率分别为每十万人6.75和3.65,3 欧洲分别为5.87和4.01。4
• 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5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快速上升。

慢淋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慢淋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求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 9/L(不是 单克隆),持续3个月以上;或尽管B细胞<5×10 9 / L,但骨髓表现为典型的CLL细胞浸润。
在形态上,典型的CLL细胞为成熟的淋巴细胞,体积 小,染色质呈凝块状,无核仁,胞质少,核质比高。 不典型细胞包括幼稚淋巴细胞,细胞核有切迹的细胞 或细胞体积较大、胞质较丰富的成熟淋巴细胞,其核 染色质浓集稍差,核质比小于正常成熟淋巴细胞,部 分细胞有核仁。
4
.
免疫表型
CLL典型特征为B细胞表面抗原CD5、CD19和 CD23阳性,同时也低水平表达CD52、CD20和膜表 面免疫球蛋白(sIg),单克隆限制性地表达κ或 λ轻链, κ或和λ轻链可以均阴性。CD79β和FMC-7阴性或弱表 达,而CD10、Cyclin D1阴性。
CLL没有绝对特异性标志,因此,CLL表面标志的组 合才能帮助区别CLL和其他B-LPD,根据表1所列免 疫表型积分判断标准,典型CLL的积分为4-5,而其他 B-LPD大多为0-2分。积分为3分时应结合Cyclin D1、 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检查结果。
.
指征
通常诊断CLL后至少满足以下1个条件时开始治疗: ①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贫血和(或)血小板 减少进展或恶化。轻度的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而疾病无 进展时可以观察。② 巨脾(左肋缘下>6 cm)或进行性 或有症状的脾肿大。⑧ 巨块型淋巴结肿大(最长直径 >10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④进行性淋 巴细胞增多,如2个月内增多>50% ,或淋巴细胞倍 增时间(LDT)<6个月。⑤ 自身免疫性贫血和(或)血小 板减少对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标准治疗反应不佳。⑥在 以前6个月内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10% 。⑦ 严重 疲乏(如ECOG体能状态≥2;不能工作或不能进行常规 活动)。⑧尤无其他感染证据,发热>38.0℃ ,>2周。 ⑨无感染证据,夜间盗汗>1个月。⑩患者意愿。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要点淋巴瘤,又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一、诊断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诊断是决定治疗原则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一)临床表现淋巴瘤可表现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绝大多数HL患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NHL患者大部分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

淋巴瘤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以下3种情况中出现任何1种即可诊断为B症状:(1)不明原因发热>38,连续3d以上,排除感染的原因;(2)夜间盗汗(可浸透衣物);(3)体重于诊断前半年内下降>10%。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浅表淋巴结、扁桃体、肝脾的检查以及有无骨骼压痛。

(三)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治疗前应行血常规、生化常规[包括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β2-微球蛋白、电解质等]、感染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异常者需行病毒载量或确诊实验]、血沉、免疫球蛋白、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和骨髓检查等,若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受侵危险因素,需行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脑脊液细胞学和墨汁染色检查。

2. 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超声等。

3.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淋巴瘤确诊和分型的金标准。

二、分期淋巴瘤的临床分期依据疾病侵犯部位以及有无B症状,目前采用的是Ann Arbor-Cotswolds分期系统(表1),同时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分为A 组(无B症状)和B组(有B症状)。

三、疗效评价目前主要采用Lugano 2014评价标准评价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表4),治疗效果分为基于CT和(或)MRI评价的影像学缓解和基于PET-CT评价的代谢缓解,PET-CT评价代谢缓解的依据是PET5分法(Deauville标准)(表5)。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近年,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CLL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版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

现就2018年版新修订指南进行解读。

一、诊断CLL和SLL均为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两者的区别在于CLL临床多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异常淋巴细胞浸润的白血病样表现;而SLL多为淋巴器官肿大的淋巴瘤样表现和骨髓受累。

(一)诊断标准CLL诊断要求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外周血B淋巴细胞必须经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认为克隆性,即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免疫球蛋白的κ或λ轻链(sIgκ或sIgλ);另外,sIg阴性CD19细胞>25%也支持克隆性。

外周血涂片的形态学特征为成熟样小淋巴细胞(观察CLL细胞形态学外周血涂片优于骨髓涂片),这些细胞可能混有大而不典型的细胞、分裂细胞或<55%的幼稚淋巴细胞(简称幼淋细胞)。

如果外周血幼淋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55%则诊断为幼淋细胞白血病(PLL),细胞形态学对诊断B-PLL至关重要;10%~54%则诊断为CLL/PL(CLL的一种变异型),幼淋细胞比例增高者预后不佳,同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确认是否转化,特别是进行性增高时。

对于外周血存在克隆性B细胞,但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109/L,同时不伴有淋巴结和器官肿大(所有淋巴结<1.5 cm)、血细胞减少和淋巴增殖性疾病相关症状的患者,应诊断为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MBL大多CD5+,且呈典型的CLL表型,也可CD5-;CLL表型的MBL,根据外周血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为低计数MBL(<0.5×109/L)及高计数MBL(≥0.5×109/L),前者进展为CLL的风险很小,无需常规随访,后者每年1%~2%进展为需要治疗的CLL,所以处理原则同早期CLL。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500・主堡查遗堂盘查垫!!生!旦筮!!鲞筮!翅g照也』丛!翌型!!:』!!Y垫!!:!尘:墼:丛!:Z70岁患者:①苯丁酸氮芥±泼尼松±RTX;②环磷酰胺±泼尼松±RTX;③RTx;④FR(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⑤氟达拉滨。

(3)<70岁或≥70岁但无严重伴随疾病患者:化学免疫治疗:①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RTX);②FR;③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④氟达拉滨;⑤苯丁酸氮芥±泼尼松4-RTX;⑥环磷酰胺±泼尼松±RTX。

2.伴del(17p)CLL患者的治疗推荐:①FCR;②FR;③大剂鼍甲泼尼龙(HDMP)±RTX;④FC;⑤氟达拉滨;⑥苯丁酸氮芥±泼尼松±RTX;⑦环磷酰胺±泼尼松±RTX。

3.伴del(1lq)CLL患者的治疗方案:(1)I>70岁或存在严重伴随疾病的<70岁患者:①苯丁酸氮芥±泼尼松±RTX;②环磷酰胺±泼尼松±RTX;③减低剂量的FCR;@RTX;⑤FR;⑥氟达拉滨。

(2)<70岁或t>70岁但无严重伴随疾病患者:化学免疫治疗:①FCR;②FC;③氟达拉滨;④苯丁酸氮芥±泼尼松;⑤环磷酰胺±泼尼松。

4.细胞遗传学不明的初诊CLL患者的治疗方案:参照“无del(17p)或del(1lq)CLL患者的治疗推荐”。

(四)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选择复发、难治患者,治疗指征、治疗前检查及治疗原则同一线治疗,同时应考虑持续缓解时间。

1.无del(17p)或del(1lq)CLL患者的治疗方案:(1)持续缓解>2年:重复一线治疗方案。

(2)持续缓解<2年且年龄I>70岁:①化学免疫治疗:减低剂量的FCR、HDMP±RTX;②苯丁酸氮芥±泼尼松;③环磷酰胺士泼尼松;④剂量密集RTX;⑤新鲜冰冻血浆+RTX。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徐卫孙雪梅编译李建勇审校1988年和1996年,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发起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NCI—WG)发表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试验设计与管理的指南,以促进不同治疗的比较以及确定进行疾病生物学科学研究时可以使用的概念。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评价及批准新药时也采用这些指南。

在过去的十年中,在确定新的预后标志、诊断参数及治疗选择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促使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国际工作组(IWCLL)修订1996年的规范(表1~4)。

表1CLL患者的治疗前评估注:一般实践定义为采用公认的对CLL患者的治疗选择,没有进人临床试验;※总是,如CR是治疗终点1CLL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血液系统肿瘤分型将CLL描述・指南解读・为白血病、淋巴细胞淋巴瘤。

凭其白血病表现,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鉴别。

在CLL的WHO分型中,CLL仅限于肿瘤性B细胞疾病,而以前的T细胞CLL(T—CLL)现称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CLL的确诊中,必须排除其他一些易误诊为CLL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I。

PD),如毛细胞白血病(HCL),套细胞淋巴瘤(MCL)、边缘带淋巴瘤(MzL)、伴循环绒毛淋巴细胞的脾边缘带淋巴瘤及滤泡淋巴瘤(FL)的白血病期。

要确诊CLL,必需检测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及循环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见以下,1.1和1.2)。

表2关于CLL治疗指证的建议注:RQ,根据研究要求}jj《根据第4部分的定义,如疾病活动,则需要治疗1.1外周血CLL的诊断要求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至少持续3个月。

循环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需要由流式细胞术(FCM)证实。

血涂片中的白血病细胞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细胞浆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

这些细胞中可能混有较大的或不典型细胞、有切迹细胞或幼稚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最高可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5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以成熟样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目前我国CLL临床诊治工作中主要参考的权威指南包括中国、美国和国际慢淋工作组(iwCLL)发布的关于CLL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本文主要就《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iwCLL2008年发表的CLL诊疗指南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4年第4版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中关于CLL部分并结合作者自身临床CLL诊疗经验进行解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郭荣一、定义和诊断标准总体而言,目前关于CLL的定义基本沿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参考iwCLL关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的建议,CLL是指均一形态、略不规则的小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浸润的一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CLL是同一种疾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临床表现:CLL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浸润为主;而SLL则主要以淋巴结、脾脏等淋巴器官肿大等淋巴瘤表现为主。

并且强调目前CLL/SLL仅指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淋巴增殖性疾病,而不包括以往的起源于成熟T淋巴细胞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对于CLL的最低诊断标准要求是持续性(3个月)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15×109/L,B细胞的克隆性需要经过流式细胞术确认。

外周血涂片特征性的形态学为成熟小淋巴细胞,此类细胞一般胞质较少,核染色质紧密,无明显核仁,有时混有大而不典型的细胞、分裂细胞或最多不超过55%的幼淋细胞[外周血幼淋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I>55%,则诊断为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PLL)],此外涂抹细胞在CLL 较为常见(实质为细胞碎片)。

对于外周血存在克隆性B细胞,但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109/L,同时不伴有淋巴结(<1.5 cm)和器官肿大、血细胞减少和其他疾病相关症状的患者,则诊断为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解读近年,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CLL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版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

现就2018年版新修订指南进行解读。

一、诊断CLL和SLL均为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两者的区别在于CLL临床多表现为外周血和骨髓异常淋巴细胞浸润的白血病样表现;而SLL多为淋巴器官肿大的淋巴瘤样表现和骨髓受累。

(一)诊断标准CLL诊断要求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外周血B淋巴细胞必须经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认为克隆性,即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免疫球蛋白的κ或λ轻链(sIgκ或sIgλ);另外,sIg阴性CD19细胞>25%也支持克隆性。

外周血涂片的形态学特征为成熟样小淋巴细胞(观察CLL细胞形态学外周血涂片优于骨髓涂片),这些细胞可能混有大而不典型的细胞、分裂细胞或<55%的幼稚淋巴细胞(简称幼淋细胞)。

如果外周血幼淋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55%则诊断为幼淋细胞白血病(PLL),细胞形态学对诊断B-PLL至关重要;10%~54%则诊断为CLL/PL(CLL的一种变异型),幼淋细胞比例增高者预后不佳,同时需结合其他指标确认是否转化,特别是进行性增高时。

对于外周血存在克隆性B细胞,但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109/L,同时不伴有淋巴结和器官肿大(所有淋巴结<1.5 cm)、血细胞减少和淋巴增殖性疾病相关症状的患者,应诊断为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MBL大多CD5+,且呈典型的CLL表型,也可CD5-;CLL表型的MBL,根据外周血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为低计数MBL(<0.5×109/L)及高计数MBL(≥0.5×109/L),前者进展为CLL的风险很小,无需常规随访,后者每年1%~2%进展为需要治疗的CLL,所以处理原则同早期CLL。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GLOBOCAN2020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6829例,其中男性4506例,女性2323例;死亡2807例,其中男性1865例,女性942例。

2020年中国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92834例,其中男性50125例,女性42709例;死亡54351例,其中男性29721例,女性24630例;男性NHL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10位;女性NHL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未进入全部恶性肿瘤的前10位。

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的诊疗能力和规范化实施,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淋巴瘤诊疗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

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

最常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肿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况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微球蛋白、红细胞2沉降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

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椎穿刺,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对NK/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EB病毒相关的淋巴瘤,如EB 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瘤样肉芽肿等,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v1.201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_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v1.2018)
山医院CLL诊疗规范,积极应对疾病谱系变迁,也为临床一线同行提供一份即看即用的又袋书。 1初诊及复发首次就诊检查项目
* 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包括κ/λ、CD19、CD20、CD5、CD23、CD10、CD200。 * 病理组织学(如诊断基于淋巴结或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抗体,包括CD3、CD5、CD10、CD20、CD23、cyclin D1。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12,del(11q),del(13q),del(17p)。 * DNA测序:TP53,IGHV。 * ECOG评分。 * 血液检查: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涂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肝肾功(含LDH及尿酸)、电解质、β2-MG、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 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乙肝病毒血清学及HBV-DNA、心肌酶谱、肌钙蛋白、N端前脑钠肽(NT-proBNP)。 * 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增强CT或PET/CT。 * 骨髓检查:骨髓穿刺细胞学涂片分类、骨髓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其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妊娠检查(育龄女患者)。 2疗效评估及随访检查项目 * 血液检查: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涂片、肝肾功(含LDH及尿酸)、β2-MG、乙肝病毒血清学及HBV-DNA。 * 影像学检查(需要时):颈胸腹盆增强CT或PET/CT。 * 初诊及病程中出现的异常指标。 3患者分期及处置 患者分期标准及处置措施详见表1。
4治疗方案选择 本中心符合条件的CLL患者优先入组在研各项临床试验,其余初治CLL患者推荐如表2选择。难治及复发CLL患者治疗方案包括:未用过的初治方案、苯达
莫司汀+利妥昔单抗[适用于无del(17p)/TP53突变患者]、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是一种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SLL)是其组织表现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一、诊断方法(一)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无症状的淋巴结肿大、乏力、盗汗、体重减轻,以及较少见的进行性脾大、肝大等。

(二)血象:特征性表现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同时携带CD19、CD20、CD5、CD23表面标志物。

(三)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以评估淋巴细胞浸润程度。

二、治疗策略(一)观察治疗: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常规不主动干预,定期随访,以评估病情变化。

(二)化疗:针对进展期患者,如有明确的指征,可选择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如FC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三)免疫疗法:包括抗CD20抗体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有效靶向淋巴细胞,并改善患者生存率。

常用的免疫疗法包括利妥昔单抗、非洛替尤单抗等。

(四)靶向治疗:包括B细胞受体激动剂(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等,已成为治疗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新方向。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逆转期、失代偿期或复发性患者,在化疗后选择性应用。

三、预后评估与随访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主要包括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和致死评分(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 CIRS),以及淋巴结影像学、骨髓病理学等检查。

随访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症状、体格检查、血液学及骨髓学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疾病的复发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对CLL/SLL 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版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一、定义CLL/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L。

②外周血涂片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200+、CD10-、FMC7-、CD43+;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术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与2008版不同,在2016版WHO有关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提出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L,如无髓外病变,即使出现血细胞少或疾病相关症状,也不能诊断CLL[2,3,4]。

但2018年更新的国际CLL工作组标准仍将此种情况诊断为CLL[5]。

国内绝大多数专家也认为这种情况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后,其临床意义及治疗同CLL,因此应诊断为CLL。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确诊必须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临床特征: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5×109/L。

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

Lugano Ⅰ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MBL是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4]。

诊断标准:①B细胞克隆性异常;②单克隆B淋巴细胞<5×109/L;③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长径<1.5 cm);④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⑤无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的其他临床症状。

根据免疫表型分为三型:CLL表型、不典型CLL表型和非CLL表型。

对于后二者需全面检查,如影像学、骨髓活检等,以排除白血病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对于CLL表型MBL,需根据外周血克隆性B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低计数"MBL(克隆性B淋巴细胞<0.5×109/L)和"高计数"MBL(克隆性B淋巴细胞≥0.5×109/L),"低计数"MBL无需常规临床随访,而"高计数"MBL的免疫表型、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与Rai 0期CLL接近,需定期随访。

2.分期及预后: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0年,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

性别、年龄、体能状态、伴随疾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倍增时间,以及LDH、β2微球蛋白(β2-MG)、胸苷激酶1(TK1)等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是重要的传统预后因素。

临床上评估预后最常使用Rai和Binet 两种临床分期系统(表1)。

这两种分期均仅依赖体检和简单实验室检查,不需要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表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系统这两种临床分期系统存在以下缺陷:①处于同一分期的患者,其疾病发展过程存在异质性;②不能预测早期患者疾病是否进展以及进展的速度。

目前预后意义比较明确的生物学标志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突变状态及片段使用,染色体异常[推荐CpG寡核苷酸刺激的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检测del(13q)、+12、del(11q)(ATM 基因缺失)、del(17p)(TP53基因缺失)等],基因突变[推荐二代基因测序检测TP53、NOTCH1(含非编码区)、SF3B1、BIRC3等基因],CD38及CD49d表达等[5,6]。

IGHV基因无突变状态的CLL患者预后较差;使用VH3-21片段的患者,无论IGHV的突变状态,其预后均较差。

具有染色体复杂核型异常、del(17p)和(或)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差,TP53基因或其他基因的亚克隆突变的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del(11q)是另一个预后不良标志。

推荐应用CLL国际预后指数(CLL-IPI)进行综合预后评估[7,8]。

CLL-IPI通过纳入TP53缺失和(或)突变、IGHV 基因突变状态、β2-MG、临床分期、年龄,将CLL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与极高危组(表2)。

上述预后因素主要由接受化疗或化学免疫治疗患者获得,新药或新的治疗策略可能克服或部分克服上述不良预后。

表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国际预后指数(CLL-IPI)3.鉴别诊断: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典型的淋巴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大多数CLL患者容易诊断,但尚需与其他疾病,特别是其他B-CLPD 相鉴别。

根据CLL免疫表型积分系统(CD5+、CD23+、FMC7-、sIgdim、CD22/CD79bdim/-各积1分),CLL积分为4~5分,其他B-CLPD为0~2分。

积分≤3分的患者需要结合淋巴结、脾脏、骨髓组织细胞学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套细胞淋巴瘤),具体参照《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年第5期)。

三、治疗(一)治疗指征不是所有CLL都需要治疗,具备以下至少1项时开始治疗。

1.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2.巨脾(如左肋缘下>6 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脾肿大。

3.巨块型淋巴结肿大(如最长直径>10 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

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如2个月内淋巴细胞增多>50%,或淋巴细胞倍增时间(LDT)<6个月。

当初始淋巴细胞<30×109/L,不能单凭LDT 作为治疗指征。

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200×109/L,或存在白细胞淤滞症状。

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对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标准治疗反应不佳。

7.至少存在下列一种疾病相关症状:①在前6个月内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10%;②严重疲乏(如ECOG体能状态≥2分;不能进行常规活动);③无感染证据,体温>38.0 ℃,≥2周;④无感染证据,夜间盗汗>1个月。

8.临床试验:符合所参加临床试验的入组条件。

不符合上述治疗指征的患者,每2~6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和血常规等。

(二)治疗前评估治疗前(包括复发患者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①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淋巴结(包括咽淋巴环和肝脾大小);②体能状态:ECOG和(或)疾病累积评分表(CIRS)评分;③B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④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⑤血清生化,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LDH、β2-MG等;⑥骨髓活检±涂片:治疗前、疗效评估及鉴别血细胞减少原因时进行,典型病例的诊断、常规随访无需骨髓检查;⑦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pG寡核苷酸刺激);⑧HBV检测;⑨FISH检测del(13q)、+12、del(11q)、del(17p),检测TP53和IGHV等基因突变,因TP53等基因的亚克隆突变可能具有预后意义,故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二代测序检测基因突变,以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特殊情况下进行检测:免疫球蛋白定量;网织红细胞计数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怀疑有溶血时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拟采用蒽环类或蒽醌类药物治疗时);妊娠筛查(育龄期妇女,拟采用放化疗时);颈、胸、腹、盆腔增强CT检查;PET-CT检查(怀疑Richter转化时)等。

(三)一线治疗选择根据TP53缺失和(或)突变、年龄及身体状态进行分层治疗。

患者的体能状态和实际年龄均为重要的参考因素;治疗前评估患者的CIRS评分和身体适应性极其重要。

年轻身体状态良好(包括体力活动尚可、肌酐清除率≥70 ml/min及CIRS≤6分)的患者建议选择一线含嘌呤类似物的化学免疫治疗;其他患者则使用以苯丁酸氮芥为基础的化学免疫治疗、BTK 抑制剂伊布替尼或支持治疗等[9,10,11]。

因CLL目前仍为不可治愈的疾病,鼓励所有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1.无del(17p)/TP53基因突变CLL患者的治疗方案推荐:(1)身体状态良好的患者:优先推荐:①年龄<65岁: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RTX)(FCR);②年龄≥65岁:苯达莫司汀±RTX。

其他推荐:①氟达拉滨±RTX;②苯丁酸氮芥±RTX。

IGHV基因无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伊布替尼。

(2)身体状态欠佳的患者:优先推荐:①苯丁酸氮芥±RTX;②伊布替尼。

其他推荐:①RTX;②苯达莫司汀(70 mg/m2)±RTX。

2.伴del(17p)/TP53基因突变CLL患者的治疗方案推荐:(1)身体状态良好的患者:优先推荐:①临床试验;②伊布替尼。

其他推荐:①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RTX;②调整的Hyper-CVAD±RTX;③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RTX;④苯达莫司汀±RTX。

如果获得缓解可以考虑行allo-HSCT。

(2)身体状态欠佳的患者:优先推荐:①临床试验;②伊布替尼。

其他推荐:①HDMP±RTX;②苯丁酸氮芥±RTX;③RTX;④苯达莫司汀(70 mg/m2)±RTX。

3.染色体复杂核型异常建议参照del(17p)/TP53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案推荐。

(四)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选择定义:复发: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6个月后疾病进展(PD);难治:治疗失败(未获PR)或最后1次化疗后<6个月P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