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

合集下载

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正负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是对数值的一种表示,用于表示不同的方向和大小关系。

正负数的理解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正负数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正负数的定义正数是大于零的数,用“+”表示;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表示。

正负数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正数加负数等于零。

这是因为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呈现对称性,其中零作为它们的中心点。

正负数的应用正负数在许多实际场景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温度计量温度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

它通常用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而温度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例如,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当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的温度时,正负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2. 财务账单在财务管理中,正负数被广泛应用于账单和财务报表中。

正数表示收入或盈利,负数表示支出或亏损。

通过计算正数和负数的和,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3. 运动方向在物理学中,正负数用于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正数表示向右或向上的方向,负数表示向左或向下的方向。

通过使用正负数,我们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预测它们的位置和速度。

4. 坐标系正负数在数学中的应用领域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平面几何中,坐标系用于描述点的位置。

通过设定原点和坐标轴方向,并使用正负数来指示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点的具体坐标。

正负数的运算法则除了了解正负数的定义和应用外,了解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也非常重要。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法则:1. 正负数相加正数与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数。

当正数与负数相加时,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的差值,正负由被减数的符号决定。

2. 正负数相乘正数与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也为正数。

五年级上册《认识正负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认识正负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认识正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够区分正数和负数。

2. 让学生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正负数的定义:正数表示具有某种意义的量,负数表示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2. 正负数的表示: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3. 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正负数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正负数实例,如温度、高度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正负数。

2. 新课导入:讲解正负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加减法运算规则。

3.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温度转换等。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实际应用评价: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正负数的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本节课所教授的正负数知识是否全面、易懂。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收集生活中的正负数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正负数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概念

认识正负数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概念

认识正负数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概念正负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虽然我们对正负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它们的特性和运算规则还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一、正负数的概念正数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数,它表示多于的数量,例如1、2、3等。

而负数则表示少于的数量,例如-1、-2、-3等。

正数和负数之间通过零相连接,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表示“没有数量”。

二、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正数和负数都可以通过数轴表示出来。

数轴是一个直线,上面有一个基准点,通常是0。

正数在数轴上表示为右侧的点,负数表示为左侧的点。

通过这样的表示方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正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正负数的比较正数和负数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根据数的大小规则,正数是大于负数的。

例如,2大于-3,5大于-7等。

当两个正数进行比较时,数值大的为较大数;当两个负数进行比较时,数值小的为较大数;正数和负数进行比较时,正数为较大数。

四、正负数的运算规则1. 同号数相加或相减,绝对值加和符号保持不变。

例如,正数加正数仍为正数,负数加负数仍为负数。

2. 异号数相加时,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符号取较大数的符号。

例如,正数加负数时,先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减,再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正数和负数进行乘法运算时,结果为负数。

例如,正数乘以负数结果为负数,负数乘以正数结果仍为负数。

4. 负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时,结果为正数。

例如,负数乘以负数结果为正数。

5. 正数和负数进行除法运算时,结果为负数。

例如,正数除以负数结果为负数,负数除以正数结果仍为负数。

五、实际应用举例正负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温度上,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在银行账户上,正数表示存款,负数表示透支;在航空航天领域,正数表示东经和北纬,负数表示西经和南纬。

六、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反映了数量的相对增减关系,并且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认识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量。

有一类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例如人的年龄,产品的件数,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这种没有方向的量叫做绝对值量,其大小一般是用算术数(自然数、零、非负分数)来表达的。

还有一类量,它们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物体的速度,人的推力等。

其中具有两个相反方向的量,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如某一天,温度计上中午的气温零上2°,午夜的气温是零下2°,这两个温度都是2°,但却有“零上”与“零下”之分,它们在温度计上关于零度的方向是相反的,反映着两个不同的数量。

如果不加“零上”与“零下”这两个词,就反映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零上”与“零下”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零上”就无所谓“零下”,没有“零下”也就无所谓“零上”。

“零上”与“零下”的意义是相反的,所以温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又如火车向东行驶100千米,向西行驶150千米;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太平洋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1022米;水位上升8.5厘米,下降5.6厘米;产量增加5000千克,减少500千克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正数和负数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具有某一种意义的数量规定为正的,而把另一种意义相反的数量规定为负的。

例如,如果把零上的温度规定为正的,那么零下的温度就是负的;如果上升多少规定为正的,那么下降多少就是负的;正的量,我们在算术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读作正)号来表示,也可以省略“+”号,直接用算术数(零除外)来表示;负的量,我们在算术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这样,如果将零上的温度、高出海平面的高度、上升多少作为正的,那么,零上2度可记作+2°(或2°),零下2度可记作-2°;高出海平面8848米(或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22米可记作-11022米;水位上升8.5厘米可记作+8.5厘米(或8.5厘米),水位下降5.6厘米可记作-5.6厘米。

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认识正数和负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并直观的使用它们进行计算也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正负数经常出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气温的变化,盈亏的计算等等。

因此,对于正负数的认识以及正确使用,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计算至关重要。

一、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站在数轴上,数轴上的每个点代表一个实数,而其左边和右边分别代表了负数和正数。

换一种说法,负数就是从零点向左的数,而正数则是从零点向右的数。

比如说我们扔向上抛的物体,物体在空中的高度就是一个典型的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物体在向上运动时数值为正数,到达最高点时数值为零,再往下落的过程中数值变为负数。

二、正负数的加减法正负数的加减法是计算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下面介绍一些关于正负数的加减法的基本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加减法。

1.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同时,我们只需将它们的数值相加或相减,然后将它们的符号保持不变,这就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规律。

比如:-5 + (-3) = -87 + 9 = 16-5 - (-3) = -29 - 5 = 42.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当两个数的符号不同时,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然后将它们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保持一致,这就是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的规律。

比如:-7 + 5 = -27 - 5 = 2-7 - 5 = -127 - (-5) = 12三、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计算都需要用到正负数,比如温度的计算,盈亏的计算等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正负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1.温度计算温度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和我们相伴的,而温度计算中的正负数也是正负数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

不同于其他计算,温度计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正负数的物理象征。

当温度是正数时,我们表示天空在释放出一定的热能,而当温度是负数时,我们表示天空在吸收热能。

正负数的认识怎样比较正负数的大小负数的加减法

正负数的认识怎样比较正负数的大小负数的加减法

比较负数大小1.比较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在数轴线上,越靠近0越大。

负数的加减法1.负数加减运算时,加一个负数等减去对应的正数,减一个负数等于加对应的正数;零加减任何数都等于原数。

2.负数加减法规则口诀是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

正数:就是大于0的(实数)负数:就是小于0的(实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非负数:正数与零的统称。

非正数:负数与零的统称。

正负数的认识: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若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0时,a就是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3.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负数的概念负数是数学术语,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负数用负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

于是,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便成了负数。

一个负数是其绝对值的相反数。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

最早记载负数的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表示负数。

了解正负数认识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负数认识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负数认识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了解正负数:认识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正数、零和负数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类数字问题,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数、零和负数的定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正数的定义与应用正数是指大于零的实数,用正数表示的数值是正的、有方向的。

例如,5、10、100都是正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数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表示温度、货币、身高等都可以使用正数。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室外温度为25度时,表示的就是一个正数。

2. 零的定义与应用零是指没有数量大小的数,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

零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基准点进行数轴的划分,负数和正数分别位于数轴的左侧和右侧。

在实际应用中,零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如在计算中的占位符、信号的正负等等。

举个例子,当我们计算一堆数的和时,如果出现了零,可以作为中间结果出现,方便我们后续的计算。

3. 负数的定义与应用负数是指小于零的实数,用负数表示的数值是负的、有方向的。

例如,-5、-10、-100都是负数。

负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表示温度、债务、负债等等。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室外温度为-5度时,表示的是一个负数,说明温度低于零度。

4. 正负数的计算规则在进行正负数的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计算规则:- 相同符号的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例如2 + 3 = 5。

- 不同符号的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例如2 + (-3) = -1。

- 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数,例如(-2) + (-3) = -5。

- 正数和零相加,结果仍为正数,例如2 + 0 = 2。

- 负数和零相加,结果为负数,例如(-2) + 0 = -2。

- 正数和负数相减,相当于将减数取反后与被减数相加,例如2 - (-3) = 2 + 3 = 5。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正负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正负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正负数正文:引言:数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正、负数的概念则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石之一。

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认识正负数的含义,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引入正负数概念(200字左右)a. 通过日常生活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温度计上的正负数刻度,表示温度的高低。

b. 解释正数代表增加、积极的概念,而负数则代表减少、消极的概念。

c. 引导学生思考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并画出示例图示。

2. 认识正负数的应用(300字左右)a. 通过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的运算练习,如某物品原价为30元,打8折后价位于哪个数轴位置上?b. 利用海拔高度例子,让学生了解山脉海拔的正负数表示,从而认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

3. 正负数的加减运算(400字左右)a. 介绍正数和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负数和正数相加、负数和负数相加的规则。

b. 利用银行存取款、温度上升下降等例子,进行正负数的加减练习。

c.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数的加减运算,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正负数的乘除运算(400字左右)a. 介绍正数和正数相乘、正数和负数相乘、负数和正数相乘、负数和负数相乘的规则。

b. 利用货币兑换、温度转换等例子,进行正负数的乘除练习。

c. 强调正负数乘积或商的正负性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结尾: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将对正负数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正负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为学生未来数学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将正负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负数。

2. 了解负数的用处,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负数的认、读、写。

难点: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做个小游戏——照镜子师:第一次和大家一起上课,我们先玩个小游戏——照镜子。

大家都知道从镜子中看到的都是相反的,咱们先说简单的——语言照镜子,(上下,白天黑夜);再来一个动作照镜子(向后,抬头)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存在相反的现象,在数学学科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相反的现象呢?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所了解!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过度:刚才同学们游戏做得非常好,咱们听一段音乐,这个音乐和我们每天的出行有很大的关系,看谁反应快,这是什么时候的音乐(放音乐:天气预报)师: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2003年11月3日北京市气温分布图,认真观察你收集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么?它表示什么?(温度,)先自己说说看谁收集的信息多。

你收集了几个,那几个?(把学生说的数据写在黑板上,负数一列0 正数一列)介绍-是负号,-2:负2摄氏度,表示零下2℃,同桌间说一说,后边希望大家都说得这样好!分析其他数据和数学信息观察一下咱们找到的有用的数据,像-2℃这样的数我们就称它为负数(板书),那么,相反,像13℃这样的数,就应该叫——正数(学生说板书)。

听了大家的交流,看来在我们都很熟悉的天气预报里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正、负数”。

30’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负数么?(突出相反意义的量,回答对用正数表示,回答错用负数表示,这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几个用到负数的地方来看看:电梯里的按键有正数负数,存折的数据,证券分析,电梯:有负数么?有就大声读出来,表示什么?1层表示什么?相反存折:自读,说完后整体说表示什么?正数表示什么?相反证券:同桌间说一说都有那些负数?表示什么?正数呢?相反看来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正负数,尤其是温度中的正负数和我们生活更是密不可分。

二、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1、看主题图2判断正负数,自己读读你收集到那些数学信息,图中的数据是正数还是负数,说说你的想法。

2、大家对温度中的正负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某……统计图,横轴表什么,纵轴表什么?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打开书69页,先完成第一个任务学习任务1)正确读出图中的数据2)填写表格学习建议:先读懂书上四个小孩的对话,再填表。

任务1:图中每月最低气温是多少?自己读一读,找两个人读在解决第二个任务之前老师有个学习建议,请大家4个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图中的4个学生,认真读一读他们说得话,有不懂可以互相交流。

拿出卷子填表学习汇报:找两个同学上来说,一人三月师:2到3个人组成小组,认真观察各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把数据归类。

气温的数据分类,你们是以谁作为分界点。

你们和他分得一样么?这和数学家最早把温度的正负分开的临界点想法是一致的。

为我们和数学家的英雄所见略同鼓鼓掌!三、了解负数的用处,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我们是以0℃为分界点,就把温度分成了零上和零下,梳理电梯存折证券的情况,正与负之间有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相反的量)小结:说说你对正负数的了解。

45’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1、正确读出下面的数(你来帮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判断)5、-5、-8741、-47,0.2、-8.72、听录音,正确写出数据。

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3、按要求分类-1、87、3.65、-52、-0.64、-15.75、-4644判断①-2℃表示零上2摄氏度。

(x)改正②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方方家中的电冰箱冷冻室温度是零下5℃,记作();冷藏室的温度是零上2℃,记作()。

6、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比赛规则是“五局三胜”制。

四、1班四、2班第一场+2 -2第二场+2 -2第三场-2 +2记分规则胜一场,记+2分输一场,记-2分2人一组说说从表中你看出什么了?2人合作想象这道题怎么做。

1)、现在四、2班胜了()场,输了()场,如果它要赢了1班,还要胜()场。

2、)四、1班要想取得胜利,还要胜()场。

机动:如果收入记作“+ ”,支出记作“- ”,用正负数表示王叔叔家的收入支出情况:夫妻的工资一共是5400元,记作()元王叔叔买烟,支出500元,记作()元孩子买食物,支出1480元,记作()元王叔叔单位发奖金,收入1000元,记作()元7小笑话火车上三个打工老乡在聊天,小张说:“这个月我的收入是+2000元,真不错!”小王愁眉苦脸地说:“我的收入是0元。

”只见小赵痛哭流涕,小张和小王就问他:“你怎么了,哭什么?”小赵说:“这个月我挣了-100元。

”四、知识拓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

在古代,人们为区别正数和负数,常用红筹表示正,黑筹表示负,也有的将筹正放或斜放加以区别。

而西方认识正数、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五、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正负数,大家既学会了认也学会了读和写,并且还总结出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关于正负数的其他知识,我们下次课再来学习。

六、课后作业p76页,第一题,可以把1月份改成推荐| 评论(1) | 引用| 阅读(1005)《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第88--89页“正、负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进一步认识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1.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天天气预报(长春最低气温零下8℃,上海最低气温4℃,天津最低气温零下2℃,青岛最低气温0℃,北京最低气温零下4℃…),请同学们记录上海、青岛、北京的最低气温。

2.汇报上海(4℃)青岛(0℃)北京(零下4℃)出示三所城市图,提问:北京与上海最低气温一样吗?3.说明:(以0℃为界,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的,而北京的气温是零上。

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我们在数学上是如何区分和表示零上4℃与零下4℃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板书)上海的气温可以读作十4℃;北京的气温可以读作-4℃(此设计环节主要从学生熟悉的温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正负数是互为相反的量,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二、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1.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①、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

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板书+884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55米(板书:-155)。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拨-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四(1)班答题情况对对错对对错记作:+10四(2)班答题情况错对对对错错记作:①、课件出示:光明小学四年级学生举行“环保小知识”竞赛。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得分情况如下表:②.引导学生观察情况表,思考:表中的+10和-10表示什么意思?③.小组合作,尝试填表④.评价、小结: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表示比赛得分情况3、课件出示“超市3个月经营情况”和“存折”的画面。

让学生搜集信息,会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信息的含义。

4、总结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这个环节结合课内、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探索。

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三、抽象、归纳正负数的意义1、读一读刚才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摄氏度以上、以下的温度,也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以下的高度,还能比赛得分情况。

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4 -4 40 +8844.43 -155 448 -28 0 +1200 -180 -85 -70 +1100 -560小组读,集体读。

2、分一分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汇报、总结(板书:正数负数)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和海拔高度来总结正数和负数。

以0℃为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0℃以下的温度来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高度的用正数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深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海平面高多少呢?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板书)“0”怎么办呢?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

(板书)3、写一写你能自己写出一些你喜欢的正数和负数吗?请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再同桌互相读一读。

质疑:你们为什么不写零?(此设计环节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等归纳出正负数的意义。

既让学生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和分类(特别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结精神;通过写自己喜欢的正负数加深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水沸腾的温度是0℃。

水结冰的温度是100℃。

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负数-5 +26 8 -40 -120 +103 +128 -1039 0 21正数3、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王老师家庭收支情况。

日期收支情况/元10月10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8日10月22日10月31日10月10日王老师工资收入1200元10月12日水、电、煤气支出180元10月13日电话费支出85元10月18日王老师妻子工资收入1100元10月22日订报纸、买书支出70元10月31日估算本月伙食费用去560元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