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相关研究现状及思考
冻干粉针剂产品不溶性微粒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冻干粉针剂是注射剂的一种,公司主要产品为冻干粉针剂。世界各国药 典都对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做了规定,不溶性微粒在临床使用中的危害性越来越受 到普遍的关注和研究。中国药典对不溶性微粒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公司一直 关注于上市产品的质量持续改进,在对产品进行质量回顾分析过程中发现,虽然公 司产品不溶性微粒检测数量远远低于中国药典标准,但批与批之间不溶性微粒数量 差异较大,不溶性微粒还有持续改进的空间,因此作为一项质量持续改善项目进行 立项研究,研究冻干粉针剂产品不溶性微粒的各种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阐述冻干产品不溶性微粒的各种影响因素,确认各种影响因素 影响的程度,找到影响的关键因素以便于后期进行控制。通过研究最终确认丁基橡 胶塞是影响冻干粉针剂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再次强调胶塞作为直接接 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期能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不溶性微粒,为 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安全有效的产品。 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冻干粉针剂工艺流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从人、机、料、 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确定取样方法、取样步骤、取 样点以及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认影响因素的影响 程度;针对普通卤化丁基胶塞和覆膜丁基胶塞进行对比分析;对胶塞的不同清洗程 序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分析,通过不同工序、每个工序不同部 位取样点、不同时间点取样的监测数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在最终产品中有累积效 应,普通卤化丁基胶塞的不溶性微粒最多;覆膜丁基胶塞比普通卤化丁基胶塞的不 溶性微粒低;调整清洗程序会对不溶性微粒有影响。 研究结论:不溶性微粒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最终产品中有累积效应,但普通卤化丁基 胶塞是影响冻干制剂产品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影响因素;覆膜丁基胶塞优于普通卤化 丁基胶塞;普通卤化丁基胶塞不同清洗程序对胶塞的不溶性微粒影响很大。不管是 胶塞生产企业还是制剂生产企业都应充分重视胶塞的质量控制。
静脉输液药剂应用双室袋法比照注射器法的不溶性微粒对比研究
静脉输液药剂应用双室袋法比照注射器法的不溶性微粒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应用双室袋法与注射器法两种方式配制静脉输液药剂的不溶性微粒情况。
方法采用光阻法分别对静脉输液药剂配制前的粉体、液体进行测定,并采用双室袋法和注射器法对配制后的980份静脉输液药剂混合液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和数量情况进行测定。
结果采用注射器法配制静脉输液药剂之后不溶性微粒的实际大小和数量会有明显的增加;采用双室袋法配制静脉输液药剂之后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不会增加;采用注射器法配制的溶液中所含的10 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与双室袋法配制的溶液比较明显增多。
结论双室袋法在静脉输液药剂配制方面与注射器法比较,可以使药剂溶配过程中引入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减少,且不受受到配液环境的影响,可以充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双室袋法;注射器法;静脉输液药剂;不溶性微粒本次研究对应用双室袋法与注射器法两种方式配制静脉输液药剂的不溶性微粒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仪器采用本院现有的微粒测定仪、百级洁净工作台。
1. 1. 2 试剂与药物选择检测合格且有固定批号的,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氯化钠注射液500袋,注射用头孢唑林钠500瓶;规格为100 ml的浓度为0. 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袋。
双室袋产品中含有头孢唑林钠粉针1 g,浓度为0.9%的氯化钠100 ml。
分别选择本院内科、外科、ICU、急诊、手术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科室的护理人员或药剂师对本次研究的样品药物进行配制。
1. 2 方法采用不溶性微粒测试仪对研究药品样品在配置前后的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的各项结果进行比对,在超净台中完成所有操作。
1. 2. 1 超纯水制备和本底微粒检测用0.2 μm微孔滤膜对纯净水进行2次抽滤处理,超声5 min后除气[1]。
按《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在每10 ml液体中含直径在10 μm以上的微粒数目在10粒以下,含直径在25 μm以上的微粒数目在2粒以下,则可以将检测结果认定为合格。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静脉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较常见,现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
标签: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来源;预防措施近年来,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较为严重,造成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现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
1 不溶性微粒的来源途径1.1 橡胶粉针剂的膠塞配液前仔细观察液体的澄清度,统一用9~12号针抽加配液。
维西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将300例进行输液的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粉针玻璃瓶橡胶塞为一组,直接抽吸加安瓿针为一组,直接输药液为一组,配液操作都在一般的治疗室进行。
对输液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其结果显示,加安瓿水针剂和直接输药液无一例发现有不溶性的微粒,而加橡胶塞粉针剂中300例中就有240例有大小不等,数目不同的微粒浮于液体上,占80%,这证明不溶性微粒来源于各种橡胶粉针剂的胶塞。
1.2 配液间及病房空气污染对不溶性微粒污染也有一定的原因,虽治疗室每天消毒,但使用后会很快被污染,加之操作者的工作衣、帽、鞋、口罩又不消毒,人员流动大等,造成治疗室空气不洁净,另外,病房中尘埃、细菌、微生物含量就更高,输液时可随排气管进入液体造成污染。
1.3 护理操作因素规范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1]。
2 不溶性微粒的预防措施2.1 治疗室必须严格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1~2次,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入内,配液前洗手,污染后再洗手。
护士在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后,应用消毒液洗手后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为减少细菌微生物的污染。
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否则会直接把针头斜面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检查。
护士应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2 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对瓶塞的穿刺次数,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选用8~9号为宜,另外,减少联合用药来减少注射器反复多次使用,减少细菌、尘埃、微生物的污染。
减少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
减少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患者使用了静脉用药的治疗方法,但有研究者发现在输液制品中存在微粒。
本文做一综述讲解静脉输液中不溶性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来源,讲解能够减少静脉用药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对策。
【关键词】静脉输液;不溶性的微粒;危害;对策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都使用了静脉输液,在1962年澳大利亚的研究者首次发现静脉输液制剂中的微粒,在1966年美国华盛顿举行“安全输液大会”,提出了静脉输液中的微粒的情况,从而使静脉中的微粒问题引起世界关注[1]。
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会对患者造成危害。
因此,众多的研究者研究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方法。
1 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不溶性的微粒是一种无法溶于水,肉眼不可见,且不能够被吸收和代谢的微粒。
在静脉输液制剂中的不溶性的微粒主要有碳酸钙、橡胶塞屑、玻璃屑、氧化锌、细菌、纤维素、金属屑、药物微晶等。
这些不溶性微粒在进入人体后,会长时间甚至终身停留在人体中。
很多学者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静脉输液制剂中的不溶性微粒与环境的空气污染、药物的相互作用、静脉穿刺针头斜面导致的胶塞脱落,以及玻璃安瓿在一次性物品的生产过程中带上的未塑化的分子微粒异物等有较大关系 [2]。
2 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根据我国药典规定,在静脉输液的制剂中,每毫升输液液体中直径超过10u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粒,直径超过25u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粒[3 ]。
正常人体中的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um-12um,如果不溶性微粒的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的直径,身体中的毛细血管会被不溶性微粒填满,从而产生局部血管血栓甚至坏死,患者会出现静脉炎、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反应、血小板的减少症等。
其中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中的玻璃微粒具有特殊活性,进入人体后,容易引起肝脏的结节性硬化以及广泛破坏肝窦,造成患者的肺组织出现矽肺样病变,肺组织的肉芽肿型硬化,心肾等器官的重量下降的情况。
静脉输液中发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中发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2-11-29T10:32:05.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卞德轩[导读] 改良止血带可显著减少操作时间,加快手术进程。
卞德轩(河南省鹤煤公司总医院药剂科河南鹤壁 4580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产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对我院近年来临床加药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及临床添加各种药物时产生不溶性微粒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在临床加药和输液操作过程中产生橡皮微粒常常是加药过程中及输液器针头插入橡皮塞瓶口时产生的;在临床添加各种药物时产生药物晶体微粒多由临床直接在大输液中添加药物时产生。
结论静脉输液操作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不容忽视,应积极寻找对策,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
【关键词】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363-02 静脉输液是临床重要治疗手段,目前,静脉输液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问题,同时分析其原因,寻找良好对策。
笔者对我院近年来临床加药和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及临床添加各种药物时产生不溶性微粒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药典》对输液微粒的要求我国2000版《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直径>10 μ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个,直径>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个[1]。
微粒指各种输液中50 μm以下的不溶性微小颗粒[2]。
临床上常见橡皮微粒、玻璃屑微粒、棉纤维微粒、塑料薄膜微粒、细菌微粒、尘埃微粒、药物晶体微粒等。
2 临床静脉输液操作中产生不溶性微粒的原因2.1在临床加药和输液操作过程中产生橡皮微粒常常是加药过程中及输液器针头插入橡皮塞瓶口时产生的。
玻璃屑微粒常常是加安瓿类药物时产生的。
棉纤维微粒是在棉签消毒瓶口、安瓿时遗留在橡皮瓶塞或安瓿颈上,通过加药过程进入瓶内。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来源及预防
临床经验总结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来源及预防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局 居晓伟 (天津300162)关键词 输液 微粒 医疗质量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不仅影响输液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长期叠加的微粒可导致许多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引起新的疾患,甚至造成死亡。
以下报告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来源及防治措施。
1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注射剂中漂浮或沉降的黑点、色点、纤维、结晶等为异物。
含异物的注射剂可通过肉眼的澄明度检验而去除,避免流入临床应用。
但是注射剂中还存在大量的肉眼不能发现的不溶性微粒。
对200多例输液后微孔滤膜截留微粒的显微镜计数表明,每张滤膜的微粒数均在几万甚至几百万以上,其中2~5μm为98193%、5~10μm为0191%、25~50μm为0111%、60~100μm为0105%1。
对于装量超过100ml的静脉滴注用注射剂,国家规定在澄明度检验符合规定后还必须增加不溶性微粒的检验,并制定了具体质量标准及操作方法2,3。
除另有规定外,每1ml含10μm以上的颗粒不得超过50粒,并且大于20μm以上的不得超过5粒。
英国药典也有严格规定。
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除应用不符合规定的注射剂外,还来源于输液全程的污染4。
2 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含大量不溶性微粒的输液进入人体可直接造成热原质样反应。
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但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危害是由于微粒在某部位的叠加堆积、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其严重的远期后果至今未引起临床重视。
微粒进入微血管直接造成阻塞。
人体毛细血管的管径只有7~12μm,因此即使检验符合的注射剂中的异物,一旦进入这种极细的血管中可立即引起阻塞,造成损伤或坏死。
如果发生在眼部和肺部可造成眼中央视网膜动脉和肺动脉闭锁不全等疾病。
微粒刺激发炎、形成肉芽肿。
不溶性微粒包括纤维、玻璃屑、碳黑、碳酸钙、氧化锌、结晶体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物质。
患者长期反复输液由于微粒在局部组织大量堆积、反复刺激可引起炎症形成肉芽肿。
关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综述
关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综述【摘要】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会对人体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肉芽肿、肺动脉高压、输液反应等不同程度的危害。
但是,如果能从药液生产,药液的配置,药液的输入三个环节进行严格的防范,就能降低微粒所造成的危害, 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重点综述了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危害,分析了减少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措施。
【关键词】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危害控制1输液微粒污染概述1.1.概述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非代谢性颗粒杂质、不溶性,其直径一般1~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1]。
过去医学界对输液微粒可能引起的危害很少考虑,近30年来,对微粒进行了广泛研究后认为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应引起普遍关注[2]。
1.1.输液微粒对人体的危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注射,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人体,从而可能导致急性反应或潜在危险,其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
输液微粒可能引起的危害有:①引发输液反应。
大量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有些异物可引起抗原作用,诱发炎症反应。
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称之为热原样反应[3]。
②造成血管阻塞。
较大的微粒可直堵塞血管,引起局部供血障碍。
③肉芽肿的形成。
研究表明,当微粒侵入肺、脑、肾等到组织内时,在吞噬细胞等炎性反应细胞作用下,造成肉芽肿,从而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供血不足,甚至坏死。
④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赵翔[4]将3组经不同孔径滤器过滤的溶液,注入随机分组的家兔体内,在推注 2、10、30和60min 时分别测量肺动脉压,发现不同粒径的输液微粒都可引起急性肺动脉压升高,持续数分钟后恢复,其升高程度、持续时间与微粒数有一定关系。
此外,不溶微粒还能诱发静脉炎、过敏反应、癌反应、血管闭塞、肺动脉高压等。
2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2.1 液体生产过程药液在生产过程中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 达不到药典规定的限量标准, 就可能造成微粒污染。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相关研究现状及思考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相关研究现状及思考作者:付文焕王斌施孝金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21期摘要目的:分析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用药。
方法:分析近年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相关国家标准和研究文献,探讨各环节可行的有效防范措施。
结果: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控制注射剂生产、配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推广精密输液器等措施,可有效防范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结论:加强用药指导、提升相关标准、规范和改进输注器材可有效减少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关键词不溶性微粒注射剂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94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21-0029-04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由各种途径产生或混入的微粒性杂质,粒径在1~50 μm、肉眼不可见,但因其可随血液流动却不能被代谢而可能对人体造成难以发现和潜在的严重危害。
20世纪30年代起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并于60、70年代间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随后不溶性微粒控制被纳入注射剂质量标准,且其检测方法得到不断改进。
现在,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观念已为临床广泛接受,过敏反应、静脉炎、血管栓塞、微循环堵塞、动脉硬化、热原反应、肉芽肿、肺栓塞等多种与不溶性微粒有关的不良反应都会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现状及防控措施。
1 研究现状1.1 注射剂过度输注和不合理配伍与其他剂型相比,起效迅速是注射剂的最大特点。
也正因为这样,注射剂给了患者“起效快”、“好药”的印象,成为其被过度使用的重要推手。
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院共用掉104亿瓶输液,相当于13亿人每人每年输注了8瓶输液,远高于国际上人年均2.5~3.3瓶输液的水平。
这个数字在药学人员的眼中尤其觉得触目惊心。
有报道称,发达国家注射剂的使用率仅占0.12%~5.00%,而国内北京地区几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注射剂使用率达10%左右,农村有些地方甚至75.6%的处方含有注射用药[1]。
减少静脉药液配制中不溶性微粒的探讨
减少静脉药液配制中不溶性微粒的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静脉用药是许多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已为人们共识。
现就国内护理界、药剂界人士在减少静脉药液配制中不溶性微粒方面的探讨概述如下。
1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不溶性微粒是指不溶于水,不能被代谢,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静脉用药中的微粒主要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氧化锌、纤维素、玻璃屑、金属屑、细菌、药物微晶等。
这些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可终身存留。
许多学者通过实验测定证明,静脉用药穿刺的针头斜面、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一次性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带有的未塑化的分子微粒异物,均为不溶性微粒。
2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我国2000年版的药典规定,静脉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毫升液体中含直径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直径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
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12μm,当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毛细血管将被填塞,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栓和坏死、静脉炎、热原反应、癌反应、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症等。
玻璃微粒具有特殊的活性,随静脉入血后可引起肝脏结节性硬化及肝窦性广泛破坏、肺组织发生矽肺样病变及肉芽肿型硬化、心肾等器官重量下降。
输入体内的微粒越大、数量越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性越严重。
3在配制静脉药液时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措施3.1静脉输液无菌配置中心:采用万级洁净间加有效的层流工作柜,使洁净间的水平层流台空气滤除率达99.97%~99.99%,微粒大小被限制在0.3μm以下。
目前临床治疗室及病房的净化除采用30W功率的紫外线灯照射外,应定期用5%过氧乙酸加热进行空气熏蒸消毒,还可采用电子灭菌灯达到空气灭菌作用,使空气含菌量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3.2安瓿的正确锯割与消毒护理人员在操作中应避免用物品敲开安瓿颈口,用75%乙醇消毒安瓿颈部及切割处是关键。
还有人认为倾斜45度角掰开,也可有效减少玻璃屑对药物的污染。
3.3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时改变安瓿倒置的抽吸方法,将针头置于安瓿的中下部抽吸药液,可使微粒污染减少。
探究无菌粉针剂生产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
的身 心健康 。 综上 所述 , 药液 内不溶 性微 粒的存 在非 常普遍 , 对患 者 的安 全用 药产 生威 胁, 因此应 对无 菌粉针 剂生产 中不 溶性微 粒 的来 源进 行全 面分析 , 并根据分 析 结果提 出相应 的控 制措施 , 以降低不溶性 微粒 的浓度 , 提高药物 配置 的质量 , 保 证 患者 的安 全用 药 。
1 . 1原 料药品
加 强对配置 间 的空气质 量监 测 , 定期 清洁 、 保养 净化 台 , 将 配置 环境 内微粒 、 细 菌个 数控 制于 规 定范 围之 内 。
2 . 2 药 品质量控 制
药品生产厂 家不 同, 其生产 工艺便存 在较大差 异 , 因此医 院在 引进药 品时 , 应对进 货渠道 进行严格 控制 , 强化对 药品质量 的管理控 制 , 避 免其在 生产 、 转运 及储 存等各 环节 受到污 染 。 同时 , 药 品配置 人员对 药 品进行调 配与 核对 的过程 中, 应对 药 品的性状 、 外 观及有 效期 等各方 面进行 严格 查对 , 保 证药 品的质 量 ,
工 业技 术
l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探 究 无 菌粉 针 剂 生产 中不 溶 性 微粒 的控 制
王香菊 朱小 波 高 燕
( 山东 鲁抗 医药 股份 有 限公 司 2 7 2 0 2 1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无菌 粉针 剂生 产 中不溶 性微 粒 的控制 方法 。 方法 : 对 无 菌粉 针剂 生产 中不溶 性 微粒 的来 源进 行分 析 , 针 对其 来源 提 出相 应控制 措 施 , 以 降低不溶性微粒的浓度 , 保证药物配置质量及患者的安全用药 § 果: 经对不溶性微粒来源的详细分析, 从配置环境、 药品质量、 输液器具及配液操作等方面进行控 制, 可有效 减少不 溶性微 粒 的数量 , 降低 其浓 度。 结论 : 应对 不溶 性微粒 的来 源进行 全面 分析 , 并提 出相 应的控 制措 施 , 以减少 不溶性 微 粒 的数 量 , 提高 药物配 置 的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之忧
医药经济报/2009年/6月/4日/第B05版药事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之忧煤炭总医院吕强崔嵘陶维良青岛阜外心血管医院张琳北京医院袁华文吕强崔嵘陶维良(煤炭总医院)张琳(青岛阜外心血管医院)袁华(北京医院)注射剂是药品应用的特殊形式,已有百年历史,但同时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正进行深入的研究。
所谓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物在生产或应用中经过各种途径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其粒径在1~50μm之间,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以下简称“微粒”)。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解剖结果证明,微粒会产生一时难以发现的、潜在的严重危害。
本文作者对如何有效清除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了全面的药学研究。
微粒危害极大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众多学者报告了微粒带来的危害;到了60年代末,有关微粒危害的报道急剧增多,所研究的范围日趋广泛而深入;70年代,微粒造成临床危害的观点已为医药界普遍接受。
学者们研究了微粒的去除方法,制定了限度标准,并正式载入国家药典。
炎症反应输液可引起静脉炎、肺动脉炎。
Brown等人在临床中发现,输液可引起静脉炎,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药液的渗透压过高,药物本身可直接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反应,但最主要的是输液中微粒过多。
粒子异物可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局部堵塞及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肉芽肿肉芽肿是机体的一种增生反应,可直接干扰肺、脾、脑、心、肝、肾等脏器的机能,甚至危及生命。
1955年Bruning报道,在210例患肺血管肉芽肿的小儿尸检中发现19例是由纤维所造成的。
这些病例的共同点是,他们生前都曾大量用过静脉输液。
Bruning认为,纤维是由输液所引入,随血流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巨噬细胞增殖而造成肉芽肿。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5.0μm左右,人们曾认为只有大于5.0μm的微粒才可能阻塞毛细血管。
而今已有定论:微粒的危害及其致害程度不仅与微粒的数目有关,而且与微粒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构型有关。
静脉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及预防(实习)
输液微粒的种类
• 药物结晶 • 这类微粒是因为湿度变化、pH值变化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 药物作为化合物的水溶剂,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会因环境改变而 影响其性状,甚至转变为固体微粒。临床上常见的因违反配伍禁忌而产 生的药液浑浊就是因药液的存在环境发生改变而致。 • 石棉纤维 • 这类微粒主要来源于输液器的过滤介质。为尽量防止输液过程中各种 微粒进入病人体内,我国先用的输液器终端都有一个过滤装置,用于对 进入病人体内的药液过滤,尽量减少外界微粒对病人的影响。然而,这 个过滤装置可因生产过程中相关因素及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纤维脱落 ,这些脱落的纤维将随着药液进入病人体内,造成不良影响。 • 其他 • 输液微粒的种类除以上常见种类之外,碳颗粒、细菌、真菌、肉芽肿 、钙及锌等都可以作为输液微粒,对病人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输液微粒的种类
• 橡胶微粒 • 加药时穿刺橡胶塞切下的橡皮塞屑。有研究表明,一次性输液器塑料 穿刺针穿输液胶塞后,可使输液中微粒增加1.6倍~27.6倍,并可使药液 中出现可见性胶屑。临床加药时常用20 mL注射器的针头是16号或18号 的,这类较大的针头在穿刺胶塞过程中,很容易切割下大量的橡胶颗粒 ,而且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产生微粒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 • 塑料微粒 • 主要来源于输注装置,有的是塑料管中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有的是因 制造材料不耐摩擦而脱落的颗粒,有的是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 组装等带入的机械性微粒。在我国,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或注射器在使 用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引入微粒的现象。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会随着 输液过程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不良影响。 •
造成局部组织栓塞或坏死
据有关报道,长期输液的病人死后解剖发现其肺部有明显的 沉淀物,就是由于长期静脉输液微粒缓慢沉积的结果。过多 的微粒栓塞将会直接影响这些重要脏器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不溶性微粒栓塞脑血管可以引发语言障碍、运 动障碍甚至瘫痪,阻塞肾动脉可引发肉眼或镜下血尿及肾血 管球性肾炎。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已引起重视,但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
本文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进行收集、整理,对静脉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加以阐述,以引起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标签: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来源;危害;预防措施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 ml以上)注射液,具有作用快、疗效高等特点。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电解质混乱、失血、失水、休克药物治疗等均通过静脉输液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1],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有时发生输液不良反应,产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进行材料分析,发现其中与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多有关。
自1962年澳大利亚首次在输液剂中发现微粒,1966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安全大输液研讨会”上公开提出输液的微粒问题,从此静脉用药中的不溶性微粒引起了医药界的重视[2]。
如何加强对静脉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控制,逐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病人的危害已成为药品生产、使用及国家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课题。
1 不溶性微粒的定义、来源1.1 不溶性微粒的定义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是指除气泡外,随机存在于液体制剂包括灭菌粉针剂所制成的液体中的可流动的、不溶性外来物质,其粒径在50μm以下,肉眼看不见,具流动不溶性,在肌体内不能代谢[2]。
在应用于人体的输液中,最道德的微粒限度是“零”微粒,但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1973 年英国颁布的《药典》规定,500 ml 以上的注射液中,直径大于2μm 的微粒每毫升不得超过1 000 个,直径大于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00 个[2]。
2005年版中国药典光阻法要求100或100 ml以上静脉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 ml中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过3粒。
以下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 ml以上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过600粒[3].1.2 不溶性微粒的来源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可来源于药品生产、临床配药操作及药物之间的理化变化及因使用的输液器不合理所引起的等多个方面。
安瓿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污染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安瓿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污染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近年来,与玻璃安瓿相关的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污染已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
不溶性微粒指不溶于溶媒且在体内无法降解的微小异物,如尘埃、橡胶塞屑、纤维素、砂轮磨料、玻璃屑及药物结晶等,直径多在50m以下,肉眼不可见。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对机体的危险性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当经静脉注射混入不溶性微粒的注射液时,会破坏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异常凝集和血栓形成,并对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1]。
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旨在对玻璃安瓿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污染原因,特别是安瓿开启前后污染的相关因素作以总结,以期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注射液污染、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
一、安瓿开启方式按照第四版《基础护理学》要求,洗手、戴口罩并核对药物后,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75%乙醇棉签消毒安瓿颈部,折断安瓿[2]。
上述方法否定了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硬物敲击安瓿乳头等不规范做法,但叙述较为笼统,并未对锯痕工具、锯痕方法、消毒细节以及掰折细节作具体说明,故各医疗机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技术指南,造成医护人员损伤和药液的浪费与污染,故应着重总结安瓿开启过程中的相关细节。
1.锯痕工具:目前锯痕工具以砂轮为主,砂轮由刚玉等磨料黏合制成,硬度高于普通玻璃,通过摩擦安瓿颈部使局部玻璃壁厚度小于颈部其他部分,掰折时,锯痕部拉伸应力最大,因而最易断裂。
但摩擦过程中会产生玻璃磨屑,同时金刚砂可因磨损脱落而附着于安瓿颈部,成为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重要来源。
临床工作中,在开启安瓿时如无砂轮,常使用另一只支安瓿底边摩擦安瓿颈部,但因二者硬度相近,划割效果不及砂轮理想。
2.锯痕方法:玻璃安瓿在制造过程中,密封时需通过加热在安瓿内形成负压。
在安瓿颈部锯痕时,可产生玻璃碎屑粘附,同时由于玻璃材料本身具有脆性,在掰折时也会产生大量破碎玻璃微粒,上述微粒均可被负压吸入安瓿内部污染注射液。
目前临床常用玻璃安瓿多为色环易折安瓿或刻痕色点易折安瓿,可省去锯痕步骤,但制造工艺所限仍需再次人工锯痕,而安瓿在掰折前锯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微粒污染药液的风险越高,故多数文献认为锯痕长度不宜过长,以小于安瓶颈的1/4周长为宜[3]。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监测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监测摘要】目的测定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
结果 5种中药注射剂均含不同粒径和不同数量的不溶性微粒。
结论加强中药静脉注射刘的质量控制,并密切注意监控。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随着西药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中药注射剂也开始愈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静脉输液充分发挥中药多靶点使用的特点[1],且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较小,成为人们的最理想选择。
然而,中药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亦应引起重视。
据文献报道,中药静脉注射中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局部血管堵塞和供血不足,更为甚者可产生水肿,静脉,肉芽肿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2]。
2005年版《中国药典》[3]要求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查,故笔者在此对5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进行临床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1.1 仪器GWJ-5E型注射液微粒分解仪天津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2S-515型振荡筛常州市华星干燥厂PH-3C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1.2、试药0.9%氯化钠注射液(湖南金健药业批号 080208)5%葡萄糖注射液(湖南金健药业批号 080608)10%葡萄糖注射液(湖南金健药业批号 080706)灯盏花针(山西银湖制药批号 07102402)丹参注射液(福建三爱批号 080301)双黄连注射液(黑龙江多多批号 080603312)刺王加注射液(黑龙江多多批号 071114211)参麦注射液(四川川大批号 080905)2 方法和结果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上述5种中药注射剂各取10ML,分别加入到250ML的3种输液中即得15种供品。
2.2 空白注射液微粒数测定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不溶性微数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记录≥2um,≥5um,≥10um,≥25um的微粒数。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0 引言大容量注射剂也称大输液,属于临床上很常见的药物制剂,药物利用静脉滴注进入患者血液,因为过程中没有吸收作用,因此具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假如静脉输液中夹杂了不溶性微粒等其他一些杂质,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微粒的控制是输液质量控制的关键构成要素,在大输液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被特别的注意[1] 。
1不溶性微粒的构成以及危害性大多数的不溶性微粒通常是一些无法代谢物质,一旦其直径在60um 之下,肉眼很难发现,即便是一些合格的产品中或多或少都会被微粒污染。
微粒的主要是由碳酸钙,氧化锌,以及玻璃屑等其他一些类似的物质构成。
因此其对于输液会产生一些不利反应,譬如热原反应,过敏反应以及其他静脉炎等相关的病症。
2输液生产中导致微粒污染的因素具体来看,其污染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首先是不合适的过滤装置以及操作措施,滤膜比较薄的情况,一旦滤膜两边的压力出现巨变的话,很容易使得滤膜出现破裂,降低过滤的成功率;其次是容器的因素,使用一些老旧的输液瓶以及容器没有清洗干净的话,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微粒污染。
另外胶塞的质量对于输液微粒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影响。
尽管目前塑料输液袋主要由聚氯乙烯膜制作的,但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增塑剂以及稳定剂,同时塑料具有透水性的特点,因此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多的不利因素;最后是生产环境,灌装机上同药液相接触的容器,关键不干净,灌装间空气蕴含大量的尘粒,在一定程度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2] 。
3大输液中微粒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具体可以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控制:首先选择优良的原材料同时经过科学的处理,输液瓶在使用之前,必须使用一定的洗涤剂进行清洗,同时使用过滤膜将过滤的水对其进行清洗。
胶塞对于输液的微粒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胶塞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化学稳定性强的卤化丁基胶塞。
现多为氯化或溴化丁基胶塞,在使用之前进行相关的处理。
一般用注射用水漂洗,在漂洗时防止过度清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相关研究现状及思考摘要目的:分析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用药。
方法:分析近年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相关国家标准和研究文献,探讨各环节可行的有效防范措施。
结果: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控制注射剂生产、配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推广精密输液器等措施,可有效防范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结论:加强用药指导、提升相关标准、规范和改进输注器材可有效减少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
关键词不溶性微粒注射剂预防措施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由各种途径产生或混入的微粒性杂质,粒径在1~50 μm、肉眼不可见,但因其可随血液流动却不能被代谢而可能对人体造成难以发现和潜在的严重危害。
20世纪30年代起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并于60、70年代间对此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随后不溶性微粒控制被纳入注射剂质量标准,且其检测方法得到不断改进。
现在,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观念已为临床广泛接受,过敏反应、静脉炎、血管栓塞、微循环堵塞、动脉硬化、热原反应、肉芽肿、肺栓塞等多种与不溶性微粒有关的不良反应都会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现状及防控措施。
1 研究现状1.1 注射剂过度输注和不合理配伍与其他剂型相比,起效迅速是注射剂的最大特点。
也正因为这样,注射剂给了患者“起效快”、“好药”的印象,成为其被过度使用的重要推手。
有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院共用掉104亿瓶输液,相当于13亿人每人每年输注了8瓶输液,远高于国际上人年均2.5~3.3瓶输液的水平。
这个数字在药学人员的眼中尤其觉得触目惊心。
有报道称,发达国家注射剂的使用率仅占0.12%~5.00%,而国内北京地区几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注射剂使用率达10%左右,农村有些地方甚至75.6%的处方含有注射用药[1]。
临床上如此普遍地使用甚至滥用注射剂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中输液反应是危害性最大、最令人担忧的后果。
有人分析了某医院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显示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超标是第一大原因,占总研究病例的37.5%[2]。
此外,注射剂的配伍不合理除会导致发生化学反应外,还可能引起pH和溶解度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不溶性微粒。
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由于其成分复杂,故在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浑浊、变色和沉淀等现象,主要原因包括配伍后pH发生了变化和稀释对助溶剂或稳定剂产生了影响,从而使药品的溶解度改变,导致药品分解或沉淀;阳离子药品与阴离子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药物的溶解状态或溶胶状态被破坏等。
因此,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配伍不当不仅无法提高疗效,而且还可能使药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由此引发药品不良反应。
1.2 涉及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国家标准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来源于其生产和使用过程,而目前在药品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方面对此两环节均有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来保证药品的安全。
例如,生产过程中的GMP、《中国药典》对注射剂的检测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一次性输液器的国家标准等都对控制不溶性微粒的危害起着重要作用。
1.2.1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测的质量标准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测标准及方法,《中国药典》已从最初的仅通过目视法检查澄明度发展到目前使用两种方法检测并限定粒径≥10和25 μm的微粒数(表1)[3],且其2010年版中还增加了对供生产注射用的无菌原料药的微粒检查项目。
换言之,随着人们对不溶性微粒造成的危害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微粒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不过,在《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测的规定中有两点必须予于注意:1)《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微粒的控制仅限于粒径≥10和25 μm的微粒数,对粒径10 μm的微粒只占注射剂中微粒的极小部分。
崔嵘等[4]测定了36种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粒径,发现粒径1~10 μm微粒占总微粒数的98.11%,而中药注射剂和无菌粉末中的这一比例更高。
另有研究发现,甲硝唑无菌粉末溶解后粒径2~5 μm微粒占总微粒数的99%左右,粒径在10 μm以上的仅占1%不到。
2)《中国药典》仅对注射剂成品进行微粒控制,而未对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复溶(复配)及稀释后的输液作出相似规定。
绝大多数注射剂在使用时都需要复配或稀释,而复配在操作环境、操作方法和配伍输液等方面均与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测过程不同,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引入或形成不溶性微粒的关键环节。
有关研究表明,在输液中添加药物、尤其是粉针剂和中草药制剂后会产生明显数量的微粒[5]。
对甲硝唑注射剂进行的质量评价显示,注射用甲硝唑无菌粉末复配液中的小粒径微粒数大量增加,其原因可能包括注射用无菌粉末溶解不全、输液pH的影响和复配过程中的不适操作等[6]。
常有注射剂成品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合格、但在复配后的输液中却微粒数大幅增加甚至超出药典限定标准的情况[7],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此类情况的发生率更高。
鉴于此,已有学者建议在药典中增加对人体同样有较大危害的粒径2~10 μm 微粒进行限量控制的规定,并增加对注射剂复配后混合溶液中微粒的限定[8]。
1.2.2 输液器的国家标准输液器是防止微粒进入人体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终端过滤器出现后,输液器更已成为防止微粒进入人体的重要屏障。
在国内,协和医院于1979年首次在输液过程中使用终端过滤器。
国内1986年开始生产一次性过滤器,目前输液器的国家标准已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这些标准要求,一次性输液器中的空气过滤器对空气中粒径0.5 μm以上微粒的滤过率应不小于90%、药液过滤器使用直径(20±1)μm的胶乳粒子混悬液进行滤过率试验的滤过率应不小于80%。
值得探讨的是,国家标准中对输液器上的药液过滤器的规定是否过宽?如前所述,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复配或稀释环节会引入微粒且为数不少,而终端过滤器是防止这类微粒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屏障。
注射剂复配后的输液中的微粒粒径绝大多数20 μm的微粒,难以满足安全输液的需求。
目前国内一次性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多在15 μm左右。
实验研究显示,不同厂家生产的输液器的过滤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质量好的输液器可使粒径>10 μm的微粒数大大减少且同时还能减少粒径2~5 μm的微粒数,而质量差的输液器对各种粒径的微粒均无截留作用。
此外,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输液器对微粒的截留效果也不尽相同[9,10]。
药监部门对输液器的质量监督检查结果也显示,热原、微粒污染和药液过滤器不符标准是一次性输液器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2 防范微粒危害,保障用药安全2.1 强化合理用药措施,减少注射剂的过度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INRUD)和我国卫生部医疗服务处曾经资助和指导深圳的6家医院对注射剂及抗菌药的使用进行干预,结果在实施干预措施之后发现,这6家医院的门诊注射剂使用比例明显下降,其中呼吸内科从33%降至12%、儿科从44%降至10%[11]。
这说明通过人为干预可以控制注射剂的过度使用,同时也为临床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2.2 控制生产环节,使用合格产品在药品和输液器材的生产过程中均可引入微粒,而严格实施GMP是减少注射剂成品中微粒数的有效措施。
目前国内有关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均显示,注射剂成品的检测结果基本都符合药典要求,但在复配后大多出现了微粒增多甚至超出药典标准的现象。
优质的输液器材可有效截留微粒,而不合格的输液器材不仅不能减少微粒、反而会因为输液器壁、滤膜等脱落而增加微粒数。
早先有研究显示,在一次性输液器上安装药液过滤器可控制粒径l0~25 μm的不溶性微粒数,但同时却会增加药液中粒径2~5 μm的微粒数[12]。
近期一项对一次性注射器的研究也表明,与使用医院供应室常规处理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相比,使用规格为2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增加[13]。
因此,控制一次性输液器材的生产过程、给临床提供合格的输液产品对防控微粒危害至关重要。
2.3 控制药液配置环节,安全使用注射剂2.3.1 减少注射剂配伍在上市的新药注射剂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配伍研究还待完善,而不溶性微粒数的增加及其粒径增大等是配伍不当的常见结果。
因此,在无充分实验数据时,临床上应尽量减少注射剂的配伍使用、特别是应尽量少用多组配伍药液。
2.3.2 配置环境在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有明文规定: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内用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
我国的第一家静脉内用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 AS)于1999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成,至2003年已有200多家医院设立了PIV AS[14]。
有效控制微粒污染是PIV AS的重要目标。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治疗室配制的输液相比,由PIV AS配制的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下降[15]。
2.3.3 探索新型输注器材,改进配置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输液器材对微粒的有效防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姜玉等[16]研究了能同时用于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的双接头过滤器,通过调整药液过滤器的位置和改善输液器的连接结构使之方便拆卸,用于静脉推注时可有效过滤静脉推注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针对反复穿刺造成的橡皮脱屑等不溶性微粒,也有医护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溶药器,可减少药液配制过程中的穿刺次数,同时通过加用滤器,有效降低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非常适用于配伍加药较多的输液[17]。
另有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配液过滤输液器,可在药液配入大输液前预先滤除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有效减少配液过程中引入的污染、防止污染物进入药液并长时间作用而形成输液器终端过滤器无法滤除的有害物质[18]。
对这些革新与发明,医疗管理机构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促进发明者与医疗器材生产厂家联合研发,探讨其推广的可行性,使之能为安全用药服务。
2.4 控制输液环节,尝试推广精密过滤输液器有效的输液终端过滤装置是防止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的最可靠手段。
目前,普通的一次性输液器的过滤精度尚不理想,其过滤介质的孔径一般在15 μm左右,对粒径6~10 μm的微粒几乎没有截留作用,而精密药液过滤器对总不溶性微粒的截留率可达91.01~99.97%[4]。
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发布的精密输液器的国家标准要求,终端过滤介质的孔径不得超过5 μm。
目前市售的精密输液器根据药液过滤器的孔径有5、3、2、1.2和0.2 μm等规格,不同规格的精密输液器均可截留粒径>5 μm的微粒,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