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发展、完善,上海城市发展呈现了一些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点。
1、城市功能由积聚功能向扩散功能转变
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就充分体现了增长极的作用。长期以来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和资源的高度聚集,积聚作用明显,辐射扩散作用不足,处于增长极的初级阶段。积聚作用虽然能够促使上海城市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江浙两地的巨量资金呈阶梯状向上海流动,之后是资金只进不出,作为龙头城市,上海这种只聚集不扩散功能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虽然由于世博会、CEPA等因素,上海的集聚引力机制作用仍大于扩散作用,但是上海逐渐进入功能转换期,城市功能由集聚走向扩散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2、城市发展由集中性城市化向扩散性城市化转变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中央商务区商务成本过高成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上海成为了几乎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人口积聚的背后是产业积聚,产业积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交易成本的增高,其外在表现就是商务成本的迅速增高。加上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在多因素推动下,上海城市发展出现了以郊区化为表征的扩散性城市化倾向,直接表现为:中心城区的人口及其住宅区的郊区化、制造业发展的郊区化、城市重大功能和交通设施建设的郊区化、现代商贸和旅游发展的郊区化以及科技教育与文化新发展的郊区化。
3、二三产业发展由以“第二乘数效应”为主向“第一乘数效应”为主转变
所谓“第一乘数效应”是指由工业项目投入带动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第二乘数效应”是指由第三产业构成的投资环境吸引新一轮工业项目投入及其相互作用。两个效应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相互作用,同步发展的。但在一定时期还是以其中一个效应为主。上海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依靠相对突出的服务业能级和层次,推动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海老工业基地的形成,直至今天上海制造业对经济的作用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中心,制造业中心的形成将产生庞大的服务业需求市场以及上海大都市经济支配力和辐射力不足等现实情况,上海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出现以“第二乘数效应”为主向“第一乘数效应”为主的转变过程,以适应一个“龙头”和“四个中心”的战略实施。
4、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转型
对发达国家和发
达地区城市消费结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人的需要结构、消费结构要出现许多变化。从统计数据分析,上海人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吻合。
5、上海正在形成中产阶层,市民由生存需要向发展需要转变
目前,三部分人群构成了上海的中产阶层:一部分来自于上海最早的“白领”群体;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上海人”,这些人选择在上海投资、工作、定居;还有一部分就是境外人士。 随着中等收入阶层人士的增多,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发生变化。原来追求时尚的人群,开始关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品质、品牌、品味;个人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也向家庭消费倾斜;这一人群对硬件投资的比例慢慢减少,更多投向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上海的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市场潜力巨大。
二、结论:上海正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
从上海现阶段城市发展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诸多表象:如产业结构的转型,增强更能实现人们发展需要的城市服务功能,扩大交通和公用事业,增加非制造业等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以及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变化等等都与后工业化社会的基本特征高度吻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海正在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