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漆在中国汽车涂装线的应用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漆在中国汽车涂装线的应用及展望
周杰陈慕祖(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201805)
摘要:介绍了水性漆的特点以及水性漆施工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特性,并对水性漆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1 前言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中国对清洁生产的日渐重视,汽车涂装在保证高装饰性、高防腐蚀性能的同时,正朝着采用环保性能良好的材料和工艺、简化处理工序、减少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向发展。
中国国家环保局于2006年8月15日发布了《汽车涂装清洁生产标准》,并且规定从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生产源头上开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而不是只抓污染物如何处理。中国“十一五”规划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10%,要达到“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只能通过工艺、材料和设备的革新才能满足。
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是汽车涂装的发展趋势。由于水性漆稀释剂的主要成份为水,与溶剂型漆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对保护环境有利,即VOC排放大大降低。如水性色漆的有机溶剂含量为10%~15%,而溶剂型底色漆的有机溶剂含量为80%左右,使用水性底色漆替代溶剂型底色漆,可使VOC排放量从45g/m2降至7g/m2。欧美国家为了严格限制VOC 排放量都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法规,促使汽车涂装向着高固体份、水性化和粉末化方向发展。欧洲国家近年来新建的涂装生产线,全部采用了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漆。水性中涂和面漆在中国汽车涂装线上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个别涂装生产线上使用。随着国内清洁生产要求的日益严格,它们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溶剂型中涂和面漆,成为现代环保型汽车涂料的主流。
2 水性漆的特点
水性漆与溶剂型漆相比具有低挥发速率、高表面张力、高导电性、腐蚀性以及易产生气泡的特点,导致水性漆在设备和施工工艺方面与溶剂型漆相比有所不同。
水与一般溶剂的特性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水与溶剂的特性对比表
水性漆中水的挥发主要是通过控制喷漆室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控制的,而溶剂型漆可以通过调整稀释剂的蒸发速率来调整涂着固体份。水性色漆的涂着固体份通常为20~30%,而溶剂型色漆的涂着固体份高达60~70%,因此水性色漆的平滑性较好,但同时需增加加热闪
干区,否则容易出现流挂、气泡等质量问题。
涂料流变性的控制技术是水性漆的设计关键,水性色漆的流变特性如图1所示。当水性漆喷涂时,在高剪切力的状态下,水性漆的粘度迅速下降,保证涂料具有良好的微粒化效果;当剪切消除后,迅速恢复高粘度状态,从而保证了金属颜料良好的定向效果以及抗流挂性能。
图1 水性色漆的流变特性
水的表面张力是一般溶剂的2.5倍,因而难以浸润底材,易产生缩孔,只有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来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浸润性能,防止缩孔产生。
水性漆与溶剂型漆相比最大的优点是VOC排放量低,不同工艺体系的VOC排放量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涂装工艺体系的VOC排放量对比表
项目电泳中涂色漆罩光清漆VOC排放量
工艺体系1 CED 溶剂型溶剂型单组份120 g/m2
工艺体系2 CED 溶剂型水性双组份40 g/m2
工艺体系3 CED 水性水性双组份34 g/m2
工艺体系4 CED 水性水性水性28 g/m2
工艺体系5 CED 粉末水性粉末<20 g/m2目前欧洲采用水性中涂+水性色漆+双组份罩光清漆的工艺体系较为普遍,从而满足了欧洲对VOC排放的标准。
3. 水性漆施工的技术特点
3.1 设备技术特性
3.1.1喷漆室和烘干室
由于水的腐蚀性比溶剂要大,因此喷漆室尤其是循环水处理系统均需采用不锈钢制成。同样烘干室中由于空气中水份含量较高也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所以烘房内壁也需采用不锈钢制造。
3.1.2 自动喷涂系统
水性漆的主要溶剂是水,具有高导电性,如果采用溶剂型漆通常使用的内部加电式旋杯(如图2所示),高压静电会从输漆系统泄漏出去,因此水性漆在应用初期一般使用外部加电式旋杯,如图3所示:
图2 内部加电式旋杯图3 外部加电式旋杯但由于外部加电式旋杯系统中外置的加电手指容易积油漆,导致清洁频次增加;同时手指对旋杯移动速度和环境湿度较为敏感,会造成油漆利用率降低8%~13%,影响油漆外观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内部加电式旋杯已开始在水性漆喷涂线上使用,在喷涂开始前,油漆从调漆桶中吸到一个储存器中,然后与主循环回路断开。这样可防止高压静电漏到调漆间去,影响生产和造成危险。
3.1.3 输调漆系统
溶剂型漆的输调漆系统可采用碳钢制成,而水性漆由于水会使金属生锈而腐蚀,因此水性漆的输调漆系统必须使用不锈钢材料。相对溶剂型色漆而言,水性色漆的输调漆系统更需注重低剪切应力控制、稳定的流量以及避免高压系统,高剪切力、高流量以及高压力均会使水性色漆加速老化,直接影响喷涂质量,如输调漆系统的回压阀和搅拌桨必须采用低剪切力类型,否则将破坏水性树脂的乳化性能;溶剂型色漆在循环系统中的流速要求为0.3~0.7m/s,而水性色漆的流速则要求为0.15~0.4m/s。
3.2 工艺技术特性
3.2.1 喷漆室温度和湿度的要求
水性漆中稀释剂的主体是水,水的挥发与喷漆室的温湿度有较大关系。当湿度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挥发度增加;当温度一定时,则湿度增加,水的挥发受阻;当相对湿度过大时,水份挥发很慢,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流挂等漆膜缺陷。
水性漆的施工参数如图4所示:
图4 水性漆的施工窗口
水性漆施工喷漆室的最佳温度为20℃~26℃,最佳相对湿度为60%~75%。允许温度为20℃~32℃,允许相对湿度为50%~80%。因此喷漆室内的送风必须有适当的调温调湿装置。国内汽车涂装喷漆室冬天都可以调温调湿,夏天却很少有调温调湿的,因为需要的制冷量太大,所以很少有送冷风的。因此在高温高湿地区,如果使用水性漆,必须安装喷漆室中央空调,夏季也需要送冷风,这样才能保证水性漆的施工质量。
3.2.2 水性中涂的烘干要求
由于水在100℃会急剧沸腾,引起水性涂膜起泡,因此水性中涂烘干要求先采用低温(80℃左右)预烘干,待水份蒸发后再升至工艺要求的烘干温度(约140℃左右)进行烘干。升温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水性中涂的烘干示意图
从图5可看出,水性中涂烘干要求如下:红外加热5分钟至80℃;在80℃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从80℃升至140℃,升温时间为5分钟;在140℃条件下保温20分钟,从而确保树脂的交联固化。
3.2.3 水性底色漆的闪干要求
由于水性底色漆和罩光清漆是“湿碰湿”施工的,因此水性底色漆存在预烘干的问题,即将底色漆涂层中的绝大部分水份、助溶剂挥发掉。试验表明水性底色漆涂层的溶剂含量(主要为水)应降低到10%以下,喷涂的罩光清漆才不至于将底色漆层再溶起和产生水泡,影响外观质量。如果在通常的温湿度条件下闪干,水性底色漆的溶剂含量不可能达到10%以下。因此在水性底色漆上喷涂罩光清漆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强制干燥。
某厂水性底色漆加热闪干烘房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段为1分钟左右的静置区,防止漆雾进入烘房;第二段为1.5分钟左右的辐射区,利用红外线将车身温度加热至70℃±10℃;第三段为保温区,采用热空气加热,车身温度在70℃±10℃条件下保温2.5分钟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2%以下,车身经过闪干烘房后失水率在90%左右;第四段为1.5分钟左右的冷却区,将车身表面温度冷却至30℃左右,从而达到可喷涂清漆的温度要求。
4 水性漆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