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大纲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学习的实质与过程 2.学习的基本规律
1.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2.行为分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3.强化 4.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5.消退,惩罚

6.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行为矫正(行为塑造),程序教学 7.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效应)。
第2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一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 发展基本特征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小学生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
早期的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三、经验类化说(贾德)
四、关系转换说(柯勒)

现代的迁移理论
五、认知迁移理论 皮亚杰,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观 图式,适应,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认知发展因素 平衡化,成熟,社会性经验,练习与经验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1.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发展概况1.1.1. 初创时期 1903年(20世纪20年代以前)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1.1.2. 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1.1.3. 成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布鲁纳1.1.4. 完善 20世纪80年代1.2. 我国第一部自编廖世承 1924 《教育心理学》1.3. 同步训练1.3.1. 教育心理学之父及创始人——桑代克1.3.2. 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第一人——赫尔巴特1.3.3. 教与学5要素1.3.3.1. 学生1.3.3.1.1. 学习主体因素。

1.3.3.2. 教师1.3.3.2.1. 服务学生学,没有教师引导,学生就无法有效学。

关键作用1.3.3.3. 教学内容1.3.3.3.1. 传递的信息部分,表现为1.课程2.教学大纲3.教材1.3.3.4. 教学媒介1.3.3.4.1. 教学内容的载体、表现形式,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1.3.3.5. 教学环境1.3.3.5.1.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1.3.4. 教与学过程1.3.4.1. 学习过程1.3.4.1.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3.4.2. 教学过程1.3.4.2.1.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1.3.4.3. 评价反思过程1.3.4.3.1. 教学结束后,教师特别注意评价学习的结果1.3.5. 教育心理学作用?1.3.5.1. 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1.3.5.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1.3.5.3.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1.3.5.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1. 心理发展2.1.1. 含义2.1.1.1. 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是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2.1.2. 基本特征2.1.2.1. 连续性与阶段性2.1.2.1.1. 做适应性教育2.1.2.2. 定向性与顺序性2.1.2.2.1. 做循序渐进教育2.1.2.3. 不平衡性2.1.2.3.1. 适时而教2.1.2.4. 差异性2.1.2.4.1. 因材施教2.1.3. 阶段特征2.1.3.1. 少年期(初中阶段)2.1.3.1.1. 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概念: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成就动机最近发展区普雷马克原则程序性知识自我效能感概念同化正迁移内部动机学习迁移替代强化发现学习先行组织者智慧技能学习学习的顿悟说上位学习下位学习负迁移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连续接近技术效果律有意义学习高路学习迁移图式观察学习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健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问题行为二、简答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简述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过程。

3.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7. 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8. 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9. 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0.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1.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

12.简述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3.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4.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5.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内容。

16.简述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7.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是什么?18. 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19.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0.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1. 试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培养具有怎样的意义?3. 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对于教育的意义。

4.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5.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6.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7.试分析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8.试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

9.试分析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学生行为塑造中的意义。

10. 试分析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型的对于教学的意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串讲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⑴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⑵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的是一般性的理论指导,教师在应用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自己的特定问题。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60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⑴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⑤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4、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布鲁纳:(1)主动性研究(2) 反思性研究(3) 合作性研究(4) 社会文化研究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桑代克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整理版10小教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师扮演的角色、良好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特征、专家教师于新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行为的主要差异1、教师扮演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团体领导者和纪律执行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2、良好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特征:特征归结起来,涉及到两方面: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认知特征:研究表明可能包括以下因素: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等。

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的人格特征是:①教师的热心和同情;②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专家教师于新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行为的主要差异:①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教师:注重课的主要步骤、教学内容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有预见性新教师:注重细节②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课堂规则明确、能坚持执行新教师: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吸引学生注意的方法。

新教师:相对缺乏教材呈现专家教师:注重知识的呈前启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新教师:很难做到。

课堂学习专家教师: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新教师:只是必须的过程家庭作业的检查新教师: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常规程序。

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教学策略丰富、运用灵活。

新教师:教学策略缺乏、不能合理运用。

③课后评价的差异第二章加涅的学生素质分类及教育意义、最近发展区1、加涅的学生素质分类及教育意义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的素质: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信息提取阶段习得的素质:包括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习得的素质将直接参与学生新的学习,是新的学习的必要条件。

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人格特质。

这两种素质不直接参与新的学习,但可以加快或减慢学习的速度,是新的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加涅学生素质观的教育含义:①教学应避免超越人类潜能;②教育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③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培训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培训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培训复习提纲(李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填选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可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状态: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具有作用。

4.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5.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构造、机能、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派。

6.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意识构造)。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

8.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还有杜威等。

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9.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为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其特点:否认意识、反对内省。

10.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1.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重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12.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认知、人本主义心理学。

13.认知心理学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马斯洛和罗2杰斯,强调以人为本。

15.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16.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果.docx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果.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彖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冇。

这是一门介于教冇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含学牛、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冇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木以教冇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1)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牛、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14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年龄特征2.定向性与顺序性:身体头尾律,动作:头尾律,近远律,大小律思维: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3.不平衡性:新牛儿期(岀牛笫一年)和青春期(13、14岁-15、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4.差异性(2)认知发展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儿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演变, 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 2岁)-儿童思维的萌芽特1.感觉和动作分化2.循坏反应:扔东西、捉迷藏;3.后期思维开始萌芽;4.客体永久性:1岁半左右形成。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科学,1879德国冯特将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心理学实验室,因为他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创始人。

2.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大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去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选)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临床法:通过谈话,观查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的,综合性的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中心里想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4.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多选/简答)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

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多选/填空)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

6.如何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论述)人们通过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活动的内在机理,找到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明晰了心理活动的规律。

基于对心理现象的规律的认识,人们就可以预测心理活动的发生,展望心理发展的前景,从而设定预期目标,满足生活需求。

同时,人们还可以利用心理行为的规律,改变与人们期待目标不符的行为趋向,矫正已习惯化了的各种不良行为模式,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有例子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有例子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你们知道去背一本从来没有学过的书的复习提纲有多难吗♥特别是当这门课还是周李文渊上的时候)一、客观题(给我拿下!)【单选、多选、判断,分值40】1、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有关的最早著作,以及最早的《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最早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年(名副其实)●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名不副实)●中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是《学记》,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3年桑代克撰写的《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这很牛逼需要记住!)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友情出演:瑶瑶雅婷梦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两部分:阶段的具体含义;具体的发展阶段●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交叉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4阶段(序号表示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感觉运动阶段(0-2岁):①客体永久性的形成,9个月后开始形成。

例如,当一个孩子的玩具被抢走时,他并不会觉得玩具消失了。

②目标定向行为,区分动作和动作的结果。

例如,当孩子手上有一个手摇铃,他一开始拿着它,但是后面发现有声音,于是它开始摇这个摇铃。

➢前运算阶段(2-7岁):发展了运用符号(表象,语言)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例如他们会通过表演“汪汪、”来表示他们见过小狗这种动物。

①自我中心主义:著名的“三山实验”,儿童认为自己看见的和娃偶看见的是一样的东西。

例如,瑶瑶和康康面对面坐,她向前看到了康康,她会以为康康向前也看到的是康康。

②思维的不可逆性:我问瑶瑶1+2=?她说3,我问她2+1=?她说不知道。

③泛灵论:当瑶瑶看见太阳落山了,她会觉得太阳是回家睡觉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只能运用于具体的事物,不能扩展到抽象概念。

①守恒性:儿童能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或本质的东西。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整理版

10小教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师扮演的角色、良好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特征、专家教师于新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行为的主要差异1、教师扮演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团体领导者和纪律执行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2、良好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特征:特征归结起来,涉及到两方面:教师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

认知特征:研究表明可能包括以下因素: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等。

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的人格特征是:①教师的热心和同情;②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专家教师于新手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行为的主要差异:①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教师:注重课的主要步骤、教学内容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有预见性新教师:注重细节②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课堂规则明确、能坚持执行新教师: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吸引学生注意的方法。

新教师:相对缺乏教材呈现专家教师:注重知识的呈前启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新教师:很难做到。

课堂学习专家教师: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新教师:只是必须的过程家庭作业的检查新教师: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常规程序。

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教学策略丰富、运用灵活。

新教师:教学策略缺乏、不能合理运用。

③课后评价的差异第二章加涅的学生素质分类及教育意义、最近发展区1、加涅的学生素质分类及教育意义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的素质: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信息提取阶段习得的素质:包括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习得的素质将直接参与学生新的学习,是新的学习的必要条件。

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人格特质。

这两种素质不直接参与新的学习,但可以加快或减慢学习的速度,是新的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加涅学生素质观的教育含义:①教学应避免超越人类潜能;②教育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③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根据2012年考试大纲整理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根据2012年考试大纲整理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参照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整理)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感知觉感觉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概念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感觉的分类,包括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和内部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感觉规律1、感觉的适应 2、感觉的对比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4、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 5、联觉效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观事物基本属性的反应知觉分类:1、按照分析器占主导地位的角度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摸觉2、按照反应事物属性不同,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3、错觉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以及知觉者的主观因素2、知觉者的整体性(影响因素:相似律、接近律、连续律、闭合律、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3知觉的理解性(影响因素: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的指导作用、定势影响)4、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大小恒常性、明度和颜色恒常性、形状的恒常性、方向恒常性)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

1发展儿童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在进行观察之前向儿童提出并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

2 培养儿童知觉和观察技能是发展儿童观察力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3 在知觉和观察时,要尽可能有较多的感觉器官参加活动。

4 在知觉和观察时,要尽可能有儿童的言语参加活动。

5 结合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实习作业。

概念: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分类:1、按记忆内容来分: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2、记忆保持时间:瞬时记忆(时间短、容量大、图像鲜明)短时记忆(时间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保持性强)记忆作用:1、对个体的作用——心理活动成为整体,心理成长2、对人类的作用——储存、传递、发扬光大3、对学习的作用——基础、心理条件记忆的心理过程:(一)识记——分类有无预定目的(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是否以理解为基础(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二)保持与遗忘——保持是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重现和再认的前提,也是记忆力强弱的标志,保持的内容会发生质与量的变化遗忘规律与遗忘曲线 : 遗忘分为不完全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的理论,一种源于衰退,一种源于干扰,三是压抑影响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的类似性和系列位置;学习程度;学习者的心理状态(三)再现1.再认:当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能够认出来的心理过程 2.回忆: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心理过程记忆品质:记忆敏捷性、记忆正确性、记忆持久性、记忆准备性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概论(小题,最多两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也叫行为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分为几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动力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人的活动的动机就是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5、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6、人的心理过程包括哪些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7、认知过程包括哪些方面?是个体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主观原因。

9、心理学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10、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11、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什么状态?处于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12、心理特征的内涵和内容。

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固定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3、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

①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互相作用的。

心理过程在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

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③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14、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1)研究对象: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发展历程: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1)研究内容:A、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B、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基本作用: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在学与教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只适合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反过来,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

4、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1)、理论作用(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讨、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半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知道);(2)、实践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5、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1)诞生的年代: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2)奠基人:桑代克(3)标志性事件:6、教育心理学以下四中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研究,它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一种是实验性研究,它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改变情境的某一方面而研究其效应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复习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纲要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主要研究学与教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一)教育心理学的历史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1)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2) 信息加工的认知观;(3) 建构主义的认知观。

2、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我国教育心理学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形成了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大内容。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4、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重视。

第二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本质1、欢乐说:人最基本的行为动机是“避苦趋乐。

2、本能说:产生于20世纪初期,即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适应环境”。

3、驱力说:需要、内驱力、诱因、目标这四个因素构成人行为的动机。

4、认知说:认知是引发和保持行为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成就动机一、阿特金森的观点指个人乐意去完成,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任务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由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两种心理成分构成,前者是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我满足、自豪)的倾向性;后者是人们避免失败和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如羞耻、屈辱)的倾向性。

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研究:经济成就动机三、奥苏贝尔的观点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求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赢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奖励的需要)和附属我力(依附的需要)组成。

1、认知内驱力: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机,即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

这种动机是发自主体内部的需要,对获得的知识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奖励也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称为内部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我就不写选项了,直接写答案。

可能选择题不全,你再看看你自己的。

1.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指出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的是哪些,并陈述理由:B.每天浏览报纸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陌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能力或行为倾向上变化2.属于加涅的符号学习的例子是: B.知道书又叫book3.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是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智是对应的。

4.按加涅和奥苏泊尔学习分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区分“你”、“我”、“他”和“1、2、3、4、5……”,这里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符号学习等同于奥苏泊尔学习分类中的符号表征学6.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的根本特征是含有肌肉协调成分。

7.营业员在进行心算时不能与顾客交谈,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短时记忆容易被新输入的信息代替而丧失。

8.根据奥苏泊尔的同化学习理论,“举一反三”最适当的解释是派生类属学习。

9.下列不属于动作技能的例子是:吞咽食物A.婴幼儿叫“ma ma”B.在教练的指导下缓慢地进行深呼吸运动C.走楼梯D.吞咽食物10.连续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D.跑动运动11.开放的动作技能的例子是这道题没有了。

A.做广播体操B.排球中的扣球动作C.三大步上篮D.引体向上12.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有四种方法:前抛练习,后抛练习,下抛练习,双脚夹抛练习。

在进行实心球的原地练习时,合适的练习形式是整体练习。

13.下面是反馈的例子,请指出增补的反馈a.小学生对老师说,他写字时手很酸痛b.教练对运动员说:“请你告诉我,你的防护帽是否太紧”c.妻子对丈夫说:“你拿刀的方式不对。

”d.老师告诉学生:“两手侧平举时你的手举得太低。

”14.判断某一动作技能是否适合采用整体练习法的主要依据是技能的组织性。

15.下面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他总是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16.下属轻轻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景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看书;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7.下面几种说法中,哪几种说法代表内控特征:A.老师出的怪题哪次难道我了?B.我从来不想老师怎样评分。

C.我准备好,我能应对考试。

D.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18.外部奖励对学生参与某种活动的内部动机的影响可能是因任务不同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

19.研究发现,教师温和、热情的人格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年级学生,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低年级儿童更容易从长辈的赞许和关怀中获得学习动力。

20.成长性需要不同于缺失性需要之处在于:它在满足以后会产生新的需求。

他指代?21.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作多种分类,一般认为,动机因素是非智力因素。

22.表扬的使用原则是一有进步就表扬。

24.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知能力与人格表征。

25.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知识传授者角色。

26.教语文的张老师下班回家时,学生看见他闯红灯,学生对老师很有看法,这意味着教师充当了模范公民角色。

27.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对这一发现,最合理的解释是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决定作用。

28.下面的描述中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特征的是他的教案虽然写的不很详细,但他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29.下面哪些做法是与“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差距”的研究相符的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组织新教师与老教师一起说课、听课、评课。

30.如果要使心理学课程成为教师职业训练的重要课程,根据当代知识分类理论,教师心理学的改革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注意使心理学原理转化为应用技能。

31.罗森塔尔关于教师的预期的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他对学生的态度;只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就会朝着期望方向发展。

32.在中小学班主任轮换时,管理水平较差的教师很难接替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但却能顺利地接受一个新班,对这种现象最适当的解释是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33.下列可以用从众理论解释的例子是人们的言行往往“随大流”、在组织上少数服从多数、人云亦云。

34.有些班主任上课或班主任在场,学生规规矩矩,班主任不在场,纪律明显涣散。

该班主任的领导作风很可能是专断型。

35.判断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是否能适应正常的学习与社会交往。

36.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

一旦学生养成习惯,他们就不感到有外在约束。

这种纪律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37.“将心比心”的心理机制是移情作用。

38.“以貌取人”属于下列何种偏见?晕轮效应。

3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A. 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B. 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C.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D. 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40.学生已经有“燕子”、“麻雀”等概念,现在要学习“鸟类”这一概念。

这是一种()A. 派生类属学习B. 相关类属学习C. 上位学习D. 并列结合学习41.从现实生活事件中提炼体育活动的主要素材、构思体育游戏情节的方法是()A.角色衍生法B.故事借鉴法C.事件提炼法D.器械相关法42.根据故事内容来构思体育活动情节的方法叫做()A.角色衍生法B.故事借鉴法C.事件提炼法D.器械相关法43.根据体育动作和活动方式特点,选择相关的或相似的事物作为体育活动的角色,从而衍生出某种活动情节的方法叫做()A.角色衍生法B.故事借鉴法C.事件提炼法D.器械相关法44.根据体育活动使用的器械的特点来构造活动情节的方法叫做()A.角色衍生法B.故事借鉴法C.事件提炼法D.器械相关法4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长者(如教师、父母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社会性动机46.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A、促进作用B、维持作用C、驱动作用D、激励47.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48.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C.负迁移 D.纵向迁移49.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D.垂直迁移(竖向迁移)50.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横向迁移)D.垂直迁移(竖向迁移)51.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5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认知迁移理论B.概化理论C.相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53.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非特殊迁移与特殊迁移54.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共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55.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化理论D.认知迁移理论56.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A.奥苏伯尔B.沃尔夫C.贾德D.桑代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或者15个小题,25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认知特征,除了智力(一般智慧能力)和知识以外,还主要包括:思维的条理、逻辑性;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诊断学习困难能力。

2.学习定义中的三个限制条件是:并非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产生学习,只有那些对人的能力或行为倾向带来变化的活动才是学习、其变化是由后天经验引起的、其变化必须能能“相对持久保持”。

3.学习的科学研究以艾宾浩斯1885 年发表的论记忆一书为标志。

4.早期学习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种范型:人类联想学习研究、以动物为被试的条件反射研究、以动物和人的认知研究。

5.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6. 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行为主义观点占优势;之后,学习心理学的只要研究取向是以认知观为主7.加涅的专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对学习结果分类与条件作了系统阐述,该书自1965~1985年共分了4版.8.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分类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意义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而言的。

9.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成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0.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是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达1分钟以上的记忆。

11.加涅认为,学习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是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

12.许多研究表明,人在短时内记住的孤立信息项目是7±2。

这个数字又叫记忆广度。

13.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构成学生认知能力的三类学习结果是言语、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14.广义知识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又包含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两类知识。

15.广义的知识学习必须经历新知识习得阶段、新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三个阶段。

知识分流出现在2阶段。

16.奥苏泊尔认为,同化学习有三种形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其中下位学习又有两种形式,它们是:派生类属、相关类属。

17.加涅将智慧技能由低到高分成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五类。

19.具体概念的学习较适宜采用概念形成的学习方式。

20.动作技能出含有认知成分外,还包含智慧技能中所没有的肌肉协调成分。

21.动作技能又叫心因运动(psychomotor skill)技能和知觉——动作(perceptual-motorskill)技能。

22.心理学研究发现,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产生持久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言语指导、示范与练习、反馈。

23.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是随机练习的保持与迁移效果由于区组练习。

24.练习中的反馈可以分为固有的反馈和增补的反馈,增补的反馈两种主要形式是结果的知识和表现的知识。

25. 成就动机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美国的默里的研究。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26.韦纳概括了人们将成败原因归因的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控制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27.控制点理论认为,内控的人格特征是自信心、对学业有兴趣,有责任感;外控的人格特征是:缺乏自信、产生高焦虑、学业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