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ae622e453610661ed9f488.png)
二 、 古 时期 的 湖 南楚 语 上
后来, 三苗部落中有一支异军突起 , 建立了楚国政权, 历 的语言, 也许可以叫做楚国的共 同语, 而普通百姓绝大多数 史上叫做“ 荆蛮” 诗 · 。《 小雅 · 采芑》 就说“ 蠢尔蛮荆 , 也许还是说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 大邦 为雠。楚国的先 民据说来源于中原祝融部落, ” 姓芈。《 史记
·
三 、 南 的 湘语 的历 史 湖 楚世家》 “ 先祖出自 说: 楚之 帝颛顼高阳。 ” 他们在夏朝到商 朝时期往南迁移, 一直到周朝初年, 才开始定居到楚。经历 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代楚语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变化。这 几百年的经营, 征NT濮、 巴、 越、 蛮等南方部落集团, 建立了 变化在汉朝扬雄的《 方言》 中可 以反映出来。下面是《 方 个强大的诸侯 国。不过楚一直被北方政权轻视。楚也公 言》 中与“ 地有关的地名 , 楚” 先排列地名, 后排列数字, 数字 开宣称:我蛮夷也, “ 不与中国之号谥。南下的夏文化与当地 表示这个地名在《 ” 方言》 中出现的次数。资料来自丁启阵的 的土著文化结合, 最终形成一种既与中原 文化联系又保持自 《 秦汉方言》我们做了整理。可以把《 , 方言》 里面出现的地名 身特征的楚文化。楚 国对湖南的控制, 从战 国时期开始。 分成 3 个类别: “ 初, 战国 吴起相楚悼王, 南并蛮、 取洞庭、 越, 苍梧之地, 于是 () 2陈楚江淮之间9陈楚之间 5楚郢以南2陈楚 1楚4/ / / / 湖南之东部湘、 资二流域人于楚。其后复西向并吞沅、 澧二 2荆楚 1楚部 1自楚之北郊 1楚 以南 1陈楚之郊 l陈楚 / / / / / / 流域, 中, 日巫 而湖南之全部皆人于楚矣。( ”谭其骧 18: 之内 1自 97 / 关而东陈楚之间 1楚颍之间 1 / 30 0) () 2南楚 2/ 7南楚之外 1/ 1南楚江湘之间 7南楚江淮之 /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27b39f02d276a200292e36.png)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我国也有七大方言区1.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语,或称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
3..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
4.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地区、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
狭义的闽南语,即闽台片闽南话,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
5.粤语,或称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
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
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6.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
7.赣语,或称赣方言: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
还有一些主要的方言区域,比如:1.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2.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
3.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
摘自裴钰的人文悦读《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分析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和其他民族发生接触,使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源头汉语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所用语言经过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779591f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9.png)
湘西乡话止摄合口三等的语音层次r——兼论止摄合口[y]介音的形成李姣雷【摘要】乡话止摄合口今读叠置了多个层次,其中有多个读撮口呼韵母的层次.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读撮口呼韵母的层次来源不同,演变成撮口韵母的方式也不同.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支微入鱼"的现象,乡话的情况提示我们其他汉语方言中"支微入鱼"的现象也可能有多个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来源及演变也应该不同.【期刊名称】《语言科学》【年(卷),期】2017(016)005【总页数】9页(P552-560)【关键词】乡话;止摄合口;语音层次;演变【作者】李姣雷【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乡话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归属不明的濒危汉语方言。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县西南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永顺、大庸(今张家界)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区。
此外,湖南城步、广西龙胜、重庆酉阳有少数乡话分布,这些地区说乡话的人都是清代从沅陵等地迁徙而来。
乡话的语音现象比较复杂,如止摄合口字今读多个音类,除去明显受客话〔1〕影响的文读[uei]外,还有多个白读音类,如清水坪乡话白读有四个音类,分别是:[yE]、[yi]、[ɛe]和[u],其中有读撮口呼韵母的,有读开口呼韵母的,有读合口呼韵母的。
本文以清水坪乡话为例分析止摄合口今读音类之间的关系,同时列出其他乡话点的材料供参考〔2〕。
乡话止摄合口读撮口呼韵母的现象,以往研究关注比较多。
杨蔚(2010)和郑焱霞(2010)都关注过乡话中止摄合口三等读撮口韵母的情况,他们记录的止摄合口三等字主要读[y],并将止摄合口字读[y]的现象称之为“支微入鱼”。
“支微入鱼”最早是指吴语中止摄合口三等字读同鱼韵的现象。
后来陆续发现很多汉语方言都存在止摄合口读同鱼韵的现象,如湘语娄邵片、客家话、闽语、赣语、晋语等。
但大部分方言不仅止摄合口,蟹摄合口字也有读同鱼韵的现象。
湘西古丈县“死客话”的归属
![湘西古丈县“死客话”的归属](https://img.taocdn.com/s3/m/3da793c058fb770bf68a55c8.png)
湘西古丈县“死客话”的归属作者:邹晓玲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收稿日期:20111120在线杂志:邹晓玲1,2(1.吉首大学文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275)摘要:湘西古丈县有一种分布范围不广且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死客话”。
从其与周边湘语辰溆片的音韵特征比较看,“死客话”具有湘语的典型特征,应该划归湘语辰溆片。
关键词:古丈县“死客话”;归属;湘语辰溆片中图分类号:H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1016805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招标项目(11jdzb05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0C1129)作者简介:邹晓玲(1976),女,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东,酉水之南,峒河之北。
东与沅陵接壤,南与吉首、泸溪相接,西抵保靖,北和永顺交界。
境内主要居住着汉、苗、土家三个民族,语言复杂,有苗语、土家语、西南官话(当地俗称“客话”)、乡话、“六保话”(实属乡话)、“死客话”等。
“死客话”主要分布于古丈县山枣乡的火麻村、公家寨,野竹乡的湾溪沟、洞坪村及河蓬乡的苏家村。
曹志耘(2007:44)说:“古丈县东南部野竹乡的湾溪沟、洞坪村,说一种叫做‘死客’的方言,”并指出“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1]。
2011年5月,笔者跟随导师庄初升教授对河蓬乡苏家村的“死客话”进行了调查。
发音合作人苏清禄先生,男,1945年生,河蓬乡苏家村苏家寨人,高小毕业,母语为“死客话”,并兼通乡话、古丈西南官话、苗语,为县轻工业局退休干部。
据发音人介绍,苏家村讲“死客话”的居民早期从临近的泸溪县迁来,至今只有三百多人,泸溪县除八什坪等少数地方讲乡话外,其他地方大多讲“死客话”,他坚持认为“死客话”应是“始客话”,意为客话之始(该方言中“死”与“始”同音)。
家乡语言概况
![家乡语言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b353333192e45361066f521.png)
家乡语言概况——浏阳话汉语言三班 201313000358 陈巧元浏阳地处湘东,与两省九县、市交界,北连平江,南接醴陵,西南与株洲搭界,西面与西北面同长沙接壤,东北依次与江西的铜鼓、万载、宜春、萍乡四县相邻。
县市内素分东、南、西、北四乡。
境内方言素称:“浏阳土地轻,十里三音”。
其中,有的属于集中方言之间的区别,有的属于一张方言内部的差异。
从方言分区的角度看,全县实际上含有三种方言:即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一、客家方言浏阳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分布在县境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中,即大围山区。
张坊区、官渡区和文家市区的部分地方。
说客姓话的人大都来自广东,福建,在浏阳落户后,一般不准“打土谈”(即不准讲浏阳话)。
但久而久之,为交际的需要,他们大都会说浏阳土话,而在内部仍讲客姓话。
浏阳本地人对客姓话感到“嗷牙莫辨”,十分难懂。
它显然是差别很大的另一种方言。
“客姓话”与客家方言有明显一致的关系,其主要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的字(如:排、部、道、在、白,别),不论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古喉音晓、匣二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字(如:乎、户、辉、话、婚,胡),多变成唇齿音;韵母中无撮口呼。
如:全、君、俊、觉、月等字,多与齐齿呼、开口呼混读。
调类六个,平声、入声皆分阴阳,入声保留塞音韵尾。
二、湘方言湘方言(指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新湘语)在浏阳主要分布于西乡的镇头区,城郊区的葛家乡以及北盛区的永安镇等地,俗称“西乡话”。
这种话接近长沙方言,浏阳地方戏多用此腔,故又被称为“正音”或“省腔”。
浏阳县接近省会长沙,为交际的需要,人们讲长沙话的风气很浓,因而长沙话对浏阳土话的影响相当大。
三、赣方言在浏阳占优势的方言,属于赣方言系统的浏阳土话。
(在浏阳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查考浏阳各姓氏源流,可见浏阳“土著”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为外地移民。
据《宋季兵事》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迁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
第2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2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67d9b9795acfa1c7aa00cc9b.png)
北方方言(官话大区)
以北京话为代表。
分布范围南至南京、云贵,北到新疆、内蒙古、
黑龙江。 八个次方言:北京官话、东北、中原、兰银、 胶辽、冀鲁、江淮、西南。 北方方言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除江淮官话 外没有入声。 形成最早,历来是汉民族共同语(通语、雅言) 的基础方言。
吴语
第二章 分区
汉语方言的
第一节 汉语方言分区 第二节 湖南方言分区 第三节 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方言的形成
社会、自然方面,人口的迁徙、扩散,地理阻 隔的影响。
如四川、重庆、陕南有许多湖南话、湖北麻城孝感话,就是由于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造成的。 在不同的方言地区,语言发展表现出很明显的不平衡,或表现为 发展方向不同,或表现为演变途径不同,或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同。 比如南方方言的演变速度比北方方言慢得多。闽方言的一些特点, 属于上古时期的语言历史层次,如“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 音”等,而粤方言则是保留中古汉语特点最典型的方言,它的鼻 尾韵(-m -n -ng )、塞尾韵(-p -t -k )的系统,和《切韵》音系 一致。
O湘南片共10个县市。
①汝桂小片:汝城县、桂东县两个县 ②资宜小片:共6个县市。资兴市、安仁县东南部、汝城县、 桂东县、宜章县、新田县 ③临桂小片:临武县、桂阳县两个县
土话
土话分布于湘粤两省交界地区,宜章县、桂阳县、 临武县、嘉禾县、蓝山县、新田县、宁远县、 道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
①湘双小片:共6个县市。 湘乡市、韶山市、娄底市、双峰县、安化县东坪镇、 衡山县后山地区 ②涟梅小片:共4个县市。涟源市、冷水江市东部、安化县 梅城镇、宁乡县上宁乡地区。 ③新化小片:新化县、冷水江市两个县市。 ④武邵小片:共9个县市。 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武冈市、洞口县南 部及东南部、隆回县南部、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⑤绥会小片:绥宁县南部、会同县两个县。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2da3e53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8.png)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湖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在唐代,湖南地区就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如今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多个方言区。
本文将对湖南方言的分区进行述评,同时提出再分区的建议。
一、湘潭话区湘潭话区位于湖南省中部,以湘潭城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这个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清晰、音节开放、音调平缓、字音简单。
湘潭话区受到官话的较大影响,因此在语音语调上也有较多的官话元素。
该方言区在历史上曾是湖南的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岳阳话区岳阳话区位于湖南省东北地区,以岳阳市为中心。
这个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清晰、音调特别、韵母读音精细。
岳阳话与汉语普通话的接近度较高,同时也受到了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较大影响。
该方言区在历史上曾是文化中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长沙话区长沙话区位于湖南省中部,以长沙市为中心。
这个方言区的特点是语音、语调、音韵流畅自然,读音比较准确,并且具有较强的韵律感。
该方言区在语音上受到官话和南方方言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
四、湘西话区湘西话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以吉首市为中心。
这个方言区的特点是声调复杂、语音浊厚、音韵丰富、音节沉稳。
该方言受到官话、南方方言和西南方言的影响,语音十分古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再分区建议:从以上四个方言区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考虑将湖南方言再分为以下五个区域:一、中部话区(长沙话区+湘潭话区)该区域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语音清晰,表现出较强的官话元素。
二、东北话区(岳阳话区)该区域以岳阳为中心,与汉语普通话十分接近,是湖南省发展比较快的地区。
三、西北话区(湘西话区)该区域以吉首为中心,语音十分古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南部话区(衡阳话区+南岳话区)该区域以衡阳和衡山为中心,具有韵母读音精细的特点,是湖南省文化名城之一。
五、沅湘话区(永州话区)该区域以永州为中心,语音清晰,表现出丰富的音韵特点。
湘西乡话语音的内部差异
![湘西乡话语音的内部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70aaded551810a6f5248609.png)
(2)声调的内部差异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点的声调演变一致性较强,入声的
演变差异性大一些。入声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A. 入声消失,多数归阴平调,一部分归入阳平、去声,少
数归上声。属于此类的有深溪口。
B. 入声保留,一部分仍读入声调,一部分归入阴平、阳
平,还有一部分归入去声。属于此类的点有麻溪铺、高峰、白 沙、八什坪、清水坪、棋坪、船溪等。
深溪口 同哿d藜u 葱奂t‘s 藜u 龙奂li藜u 融哿z藜扪(以上通摄)袖 d捺藜扪劢吼奂x藜扪 仇哿dz藜扪 流哿dz藜u(以上流摄)徒哿d藜扪 炉奂l藜u 鱼奂捱i藜u 书奂ts藜扪(以上遇摄)
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木溪、渭溪。
2.5.4 通摄与阳声韵咸山开二三四等、臻深摄韵母相同:
八什坪 东奂tai 封奂fai 盅奂t揶iei 融哿捺ia(i 以上通摄)尖奂tsai 盐哿捺iai 染奂捱ie(i 以上咸摄)山奂sai 牵奂t揶‘ie(i 以上山摄)淋哿 zai 枕奂t揶ie(i 以上深摄)心奂siei 跟奂kai 勤哿t揶‘iai 斤奂t揶ie(i 以 上臻摄)
下表先列阳声韵尾的变化“,鼻化”表示阳声韵尾已消失, 变为鼻化韵,斜线“/”后的空位表示韵尾消失,变为阴声韵,空 白表示该韵摄完全变为阴声韵。
湘西乡话阳声韵尾的变化是比较大的。从阳声韵尾数量 来看,除棋坪(靠山)有 -n、-耷 两个韵尾外,其他点都只有一个 阳声韵尾 -耷。各地韵尾是按照 m→n→耷→覬 这样的途径演变 的。从各点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差异:①鼻化韵分布在较多 韵摄的有麻溪铺、棋坪(靠水)、白沙,还包括处于乡话腹地的 高峰、清水坪、棋坪(靠山)等点;鼻化韵分布在少数(1~2 个) 韵摄的且鼻化韵实际数量较少的有八什坪、丑溪口、渭溪、船 溪等点;没有鼻化韵的有深溪口、木溪等点。②阴声化程度较 高的有八什坪、深溪口、丑溪口等点,只有 1~2 个韵摄没有阴 声韵,麻溪铺镇一些靠近 319 国道的村组阴声化程度也较高; 清水坪、棋坪(靠水)、木溪阴声化程度最低,有 4 个韵摄没有 阴声韵。
犯罪中的语言及文字特征
![犯罪中的语言及文字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27603a87c24028915fc3a6.png)
B.西南官话:
分布在湘北、湘西和湘南,分四片。 a. 常澧片:包括常德、汉寿、桃源、安乡 (大部分)津市、临澧、澧县、石门、慈利、华容 b. 吉张片:吉首、古丈、保靖、花垣、沅 陵、张家界、永顺、桑植、龙山、凤凰 c. 怀靖片:怀化、芷江、新晃、靖州、通 道、黔阳、洪江、会同、麻阳 d. 湘南片:永州、冷水滩、新田、宁远、 蓝山、江商业、双牌、道县、东安、江华、郴州、 桂阳、宜章、临武、嘉禾(双语区)
C.赣语: 临湘、岳阳(东部)平江、浏阳、醴陵、攸 县(大部分)、茶陵、炎陵县(西北部)、安仁、 永兴、资兴、耒阳、常宁、隆回(北部)、洞口 (大部分)、绥宁(北部) D.客家: 湘东南的汝城、桂东、炎陵县(大部分), 此外,茶陵、平江、攸县、浏阳的少数地区 E.乡话: 沅陵西南部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 永顺、张家界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区 F.湘南土话: 湘南片的地区,一县之内有多种土语
(二)元音、辅音
1、元音:气流经过口腔不受 牙齿、嘴唇、舌头、喉的阻碍直 呼而出,可自成音节。 2、辅音:气流通过口腔时受 到上述某一部分的阻碍。只能和 元音相拼才能成为音节。
(三)发音部位:
双唇、唇齿、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 尖后音、舌面、舌根。 发音方法: 塞音、塞擦音、擦音、边音、边擦音、 鼻音、清音、浊音、 送气、不送气。
(二)言语识别的作用
1、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 2、为并案提供言语方面的依据 3、为认定书写人提供言语方面的 依据 4、为审查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提供帮助 5、进行声纹鉴定、为诉讼提供证据
六、言语识别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与文字艺术、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关系
家住江面铺大雪 , 远望里遥其一村。
(四)清音:气流受阻,不振动声带。
探究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
![探究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https://img.taocdn.com/s3/m/d9b1012d10661ed9ad51f3be.png)
I论坛■探究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文/李功员摘要:语言是区域文化重要的组成本分,积极的分析语言的分区和分片对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有着重要的帮助。
随着我国语言研究的深入,对于方言的探讨在进一步的加强,所以在方言分区和分片方面的划分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从我国目前的方言划分来看,除去七大方言区外,还存在着一些特点比较显著的方言片区,比如徽语区、晋语区和平话区,湘西乡话和上述三个区域一致,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积极的分析湘西乡话可以为我国的方言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所以本文就湘西乡话的分布和分片进行探讨,目的是要全面的了解此种方言的划分以及具体的差异。
关键词:湘西乡话分布分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强化语言的研究能够更加深 入 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 内涵,所以积极的进行语言的分析和探究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的意义。
就目前的语言研究来看,方言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所以强化对方言的考察和分析对于语言研究进步和丰富意义重大。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在我国的湘西地区分布着一种归属未明的方言,此种方言特点鲜明但是未进行分区的确定,所以将其类入到了非官话方言中。
上述 提到的此种方言就是本文要进行重点分析的湘西乡话。
本 文的目的主要是进行湘西乡话的分布和分片研究,旨在探 究此中方言的内部差异。
―、湘西乡话的布就目前的研究分析来看,湘西乡话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湘西地区的五个县市,这五个县市分别是怀化市 沅陵、辰溪和溆浦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泸溪县和古丈县。
从地理分析方面来看,由这五个县组成的 乡话片区由沅陵为中心呈弓形形状分布,整体片区的面积 约为6000平方公里,在乡话片区,讲乡话的人口大概有40 万,其中沅陵讲乡话的人口有20万,占据了总乡话人口的 一半,由此看出,沅陵县是湘西乡话的代表性区域。
从具体 的方言分布来看,湘西乡话分布在西南官话湖南省内的永吉片和湘语辰溆片以及苗语和土家语的包围之中。
以上是 湘西乡话的基本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湘西乡话的研究深度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湘语的分区_稿_
![湘语的分区_稿_](https://img.taocdn.com/s3/m/820a0e2a2af90242a895e509.png)
片 长 益 片 娄邵 片 衡 州 片 辰 淑 片 永 州 片
益 片 中 的一 部 分 构成
・
,
,
。
其 中长 益 片和 娄邵 片范 围 较 大
。
。
衡 州 片 由原 长
方
。
辰 淑 片 由 原 吉 淑 片 中的 一 部 分 构 成
永 州 片 由湘南 一 部分 土 话 和 原 娄
言
26 2
・
邵 片 中个 别 地 区 的方言 构 成
益 阳市
株州
益阳
‘
平江
¹
宁乡
望城
桃江
沉
泪罗
岳 阳市
岳阳
南县
衡山
安乡
邵东
安化
新邵
‘
衡
阳市
衡 阳阳 会同 湘乡
邵阳
衡南
绥宁 双峰
洞
口
’
‘
衡东
以上 湖 南
黔阳
洪江 市
O 娄邵 片 二 十 一 个 市 县
娄底 市
邵阳 市
涟源 隆回
全州
’
冷水 江 市
‘
新化 祁东
安化
祁阳
兴安
‘
’
武冈
资源
’
城
步
西
新宁
麻 阳 以上 湖 南
灌阳
辰溪
‘
以上 广
。 吉淑 片八 个 市县
吉首 陵
’
保靖
花垣
:
古丈
沪溪
淑浦
’
沉
以上 湖 南
关 于 湘 语 以 及 各片 的 特点有 以 下 的 文 字 说 明
:
、
湘 语 主 要 特 点是 古 全 浊声 母 逢 塞 音 塞 擦音 时 不 论 今 读 清 音 还 是 浊 音 也 不 论 平 仄
湘西乡话濒危现象研究——以古丈高峰为例
![湘西乡话濒危现象研究——以古丈高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423328eefdc8d376ee3281.png)
语言湘西乡话濒危现象研究——以古丈高峰为例曾文青 吉首大学摘要:湘西乡话是一种分布于湘西地区的归属未明的濒危汉语方言。
古丈乡话处于西南官话、苗语、土家语等语言(方言)的多重包围之中,尤其在西南官话长期渗透之下,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正在逐步衰退,日趋濒危。
本文从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语言态度对古丈乡话的濒危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古丈乡话;语言活力;语言态度第一节古丈乡话的语言活力研究“古丈,是湖南省湘西武陵山区中的一个小县。
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茂密,资源丰富,气象万千。
”①东接沅陵,西抵保靖,南邻泸溪、吉首,北近永顺。
境内山峦叠嶂,由西向东、向南、向北方向延伸。
交通比较落后,直到近代随着枝柳铁路的修建,交通状况有所改善。
古丈县内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语言复杂,他们均有自己语言:民籍方言(即西南官话)、客籍方言(即瓦乡话)、苗籍方言(苗语)、章籍方言(章语或仡佬语)以及土籍方言(即土家族的语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濒危语言特别专家组《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2003)指出语言活力评估主要有六项指标,本文将采取其中的三项指标来考察古丈高峰乡话的语言活力,分别是:①代际语言传承;②语言使用者占总人口比例;③现存语言使用域。
②一、代际语言传承评价语言活力最常用的指标是代际间的语言传承。
代际间的语言传承,可以从不同年龄层次的古丈高峰人掌握乡话的比例来考察。
我们在古丈高峰地区随机调查了100位群众,根据我们调查访问的情况,乡话的使用在年龄层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被问到“你会不会讲乡话”时,这100位受访者中,20岁以下会讲乡话的人最少,占所有年龄段会讲乡话的10%,20岁年龄段中会讲乡话者占45%,不会讲乡话的人最多,占所有年龄段不会讲乡话的12%;而 65岁以上会讲乡话占所有年龄段会讲乡话的10%,占65岁以上年龄段的83%,不会讲乡话的人最少,占所有年龄段不会讲乡话的2%。
可见,古丈高峰乡话代际传承出现断层情况,父子辈(20岁以下和20-65岁)传承断层,爷孙辈(20岁以下和65岁以上)传承断层,乡话传承出现危机,乡话语言活力逐渐减弱。
湘西方言词类
![湘西方言词类](https://img.taocdn.com/s3/m/e01338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0.png)
湘西方言词类
湘西方言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泸溪县等地。
这一方言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官话,当时由于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得西南官话在湘西得以传播并保留至今。
根据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湘西方言存在一定区别。
例如,花垣县的方言可以分为四类:苗语东部方言、西南官话(川渝片)、苗语(湘西片)和苗语(黔东南片),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苗语(湘西片),而使用人数最少的是苗语(黔东南片)。
湘西方言中包含许多独特的词汇,比如“放蛊”、“收蛊”、“草蛊婆”和“落洞”,这些词汇反映了湘西地区深厚的巫文化传统。
此外,湘西方言还被著名作家沈从文运用在他的作品中,如《边城》,进一步展示了这一方言的魅力。
总的来说,湘西方言是湘西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当地人民生活交流的工具,也是承载和传递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湘西方言的类别
![湘西方言的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b5156f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3.png)
湘西方言的类别湘西方言是指在中国湖南省湘西地区所使用的方言。
湘西方言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沅西片沅西片是湘西地区最为典型的方言之一。
它主要分布在沅陵县、西洞庭湖地区以及吉首市周边地区。
沅西片的特点是发音浑厚、清晰,声调丰富,词汇丰富多样。
沅西片的方言词汇中,有很多是与湖南本土文化、民俗有关的,例如“过五关、斩六将”、“小麦地”等。
2. 凤凰片凤凰片是分布在湘西地区凤凰县和泸溪县的方言。
凤凰片的特点是发音独特,音韵系统较为复杂。
凤凰片在湘西地区的方言中独具特色,被认为是湘西地区方言的代表之一。
凤凰片的方言词汇中,有很多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有关的,例如“走马岩”、“船湖”等。
3. 兴隆片兴隆片是分布在湘西地区的兴隆街镇及周边地区的方言。
兴隆片的特点是音韵系统较为简单,发音比较平坦。
兴隆片的方言词汇中,有很多是与当地的农耕生活、民间故事有关的,例如“麦地、糍粑”等。
4. 保靖片保靖片是分布在湘西地区保靖县及周边地区的方言。
保靖片的特点是发音清晰、声调丰富,词汇丰富多样。
保靖片的方言词汇中,有很多是与当地的山水景观、民间文化有关的,例如“清江、金鸡岭”等。
湘西方言在湘西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家庭聚会、节日庆典还是农事活动,湘西方言都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湘西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湘西地区的文化瑰宝。
通过湘西方言,我们可以了解湖南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感受湘西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湘西方言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湘西人开始使用普通话或者其他方言进行交流。
湘西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和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湘西方言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和保护湘西方言,例如开设方言课程、举办方言比赛等。
湘西方言作为湖南省的一种地方方言,是湖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湘西方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增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c6ba23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d.png)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邹晓玲【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6【总页数】6页(P49-54)【关键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语方言; 方言地理; 自然地理; 历史移民; 历史行政【作者】邹晓玲【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4一、引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包括吉首、永顺、龙山等一市七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
州内语言(方言)复杂,土家族、苗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是这一地区的通用交际语。
就汉语来说,有西南官话、湘语、乡话和一些归属未明的小土话(如“死客话”“六保话”)等。
近年来,学界对湘西州方言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涉及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但大多限于单一方言或单点方言的个案研究。
本文拟在前人和时贤有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探讨湘西州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及其与自然地理、历史移民、语言接触、行政区划等的关系。
二、湘西州汉语方言的地理格局湘西州因地理环境、移民历史、民族分布等的复杂性,导致本区域语言非常的驳杂。
除乡话外,关于整个湘西州境内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各家说法不一,主要观点如下:(一)湘语、西南官话二分。
日本学者辻伸久《中国语学》(1979)[1] 以吉首、古丈、保靖、花垣、永顺、泸溪等地方言古全浊声母仍保留浊音,归为老湘型方言,其他县均为西南官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1989)[2]认为除永顺、凤凰、龙山为西南官话外,其他各地都属湘方言。
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1986) [3]将湘西的永绥(花垣)、乾城(吉首)、保靖、古丈、泸溪等地划归湘语吉叙片,把龙山、永顺、凤凰归为西南官话。
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2002)[4]、《湖南方言研究》丛书“代前言”(1998)、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2007)[5]则认为除泸溪为湘语外,其余点皆为西南官话。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0233d9d71fe910ef12df86e.png)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2011-03-29 14:51:44)转载▼一、湘北方言: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
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张家界话、湘西话等。
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
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
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
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
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
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
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
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
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
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6a5d62007375a417866f8f9c.png)
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内容提要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目前已有的几种湖南方言分区作了分析和评论,其中,重点讨论了周振鹤和游汝杰的分区。
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区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湖南方言重新分了区,分区结果用湖南花鼓戏的流行区域来作验证。
第三部分,结束语。
一湖南省方言分区述评1.0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湖南方言已有了五种分区。
这五种分区分别是:杨时逢先生的分区,日本学者@①伸久先生的分区,湖南师院中文系的分区240-247页,下简称《总结》),鲍厚星和颜森的分区,周振鹤、游汝杰的分区。
这五种分区,从方法上看各具特点,从结果上看互有参差,下面,我们将其分成两类来讨论。
1.1.1杨时逢先生分区的方法是:“把某一处的方言特点归纳起来,取它最重要的不同特点,声调的类别,音韵特点,开合口及调类等区别,来作分区的条件。
”实际工作中,杨时逢先生用作分区条件的特征条件有十二项。
根据这些分区条件,杨先生把湖南方言分成五个区。
第一区是“典型的湖南话”,第二区“大都跟第一区差不多,第三、四两区难以命名,第五区接近西南官话”。
对这个分区结果,杨先生自己也很不满意,认为“不很理想”。
对这个结果,方言学界也议论纷纷。
鲍厚星认为《报告》把长沙和慈利、平江、浏阳等地画一区,把衡阳和常德画为一区都是不合适的。
《背景》则认为《报告》的“分区图有些支离破碎,难于令人满意”。
我们的看法是:《报告》立足于语言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湖南方言的真实面貌,如一、二两区的大多数方言点,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属湘语系统,第五区划归西南官话也大体无误,至于作出的方言分区图看去有点支离破碎,只要符合语言实际,也不应算是作者的错。
但勿庸讳言,《报告》的分区也与湖南方言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出入。
如湖南的郴州、蓝山、嘉禾等地,按《报告》上列出的语言材料就应划归西南官话》,载《方言》1986/4),如果考虑到这些地方的双重方言性质则可暂列为双重方言区来处理,具体分区待查明全部情况后再作决定。
湘语
![湘语](https://img.taocdn.com/s3/m/ae5024e5b8f67c1cfad6b8cd.png)
• 送气分调:老湘语湘乡方言阴去按照送气与否 又可以分为阴去和次阴去,此外中古次浊声母 (m,l,n)与中古入声形成次阳平,不与阳平合 并。湘乡城关镇话共有7个单字调,形成“平 声三分+上声+去声三分”的格局。次浊阳平不 同于全浊阳平,是一个独立的声调,次清去声 不同于全清去声,也是一个独立的声调,入声 调完全消失。各声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44、 阳平214、次阳平334、上声31、阴去445、次 阴去225、阳去33。次阳平包括入声字和浊声 母字。此外荣家湾方言也有类似的现象,在送 气和不送气分调。
判断湘语的标准
• 从共性层次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条: • 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逢塞音、塞擦音时,无论清浊,一 般都念不送气音; • 无论是否保留入声,古塞音韵尾[-p]、[t]、[k]均完全消 失,也无喉塞音[ʔ]; • 蟹、假、果摄主要元音呈/a/、/o/、/ʊ/序列。 • 声调基本在五至七调,绝大多数去声分阴阳; • 地域标准:地处湘江,资江流域,沅江中游部分地区, 抑或南岭地区,或者是有充分依据证明是由以上地区外 迁移民造成的方言岛或方言飞地。 • 凡是同时符合一、二条标准的方言应判定为湘语,在西 南官话划界时应参考第四条,不符合第一条但符合第三 条的方言应划入湘语。
• 平聲:多数湘语的阴平为中平调33或者高平调 44,55。湘方言多数代表点的阳平调值低沉, 为低升调12/13或者低平调11,而在四川的湘 语点的阳平为低降调21,与西南官话的阳平调 值21相吻合,不能不说是西南官话的影响。
• 上声及去声:新湘语的多数代表点上声为高降 调41,52,42,而老湘语的上声多为低降调21。 多数湘语的阴去调为中升调35或者高升调45。
• 声调: • 湘语一般有5-7个声调。多数平声去声分阴阳,少数去声不 分阴阳。即一般为“阴平、阳平、上声、阳去、阴去、入声” 六声调。 • 入聲調:入声是中古调类的一种,以促音收尾。在湘语的入 声多数无塞尾韵,按照辅音韵尾来说,湘语的入声已经名存 实亡。但做为调类独立存。湘语的入声可以看成是演化的最 后阶段。湘方言的入声仅仅能够称为入声调,而保留入声调 的湘方言多为新湘语。而古入声字按声母清浊派入两上不同 调类。比如娄底城区方言,清入字派入阳平45,浊入字派入 阴去35,入声做为调类彻底消失。
从地理语言学看湖南语言分布格局
![从地理语言学看湖南语言分布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9b52fb3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3.png)
从地理语言学看湖南语言分布格局彭泽润;胡月【摘要】湖南三面环山,北面是水.整个湖南主要通行汉语.湖南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和南部的一些偏僻山区.湖南的汉语方言,除了东边,其他都被官话包围和渗透.本土的湘语主要残留在稍微偏东的中部,也就是湘江流域的中部.赣语、客家方言分布在跟江西交界的东北以及湖南西南局部山区.南部永州、郴州的南岭山区由于土话密集多样,形成跟官话并存的双方言格局.【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4【总页数】6页(P112-117)【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湖南方言;分布格局【作者】彭泽润;胡月【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4陈晖,鲍厚星(2007)对湖南方言的分区做了最新研究。
[1] 彭泽润,彭建国(2013)在这个基础上,对整个湖南的各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地做了全面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2]根据这些文献,加上我们进一步的反复研究,我们发现:整个湖南主要通行汉语。
湖南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和南部的一些偏僻山区。
湖南的汉语方言,除了东边,其他都被官话包围和渗透。
本土的湘语主要残留在稍微偏东的中部,也就是湘江流域的中部。
这些都符合湖南的地理条件,包括山脉、河流、平原等地形,还有湖南周围的地理空间和方言特点。
湖南方言分布情况见图1。
从湖南方言分布情况地图可见:湘语确实占据着湖南省的中心地带。
除中心地带外,湖南周边的语言情况是:东部是赣语和客家话,它们沿着江西边界的狭长路线分布,无法大面积渗透到湘语地盘;东南部和西北部大部分都被官话覆盖;东北角的岳阳市君山区和西南角的邵阳市绥宁县以及新宁县这几个省级边界有少量湘语。
东北角的这几个省级边界能够坚守湘语阵地的主要原因是:东北角是因为岳阳市区的强势地位,西南角是因为这里地理偏僻(跟广西交界),外界方言很难融合进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语文研究62009年第4期(总第113期)湘西乡话的分布与分片杨蔚1,詹伯慧2(1.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文章在大量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湘西乡话在湘西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特点,提取了8条区别特征,将湘西乡话分为麻高片、渭木片、白八片、丑溪口片、深溪口片等五片,并分析了各片代表性的语音特点。
从地理、移民、语言接触、自身演变等方面分析了湘西乡话形成的历史和内部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湘西乡话;分布;分片;小片特点中图分类号:H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79(2009)04-0046-06湘西地区分布着一种归属未明的方言,在5中国语言地图集6里,与畲语、儋州话、韶关土话、湘南土话等一并列为汉语方言中未分区的非官话方言,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湘西乡话。
当地人把说乡话称作/瓦乡话0,实际上就是/讲乡话0的意思,/瓦0就是/话0,在乡话里二字同音;把讲乡话的人称作为/果熊翁0,实际就是/讲乡人0。
一湘西乡话的分布情况据我们调查,在湘西怀化市所辖的沅陵、辰溪、溆浦三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泸溪、古丈均有乡话分布,其中以沅陵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据2008年沅陵县民委的一份民族调查材料,沅陵全县使用乡话的人口将近20万,加上周边辰溪、溆浦、古丈、泸溪等地讲乡话的,人口总数大约40万。
下面是乡话在沅陵、辰溪、溆浦、泸溪、古丈几县的分布范围。
沅陵县)))分布在县西南的酉溪、丑溪、舒溪、杨溪、荔溪流域,即荔溪乡、太常乡、盘古乡、二酉苗族乡全乡;麻溪铺镇大部分地区,包括麻溪铺社区居委会、龙岩头社区居委会、千丘田村、肖家坳村等村镇;筲箕湾镇几乎全部村镇,包括筲箕湾社区居委会、舒溪坪村、大坪头村、洞底村等村组;凉水井镇的部分村落;沅陵镇、深溪口乡、明溪口镇的少部分村组。
辰溪县)))分布在县北部与沅陵、泸溪交界的船溪乡的大部分村组,如黄泥溪村、来溪村、桐木冲村、兵马冲大队、小溪河村等,伍家湾、谭家场乡东北角与沅陵县交界的个别自然村组。
溆浦县)))分布在县北部与沅陵交界的让家溪乡、大渭溪乡、木溪乡等的大部分村组。
泸溪县)))分布在县东北部与沅陵、辰溪交界的沅水两岸的乡村,包括:八什坪乡的梯溪口村、大村塘村、李仕坪村等;上堡乡的侯家村、红土溪村、辛女溪村、铁山河村等;白沙镇的白沙居委会、岩头河村、白沙村;李家田乡的红岩村、朱食洞村等;梁家潭乡的拖船坡村、芭蕉坪村、红岩排村等,共计24个行政村。
古丈县)))分布在县东部与沅陵交界的地域,有高峰乡、岩头寨、山枣乡、草潭乡全乡,高望界林场的大部分村寨,以及罗依溪镇的坳家湖。
五县的乡话区在地域上连成一片,以沅陵为中心,在地图上呈弓形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乡话区处在西南官话湖南省内吉永片和湘语辰溆片、苗语、土家语的包围之中,乡话同西南官话、湘语差别很大,不能相互通话,附近操苗语的苗族和操土家话的土家族也都听不懂乡话。
为了交际的需要,讲乡话的人很多都学会了西南官话或湘语,对外说西南官话或湘语(当地人称之为/客话0),对内说乡话,因此当地有/讲乡0 /讲客0的说法,乡话区也成为了一个双语区。
乡话区的人们掌握语言的情况有以下四种情况:¹既会/讲乡0,又会/讲客0;º只会/讲乡0,不会/讲客0;»基本/讲乡0,稍懂客话;¼基本/讲客0,稍懂乡话。
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大多在位置偏僻、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地方。
少数/讲乡0村组与苗语区、土家语区穿插交错分布,如泸溪县的八什坪乡、梁家潭乡,古丈县的岩头寨、草潭乡,因长期的生活往来,一些讲乡话的人能听懂一些苗语、土家话,苗族、土家族人也能听懂一些乡话,他们平时交际各讲各的语言,都能猜出对方大致的意思。
乡话是一种正在萎缩的濒危方言。
乡话词汇数量不多,多是一些古朴的基本生活用语,现代生活用语多# 46 #借用/客话0来表达。
在调查中,我们曾经用自然语言录音的方式记录过古丈县高峰乡乡政府黄云同志(2002年调查,时年40岁)与其他人的工作交谈,经统计,有20%-30%的词汇借用了客话。
乡话区的范围正在缩小,一些志书中记载的曾经讲乡话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再讲乡话了,如张家界与沅陵交界的部分村落、靠近沅陵县的永顺县小溪乡与朗溪乡交界的一些村落,等等。
讲乡话的人群范围也在逐渐缩小,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用语仍讲乡话,年轻人嫌乡话土,讲乡话的越来越少,而且夹杂/客话0的成分越来越多。
讲乡话的人口数量在锐减,以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沅陵为例,据1998年沅陵县民委的一份材料,沅陵全县使用乡话的人口超过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而到2008年,据沅陵县民委、县文化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沅陵县讲乡话的人数不超过20万。
二湘西乡话的分片情况2.1乡话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2.1.1语音方面(1)古全浊塞音、塞擦音逢平声时一般读不送气带音声母,逢仄声时今读上声或阴平的多为送气清音,今读去声、入声或阳平的多为不送气的清音或浊音;(2)非组读如帮组,知组读如端组,反映了/古无轻唇音0/古无舌上音0的特点;(3)古心生书禅等母有大量读塞擦音声母;(4)古以母字少数字读为零声母,多数字各点一般读为z声母;(5)蟹(一二等)假果遇四摄推链音变;(6)鱼虞分立,支脂之三分;(7)鼻音韵尾归并,多数点只有- 尾,少数点有-n 尾和- 尾;入声韵尾一部分点保留喉塞音韵尾,多数点没有塞音韵尾,阴声韵化了;(8)阳声韵之间发生归并,阴声韵之间也有大量韵类重合的情况;(9)全浊平归阳平;全浊上声多读上声,部分归去声;全浊去部分归上声,部分仍读去声;入声调在多数点仍保留,少数点已经消失,等等。
2.1.2词汇方面湘西乡话保留了一批古汉语词和古词语中某些在今天已经不通行的用法,其中有些是其他方言所未见或少见的。
如:驰奔跑、履鞋子、炙烤火、行走、薪稿柴火、啼哭、怯怕、话说话、面脸、食吃、饮喝等。
2.1.3语法方面名词后缀/子0使用频率很高,如:小牛子小牛、土犬子蝼蛄、灶蟋子蟋蟀、雀子子鸟儿、八八子八哥儿等。
量词/条0的运用范围极广,如:一条人、一条崽、一条猪、一条蚊子、一条车、一条村子、一条缺口、一条山洞等。
2.2乡话分片的依据湘西乡话存在一定的内部差异,我们列出了乡话各点历史性的和非历史性的29条语音特点进行比较,其中覆盖湘西乡话各个点、具有一致性的音韵特点,占了11条。
其他18条各点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完全一致的音韵特点有:(1)非组有读如帮组的情况;(2)知组读如端组;(3)来母有读塞擦音、擦音的情况;(4)古心生书禅等母有读塞擦音的情况;(5)鱼虞分立;(6)支脂之三分;(7)齐韵青韵读洪音;(8)咸山相混,深臻相混;(9)入声今读阴平、上声多送气,等等。
差别较大的音韵特点有:(1)庄章组的读音;(2)匣母字的读音;(3)鼻化韵的有无;(4)果摄与其他韵摄相混的情况;(5)通摄与其他韵摄的合流情况;(6)入声调演变的类型;(7)全浊去分化归入上声的字数多少,等等。
很显然,完全一致的音韵特点多数都是早期历史性的语音特点,差别较大的音韵特点多是晚期历史性的语音特点和非历史性的特点。
音韵特征是区分方言的重要条件。
丁邦新(1982)认为:/以汉语语音史为根据,用早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大方言;用晚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次方言;用现在平面性的条件区别小方言。
0[2]168王福堂(1999)指出:/早期的历史性的语音演变反映方言在中古时已经分化,再经历以后的发展就成为不同的方言,所以可以根据它来区分方言。
晚期的历史性语音演变反映方言近古以后的变化,一般只是方言内部的再分化,只形成方言的内部分歧,所以不能根据它来区分方言,只能区分次方言、土话等。
0[5]47这些对方言分区来说非常富有启发性。
从湘西乡话的具体情况看,内部差异体现在晚期历史性的和非历史性的语音特点上。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取了以下8条历史性和非历史性的语音标准作为湘西乡话内部分片的根据:¹精庄章合一且章组在细音前不读t®、t®h、®;º来母在细音前是否读塞音d;#47#48#49#于此,今号称土著者原籍江西十之六七,其江浙豫晋川陕各省入籍者亦不乏。
0[4]从史料中看到,沅陵、辰溪等地历史上曾有多次移民活动。
由于迁移历史并非发生于一时一地,不以某一次某一地的移民为主,移民的多杂与时期的久长,使这里的语言呈现出层次驳杂的状况。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岗盆地过渡地带,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形成大小溪河千余条。
湘西乡话区分布在沅陵、泸溪、古丈等各溪高山深谷之间,建国以前,主要靠山间小溪作为通道,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有些地方几乎与世隔绝,有/蛮荒僻地0之称。
在解放初期,一些村落还实行近亲通婚,许多人深居山野,一辈子未去过县城。
湘西乡话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所以能较多地保存较古老的音韵现象。
3.2内部差异产生的原因湘西乡话各片在一些古音韵特点上一致性很强,如/非组读如帮组0/知组读如端组0/古心生书禅等母读塞擦音0/鱼虞分立0/支脂之三分0/纯四等韵今读洪音0等,而在近现代语音的演变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些与方言接触、近现代移民、强势方言影响以及自身的演变等有关。
总的看来,处于乡话区腹地的地区相对来说保守一些,周边区域或交通方便的地区变异大一些。
首先,从交通、地缘等因素带来的方言接触的影响来看,近几十年来,湘西乡话分布的区域水陆交通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沿沅江流域各溪口的水路交通比较便利,使周边的乡话也发生了变化。
如丑溪口片、深溪口片处于沅江水边,是水路码头和乡镇集市,在乡话区的人看来丑溪口乡话已经较/特别0,深溪口乡话/不正宗0。
白沙镇是泸溪县城所在地,交通方便,白沙乡话也发生了较多的变化。
而八什坪虽然离县城有54公里,但东部和南部与泸溪客话连成一片。
这些都是产生较多变化的客观条件。
乡话在同周边方言的密切接触中产生语音变化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辰溪县的船溪、沅陵县的渭溪、溆浦县的木溪等乡话区南部的一些点在地域上与辰溪话连成一片,这几个点的来母字读d声母就是受辰溪话的影响。
来母逢今细音读为d声母这种音变在乡话区腹地和其他不与辰溪有地缘接触的点我们还没发现。
再看丑溪口的情况,它之所以/特别0,是因为它的语音差异较突出。
丑溪口地处沅水中游,是四通八达的集市,与中上游的溆浦、辰溪的交通往来十分方便,所以它较多地受到这一地区湘语的影响,如上文提到的撮口呼问题。
古精照组合口韵字在溆浦、辰溪、洪江、会同等沅江中上游的方言中读为撮口呼或开口呼,这是沅江流域的湘语区别于西南官话很明显的特点。
方言接触产生的差异现象与语言波的扩散影响不同,是有方言接触的方言片有,没方言接触的方言片没有,具有/此片有,他片无0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