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韵现象看湘西乡话与湘语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随着近年来湘语调查的深入和纵深研究的开展, 湘语具有代表性的语音特点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杨蔚,女,1966 年生,湖北省荆州市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汉语方言学,应用语言学。 ·119·
透过湘西乡话复杂的语音现象,我们发现湘西乡话与湘语无论是在一些具体的语音特点、音韵结构上还 是在演变类型上,都有一些相似之处①。 1 蟹摄合口一三四等、止摄合口三等今读撮口呼韵母。这是湘西乡话一致的特点,如:
脆 麻溪铺乡话 高峰乡话 ty ty 鳜 ty kuei 睡 ty ty 醉 ty ty 槌 ty ty 贵 ty ty y y 喂 y y 围
老湘语双峰、湘乡等,归属未明的湘南土话宜章、江永、宁远张家话、嘉禾广发话、东安土话有此 类现象存在。止合三等读撮口呼在吴语里广泛存在,被称作为颇具吴语地域色彩的“支微入鱼”现象。
蟹开一二 双峰湘 宜兴吴 a a 假开二 见系 io/o io/o 其他 o o 帮组 果开合一 其他 帮组 u u 遇合一 其他 u
在有支微入鱼现象的湘南土话宜章、江永、宁远张家话、东安等方言里也有这个系列音变的存在。 蟹假果遇系列音变影响了阴声韵的格局,同时也影响了阳声韵、入声韵的格局。在阴声韵里,这些 有系列音变关系的韵摄相互之间产生密切联系。如苏州话蟹摄与假摄/o部分重合,果摄u/u与遇摄u/u 重合,双峰话果摄与遇合一u/u/也部分重合。湘西乡话高峰的蟹假、果遇的联系:/o与o,u/u/与 u/。按阴阳入相配的原则,古阳声韵、入声韵相应地也发生了一些同步变化。一般来说,湘西乡话、 湘语双峰话、湘南东安、宜章等土话较一致地表现在假开二与咸开一二等、山开合一二等、梗开二同步, 果开合一等与宕江同步,遇合一与通合一三等同步,流开一与通合一同步(杨蔚 2002:113-115) 。 蟹假果遇的音变序列对语音格局的影响近年受到越来越多湘语研究者的重视,鲍厚星(2006:5-6) 把它作为湘语分区的四条语音标准的第三条标准,认为“虽然只在部分湘语中存在,但特色鲜明” 。 3 阳声韵尾简化、弱化、韵摄归并的模式。下表列阳声韵尾的变化, “鼻化”表示阳声韵尾已消失, 变为鼻化韵,斜线“/”后的空位表示韵尾消失,变为阴声韵,空白表示该韵摄完全变为阴声韵。
① 湘语吴语材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9) ,湘语材料还来源于鲍厚星(2006) 、陈晖(2007) 。湘南土话 材料来源于鲍厚星(1998) 、黄雪贞(1993) 、沈若云(1999) 。宜兴材料来自叶祥苓、郭宗俊(1991) 。 ·120·
双峰 东安
鼻化 n/
n/鼻化 n
鼻化/ n/
脆 沅陵(麻) 苏州 双峰 ty ty 白 ty 鬼 ty 贵 t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y白 ty 嘴 ty 柜 dy dy dy 围(危) y iy 白 y 龟 ty ty 白 跪 ty dy白
在湖南境内有这种现象的方言点在地理上都不相比邻,可能“支微入鱼”现象在吴湘语地区曾经分 布十分广,是吴湘语历史上密切关系的反映,是一种方言地域色彩的标志。 2 蟹开二等读为单元音 a,假果摄元音高化,遇摄变为复元音。这个系列音变在湘西乡话各点都存 在,分成四种类型,沅陵清水坪乡话最有代表性:蟹(a) 、假(o) 、果(u) 、遇(u/u) 。这种系列音变 是吴语、湘语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个音韵现象,张光宇(1999:34-36)以此提出“吴楚江淮方言连续体” 的概念。以下是湘语双峰、吴语宜兴的蟹假果遇四摄元音变化情况:
梗开二舒声 沅陵麻溪铺乡话 湘乡 涟源 o/o/u o白 o白 梗开三四舒声 o/o/e/i io白 io 梗摄入声 o/io/e o/io o/io
5 调类与调值、调型的类型。湘语的调类一般为 5 类或 6 类,调值一致性程度很高,一般是阴平高 平 55 或中平 33,阳平低升 13,上声高降调 41 或 42,阴去为高升 45 或高平 55 ,阳去为低降 21 或低平 11,入声为中升 24。湘西乡话调类为 5 类,去声不分阴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有的点 没有入声为 4 个调类。调型调值与湘语基本一致,特别是与去声不分阴阳的益阳、桃江、沅江、安化等 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型完全一致,调值也十分接近,只是入声调值是短促的高降调 53。湘西乡话上 声有些点是升调 35, 在调型上与沅水流域上游的会同、 中游的溆浦一致, 上声念升调在湘语里十分特别。
二
湘西乡话周边的汉语方言有沅陵县城话、古丈县城话与泸溪县城话、辰溪县城话、溆浦县城话,前 者属西南官话,后者属辰溆片湘语。湘西地区是湘语与西南官话的交界地带,以邵阳、娄底为中心的“老 湘语”在越过雪峰山脉后,在这一地区与官话交汇。武陵山以西的澧水流域是官话区,武陵山以东的沅 水流域,会同可以作为具有典型湘语特征的代表,划归湘语娄邵片。湘语西部边界延伸到武陵山脉,辰 溆、泸溪、溆浦因其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与西南官话的纠葛与区别等特点单独划归湘语辰溆片。因为 地缘上的联系,在湘西乡话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辰溆片湘语以及娄邵片会同话相似的音韵现象。 1 全浊声母的分化。鲍厚星(2006:49-51)将湘语的浊音清化分为四类,辰溆片湘语全浊声母的演 变属于第四种类型 a 型:平声保留浊音,仄声清化,上去基本读不送气清音,入声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 湘西乡话全浊声母显然与第四种类型 a 型相似:平声保留浊音,仄声正逐步清化,所不同的是全浊上声 多是送气清音,全浊去声今读上声多送气,读去声多为不送气的清音或浊音,入声今读阴平送气,阳平 不送气,部分仍读浊音。这种演变很特别,在汉语方言里十分少见。 2 止摄合口u、y 并存现象。湘语止摄合口字以uei(ui)或yei(y)和y构成文白异读,在所有止摄 合口白读y的湘语点中,只有辰溪、泸溪白读有u、y 并存现象,而且都是些日常生活用字,在溆浦这种
n/鼻化 /
/
/
n/鼻化
n//鼻化 /
n /n
从类型学角度看,湘西乡话、湘南土话、吴语、湘语韵母正在发生动态演变,表现在阳声韵尾减少、 归并,入声韵尾弱化、消失。从韵摄来看,咸山深臻变化最大,宕江曾梗通相对稳定,尤以宕江较为稳 定。由于阳声韵尾的变化,这些方言出现了咸山相混、深臻相混、宕江相混、曾梗相混的现象。 4 梗摄字今读。湘西乡话梗摄字主要元音是o/e,阳声韵念o/o/o/e,入声韵念o/o/ io等,与假摄 字的主要元音相同;在湘语娄底、湘乡、涟源等方言里,文读读 e /;白读读o/io,入声韵读/o,与 假摄主要元音音读一致。梗摄入声字白读与假摄读音相同,这在整个湘语非常一致,梗摄舒声据陈晖 (2007:74)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只有涟源、湘乡、娄底等老湘语主要元音与假摄读音一致。
咸开一 沅陵麻溪铺 沅陵深溪口 溆浦木溪 /鼻化/ / / 深 山开合一二 /鼻化/ / 山开合三四 臻 / 宕 /鼻化 江 曾 /鼻化/ 梗 /鼻化/ 通
对照周边湘语、吴语及湘南土话,这些方言阳声韵尾变化也属于萎缩型,在演变上不乏一些共同点:
咸摄 温州 深摄 山摄 臻摄 宕摄 江摄 曾摄 梗摄 n// 通摄 /
·121·
并存现象表现为 y、。如辰溪泸溪的水su、吹tsu、槌dzu、锤dzu等(鲍厚星 2006:131-135) 。在 我们调查的湘西乡话的材料里,有水tsu、穗zu、坠dzu三个字, “水”字声母读塞擦音,正是乡话心 生书母擦音念塞擦音的早期语音特点的反映。u、y 并存可能是辰溆湘语与乡话较早层次的语音表现,也 是两种方言有密切关系的迹象。 《泸溪县志》 (1755 年修) : “泸溪方言……呼山曰沙,呼水曰鼠。 ” 3 全浊入声送气不送气。湘西乡话的全浊入声主要派入阴平和阳平,阴平(55 或 44)多送气,阳平 (13 或 213)不送气。湘语全浊入声字清化后部分送气部分不送气,有很多地方送气占绝对优势。陈晖 (2007:24-25)在对湘语双峰、娄底等 8 个代表点做了细致的统计后得出的结论是: “全浊入声清化后 不送气似乎与官话的影响有关” 。但根据鲍厚星(2006)的字音对照表及本人的调查统计,娄邵片绥会小 片的绥宁、会同,辰溆片的溆浦、泸溪、辰溪等地送气与否同调类调值有关。会同、绥宁全浊入声派入 阴去 (55) 和上声 (24) , 派入阴去的送气, 派入上声的不送气; 溆浦、 泸溪、 辰溪三地全浊入声 60%-70% 派入阳平(13 或 213) ,不送气,20%-30%派入阴去(35 或 24) ,送气。这种归派规律在湘语里很独特, 是沅水流域湘语的代表性特点。在一些具体字的音读上乡话与这些点都比较一致。从演变的类型上看, 似乎与调值有关,读送气的高,读不送气的相对低一些。 4 通摄舒声阴声韵化, 且主元音读开口。 湘西乡话的通摄舒声已完全阴声韵化了, 读u//a//ia 等,在不同的点与不同的韵摄合流,有的与阴声韵流效遇合流,有的与变为阴声韵的咸山深臻等合流, 如麻溪铺的钟ts=书ts,深溪口的同du=徒du等。辰溪话通摄字基本读/i,但与遇摄不 合流,以韵尾-与流摄的u/iu相区别,辰溪话已经完全没有鼻音韵尾和鼻化韵了。在通摄的演变上, 湘西乡话与辰溪主元音读央元音或前低元音, 韵尾向后高元音或后低元音收尾, 走的是相似的演变路子。 古平声保留浊音、上去入清化, 止摄合口u、y 并存现象, 全浊入声送气不送气按调类调值分化,通摄 舒声阴声韵化,主元音读开口央元音等是辰溆片湘语与其他湘语的迥异之处,具有小片区域特征的性质。
2011 年 7 月① 第 31 卷 第 3 期
语 言
研
究
Jul., 2011 Vol. 31 No. 3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从音韵现象看湘西乡话与湘语的关系
杨 蔚
(华南理工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640)
摘要:湘西乡话是一种保留着古湘楚语的许多特征,兼具现代湘语的一些特点,同时杂糅客赣 等方言成分的特殊的汉语方言。 关键词:湘西乡话;音韵现象;古湘楚语;湘语;关系 中图分类号:H176;H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11)03-0119-05 《湖南泸溪瓦乡话语音》 (王辅世 1982)是湘西乡话最早的研究文章。 “瓦乡话”即本文研究的湘西 乡话。湘西乡话最主要的音韵特点是(杨蔚 2010:11-12) : (1)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平声一般读不送气浊 音声母,上声多读为送气清音,去声和入声部分读送气清音,部分为不送气的浊音或清音; (2)知组读 如端组,部分非组读如帮组; (3)古心生书禅等母有大量读塞擦音声母的现象; (4)古以母字除少数字 读为零声母,多数字各点一般读为z; (5)有“支微入鱼,蟹(一二等)假果遇系列音变”等音变现象; (6)有“鱼虞分立,支脂之三分,纯四等韵读如洪音”等古音现象; (7)与中古韵母一对多和多对一的 关系特别突出,如湘西乡话止摄开口三等支韵o//a/i/ua/iu等多种读法,湘西乡话今音a韵来自古侯韵 尤韵咍韵佳韵齐韵虞韵之韵脂韵支韵等; (8)鼻音韵尾归并,多数点只有-尾,少数点有-n尾和-尾;入 声韵尾一部分点保留喉塞音韵尾-,多数点没有塞音韵尾,阴声韵化。 (9)阳声韵之间发生归并,阴声 韵之间也有大量韵类重合的现象; (10)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类,少数点没有入声, 为四个调类。全浊平归阳平,全浊上声多读上声,部分归去声,全浊去部分归上声,部分仍读去声,入 声调在多数点仍保留,少数点已经消失,主要派入阴平、阳平等。湘西乡话保留了一批古汉语词和古词 语中某些在今天已经不通行的用法。如驰(奔跑) 、履(鞋子) 、炙(烤火) 、行(走) 、薪稿(柴火) 、啼 (哭) 、怯(怕) 、话(说话) 、面(脸) 、濯(洗) 、謦(咳嗽) 、食(吃)等。 《中国语言地图集》 (1989)将乡话列为汉语方言中未分区的非官话方言。至今它的归属问题尚无定论。 湘西乡话分布在湖南西部怀化市沅陵县西南以及与之相接壤的辰溪北部、溆浦北部、湘西州的古丈 东南部以及泸溪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在地域上连成一片,以沅陵为中心,在地图上呈弓形分布,面积约 6000 平方公里,使用人口大约四十多万。这一地区古属楚黔中地,历史上一直划归荆州、长沙郡、荆湖 北路、湖广行省等行政区划管辖,现在分别划归湘西州和怀化市管辖。湘西乡话周边为辰溆片湘语、西 南官话、苗语、土家语所包围。历史行政区划和周边语言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十分重视湘西乡话与湘 语甚至古湘楚语的联系。本文通过考察湘西乡话与湘语一些相同的音韵现象以及湘西乡话古老音韵现象 的性质,探讨湘西乡话与湘语的关系。下文选用的材料涉及沅陵县的麻溪铺、清水坪、深溪口,古丈县 的高峰,泸溪县的白沙,溆浦县的木溪等点,这些点比较有代表性,语料均是本人田野调查所得。
阴平 邵阳 安化东坪 溆浦 麻溪铺乡话 清水坪乡话 55 33 44 55 55 阳平 12 13 13 13 13 上声 42 41 23 53 35 阴去 (去声) 35 22 35 (22 或 23) (33) 53 53 53 阳去 24 入声 33 45
从上列相同点看,湘西乡话与湘语吴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声调分化调值调型及梗摄舒声主元音 与假摄的关系看, 湘西乡话与湘语更为接近, 特别是与湘语腹地受官话侵蚀较少的老湘语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