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1.运水游戏 教学设计
教师小结:水是会流动的,一些工具有缝隙,水会从缝隙里流出来,不能盛水。像漏斗这样的工具,虽然不能盛水,但如果肯动脑筋,也是有办法用来运水的。
(5)选择哪种运水工具?怎样运水?
学生交流自己的运水方案:用杯子、小勺可以直接舀水过去,用海绵、针管先吸水,然后把水注到另一个水槽中。
③每样工具都要试一试,把能运水的与不能运水的工具分开放置。
(4)学生分组进行运水游戏,教师参与到活动中,适时知道学生搭配使用运水工具。
开始水槽里的水多,可以选用什么工具来运水?(大的杯子。)
小勺舀水少,容易洒出来,有什么好办法么?
(水很少的时候用勺子,可以在勺子下边用海绵接着洒出水来。)
水槽里的水只剩下一点点了,杯子舀不到了,我们要把水运得一滴也不剩,可以选择哪种工具呢?
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工具。
怎么用针管运水呢?
学生交流方法:用手拉活塞,水就跑进针管里;再用手推活塞,水就流出来了。
怎么用海绵运水呢?
学生交流方法:用手压住海绵,然后一松手,水就跑到里面去了;再挤,水就流出来了。
小组活动发现:
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么,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呢?
学生回答:能运水的工具有:杯子、塑料瓶、小勺、吸管、针管、海绵等。不能运水的工具有漏勺、漏斗、纸袋、竹篮等。
教师提问:漏勺、漏斗、纸袋、竹篮为什么不能运水?
学生交流原因。例如:因为漏勺和竹篮有许多小孔,漏斗底部也有孔,水会从小孔里流出去。纸袋装上水变湿,湿透就破了。
出示漏斗: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也能运水?
学生交流发现:水从高处的水槽不断地流入低处的空水槽。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案。
一、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教学目标是指通过科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对于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我们需要达成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知力;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3.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述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涵盖了多个主题,如“认识家居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季节和天气”、“认识食物”、“认识植物”等等。
每个主题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践操作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以下是其中几个教学内容的概述。
1. 认识水: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和应用,了解水的透明、无色、流动等特点,学习如何使用水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
2. 认识季节和天气: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探索各自不同的天气现象,如阳光、雨水、雪等。
3. 认识食物:学生通过观察蔬菜、水果等食物,了解它们的外貌、颜色、味道等特点,并学习科学存储食物的方法,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健康意识。
4. 认识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种植植物,了解植物的特征、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实践操作、观察、实验、讨论和展示等。
以下是一个教学步骤的例子:主题:认识食物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貌、颜色和味道,了解食物的特点。
- 学习科学存储食物的方法,培养对食物的健康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的外貌、颜色和味道,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科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课就爱上科学课。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展台,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写给小朋友的话。
(二)新授:1.科学课上做什么?(1)出示图片:彩虹、天文望远镜、放大镜。
(2)让观看课本第二页上的图片。
2.我们一起做一做出示一盆绿萝盆栽。
(1)叶子是什么颜色?(2)叶子是什么形状?(3)有什么想说的?3.“小鱼”有什么变化?(1)出示一张A4纸(2)师生共同画一条鱼(3)用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遮住“小鱼”。
(4)观察遮住前后,有什么不同?(5)师小结。
4.往盛了水的水槽里撒胡椒粉,再用沾了少量洗洁精的筷子接触水面。
(1)学生观察(2)学生汇报(3)师小结:类似的小实验还有很多,这里面都蕴含着有趣的科学道理,相信同学们会非常喜欢经常带给同学们惊喜的科学课。
5.拓展活动讲述牛顿的故事。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刚入学,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纪律方面有待加强,本节课中的两个小实验效果较好,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很大,从而让学生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两个小实验应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
2.我的“小问号”一、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2.引导学生学生乐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有关科学常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创造、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启蒙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课件、玩具青蛙、遥控汽车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玩具?你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二)新授1.玩一玩,提出“小问号”(1)玩具青蛙为什么会跳?(2)遥控小汽车为什么会听人的指挥?(3)玩积木的时候有什么要问的吗?2.生活中,你有哪些小问号?(1)彩虹是怎么形成的?(2)小鸟会不停地吃虫子,为什么?(3)图中的巨石是怎么回事?(4)图中的大桥很壮观,你有什么要问的?3.拓展活动在校园里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
听一听-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听一听-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字母和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及语音准确性。
2.通过学习探究体验法,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特征和性质,以及认识物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3.通过学习和观察真实与虚构的故事,促进学生的想象、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Unit 1: Listen and say1.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听懂并模仿英文单词和短语的发音;•能够使用简单的问句和答句进行日常对话;•能够通过绘画和配对活动掌握颜色和形状的基本词汇。
1.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名词(red, blue, green, yellow, square, circle, triangle);•问句和答句(What color is it? It’s red. Is it a square or a circle? It’s a circle.);•形容词(big, small);•基本形状(square, circle, triangle)。
2. Unit 2: Listen and repeat2.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认识不同日期的名称;•尝试唱歌、跳舞和手语。
2.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日期(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歌曲《Days of the Week》的歌词和旋律。
3. Unit 3: Exploring3.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通过观察、触摸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2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物体的特征和性质(颜色、形状、大小、质地、重量、气味);•实验文化(提出问题、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器材(滤纸、碗、纸巾、水、糖、盐)。
4. Unit 4: Listen and tell4.1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通过听故事,感受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通过说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教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
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第1课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第2课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玩磁铁
玩磁铁【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活动一”的体验和交流,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有磁性,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2.学生利用“活动二”中的玩各种各样的磁铁的实验,在发现磁铁有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磁铁的其他特点和性质。
3.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会简单的归纳总结和汇报。
4.学生通过经历活动的探究过程,尝试并知道小组交流汇报的科学课探究技能。
【教学重难点】1.在玩中发现磁铁的性质2.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实验准备:多种多样的磁铁、PPT图片、回形针、大头针、硬币等铁制品或是含镍的制品,其他材料若干(塑料、玻璃……)【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认识多种多样的磁铁谈话导入:观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学生观察:磁铁这些都是磁铁,可是他们的样子形状却不相同,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有区别的,观PPT图片,展示生活中不同磁铁的作用(建议:可以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磁铁的运用,也可以放到后面的拓展延伸里)今天我们就来玩磁铁。
二、玩磁铁一次探究活动一:观察不同形状的磁铁,初步感知磁铁有磁性的性质1.玩各种磁铁2.小组交流汇报:环形、条形、蹄形、球形、柱形、纺锤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磁铁可以吸引铁,有磁性。
可以在活动手册的记录园地中体现活动一学习目标的评价二次探究活动二:在感知磁铁有磁性的基础上,再深入探究磁铁的其它性质继续玩磁铁,教师分组指导小组交流发现磁铁更多的特点和性质交流汇报:A.磁铁有磁性(吸铁)B.磁铁两端磁性最强C.磁铁的两端颜色不同D.同极相斥,异极相吸……E.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主要汇报磁铁隔着不同厚度的物体吸引回形针的数量)F.磁铁还可以吸引其他含镍的物体,如:一元硬币,一些含镍的制品,门把手……)【活动设计思路】两个活动的实施,旨在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磁铁有磁性,及深入探究更多的性质和特点,其实结果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在玩的活动中说出自己的发现,交流自己的认知,这就是我们平时在科学课上强调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的方面。
我的“小问号”-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的“小问号”-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简介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常会遇到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可能是看到某些现象、听到某些事情后产生的,也可能是对某些概念、原理不太理解而引发的。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充分发掘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小问号”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本教案将以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为例,探讨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小问号”的方法。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积极提出疑问,并讨论疑问背后的科学原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究科学世界;•能够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人体的部位和功能、食品营养、生物多样性;•物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质的性质、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一步。
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问,如“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火车轮子是圆的?”。
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或PPT上列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方案。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确定好问题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问题,设立不同的探究方案。
对于生物方面的问题,可以安排一些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功能,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等。
对于物理方面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和小组探究,让学生通过模拟示例,观察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物质的性质等。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在进行完探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让学生自行记录下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并组织召开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总结出一些有关科学知识的结论。
第四步:引导学生展示成果在完成了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探究心得和思考,通过发表演讲、制作海报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见解。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一起学科学第一节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止于实验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试着用规范的方法记录科学结果。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白纸、水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学生汇报)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3)学生进行观察叶子的活动(4)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5)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所观察的植物叶子。
(6)教师讲观察叶子的方法。
2.再次观察植物的叶子。
(1)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植物的叶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先想一想要观察哪些部位,在认真观察,边观察边将植物的叶子画下来。
(2)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展示画的叶子,并与第一次画的相比较。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5)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注意观察时要仔细。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对科学课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观察事物往往只关注表面,难以深入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包括“走进科学”“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物品”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自然世界,了解常见的植物、动物和物品,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和物品的特征和用途。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类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理解一些科学概念,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等。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让学生有所收获,又不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五、教学措施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知识。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走进科学课教学要求:1.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知识内容,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
2.认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初步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1.导入:a.了解哪些科学家的名字?b.了解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研究新课:a.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b.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c.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研究。
3.活动过程:a.看书第二页,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b.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c.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d.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e.小组代表说发现。
f.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4.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初步感悟:a.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学生自由提问。
b.组织学生交流。
2.课中体验,深化感悟:a.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学生自由提问。
b.学生各抒己见。
c.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成小组,选好组长。
3.全班汇报:4.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a.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声音传播实验1).请学生分组,每组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子,以及一些沙子和石子。
2).让学生将沙子和石子放入瓶子中,然后将瓶子放在水中。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认识科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思维能力3. 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思考,举例说明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展示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
2. 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与记录2. 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方法的运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学习观察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展示观察方法和记录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第三章: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2. 能够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非生物的特征2.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保护意识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辨,学习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生物调查,了解生物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学生能够展示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水》教案(共4课)
第四单元水11.运水游戏【教材分析】《认识水》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一课时。
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材应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水是生活中常见和经常接触的物质,学生很喜欢玩水,对水的喜爱是一种天性。
在运水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享受玩水的乐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探索到“用合适的工具来移动水”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根据教材中的核心要素,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时让学生在运水活动中充分感受不同工具、材料在运水时的不同方法,同时搭建自我建构的平台。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一年级学生对水的认知已有一定的经验。
对于玩水不仅仅限于单纯地感知水的流动和透明,对玩水的欲望更有目的性,也更喜欢挑战性的玩水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玩水的兴趣,特选择了“运水游戏”这一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会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了解水的流动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器材准备】[教师]水、充气盆、漏斗、小水桶、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小水轮、玩具小鸭等。
[学生]瓶子、小杯子、毛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鸭),它是谁?和小鸭子打个招呼吧!(学生打招呼)小鸭子最喜欢做什么呀?(游水)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出示充气盆),小鸭子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运点水。
[PPT 1 出示](出示课题)[PPT 2 出示] [PPT 3 出示] [PPT 4 出示]活动准备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编写的教学指南,内容包括了全册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安排等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册科学学习,学习了解有关动植物、季节、天气、身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本教学重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达到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和验证科学现象。
3. 学生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单元:动物园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园里常见的动物名称。
2.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不同动物的喜欢或不喜欢。
教学活动: 1. 观看动物园游记视频,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介绍,并用图片或手工制作动物模型。
3. 学生在组内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四季变化教学目标: 1. 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 学习观察和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
教学活动: 1. 回顾季节的概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
2. 学生利用图片或绘画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闻一闻 尝一尝 教学设计
1.学生辨别出后,接着教师在桌上摆上无色透明的液体(水、糖水、盐水)。请学生看一看、闻一闻,能区别出来吗?怎么办?学生讨论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辨别。
2.当学生答出用嘴尝尝时引出尝一尝,接着请学生上讲台用筷子尝尝三种液体,得出答案是(水、糖水、盐水)。出示PPT
3.同伴共同总结我们的感官有什么功能。
师小结: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都是在观察。
安全提示:为了安全,在没有教师、家长或其他负责人员在场的时候,不能随便闻、随便尝没有贴标签的瓶里液体或倒出来。
三、结束部分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闻,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鼻子和身体不受伤害。
出示图片,观察水果,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四、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看一看树木花草的颜色,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板
书
设
计
6.闻一闻 尝一尝
鼻子闻气味 闻的正确方法 不随便闻
观察
舌头尝味道 尝的正确方法 不随便尝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6、闻一闻 尝一尝
一、说一说,填一填,有哪些观察方法?
二、下面观察的方法正确吗?在图下面打上“√”或“×”。
1.学生操作活动,辨别各种气味并讲述:我闻到了哪些气味?(提示学生:闻气味时,用手轻轻再瓶口扇动,让少量气味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因为有些气味对人体是有害的。)出示PPT
2.教师在桌上摆上有气味各种颜色的液体,请学生闻一闻。(白醋、酒)(咖啡、可乐)------ 学生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
二、学习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闻的游戏
1.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学生魔术师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 探究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
2.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形状的认知2. 物体颜色的认知3. 物体质地的认知第二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沸腾2. 食物的消化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2.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3. 实验材料:水、食物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物体2. 新课:介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3. 实践: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九、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2. 家长协助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食物的消化等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物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认知程度2. 学生对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科学探索活动,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昆虫等。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2、观察花生。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花生,让学生描述花生剥开后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花生。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诈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的观察顺序。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观察顺序。
三、科学家的故事。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教学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研究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板书
设计
1 走进科学课
观察 实验 制作
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教师准备四种不同材质的杯子:纸杯、塑料杯、玻璃杯,还有不锈钢杯,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杯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交流。
师引导:你用眼睛看的真仔细!也就是说这四个杯子的材质不同,老师如果用铅笔敲一敲,那大家猜一猜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相同的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敲一敲、听一听、说一说这样的环节进行验证。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观察物体的一种方法,是什么?对,用眼睛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而且观察物体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今天,咱们再来借助另一个感觉器官——耳朵继续认识物体。
(教师板书课题《听一听》。)
新
课
教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材简介《青岛版小学科学》是为小学生编写的科学课程教材系列,分为一、二、三年级三个上下册,共六册。
其中,一、二年级为启发式教育课程,三年级为知识课程。
本教案为《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本教材以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融入了环境保护、性别平等、社交礼仪等时代主题和课程特色,满足小学生多元化的学科需求和人格发展需要,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中感受科学之美,感知生命之奇妙,增强环保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自然界和人工界中的物体。
2.能够理解水的形态和特性,了解水的用处。
3.能够感知太阳、月亮、星星和云的形态和特征,并初步了解天文现象。
教学内容及重点第一课初识“自然界”与“人工界”1.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区分“自然界”和“人工界”中的物体。
2.引导学生理解人工界中的物品都是由人类制造而成的,而自然界中的物体则是自然界形成的。
重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区别,以及人类的创造是带有目的性的。
第二课水的形态和特性1.理解水的形态及特性。
2.通过实验、讨论和活动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了解水的吸附力、渗透力和抗压强度。
3.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水的用途。
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水周边环境及物质的认知意识。
第三课感知天体1.呈现天体的图片、视频或通过观察天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月亮、星星等天文现象。
2.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天体的规律和特征。
重点:让学生和天体建立联系,感知自然界的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初识“自然界”与“人工界”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将与“自然界”和“人工界”有关的物品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区分出所在自然界和人工界的物品,并了解自然界和人工界的区别。
进而,让学生了解人工界中的物品都是由人类制造而成的,而自然界中的物体则是自然界形成的。
授课(1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对照自然界与人工界给学生做分析,引导学生将他们所在的物品分类,并解释分类的原则。
小学科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6课)(2022秋)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2秋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学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准备】几盆植物、装有水的杯子、画有小鱼的纸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提问:1、今天学习什么课?2、科学课是学习什么的?学生自由发言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
教师展示教科书上的卡通图,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再次提问:同学们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当同学们对某个事情或现象发生兴趣,通过认真观察和研究来探究问题的答案时,就是在研究科学了。
(二)亲历探究活动1、观察植物的叶子(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组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4)教书讲解观察叶子的方法,学生再次观察。
(5)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
(6)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以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要认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进行小纸鱼实验(1)教师讲话,激发做实验的兴趣。
(2)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进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体会。
三、评价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教师布置作业:让家人讲讲科学家的故事,以便对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了解。
【教学后记】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中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愿意倾听别人的问题。
3、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认识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认识水-青岛五·四学制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概念,了解水的性质。
2.掌握水的几种存在形式。
3.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倡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
1.理解水的概念。
2.掌握水的几种存在形式。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2.提倡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互动问答:
1.什么是水?
2.水有哪些特点?
3.你们每天都需要用到水吗?
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找到学习本节课的启动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环节
一、认识水
引导学生读课文,通过课文中“小水滴动物园”中的描述,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式及特点。
通过观察“小水滴”水滴的形状,让学生感受水的流动性和柔韧性。
二、水的存在形式
引导学生花大量时间观察和检查身边的水存在形式,并比较不同的存在形式,如水蒸气、水滴、水流等。
三、水资源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倡节约用水的意识,从小开始,让我们一起爱护水资源。
总结环节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老师据此进行点拨。
作业布置
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和要求,让学生探究不同水的存在形式。
教学反思
此节课上,老师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虽然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通过带着学生观察身边水的运用,以及老师的点拨,最终能够让学生有所感悟。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还需要加强对于概念脱离实际的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6课)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材分析】《走进科学课》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们一起学科学》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青岛版科学的起始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做好上科学课的心理准备,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树叶和“小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通过一幅卡通人物的情景交流对话,提醒学生“要上科学课啦”,在科学课上“要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首先通过趣味性卡通活动场景图使学生知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然后通过两组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课中常进行的观察、实验活动,并在活动中感知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从中收获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乐趣。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听一听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听科学家的故事。
目的是让学生对科学家有所了解,激起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更加敬重科学家,关注科学。
本课为绪论课,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几组小实验、小游戏、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验观察、实验活动,亲历过程,感受其方法、乐趣。
【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还不理解什么是“科学”,更不明白科学课上要做什么,感觉科学离自己很远,科学很神秘。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展示课前准备的图片、照片或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引导学生大量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游戏中、生活中蕴含着科学知识,感知生活中处处皆科学,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
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4、全班汇报: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
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课后作业)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察方法多。
3.看一看教学目标: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准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教学建议:学生戴眼罩的时间不宜过久,可能会造成感觉不适。
教学过程:1、导入一教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2、导入二活动导入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
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活动:小眼看世界(1). 戴上眼罩,体验黑暗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2). 眼睛的作用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3、评估(1). 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 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保护自己眼睛和耳朵4、延伸: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教学反思:4.听一听教学目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一、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二、听声辩音比赛(1). 请学生聆听几种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配合幼儿回答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回忆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 让学生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辨别几种乐器的声音教师:这边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师演示乐器,这边的学生当评委。
(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二轮轮换进行,让学生辨认乐器的声音)教师:老师请出一个小朋友来演奏乐器,让戴着眼罩的小朋友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三、评估1. 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 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延伸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盲人摸物”的游戏。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轮流来体验闭着眼睛摸东西的感觉。
教学反思:5.摸一摸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 培养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学准备: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动手触摸的兴趣。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
)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师:我们能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2.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说说你有什么感觉?3.再摸摸其他物品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种物品,说说它的特征。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学生从物体的多方面感知特征与表达。
三、引导学生讨论,扩展经验。
1.准备1—2个学生没有触摸过的东西。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冷的、热的、软的、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那么谁来试试?引导幼儿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教师继续提问: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说出来告诉大家。
四、活动延伸: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首先,我让幼儿直接动手操作,激发幼儿触摸的兴趣,并明确从各物体获得的感知。
接着,引导幼儿摸摸物品,感知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相对的特征,进一步感受各特征。
通过摸摸自己和摸摸教室里的物体,幼儿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然后,再以幼儿没有碰触过的物体、曾经碰触过的物品、看到的教室外的物体展开讨论,拓展幼儿的经验。
最后,我以游戏进行延伸,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进行猜测,加深幼儿对物体特征的印象。
活动中,绝大多数幼儿能够用一个词描述物体特征,但并不能自主地使用两个及其以上的词语描述。
今后我会加强幼儿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6.闻一闻,尝一尝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准备:1、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
2、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3、气味较为浓烈的水果(苹果、柠檬、石榴)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教学过程: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2、把实验材料(苹果、柠檬、石榴)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3、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4、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幼儿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
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5、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6、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闻、尝都是在观察。
第三单元玩中学推小车,捏彩泥,玩中发现小秘密。
玩磁铁,分铅笔,我能解决小问题。
7.玩磁铁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教学过程: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1.情境导入,激趣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
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游戏:变身小磁铁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1.激趣师:玩过了游戏,我们休息一下,进行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3.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8. 玩彩泥教学目标:1.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2.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3.通过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发学生爱护植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彩泥、硬纸板、彩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让我们一起拍拍小手吧!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你们愿意吗?二、基本部分:1、游戏:《彩泥变变变》①、揉一揉:彩泥变成汤圆②、压一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