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南开中学

合集下载

留德不留财的张伯芩

留德不留财的张伯芩

思很 清楚 ,就是 “ 你总该给孩 子们 留些财 产吧 ” 。可是 张伯 苓 马上表
态: “ 孩 子 们 , 那 自然是 留德 不 留 财咯 ! ” 张伯 苓 去 世 时 ,房 无 一 间 ,
很 多平 民的 巷 子 里 。 张 学 良非 常
感慨 , 当即决 定再 次捐 助 2 f ) 万 银 票 给 南 开 办 学 ,他 觉 得 , 把 资 金
原因 :
指 引 下 ,张 学 良带 着 随从 浩 浩 荡 荡地 来到 张 伯 苓 的 寓 所 ,没 曾 想
到 ,张 伯 苓 居 然住 在 一 个 汇 集 了
朱 元 璋 已垂 垂 老 迈 ,身 体 ~ 天 不 如 一 天 ,可 目前 大 明朝 却 内 忧 外 患 。 首 先 ,太 子 朱 标 死 了 ,
程 ,心急火燎 赶到 了锦 衣卫 大牢 。 见 到父亲 ,郭 炯哭 丧着 脸 问 : “ 爹爹 ,前两 次送 拐我升 官又发财 ,
为何 这次送拐却锒铛入狱 呢? ”
开女 中、南开小学 ,又在 重庆创 办 了南 开 中学 。1 9 4 9年 1 1月 3 ( )日, 重 庆解放 。张伯苓 与学校 董事会 其 他人 员商议 ,将重庆 南开 中学无偿
捐 献 给 新 生 的人 民政 府 。
双 球 鞋 也 买 不起 !抗 战 爆 发 后 ,
张锡祜 弃学从军 当上 了飞行 员,后
在执行任 务 中牺牲 ,成 为一 名抗 日
烈士。
郭长 庚跺 了跺脚 ,叹道 :
“ 你 不 分吉红 皂 白,只 会依 样 画 葫
芦 ,所 以才 落到 这一 步 ! ”
府 ,我 放 心 ! ” 最后 , 妻 子 迟 疑 地
说: “ 那孩 子 们呢 ? ” 王 淑 贞的 意

民国时期的南开中学

民国时期的南开中学

民国时期的南开中学作者:傅国涌来源:《人民文摘》2013年第09期字迹潦草,墨迹斑斑的作文卷竟获第二名民国年间,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当年许多成功的中学,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抗战前后的重庆南开中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鲜活的先例。

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1945年,抗战胜利的那个秋天,南开中学举行作文比赛,题目是“论述南开精神”。

一位高一学生突然想到南开精神就是“五四”精神,“允公”就是“民主”,“允能”就是“科学”,“日新月异”就是破旧立新。

他“越想越激动,字迹潦草,墨迹斑斑,卷面肮脏”,结果竟获得了第二名。

一丝不苟的喻传鉴主任亲自找他谈话,“你知道你写得这样乱为什么还得第二名吗?”“就因为你论述南开精神有独到之处……可见你肯于思索,有头脑……现在的中国就是需要民主、需要科学啊!”这不仅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例子,也是无时不在实行公民教育的证据。

作为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允许自由讨论。

学校里并排张贴着《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学生可以对照着看。

高年级学生经常对各种思想观点展开讨论。

1943年1月,这些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

在每周的周会上,学校经常会邀请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孔祥熙、何应钦、陈立夫、孙科、翁文灏、王芸生、王云五、胡政之、老舍、曹禺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在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成为学校时事辩论题时事辩论赛也是南开的家常便饭,“战争促进抑或毁灭文化?”“世界持久和平能否实现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等等辩论题让人难忘。

一位女生记得,高二那年她参加全校男女生两部举办的一次辩论赛,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张伯苓校长散步时偶然看见海报,说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辩论这些小事。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读后感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读后感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读后感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生于天津。

教育家,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怀抱教育教国的梦想,从严修家馆教授西学开始,致力于新式教育成为配立南开学校、南开大学创办人。

1937 年日军炸毁南开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国立西通联合大学,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

1936 年,在四川重庆成立南渝中学(后改名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培养了几代人,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是作者1944年纪念南开创校四十年时所写。

国人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所见所谋,短小浅近。

只顾眼前,忽视将来,知有个人,不知团体。

其流弊所及,遂至民族思想缺乏,国家观念薄弱,良可慨也。

右述五病(张伯苓先生指出中华民族的“五病”: 一曰“愚”,二曰“弱”,三曰“贫”,四曰“散”,五曰“私”),实为我民族衰弱招侮之主因。

苓有见及此,深感国家缺乏积极奋发、振作有为之人才,故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

南开学校为实现教育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方针,特注意下列五点:一曰:重视体育。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国民体魄衰弱,精神萎靡。

工作效率低落,服务年龄短促,原因固属多端,要以国人不重体育为其主要原因。

南开学校自成立以来,即以重视体育,为国人倡,以期个个学生有坚强之体魄,及健全之精神,故对于体育设备、运动场地力求完善;体育组织,运动比赛,力求普遍。

学生先后参加华北、全国及远东运动会者,均有良好之成绩表现。

但苓提倡运动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不仅在少数选手,而在全体学生。

学生在校,固应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促进社会运动风气。

少数学生之运动技术,固应提高,全体学生之身体锻炼,尤应注意。

最要者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庶不致发生流弊,故体育道德,及运动精神,尤之致意焉。

重庆南开中学1935年---1952年大事记

重庆南开中学1935年---1952年大事记

重庆南开中学1935年---1952年大事记南开学校自1904年由严范孙和张伯苓在天津严、王两馆(私塾)基础上合并创建以来,至1935年已走过31年历程,先后在天津创建了南开中学(1904年)、南开大学(1919年)、南开女中(1923年)、南开小学(1928年)和经济、应用化学两个专业研究所(1931、1932年),发展为自成完整体系的南开系列学校,在校学生达3000人。

[1]1919年南开学校有了自己的校歌。

1934年10月17日,在南开学校建校3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伯苓总结办学经验,宣布南开以‚允公允能‛为校训,以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为目标。

[2]张伯苓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已日臻成熟,达到新的高度。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果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张伯苓也清楚地意识到,南开教育事业面临发展瓶颈甚至生存危机。

他‚深感津校事业,仅能维持现状‛,就地已无扩充余地,而日寇侵占我国东北后,对华北的入侵已属必然,‚华北局势,危急万状,一旦有变,学校必不保‛。

因此,‚为谋南开事业推广计,并为谋教育事业不因时局变化而中断计‛,张伯苓采纳了胞弟张彭春提出的往内地建新校的建议,[1][3]并于1935年3月派次子、南开大学的张锡羊到四川成都负责筹建南开大学分校的选址和购地。

在成都校友协助下,购得华西坝学府地带土地80亩作为建校基地,但此后建大学分校事再无其他进展。

[4]同年底,张伯苓本人入川之旅促成了重庆南渝中学的建立。

资料来源:[1] 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见[参4] 第67---69页。

[2] 李向阳《南开校歌词曲漫议》,见[参29]第6—9页;梁吉生《张伯苓年谱长编》,见[参6]中卷第322页。

[3]《张彭春年谱》,见[参14] 第231页。

[4] 喻娴文、叶谦吉《思慕他,学习他,继承他的事业》,见[参15]第107页。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张伯苓被任命为全国禁烟委员会委员,由上海乘轮船入川参加计划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禁烟会议。

南开中学校史

南开中学校史

中国天津南开中学简介天津市南开中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和张伯苓1904年创办,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现为天津市教委直属中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目前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60289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校园古朴典雅,设施齐全,新老建筑交相辉映,景观独特。

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学生2576人。

其中高中部40个教学班,1869人;初中部17个教学班,637人;国际部6个教学班,外籍学生70人。

全校教职员工289人。

一个多世纪以来,南开人同心同德,艰辛探索,矢志不渝。

首任校长张伯苓任校长46年。

新中国成立后,杨坚白、杨志行等人先后担任校长。

2010年,学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南开中学理事会,孙海麟任理事长、党委书记。

马跃美教授任校长。

南开中学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歌首句歌词为:“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校色为青莲紫,寓意南开学子能够像莲藕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校徽呈八角形,寓意南开学子来自四面八方。

南开中学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炳棣先生说过:“南开中学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笃笃实实最爱国的学校。

”同时,学校从建校之初起就十分注重校风建设,梁启超曾经称赞南开中学“校风之佳,不仅国内周知。

即外人来参观者,亦莫不称许。

”由严修先生亲自制定并书写的“容止格言”在南开学子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春华起南开,秋实献九州。

”在南开精神的感召下,南开中学一百多年来桃李广植。

培养了以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者、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以普通劳动者为代表的合格公民。

今日南开中学坚持传承南开精神,高举改革创新大旗,与时俱进。

学校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坚持“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主线,形成南开特色的德育实施网络。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工作,优质教育硕果累累,多名学生曾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一大批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及天津市一等奖;每年均有数十名优秀毕业生被保送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

历史趣谈:张伯苓办南开中学 制止学生抽烟一生未再吸烟

历史趣谈:张伯苓办南开中学 制止学生抽烟一生未再吸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张伯苓办南开中学制止学生抽烟一生未再吸烟导语: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遇事三思而后行,在性格上沉着稳重。

梅贻琦非常关心学生,对清华的学子呵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遇事三思而后行,在性格上沉着稳重。

梅贻琦非常关心学生,对清华的学子呵护有加。

1933年1月6日,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兵锋直指关内,一腔热血的青年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抗日要求,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

此时考试在即,清华学生会向学校要求缓考,理由是平津动摇,人心骚动。

梅贻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了这种要求。

学校发出《告同学书》:……你们就该做你们每天做的事,绝对不应该少做,不做……抗战爆发前夕,当时国人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学生尤为激昂。

1936年2月,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仍时不时出现学潮。

一天,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派了军队到清华清查,士兵们声明有命令不用枪弹,因此竟被学生们缴了械,领队的团长也被扣留,运输车辆亦被掀翻。

当晚,有一师军力的部队荷枪实弹并带着大刀队进入校园。

当时,叶公超、叶企孙、陈岱孙、冯友兰等聚集在梅贻琦家中商议怎么应付。

几乎每个人都说了许多话,唯有梅贻琦静默不发一言,这个现实确实给他出了难题。

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之久,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结巴的冯友兰问梅贻琦,“校长你——你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忍不住说,“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

”梅贻琦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结果当时有生活常识分享。

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P45)1、重庆建市是在 1929 年2月15日。

第一任市长是:潘文华。

(P45图)2、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

重庆解放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结束。

3、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是:重庆。

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P46)1、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重庆。

同时迁入的还有近万名技术工人。

内迁工厂的意义:成为战时重庆的重要条件,奠定了重庆的基础。

2、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指:以重庆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它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

5、抗战时期全国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的是重庆。

抗战时期的金融中心是重庆。

6、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的中心。

7、抗战后,重庆经济发展陷入困难局面,面临崩溃的原因:①日本的侵略东南亚,运输中断,国际通道受阻。

②四大家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进行经济掠夺,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

8、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的手段:①限制贷款、征收重税;大肆摧残民族工业。

②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大发国难财。

三、重庆大轰炸(P49)1、1938年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的广阳坝、江北县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2、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忘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 1933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是29次,炸死炸伤民众2852人。

4、 1941 年6月5日,重庆发生了“六五“大隧道窒息案。

四、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P52)1.踊跃参军参战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张伯苓的公益事业

张伯苓的公益事业

张伯苓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影响力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各界,且均有贡献。

同时,他在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等领域也投注了相当大的精力,有的是以个人力量为之,有的则是发动南开师生共同推进。

这些作为虽然不为一般人所熟知,但与他兴办南开学校,以“公能”为校训,实际上互为表里,可以看作是其思想体系、现实践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立非私有,留德不留财”】如果按照“公益事业”的广义定义看,张伯苓创建的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可谓他做过的最大“公益”。

南开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四处募款,政府补助及学费只占极小一部分。

张伯苓早期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严修、王奎章、郑菊如等津门绅商。

1904年,南开学堂草创之时,除监督、教员领薪外,其余均为义务。

办学款项来自多方——清末《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集自公款名为公立中学,一人出资名为私立中学”,南开这种“众筹式”的公益办学,当时并无先例。

随着南开学校声誉日隆,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蒋介石、张学良等政界要人,以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国外机构,均有较多捐赠。

张伯苓很擅于向各方募款,究其原因,除了他的人格魅力外,主要在于南开办学成绩斐然,且张伯苓所募款项均实实在在用于办学,“教育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教育为终身事业(life work),予于此至死为止”。

张伯苓狷介自守,义不苟取,所领薪水比一般教授还低,出行坚持坐普通车厢,故能得到社会的广泛信赖。

南开学校虽然是张伯苓一手创办的,但他一直将南开看作公益事业。

在与政府机关的函件往来中,他多次以“公益机关成例”开展洽谈。

张伯苓晚年还留下家训:“私立非私有,留德不留财”,把南开看作是“公产”而非家族私属,并最终将其捐赠于国家。

各方捐款虽多,但并不影响南开的独立办学方针和理念。

以“公能”为校训,旨在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人才,这些都合乎公益事业的标准,故有学者称赞:“南开是中国最成功的公益项目。

”不过,南开学校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公益事业。

爱国救国的教育家张伯苓

爱国救国的教育家张伯苓

爱国救国的教育家——张伯苓龚克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

这不是吹,也不是嗙,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校长?!不是胡吹,不要乱讲,一提起我们的张校长,就仿佛提到华盛顿,或莎士比亚那个样。

虽然他并不稀罕作几任总统,或写几部剧教人鼓掌,可是他会把成千上万的小淘气儿,用人格的熏陶,与身心的教养,造成华盛顿或不朽的写家,把古老的中华,变得比英美还更棒!……就是这股劲儿,教小日本恨上了他,哼!小鬼儿们说:“有这个老头子,我们吃天津萝卜也不消化!”烧啊!毁啊!小鬼儿们连烧带杀,特别加劲儿祸害张校长的家!他的家,他的家,只是几条板凳,几件粗布大褂,他们烧毁的是南开大学,学生们是他的子女,八里台才真是他的家!可是他有准备!他才不怕,你们把天津烧毁,抹一抹鼻梁,哼!咱老子还有昆明和沙坪坝!什么话呢?有一天中国,便有一天南开,中国不会亡,南开也不会垮台!……南开越大,中国就越强,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主张,而是大家的信念和希望。

如上是1946年6月9日在旅美南开校友庆贺张伯苓荣获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并补祝其七十寿庆的聚会上,由老舍和曹禺合作并共同朗诵的贺词。

这首贺词,亦庄亦谐地勾画了这位中国近代爱国教育家的形象。

立志教育救国张伯苓生于1876年4月5日。

那时中华民族处于日益寇深祸亟的灾难之中,自鸦片战争以来,屡战屡败,赔银割地,丧权辱国。

1889年,13岁的张伯苓报考北洋水师学堂,希图强国。

在水师学堂,张伯苓不仅学到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受到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严复的思想影响。

可是,当张伯苓即将毕业要上舰实习时,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他到残存的通济轮上实习,亲睹了“国帜三易”——即1898年日本将威海卫交还中国,降日旗升龙旗,然而转天清廷又转交英国,再降龙旗升英旗,致使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戟!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

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

南开中学创始人——张伯苓

南开中学创始人——张伯苓

南开中学创始人一一张伯苓张伯苓(1876 —1951)近代著名教育家。

原名寿春,天津市人。

1892年入北洋水师学堂。

毕业后入海军服役。

后停职从事教育工作。

1904年赴日本考察教育事业,回国后协助严修创办敬业学堂,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次年增设高等师范科。

1917年赴美国研究教育。

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后又开办南开女子中学、实验小学等。

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其他学校改组为西南联合大学,他任校务委员会常委。

曾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1945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1948年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由重庆回到北京,不久移居天津。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是中国奥运先驱。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造了中华教育史上一道辉煌篇章--------------- “南开”教育。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大学部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

1936年迫于抗战形式的紧要和南开学校的生存发展,张伯苓亲自入川,在巴渝大地的嘉陵之津先后购地800余亩,创办了被千百万重庆人赞誉为"人才的沃土,院士的摇篮"的重庆南开中学。

1938年7月,张伯苓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

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45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46 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1948年6月,他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

1949年没去台湾,留在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苓称赞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曾致电周恩来表示祝贺。

1950年5月,从重庆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欢迎。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他在青年时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达到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目的。

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刻苦奋斗,颠扑躅蹶,矢志不渝。

南开“公能”教育之体育

南开“公能”教育之体育

南开“公能”教育之体育作者:来源:《体育教学》2019年第02期关键词:南开;功能教育;体育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52-01重庆南开中学是张伯苓校长在抗战时期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以体育来解决中国人“愚、弱、贫、散、私”的问题而创办的一所完中。

在南开“体育是教育中最要紧的”“教育与体育是绝对不能分离的”。

南开提倡的“公能”教育中,“公”是教人要为国民谋利,为国家做事,“能”则是要训练人的智力与技能,使每个人都能有现代技能,建立强盛国家。

南开历代师生依照前人的足迹在以体育“凝聚、合作、团结”之精神,健全学生的身心,积累学生的能力方面不断践行且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在发展中坚守南开的理念,形成了自己办学校、兴体育的一些特色。

一、身体力行做人做事校内的群众体育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成就性极强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一切体育活动来学习如何“做事”“做人”。

从参与练习到坚持完成,从布置场地、摆放器械到归纳物品,从接受训练到学着服从,从在开放的场地下集中注意力到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从看重个人的表现到主动帮助别人,从战胜对手到自我超越,无不是学生在学校刻意安排的活动中学习,在自己选择的练习中体验、磨砺而养成的。

这些“做”事的习惯,通过体育而习得,通过体育而被强化养成。

所以,南开学生离校后,每每回忆南开的生活,最难忘的就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我”经历了什么,“我”做了什么,实实在在地夯实了在南开所受的教育,同时也滋生了南开学生感恩母校的情怀。

二、学习体育规整举止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来树立学生的健康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而要达成此塑型效果,一定要在承载一定运动负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因此,无论是每堂体育课学生练习的运动负荷,还是学校安排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无论是集体合作、对抗练习还是自由选择个人锻炼,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在学生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白了健身的意义和价值之后,合适的、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便内化为学生参与锻炼的自觉选择和行为。

张伯苓时代的南开中学

张伯苓时代的南开中学

张伯苓时代的南开中学发布时间:2013-08-02 14:35 作者:刘笑天字号:大中小点击:1331次1941年冬日的一天,张伯苓先生在重庆南开中学校园散步,看到全校男女生两部辩论会的海报,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

张先生笑道:“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说这些小事。

”当晚辩论会题目改为“美国是否应该参战?”那时正值珍珠港事件前夕,距美国参战已经不远。

不管是不是巧合,不管当时的辩论内容是否稚嫩,这件事足以留在当时南开学子的记忆里,终生不会磨灭。

辩论会在当时的南开中学是家常便饭,翻看当时的题目:“战争促进抑或毁灭文化”“世界持久和平是否实现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可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可以养育学生的国际眼光,可以培育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可以熏陶学生的良知和责任--你无法不由衷感佩南开教育家那种独特的眼光与情怀。

而这些,首先源于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也就是南开精神的内涵与精魂。

一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张伯苓曾经亲历甲午之败,目睹家国民族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之余,他开始苦苦追寻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最终他选择一条布满荆棘又充满期盼的道路--教育强国。

1944年,在纪念南开创校四十周年之际,张先生亲笔撰写《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剖析他办学的初衷:国人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所见所谋,短小浅近,只顾眼前,忽视将来,识有个人,不知团体。

其流弊所及,遂致民族思想缺乏,国家观念薄弱,良可慨也。

右述五病,实为我民族衰弱招侮之主因。

苓有见及此,深感国家缺乏积极奋发,振作有为之人材,故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育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

南开学校为实现教育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方针,特注重以下五点:一曰:重视体育。

二曰:提倡科学。

三曰:团体组织。

四曰:道德训练。

五曰:培养救国力量。

上述五项训练,一以“公能”二字为依归,目的在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

张伯苓办学格言解读

张伯苓办学格言解读

张伯苓办学格言解读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界公认的一位领袖。

他用毕生的精力创办了自小学至大学的南开学校教育体系。

南开以校风优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

梁启超说:“假使全国学校悉如南开,则诚中国之大幸。

”以重庆南开中学为例,它是中国抗战时期中等教育的典范。

至今,这所中学的毕业生中已有30多人成为两院院士。

有人称它是当今“办中学的一面镜子”。

张伯苓校长的许多办学格言反映了南开先进独特的教育理念,对当下中小学办学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张伯苓校长说:”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而不是立在物质上。

”他认为,建一所学校,精神难而物质易。

因为物质是精神造的,只要精神专注,样样事都可以成功。

张校长对学生说:“房子算什么?书籍算什么?设备算什么?如果你们有真精神,到哪里都可以建設起来。

”当天津南开学校被日本人炸毁后,他大声疾呼:南开被毁,精神未死。

他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质上所遭受之损失,绝不挂怀,更当本创校一贯精神,而重为南开树立一新生命。

”张伯苓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重视教育的精神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南开精神”:逢难必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作为私立学校,南开既无政府资助,又无充裕资金,举步维艰。

张伯苓校长坚定地说:“南开之精神在于无论多难,亦开”,“南开,南开,越难越开。

”他要求南开学生苦干、硬干、穷干,要勇于奋斗。

南开校歌的第一句就是:“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于聚会之时,千人合唱,以期神会而铸成南开真精神。

”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张伯苓团结和凝聚了广大师生员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铸造了南开的辉煌。

“南开精神”流淌在师生员工的血脉中,体现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二、“熏陶人格是根本”张伯苓始终把德育置于学校工作的首位,视德育为万事之本。

他强调:“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

抗战时期的张伯苓校长

抗战时期的张伯苓校长

抗战时期的张伯苓校长重庆南开中学1941级校友王铨“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鲸吞蚕食我大好河山,妄图侵占我国的野心日益显露。

张伯苓早有洞察,尽力加以揭露,以唤起祖国人民共同御侮。

他多次去过东北,并在南开大学成立“东北研究会”,在校刊上开辟了“东北专栏”,发表文章如《日本对中国之侵略政策》、《我们要从日本人的铁蹄下夺回东三省的自由》等。

“东北研究会”是当时中国研究东北的卓有成效的学术团体,由张学良出任名誉董事长,张伯苓任会长。

他根据东三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人文地理等编写了一本教材,在学校里开设了《东三省地理》这门课。

这种自编教材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做法是张伯苓的独创,也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击。

1934年,华北运动会在天津举行,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学生数百人身穿有色制服,在运动会看台上组演“毋忘国耻”等旗号字样,观众深受感动。

张伯苓恨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也恨张伯苓。

当时日本驻津总领事当即向大会提出严厉抗议,指责南开这种“仇日”、“反日”的情绪。

坐在主席台上的张伯苓严词以对,表示:“中国人有爱国自由,外国人不得干预。

”自此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更视南开为眼中钉。

1937年7月底到9月份这段时间张伯苓到过南京。

他去南京主要是进行两件事,其一是应邀去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是谈话会”,他去庐山途径南京,作了逗留。

另一是应教育部之召,到南京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工商联合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之事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仅三周,日本帝国主义出于对南开的仇恨,于7月28日有计划地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以及南开女中进行了毁灭性的狂轰滥炸。

南开被炸后,张伯苓在南京当即向南京一些报社记者发表谈话,他说:“教育救国,苓之夙愿,此身未死,此志不泯。

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南开同仁将因此而俞益勤奋。

”张伯苓对南开怀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为了不使日寇毁灭南开的阴谋得逞,他早有预见在西南重庆建立南开分校,当时亟须资金,蒋介石拨款了5万元。

南开之父张伯苓,晚年为何未准参加南开校庆?

南开之父张伯苓,晚年为何未准参加南开校庆?

南开之父张伯苓,晚年为何未准参加南开校庆?本文导读:张校长为南开奋斗一生,但到晚年却遭遇了历史的尴尬。

张伯苓与严修严修,字范孙,是天津著名教育家,主张变革封建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之一,被誉为"旧世纪一代完人"。

张伯苓,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

毕业献身于教育救国,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严修出身盐业世家,家境殷实。

幼年受传统教育,饱读经籍,是天津有名的严翰林。

做过清朝学部侍郎,掌管全国的教育。

但他不同于一般封建官吏,积极倡导新式教育。

曾以奏请光绪帝开设"经济特科"借以改革科举制度而传名于世。

张伯苓比严修小16岁,张伯苓出生时家道已然中落,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服务于海军。

因在军舰见习,亲眼目睹列强瓜分中国,威海卫两日内国帜三易,他深受刺激,决心脱离海军。

严家一直以来注重子女教育,在家设馆、聘师教子。

1898年严修聘请张伯苓担任家馆教师。

在严馆的教学,让张伯苓一下子便得到了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的机会,也让严修对这位青年才俊肃然起敬。

1901年底,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督直期间对教育格外重视,他曾表示自己主要政策就是练兵与兴学。

此时的严修、张伯苓热情高涨,与天津其他热心学务的士绅“终日讨论学事”。

1904年初,袁世凯力邀家居已6年的严修出山从政,任直隶学务司督办,推动全省教育的发展。

赴任前,严修决定再去日本考察一次。

此次访问,严修携张伯苓同行。

考察期间,严修与张伯苓下定决心创办一所中学堂。

返回天津,严修决定由张伯苓主持创建中学堂,校舍仍在严宅后院。

经张伯苓的精心筹备,10月16日中学堂成立。

这便是南开学校的前身,时名“私立敬业中学堂”。

学堂监督由张伯苓担任。

1905年秋,严修与卢靖等在面见袁世凯时,力陈“科举不废学校不兴”。

很快袁世凯会商张之洞,联衔上奏请废科举,得到朝廷同意。

人才的沃土,名师的摇篮——南开琐忆

人才的沃土,名师的摇篮——南开琐忆

人才的沃土,名师的摇篮——南开琐忆重庆南开中学素以“人才的沃土,院士的摇篮”闻名遐迩——其毕业生中不仅有20余位国家和省部级领导,33位院士,且将军、教授、艺术家等高级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

南开的辉煌与其有一支出类拔萃的名师队伍更是息息相关。

那么,南开的名师是如何造就的呢?读父亲的遗作《陋斋琐忆——教学生活四十年》,似亲见南开解放初期如朝阳初升般的蓬勃景象,许多已故名师的音容笑貌也一一鲜活眼前。

寸草春晖,本文将以家父的亲历透映“名师摇篮”的独特辉光。

我的父亲郭垒是在重庆解放前夕进南开的。

在南开仅教了四年半书,却享有“南开名师”的盛名(见南开校史馆)。

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教师,何以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便校史留名?何况家父既非科班出身,入职南开更是在“走投无路,一筹莫展”之时;靠的又竟然是毛遂自荐。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重读了父亲的遗作。

追寻那些尚可辨析的足迹,答案也渐次清晰。

众所周知,重庆南开中学是由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的。

1936年日寇的飞机炸平了天津的南开校园,张伯苓先生为了“培养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而毅然西下,于重庆再创南开。

其有诗曰:大江东去我西来,北地愁云何日开;盼到蜀中寻乐土,为酬素志育英才。

与南开有着相似的际遇,我的父亲也是因日寇侵华而被迫“西下”的。

父亲出生于山东济宁的一个达宦世家。

一九三七年“日寇的铁蹄踏过了黄河,直驱山东省会济南府”。

怀着一腔“甘愿流亡他乡而不愿坐当亡国奴的爱国热情”,就在同年旧历十一月底,他跟几个在济宁搞“抗敌后援会”的“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一起,夤夜出走,投奔了举校西迁的山东联中。

“几千学生一个个肩扛被卷,脚着草鞋,徒步千里,艰难跋涉于冰雪途中。

”经过“近乎半年的颠沛流离”终至四川绵阳(至此,山东联中也更名为国立六中)。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一个娇生惯养,从未离开过爹妈的十几岁的青年”,硬是靠了“读书救国”的意志“金榜两提其名”:“始则考取四川大学中文系,继则为中央大学录取到政治系”。

抗战时期的重庆教育

抗战时期的重庆教育

]抗战时期,几十所高校迁八重庆,一时间,重庆人文荟萃,名师汇聚。

在最艰苦的岁月中,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里,重庆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并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存留中国教育精髓,培育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的重庆教育1了ducationinchongqingDuringthe且jAnti—JaDaneseWar文/韩子渝“延续㈧’,啦.球i:1f久香”抗t。

瓤・。

jjJ{;匿牧宵ilj,【)转移.保行0f:延续了b:彤;文化仓昧抗能时期,中国的众多高等学府及教育界精英为避战火z灾,保存并延续国家民族的×化命脉,纷纷撤迁到以亚庆为中"的犬后万,开始了长达8年的卧薪尝胆、竖韧奋斗。

据统计,抗艟时期迂渝高校数十所,其中迁^重庆沙磁地区的占迁渝高校的68%、占迁川高校的1/3。

这些学校大都集中在沙磁区和九浮地E(据《重庆概览》)。

当时的沙坪坝、磁器口、山洞歌乐山浮圈关,均在沙坪坝境内,这就形成了沙磁又化Ⅸ的格局。

抗战时期的迁校情境槛为悲壮。

原在南京、后来迁到沙坪坶松林坡的国立中央大学,即为一例:“八三”事变后、校长罗家伦赶紧通电正放暑儡的学生互即返校。

8月15日,罗校长在皿牌楼大礼堂召集师生发表演说,然后举校西迁。

迂徙路途艰辛备尝,;L农学院搬迁良种家畜人川,鸡鸭鹅免笼装后置于牛马背上驮运、猪羊则驱赶随行。

风雨兼程,昼夜不舍,千辛万苦,历时竟达年,玛38年U月抵达沙坪坝时,仅余20余头荷兰乳牛。

在嘉陵江边的松林坡中央大学畜牧场,罗校长重逢这些南京“故人”,眼中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国立山东大学从青岛初迂万县,再迁沙坪坝,路备受煎熬,设备损失殆尽,只得宣布停办,所余堂生并人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迁来汉渝路。

南京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初迂汉,复迁渝,先后在磁器口、高店子复课。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劳作专修科初迁万县,复迁沙蛘坝。

天津私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迁沙坪坝津南村。

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迁沙坪坝。

军政部陆军大学由遵义迁山洞。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严修、张伯苓与南开中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严修、张伯苓与南开中学

第10卷 第5期Vol.10,No.52013年10月Journal of Schooling StudiesOct.2013收稿日期:2013-08-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变革中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项目编号11JJD880011,项目主持人:黄书光教授)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娄岙菲,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

E -mail:aflou@“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严修、张伯苓与南开中学娄岙菲(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 要:肇建于严氏家塾的南开中学是南开教育发轫的基础。

其创立者严修是清末民初在教育领域最有影响的维新派人物之一。

他秉承一切从实处去做的理念,创办了南开学校,并与张伯苓一起,逐步使南开中学变成了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

在此基础上,张伯苓又提出建立由小学到大学的南开教育体系,以保证南开精神能够贯彻如一。

张伯苓在三育并举训练方针的基础上,提炼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并以“公能”训练完成其塑造南开精神,育才救国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严修;张伯苓;教育家办学;南开中学;允公允能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5-2232.2013.05.002 近代教育史上,肇建于严氏家塾的南开中学是南开教育发轫的基础,其办学目的在于“痛矫时弊,育才救国”,校训为“公能”,意在“化私”“化散”“去愚”“去弱”。

其创办者严修、张伯苓等人秉承教育救国的信念,开创了近代中国私人办学的典范。

严修(1860—1929),字范孙,晚清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直隶学校司督办、学部侍郎等职。

严修病逝时,天津《大公报》刊发社评《悼严范孙先生》,谓其逝世“诚为学界之大不幸”,给予高度评价。

张伯苓(1876-1951),字寿春,比严修小16岁,被胡适赞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鼻祖之一”,为创建南开中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开往事:张伯苓四子张锡祜殉国前家书

南开往事:张伯苓四子张锡祜殉国前家书

南开往事:张伯苓四子张锡祜殉国前家书南开被炸半月后,张伯苓收到儿子殉国噩耗
78年前的今天,淞沪会战前夕,空军飞行员张锡祜奉命出发前,为父亲留下一封家书。

薄薄两页笺纸,记录下一名25岁青年视死如归的爱国热忱。

张锡祜,天津人,是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之四子,也是他最钟爱的孩子。

家书,也为历史留存细节与印照。

张锡祜信中提及的天津南开大学被炸一事,始于1937年7月29日夜间,卢沟桥事变后的第22天。

南开大学被炸毁后,在家中,张伯苓接连数日不思茶饭。

父子连心。

从报章上得知此消息后,张锡祜担心父亲伤心过度,家信中用近一半的篇幅皆为父亲鼓气。

对于该事件的原因,张锡祜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正是父亲对日疏远的态度,为国家培养良才的行动,招致日本人的仇视。

得知儿子上战场时,张伯苓就曾在对南开中学学生讲话中表露心绪:“前几天我接到四儿子的来信……我不因为儿子赴前线作战,凶多吉少而悲伤,我反而觉得非常高兴。

这正是中国空军历史上光荣的第一页,但愿他们能把这一页写好!”
8月,张伯苓收到蒋介石发来的电报:四子锡祜所在空军在江西吉安奉命赴前线,中途失事,机毁人亡。

张锡祜牺牲时,张伯苓已迁往重庆。

天津南开系列学校被炸后,部分学生和老师转移到重庆南开。

得知噩耗后,张伯苓怔了许久后,对身边人说:“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伯苓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南开中学
[摘要]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他创造了一系列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在抗日的特殊时期里,他创办了重庆南开中学,成为战时中学教育的楷模。

本文从张伯苓的生平述起,讲述了南开中学的创办过程、爱国教育、严格管理、体育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

以期对今天的中学教育有参考和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张伯苓;重庆南开中学;启示
张伯苓,(1876~1951年),字伯苓,天津人,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自1898年主持严氏家塾始,他先后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南开系列学校”。

因日本侵略华北,为不致因时局变化而使南开教育中断,1936年,张伯苓毅然决定在重庆沙坪坝创建南渝中学以“续南开生命”。

抗战期间,重庆南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且,在张伯苓的关心、指导下,该校继续继承和发扬此前南开的优良传统,成为巴蜀大地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1“允公允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因此,重庆南开中学自建立后即以爱国、救国、建国为宗旨,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指导思想。

在他看来,“公”是无私无我,“能”指实干苦干。

“允公”是大公,只有“允公”才能高瞻远瞩,发扬集体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

“允能”是做到最能,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才能建设现代化国家。

“日新月异”则是希望学生走在时代的前列。

能够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

为激励南开学子,学校体育场旁边的坡地上用草植成“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非常醒目。

在此校训指导下,学校进一步提出五项“训练方针”: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倡导团体组织、重视道德训练、培养爱国力量。

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时时践行着“公”、“能”,真正做到了“读书不忘抗战,抗战不忘读书”。

当时日军公然以重庆南开为军事演习目标,面对可恶的敌人,张伯苓毫不畏惧,巧妙开展各种反日活动。

而张伯苓的爱国情感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南开人。

每到黄昏,学校吹降旗号时,大家都会停下手头上的事情,不约而同地止步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不仅如此,平日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都与爱国教育密切相关。

有一次,地理老师讲“大豆”。

老师首先讲述大豆产于我国东北三省,有食用、出口、制造工业品等功效。

但是,日军占领了该地,抢走了大豆。

目前还大举进攻我国,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接着又描述战场形势。

最后告诫大家为挽救民族危亡,奋发图强,夺回国宝!还有一次,
学校学生合唱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台上的歌手,饱含热泪,台下的观众,泣不成声。

此外,学校还采用“沙磁区学术讲演会”等具体、形象的教育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爱国,用手指触摸中国,真正地把爱国思想落到实处。

事实证明,重庆南开的爱国教育是卓有成效的。

当时,国家招收空军去国外作战时,重庆南开的很多同学热情响应,不少学生在抗战中光荣牺牲。

2“以德育为万事之本”。

重视学生品德培养
重庆南开中学有个远近闻名的“镜箴”,对学生的面容、心态、衣着、姿态等都做出严格的要求。

在重庆南开,行为不检、晚自习说话、内务劣等、衣冠不整、出言不训等将受到警告处理;私出校门则记大过;考试作弊立即张榜开除。

三个警告等于一个小过,三个小过等于一个大过,三个大过将被开除。

_4’严格的品行教育造就了学生不一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由于学生的家境相差甚大,其中既有显贵政要的子女,也有贫苦大众的孩子。

所以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吃食堂,不得拿自己的家境在别人面前夸耀。

因此,在重庆南开,大家互不攀比,只看重真本领,一切都要靠自己。

经济学家茅丁轼回忆说:“学校从不趋炎附势,校园里绝对没有任何特权的气氛。

”而张伯苓常常通过身边的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

为加强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庆南开中学采取了多种形式:其一,通过文史教材、哲学精品、历代文学、经典古训等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二,通过组织“辩论会”使学生不沉迷于自我盘算、自我享乐,而是教育他们胸怀宽广、目标远大,以天下为己任。

其三,开设“修身课”。

学校每周约请不同学科的知名学者和不同派别的政治名人来校讲课,内容涉及国际大局、世界观、人生观、科学技术、抗日救国、天文地理、修身养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其中所蕴含的国难兴邦的道理和人生哲理来砥砺学生的品行。

当时,周恩来、冯玉祥等都曾亲临给学生讲课,张伯苓也经常亲自授课。

3严格学校管理。

确保教学质量
张伯苓强调科学教育,认为必须坚持完整的教学制度,才能使教学质量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也才能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实现“允能”的目标。

3.1严把教师关。

首先,严格聘选教师。

张伯苓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偶像,使学生心慕之,形仪之。

故他主张“必须学行并茂,资质和学力兼长者,始能入选。

”其次,严格培训新教师。

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合格后才给聘书。

反之,予以解聘。

第三,加强平时考核。

学校通过巡视上课情形、抽查学生作业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正是由于严把教师关,重庆南开的教师多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所任教学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

且业务、人品皆优。

3.2严把学生关。

3.2.1招生方面:南开有着严格的淘汰制度。

约1/3至1/2的学生毕业前会被淘汰。

另外,学校明确规定:坚决不录取入学考试不及格的考生。

如果不及格考生仍然希望在南开读书。

必须交学费、助学金,只有考试及格后才能转为正式生。

战时。

很多国民党官员希望成绩差的子女能到重庆南开求学,便托人求情。

在为公为私不好完全拒绝的情况下,张伯苓便说:“行,我准他(她)进来,不过要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功课不及格,就得淘汰。

”言出必行,绝不通融。

3.2.2教学内容、方法方面:重庆南开的教育内容丰富,基础知识、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公民课”上的表决训练、乃至仪态等都是学校的教育内容。

另外,为确保教学平稳、高效进行,学校坚决执行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情况,分科分级确立各班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所以,虽然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要求严格,但由于教学方法恰当、高效,再加上体育、文娱等丰富的课余生活相伴,学生在学习真本领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思考、讨论,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短短的中学时光却使学生深深爱上学习,他们学得愉快,不少人成为日后的精英。

3.2.3考试方面:南开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平时考试、学期考试与学年考试相结合)。

若考生考试作弊,必挂牌处分。

期末考试有两科不及格者,一律留级。

另外,学校还实行累计留级制,若学生一二年级某门功课不及格,那就算作两科不及格。

必须留级;若以后该门功课及格了,算做“过关”,否则,将被淘汰。

此法激励了学生为“脱险”而奋力拼搏。

3.2.4教学设备方面:南开重视图书馆、实验室建设。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众多,教具、标本、挂图、实验器材十分齐全。

实验课上,每两个学生就有一组实验仪器,每班每一周就可以做一下午实验,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3.3严把管理关。

抗战时期,重庆南开中学教学秩序,俨然如非常时期的“世外桃源”。

而这一切又与张伯苓严把管理关不无关系。

有诗为证:“学生一律要住读。

平时无事勿外出。

男生发式最简单,人校一律光葫芦。

女生齐耳剪短发,不烫不鬈向下梳。

初中男女童军装,紫白领巾土黄布。

高中女生蓝旗袍,男生灰麻军训服。

皮带绑腿军训帽,教官带着学步走。


也正是如此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南开中学的升学率常保持在90%以上,有些学生高二时就能考入名牌大学;有些毕业生的数学水平与大学二年级的水平相当。

这在南开也不算罕事。

据不完全统计,南开学校所培育的近60名两院院士中,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者达25人,占42%,而在其他行业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者更是多如繁星。

4倡导团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张伯苓作风民主,以身作则。

其民主作风和民主管理的思想与实践,在重庆南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常说:“学校一切事,不是校长一人号令,应大家共同商量,所以要大家同负责任。

有了此种力量,才能一致地奋斗。

”他号召“师生参与,同负责任”,创造和采取校务委员会、学生课外组织联合会等多种形式,实行切实的民主管理。

定期召开会议,就校务提出议案,形成决议。

此外,“膳食委员会”、班干部等都由学生民主选举、民主参与,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不仅如此,他还常常约请学生到家中座谈,认真了解他们的志向、兴趣爱好,并征求他们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

重庆南开中学是民族危亡时期弦歌不断的摇篮之一,也是大后方首屈一指的中学名校。

即使在烽火连天的特殊时期,也始终保持着完善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

它为抗张时期的中国乃至新中国培养、输送大批“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南开人。

是我国中学教育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