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色_警戒色_拟态的区分方法
森林昆虫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1.趋性: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
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负趋性。
2.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由于在幼虫阶段所获得的营养还不能满足性发育的需要,生殖细胞尚未成熟,故成虫羽化后还要取食,这种取食称补充营养。
3.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势、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
4.保护色:指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的色彩。
5.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构造等(第2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6.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产卵、越冬、迁移等共同生活的习性,这种群集一旦形成便不会分开,倾向于过群居生活。
7.双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昆虫的科学命名先冠以属名,后面写种名,后加定名人。
8.脱皮:幼虫(若虫)开始取食后,虫体开始增长,经过一定时期要重新形成新的表皮,而脱去旧表皮的过程,这种现象称脱皮。
9.越冬代:越冬虫态到第二年恢复发育后,继续发育至成虫的这个世代,称为越冬代。
10.警戒色:有些昆虫既是具有同背景相似的保护色,又具有同背景鲜明对照的警戒色。
11.多型现象: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12.多胚生殖:相对于单胚生殖。
指昆虫所产的1粒卵中能孵化出2个以上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很多小蜂类。
13.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受精后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4.伪产卵器:很多昆虫无附肢特化的产卵器,如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仅由腹末端数节逐渐变细互相套入,形成能够收缩的伪产卵器。
15.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
16.背单眼与侧单眼:背单眼为一些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所具有,与复眼同时存在,数目为2-3个,极少为1个。
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3种生物对环境适应方式的辨析
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3种生物对环境适应方式的辨析
保护色: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关于保护色要注意一点:保护色并不单纯指生物为了躲避天敌攻击而长着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比如,东北虎的斑纹与环境色彩相近主要是为了迷惑猎物,让自己有更多机会捕捉到食物。
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白色体色对悄然靠近猎物,有很大帮助。
拟态:外表形状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
拟态包含2个方面:1)与非生物相似;2)与其他生物相似
1)与非生物相似部分容易与保护色混淆。
比如枯叶蝶和变色龙都是与环境中某些事物(枯叶和绿色植被)很相似。
怎么辨别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枯叶蝶扇动翅膀的时候还象枯叶吗?而变色龙不管是运动还是静止,与环境相似效果基本不受影响。
所以与非生物相似的拟态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静时深藏不露,动则原形必露”。
2)与生物相似部分容易与警戒色混淆。
警戒色是本身具有报复攻击能力的生物长着刺眼的体色,对天敌起警告作用。
比如,有毒的蛇具有剧毒的毒牙和毒液,一旦受攻击就可以用来报复。
有毒的马蜂等也属于同样情形。
而无毒蛇长着有毒蛇相似的刺眼体色就不一样了,因为无毒蛇没有能力发动致命报复攻击行动。
它是借助蛇的天敌对有毒蛇刺眼体色的印象
来逃避天敌的攻击。
这种情形的拟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狐假虎威~
警戒色:具有报复攻击能力的动物长着刺眼体色,对天敌有警戒作用。
警戒色是该种动物本身具有发动致命报复攻击能力。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是流氓我怕谁!”~
小结:。
深圳优质微课件 人教版生物学七上第二章第一节 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
冬天的雷鸟 螽斯
北极狐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典型实例——拟态
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 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竹节虫
枯叶蝶 尺蠖
思考:它属于保护色还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态? 拟态 马达加斯加败叶螳螂
如何区分?
保护色:强调体色与环境相似; 拟 态:强调形状色泽与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典型实例——警戒色
警戒色与保护色、拟态的区别
除色彩外,还应看是否具有恶臭和毒刺。有则为 警戒色,否则为拟态。
黄蜂(有毒) 警戒色
食蚜蝇(无毒) 拟态
总结: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比较
类型
概念
特点
作用
代表 动物
保护色
体色与环境色彩 相似
避敌或 不易识别 捕食
雷鸟 避役
拟态
形状、色泽、斑纹
避敌或
与其他生物或非生 不易识别 捕食
人教版生物学 七上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典型实例——
许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 的特征,在这方面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 ,如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典型实例——保护色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 相似的体色。
夏天的雷鸟 避役(变色龙)
物相似
竹节虫 尺蠖
警戒色
恶臭、毒刺、鲜艳 色彩、斑纹
易识别
预警、 自我保护
黄蜂
警戒色:某些有恶臭味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 的色彩或斑纹。
毒箭蛙
黄蜂 金环蛇
蛾类幼虫
警戒色与保护色、拟态的区别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 识别,从而可以保护自己。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
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 有限的生活条件 + 变异 + 有利性状遗传
导致 导致 适者生存
导致 生存斗争
生物新类型出现
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意义
• 1、从丰富的事实出发,论证了生物是不 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 合理的解释。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 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 2、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 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 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生物界千差万别 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 促进了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 3、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 打击。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特创论 “上帝造人” 进化论
《圣经.旧约.创世纪》 上说,上帝第一天造 出了白天和黑夜,第 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 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 样的植物,第四天造 出了日月星辰,第五 天造 出了水中的各种 动物,第六天造出了 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 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 日。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 学说的精华部分,运用现代遗传学、 生态学、物理、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 化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种群为基本单 位、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
■内容 ①过度繁殖(外因、基础)
②生存斗争(动力、手段) ③遗传变异(内因) ④适者生存(结果)
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 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 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过度繁殖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 树叶不够吃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异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 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
关于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区分-文档资料
关于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区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它们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本质区别。
正确区分生物的体表特征,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依据概念区分。
准确掌握概念及其特点,尤其是概念之间的相互区别,是正确区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关键。
保护色是指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其特点是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识别。
因此,保护色对于动物躲避敌害或猎捕其它动物都是有利的。
如:避役随环境而改变的体色,生活在绿色草地和池塘中的青蛙,背部是绿色的。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身保护。
如:瓢虫鞘翅的鲜艳色斑、眼镜蛇体表的斑纹。
拟态是指某些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的状态,其特点是形似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因而不易被发现。
如蜂兰的唇形花瓣与雌黄峰的外表相近,竹节虫的体形和色泽酷似竹子。
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有助于躲避敌害或猎捕其他动物。
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识别,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并且具要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
据此可以把警戒色与保护色和拟态区分开。
其次,保护色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这里的环境色彩是指环境中主要的占优势的色彩。
如老虎体表黑黄相间的条纹与其生活环境――山林中的斑驳色彩相似;冬天雷鸟身上的白色羽毛与其生活环境――冰天雪地中的白色相似。
拟态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这种生物或非生物的颜色等特征并不一定在所处的环境中占优势,并非主要色彩。
而且拟态现象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
一般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才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就不相似了。
如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时其模样像枯叶,一旦飞舞起来就不像了。
而保护色与运动状态基本无关,如夏蝗的绿色体色。
动物的自我保护的分类
动物自我保护的分类保护色(baohuse)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豹子的花纹和青蛙的绿,还有不少会变色,但最高境界是拟态,不只是颜色,连外型都完全变了(颜色、外形都与环境类似的归于拟态)。
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
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1)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
(2)北极熊的白色皮毛与冰天雪地的环境十分协调,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从上看,与水底的背景相似,向上看却又象天空。
(3)分割色也是一种保护色,如虎、豹、长颈鹿、斑马等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而斑驳的周围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变得模糊不清。
(4)某些比目鱼和蜥蜴能随着背景的变化而改变体色,借以保持和环境的协调,安乐蜥的体色改变由内分泌控制,而避役的色素细胞则由神经系统控制。
保护色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经过长期协同进化而逐步形成的。
对螳螂的观察表明,当他们处于与自己体色相似的背景中时,比在与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中被天敌消灭的机会要小3倍。
警戒色(jingjiese)某些有恶臭、有毒或不可食等特点的动物具有鲜艳夺目的色彩或斑纹,从而对敌害起到“警告”的作用,它是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如毒蛾的幼虫多具鲜明的色彩或斑纹,向这类幼虫进攻的鸟类常被其毒毛刺伤口腔粘膜,因而,这种鲜艳的色彩或斑纹便自然成为鸟类的警戒。
又如,一种欧洲产的蟾蜍能从皮肤腺中分泌出一种使掠食者厌恶的物质,其腹部呈鲜红色。
每当遇到攻击时,它便将其腹部朝上,显露出鲜红的肚皮,由于敌害对红色和特殊的恶臭产生条件反射,只好放弃攻击。
有剧毒的金环蛇和银环蛇身上分别有黄黑相间和黑白相间的花环,这种鲜明的色调使许多动物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蜂类的黄黑或黑白相间的斑纹,瓢虫背上的斑点和色彩都属于警戒色。
但是,警戒色在预防敌害中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虽然一般鸟类不敢贸然进攻毒蛾的幼虫,但杜鹃的口腔上皮却有着特殊的保护功能,它们专吃这些幼虫。
区分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
区分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1.选出下列不属于拟态的项()A.枯叶蝶似枯叶B.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C.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D.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2.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A.虎具有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B.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C.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D.腹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你做出来了吗?第1题答案应选D,但有的同学却不知B、C两项为何不能选。
第2题答案应选A,而不少同学判断出选A后却感到疑惑不定,有的甚至改选C。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
保护色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这里的“环境色彩”应是环境中主要的占优势的色彩,如春夏的草坪是绿色,冬天的雪地是白色;拟态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这种生物或非生物的颜色等特征并不一定在环境中占优势,并非主要色彩。
而且拟态现象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一般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才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则就不相似了;而保护色则与运动状态基本无关,如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停息”状态才像枯叶,一旦飞舞起来就不像了而我们捕捉昆虫也许都有这种体验:有时看到昆虫由这里飞向另一个地方,但马上在另一个地方搜寻,却不能立即找到。
基于以上分析,区别这三种现象就容易多了。
如上面提到的“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这两者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故应是拟态现象,而“虎具有的斑纹”是与环境色彩相似,应是保护色。
再如下面几种现象:“A.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
B.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
C.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
D.腹蛇体表的斑纹。
E.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
警戒色
警戒色与保护色、 警戒色与保护色、拟态的区别
保护色和拟 态现象都表现为 与环境色彩相似 ,不易被识别, 从而可以保护自 己。 而警戒色则表 现得与环境不同, 容易被发现,而 且具有警戒色的 动物和昆虫一般 都具有潜在的伤 害性,据此可把 警戒色与其他两 者区分开。
警戒色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警戒色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warning coloration;aposematic coloration 定义1: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具有使其天敌不敢贸然取食 定义1 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 或厌恶的品质。 或厌恶的品质。 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行为与信息化学( );昆虫行为与信息化学 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行为与信息化学(二级 学科) 学科) 定义2 很多有毒和不可食的动物(尤其是昆虫) 定义2:很多有毒和不可食的动物(尤其是昆虫)具有 的鲜艳夺 目的体色。实验证明: 目的体色。实验证明:鲜艳夺目的色型对捕食者可以起到警告 和广告的作用, 和广告的作用,可减少 被捕食的风险。 被捕食的风险。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行为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行为生态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 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 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 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 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 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 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 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 警戒色。一些有毒箭蛙的体液 常被涂在箭头上用以捕猎;胡 蜂用它有毒的蛰针对其他昆虫 发起致命的攻击;夹竹桃虽可 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这些 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 害,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 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
昆虫行为学 第五章_防御行为
第五章昆虫的防御行为防御行为是指任何一种能够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
.昆虫天敌的捕食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1、发现猎物(昆虫进入捕食者发现的范围并被觉察)2、确认猎物的可食性或有利性3、接近猎物,攻击4、制服猎物以防其逃跑5、取食对于昆虫天敌捕食过程的不同阶段,昆虫表现出不同的防御对策。
1、物理防御(托庇、保护色、警戒态)2、行为防御(采取与捕食者不同的移动方式如逃跑、假死等,或自残、群集防御、反击)3、拟态、多态现象4、化学防御(毒毛和蜇刺等分泌毒液)第一节昆虫防御行为的特点1)昆虫的防御行为总是同捕食动物的捕食对策协同进化的。
2)昆虫的防御行为是针对其他物种的,而不是针对同种其他个体的。
3)即使捕食不是作为一个密度制约因素在起作用,一个遗传性的防御行为也可能在种群中形成。
4)自然选择总是使昆虫的繁殖增至最大限度。
根据防御行为出现的先后:初级防御(primary defence):不管捕食者是否出现均起作用,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
次级防御(secondary defence):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可增加与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机会。
(一)稀有性猎物数量稀少有利于降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随机相遇率。
很多捕食者倾向于更多地攻击较为常见的猎物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避稀选择(apostatic selection),即避稀行为(apostatic behaviour)。
避稀选择有利于数量稀少种类的保存,当一种猎物的数量少到一定程度时,捕食者就会转而捕食其他更为常见的猎物。
这与捕食者搜寻猎物所花费的时间密切相关,猎物稀少,捕食者花费的搜寻时间长,采食效率降低,食物的有利性降低。
(二)多态现象蚜虫的多态现象:无翅孤雌蚜、有翅孤雌蚜;不同季节颜色不同,取食不同颜色的植物,体色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节物理防御物理防御(physical defense)是指昆虫能利用自身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周围环境的物质来伪装、躲藏自己,从而防敌避害。
生物圈中有关概念的疑难辨析
生物圈中有关概念的疑难辨析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生物圈的一些概念,常使学生感到困惑。
本文对这些疑难概念进行解剖,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生物圈大气圈生存条件寄生关系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生物圈的一些概念,常使学生感到困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些疑难概念逐一进行解剖。
1.混淆不同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
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光照、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仙人掌叶变为刺的主要是水分;在东北地区的林区,出现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山腰处是红松林、山顶处是冷杉林的现象,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例1:(江苏南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正确答案:b。
错误答案:a,误认为桃花开放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走出误区:春天,天气变暖,竹林外桃花开放,江水变暖,有利于鸭子在水中游泳和觅食。
此诗句说明,温度对动物、植物的生活均有影响。
2.生物因素中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易混淆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寄生、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
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维持生存的现象。
例2:(湖南株洲)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竞争关系d.捕食和竞争关系正确答案:d。
错误答案:a,误认为猫头鹰与蛇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
走出误区:此题考查对生物因素几种关系的区分。
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中摄取营养物质,可能对寄主造成伤害;共生关系:生物之间相互帮助,“互惠互利”;竞争关系: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1、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豹子的花纹和青蛙的绿,还有不少会变色,例如变色龙;在北极雪地上的北极熊等等。
2、拟态: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
例如竹节虫模拟竹子,枯叶蝶不动的时候像一片枯叶,无毒的蛇模拟出有毒蛇的样子和颜色等等。
3、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警戒色可以警告敌害,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例如有毒的蛇身上有鲜艳的颜色,某些毛毛虫身上有鲜艳的颜色。
4、其他: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等。
比如向日葵的花盘一直朝向太阳的方向。
除此之外,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它生物。
例如:桃花是靠蜜蜂传播花粉的,假如桃花树附近的蜜蜂全部死掉的话,那么这棵桃树就不会结出桃子出来。
二、生物的多样性1、我国的物种多种多样,我国有各种珍稀的动物,例如大熊猫,扬子鳄,朱鹮等;也有各种珍稀的植物,例如“鸽子树”——珙桐,白果树——银杏,银杉,水杉等。
虽然我国物种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某些生物物种正在飞快地消失中。
英国《自然》杂志表明,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
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比自然灭绝的速度高1000倍,平均1小时就有1个物种永远告别我们这个星球。
据调查:1、偷猎、丧失栖息地是生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2、丧失栖息地是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同时滥砍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排放污染物都会加快生物的灭绝。
2、我国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同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例如四川卧龙山自然保护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定的保护区域。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分方法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分方法在设计和视觉传达领域中,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常用的设计概念。
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产品。
首先,保护色是指在设计中使用的一种颜色,旨在保护用户的视觉健康和提供舒适的用户体验。
这种颜色通常是柔和、温和的,不会过分刺激人的眼睛或引起不适感。
保护色广泛应用于产品的界面设计、包装设计和室内环境中,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
警戒色则具有与保护色相反的作用。
它是一种特别醒目和引人注意的颜色,常常用于警示和提醒用户注意潜在的危险或紧急情况。
火警报警器上常见的红色、交通信号灯中的黄色和红色等颜色都属于警戒色。
警戒色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识别和反应,从而保护自身安全。
而拟态是指界面或设计元素的外观和行为与现实物体或概念相似的特性。
拟态设计的目的是增加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的可理解性。
通过模仿现实物体的形状、材质和动作,拟态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地理解和操作产品。
例如,在数字界面上使用按钮的样式和交互方式,就是一种拟态设计。
要区分这些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功能和目的:保护色的目的是保护用户的视觉健康和提供舒适的体验,警戒色的目的是提醒用户注意潜在的危险或紧急情况,而拟态设计的目的是增加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的可理解性。
2. 颜色的特征:保护色通常是柔和、温和的颜色,不会过分刺激人的眼睛;警戒色则是醒目和引人注意的颜色;而拟态设计并没有特定的颜色要求,它更关注形状、材质和动作的模仿。
3. 使用场景:保护色通常应用于需要提供舒适和放松体验的产品或环境中,如医疗设备、舒适家居等;警戒色常见于需要提醒人们注意危险的场景,如交通信号灯、警告标志等;而拟态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界面和产品中,以增加用户的可理解性和易用性。
综上所述,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是设计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功能和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概念的区别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运用它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视觉传达效果。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为适应环境、避免受到威胁和攻击,自然界中动物们的自我保护途径很多,如隐藏、欺骗、威慑、自卫、反击、逃跑等等,方法多种多样,有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硬壳、硬刺、自切、放臭气、喷墨汁、逃跑、装死等。
一、保护色(掩护色)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
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微黄的“沙漠色”作为它们的特征。
北方雪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披上了一层白色,它们在雪的背景上简直看不出来。
还有生活在树皮上的蝶蛾和毛虫,颜色都非常接近树皮的颜色(如毒蛾等)。
昆虫有保护色。
水生动物也是这样。
在褐色藻类里生活的海生动物,都有“保护性”的褐色,使眼睛无法察觉它们。
生长在红色海藻区域里的动物,主要的保护色是红色。
银色的鱼鳞也同样具有保护性,既使它们受不到在空中搜寻它们的猛禽的伤害,又使它们受不到在水下威胁它们的大鱼的袭击。
至于水母和水里的透明动物,像蠕虫、虾类、软体动物等,它们的保护色是完全无色和透明,使敌人在那无色透明的自然环境里看不见它们。
许多动物都能按照周围条件的变动来改变保护色的色调。
变色龙是一种树栖爬行类动物,是自然界中当之无愧的“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变色龙二、拟态竹节虫算得上著名的伪装大师,几乎所有的种类均具极佳的拟态,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模拟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体宽扁,鲜绿色,模拟普通竹节虫植物叶片。
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
竹节虫在亚洲东南部森林里,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木叶蝶,翅膀正面有鲜艳美丽的颜色,反面的颜色却像一片树叶。
这片假的叶子上还可以看到“叶柄”、“叶脉”和类似锈病的斑点,简直真假难分。
枯叶蝶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虎天牛从大小、形状、色彩以及其他方面拟态为胡蜂;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动物学试题答案
动物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类器官指原生动物的细胞质分化出不同的部份,执行不用的功能,如纤毛、伸缩泡等,又叫细胞器。
2. 细胞内消化指原生动物把吃进的食物,水与溶酶体结合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消化。
3. 外骨骼指节肢动物的体壁很厚,表皮层分内、外表皮,它们属非细胞结构,主要化学成份为钙盐,蛋白质和几丁质三种。
几丁质为节肢动物特有,柔韧、不溶于水、酸、碱等,内表皮厚,外表皮薄而致密,在蛋白质和几丁质复合体中沉积有钙盐或骨蛋白时,就变得坚硬称为外骨骼。
4. 辐射对称指腔肠动物的身体,通过身体中轴,可做无数个切面,对称,即通过口面和反口面的中轴,有许多切面能使动物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只有上、下之分,而无前、后、左、右之分。
5. 疣足指环节动物的沙蚕类,它们的体腔连同体壁向外突起,形成薄片状,每体节一对游泳之用的扁平片状物。
6. 脊索指脊索动物从前向后支持身体纵轴的构造,它位于身体背部,神经管背方。
7. 洄游:指鱼类在一定时期,按一定路线进行集体的迁徙活动。
8. 泄殖腔:指鸟类排泄和生殖的共同通道。
9. 中间寄主:指寄生虫的蚴虫所寄生的寄主。
10. 鸣肌鸟类有1-7对条状肌肉,连接气管和胸壁,用于鸣叫的肌肉。
11. 后肾管指环节动物蚯蚓每个体节有一对,两端开口的肾管12. 羊膜卵爬行类具有的能在陆地繁殖的硬壳卵,因为此卵有丰富卵黄,能通气,又具有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解决了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等问题。
13. 开放式循环血液不仅在血管中流,还进入血窦,即血管是不完整的。
如节肢动物14. 胼胝体连接两个大脑半球之间的白色的神经纤维束。
15. 伪足指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其身体的任何部份都可以伸出临时性的突起,起运动作用。
16. 早成鸟早成鸟是母鸟孵出的小鸟立刻就能走动,眼睛睁开,可以跟随母鸟寻食。
17. 复胃指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真胃18. 贝壳软体动物体表由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硬壳,保护柔软身体19. 囊肺节肢动物蛛形纲腹部体表向内凹陷形成书肺囊,其中有许多书页状的肺页,起呼吸作用,外有呼吸孔20. 刚毛指环节动物蚯蚓的体壁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刚毛囊,囊中的毛原细胞分泌的针状、突出体表。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
保护色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这里的“环境色彩”应是环境中主要的占优势的色彩,如春夏的草坪是绿色,冬天的雪地是白色;拟态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而这种生物或非生物的颜色等特征并不一定在环境中占优势,并非主要色彩。
而且拟态现象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一般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才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则就不相似了;而保护色则与运动状态基本无关,如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停息”状态才像枯叶,一旦飞舞起来就不像了而我们捕捉昆虫也许都有这种体验:有时看到昆虫由这里飞向另一个地方,但马上在另一个地方搜寻,却不能立即找到。
基于以上分析,区别这三种现象就容易多了。
如上面提到的“有的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这两者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故应是拟态现象,而“虎具有的斑纹”是与环境色彩相似,应是保护色。
再如下面几种现象:“A.避役的体色能够随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
B.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
C.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
D.腹蛇体表的斑纹。
E.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
”这里的黄蜂、腹蛇具潜在伤害性,且条纹、斑纹很醒目,故C、D是警戒色;避役始终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发现,故A是保护色;南美鲈鱼和海藻中的那种鱼都是与环境中某种生物相似,而且只有在“侧立不动”或“浮在水面”不动时才似植物、如败叶,一旦游动起来肯定就不像了,故B、E是拟态。
逃遁很多动物当捕食者接近时往往靠跑、跳、游泳或飞翔迅速逃离,有时采取直线运动,有时采取不规则运动。
例如夜蛾和尺蠖蛾在蝙蝠离它们较远时采取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飞出蝙蝠的搜索区,但当蝙蝠离它们较近时,便采取飘逸不定的不定向飞行,使蝙蝠难以捕捉。
动物的警戒色和保护色
生物和环境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适应的普遍性 三、动物的保护色 四、动物的警戒色 五、动物的拟态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我们已经知道,生物 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 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 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 生存,换句话说,自然 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 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 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
返回
点拨
因为动物们身上的衣服不一样所以大家很 难找到他们,这就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本领。有:
保护色:动物使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或相 近,都是为了隐藏自己或逃避敌人的侵害。 警戒色:鲜艳是一种警戒,在野外遇到色彩鲜艳的动植物, 可不要轻易出手呀! 拟态:动物自我保护的最高境界是拟态,不只是颜色,连外 型都完全变了(颜色、外形都与环境类似的归于拟态)。
呈现警戒色的动物
图1为(箭毒娃) 图2为(黄蜂) 我们可以看得出两者有着很鲜艳的颜色,并通过 颜色向自己的敌害传递危害信号,起警示作用。返回
动物的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 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 态,叫做拟态。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 或树枝,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停息在 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 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 可以诱使采食花粉的昆虫飞近,从而将这些 昆虫捕食。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 外表相近,可以吸引雄蜂来“交尾”。雄蜂 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 蜂兰传粉。
√
)
×)
B )的变化而变化的。
D 外表
2.下列动物通过拟态来保护自己的是( C )
A
B
C
D
呈现拟态的动物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动物 为了保护自己,除了利用保护 色外,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形态 来躲避天敌。如右上图的竹节 虫,右下图的螳螂和下图的尺 蠖。它们都 使 自己的身 体和 生活的 环境保 持形 态一致性。
探究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
探究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既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又能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②列照原则: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照组。
从理论上说,由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是相等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
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按对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
探究实验设计的思路:操纵实验变量,控制实验变量,捕获反应变量①实验变量(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例如:温度(60℃、沸水、冰块)等。
②反应变量(因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
例如:淀粉遇碘后的变蓝现象。
③无关变量: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例如:试管的洁净程度、实验的时间长短等。
③额外变量: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
特别提醒: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②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又不能被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当科学探完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环境的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特别提醒:生物圈虽然能为各种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和一定的温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对各种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影响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分方法杨世菊(竹山县第一中学湖北竹山442200)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特征。
保护色是动物通过伪装使得自己身体体色和斑点与背景环境相接近进而隐蔽起来,使得不易被天敌发现的体色。
特点:体色与外界环境的优势色彩保持一致。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的色彩和斑纹,与保护色的隐蔽性相反,与环境的优势色彩大相径庭。
特点是:色彩鲜艳醒目,容易识别,一般动物有特殊的“本事”,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拟态是指1个味道很好,可食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采纳有毒或有伤害性物种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的、还有嗅觉和味觉的特征。
模拟有“本事的”生物,防止天敌捕食和保护自身;除此之外,还有模拟非生物,如尺蠖象树棍等。
特点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环境中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1 老虎黄黑相间的斑纹和黄蜂腹部黄黑相间的条纹分别属于( )。
A.保护色、警戒色
B.拟态、保护色
C.警戒色、警戒色
D.拟态、警戒色
选项为A
解析:老虎的黑黄相间的斑纹体色是保护色而不是警戒色。
原因有二: 老虎是大型肉食动物,要捕食羚羊、鹿等小型肉食动物,而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非常快,羚羊可达65km/h,如果老虎体色是警戒色,那么它的体色起预先示警作用,羚羊早就逃之夭夭,而老虎只能望“羊”兴叹,所以老虎体色是隐蔽自己与周围环境优势色彩相似以利于老虎捕食; 因为老虎不具有恶臭或毒刺。
黄蜂腹部的黄黑相间的条纹为警戒色。
原因有二: 它表现与环境伏势色彩不同,醒目易发现; 黄蜂具毒刺有潜在的伤害性。
例2 枯叶蝶和黄蝶的体色分别属于( )。
A.拟态、保护色
B.保护色、保护色
C.拟态、拟态
选项A
解析:枯叶蝶为拟态,原因是:枯叶蝶停息时象枯叶(生物残体),与环境不易区分。
黄蝶的体色为保护色。
原因是:黄蝶的体色与环境中的优势色彩相一致,有利于黄蝶逃脱敌害,表现出适应性。
显然,保护色和拟态都表现为与周围环境优势色彩相似,不易识别;但拟态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一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相似,一旦运动起来就不相似了。
如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象枯叶,一旦飞舞起来就不象了。
而保护色往往与生物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
(BH)
绿眼虫的叶绿体
绿眼虫(Euglena vir idis Ehr enberg1830)为1种习见鞭毛虫,植物学中裸藻门裸藻属的叶绿体特征为“细胞内有许多颗粒状叶绿体,分布于原生质近表面,称边缘位叶绿体,少数种类为中轴位的星状叶绿体,数目很少,只有1~2个”。
国内许多版本(1950~1992)《动物学》、《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大学动物学》等对绿眼虫的叶绿本形态描述多为:“大量圆形叶绿体”、“多个叶绿体”、“有甚多含叶绿素的色素体”,“很多色素体,含多量叶绿素”等。
陈义《动物学》(1950)中明确提出“绿眼虫的色素体1个,在体之中央,胞核之前,作星芒状(34页,注一)。
”但所附的绿眼虫图(第7图),仍显示出多个叶绿体。
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无脊椎动物学》(1961)中有“体内仍充满了呈放射状排列的绿色色素体。
”马特维也夫《动物学教程》(1953)中称“原生质内有充满了叶绿素的大量绿色色素体,形成1个或两个特殊星形。
”此二书指明了叶绿体为放射状或星形,但未指明数目是1个。
其附图均显示多个叶绿体。
沈韫芬等《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1990)中,称“绿色裸藻的色素体星状,单个,具多个放射状排列的臂条,长短不等”(269页),所附图(图版Ⅷ图85)为单个星
状色素体。
和振武、许人和《无脊椎动物实验和野外实习》(1992)谓绿眼虫具有“单个色素体,呈星状,具有多
个放射状排列的臂,长短不一”(41页)附图也示出单个
叶绿体(图Ⅱ10)。
施之南《中国淡水藻类志》第6卷裸
藻门(1999)中指出绿色裸藻“色素体,星形,单个,位于
核的中部,具多个放射状排列的条带,长度不等(p.61)。
”附图亦显示单个星状色素体(p.346图版Ⅷ1)。
Hyman的T he I nv er tebrates(1940)(p.100Fig.27. A)及Pennak的Fresh-water I nver tebr 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3)(p.23Fig5.B)均示出绿眼虫的叶绿体为
单个放射状。
综合上述,绿眼虫(绿色裸藻)的叶绿体应为单个,
具多个放射状臂,长短不一。
各种版本动物学中对其描
述“大量圆形叶绿体”是不正确的,应予以订正。
和振武(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2)
(BF)
—
25
—
2003年第38卷第4期 生 物 学 通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