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碰撞标准-刘桂彬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
碰撞结束起至 30min 时间内,REESS 不应爆炸、起火。
5 试验程序
5.1 试验前的车辆准备 5.1.1 纯电动汽车和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按 GB/T 18385-2005 标准 5.1 条 款进行完全充电。 5.1.2 不可外接充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按车辆正常运行状态准备试验。 5.1.3 纯电动汽车和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碰撞试验应在车辆充电结束 24h 内进行。 5.1.4 进行正面碰撞试验的车辆其他状态按 GB 11551 的相关规定准备。 5.1.5 进行侧面碰撞试验的车辆其他状态按 GB 20071 的相关规定准备。 5.1.6 进行后面碰撞试验的车辆其他状态按 GB 20072 的相关规定准备。 5.2 碰撞试验
从碰撞结束起至 30min 时间内,不应有电解液从 REESS 中溢出到乘员舱, 不应有超过 5.0L 的电解液从 REESS 中溢出。 4.4 REESS 要求 4.4.1 REESS 移动要求
位于乘员舱里面的 REESS 应保持在安装位置,REESS 部件应保持在其外壳 内。位于乘员舱外面的任何 REESS 部分不应进入乘员舱。 4.4.2 REESS 特殊安全要求
2
带电部分 live part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3.10 电平台 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连的可导电部件,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3.11 高压母线 high voltage bus 与 REESS 相连接的高压电路,包括 REESS 的对外输出部分和充电部分。 3.12 起火 fire 能持续发生火焰的现象。
及与动力用高压系统传导连接的高压部件应同时符合 4.2~4.4 要求: 4.2 防触电保护要求 4.2.1 总要求
每一条高压母线至少应满足 4.2.2~4.2.5 规定的四个条款中的一个。如果碰 撞试验在车辆的 REESS 与电力系统负载主动断开的情况下进行,则车辆的电力

整车侧柱碰碰撞安全标准

整车侧柱碰碰撞安全标准

整车侧柱碰碰撞安全标准《C-NCAP管理规则(2009年版)》(适用于2009-2012年6月)C-NCAP 标准中规定:正面100%碰撞:速度50km/h;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56km/h;侧碰:速度50km/h.《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2012年标准提高,于2012年7月1日实施:正面100%碰撞:速度50km/h;正面40%偏置碰撞:速度64km/h;侧碰:速度50km/h;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增加,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新车评价标准。

作为一项重要的第三方新车评价标准,中国新车评价制度(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C-NCAP)在2021年推出了新的标准。

其中,侧面柱碰测试和电气安全考核成为评估车辆安全性能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重点介绍C-NCAP 2021对侧面柱碰的相关安全指标设置,并探讨为什么电气安全考核在新标准中变得更加严格。

侧面柱碰测试要求的提升C-NCAP 2021对侧面柱碰测试的要求相较以往标准更加严格。

在假人伤害要求方面,C-NCA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保护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

该标准要求在侧面柱碰试验中,乘客室内的变形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乘客受伤的风险。

同时,C-NCAP还对车辆的整体结构强度、侧面碰撞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电气安全考核的重要性与以往的评价标准相比,C-NCAP 2021引入了对车辆进行电气安全考核的要求。

这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回应,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系统特点和电气安全风险。

电气安全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触电保护性能:评估车辆在发生电气故障时,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车内人员触电事故。

这包括对车辆电气系统的设计和构造进行检查,确保关键部件与人员之间有足够的绝缘和防护措施。

电解液泄漏:针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系统,考核其在碰撞事故后是否会出现电解液泄漏的情况。

充换电体系怎样以质取胜?

充换电体系怎样以质取胜?

文 / 本刊记者 赵子垚充换电体系怎样以质取胜?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矛盾也从“里程焦虑”向“补能焦虑”转移,由此,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服务能力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11月11日下午,在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的“补能体系——打造充换电高质量产业生态”主题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副处长毕超,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高级技术总监刘桂彬,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三级职员/教授级高工李斌,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区CEO 王随着规模化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业已成型,我国充换电产业正面临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探索的焦点该是什么?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充电领域副总裁彭鹏,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于翔,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支持总监路文刚,深圳市优优绿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龙,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樊志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卢毅等行业参与机构有关负责人与企业精英作现场发言,研讨充电设备高质量发展技术路线、充换电产业标准体系构建、运维服务品质提升等相关话题,分享换电模式以及电池金融推广应用经验,提出充电设备及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该主题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主持。

仝宗旗表示,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充换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各地方也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引导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正处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也更加注重全面覆盖以及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

以质取胜的广袤前景近年来,在政策指导和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毕超在致辞中表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795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超过250万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某款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试验研究

某款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试验研究

b u t a l s o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e l e c t r i c s a f e t y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e l e v a n t s t a n d a r d s , a n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s i d e p o l e c o l l i s i o n t e s t wa s c o n d u c t e d . T h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o f s a f e t y d e s i g n we r e p o i n t e d o u t a n d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b y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a n a l y s i s .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中心 ,天津 3 0 0 3 0 0 ) 摘要 :电动汽 车的侧 面柱碰撞 ,不仅要 满足侧 面柱碰 撞标 准 中的乘 员保 护要 求 ,同时因为在碰 撞过程 中存在 漏
电 的 可 能 ,还 必 须 满 足 电 气 安 全 方 面 的 要 求 。鉴 于 此 ,依 据 相 关 标 准 , 对 一 款 电 动 汽 车 进 行 侧 面 柱 碰 撞 试 验 ,
0 引 言 计 中 存 在 的
问题 。 1 试 验依 据
我 国在传统汽车 的研 发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
比 还 有 相 当 大 的 距 离 ,但 经 过 多 年 的研 究 与 探 索 ,在 纯 电 动 汽 车 技 术 开 发 上 的在 某 些 领 域 ,已 经 达 到世 界 领 先 水 平 。但 电动 汽 车 整 体 研 发 水 平 与传 统 汽 车 相 比 ,在 某 些 领 域 还 不 够 成 熟 ,整 车 碰 撞 安 全 技 术 研 究 就 是 其 中 的一 个 方 面 。 与传 统

中保研 新能源标准

中保研 新能源标准

中保研新能源标准
一、碰撞测试项目
中保研针对新能源车型的碰撞测试项目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柱碰等。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评估车辆在各种实际碰撞场景下的安全性能。

1. 正面碰撞测试:测试车辆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正面撞击固定障碍物。

测试主要关注车辆的结构完整性、乘员保护系统以及逃生系统的表现。

2. 侧面碰撞测试:测试车辆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侧面撞击固定障碍物。

测试主要关注车辆的侧面结构、安全气囊以及侧面防撞梁的表现。

3. 追尾碰撞测试:测试车辆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追尾撞击固定障碍物。

测试主要关注车辆的结构完整性、乘员保护系统以及座椅和头枕的支撑性能。

4. 柱碰测试:测试车辆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固定柱子。

测试主要关注车辆的前部结构和安全气囊的表现。

二、评测车型
中保研对多款新能源车型进行了评测,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类型。

评测车型的选择主要基于市场销量和关注度,同时考虑车型的多样性。

评测车型的具体信息可以在中保研的官方网站上查询。

三、评分体系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评分体系主要基于实际碰撞测试结果和各项指标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分体系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

根据评测车型在不同碰撞测试项目中的表现,以及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估,最终得出整体的评分结果。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车型的安全性能,为购车提供参考。

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

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

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及试验方法1. 引言纯电动乘用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乘用车在底部抗碰撞能力方面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

为确保纯电动乘用车的安全性能并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

2. 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底部抗碰撞能力是指车辆底部在发生碰撞时能否有效保护车辆的主要零部件和驾乘人员的安全。

纯电动乘用车的底部结构由于电池组的存在,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存在更高的风险。

因此,底部抗碰撞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底部抗碰撞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底盘结构纯电动乘用车的底盘结构应设计为能有效分散和吸收碰撞能量的形式,以减少对车辆主要零部件的冲击。

同时,底盘结构应能够抵抗可能由于路面不平造成的冲击和振动。

2.2 防护罩防护罩是保护纯电动乘用车底部重要零部件的关键设施,应具备较高的耐碰撞能力。

防护罩在保护电池组、电动机和其他底部设备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减少对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

2.3 电池组保护纯电动乘用车的电池组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中需包含对电池组的保护要求。

电池组的保护可以通过设置防护板和加强支撑结构等方式实现。

2.4 安全距离纯电动乘用车的底部抗碰撞能力要求中还应包含安全距离要求。

安全距离是指车辆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它直接影响着车辆在不平路面上的通过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因此,安全距离要求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车辆的实际使用环境和路况条件。

3. 底部抗碰撞能力试验方法为确保纯电动乘用车的底部抗碰撞能力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底部抗碰撞试验方法:3.1 静态加载试验静态加载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底部抗碰撞试验方法,其通过施加受控的外力或重量在车辆底部进行试验。

试验时需确认试验点和试验载荷,并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和承载能力。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

庆 宽( 石家 庄铁道 学 院 ,石 家庄 00 4 )/ 5 0 3/ 土木 工程 学报 . 一
2 0 ,4 ( ) 6  ̄6 0 7 07 . 2 7 -
缓速器后 的车 辆制动稳 定性的技术措 施.对给定参数 的车辆 的定量分析表明 , 出的技术措施能扩大车辆 同步附着系数的 提 范围, 降低车辆后轮先抱死 的可能性 , 提高车辆 的制动稳定性.
隧 道 工程 喷膜 防 水施 工 工 艺 的试 验研 究 =A xei na n ep r tl me
s d n t e c n tu t n tc n l g f s r y o u n lwae — t y o h o sr c o e h o o y o p a — n t n e tr u i
0O19 8 46 8 5 0・2 8 0
po f mbae[ , / ro me rn 刊 中] 蒋雅君(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 6 0 3 ) 10 1, 杨其新 , 蒋波 , 刘东 民, 盛草樱 ∥土木工程学报. 2 0 , 07. 一 0 7 4 ()

7 ~ 8 ,8 7 l 6
图 4表 1 5 参 . 关键词 :车辆;电涡流缓速器 ;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稳定性
0o l9 8467 5 ・2 舳 0
斜拉索 表面水线 的周 向摆动被认 为是激发索发 生风雨振 的重 要 因素 .有水线 的索 的气动力可 以认 为是索本 身的气动 力和 水线摆动产 生的气动力的组合.在风洞中 , 过竖 向强制振动 通 试验 , 测试索的气动力并算得气动导数 H 和 n * 4.为 了模拟 水线 的摆动 ,对贴有 水线的索施 行两端 同向强 制扭转振动试 验 ,测试 振动 中的气动力.通过分析水线的摆动对索竖 向振动 阻尼的贡献 ,表明水线 的摆动既能促使索变得气动不稳 定,也 可 以促使索变得气动稳定,这主要取决于水线摆动与索振动之 间的位相差. 同时,通过在风洞 中模拟人工降雨并对水线进行 跟踪观测,发现水线沿索轴 向分布及摆动不均一,指出掌握风 雨振 时水线 的各个 参数对 分 析和理解 该振动 具有 重要意 义. 图 1 表 2参 9 1 关键词:斜 拉索 ;风雨振;水线;摆动 ;观测

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标准

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标准

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标准
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是电动汽车安全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测试电池包在车辆底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能。

具体的实验标准和要求通常由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汽车安全标准机构或认证机构规定,例如美国的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欧洲的ECE(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等。

一般来说,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会考虑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
碰撞速度和角度:实验中会规定碰撞的速度、角度等参数,以模拟真实道路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底部碰撞情况。

结构完整性:实验会评估电池包在碰撞后的结构完整性,包括是否出现破裂、变形、漏电等情况。

电池保护措施:评估电池包底部是否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如防护板、加固结构等,以减轻碰撞对电池包的影响。

安全隔离:检验电池包与车辆其他部件的隔离情况,防止碰撞对其他部件的影响,以及防止电池包因碰撞而对车辆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电池包底部碰撞实验旨在验证电动汽车在底部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能,确保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保护电池系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车辆和乘员的伤害。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概要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概要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孙振东1;刘桂彬1;赵春明1;于秀敏2(1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62 2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长春 130025摘要: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

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前言:随着我国“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的实施,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环保汽车的开发力度正在由弱变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正在逐步建立,通过整车集成配套技术的研发实现与传统汽车的技术对接,逐步向产业化延伸。

汽车作为面向大众的消费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是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而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内装有高电压的动力回路,由数十块,甚至几百块储能单元(如单体电池串联或者并联组成的储能系统(如动力电池组的电压远远超过安全电压,所以相对传统汽车来说,电动汽车对碰撞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电动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分析1.1标准内容分析与比较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除了应符合《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标准要求,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还应符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电动汽车国内外主要法规和标准是美国FMVSS 305、中国GB/T 18384.1-2001和GB/T 19751-2005以及欧洲ECE R100等,但是欧洲ECE R100主要是对电动车辆结构和功能方面要求,对于碰撞试验方面没有详细规定和要求,所以我们主要研究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标准,表1列出了试验项目和要求的比对情况。

1.2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从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电动汽车碰撞试验在电解液泄漏和动力蓄电池保持位置等方面标准要求基本一致,在绝缘电阻方面由于GB/T 18384.1-2001的标准制定较早,虽然没有要求,但是从碰撞安全角度看,碰撞试验后测量和评价绝缘电阻是必要的。

电动汽车底部碰撞 安全标准

电动汽车底部碰撞 安全标准

电动汽车底部碰撞安全标准
电动汽车底部碰撞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在底部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员安全而制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底部碰撞安全标准:
1. 电池防护: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应该受到充分的保护,以防止在底部碰撞时受到损坏。

这可以通过在电池组周围安装防护结构来实现。

2. 碰撞测试:电动汽车应该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以确保在底部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员安全。

这些测试通常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后面碰撞等。

3. 底部结构强度:电动汽车的底部结构应该足够强度,以承受底部碰撞的冲击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来实现。

4. 成员保护:电动汽车的座椅和安全带等应该能够在底部碰撞时保护乘员的安全。

这可以通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座椅和安全带,并确保它们正确安装和使用来实现。

电动汽车底部碰撞安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电动汽车在底部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员的安全。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或汽车制造商制定,并在电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得到严格遵守。

新能源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新能源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新能源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2.5碰撞安全
2.5.1 侧面碰撞防护设计
侧面防护结构按照GB 38032《电动客车安全要求》附录 B 进行碰撞试验,车辆在碰撞试验后应符合 GB/T 31498 中 4.2~4.4 的要求。

2.5.2 侧翻防护设计
车身防护结构若按GB 17578 进行上部结构强度验证试验,应在其可充电储能系统荷电量(SOC)30%~50%且处于上电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G B/T 31498 中4.2~4.4的要求。

2.5.3 追尾碰撞防护设计
后高压舱B 级电压部件的布置位置和防护结构应考虑被追尾后,符合GB/T 31498 中4.2~4.4 的要求。

2.5.4 底部碰撞防护设计
底部碰撞防护设计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离地间隙,二是防护结构。

若动力电池布置在地板下,轴间电池下方主梁(不包含局部加强梁、加强件、千斤顶座等)最小离地距离建议设计为轴距的4%或3.3%(对于安装空气悬架的车辆),但不得小于190mm,同时考虑防护结构设计,防护设计应能满足发生底部碰撞后符合G B/T 31498 中4.2~4.4 的要求。

5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测试标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测试标准

2012年7月1日,我国最新的汽车碰撞安全评价规程《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正式实施。

2012年8月31日,中汽中心的重点试验室——汽车安全试验室也正式落成。

新标准、新场地、新设备,对于参与碰撞的汽车各个项目也将更加严格、全面。

为了体现C-NCAP的公正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安全试验室会从近两年内新上市的乘用车中选取同类车型中销量较大的车,并且近期没有停产计划。

车辆从天津4S店购买,保证测试车辆与消费者从市场买到的车是同等品质。

车型高中低档都会有,但以市场保有量大的中档车居多,平均车价不到15万元。

试验汽车是中汽中心掏钱购买的,以坚持C-NCAP独立性和非商业性的原则。

汽研中心每年都会拨1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运作,其中80%-90%为购车款,其余部分用于试验的耗材及运营。

中心购买车辆一般会选择上市不超过两年的新车,同时要求销量较大,能够代表市场主流产品。

除了自主购买外,中心还接受企业自愿申请。

同样由中心从4S店购买碰撞试验用车辆,但相关试验费用由企业承担。

刘玉光表示,汽研中心作为央企,拨专项经费进行碰撞试验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可以推动汽车行业的进步。

试验数据不对外公开,有需求的企业可自愿购买,但不强制购买,目前购买数据的企业不超过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独立性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是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

2006年,中汽中心推出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56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评分规则非常细致严格,最高得分为51分,星级最低为1,最高为5+。

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并进行了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中汽中心确定了新的C-NCAP的试验和评分规则,《C-NCAP管理规则(2012年版)》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建设呼唤前瞻性

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建设呼唤前瞻性

人民眼/P eople's views“统计发现,新能源汽车团体标准立项阶段有预研的项目,平均研制周期为7个月。

而预研不充分的项目,研制周期往往要超过一年。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创新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部部长赵立金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团体标准存在前期预研不充分、标准研制周期较长等问题。

那么,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标准化建设是否“拖后腿”了?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国内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中国标准国外“开花”“实际上,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开展得很早,是跟‘十五’期间的‘863’计划同步发展的。

早在1998年,汽标委就成立了电动车辆分标委,开始制定电动汽车国家及行业标准。

200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还没普及,我们就率先出台了6项新能源整车标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刘桂彬表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体系。

据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发布了100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基础定义、整车、关键系统和部件、充电接口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国行标的制定周期相对很长,程序复杂。

”对标准制定周期问题,刘桂彬也坦言,“一项新标准,要经过立项、起草和验证、专家和企业反复研讨、工信部和国标委审批等程序,才能发布。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从制定到发布,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

”刘桂彬同时表示,也正因如此,标准才能更公平、公正、公开,经得起推敲。

刘桂彬透露,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和《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已完成公示,将在近期发布。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为5569辆,同比增长99.3%。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与分析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与分析

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技术研究与分析
孙振东;刘桂彬;赵春明;于秀敏
【期刊名称】《汽车工程》
【年(卷),期】2007(029)010
【摘要】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5页(P833-837)
【作者】孙振东;刘桂彬;赵春明;于秀敏
【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6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62;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457;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商用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与改进设计分析 [J], 刘丽亚;王登峰;孔军;李再华;黄小枚;唐洪斌
2.正面碰撞试验中假人头部及胸部受力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J], 商恩义;张君媛;
杨斌;张慧云
3.某商用车正面碰撞试验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 [J], 何润华;王立星
4.两车正面碰撞试验有限元分析 [J], 李欣欣
5.三种典型正面小重叠碰撞试验对比分析 [J], 季奕[1];马伟杰[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8V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适用性分析

48V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适用性分析

48V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适用性分析张英男;陆春;刘桂彬【摘要】汽车48V系统被公认为是现阶段最有效的通过低成本而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技术手段,其直流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不到60Vd.c.,但交流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超过了30Va.c.,达到了我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中B级电压电路的规定.通过对汽车人员触电防护单点失效情况以及48V系统电路的分析,研究了汽车48V 系统在单点失效和产生第二失效点的情况下的人员触电危害,提出了汽车48V系统人员触电防护方法的建议.【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汽车48V系统;电气安全;国家标准【作者】张英男;陆春;刘桂彬【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7.3CLC NO.:U467.3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5)05-108-03 汽车48V系统是在12V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拓展,保留传统12V电路,额外增加独立的48V电路,12V电路处理例如照明、点火、音响系统等传统负载,48V系统处理空调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动悬架等底盘系统。

48V系统在车辆上的应用使得现代车辆上大量的大功率用电系统可以独立于内燃机,不论内燃机转速如何,用电系统都可以处于最佳的驱动状态,甚至发动机停止时也可以保证如空调等的一些功能处于工作状态,这一方面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负载,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且减少了排放。

包括宝马、奥迪、戴姆勒在内的多家整车厂推出了使用48V系统的概念车型,试验车型的节油率达到15%左右。

48V系统作为汽车有效的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手段已得到全球的共识。

在我国最新修订的GB/T 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中,将电气元件或电路分为以下等级,如表1所示。

电动汽车碰撞要求标准

电动汽车碰撞要求标准

电动汽车碰撞要求标准
电动汽车碰撞要求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和国际汽车安全组织制定,以确保电动汽车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和符合特定的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电动汽车碰撞要求的主要标准和考虑因素:
1. **前面碰撞:** 标准要求电动汽车在前面碰撞事故中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力,保护车内乘客。

这通常包括前面的车身结构和空气囊系统。

2. **侧面碰撞:** 要求电动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提供足够的侧面碰撞保护,包括车门和车身结构的设计。

3. **翻车测试:** 确保电动汽车在翻车事故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减少翻车的风险。

4. **碰撞安全系统:** 要求电动汽车配备现代的碰撞安全系统,包括电子稳定控制、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等。

5. **高速碰撞测试:** 在高速碰撞测试中,要求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等高速道路上的碰撞安全性能。

6. **行人保护:** 确保电动汽车在行人碰撞事故中减少对行人的伤害,包括前部和车辆下部的设计。

7. **电池安全:** 要求电池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以防止电池在碰撞中泄漏或引发火灾。

8. **制动性能:** 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要符合特定标准,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机构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欧洲新车评价程序(Euro NCAP)等制定和监督,以确保电动汽车在道路上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遵守这些标准,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认证,以获得销售许可和消费者信任。

同时,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也自愿进行额外的碰撞测试,以提高其产品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电动汽车整车提出碰撞后安全要求 Electric Safety in Post-crash
汇报提纲
一、电动汽车安全问题 二、国外标准现状现状 三、标准内容讲解
国内外电动汽车碰撞标准法规动向
2015/7/27
6
国外标准情况 EV Safety Standards & Regulations
Standards:
ECE R94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 FRONTAL COLLISION
ECE R95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 LATERAL COLLISION
FMVSS 305(2011) 电动车辆—电解液溅出及电击保护
汇报提纲
一、电动汽车安全问题 二、国外标准现状现状 三、标准内容讲解
1、范围
车辆种类包括带有B级电路 的 电动汽车 和 混合动力汽车。
碰撞试验类型包含正面碰撞,侧面碰撞。
车型范围与现有GB11551 和 GB20义
3.1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 3.2 B级电压 voltage class B 3.3高压系统 High voltage system 3.4 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REESS 3.5 乘客舱Passenger compartment 3.6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3.7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 3.8可导电部件 Conductive part 3.9外露可导电部件 Exposed Conductive part 3.10带电部件 Live part 3.11电平台 Electrical chassis 3.12高压母线High voltage bus 3.13起火Fire 3.14爆炸 Explosion 3.15 电力系统负载 balance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GB/T31498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
The safety require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post crash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标准化研究所
2015/7/27
1
宣贯提纲
一、电动汽车安全问题 二、国外标准现状现状 三、标准内容讲解
电动汽车面临的安全问题 New Safety Challenges of Electric Vehicles
2015/7/27
11
4、技术要求
开始
4.1、总则 按5.1和5.2完成车辆准备、 碰撞试验后,车辆高压系统 应满足4.2-4.4要求。
Regulations
国外法规情况 EV Safety Standards & Regulations
ECE R100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ELECTRIC POWER TRAIN
ECE R12
THE PROTECTION OF THE DRIVER AGAINST THE STEERING MECHANISM IN THE EVENT OF IMPACT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 Safety specifications -- Part 2: Vehicle operational safety mean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failures
ISO 6469-3:2011
• 高能量的动力电池
High energy REESS
• 高电压的动力系统
High voltage
• 大质量的动力电池
Massive traction battery
起火 爆炸的可能 potential hazards (Explosion, Fire)
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造成的电击伤害 Potential electric shock Direct contact /Indirect contact
对动力电池单体、模块以及系统的要求 Requirement for cell/model/system 2、电动汽车正常使用 EV in Normal Use
REESS in Whole Vehicle/Functional Safety/High voltage safety
3、电动汽车发生意外安全要求非正常 EV in Non-normal Status
Different Power train from Traditional Vehicle
对车辆功能安全提出新要求 New Functional safety means
电动汽车安全的3个层次 3 levels of Electric Vehicles Safety
1、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 REESS Safety
对乘员及第三方的潜在伤害 Potential danger to passenger and pedestrian
• 含有化学液体的动力电池
• Electrolyte
对乘员及第三方的潜在伤害 Potential danger to passenger and pedestrian
• 动力系统与传统车的显著区别
ISO 6469-1:2009
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 Safety specifications -- Part 1: On-board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RESS)
ISO 6469-2:2009
Electric road vehicles -- Safety specifications -- Part 3: Protection of persons against electric hazards
ISO 6469-4
Proposal:Electrically propelled road vehicles — Safety specifications — Part 4: Post crash requirem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