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Economics PUMA3001大类基础课本科生3.0 54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课程目标: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

1.1 掌握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设、分析方法等。

1.2 掌握经济体制、价格机制。

2.1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

2.2 掌握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

3.1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3.2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1 掌握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4.2 掌握成本分析和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5.1 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5.2 掌握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小四号黑体)(五号宋体)经济学概述1.教学目标:掌握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设、分析方法等, 理解 经济体制、价格机制,2.教学重难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3.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毕业要求 1、4毕业要求 2毕业要求 2毕业要求 3、5毕业要求 2毕业要求 3、4毕业要求 1、5毕业要求 2毕业要求 1、4毕业要求 3第 1 章第 2 章第 3 章第 3 章第 4 章第 4 章第 5 章第 5 章第 6 章第 6 章1.11.22.12.23.13.24.14.25.15.2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课程目标 5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均衡价格理论1.教学目标: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2.教学重难点:需求原理、供给原理、弹性理论3.教学内容:均衡价格及其应用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1.教学目标: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2.教学重难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3.教学内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1.教学目标: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教学重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3.教学内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1.教学目标:掌握彻底竞争市场、彻底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2.教学重难点:关门点、市场的短期均衡3.教学内容:彻底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彻底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1.教学目标:掌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2.教学重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3.教学内容:在彻底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4.教学方法:教授、互动5.教学评价:提问、讨论(四号黑体)(五号宋体)章节内容第一节经济学的科学内涵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三节生活的关系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应用第四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入效应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厂商均衡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决定第四节经济学与社会需求原理供给原理均衡价格及其弹性理论欲望与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替代效应与收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成本与收益彻底竞争市场彻底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需求函数劳动与工资资本与利息的学时分配999999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五节 企业家才干与 利润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 量标准与政策作业及 要求1-2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4.21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6.2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了解经济学掌握经济学的核心概 念与基本问题 了解稀缺性与资源配 置掌握如何做出选择掌握供给理论掌握需求理论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 数量掌握如何计算弹性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 用论应用替代和收入效应分析 总产量、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 成本分析彻底竞争市场短期均 衡和长期均衡 彻底垄断市场短期均 衡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 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 衡引言核 心 概 念 和 基本问题 稀缺选择供给需求均衡分析弹性效用替 代 和 收 入 效应 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彻底竞争彻底垄断寡头垄断竞争授课 时数3333333 33333 3 3 3 3日期3.13.173.243.314.74.1434567891011121314151617 4.285.55.125.195.266.96.166.23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备注周次(四号黑体)1.指定教材:《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讲授法:讲授基本原理、法则、规律、模型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经济学原理课程旨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经济问题的本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决策原理,为日后的经济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2. 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竞争机制等。

3. 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

4. 熟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5. 培养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安排1. 原理与方法-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工具2. 微观经济学-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弹性和边际分析- 市场均衡和效率- 市场结构和行为-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3.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 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4. 经济学分析的应用- 公共政策和经济效益评估- 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 个人理财和消费决策- 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 发展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经济学原理和理论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例分析:运用具体案例和实际数据,帮助学生将经济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和分析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课堂演示:通过模拟市场、实际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和经济意识。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和讨论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2. 作业与报告:布置课后作业和小组项目报告,考察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前半部分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本科)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本科)

经济学原理一、课程简介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学会并掌握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类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理论教学内容1.绪论了解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的意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需求供给理论掌握内容:需求定义;需求影响因素;供给定义;供给影响因素;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定理;供给定理;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定义;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了解内容:需求函数;供给函数;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的例外;需求表;供给表;几种资源配置方式。

3.弹性理论掌握内容:弹性定义;弹性公式;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分类、计算、公式;需求价格点弹性定义、公式、影响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分类、影响因素;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分类;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蛛网模型。

了解内容:需求价格点弹性计算、供给价格点弹性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公式、分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应用。

4.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内容:效用、总校用和边际效用的定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了解内容:效用的特点;效用的作用;需求曲线的推导。

5.生产者行为理论掌握内容:企业的本质;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生产的经济区域;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扩展线;规模报酬;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生产的经济区域;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教学大纲,帮助教师在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和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2. 掌握供给与需求、市场机制、价格形成等基本原理;3. 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原因和效果;4.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5.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更深层次的经济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经济学导论1.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1.3 经济学的分支和发展2.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2.1 供给与需求关系2.2 市场均衡和调节机制2.3 价格形成和价格弹性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3.1 市场失灵的类型和原因3.2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功能3.3 政府干预的方法和效果4.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4.1 国民经济核算4.2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4.3 全球化与国际贸易5. 宏观经济政策5.1 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5.2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5.3 经济增长政策与就业6. 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1 个人理财与投资决策6.2 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6.3 政府决策与社会福利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经济学原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2. 授课内容注重生动、接地气,融入生活实例和经济新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自主思考和独立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和演讲,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五、考核方式1. 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于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2.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的评价,考察学生对于经济学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 课程项目和报告的完成情况,考查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4. 平时作业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估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态度和进展情况。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conomics课程编号:2414204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课学期:第2学期学分/周学时:3学分/3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学会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

(2)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3)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和进行课外科技活动。

4.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综合性和应用性比较强,故要求让学生先修《管理学原理》,学生在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理论之后再开设本课程,并为《市场营销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打下基础。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威廉·博伊斯(经济科学译丛).经济学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杨继波杨旭彪.西方经济学教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网上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二学期开设,共计54学时(讲授54学时)。

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分为平时作业、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考核方式与要求:(一)考核的主要内容:1.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2.各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3.对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规划和实施能力。

(二)考试形式:采用综合考试,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包括实训、练习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组成。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的学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供求关系、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等。

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结构、价格机制、竞争与垄断等。

熟悉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和政策,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经济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理解经济政策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导言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经济学的分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利润最大化的原则5、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寡头市场的特点和均衡6、要素市场劳动市场的供求和工资决定资本市场的供求和利率决定土地市场的供求和地租决定7、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8、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9、国民收入的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理论ISLM 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0、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11、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和原因失业的定义、类型和原因菲利普斯曲线12、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含义和衡量指标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模型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征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西西安培华学院二〇一三年七月《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B8201 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执笔人:袁萍审核人:李红霞一、课程的性质《经济学原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二、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三、教学任务1.通过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和训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2.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训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和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的技能,即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后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教学时间安排完成以上教学内容时,在体系安排上,主讲教师可以适当调整。

六、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学习,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七、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当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同时安排必要的讨论和作业,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八、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百分制,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题型与题量应视各年级学生水平而灵活选用。

考勤和作业、课堂表现、讨论各占10%,共40%;期末考试占60%。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 魏小文.《西方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3] 于忠江,孙冰.《西方经济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4]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十、教学主要内容纲要第一章导言(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如何对待和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基本内容。

2.掌握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薄利多销”、“谷贱伤农”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以及需求价格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边际效用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效用理论概述。

2.边际效用分析。

3.无差异曲线分析。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分组讨论:“钻石悖论”。

在人们生活中,水比钻石重要得多,但钻石的价格比水却高的多。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生产函数。

2.掌握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3.掌握成本与收益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要素最适投入,成本与收益。

(三)教学主要内容1.生产函数。

2.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

3.成本与收益。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3.掌握垄断竞争、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三)教学主要内容1.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市场。

3.完全垄断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

5.寡头垄断市场。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培华小吃街的市场结构类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均衡条件。

第六章分配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2.掌握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和地租理论。

3.了解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收入分配原理。

(三)教学主要内容1.收入分配的原理。

2.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和地租理论。

3.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分析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2.描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垄断等引起的市场失灵。

2.了解微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市场失灵。

(三)教学主要内容1.市场失灵。

2.外部性。

3.公共物品。

4.垄断。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外部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外部性。

2.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

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其他指标。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三)教学主要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国民收入中的基本总量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IS-LM模型。

2.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三)教学主要内容1.IS-LM模型。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运用IS-LM模型分析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如何用总需求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

2.掌握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货膨胀理论。

1.失业。

2.通货膨胀理论。

(四)实践教学安排分组讨论:结合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例如,近几年来物价持续上涨与整个经济社会通货膨胀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2.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来源。

3.了解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周期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三)教学主要内容1.经济周期。

2.经济增长理论。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简述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基本目的与要求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

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教学主要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四)实践教学安排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六)作业、习题、案例或思考讨论题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分组讨论:经济繁荣和萧条期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