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电池》教案设计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点亮小灯泡》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电池和灯泡的工作原理,学会用电池和灯泡制作简单的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池和灯泡的基本知识、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画法、实验操作步骤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动手操作和实验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高,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和灯泡的基本知识,学会用电池和灯泡制作简单的电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和灯泡的基本知识,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画法。
2.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动手能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原理。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实验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电池和灯泡的基本知识,讲解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的画法。
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电路的制作,使灯泡发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让学生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电路,使灯泡发光的方式发生变化?学生自由探讨,提出创新性的想法。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电池》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电池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电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明白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灯泡、导线等。
2.课件:电池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思考电池的作用。
实验:将一个灯泡连接到电池上,灯泡亮起来。
提问:为什么灯泡会亮起来?电池是如何让灯泡亮起来的?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电池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将一个灯泡连接到电池上,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电池的理解。
问题:电池是如何工作的?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电池的环保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池,了解电池的种类和应用,并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废旧电池。
科学教案《电池》

科学知识
认识电池的内、外部特征,感知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电池的内部特征。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进行猜想和设计。
3、会连接简单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假设和猜想。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二)、用电池点亮小灯泡
1、动手连接,点亮小灯(体验的过程)
师:假如老师给你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两根导线,你们能点亮小灯泡吗?(生:答)
师:想试试吗?试可以,不过试的时候,我们得注意一些事项,(出示课件并解释:注意不要用导线直接把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那样会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在一瞬间发热发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破坏。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要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师:小结板书:“+”正极,“-”负极。“1.5v”表示电压大小。
师:电池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大家想知道吗?(生:想)
师:先要学生观察已打开的电池,再观察课件上的电池。
师:现在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对电池有更多的认识吧。
学生观察。学生也可以结合本组已有的电池,进行亲身实际观察。
通过观察了解电池的结构,并为点亮小灯泡做准备。
生:分组讨论、填好表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验证猜想
师:真的会与我们猜想的一致吗,科学的猜想还需要靠什么来验证呢?按照连接图连接好电路,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对不对,好吗?(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8)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8)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以及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电池,知道电池的用途,了解电池的优缺点,以及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电池,但对电池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知道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
2.教学难点:电池内部构造的理解,以及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池的用途和作用。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电池的内部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池样品、电池实验器材、课件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应用实例,如遥控器、手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电池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池的内部构造,动手操作,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电池》教案设计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电池》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认真观看电池外部特点并有所发觉。
2.经历一个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会依据自己的体会对电路连接图中的小灯泡的亮灭做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验证。
3.搜集、整理关于电池种类和用途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猜想与假设需要依据一定的事实。
2.体验自己制作电池的乐趣。
科学知识1. 了解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2.明白电池有多种多样(电能来源各不相同,可为今后能量转换积存感性认识),并了解电池的用途。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材料预备:课件(各种各样的电池、伏打电池;废旧电池的危害)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酸性水果(或者白醋)。
教学过程:一、导入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你都见过哪些种类的电池,我们在哪些地点用到它?二、新授:㈠、各种各样的电池:1.学生独立摸索以上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并完成课本64页下部表格的填写。
(教参上按电池成分分为碱性、锌碳、锂锰、氧化银、锌空等电池,学生不容易分清,因此教师能够让学生按照外型的区别大致区分)2. 交流探讨:⑴、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形,你有哪些发觉?)期望学生能够产生的感悟:a.电池的种类专门多。
(专门多物体都能储存电能)b.电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专门紧密,电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⑵、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池都发挥了庞大的作用,但是你明白吗?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却会造成专门严峻的环境问题。
观看:CAI课件介绍废旧电池的危害。
讨论:那么我们该如何样处理废旧电池呢?(垃圾分类处理)3.最初的电池——付打电池人类最好的电池是什么样呢?阅读65页资料。
伏打电池的结构是如何样的?(锌、铜、酸性液体)㈡、制作水果电池1.伏打电池的结构难道如此简单,确实能够产生电流吗?我们也来试一试!2.出示材料:我在实验室里找到了许多锌片和铜片,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酸性的呢?(捂住腮帮子,提示学生去联想相关酸性食品)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醋、酸梅、柠檬、橘子、西红柿等3.如何样才能明白我们的“电池”产生了电呢?a.舌尖尝(注意卫生,酒精消毒)b.发光二极管4.提示实验中注意事项:a.制作水果电池时,制作水果电池时,铜片与锌片应隔开一定距离插入选定的材料中,不能互相接触。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池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池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各种电池,但对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电池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举例说明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节能环保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池的工作原理。
2.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池的奥秘。
2.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呈现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电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
2.准备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或视频。
3.准备与电池相关的生活实例。
4.准备小组讨论的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电池?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内部构造。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电池的正负极,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池。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节能环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使学生对电池的应用和节能环保有更清晰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电池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6)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6)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定义、种类、工作原理和环保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电池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对电池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池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环保知识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定义、种类、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探究电池的奥秘,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能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定义、种类、工作原理。
2.难点:电池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奥秘。
3.讨论教学: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精神。
4.情景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电池实验装置、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课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电池,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电池是什么吗?电池有哪些种类?”2.呈现(10分钟)介绍电池的定义、种类、工作原理。
通过展示电池实验装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工作过程。
同时,阐述电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电池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电池的使用现象。
5.拓展(5分钟)介绍电池的环保知识,如废电池的处理、节能减排等。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电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电池,掌握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电池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
2.难点: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性质和特点。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电池分类展示、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电池,引发学生对电池的兴趣,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电池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电池的相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电池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让学生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学生跟随操作,掌握电池的基本使用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池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7)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7)一. 教材分析《电池》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以及了解电池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池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池。
4.了解电池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2.电池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讲授法:讲解电池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等。
2.课件:电池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电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电池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电池是什么吗?电池有哪些种类?”2.呈现(10分钟)讲解电池的种类和特点,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探讨电池的工作原理。
4.巩固(5分钟)提问:“电池是如何工作的?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讲解电池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手机、电动汽车等。
引导学生了解电池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种类,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8.板书(5分钟)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以上是教学过程的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电池》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能源利用和环保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池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池,但可能对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探讨电池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保的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电池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灯泡、导线等实验器材。
2.课件:电池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如AA电池、充电电池等,引导学生关注电池的存在。
提问:“你们对电池有什么了解?电池是如何工作的?”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介绍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讲解电池的内部结构,如正极、负极、电解质等,并展示相关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从而验证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电池是如何让灯泡发光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5)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15)一. 教材分析《电池》这一节内容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向学生介绍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池的相关知识。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电池的构造、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种类电池的优缺点,同时还能了解到电池在使用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电池作为一种微观的科技产品,学生对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电池的基本认识,再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池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种类、构造、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掌握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电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种类、构造、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电池的工作原理。
2.难点:电池内部构造的微观原理,以及电池使用和保养的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池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电池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等。
3.课件:电池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9)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教学设计 (9)一. 教材分析《电池》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章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在电池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建立起对电池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能正确使用电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池的基本知识。
2.实验法: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讨论法:分享电池的实际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池、灯泡、导线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遥控器等,引导学生关注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知识。
3.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池的实际应用,如新型电池的研究、节能环保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拓展知识视野。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学生整理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7.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电池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电池应用的小短文。
8. 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电池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电池|湘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具:干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压表、电流表。
2.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用电池的电器?(二)探究电池的构造1.出示干电池,引导学生观察电池的外形。
(三)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1.提问: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呢?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电池的工作原理。
3.教师讲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四)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利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2.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二)探究电池的电压和电流1.提问: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3.教师讲解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引导学生理解。
(三)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和电流。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四)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电器中应用吗?(五)环保意识教育1.提问:电池对环境有什么影响?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了解了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环保意识。
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探究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对话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压和电流是什么吗?生1: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电池|湘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电池的结构,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电池的正负极及其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干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等。
2.学具:每组一套电池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个电池,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第二环节:探究电池的结构1.教师展示电池,引导学生观察电池的外观,提问:“你们能看出电池有什么特点吗?”3.教师分发电池,让学生拆开电池,观察内部结构。
第三环节: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1.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路是如何工作的吗?”3.教师展示电池和灯泡的连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池是如何让灯泡发光的吗?”第四环节:实验操作1.教师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电池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电池的连接方式对灯泡亮度的影响。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电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六、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课后收集电池的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电池的特点和应用。
2.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和回收电池,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电池的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重点:1.教师展示电池,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电池的两端通常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两端分别是正极和负极,它们是电池工作的关键。
”2.教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解释电池工作原理:“那么,电池里的能量是怎么让小灯泡发光的呢?”难点:1.教师用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极的作用:“想象一下,电池的正负极就像是一道门的两边,电流只能从一边流向另一边,这是单行道哦!”学生点头理解后,教师继续:“所以,如果我们将电池接反了,灯泡就不会亮。
电池-湘科2001版五年级上教案

电池-湘科2001版五年级上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电池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知道一些常见的电池类型,并能正确使用它们;•能够对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电池使用寿命作出初步预估。
教学重点•理解电池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电池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对不同使用情况下电池使用寿命的预估。
教学过程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常见电器用电习惯,提问:电器和电池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电器需要外部电源才能使用,电池可以自主供电,然后进入本节课内容。
讲解2.现场展示一节五号电池,并向学生讲解: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组成,放入电器内部以供电器运行。
3.介绍学生常见的电池类型,并介绍不同类型电池的使用寿命。
教师可以介绍干电池、镍铜电池、锂电池等几种常见电池的类型及其使用场景,并向学生演示不同类型电池组成及其开关方式。
然后向学生解释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电池消耗情况,引导学生发现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是影响电池消耗快慢的两个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正确预估电池使用寿命。
4.引导学生了解电池的可循环使用性。
介绍电池的可循环使用性及其方法,并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电池的浪费。
练习5.学生分组讨论一些每日生活中使用到的电器,以及讨论这些电器应该使用何种类型电池。
学生应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活跃参与,帮助学生弄清以上问题。
6.教师供应一些不同电器和电池的图片,帮助学生识别并区分不同种类的电器及其用途,并帮助学生理解电池在电器内起到的功能和重要性。
总结7.教师综合以上内容,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并帮助学生回答今天课堂上出现的所有问题。
课后作业1.课后请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电池的构成是什么?电池有哪几种类型?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电池的使用寿命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正确预估电池使用寿命?2.让学生能够在家庭、课堂或公共场合中,观察到周围电器和电池的组合使用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体会电池的使用和重要性。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说课稿(17)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说课稿 (17)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电池》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电池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
但电池作为一个小小的科技产品,学生对其内部原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电池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电池的内部原理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难点:电池的内部原理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池的内部原理和作用。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池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制品,引导学生关注电池,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电池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说出对电池的了解,教师进行总结,引出电池的基本概念。
3.学习电池的种类: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电池,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4.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电池的内部原理和作用。
5.学习正确使用电池:让学生了解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电池实验操作,验证电池的工作原理。
7.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电池的认识,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8.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电池的基本概念、种类、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 电池》湘科版

电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真观察电池和灯泡的外部特征并有所发现。
2、经历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能发现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但方法多样。
过程与方法:1、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进行猜想和设计。
2、会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此电路。
3、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假设和猜想。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
教学难点:能正确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并画出此电路。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展示,实验法,启发指导学生,观察,引导,猜想,假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看这样张照片(课件出示城区夜景),多么美丽城市夜景,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这么色彩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些灯泡要有什么才会亮呢?学生:电……教师: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电池、发电厂……教师:老师手上就有一节电池,它能点亮小灯泡吗?学生:能(不能)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电池。
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探究利用电池点亮小灯泡秘密。
二、讲新授课(二)观察电池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
教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张图片(出示各种电池图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同学们从以上几张图片,你们发现电池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正极和负极教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电池,你们能指出电池的正负极在哪里吗?学生:能(不能)3、教师:出示电池的结构课件。
引导学生了解电池铜帽一端是正极,用“+”表示,电池锌壳一端是负极,用“-”表示。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画出一节电池呢?请同学们在你们的笔记本上画出电池。
(一)观察小灯泡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师引入:下面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小灯泡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观察电池外部特征并有所发现。
2.经历一个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对电路连接图中的小灯泡的亮灭做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验证。
3.搜集、整理关于电池种类和用途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猜想与假设需要依据一定的事实。
2.体验自己制作电池的乐趣。
科学知识
1. 了解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2.知道电池有多种多样(电能来源各不相同,可为今后能量转换积累感性认识),并了解电池的用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材料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电池、伏打电池;废旧电池的危害)
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酸性水果(或者白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你都见过哪些种类的电池,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它?
二、新授:
㈠、各种各样的电池:
1.学生独立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并完成课本64页下部表格的填
分清,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外型的区别大致区分)
2. 交流探讨:
⑴、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情况,你有哪些发现?)
期望学生能够产生的感悟:
a.电池的种类很多。
(很多物体都能储存电能)
b.电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电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⑵、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池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是你知道吗?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却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问题。
观看:CAI课件介绍废旧电池的危害。
讨论:那么我们该怎样处理废旧电池呢?(垃圾分类处理)
3.最初的电池——付打电池
人类最好的电池是什么样呢?阅读65页资料。
伏打电池的结构是怎样的?(锌、铜、酸性液体)
㈡、制作水果电池
1.伏打电池的结构居然这样简单,真的可以产生电流吗?我们也来试一试!
2.出示材料:我在实验室里找到了许多锌片和铜片,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是酸性的呢?(捂住腮帮子,提示学生去联想相关酸性食品)
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醋、酸梅、柠檬、橘子、西红柿等
3.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电池”产生了电呢?
a.舌尖尝(注意卫生,酒精消毒)
b.发光二极管
4.提示实验中注意事项:
a.制作水果电池时,制作水果电池时,铜片与锌片应隔开一定距离插入选定的材料中,不能互相接触。
b.注意区分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演示)在连接实验装置时,强调铜片连出来的导线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锌片连出来的导线应该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可下位参观其他小组的制作情况。
三、小结,布置下次课需要准备的材料(小灯泡、1.5伏干电池、导线)。
第二课时
材料准备:
小灯泡、1.5伏干电池、导线
画有若干简笔干电池和小灯泡的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电池,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池就数这种1.5伏干电池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它。
二、新授
㈠、观察电池
1.干电池大家都很熟悉,对吧?那你能说出电池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同组同学手中的电池都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吗?
2.分组观察,并做好简捷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