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难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纵使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验证了上一章学过的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氢气2H2O 2H2↑+ O2 ↑属于分解反应,

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提问】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1、【小结】1: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讲解〕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②同一类原子,③总称。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元素的分布

①宇宙间存在的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元素。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③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碳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镁,碳,硫,磷,等等都是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等,都是化合物

纯净物元素组成进行分类的,所以不能把纯净物和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混为一谈。

2.区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能只看名称,而要认真分析其组成后才能得出结论。即不能注重外表而不看实质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重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难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品红扩散,组织学生讨论。

为什么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升高,水会减少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度加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联系实际再举例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事实。

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同时,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不停的运动,分子与分子之间不是紧密相连而是有空隙的。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这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显微仪器,能达到原子级的超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作为观察物质表面结构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作为在极其细微的尺度--即纳米尺度(1nm=10-9m)上实现对物质表面精细加工的新奇工具。目前科学家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某些原子。一门新兴的学科--纳米科学技术已经应运而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隧道显徽学研究室的科学家正奋力投入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扫描隧道显微学方法,已于1992年成功地在石墨表面刻写出纳米级的汉字和图案。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在高定向裂解石墨表面上刻写的汉?“中国”,其中笔画的线条宽度为10nm。如果用这样大小的汉字来书写《红楼梦》一书,只需大头针针头那样小的面积,就可写进全书的内容。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画出来的中国地图其比例尺为l∶1013。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实验:在40ml的蒸馏水中滴入几滴酚酞,取少量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

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

如48页图3-8(或右下图)所示,

3

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生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这些现象::a: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b:在烟厂工作,虽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c: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那里去了?

d: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e: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