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北朝画像砖共25页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2024
这是绘在北魏贵族墓室顶部的星象 图,直径约7米,有300余颗星,用 连线标明星座,是已知我国年代较 早、较详细的星图,反映了当时天 文学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还有 哪些成就?达到了什么水平?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齐民要术
意义: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 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 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齐民要术》对 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地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材料研读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 获。——《齐民要术·种谷》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东汉末年 《观沧海》等
东晋
《桃花源记》等
课堂检测
1.某校书法社团学员在临搴《兰亭集序》书法字帖时,被其“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势所折服。《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王羲之B.颜真卿 C.柳公权D.欧阳询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 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 化进一步显现。下列文献中最早记录该时期麦类作物栽培和麦食 生产加工的是() A.《兰亭集序》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
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4.文学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4.文学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学成就,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结
领域类别 农学 数学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45张)
240万 320万 359万
50万 433万 620万
中原地区
为江南经济发 展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
2021/10/10
22
合作探究
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北民南迁,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2021/10/10
23
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 1、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2、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还有利于发展淡水渔业。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 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 坐御床,时人称之为 “王与马,共天下”。
2021/10/10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 堂兄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8
北伐
(1)原因:南迁的北方 人怀念家乡,希望晋 朝能恢复中原。
祖逖为恢复中原做出了
努力,他胸怀大志,勤奋 苦练,夜半“闻鸡起舞”, 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11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 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 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021/10/10
12
西晋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齐梁陈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 都在建康,共170年。
420年,东晋被其大 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
2021/10/10
33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业方面:
南朝牛车画像砖
(1)开垦 荒地 ;兴修 水利 ;
(2)改进生产技术: 改进、推广犁耕 , 施用粪肥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青釉龙柄鸡头壶(南朝)
第五十九页
南朝 越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
第六十页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第六十一页
第六十二页
青釉双龙柄鸡首壶
泰州博物馆
青瓷莲花尊
C.莲花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术性的造型,设 计别致,意匠新颖。
尊体以腹为中心,下部 塑饰向上的莲花瓣,上部塑 饰向下的莲花瓣。又名仰复 莲花瓷尊。
第六十三页
黄釉贴花莲瓣纹尊(北齐) 高20厘米,口径11厘米,山 西省寿阳县出土,山西省博物 馆藏
第四十一页
东晋婺窑双复系盘口壶
第四十二页
婺州窑瓷器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风格文雅大方。产品造型上与 越窑类似,但婺州窑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如三国时的人形互联,三圆柱形 足水盂,西晋时雕贻龙纹盘口瓶等。瓷器特征: (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 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泛红。 (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
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 孔香熏、熊形或兔形水注;
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 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
第五十页
西晋对比汉、三国
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
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 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 上捏塑鸡、羊、虎、龙(多在器物的柄上);在香熏等器物上有 楼孔装饰。
第三十六页
第三十七页
②浙江窑系分布:越窑(曹娥江地区)、瓯窑(东部瓯江地区)、 婺窑(衢地区)、德清窑(北部东苕溪地区 黑瓷产地)
浅析南北朝画像砖图形艺术——以南京博物院馆藏“羽人戏虎图”为例
画像砖是一种古代民间美术艺术,主要以拍印和模印的方 式存在,是融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貌和审美风情于一体, 具有装饰和建筑两重性的图像砖,更是带有时代印记的图形艺 术。画像砖以线雕(或线刻)的表现技法进行多块砖的拼镶,主 题多样,制作技艺精湛,图案精美,形式多样,在古代民间美术中 独树一帜。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六朝画像砖藏品“羽人戏虎”砖 画,图案形象的栩栩如生,体现了古代画者的精湛画技。文章通 过深入分析画像砖的图案、形式,探寻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 美风情,以加深对画像砖图形含义与寓意的理解。
在古代,画像砖图形多样,其功能作用也不尽相同。“羽人戏 虎”画像砖主要用于皇室墓葬,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具备 一定的礼仪功能和象征意义,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砖上的每 个图形都有独特的含义与寓意,在墓葬中的位置和承担的功能、 作用也不同。如:在古代,羽人是神话中的飞仙;虎的形象为祥 瑞异兽,在墓室璧画中承担着“四神”功能和护送升仙的职责;云 是吉祥的象征;莲花是佛教艺术中的代表性形象,在佛教中是清 净、圣洁、吉祥的象征,同时也代表极乐世界。这些具有吉祥寓 意的画像砖,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祈求长生、渴望升仙的愿
浅析南北朝画像砖图形艺术
——以南京博物院馆藏“羽人戏虎图”为例
□王琮冯晓娟
摘 要: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既是来自乱、分裂的时代,又是文化自觉的时代,更是艺术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迅速发 展、佛教文化的传入,是促进画像砖发展的重要因素。画像砖受多种文化融合的影响,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时代 的发展特点。该文以南京博物院馆藏“羽人戏虎图”为例,通过"以图证史”的方法对其图形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归纳出其表 现技法、特点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南北时期画像砖图形艺术、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工艺美术史—6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陶瓷工艺 第三节 画像砖 第四节 染织工艺 第四节 金属工艺 第四节 漆器工艺
概述
汉代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战乱的时代,社会经 济、文化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我们把这一时期简称为六朝。 1、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中最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的完成,它替代了铜器而制作出 各种生活器皿。
龙虎镜
兽形生肖镜
新疆克孜尔石窟
克孜zī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其中有70余窟壁画保存完 好。石窟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壁画风格具有鲜 明的西域特色。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 窟麦积山位于甘肃 省天水市东南约35 公里处 。山峰的西 南面为悬崖峭壁, 石窟就开凿在峭壁 上,有的距山基二 三十米,有的达七 八十米。在如此陡 峻的悬崖上开凿成 百上千的洞窟和佛 像,在我国的石窟 中是罕见的。
金属工艺
1、在金属工艺中,一般日用器皿都被青瓷所代替,唯有铜镜尚有特色。 2、浙江绍兴的铜镜,多采用浮雕的手法,表现立体的效果,题材多为人神车马、神 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
漆器工艺
1、由于战争混乱,这一时期的漆器已不如汉代那样发达。同时,由于 陶瓷生产发展 很快,许多生活用品都可以用陶瓷代替,因此漆器的生产就相对减少。但漆器制作 技术方面仍是向前发展的。 2、漆器工艺:夹纻造像、斑漆、绿沉漆。
莲花和忍冬: 莲花和忍冬是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花草纹样。从商周到 六朝以前是以动 物纹为题材的装饰阶段,唐代以后则是以植物纹为题材的装饰阶段,而六朝时期则 是一个重要的过度时期。 这也反映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随之 在发展和变化, 人们的审美逐渐摆脱宗教和神话思想的束缚,、以自然花草为欣赏对象,获得了思 想上的解放。
画像砖
画像砖画像砖带有模印绘画的砖,是东汉时期大型墓葬中,嵌在墓壁上用于装饰墓室、炫耀墓主身份与地位的建筑装饰材料。
画像砖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发现的数量和品种都较少。
有的墓葬全用画像砖装饰,有的与画像石并用,画面内容与画像石大体一致又互相补充。
画像砖多为方形、长方形。
方形砖长、宽一般在40-50匣米左右,制作较精。
长方形砖一股长50、宽30厘米,工艺较粗,图案简单。
画面的制作方法用陶模压印而成,根据内容需要施彩绘。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
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
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
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
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
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画像砖的形制有两种,一为边长 40cm 左右的方形,一为长 45cm 左右、宽 25cm 左右的长方形。
分布地区主要是四川,偶见于河南等地。
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汉画像砖陆续在中原一带出现,这些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
若干年来,画像砖一直为学界、艺界、藏界所珍视,许多硕儒名士收罗品题,殊为雅事,汉画像拓片也成为一纸难求的“宝物”。
贵妇出游画像砖的产生早于画像石,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是画像砖艺术的滥觞期。
东晋南北朝画像砖
• 2 关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的画粉 本作者各家说法不一。有点认为是民间集 体创作,但是此砖画与民间美术品并不相 同,所以这种推论可以排除。
• 3 六朝画像砖艺术不仅是著名的画家的艺
术结晶,还是一大批无名工匠的辛勤劳动。 画家完成画像砖粉本后,下面的工作则都 交给了工匠。
•
一件文物的价值,我们常常从它的历史性、艺 术性、科学性等方面予以评价,“南朝贵妇出游 画像砖”符合其中的两大条件,即历史性和艺术 性,它为我们提供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服饰 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南朝绘画艺术的真实范本, 为后人研究南朝的文化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从这一点来说,“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确是一 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北朝画像砖
• 北朝画像砖分布
2005年李梅田的 《北朝墓室画像的区 域性研究》一文,根 据北朝画像砖的区域 性将其划分为:云代 地区,洛阳地区,邺 城—晋阳、关中地区、 青齐地区等。
• 北朝画像内容与题材 • 在目前发现的北朝画像砖中,最重要的就是河 南邓县彩色画像砖墓。
•
这座墓出土了大量的有关佛教内容及儒
北朝画像砖欣赏
北朝画像砖欣赏
北朝画像砖欣赏
北朝画像砖欣赏
小结
• 六朝画像的艺术特点
• 1997年,武翔的《江苏六朝画像砖研 究》,对六朝时期画像的艺术特点归纳为 以下几点认识:
1
六朝画像转艺术源于汉代画像砖,但受
六朝新画风和外来绘画艺术的影响,风格 大变。从单砖到巨幅拼嵌砖画,从线刻到 高浮雕,规模扩大,技法更新,成为我国 画像砖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极大地影 响了后代的砖刻和绘画艺术。
南朝画像砖
• 南朝画像的内容较多,有很多是与当时期 的绘画主题相吻合的,甚至是直接把绘画 的题材当做墓葬画像的主题内容。 • 这一时期画像砖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基本延 续了两汉画像砖的传统,是汉画像砖艺术 的发展,人物造型以奔放流畅的线条为造 型基础,有一定的气势,足以传神,但仍 显得简单古拙,细节的描写还不够,这与 砖本身酥松的材质无法精细刻画有关,然 而从整体上观察它已经比汉画像砖精细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5.山水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行程,而且越来越明显地肩负起 重要的精神使命,逐步具备了充当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形象表征 的精神品格。 6.花鸟画也受到称赏而在不断萌发之中,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和绘画科目。 7.佛教题材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位臵,许多著名画家正是在佛 教绘画中创立了成熟的风格得到公众的赞赏。 8.佛教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气势和精湛的技巧而形成 一个新的雕塑艺术高峰。 9.书法艺术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成为以 后历代师法、尊祟的对象。 “ 10.对于绘画的深入研究,导致出现厂专门件的绘画理论著 作.表达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日益丰富、细微的认识. 11.陶瓷工艺美术中的青釉瓷器以其艺术上的成熟、完美而在陶 瓷史上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成为唐宋青瓷的先驱。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
第四节 书法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 发展成今草,行书达到完美的境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完 全成为自觉。 一、三国、西晋书法 隶书仍是官方通行书体,当时碑碣大多使用隶书。西晋禁止立碑, 墓志兴起。楷书取代隶书成为必然。 西晋:陆机《平复帖》 魏: 钟繇 二、东晋书法 东晋是行书、草书成熟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章草向今草转 化。今草经王氏父子逐渐定型,达到成熟。行书经王氏父子的革 新,成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三、南北朝书法 此时期的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 南朝碑刻: 龙颜碑、瘞鹤铭 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多彩 南朝书法家
仪仗图河北磁县湾漳墓
仪卫出行图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
运用铁线勾勒,人物力求体态、身段合理,比例适度,面部有神 韵。广泛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村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加人们 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整个画风已脱离了汉画 单调、比例失调的情况 ,出现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风范。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来坐坐坐!甭跟 我客气!
以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拥戴司马睿 称帝,王氏家族控制了东晋的军政大 权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开启东晋门阀 政治格局
一、东晋的兴亡
3.观察《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祖逖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东晋时期北伐的过程和结果。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贫。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稻米—和《鱼史是记主》要食物,放火烧荒,耕种水田,
没有钱穷困的人比较多。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不同:
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年种植的东西几个 郡都可以吃饱。丝织品丰富,足可让天下人穿暖。
中原人民南迁
东晋中原人口迁移示意图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自然因素: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②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③河流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政治因素: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北朝
蜀 西晋
吴
南: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政 权更替频繁,共170年(420—589 年)。
南朝牛车画像砖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对比一下,两则材料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
420-479
479-502
502-557
中国绘画简史之一: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
中国绘画简史之一: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中国绘画简史之一(精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绘画则是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棵奇葩,并随着时光流转彰显华贵。
在初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余,本文拟以中国绘画发展简史为主线,通过追溯名画创作背景,了解画家简历与创作风格,领悟历史变迁与名家励志故事,以提高艺术赏析能力和美学情趣。
史前及魏晋南北朝绘画中国绘画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历史。
最初绘画是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并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墙壁画、绢画和纸画日渐兴盛,使用的工具也转向了毛笔、墨和天然矿物质颜料。
两千多年前,战国无名画家作品《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则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帛画。
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开创性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史前象形文字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图形与文字的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艺术,探讨绘画技巧则晚至秦汉才开始。
魏晋时名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而分裂的时代,时局纷乱和社会动荡造成经济普遍衰退,但此时统治阶层早已被儒家思想所左右,民间风气也随之俯仰。
同时,佛教的传播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迫切需要,绘画艺术随之也发生了强烈变化。
自曹不兴创立佛画后,他的弟子卫协又有所创新发展,并使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变得繁复起来。
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主要体现为政教服务,即“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为此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大行其道,得到了长足发展,南方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六朝三杰”等著名画家,北方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和田僧亮诸多大家。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为顾恺之人物故事画《洛神赋图》,而画中山水只是作为衬景,山水画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杰出画家及主要作品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纹样
三国两晋南朝北时期(220年—589年) 忍冬纹、狮子纹、莲花纹、树纹、八
宝纹、飞天纹、鹿纹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
升时期,装饰纹样的图题材内容 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装饰 包括劳动场景、贵族生活、乐舞 杂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 然天象等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 人们对从天界到世俗的关注。装 饰形式从写实到写意抽象发展, 注重气势的描绘。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千 秋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钱 币 上 的 文 字 纹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工艺制 作技术明显提高,装饰图案因织 机的改进而更为丰富和多边,锦 的织造一般已用四、五套色织成。 漆器了除继承传统的彩绘、针刻、 浮雕、铜扣和银扣等工艺外,还 新创了“金扣器”与镶嵌工艺, 图案细如游丝,表现高超的技艺。 特别是漆器和丝绸上的云气纹, 形象多样而生动,布局紧密而均 匀,飞扬的气势体现了汉代图案 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神佛纹
龙凤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描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 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 却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 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 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 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 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凤纹在青铜器上的流行, 是青铜器开始具有一些人 性的色彩,世俗的愿望开 始占据着宗教巫术的地盘。
汉代石刻构图中, 把上下左右和对角 线,结合构成一个 有多方位的空间
汉代 南京砖画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 名士(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的合 称。
邓县画像 砖
孝子故事
孝子图
古代纹饰在现代的应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战乱的时代, 这时的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是这时的社会 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魏晋南北朝从事绘画⼯作的主⼒仍然是⼯匠,但史书缺乏记载,⽆从查考。
⽂⼈中乃⾄帝王从事绘画者,画史记载不下⼏⼗⼈。
三国始帝王将相善画,表明绘画⾝价已不同于以前。
其中吴曹不兴在绘画史上最为知名。
两晋画家⼤增,晋明帝司马绍善画佛像。
西晋画家最有名者当推卫协,葛洪称之为“画圣”,其主要贡献在于创⽴了时代新风,“古画皆略,⾄协始精”。
东晋王?、王羲之、王献之三代,皆善书画,是⾃觉地将书画⽂结合在⼀起的书画家,王⽒的理论与实践对⽂⼈画的发展⽆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主要画家及其作品 戴逵(?-396年),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亳县)⼈,后移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
聪明博学,好谈论,善属⽂,能⿎琴,⼯书画,精雕刻,巧艺靡不毕⼯,堪称⽂艺全才。
戴逵特长于铸造和雕刻佛像,是最早创造使⽤夹纻漆塑像的艺术家,还是有名的⼈物画家和⼭⽔画家。
戴逵的理论,为以后王微、宗炳、谢灵运等⼈继承,成为⼭⽔画创作的指导思想。
戴逵之⼦戴勃、戴顒,也是知名的画家和雕塑家。
南北朝绘画以南朝为盛,画家地位亦较⾼,南朝画家中名声最著者为陆探微,陆探微特善肖像画,其⽤笔“笔迹劲利,如锥⼑焉,似觉⽣动”。
与顾恺之、张僧繇齐名。
宗炳(372-433年),字少⽂,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县)⼈,著名⼭⽔画家和书法家。
终⽣隐居,不乐为官。
好⼭⽔,爱远游,妙善琴书,精于⾔理,所著《画⼭⽔序》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画理论⽂章,影响深远。
这篇画论提出了⼀些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先,他提出了哲学与艺术殊途同归说:“圣⼈以神法道⽽贤者通,⼭⽔以形媚道⽽仁者乐”,都是为了净化⼈的⼼灵,“澄怀观道”;第⼆,⾸次明确提出⼭⽔画透视原理的运⽤:“竖画三⼨,当千仞之⾼;横墨数尺,体百⾥之远”;第三,强调艺术对⾃然加⼯提炼;第四,把“畅神”即陶冶情操的作⽤视为⼭⽔画的⾸要功能:“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王微(414-453年),字景⽞,⼭东琅琊临沂⼈。
少好学,⽆不通览,善属⽂,能书画,解⾳律、医⽅、阴阳术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课件(共28张PPT)
——摘编自袁宝龙《晋宋之际的皇权回归与门阀余响》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晋宋之际的皇权回归。
●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 上述材料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有何意义?
二、东晋与南朝
3.南朝:宋齐梁陈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 东晋灭亡。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 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 史上统称为“南朝”。
二、东晋与南朝
史海拾贝:来自教材外的信息
● 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
——魏晋傅嘏
● 西晋时,州刺史察举的秀才采用了考试,实行对策。君主出五道政论题,答得好授官就高。南朝 的秀才对策,仍然是五道策题,“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友好交往、统治者改革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但是,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 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 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壞。因此,迅速汉化、士族化 的鲜卑权贵们飞速地腐化了,他们比奢斗富,相互攀比,贪污受贿,极力聚敛,凡此种 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精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沖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 转衰,归于灭亡。
第4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解析版)
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练)1.(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如图反映了自东汉至西晋末年,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情况。
唐刘知几《史通·邑里》记载:“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衣冠南渡”的原因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①气候恶劣,北方少数民族难以生存②北方战乱,中原地区多数家园被毁③北人南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④衣冠南渡,保存中原儒家传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是组合类选择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东汉至西晋末年。
根据材料“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结合所学可知,西北边陲地区位于内陆高纬度地区,气候恶劣,北方少数民族难以生存;根据材料“洛阳荡覆”,可归纳为北方战乱,中原地区多数家园被毁,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北人南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衣冠南渡’,保存中原儒家传统文化”属于“衣冠南渡”的影响,而非原因,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选A项。
2.(2023·湖南长沙·校考模拟预测)《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
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
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
这一现象源于()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
据材料“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之间为了争夺中华正统地位,纷纷采取措施树立自身的正统观,东晋则利用礼仪规范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东晋时期玄学盛行,所以东晋重视礼仪,不是为了解决佛道对儒学的挑战问题,排除A项;南北方文化交流不是东晋“极为重视礼仪”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东晋时期门阀政治达到巅峰,排除C项。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好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基础过关】1.(2023·北京怀柔区三模·3)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下列选项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征的是()①战火连绵,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②数百年分裂局面是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③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在冲突与交往中逐步走向交融④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各统治者为了巩固壮大自己的统治,努力发展经济,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故①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数百年分裂局面是由于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的典型特征,故②错误;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故③正确;从西晋末年起,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促进了江南的开发;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文学发展(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南北朝民歌),书法(“书圣”王羲之)、绘画(顾恺之)等大放异彩,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2.(2023·山东淄博三模·3)图1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
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
这说明当时()图1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据题干内容可知,在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富贵之家在祭祀或者宴请之时,都采用“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而“炙”本来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说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故选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着重点是“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被汉族人所使用,这与华夏认同观念无关,并且,华夏认同观念一般指的是其他少数民族认同中原汉族地区的文化,排除A项;据题干内容可知,其所述史实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借鉴了游牧民族的习俗,排除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富贵之家使用北方游牧民族“炙”这种烹饪肉类的方法,并没有涉及饮食结构问题,排除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