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纸上微型实验的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7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附答案(打包下载)
1.周期(完成下表)
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行数
1
2
3
4
5
6
7
所含元素种数
2
()
8
()
18
()
32(排满时)
每周期0族元素原子序数
2
10
18
36
()
86
118
总结一:
(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前三周期叫,后四个周期叫。第七周期排到112号元素,共有26种元素,由于尚未排满,所以又叫周期。
1.532
38.89
688
铯(Cs)
略带金属光泽、柔软
1.879
28.40
678.4
⑴相似性:碱金属单质中除略带金色光泽外,其它的均是色,碱金属单质都质地较(硬度),有性,碱金属的密度都。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都,如在温度略高于室温时就呈液态。此外碱金属单质的、性能也都很好,如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
⑵递变性:随着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单质的密度呈趋势,而其中的反常;熔点和沸点逐渐(填“升高”或“降低”)。
⑶卤素单质与水反应
写出Cl2、Br2、I2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⑷卤素单质与碱溶液反应写出Cl2、Br2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⑸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
内容
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016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及科学探究学案设计:必修2实验学案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科学探究钠、钾金属性比较1.实验目的:探究碱金属的性质变化规律2.仪器与试剂:Na,K,酚酞试液,三角架,泥三角,酒精灯,坩埚,镊子,小刀,滤纸,火柴,蓝色钴玻璃,小烧杯3.实验设计:(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的投入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同钠与水的反应进比较。
4.拓展与思考:(1)从钾、钠与氧气反应实验中,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2)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3)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二、实验1-1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实验目的: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2.仪器与试剂:新制饱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CCl4,溴水,试管,胶头滴管3.现象与结论: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3.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4.拓展与思考:(1)由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推测卤族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该是怎样的?该顺序与原子结构有何关系?(2)归纳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3)归纳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三、科学探究验证Na、Mg、Al的金属性强弱1.实验目的:探究Na、Mg、Al的金属性强弱2.仪器与试剂:镁带,铝片,1mo1/L盐酸,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砂纸,试管夹,火柴,酒精灯3.实验设计:(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2支小试管中,加入2-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滤纸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最新文档资料
滤纸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用试管实验验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该方法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但试剂用量大导致实验成本高并加重了环境污染。
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点滴板实验”、“微型实验”等简单、高效、环保的新方法[1~6]。
笔者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介绍了一种类似的新方法――滤纸实验(以滤纸为载体,在滤纸上即可完成的实验)。
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而且环保、经济。
1 卤族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1.1 原理氯能把溴或碘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溴能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
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2KI+Br2=2KBr+I21.2 实验操作(1)用小号集气瓶收集一瓶氯气(对氯气的浓度要求不高,可以用其他实验后残余的氯气),用涂有少量凡士林的毛玻片盖好。
(2)取一张滤纸,在中间滴加2滴l mol/L的无色溴化钠溶液。
打开氯气盖片,把滤纸滴湿处放在瓶口上方晃几圈。
润湿处渐渐显露黄色(Br2),及时盖好毛玻片。
(3)另取一张滤纸,滴加2滴l mol/L的碘化钾溶液,把它跟上述已显露黄色的滤纸叠在一起,片刻后分开,无色的碘化钾变成棕色(碘)。
氯气跟滴有碘化钾溶液的滤纸接触,也能得到棕色的碘。
1.3 说明(1)本实验各试剂用量极少,所用盐溶液仅0.1 mL,一瓶氯气能反复使用几十次,所以产生的污染极微,而实验现象却很明显。
(2)利用滤纸还可以做不少会发生变色的实验。
例如,在上述沾有棕色碘的滤纸上滴加淀粉溶液,滤纸就显蓝色。
再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蓝色又会褪尽(3I2+6NaOH=5NaI+NaIO3+3H2O)。
2 Fe3+、Fe2+的性质实验2.1 原理Fe3+具有氧化性,可以将还原性强的微粒氧化,例如I-、S2-可以被氧化为I2、S。
而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例如浓HNO3、H2O2(质量分数30%)、饱和氯水和饱和溴水等可将Fe2+氧化为Fe3+。
实验十五、卤素及其含氧酸盐
实验十五、卤素及其含氧酸盐一、目的要求1. 掌握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和卤素离子的还原性。
2. 掌握次卤酸盐及卤酸盐的氧化性。
3. 了解卤素的歧化反应。
4. 试验实验室中制备卤化氢的方法并试验它们的性质。
5. 了解某些金属卤化物的性质。
二、仪器和药品玻璃片,分液漏斗,铅皿,带支管的大试管。
氯气发生器装置(公用)。
氯气,溴水,碘水,H 2S (饱和水溶液),四氯化碳,品红溶液,淀粉溶液,浓氨水。
红磷,I 2(s ),KCl (s ),KBr (s ),KI (s ),KClO 3(s ),CaF 2(s ),NaCl (s ),石蜡。
H 3PO 4(浓),H 2SO 4(浓,2mol·L -1 ,6mol·L -1 ),HNO 3(2mol·L -1 ),NH 3·H 2O (2mol·L -1 ),KBrO 3(饱和),KClO 3(饱和),KIO 3(0.1mol·L -1 ),KBr (0.1mol·L -1 ),NaF (0.1mol·L -1 ),Na 2S 2O 3(0.5mol·L -1 ,0.1mol·L -1 ),KI (0.5mol·L -1 ,0.01mol·L -1 ),KOH (6mol·L -1 ,2mol·L -1 ),MnSO 4(0.1 mol·L -1 ),Na 2SO 3(0.1mol·L -1 ),AgNO 3(0.1mol·L -1 ),Ca(NO 3)2(0.1mol·L -1)。
碘化钾-淀粉试纸,pH 试纸,醋酸铅试纸含Cl –,Br –,I –离子混合液,失落标签的KClO ,KClO 3,KClO 4试剂。
三、实验内容1、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分别试验并观察少量的氯、溴、碘在水、四氯化碳、碘化钾水溶液中的溶解情况,以表格形式写出实验结果,并作理论解释。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卤素的性质及提取、卤素离子的检验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卤素的性质及提取卤素离子的检验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卤素的性质及卤素离子的检验2023辽宁,T13;2023全国乙,T11;2023年6月浙江,T16;2023北京,T19;2022年6月浙江,T13;2021全国甲,T26;2021全国乙,T28;2021北京,T19;2020 天津,T4;2020上海,T13;2019全国Ⅰ,T9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卤素及其反应;能运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描述常见卤素的变化。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主动关心与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卤素的提取2023上海,T12;2022年1月浙江,T11;2022广东,T12;2021天津,T6;2021年1月浙江,T9;2020上海,T16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常以海水提溴、海带提碘、氯碱工业等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制备与提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也有可能会结合离子检验等实验操作考查卤素离子的检验。
2.2025年高考对卤素的考查也可能以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制备为载体,设置微型实验或探究型实验考点1卤素的性质及卤素离子的检验1.卤素单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性质反应方程式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与Fe反应:[1]2Fe+3X2 △ 2FeX3(X=Cl、Br);I2与Fe反应:Fe+I2 △ FeI2(I2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氯气、溴单质能氧化Fe2+,但碘单质不能氧化Fe2+)与氢气反应F2+H2 2HF(不需要光照或加热,在冷暗处直接化合);Cl2+H2 2HCl(易发生爆炸);Cl2+H2 2HCl(苍白色火焰);Br2+H2 △ 2HBr;I2+H2△⃗⃗⃗⃗⃗⃗⃗⃗⃗⃗⃗ 2HI(更高温度下缓慢反应)与水反应2F2+2H2O [2]4HF+O2(反应剧烈,水为还原剂);X2+H2O⇌ [3]H++X-+HXO(写离子方程式)(歧化反应,卤素单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X=Cl、Br、I,下同)与碱溶液反应Cl2+2NaOH [4]NaCl+NaClO+H2O;Br2+2NaOH NaBr+NaBrO+H2O[或3Br2+6NaOH(浓)5NaBr+NaBrO3+3H2O];3I2+6NaOH5NaI+NaIO3+3H2O(卤素单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与还原性X2+Na2S [5]2NaX+S↓;X2+SO2+2H2O[6]4H++2X-+S O42-(写离子方程式);物质反应X 2+S O 32-+H 2O[7] 2H ++2X -+S O 42-(2)递变性颜色熔、沸点密度水溶性氧化性2.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 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滴加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生成{[12] 白 色沉淀,表明含有Cl -[13] 淡黄 色沉淀,表明含有Br -[14] 黄 色沉淀,表明含有I -(2)置换——萃取法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振荡 ⃗⃗⃗⃗⃗⃗⃗⃗⃗⃗⃗⃗⃗⃗⃗⃗⃗⃗⃗⃗⃗⃗⃗⃗⃗⃗⃗⃗⃗⃗⃗⃗⃗⃗⃗⃗⃗⃗⃗⃗⃗⃗⃗⃗⃗⃗⃗⃗⃗ 加入CCl 4(下层)或汽油(上层),振荡,静置⃗⃗⃗⃗⃗⃗⃗⃗⃗⃗⃗⃗⃗⃗⃗⃗⃗⃗⃗⃗⃗⃗⃗⃗⃗⃗⃗⃗⃗⃗⃗⃗⃗⃗⃗⃗⃗⃗⃗⃗⃗⃗⃗⃗⃗⃗⃗⃗⃗⃗⃗⃗⃗⃗⃗⃗⃗⃗⃗有机层呈{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含有[15] Br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含有[16] I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加入适量新制饱和氯水 振荡 ⃗⃗⃗⃗⃗⃗⃗⃗⃗⃗⃗⃗⃗⃗⃗⃗⃗⃗⃗⃗⃗⃗⃗⃗⃗⃗⃗⃗⃗⃗⃗⃗⃗⃗⃗⃗⃗⃗⃗⃗⃗⃗⃗⃗⃗⃗⃗⃗⃗ 淀粉溶液 振荡⃗⃗⃗⃗⃗⃗⃗⃗⃗⃗⃗⃗⃗⃗⃗⃗⃗⃗⃗⃗⃗⃗⃗⃗⃗⃗⃗ [17] 蓝 色溶液,表明含有I -易错辨析。
高中化学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时17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必备·清单】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名师点拨]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Cl 2飘进鼻孔即可。
(2)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②与非金属反应与H 2反应:H 2+Cl 2=====点燃2HCl 。
③与水或碱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④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与FeCl 2溶液2Fe 2++Cl 2===2Fe 3++2Cl -2.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1)次氯酸(HClO)①不稳定性次氯酸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光照2HCl +O 2↑。
②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③弱酸性向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ClO -+CO 2+H 2O===HCO -3+HClO 。
[名师点拨] 向NaClO 溶液中通入CO 2(不论是少量还是过量),均生成HCO -3和HClO 。
原因是酸性:H 2CO 3>HClO>HCO -3。
(2)次氯酸盐 ①漂白液②漂白粉[名师点拨] ①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 2生成的是CaSO 4而不是CaSO 3。
②次氯酸盐(ClO-)不论是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条件下,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氧化I -、Fe2+、SO2-3、S2-等还原性离子。
【夯基础·小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2)过量的铁粉在少量氯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物为FeCl2()(3)氯水显酸性,可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4)新制氯水必须用棕色瓶密封保存,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5)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6)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的离子方程式:ClO-+CO2+H2O===HClO+HCO-3()答案:(1)×(2)×(3)×(4)×(5)×(6)×2.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解析:选B Cl2与铁的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Cl2不能与Fe反应。
化学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实验缺陷:
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是按三个独立的实验进行操 作的,故操作过程较为烦琐,另外实验中还需要制 备新制的氯水,而制备氯水则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试剂用量也比较大,对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实验改进:
①实 验装置如图所示。
②实 验 步 骤 及现象 打开止水夹,轻挤胶头滴管,使少量浓盐酸滴入具支 试管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产生氯气,待浸 有溴化钠的棉团有橙黄色氯气进入 T 形管中,出现时, 关闭止水夹,可防止氯气与碘化钾直接反应。若这一段 反应不明显,用酒精灯在溴化钠棉团处微热,可见 到 橙 黄 色 的 溴 蒸 气 出 现 在 T形 管 中段,并使湿润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湿润的碘化钾滤纸呈棕褐色。
化学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化学 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 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媒体,是化学教 学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有的高中化学教材 中的一些实验装置较为复杂,不利于更多的学生参 与实验操作;在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也 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在教学实验中对实验方法进 行重新设计、改造和组合、形成固定的实验装置和 实验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解决了实验所存在的不足 之处,同时这对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 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将从创新实验设计到应用,探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穷 魅力。
三、设计这套实验装置自我认识。
①实用性强,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具有多功能性, 便,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成功率高,综合性强, 富有启发性,尤其适合气体的制备性质一体化实 验。适用于探究教学。 ②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试剂用量少,减少了污染,将 预防和减少化学污染的思想贯穿于化学教学中, 有利于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形成。 ③适宜学生操作,拓宽学生科学探究的新空间,让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了 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悟 到实验的乐趣,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操作技能,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6 科学探究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步骤: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记录:(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或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14 科学探究P15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别人资料参考使用(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教材实验目录01钾的化学性质(必修2,P6) (2)0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必修2,P9) (2)03金属与水、酸的反应(必修2,P15-P16) (3)04钠与氯气反应(必修2,P21) (3)05 放热反应(必修2,P33-P34) (4)06 吸热反应(必修2,P34) (4)07 酸碱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必修2,P34) (5)08 锌铜原电池(必修2,P40-P41) (5)09 原电池的设计(必修2,P41) (5)10 水果电池(必修2,P42) (6)1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6)1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7)13甲烷的取代反应(必修2,P61) (7)14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必修2,P67) (8)15乙烯的化学性质(必修2,P68) (9)16苯的性质实验(必修2,P69) (9)17*溴苯的制取(必修2,P70) (9)18*硝基苯的制取(必修2,P70) (10)19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必修2,P73) (11)20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P74) (11)21 乙酸的酸性(必修2,P75) (12)22乙酸的酯化反应(必修2,P75) (12)23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必修2,P79) (13)24 蔗糖的水解反应(必修2,P79-P80) (13)25 铝热反应(必修2,P89) (14)26 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必修2,P91) (14)27*煤的干馏(必修2,P95) (15)28*石油的蒸馏(必修2,P96) (15)2NaBr+Cl=2NaCl+Br,2KI+Cl=2KCl+I,2KI+Br=2KBr+I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产生大量白烟。
实验结论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实验说明当钠熔成小球后,立即撤去酒精灯并倒扣集气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实验现象和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6 科学探究探究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步骤:①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对比。
②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黄豆粒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观察现象。
再与钠与水的反应对比。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钾比钠更容易与氧化合,钾比钠更容易与水反应,钾比钠金属性强。
P9 实验1-1探究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规律(1)实验记录:(2)实验结论: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
P11 习题1.1;1;Cs;Li;7;1;F;F。
2.C 3.C 4.A5.(1)6 3Li 7 3Li; (2)14 6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4Li+O2点燃2Li2O 氧化剂:O2、还原剂:Li;(2)2K + 2H2O =2KOH +H2 氧化剂:H2O 还原剂:K(3)Br2 + 2KI =2KBr +I2氧化剂:Br2还原剂:KI(4)Cl2 + 2FeCl2=2FeCl3氧化剂:Cl2还原剂:FeCl2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Na 三 IA;丁: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或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不可以,113种元素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很多元素还存在这不同的核素,即有同位素存在,所以原子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元素周期律P14 科学探究P15 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性变化规律Ⅰ.(1)实验方法: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小量-半微量实验方法在P区元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
小量-半微量实验方法在P区元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练萍,张世勇,杨衍超,胡乔生,罗序中(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将小量-半微量实验方法运用于无机元素性质实验,结合实验教学实际,探讨了P区元素中卤素、硫的含氧酸盐、硫化物和铅的难溶盐等性质实验的试剂用量。
结果显示,小量-半微量实验的试剂用量可降至常规用量的1/2~1/6,可节约实验开支,提高实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关键词:小量-半微量实验;性质实验;P区元素;绿色化学;应用1引言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类专业的第一门实验基础课,不仅要为后继的实验课程打好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1]。
为此,我们曾先后对无机化学原理实验开展了微型化改革研究[2,3]。
元素性质实验是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P区元素性质实验涉及到卤素、氧、氮、磷、锡和铅等,所用药品种类多达数十种,包括具有毒性的钡盐、铅盐、铬酸盐,苯、四氯化碳、乙醚、戊醇等有机溶剂,氯水、溴水、碘水、硫化氢水溶液等有害物质。
且有的反应过程放出有刺激或有毒气体H2S、Cl2、NO2、SO2等[4]。
虽然实验教学中每个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并不大,但这种“聚沙成塔”方式对环境累积的污染和破坏效应却不容忽视[5]。
因此,对高校无机化学元素性质实验进行绿色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小量-半微量实验方法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一种实验新方法[6]。
由于各种溶液、试剂的用量少,实验设计精细,因而既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三废”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师生实验环境,又较大程度地节约试剂,降低实验成本,同时又能缩短反应时间,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而且随着试剂用量的减少,燃烧、爆炸、中毒等隐患事故相应减少,提高操作安全保障。
通常元素性质实验采用小量-半微量法后,试剂用量可降低到原来的1/2~1/5[1],试剂用量比对应的常规实验节约80%以上[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报告
学生自我评价%
!
教师评价%
!
!
!
?@AB ----------------------------
例!!按.,25,:T,M的顺序!下列变化规律中不正确的是
"!!#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单质的密度呈增大趋势!'单质的熔点与沸点逐渐升
高!(单质的氧化性增强!)1Q的稳定性减弱!*Q= 的还原性减弱!+单质与 1*
应关系#$
("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 "
#
"将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振荡!静置
9-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随之 消失
$ % & '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溶液呈棕褐色
( ) *
'将溴水滴入 78M溶液中!振荡!静置
2-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伴有 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溶液呈橙黄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来自!$"*#实验用品%
试剂 金属钠 金属钾 新制氯水 溴水 溶液 " %
!
!
! !&L!)>506=!78:T !&L!)>506=!
78M溶液等$
仪器 镊子 小刀 玻璃片等 # %!!!!!!!!!!!!!! ! !
$
",#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
!-写出氯气通入 7801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所有卤素单质的颜色及状态!有什么规律吗+
卤族元素置换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卤族元素置换反应的基本原理。
2. 观察卤族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现象。
3. 通过实验验证卤族元素活动性顺序。
实验原理: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主族。
卤族元素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在卤族元素中,氟的活动性最强,依次递减。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卤素与金属钠的置换反应,验证卤族元素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材料:1. 金属钠2. 氯化钠溶液3. 溴化钠溶液4. 碘化钠溶液5. 烧杯6. 试管7. 滴管8. 玻璃棒9. 酒精灯10. 稀硝酸实验步骤:1. 将金属钠切成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的煤油。
2.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加少量金属钠,观察反应现象。
3. 用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溴化钠溶液,重复步骤2,观察反应现象。
4. 用第三支试管,加入少量碘化钠溶液,重复步骤2,观察反应现象。
5. 将上述三种溶液分别加入稀硝酸中,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6. 将金属钠加热至熔融状态,分别与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反应,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1.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2.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
3. 碘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为深棕色。
4. 将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稀硝酸中,均无沉淀生成。
5. 将金属钠加热至熔融状态,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浅黄色固体;与碘化钠反应,生成深棕色固体。
实验结果分析:1.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 + 2HCl → 2NaCl + H2↑。
2.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生成溴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 + 2NaBr → 2NaBr + H2↑。
3. 碘化钠溶液中加入金属钠,生成碘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 + 2NaI → 2NaI + H2↑。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及置换反应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及置换反应一、物理性质实验1.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真正涉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实验只有两个:(1石油的分馏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
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现归纳如下:(1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
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3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
(4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
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5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
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江西省稳派教育2024年高三第二次(5月)过关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稳派教育2024年高三第二次(5月)过关检测试题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 2Y 10Z 12W 30,X 、Y 、Z 、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 、W 、X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Y 位于同一主族,Y 与W 位于同一周期。
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X>Y>W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C .Z 、W 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反应D .X 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表示反应A+B=C+D 的()1H a c kJ mol -∆=+-⋅B .表示不同温度下溶液中+H 和-OH 浓度变化曲线,a 点对应温度高于b 点C .针对N 2+3H 2=2NH 3 的反应,图Ⅲ表示1t 时刻可能是减小了容器内的压强D .表示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图中p点pH大于q点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KMnO4溶液观察、对比气体产生的速度可比较CuSO4和KMnO4的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B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冷却后观察到其一分层,另一不分层分层的是矿物油,不分层的是植物油C 将浓硫酸滴到胆矾晶体表面晶体表面出现黑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 SO2通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A.A B.B C.C D.D4、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7N B.HCl 的电子式:C.NH3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5、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l0IKPa下,N A个C18O2分子的质量为48gB.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1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D.1L0.1 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l N A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Y、W为同一主族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
氯及其化合物【十一大题型】(学生版)-高中化学
氯及其化合物【十一大题型】【新高考通用】【知识点1氯气和含氯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3卤素的性质 卤素离子的检验】【知识点4氯、溴、碘单质的制取】【题型1氯气的性质】【题型2氯水的性质】【题型3次氯酸及次氯酸盐】【题型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题型5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制备】【题型6含氯物质的转化和二维图】【题型7卤素单质性质探究】【题型8卤素的相关实验】【题型9卤素离子的检验】【题型10离子方程式与离子共存】【题型11卤素的提取与工艺流程】【过关测试】考点要求真题统计考情分析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认识氯水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
3.认识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4.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备。
2024·安徽卷,3分;2024·辽宁卷,3分;2024·浙江卷,2分;2024·江苏卷,3分;2024·甘肃卷,3分;2023广东卷,T 13;2023北京卷,3分;2023上海卷,3分;2023重庆卷,3分;2023辽宁卷,3分;2023江苏卷,3分;2023北京卷,3分;2023辽宁卷,3分;2023全国乙,3分;2023北京卷,3分;2023上海卷,3分;2022广东卷,3分;2022北京卷,3分;2022广东卷,3分;2022山东卷,3分;2022全国甲,3分;2023年1月浙江,2分;2023年6月浙江,2分;2022年1月浙江,2分;近几年高考常结合实验或工艺流程考查Cl 2、HClO 、等的制备、性质及含量测定,以海水提溴、海带提碘、氯碱工业等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制备与提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
预测2025年高考会结合新情境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以溴、碘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微型实验或探究型实验,重点考查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创新设计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创新设计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009年版)第46页,在“观察与思考”部分设计了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该实验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只做了Cl2置换Br2或I2,而没有做Br2置换I2实验;(2)实验现象不直接,很多学生容易把CCl4看作反应物;(3)Br2或I2单质在CCl4中浓度不同,显示的颜色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说法不一;(4)CCl4是有毒的油状物,实验结束不仅清洗麻烦,还造成环境污染。
故笔者对该实验做了2种方法的改进,经过多次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
1 第1种方法[实验用品]锥形瓶、胶头滴管、滤纸、新制饱和氯水、新制饱和溴水、KI溶液、NaBr溶液、NaCl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
1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及现象](1)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在锥形瓶口盖上一张滤纸;然后在滤纸中央滴加一滴NaBr溶液(现象:立即出现橙红色的溴单质,说明:Cl2能置换出Br2);(2)换一张滤纸盖在锥形瓶口上,在滤纸中央滴加一滴KI溶液(现象:立即出紫黑色的固体碘单质,说明:Cl2能置换出I2);(3)换一个锥形瓶,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新制饱和溴水,在滤纸中央滴加一滴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Br2不能置换出Cl2);(4)换一张滤纸,在滤纸中央滴加一滴KI溶液(现象:过一会有紫黑色的固体碘单质出现,说明:Br2能置换出I2)。
2 第2种方法[实验用品]注射器、氯气、KI溶液、NaBr溶液[实验装置]如图2。
2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及现象](1)先用注射器抽取10 mL左右的氯气(上课前预先准备好);(2)再抽取几滴NaBr溶液,摇晃几下注射器(现象:在注射器壁上出现橙红色的溴单质,几秒钟后溴就挥发,橙红色的溴蒸气充满了整个针筒空间);(3)再抽取几滴KI溶液,充分接触(现象:橙红色的溴蒸气消失,针筒壁上出现紫黑色的固体),再用强光照射注射器壁,I2单质就升华成紫色的气体。
卤素元素置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卤素元素置换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卤素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现象。
2. 了解卤素元素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3. 掌握卤素元素置换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1. 烧杯:10个2. 试管:10个3. 滴管:10个4. 玻璃棒:10根5. 氯化钠溶液:100ml6. 溴水:100ml7. 碘水:100ml8. 氯气:适量9. 溴蒸汽:适量10. 碘蒸汽:适量11. 铜片:适量12. 氢氧化钠溶液:适量13. 氢氧化钙溶液:适量14. 氯化银溶液:适量15. 氢氧化钠溶液:适量16. 氢氧化钙溶液:适量实验原理:卤素元素单质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其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氟 > 氯 > 溴 > 碘。
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卤素元素单质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判断其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步骤:1.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2.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溴水,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3.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碘水,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4.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溴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5.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6.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氯气,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7.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溴蒸汽,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8.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碘蒸汽,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9.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银溶液,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10.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氯化银溶液,再滴入几滴溴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卤素单质间置换反应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2I- + Cl2 = I2 + 2Cl-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2I- + Br2 = I2 入到NaCl或NaBr溶液中 溶液没有反应发生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知识点——探究卤素单质间
的置换反应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强置弱规则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想一想
单质氧化性 Cl2 > Br2 > I2
卤素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2Br- + Cl2 = Br2 + 2Cl-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 因为发生反应①:2FeBr2+3Cl2===2FeCl3+2Br2,所 以,加CCl4分层后,上层是FeCl3溶液,呈棕黄色(a处),下层 是溶有溴的CCl4(油层),呈橙红色(b处)。在上层FeCl3溶液中 加入淀粉-KI溶液,因Fe3+有氧化性,I-有还原性,故发生反应 ②:2FeCl3+2KI===2FeCl2+I2+2KCl,I2使淀粉变蓝(c处)。 下层加入淀粉-KI溶液,因发生反应③:Br2+2KI===2KBr+ I2,虽然此反应也生成了I2,与上层不同的是碘遇淀粉并不变 蓝,而是碘从淀粉溶液中被萃取到CCl4里,碘的CCl4溶液显 紫色(d处)。
卤素置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2. 掌握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3. 学会使用四氯化碳萃取卤素单质;4. 熟悉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卤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 Cl2 > Br2 > I2。
当卤素单质与金属离子反应时,氧化性较强的卤素单质可以置换出氧化性较弱的卤素单质。
本实验通过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比较不同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量筒、试管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玻璃棒等。
2. 试剂:氯水、溴水、碘水、KI溶液、NaBr溶液、CCl4、淀粉碘化钾试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氯水、溴水、碘水分别滴入三个试管中,观察颜色。
2. 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Br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向溴水中加入少量KI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将少量氯水、溴水、碘水分别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5. 将氯水、溴水、碘水分别加入CCl4中,振荡,静置,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氯水、溴水、碘水分别呈黄绿色、红棕色、紫黑色。
(2)向氯水中加入NaBr溶液后,溶液颜色由黄绿色变为橙色。
(3)向溴水中加入KI溶液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紫色。
(4)氯水、溴水、碘水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分别变蓝、紫、无色。
(5)氯水、溴水、碘水加入CCl4后,CCl4层分别呈无色、橙红色、紫色。
2. 实验分析:(1)氯水、溴水、碘水颜色分别为黄绿色、红棕色、紫黑色,符合实验原理中卤素单质的颜色特征。
(2)向氯水中加入NaBr溶液后,溶液颜色由黄绿色变为橙色,说明氯水中的Cl2将Br-氧化为Br2,氧化性顺序为Cl2 > Br2。
(3)向溴水中加入KI溶液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紫色,说明溴水中的Br2将I-氧化为I2,氧化性顺序为Br2 > I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
滤纸上微型实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设计意图:
用试管验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但试剂用量较多,导致实验成本高,并可能加重了环境污染,所以试管实验一般用于做演示实验。
滤纸吸水性能好、溶液扩散快,这种特点决定了滤纸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课堂上的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高锰酸钾固体、浓盐酸、饱和的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
实验操作:
(1)在小号集气瓶中加入一药匙高锰酸钾固体,用胶有滴管滴加一毫升浓盐酸,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2)在一张滤纸的中心处,滴两滴饱和的溴化钠溶液。
(3)打开集气瓶盖,将滤纸盖在集气瓶上,待滤纸中心变色后,迅速移去,盖好玻璃片。
(4)在变色的斑点处,再滴上一滴碘化钾溶液,观察现象。
(5)再在变色的斑点处滴一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创新点及价值:
(1)用量少,污染少。
本设计无论是制备氯气的药品用量,还是后面的性质实验试剂的用量极少。
减轻了实验老师的负担。
(2)用时少,现象明显。
该实验无论是氯气的制备还是后面的性质检验用时都极少,适合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不易遗忘。
(3)变间歇性实验为连续实验。
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分步进行的,本实验设计后变成连续实验,现象明显,节约时间。
(4)有利于拓张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