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民族常识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

2. 使学生认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政策2. 民族的分布特点3. 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4.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5.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教学重点1. 我国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分布特点2.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四、教学难点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一、我国的民族政策1. 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等。

2. 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二、民族的分布特点1. 讲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

2. 分析各民族分布的原因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1. 介绍汉族的特点,如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

2. 讲解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3.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讲解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2. 分析民族团结对各民族发展的促进作用。

3. 让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五、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1. 介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内蒙古、西藏等。

2. 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 讲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政策。

六、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与文化传承1. 介绍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与配置情况。

2. 分析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民族》 导学案

《民族》 导学案

《民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3、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民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

2、难点(1)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差异,促进民族和谐。

(2)民族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民族的概念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民族的特征1、共同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2、共同地域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内生活和活动。

3、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指同一民族的人们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

4、共同文化共同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方面,它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5、共同心理素质共同心理素质是指同一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

(三)世界主要民族1、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汉族的语言是汉语,传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文化丰富多样,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2、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是一个勇敢、豪放的民族。

他们擅长骑马、射箭,传统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文学。

3、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藏族的传统服饰精美,建筑风格独特,如布达拉宫。

4、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歌善舞,有着丰富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如木卡姆。

5、其他民族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民族,如朝鲜族、傣族、回族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四)民族文化与风俗1、饮食文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饮食特色,如汉族的八大菜系、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等。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

2. 增强学生对各民族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3.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三、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3.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四、教学难点:1. 理解民族政策的重要性2. 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六、教案概要: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教案概要:介绍汉族和其他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八、教案概要:详细介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包括语言文字、服饰、饮食、节日等。

九、教案概要:分析民族政策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十、教案概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杂居、小聚居等。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民族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汉族和其他主要民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汉族和其他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如藏族、维吾尔族等。

3. 文化介绍:介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饮食、节日等传统文化和习俗。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提高学生对民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四、教学难点: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同上)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雪顿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三、教学重点:(同上)四、教学难点:(同上)五、教学方法:(同上)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了解的民族风俗。

3.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风俗,下节课分享。

2.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了解的民族知识,总结分享。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共40分钟。

后续课时将继续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及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5.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及特点,掌握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4. 采用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

2. 讲解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介绍我国的56个民族,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3. 讲解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解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角色扮演: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增强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6. 问答环节:采用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总结课程: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民族政策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第三节 民族导学案.docx

第三节 民族导学案.docx

第三节民族班级___________ 小组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评价等级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2.能够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政策。

【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学习重点)2.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认真阅读课本15-19页,做好勾画和批注,明确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分布特点。

2.独立思考,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导学案(当堂检测部分可先不做)。

课后及时整理导学案。

自主预学一探求新知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_____ 个民族,______ 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__________ 。

2、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________ 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力人,______ 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______ 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

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丨丨:______ 族的泼水节; ________ 族的那达慕大会;________ 族的元宵节。

二、民族分布特点1、各民族分布状况: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地区。

2、分布特点: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交错杂居”的特点。

3、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 ,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_________ o课堂探究一快乐学习探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请你查找相关的资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风俗民情所属的民族及其分布的省区。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政策。

2.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尊重各民族的风气。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三、教学难点1. 理解民族政策的重要性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2.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起学生对民族知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民族知识竞答2. 活动目的:通过竞答形式,检验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活动步骤:a. 教师提出竞答题目,学生抢答。

b. 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

c. 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民族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4. 活动时间:约20分钟七、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民族故事分享2. 活动目的:通过分享民族故事,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活动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的故事进行分享。

b. 分享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提问环节互相交流。

c. 教师对分享的故事进行点评,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 活动时间:约30分钟八、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民族艺术欣赏2. 活动目的:通过欣赏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及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国的民族及分布特点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

2. 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了解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第二课时:汉族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1. 让学生了解汉族的主要风俗习惯。

2.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 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第三课时: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 让学生通过观看资料,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

第四课时:我国民族的特色文化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有文化,如语言文字、传统节日、艺术形式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深入了解一种民族的文化特色。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族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民族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民族常识》。

2. 网络资源,如关于我国民族分布、风俗习惯的资料。

3. 视频资源,如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片。

4. 实践资源,如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场地。

六、第六课时: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观看视频,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如服饰、音乐、舞蹈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独特风情。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常识教案

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白面民小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要求: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56个民族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

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

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1—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族问题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四、教学难点: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起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融合。

3. 课堂讲解:讲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民族风俗,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情况。

六、教学内容:1. 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七、教学重点:1. 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八、教学难点:1. 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际中的应用2.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的效果评估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的特殊管理方式。

3. 课堂讲解:详细介绍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让学生知道国家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民族政策和扶持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看到政策的效果。

小学民族常识教案

小学民族常识教案

小学民族常识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民族常识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多民族文化,培养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各民族的基本常识和特色文化的认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国家的多民族特点和民族常识的概念介绍。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情况。

3. 各民族的基本习俗、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文化特色。

4.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重要节庆活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各民族的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各民族的了解程度,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的多民族特点和民族常识的概念。

2.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并简要介绍各民族的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

3.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各民族的基本习俗、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文化特色。

三、互动学习(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研究,了解该民族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色,并做一个简短的展示。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所研究的民族的特色文化,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小组竞赛:设计一些有关中国各民族的问答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竞赛,加深对民族常识的记忆和理解。

2. 个人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个别完成,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国各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

2. 评价:与学生一起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对民族常识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中国各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

2. 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 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巩固学生对民族常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多媒体资料和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 • 民族知识篇 • 民族历史篇 • 民族地理篇 • 民族经济篇 • 民族社会篇 • 民族艺术篇 • 课程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民族常识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分类
根据民族特征和形成原因,可将民族 分为不同类型,如单一民族、多民族 等。
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
民族政策
国家为了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
民族工作
指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
唐宋元明清
概述唐、宋、元、明、清 五个朝代的历史沿革,及 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经济 和政治的影响。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阐述多民族国家中,各民 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交流 与融合,以及相互促进发 展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介绍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国 家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民族医疗机构
介绍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的设施、设备、技术水平 等方面的信息。
民族医药发展
介绍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包括传统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以 及现代医药的研发和应用。
CHAPTER 07
民族艺术篇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概述
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分类。
主要民族音乐流派
》等,及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CHAPTER 08

民族常识教案六年级(2)

民族常识教案六年级(2)

民族常识教案六年级(2)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图片。

2.课件、民族服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名称,分布区域等总体状况。

2.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你有家,我有家,小朋友们都有家,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

谁知道祖国有几个民族?生:56个。

师:答对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板书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构成我们中华这个大家庭,它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出示中要版图)谁知道祖国有哪些民族呢?比比看谁知道得多!生:回族、傣族、高山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并用一句话简单进行介绍)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全国各地都有。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它的孔雀舞闻名全国。

藏族:主要生活在辽阔的青藏高原。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是个瓜果之乡。

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被誉为“草原骄子。

”满族:《还珠格格》大家都看过吧!小燕子就是满族的格格。

朝鲜族:喜欢素白色的衣服,自称“白衣同胞。

”高山族:它们生活在我们祖国宝岛的台湾。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热切期盼它能早日回归。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我国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心连心,组成一个大家庭。

(课件出示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2.你身边有哪些民族?二、小组交流资料。

师:课前,我们已经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分成六个小组,并分工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流,等一会儿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

(小组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三、活动——展示、介绍。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1.民族风俗组(小组成员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或资料,并加以介绍)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圩节瑶族的晒衣节小结:谢谢这些同学的介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

《民族》 导学案

《民族》 导学案

《民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形成过程。

2、掌握世界上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3、理解民族与文化、语言、宗教的关系。

4、探讨民族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民族的概念和特征。

(2)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2、难点(1)民族与文化、语言、宗教的复杂关系。

(2)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二)民族的特征1、共同语言是民族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共同地域长期共同生活的地域,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共同经济生活在共同地域内形成的经济联系和生产方式。

4、共同心理素质表现为民族成员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特点。

(三)民族的形成过程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通常经历了氏族、部落的发展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深化、阶级分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

(四)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和特点1、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2、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古国等地区。

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具有豪放、勇敢的性格特点。

3、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等地。

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如藏传佛教、唐卡等。

4、回族在中国分布广泛,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饮食、节日等方面有独特的习俗。

5、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歌善舞,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

(五)民族与文化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习俗、宗教等方面。

2、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民族的独特性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民族与语言1、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成员交流的工具。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分布、语言、宗教、传统文化等。

2. 探究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文化特色。

3. 比较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文化差别和共同点,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导学内容:一、彝族1.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2. 语言:彝语,属于汉藏语系。

3. 宗教:信仰彝族传统宗教,也有少数崇奉佛教、基督教等。

4. 传统文化:以彝族传统服饰、舞蹈和音乐著称。

二、傣族1.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2. 语言:傣语,属于汉藏语系。

3. 宗教:信仰上座部佛教。

4. 传统文化:以傣族水灯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闻名。

三、白族1.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

2. 语言:白语,属于汉藏语系。

3.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4. 传统文化:以白族三月街、白族刀杆节等传统节日为代表。

四、纳西族1.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大理地区。

2. 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

3.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和本土宗教。

4. 传统文化:以纳西族的三大节日——三月街、火把节、泼水节著称。

五、藏族1.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

2. 语言:藏语,属于汉藏语系。

3. 宗教:崇奉藏传佛教。

4. 传统文化:以藏族传统服饰、唐卡艺术、藏戏等文化形式为代表。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文化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

2. 制作展板:让学生们分组制作展板,展示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文化特色,展示形式多样化,包括图片、文字、实物等。

3. 观影活动:播放相关纪录片或电影,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生活和文化。

导学延伸:1. 请学生们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的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六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全国通用活动目标•了解中国的56个民族并认识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活动流程一、引入(5分钟)1.导师简单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标2.询问学生对于“五十六个民族”以及“一家”的印象二、知识普及(15分钟)1.导师简要介绍中国的56个民族,让学生明确知道各民族的名称、特点、分布等情况2.和学生一起回顾和学习民族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三、信息收集(15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深度研究和了解2.搜集各自民族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民族文化、习俗、民俗、风土人情、民族节日等方面内容四、团队展示(15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进行口头介绍2.展示该民族的相关文化遗产或节日特色五、合作交流(15分钟)1.每组成员向其他组介绍自己的民族信息2.问答互动,提出问题或改进意见六、总结(5分钟)1.导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今天的活动收获和感受2.引导学生进行感性总结和理性思考,促进学生对于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验活动准备•活动策划•PPT或活动资料•学生分组名单•学生助手帮助拍摄•活动评估表活动评估本次活动评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学生自我的评价:例如参与的积极性、表现和态度等方面2.学生组内评价:例如团队协作、信息收集和展示的质量等方面3.教师评估:评价本次班会的执行、难度和效果等方面总结本次班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

《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色。

2. 掌握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语言特点和传统服饰。

3. 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别,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二、导学内容1. 彝族彝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他们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以彝语为母语,传统服饰多为彩色的长袍和头帕,喜欢跳“独舞”和“芦笙舞”。

2. 傣族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他们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计,以傣语为母语,传统服饰多为长裙和长袍,喜欢饮茶和跳“泼水节”等传统节日活动。

3. 白族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

他们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计,以白语为母语,传统服饰多为白色的长袍和头巾,喜欢唱歌跳舞和制作精美的刺绣。

4. 纳西族纳西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他们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计,以纳西语为母语,传统服饰多为彩色的长袍和头巾,喜欢唱歌跳舞和举办“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活动。

5.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等地。

他们以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计,以藏语为母语,传统服饰多为长袍和长靴,喜欢唱歌跳舞和举办“藏历新年”等传统节日活动。

三、导学过程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传统服饰和舞蹈表演,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语言特点和传统节日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总结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的共同点和差别,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识和民族团结认识。

四、导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彝族村寨、傣族庙会、白族民居、纳西古城、藏族寺庙等地,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民族常识计划全册分析: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材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省、市、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分十二课完成。

本学期主要学习前两个单元单元分析: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要求及重点: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

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了《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了解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激发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第2课时教学内容:灿烂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1.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指名说一说。

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柯尔克孜族《格萨尔》彝族《嘎达梅林》纳西族《创世纪》蒙古族《阿诗玛》藏族《玛纳斯》汉族《艺山红梅》蒙古族《百鸟衣》高山族《日月潭》壮族《江格尔》白族京剧朝鲜族牧歌黎族香哩歌佤族孔雀舞傣族竹竿舞瑶族木鼓舞哈萨克族长鼓舞汉族学生连一连,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一说“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花儿”的了解。

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家乡每年“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三、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

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四、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灿烂的文学艺术,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三、课外拓展: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四、课堂小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国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让学生了解了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懂得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第2课时教学内容: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与体验更加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了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合作探究:1.比一比。

向同学介绍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看谁介绍得最生动。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2.说一说。

说一说,学校开展了那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看看谁说得最好。

3.阅读跳一跳。

课外活动的时候,让我们跳一跳,锻炼锻炼身体,放松一下。

4.改一改。

如果我们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将它们变成我们生活中可以参与的体育活动,你就成了小小改革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