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4篇)
高一化学教案(4篇)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篇一【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
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教学重点】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高一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教学过程】一、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处理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
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放容器:材料(玻璃、塑料)、口径大小、颜色存放条件:低温、冷暗、避光(自然环境、CO2、O2、H2O)盛放容器广口瓶细口瓶棕色瓶塑料瓶不用玻璃塞不用胶塞药品性质块状颗粒粉末、固体液体见光分解与玻璃反应与磨口反应或黏合腐蚀橡胶例子锌粒、大理石盐酸、氨水硝酸、硝酸银氢氟酸氢氧化钠、硅酸钠有机溶剂、强氧化剂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b.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该按照少量取用:液体,固体只要。
c.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能,更不准,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着火和烫伤的处理:烫伤找医生处理。
常见的易燃物主要有:活泼的无机单质K、Ca、Na、白磷等。
另外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一旦着火要知道如何处理。
酒精灯小面积失火用盖灭;钠、白磷失火用盖灭;因电失火要迅速,再进行灭火;大面积火灾拨打“”;会使用灭火器。
一般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液态CO2灭火器、CCl4灭火器: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泡沫灭火器:6NaHCO3+Al2(SO4)3==2Al(OH)3↓+6CO2↑+3Na2SO4干粉灭火器:2NaHCO3=Na2CO3+CO2↑+H2O(3)防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在制备或使用有毒气体(Cl2、H2S、SO2、NO2、CO、NO)时应该在中进行,尾气要处理好(进行或)。
水溶解法如:HCl、NH3等。
碱液吸收法如:Cl2、H2S、CO2、SO2、NO2等。
燃烧法如:CH4、C2H4、C2H2、H2、CO等。
常见尾气处理装置:(4)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①玻璃割伤先取出玻璃片,再用医用双氧水擦洗后用纱布包扎。
高中必修一从实验化学教案
高中必修一从实验化学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对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测试,掌握酸碱中性溶液的鉴
别方法。
实验器材:盛水器、试管、酚酞指示剂、自制的酸碱中性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
馏水)。
实验步骤:
1. 准备三根试管,标记为A、B、C。
2. 各取少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倒入试管中。
3.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试管A中加入酚酞指示剂,颜色变为红色,表示酸性溶液。
2. 试管B中加入酚酞指示剂,颜色变为蓝色,表示碱性溶液。
3. 试管C中加入酚酞指示剂,颜色未发生变化,表示中性溶液。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试,我们可以鉴别出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表现为红色,碱性溶液表现为蓝色,而中性溶液则不发生颜色变化。
这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
不同性质的溶液。
拓展实验:
1. 利用PH试纸测定不同溶液的PH值,比较与酚酞指示剂的鉴别方法的异同。
2. 进一步探讨不同酸碱中性溶液对指示剂的反应机制。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器材,避免酸碱物质残留造成伤害。
2. 实验操作时需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措施,避免溶液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5篇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5篇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教案1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
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导入]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
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实验1NH4+实验2Cl—实验3SO42—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高中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过程;
2. 掌握滴定方法;
3. 学会使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溶液。
实验材料:
1. 盐酸(浓度约0.1 mol/L);
2. 硝酸钠(浓度约0.1 mol/L);
3. 氢氧化钠(浓度约0.1 mol/L);
4. 酚酞指示剂;
5. pH试纸。
实验步骤:
1. 将硝酸钠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2. 使用盖子盖住滴定瓶口,摇动瓶子,将硝酸钠溶液滴定至酚酞指示剂变红为止;
3. 用pH试纸测定滴定终点的pH值;
4.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滴定瓶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5. 重复步骤2和3,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变色为止;
6. 记录两次滴定实验的消耗量、pH值和终点颜色。
实验注意事项:
1. 滴定时需注意滴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滴定导致误差;
2. 使用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时,应适量加入,避免出现过多指示剂导致误差;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滴定瓶和玻璃仪器。
实验拓展:
1. 尝试使用其他酸碱指示剂,比较它们的变色点和稳定性;
2.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分析实验数据,讨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过程;
3. 利用实验结果,探究不同酸碱对生活、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酸碱滴定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知识水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总结:从实验学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总结:从实验学化学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总结:从实验学化学》,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方法适用范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固+液蒸发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固+固结晶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升华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酒精灯 I2(NaCl)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液+液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从溴水中提取Br2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馏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乙醇和水、I2和CCl4渗析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半透膜更换蒸馏水淀粉与NaCl盐析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着落而析出烧杯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气+气洗气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洗气瓶上进短出 CO2(HCl)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常用冰水 NO2(N2O4)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进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着落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避免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显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2011年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必修1《引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2.了解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原子和分子、解开许多物质的构成之迷、合成与开发新物质、新材料。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①实验性较强;②有特定的概念和理论;③有独特的学科语言;④与生产、生活、社会联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1.查阅20世纪化学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资料(或观看录像),能发现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点。
2.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化学史,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3.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热爱化学这门学科。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重视实验,尊重实验事实的良好品质和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6.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和思维方法课时分配:1课时预习探究:(学生用)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高一化学教案(最新6篇)
高一化学教案(最新6篇)篇一:高一化学教学设计篇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教学重难点】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联想质疑】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
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
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
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
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
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
基态原子就是所有原子轨道中的电子还没有发生跃迁的原子,此时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
高一化学开学第一课从实验学化学
验纯
略向下倾斜
向上倾斜
试管、硬质玻璃管、蒸发皿、坩埚
烧杯、烧瓶、锥形瓶
气体的收集方法 气体收集的原理:
排气法收集
向下排气法
密度小于 空气
向上排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
排水法收集
难溶于水的气体
(四)基本仪器的使用——托盘天平
先调节天平,潮湿或腐蚀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其他药品用大小一样质地相同的纸
01
添加标题
复习粗盐的提纯操作步骤;
02
添加标题
作业:
03
添加标题
预习“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部分内容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药匙
倾斜
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镊子
液体通常盛在 里. 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 1)倾倒: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 2)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 3)滴管取液体:用手指捏紧橡胶头,赶出空气,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把它悬空放在试管上方,用拇指和食指捏挤橡胶头,试剂便滴入试管。 4)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头;不要把滴管当在实验台,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洗干净。
选择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45 分钟)。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反应等方面的定量关系时是广泛运用的物理量。
它在高中化学计算里还是最关键的概念,可使计算较为简捷明了,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在本课时教学中安排了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几个高难度的抽象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涉及宏观领域,还涉及微观领域,难点集中,理解困难,为教学带来了障碍。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上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能够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并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所给资料,提高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养成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2.通过物质的量的教学,体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3.在摩尔是堆量的教学中,提高迁移应用的能力及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质宏观与微观间量的关系的探究,感受化学界的奇妙与和谐;能够对学习自然科学感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处于初三和高一的衔接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对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对国际单位制中的“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将“物质的量”这一抽象概念与“物质的质量”相混。
学生的好奇心强,已具备了探究的意识;掌握了探究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物质构成的微粒按一定的数量比进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引导探究,启发学生自主建构概念。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化学教案高一篇1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32,x==0.6g。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学化学)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学化学)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1)Na2CO3在BaCl2之后;(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高中化学从实验到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从实验到化学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中和的化学方程式,熟
悉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盐酸)、碱(氢氧化钠)、试管、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酸碱溶液:取一只试管,装入少量酸(盐酸),取另一只试管,装入少量碱(氢氧
化钠)。
2. 加入酸碱指示剂:用玻璃棒蘸取一点酸碱指示剂,滴入酸碱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3.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将碱溶液滴入酸溶液中,慢慢搅拌,观察颜色变化。
4. 记录实验现象:记录酸碱中和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教案:
1. 导入: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之间的关系。
2. 实验过程:逐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他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并引导他们分析实
验中出现的问题。
4. 拓展: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卜•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第一课时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自主学习】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滴定管量筒12£0滴定反应,准确量取液体精度().()ImL粗略量取液体精度0.1 mL⑷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⑸加水至刻线ICm〜2cm时,用胶头滴管定容⑴使用前先检漏,注入溶液前,应先润洗2〜3次。
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⑵刻度由上而下,最大容量不知, 可估读,⑶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有机溶剂⑷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溶液⑴刻度由下而上,无()刻度,不估读.⑵应根据量取的体积选用合适的规格⑶不反应,不溶解,不加热,不配制,读数平视注意:未知液体体积的测量和量取所需体积的溶液的区别。
3.分离提纯化学仪器【最新整摩電鱷Hl局编辑】4.其他常用仪器思考填空:1、(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堆坍、燃烧匙⑵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⑶需检漏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胶头滴管2、几种仪器使用的第一步操作⑴托盘天平:游码调至“()”刻度处⑵容量瓶:检验是否漏水⑶滴定管:洗涤滴定管⑷分液漏斗:检查是否漏水【合作探究】托盘天平的使用⑴主要用途: 用于精确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1克。
⑵使用注意事项:①毎架天平所用的祛码都是配套的,不能乱用。
②称量前,要将天平放置水平,游码放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称量时应“左物右码”,祛码要用镶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祛码,再加质量小的祛码,最后移动游码(用镶子拨)。
④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范文5篇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范文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
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部编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从实验学化学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应用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
解析: 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2CO3的 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 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 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 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 过长,吸收空气中的CO2,结果偏低。
[温馨提示] (1)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①不能溶 解固体;②不能稀释浓溶液;③不能加热;④不能作 反应容器;⑤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2)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 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因为容量瓶的规格是固 定的,配制溶液时要根据溶液的体积选择匹配的容量 瓶。
(3)容量瓶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 500 mL、1 000 mL(如图)。
答案: D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 1电__.量_子_主筒_天、要平_仪或_烧_器__杯__、_托___盘__玻__天__璃_平___棒_、、_1__0__胶0____头m____L滴__容__管__量__等_瓶_。、
2.配制步骤 (1)计算:根据nB=cB·V可知n(NaCl)= __0_.1__m_o_l_,则m(NaCl)=__5_.8_5_ g。 (2)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Cl
固体__5_.9_ 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_烧__杯__中,
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_玻__璃___棒__搅拌,并
冷却至室温。
(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_玻__璃__棒__引流转 移到_1_0_0__m_L__容__量__瓶_中。
高一化学教案(优秀6篇)
高一化学教案(优秀6篇)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化学指示剂及其变色的情况,都会设计一个教案,里面写满了详细的教学过程,我们也来写一份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化学教案(优秀6篇)。
高一化学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认知性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初步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技能性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三)体验性学习目标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指导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逐步使其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学用具:(一)实验用品(二)教学用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过程:【引言】手机可能已经成为大家的必备行头之一了,而且还孕育出了拇指文化。
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买手机,你的手机都有哪些的功能,又该如何操作呢?与之相类似,在高中化学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大家是否想过在高中为什么学习化学,化学都有哪些作用,又该如何学呢。
这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我想通过这堂课大家对他们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套用一句经典的话“化学天地,我的地盘我做主”。
【板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
【讲述】这张图片中的汉字“中国”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移动硅原子所形成的图形,那些深黑色的沟槽是硅原子被拔出后立下的笔画,它的宽度仅2nm,是当时已知较小汉字。
通过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事实,现在我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和原子时代,而这正时化学研究的领域。
下面咱们首先就探讨一下化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板书】一、化学的研究对象【讲述】我们要学习化学,那么首先要明确就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什么。
高一化学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 新
第一节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化学实验根本方法—萃取和分液【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蒸馏、萃取、分液的适用范围及实验操作,指的是蒸馏、萃取和分液适宜别离和提纯哪些类型的混合物,其核心是在强调化学实验平安性的根底上,在初中蒸馏简易操作的根底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根底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别离和提纯方法—萃取,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它们别离和提纯混合物的原理,知道一些药品和试剂的些性质,例如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区别、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等等,…〔剖析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水蒸馏的简易操作,本节课的内容蒸馏就是在此根底上的开展。
由于它还与萃取和分液有承接的联络,,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蒸馏和萃取的根本操作,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观看视频理解操作方法,分析本卷须知等掌握操作重点。
【教学目的与解析】1.教学目的〔1〕掌握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所适用的范围。
〔2〕掌握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的根本方法,通过蒸馏与萃取操作进一步掌握别离提纯的根本方法,并建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
2.目的解析〔1〕掌握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所适用的范围就是指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别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根底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2〕掌握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学生由到未知,有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萃取和分液的适用范围,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萃取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不透彻。
要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验【1-4】来详细讲解和理解萃取分液的原理适用范围,其中关键是萃取剂、原溶剂和溶质之间的关系【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节课的蒸馏和萃取和分液实验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完美解码视频播放器。
因为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标准实验操作,所以选择完美解码视频播放器。
【教学过程】问题1:自来水为什么有股消毒水的味道?如何除去自来水的消毒水味道?设计意图:联络生活实际,引出蒸馏。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精选5篇)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篇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程教案【篇2】一、对教材的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①离子键;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验学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掌握蒸馏、萃取方法,能正确使用相关化学仪器。
4、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5、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量与质量、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有关计算。
6、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五个推论。
教学过程一、初中基础实验知识点回顾【展示】托盘天平调零,左物右码,镊子去砝码,精确度 g,物体质量= 。
活动:请学生回答空格中的问题,对初中所学化学基本原则进行回顾。
老师在提问时注意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点,可灵活根据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点进行试题带入、讲解。
二、化学实验安全标志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粗盐提纯步骤:、、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操作:玻璃棒作用:蒸发:停止加热;玻璃棒作用对于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如Na2SO4、CaCl2、MgCl2等,除杂时加入试剂的顺序及操作:Na+、Cl-、SO42-、Ca2+、Mg2+过量NaOH溶液过滤Na+、Cl-、SO42-、Ca2+、OH-过量BaCl2过滤Na+、Cl-、Ca2+、OH-、Ba2+过量Na23过滤Na+、Cl-、CO32-、OH-适量盐酸Na+、Cl-蒸发结晶NaCl晶体请同学们根据上图填写相应除去杂质和方程式加入试剂杂质化学方程式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加入的试剂为什么要过量?加入试剂过量是为了使杂质离子反应完全。
但过量部分应有后续加入的试剂除去。
除上述除杂顺序外,还可以按BaCl2→Na2CO3→NaOH→HCl的顺序加入,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稀盐酸最后加入。
四、蒸馏活动:请学生说出个仪器的名称蒸馏操作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点低的物质先被蒸馏出来。
回流水要“下进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蒸馏瓶中要加入沸石,防止爆沸;蒸馏瓶内溶液体积应占其容积的1/3 ~2/3;蒸馏烧瓶垫石棉网。
五、萃取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1 2 3以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例:将碘水加入分液漏斗,加萃取剂CCl4(图1)→ 震荡萃取(图2)→ 静置分层(图3)→ 分液(下层下出,上层上出)向学生讲解萃取的具体操作【思考】1、分层后下层显什么颜色?为什么?2、为什么上层不能从分液漏斗直接放出呢?六、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习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B. 1 mol CO2√C. 1 mol小米×A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C中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1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6.02×1023 mol-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习题:1 mol H2约含氢分子。
2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SO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3 mol 241.204×1024个H2含多少摩尔氢分子?5 mol O2中有多少个氧分子?N 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结论:粒子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三者的关系为:N=n·N A七、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质量)定义: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1。
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化学式的式量。
习题:(1)9.8 g H2SO4的物质的量。
(2)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
(3)0.25 mol CaCO3的质量。
(4)2.0 mol H2O的质量。
答案:(1)0.1 mol(2)0.1 mol(3)25 g(4)36 g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MnmMmnnmM⋅===,或,或习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
(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3)氯酸钾(KClO3)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反应。
(4)过氧化氢(H2O2)分解成氧气和水的反应。
对具体的物质来说,摩尔质量是常数,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八、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 m,常用单位L·mol-1。
(2)公式V m=(3)影响因素:V m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即温度和压强不同时,V m不同。
在0o C,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V m约为22.4 L· mol-1气体摩尔体积只针对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注意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非标准状态时不能使用22.4L· mol-1。
习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标准状况态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含有N A个CO2分子。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气体的摩尔体积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而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九、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义: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 相同条件结论 公式 语言描述 T 、P相同n 1n 2V 1V 2=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 、V相同n 1n 2=P 1P 2 温度与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 、P相同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 T 、P 、m 相同V 1V 2M 1M 2=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的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T 、V 、m 相同 M 1M 2=P 1P 2 在同温、同体积下,相同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摩尔质量成反比讲解公式推导过程,使记学生理解、推导和忆。
题型设计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 .试管B .坩埚C .蒸发皿D .烧杯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用规格为10mL 的量筒量取6mL 的液体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4.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③②④①D .③②①④5.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6.下列有关玻璃仪器洗涤的事项不正确的是.m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 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8.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加热时可不用玻璃棒搅拌D.当蒸发皿中的溶液被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9.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20%的醋酸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10.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2.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1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14. 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目的是。
制取气体时,反应前应先;而制取有毒气体时,必须在装置的最后连接仪器;而制取可燃性气体时,在实验其性质之前必须进行操作,并在装置的最后连接一导气管,将多余的气体处理。
15.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
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
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的方法。
(3)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
16.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④___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