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

合集下载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意境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赋予了散文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那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首先,散文意境的营造在于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细节,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串联成璀璨的项链。

作者通过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如一片落叶的纹理、一缕阳光的温暖、一声鸟鸣的清脆,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对荷叶和荷花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美丽的荷塘景色,感受到了那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

其次,散文意境的营造离不开真挚的情感抒发。

散文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作者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进而沉浸在意境之中。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这样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

在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在地坛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他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对命运的抗争与接受,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无奈,也体会到了在困境中坚持和希望的力量。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散文的意境更加深刻、动人。

再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也是散文意境营造的关键。

散文的语言不像诗歌那样凝练、富有韵律,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和人物的塑造,它更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作者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鲜活;也可以通过长短句的交错使用,营造出一种节奏的变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张晓风的散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

”这样的句子富有哲理,又极具美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意境。

散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营造

散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营造

散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营造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情感、抒发思想或描写现实等为目的的文学体裁。

在散文中,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表达,作家借助意象和意境的手法,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悟内涵。

本文将探讨散文中意象与意境的营造,以及它们对散文作品的重要性。

一、意象的营造1.色彩意象色彩是表现事物特性和情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在散文中灵活运用色彩的描写,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

例如,用红色描绘炽热的太阳、热情的心情,用蓝色描绘清晨的湖水、宁静的夜晚等,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自然意象自然是散文中常用的表达对象,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自然现象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情感。

例如,通过描写春天的阳光、温暖的风,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暴风雨的狂怒、波涛的汹涌,表达作者内心的动荡和冲突等。

3.人物意象人物是散文中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并传递出深刻的内涵。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智者的言行,表达作者对智慧和人生的思考;通过描写一个平凡的人物在困境中的坚持,表达作者对勇气和坚持的崇尚等。

二、意境的营造1.节奏感的营造散文作品中的节奏感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长短句交替,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创造出节奏感强烈的语言,可以调动读者的情感,并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

2.韵律感的营造散文作品的韵律感主要通过语言的音韵、押韵等方式来表现。

合理地运用韵律感的手法,可以使文章具有鲜明的音乐感,增强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例如,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句子音韵和谐,使得文中的意象更加生动。

3.情感共鸣的营造意境的营造要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为目标。

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品中的环境、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同身受,并被深深地触动。

三、意象与意境对散文作品的重要性1.丰富作品内涵意象和意境的营造可以使散文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通过对事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可以使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意义,并让读者在体验中得到共鸣。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而在散文中,意境的营造无疑是其灵魂所在,它能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文字背后那深邃而美妙的世界。

那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首先,散文意境营造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散文往往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入手,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事、物,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都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比如,一位散文家可能会细致地描绘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的光斑,或者是街头巷尾某个小商贩的吆喝声。

这些微小而具体的细节,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意境之门。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生动刻画,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鲜活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生活的温度和气息。

其次,情感的真挚表达是散文营造意境的关键因素。

散文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其情感不是空洞的呐喊,而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体验。

当作者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融入到文字之中时,读者便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种情感的传递并非直白的倾诉,而是如涓涓细流般渗透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打动。

例如,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作者或许会通过描述与小伙伴们在田野里玩耍的快乐时光,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触摸到作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进而沉浸在意境之中,感受那份情感的冲击和力量。

再者,语言的运用在散文意境营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散文的语言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注重简洁、准确、生动。

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赋予文字以生命力,使抽象的情感和意境变得具体可感。

比如,用“风儿像个调皮的孩子,轻轻拂过树梢”这样的比喻,将无形的风变得形象而活泼;或者用“孤独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路,却温暖不了心灵”这样的象征,深刻地表达出孤独的复杂内涵。

同时,散文语言还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长短句的交错、平仄的搭配,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音乐性,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

论散文的诗意美

论散文的诗意美

论散文的诗意美散文是“美文”(周作人)。

袁鹰认为“散文自当有浓郁的感情,即使直抒胸臆,也应该象诗那样醇净;散文也需要恰当的结构和剪裁,虽然能收能放舒卷自如,却应该象诗那样精粹;散文的语言如行云流水,甚至一泻千里,但也象诗那样凝练;散文也可以写得洋洋洒洒、大开大阖,但也要象诗那样蕴藉,含有余味。

”[1]可见,诗意美是散文的内蕴。

本文试从语言、结构、意境三方面论述散文的诗意美。

一.语言。

散文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它既有诗歌语言的含蓄、蕴藉、洗练,又具有畅达、生动的特点。

周作人在《〈燕知草〉跋》中说散文应“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构成了缤纷的散文语言。

(一)语言的质感。

同一模样的艺术品,由不同质地的材料构成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效果。

如雕塑,用青铜塑成显得苍劲;用花岗岩的显得刚毅;用大理石雕成的显得温柔。

罗丹在观赏用大理石雕成的维纳斯像时说:“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温暖。

”语言的质感类似于余光中所说的“质料”[2]。

它是字或词的质地和它所赋予的特定的美感,并决定了散文的旨趣和境界,也决定了散文的“弹性”和“密度”[3]。

如朱自清在《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用了“踞”、“浮”等字,不但将梅雨亭的位置、情状准确地表现出来,而且化静为动,充分展示亭的突兀险势,极尽描绘的能事,富绘画美。

“踞”字展示了亭的“稳”,任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遒劲精神内蕴;而“浮”字则传神地写出亭四周的空阔,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两个字极写出梅雨亭的险、稳、奇、峻、俏等风韵,对于亭的形状虽然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

古词新用也能加强文字的质感。

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杏花。

春雨。

江南。

”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它们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而余光中这里要表达的正是对故国的神思。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情感真挚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其中,语言风格和意境营造是散文的两大关键要素,它们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散文的艺术价值。

散文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有的简洁明快,有的细腻婉约,有的豪放粗犷,有的朴实无华。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不拖泥带水,让读者迅速领会主旨。

比如鲁迅的散文,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以简洁有力的文字直击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细腻婉约的语言风格,则如潺潺流水,轻柔地抚摸着读者的心灵。

作者用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然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艺术世界中。

这种风格常见于女性作家的散文,如张爱玲的作品,她对于人物情感和细节的刻画入微,让人沉醉其中。

豪放粗犷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作者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的豪迈与奔放,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感染。

像苏轼的散文,其气势磅礴,展现出豁达开阔的胸襟。

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却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以平凡的文字讲述着生活的真谛,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厚重。

而意境的营造,则是散文的灵魂所在。

一个成功的意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的描绘,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独特的世界。

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作者可以运用生动的形容词、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美丽的山川、宁静的湖泊、绚烂的晚霞。

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段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将荷塘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

2 2 3 0 0 1 )
散 文是 一 种 作者 写 自 己经 历 见 闻 中 的真 情 实 感 的灵 活 精 干 的文 学体 裁 。 可 以 借 助 想 象 与联 想 , 由此 及 彼 , 由浅 入 深 , 由 实 而 虚 地依 次 写来 . 可 以融 情 于景 、 寄情于事 、 寓情于物 、 托 物 言志 , 表达作者 的真情实感 , 实现物 我的统一 , 展 现 出 更 深 远 的思想 , 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优 美 的 意 境 是 每 一 位 散 文 创 作 者 的追 求 ,只要 我 们 掌 握好 散 文 的 基 本 特 点 和 散 文 的基 本 创 作方 法 。 就 完 全 可 以创 设 出 优美 的 意境 。 散 文 主要 分 为记 叙 散 文 和 抒 情 散 文 两 种 。下 面列 出两 种 散 文模 式 . 供初学者选择使用。
记 叙 散 文 模 式 开 头 主 要有 两种 模 式 :第 一 种 是 用 感 情 化 的语 言进 行 概 括 叙 述 。比如 写介 绍一 个 人 , 可 以用 带 有 情 感 的语 言对 他进 行 肖像 描 写 。 第 二 种 是 对人 的 品 质进 行 议 论 评 价 。 中 间 主 要有 两 种情况 : 一 种 情 况 是 写 一 件 事 。从 开 头 写 到 发 展 再 写 到 结 尾 。 对 故事 进 行 细致 的叙 述 和 描 写 。 另一 种 情 况 写 几 件 事 。 在 写 每 件事之前 。 用 主 人 公 的 某 个 精 神 特 质 领 起 。 用 对 主 人 公 的感 情 体 验 及 整 体议 论 贯 穿 几 件 事 。 结尾有两种形式 : 一 是 重 申人 物 的 特质 , 照应开头 ; 二是深化感情关系 , 发 出感 慨 。 二、 抒 情 散 文 模 式 开头主要有两种模式 : 第 一 种 是 叙 述 自己 与 景 物 的 关 系 。 第 二种 是 对 景 物 和 自己 的情 状 进行 议 论 。 中间 主 要 有 两 种 情 况 : 一是对景物进行描写 , 分出层次 . 细致动人 。 二 是对 所 写 内 容 加 以发 挥 , 进 行 联 想 和 想象 。结 尾 主要 是 抒 发 感 慨 。 作 者 在散 文 中 的形 象 比较 明显 。 常用 第一 人 称叙 述 , 个性 鲜 明, 正 像 巴金 所说 “ 我的 任何 散 文里 都 有 我 自己” 。 总之 可 以说 是 表 现 自我 。 这就 需要 大胆 无 忌 。 正 如鲁 迅 所说 “ 任 意而谈 . 无 所顾 忌” , 他 还推 崇 曹操及 魏 晋散 文 的“ 力 主通 脱 ” 。还如 一些 人所 说 , “ 我是 怎样 一个 人 , 就怎 样写 ” , “ 心 口相 应 。 信 口直说 ” , “ 反 正 我 只 是 这样 一个 我 ” 。 写真 实 的“ 我” 是 散 文 的核心 特征 和 生命 所在 。 必 须 明 确 一个 散 文 写 作 观念 。 即 散文 的唯 一 内容 和对 象 是 作 者 的感 情 体 验 。所 有 教材 都 提 出 了散 文要 写 感 情 , 却 作 为 一 种 必 备 因素 和 内在 线 索 。应 当强 调 指 出 , 感 情 不 是 片 面 的 因素 , 也 不 仅仅 是线 索 , 而是 散 文 的 对 象 。散 文 写 人 写 事 都 只是 表 面 现象 , 从 根本 上 说 写 的是 感 情体 验 。 感 情 体 验就 是 “ 不 散 的神 ” 。 而 人 与事 则 是 “ 散” 的可 有可 无 、 可 多 可少 的“ 形” 。朱 自清 的 《 背 影》 不 是要 记 录 回 家 和 父 子 离 别 的 琐 事 。 而是 要 吐 露 一 种 对 父 亲及 失败 了 的父 辈 的 怜 惜 和 敬爱 。感 情 体 验 , 是 散文 的 内在 结 构, 有 了它 , 就 可 以 天 马 行 空地 起 草 。这 一 点 不 能 不 明 朗 和 确 定 。 有 了散 文 的 内在 结 构— — 感 情 体 验 . 只 要 再 明确 外 在 结 构 的核 心 就 可 以 写好 散 文 。由此 , 我 们 说 散文 是 最 自由 的文 体 。 散 漫 如水 , 手 法 灵 活 。只要 弄 清 以上 几 点 , 写 真实 自我 及 由此 生 发 的个 性 口语 、 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 就 掌握 了散 文 写 作 的要 领 。

论散文的意境创造

论散文的意境创造

论散文的意境创造意境创造,是指通过语言的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散文中,通过意境的创造,更能够深入读者心灵,留下深刻印象。

下面,我将从字句运用、情绪刻画和艺术形象等方面,探讨如何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字句运用是创造意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散文的语言需求是简洁明了,但过于简约也会让文章单薄无味,对于意境创造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选择句子表达的时候,除了注重句式的多样性,还要注重语言美感。

例如,可以用一些委婉的词语来描述一些悲伤和痛苦的情感,比如“流泪”,“神伤”,可以用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性词,比如“明媚的阳光”,“苍凉的雨声”,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更好地创造出意境。

情绪刻画是创造意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散文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的文体,情绪要素在其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创造各种情境的难点在于情绪的渗透和情感的表达。

在情绪刻画上,语言应该具有情感的色彩,语言应当具有画面感、音乐感和感性味。

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透彻描写以及事物的意象化,于读者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例如,可以用一些情感深沉的词句,比如“黯淡如泪”的夜色、“淡雅如梦”的画面,来刻画内心情感,情感颜色越深,心灵共鸣也就越高。

艺术形象是创造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艺术形象,赋予作品以更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更好地呈现出所要表达的意境。

例如,可以通过艺术手法来创造场景,比如用艺术手法表示一种美好的境界,并用艺术技法来加强这种美好,通过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优美的形象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总之,意境的创造需要用心,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努力,它是作品的精华和灵魂,是能够产生深刻感动的根本条件。

要塑造一个美丽的意境,必须在字句运用、情绪刻画、艺术形象等多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绘就一幅深入人心的艺术图画。

意境创造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这种技术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入迷和沉迷其中。

散文的艺术与意境

散文的艺术与意境

散文的艺术与意境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以其自由的叙述方式、抒发情感的力量和精细的语言表达,往往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触动。

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在作者建构的世界中,领略其中的美感和思想。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艺术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意境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一、散文的艺术特点散文以自由的叙述方式为基础,注重写作的艺术性。

首先,散文强调情感表达,通过感悟生活的细节,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

其次,散文注重语言的优美与表达的准确性。

作者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句式,以及巧妙的修辞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文学魅力。

再次,散文以真实性和现实性为基础,力求通过真实细致的描写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最后,散文注重构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场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观察,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二、散文的意境构建散文中的意境是作者借助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一种美感和思想的传达。

意境通过描写细节和情感的抒发来构建。

首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散文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或浩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其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写,散文能够呈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再次,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散文能够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和现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最后,通过艺术的虚构和叙述手法的运用,散文能够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世界,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冲击。

三、散文的意境传递散文的意境传递是作者通过艺术手法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读者的过程。

首先,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其次,作者通过对自然、人物和社会的描写,抒发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理解,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感悟。

再次,作者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寓言的手法,创造出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和情节,使读者在触动情感的同时,能够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

最后,作者通过叙事的手法和情节的展开,将读者从现实逐渐带入到虚构的世界,使读者能够从中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拓展。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意境的营造堪称关键,它赋予了作品深邃的内涵和持久的吸引力。

那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首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常常借助于细腻的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事、物、景等元素的细致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描写一处风景时,作者可能会从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多个角度入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氛围的营造。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轻柔、阳光洒落的温暖,以及花香四溢的芬芳。

同时,情感的融入也是散文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

作者将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之中,使意境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当作者回忆起童年的欢乐时光,那份纯真和无忧无虑会透过文字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美好;而当作者表达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时,读者也会随之陷入沉思,与作者一同探索人生的意义。

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散文的意境不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更是一段能够触动心灵的旅程。

此外,散文中的意境营造还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作者通过赋予某些具体的事物以象征意义,从而深化意境的内涵。

比如,一棵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大树,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一朵在荒野中独自绽放的小花,或许隐喻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这些象征和隐喻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韵味,也让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散文的语言也是营造意境的关键要素之一。

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勾勒出意境的轮廓。

有时候,一个精妙的词汇就能瞬间点亮整个场景,让读者眼前一亮。

而含蓄而婉转的表达,则能够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字里行间去探寻、去感悟。

散文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读者的情绪,增强意境的感染力。

再者,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体验也是散文意境营造的独到之处。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个性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语言风格和意境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构建了散文的艺术之美,让读者在文字的海洋中沉醉、思索、感悟。

散文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有的如潺潺溪流,清新自然;有的似汹涌波涛,雄浑豪放;有的像绵绵细雨,细腻婉约;有的仿若疾风骤雨,简洁明快。

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往往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它宛如山间的清泉,清澈透明,不事雕琢。

作者运用简洁明了的词汇,描绘出生活中平凡而美好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生活的宁静。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文字用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充满希望的季节之中。

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则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作者常常运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豪迈壮阔的词汇,展现出宏大的场面或强烈的情感。

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其语言气势磅礴,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细腻婉约的语言风格,如同江南水乡的女子,温婉柔情。

作者善于捕捉细微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细节,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感受和世界的美好。

比如,张爱玲的散文,她在《私语》中写道:“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以其干脆利落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不拖泥带水,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核心内容。

鲁迅先生的散文就常常具有这种风格,如《朝花夕拾》中的一些篇章,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批判社会的黑暗,呼唤人性的觉醒。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意境的营造无疑是其最为关键和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

那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首先,散文意境营造的独到之处在于其真实性和切身感。

散文往往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

这种源于生活的真实素材,使得散文所营造的意境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比如,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作者可能会细致地描绘清晨的鸡鸣狗吠、田间的麦浪飘香、夜晚的繁星闪烁。

这些真实而具体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再者,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注重细节的刻画。

一个细腻的细节,有时比长篇大论的描述更能展现出意境的魅力。

比如,在描写一位老人时,作者可能不会直接说老人的沧桑,而是通过描写老人那双布满皱纹、关节粗大却依然灵巧的双手,让读者自行去感受岁月在老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又或者,在描绘一场春雨时,不只是说雨丝纷纷,而是描绘雨滴在荷叶上滚动,滑落,最后滴入池塘泛起涟漪的细微过程。

这些细节如同绘画中的点睛之笔,让整个意境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情感的真挚流露也是散文意境营造的重要手段。

散文作者在创作时,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

这种情感可以是喜悦、悲伤、思念、感慨,无论何种情感,都能为意境增添深度和温度。

当读者阅读这样的散文时,会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融入到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例如,一篇怀念故乡的散文,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会让读者也感受到那份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此外,散文意境营造的独到之处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散文的语言不像诗歌那样凝练,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的推进,它更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和韵味。

散文作者常常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通过朴素的语言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有时,作者还会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但这种修辞的运用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从作者的笔下流淌而出,为意境的营造增色添彩。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作者:李文婷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96期摘要:散文的意境由多种成分构成,本文从散文的模式特点入手,从构思、联想、语言三个方面探究散文意境的创设。

关键词:散文意境创设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可以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优美的意境是每一位散文创作者的追求,只要我们掌握好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散文的基本创作方法,就完全可以创设出优美的意境。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两种。

下面列出两种散文模式,供初学者选择使用。

一、记叙散文模式开头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用感情化的语言进行概括叙述。

比如写介绍一个人,可以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对他进行肖像描写。

第二种是对人的品质进行议论评价。

中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写一件事。

从开头写到发展再写到结尾,对故事进行细致的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写几件事。

在写每件事之前,用主人公的某个精神特质领起。

用对主人公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贯穿几件事。

结尾有两种形式:一是重申人物的特质,照应开头;二是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二、抒情散文模式开头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第二种是对景物和自己的情状进行议论。

中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景物进行描写,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二是对所写内容加以发挥,进行联想和想象。

结尾主要是抒发感慨。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这就需要大胆无忌。

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

还如一些人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

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情感真挚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语言风格和意境营造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散文的艺术价值。

散文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犹如一个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有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仿佛一位爽直的友人,毫无保留地与你分享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样的语言风格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以简洁有力的文字批判社会的种种弊病,唤起人们的觉醒。

与之相反,有些散文的语言则细腻温婉,如潺潺流水,轻柔地抚摸着读者的心灵。

这类语言注重细节的描绘,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经历的一切。

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荷塘的美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那优美的语句,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还有一种散文语言,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情趣。

作者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讲述故事,让人在欢笑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比如老舍先生的散文,常常以幽默的语言展现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而散文的意境营造,则是作者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为读者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精神空间。

意境就像是散文的灵魂,它赋予了散文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营造意境。

比如描绘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让读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在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作者通过对夏夜海滨景色的生动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营造出了一种浪漫而迷人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海滨仲夏夜之中。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第一篇: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缜密真挚的情致。

这些,无疑是构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

但是,主要因素正如郁达夫所说,是“贮满”着的“诗意”。

诗意,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

作家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传递给人们,使之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要求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创造诗意的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其中之一就要看作家驾驭艺术技巧如何。

如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对作品“诗意”的创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艺术家都素谙比喻技巧。

难壮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的作品里,就是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深受,出现一个潇洒幽深迷人的意境。

究其底,多是比喻技巧使如此。

朱自清先生运用比喻艺术创作出散文的诗意,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

一、形象美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可感的生动形象,唯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

作为散文,特别是写景寄情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形,这就是作家的功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潜隐着一种缠绵、委婉、深沉的情感,同时,他凭借精妙的比喻艺术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以质实之物比质实之物,给人一种形象美,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俯拾皆是。

在《春》的结尾,作家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些人要描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把春天的美附丽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美。

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写物附意,扬言切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感情。

二、绘画美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

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

好的画和好的诗总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朱自清写的虽是散文,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引言:朱自清,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沉的思考、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而著称。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意境美,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境界。

本文将就朱自清散文中的意境美进行探讨。

一、自然景观的描写朱自清散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

他笔下的自然景观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例如,在他的《春》中,他描写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及这些景象对人们的影响。

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写,他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恢弘景象,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朱自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生活琐事的抒发朱自清的散文并不仅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他还以细小琐事为题材进行抒发。

在他笔下,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变得充满了韵味和意境。

他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使读者能够反思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细节之美。

例如,在《草地上》一文中,他通过对一片小小的草地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无私的赋予和人类对于自然的亲近之情。

三、思想和情感的融合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也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他对于人性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散文将这些见解表达出来。

他在作品中常常以自我反思和寓言形式来探讨社会伦理和人性问题,使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思考和反思。

他的散文作品既有深度的思考,又能唤起读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共鸣。

结语: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意境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琐事的描绘,以及对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境界。

通过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永远都会是人们心灵的一片净土,在漫长岁月中流传下去。

谈谈散文的意境表达

谈谈散文的意境表达

谈谈散文的意境表达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注重通过语言表达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表达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多样性,可以通过文字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形象的描绘等方式来营造独特的意境。

下面将从文字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形象的描绘三个方面谈谈散文的意境表达。

一、文字的选择散文作为一种以文字为创作材料的艺术形式,文字的选择对于意境的表达非常关键。

作者可以通过挑选具有含义的词汇和富有感觉的词语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描写自然风景时,作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形象感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如“湛蓝的天空”、“翠绿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等,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美丽的意境。

此外,语气的选择也对意境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气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比如,在叙述一段美好回忆时,作者可以选择使用温情的语气,让读者感受到文章所传递的回忆的温暖和幸福。

二、句法的运用散文的句法结构也是意境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改变句子的长度、结构和语序,作者可以达到营造特定氛围和感受的目的。

例如,使用短句可以传递出一种简洁、轻快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文字的流畅和节奏感;而使用长句则可以呈现出复杂、缠绵的情感,给人一种细腻深沉的感觉。

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比如,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将物理事物赋予情感色彩,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境。

三、形象的描绘散文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使意境更加生动。

作者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散文的场景中,感受其中的细节和情感。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从他的面容、动作、表情等方面入手,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同时,作者还可以通过借景抒怀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达到情感的抒发。

例如,在描写秋天的时候,可以通过描绘落叶飘舞、风声草动等细节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综上所述,散文作为一种注重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文学形式,意境的表达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散文的艺术形象与意境构建

散文的艺术形象与意境构建

散文的艺术形象与意境构建一、引言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境构建,深受读者喜爱。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艺术形象与意境构建,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文将从散文的定义、艺术形象的构建和意境的营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散发性、散漫性为特点的文学表达形式。

它与诗歌和戏剧不同,不受严格的韵律和格律约束,更注重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散文可以通过文字的组织和叙述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三、艺术形象的构建1. 描写细节艺术形象的构建离不开对细节的描写。

通过对人物、环境、物品等细节的描写,可以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和形象的印象。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对其外貌、言行举止、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对该人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 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具象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可以使读者对散文中所表达的含义产生更深的理解和共鸣。

3. 色彩运用色彩是散文中重要的艺术元素,通过对色彩的描写和运用,可以给作品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用明亮的色彩描绘欢乐和温暖,用暗淡的色彩描绘忧伤和寂寞,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意境的营造1. 语言的节奏散文的语言节奏对于营造意境至关重要。

通过对语言的节奏的掌控,可以使作品的节奏感更加流畅和自然。

例如,通过运用短句和长句的交替,使作品的节奏感更加丰富和变化。

2. 音乐的运用音乐是一种能够直接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散文中可以通过运用音乐元素来营造意境。

例如,通过运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作品的意境更加鲜明和感人。

3. 情感的表达散文的意境构建离不开对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情感的真实描写和细致刻画,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通过对忧伤、喜悦、思乡等情感的描写,可以使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散文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散文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散文的意境与艺术特色分析散文作为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的文学作品,既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又能够进行人物塑造和思想表达。

在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中,选择适合的散文作为教案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文将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中散文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一、散文的意境分析意境是散文创作中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作品的气氛和情调,给读者留下独特的审美体验。

1.描写自然景物的意境许多散文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一种柔和、宁静或浪漫的意境。

比如在一篇教案散文中,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中,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表现人物情感的意境在高中语文教学备课教案散文中,还存在着许多表现人物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刻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深的共鸣。

通过这种方式,散文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进而思考与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

3.通过物象的意境除了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散文作品中还可以通过描写物象来表达意境。

在教学备课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对一些物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或者寓意。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

二、散文的艺术特色分析散文作品在艺术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特色,通过对散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备课过程,使教案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1.清新自然的语言散文作品的语言特色常常是清新自然的。

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心理的描写,散文作品能够给人一种平和、宽慰和舒畅的感觉。

在教学备课散文中,选择具有清新自然语言特色的作品,可以为教学内容增添一份韵味。

2.丰富多样的形式散文作品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抒情的、议论的、记叙的等等,这种多样性使得散文具有较大的表现空间。

在教案中选择形式丰富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
意境是作者依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将深邃的立意、真挚的情感融合到独特的艺术之中所创造的一种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

它是主观与客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境的统一。

“意”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是作者经过提炼取舍而创造出来的渗透作者感情的景物和生活画面。

散文是一种以意境取胜的文体,意境优美与否,是分辨散文格调高低、艺术感染力大小的一个重要依据。

美的散文意境一直是古今文学家孜孜追求的美学最高境界。

一、散文的意境美
1.写实之美。

散文是尚真的艺术,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描述的多为真人真事、真景真物。

就物境而言,散文是趋向于实境表现,着意于具体的、真实的客观景、境的描绘。

其意境发端实境,而又回归实境,即从实境而生情发意,而后又借助于融情融意的实境描写来创造意境,追求一种“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艺术美感。

而诗歌鼓励想象和虚构,在强调整体上符合生活真实的同时,又要求与客观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而,散文意境大多是“有我之境”,诗歌为“无我之境”。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

徐志摩的小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诗中有我而无我,有你而无你。

诗歌意境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而散文意境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

2.销魂之美。

散文情真意切,景为实景,情为实情,其意境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最熨贴的寄托,或悲,或喜;或愤,或爱,始终让读者的灵魂激动不已,在颤栗中提升了审美品味。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中的秋没有着墨于丰硕、成熟、收获,而是以一种怡然的心态,写秋的宁静深远的况味。

一烟在手,独对黄昏,在一片宁静、惬意的氛围中,作者的思绪如白色飘渺的烟雾,悠然地飘忽着,如无缰的野马,秋的温润便在心中悠悠无羁地荡漾开来,秋成了代表成熟的内蕴、古色苍茫的过来人,成为烟上的红灰,又如又老又醇的酒带一股熏熟的温香,散发着一种纯正的意味深长的气息。

郁达夫《故都的秋》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穆木天《秋日风景画》通过对故
乡、天津卫、日本的吉田山等一幅幅秋日风景画的追忆,表达了对战争、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强烈憎恨。

无论是秋的哪一种意境,作者的真挚情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3.意蕴之美。

对散文意境而言,“境”为绿叶,“意”为红花,散文意境美的内核在于意蕴。

一篇好的散文,读者阅读时总会被文中浓浓的情感所俘获,而在阅读之后,总会余音绕梁,浸入遐思,彻悟人生。

《秋天的况味》中的秋被比作雪茄、鸦片、用过二十年的烂字典、用过半世纪的书桌、一块老气横秋的招牌,甚至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徐吟的声调。

人之生命的厚重底蕴在林语堂的笔触下从容潇洒,充满了睿智。

读罢不禁让人掩卷长思,秋之丰腴亦人之丰厚。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他都有权休息,过优哉优哉的日子”,这既是林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读者的人生感悟。

4.磅礴之美。

散文的意境较之诗歌就显得颇为大气。

从意境的表现形式看,诗歌讲究形式格律,较多约束;散文行文随意舒展,自由自在。

诗歌受篇幅字数的限制,受声律的约束,在意境的营造上往往不能舒展,多采一枝一叶,一虫一鸟,取其一点以传神。

而散文格局开阔松散,笔法自由灵活,相对而言具有较为宽广的尽情纵笔的天地,其意境潇洒奔放。

泰戈尔把诗比作一条小河,意境像小河流水,被音韵格律的两岸夹住,只能在固定的河床内流动;而散文则是沼泽,天开地阔,一片散漫。

从意境的表达内容看,诗歌是浓缩的、具体的,散文是宽泛的、兼容并包的。

散文是一片广袤的沼泽,可以使鲜花与野草任意滋长,可以包容大情大理,也可以包容小感小意。

在散文中,大痛大感,大彻大悟可以寄情寄意,点滴之得,些微之感,也可以信手拈来,寄寓物景。

智者之思,哲人之理可以用散文意境蕴涵,芸芸众生的一己之思、一时之感,也可以用散文来表现。

从意境的审美风格看,诗歌委婉蕴藉,凝练含蓄,散文明白晓畅,亲切自然。

诗歌所要吟咏的对象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不作正面的明确的描写,而采用托物写景,象征暗示等手法间接地表现出来,意在言外,“若即若离”。

而散文的意境贵在不隔,贵在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直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相。

二、散文意境的创设
1.直观生动,以形建境。

散文的意境不是虚构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抓住动情之物,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是意境创造的根本。

感情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或缘事而发,或触景而生。

同样感情的表达也必须寄情于景,寓情于物,有意无境或意大境小,都将使抒情流于空泛。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正是由于作者非常具体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延安军民的“纺线”中体现出来的“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这一高尚思想境界,这辆纺车才具有特殊意味,才造成了一种
直观的审美效果。

《荷塘月色》文中“月光、荷塘、青雾”,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

日月星辰、春花秋果,万事万物都可以促使作者生情,一粒小米,一辆纺车,一块丑石,一个背影都会寄托某种深邃的情感。

因此,营造散文意境的关键是作者能否对生活动情,以动情之物搭建意巢。

2.善于寄托,突出寓意。

散文中的意与境是辩证关系,无境则意失去了依托,而无意则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境的搭建是为了托情达理。

如鲁迅《秋夜》中的夜空会躲闲,色厉内荏,狡诈阴险;枣树也有感情与知性,直而往上,不屈不挠。

如此,自然景致完全在作者的主观世界中异化变形,构成独特的意境之美。

若实现情与物,理与物的完美结合,就要找准二者的结合点。

结合点必须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凝聚点,是情与景的连接点、契合点,也是创造意境的着力点、落脚点。

同是写蜜蜂,杨朔《荔枝蜜》的结合点在蜜蜂酿造的“蜜”上,而秦牧《花蜜与蜂刺》的结合点却在蜜蜂的“刺”上。

由于结合点不同,使得两篇文章的意境大异其趣。

3.预制空间,展开想象。

没有想象便没有诗歌,没有想象便没有散文的意境。

想象越丰富,则意象越鲜明;想象越活跃,则感情越深挚,越是物我两忘。

在创设散文意境时,不要用物将境填满填实,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在进行具体描述时,必须对思路和笔路加以控制,有意识地留一些空白,或舍去比较明显的过程与结果;或裁掉那些不难想见的细节与场面,或有意略去情思沸点,创造一个给读者富有启示性的最高灵境,使读者能充分调动想象力,悟出作品的深远哲理,从而使作品实现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这样一个具有哲理高度的“化境”。

如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英雄路为什么荒芜了?成吉思汗当年的情景如何?作者有意不作交代,而读者恰恰透过这些空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与情调。

4.语言优美,工于表达。

好的意境必须通过好的语言来实现。

散文的语言不要求华丽,更不能堆砌词藻,但要求具有朴实之美,所选的词、所用的句要能够突出形象,能够构成优美的意境,在语言表达上可以动用一切辞格,只要对构建意境有用便可拿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一个“泻”字突现了月光普照大地的动态形象,一个“浮”字写出了雾的由下至上慢慢扩散的轻盈之态,一个“笼”字,声调轻柔,与后面“轻纱的梦”相配合,使境界顿出。

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朱自清的笔下“香味”变成了“歌声”,让嗅觉转化为听觉,既形象,又有韵味。

此外,在意境的创设上还可使用各种表达技巧,如虚实相生,动静相依,抑扬相间等。

营造一篇散文的意境要视具体的情、景与作者所欲传达的意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拘泥于某一章法,要在变与不变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彰显意境的魅力,从而感染读者。

参考文献:
[1]张可佳.浅谈散文意境的创设[J].绥化学院学报,2008(2)。

[2]陈剑晖.散文意境的特征及其构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薛礼成.散文感悟:境界再创之思[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