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

合集下载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政策执行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

政策执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政策的实际效果,决定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信任度。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一、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政策的制定需要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让各有关方面都能够参与其中,充分反映各方利益和意见,从而确保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得到检验和评估,这有利于规范政策执行进程和结果。

在政策执行方面,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不同、有针对性的执行机制。

对于涉及多部门的政策,应建立协调机制,使各部门能够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对于一些重大政策、定向性政策和改革政策,应制定专门的执行计划,通过任务分解、细化目标、指定具体责任人、明确监督标准和考核评估等措施,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政策有效实施。

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政府部门是政策执行的主体,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执行有序、高效、科学。

2.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消除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利益纷争。

3.加强职能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参与政策执行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参与。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要增加社会层面的参与,包括社区、社会团体、媒体以及市民个人等。

特别是公民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可以消除腐败和不当行为,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加强社会声音的反馈和监督,推动政策执行更加有效。

四、强化政府依法行政法律是政策执行的基础和保障。

政府必须坚决依法行政,狠抓政策执行。

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通过公开、透明、依法的方式处理,并对涉及的责任人进行追究。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9年8月公共政策执行,简言之,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而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调整的对象,使公共政策具体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陈振明教授认为“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措施,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行为过程。

”[1]260“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

”[1]254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策自身质量、政策资源、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制度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2]333,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常被定义为“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3]195或“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4]16。

本文将着重探讨以制度因素为重点的阻碍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执行不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政策的执行与政策制定时的初衷相违背,有时甚至出现过度偏离的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执行阻滞,例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凝聚合流所形成的妨碍政策顺利实施乃至造成政策执行过程停滞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阻力合力及其运作方式。

”[5]32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政策表面化。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而未被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使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大大低于政策目标的要求。

2、政策局部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有利则执行,不利则曲解、抛弃,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出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

3、政策扩大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恰当内容,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影响了既定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对策【摘要】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种种困境。

在宏观层面,权责不明、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主要问题;在微观层面,监督资源匮乏、监督手段不足也是阻碍监督工作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权责明晰,完善监督机制,并增加监督资源投入,完善监督手段。

尽管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只有积极应对这些困境,加强监督工作,才能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困境,并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提升监督的效果,以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困境、权责明晰、监督机制、监督资源、监督手段、对策、有效执行1. 引言1.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障政府公信力和效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政府执行政策的监督,可以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促进政策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监督评估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不公平现象,保障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强化监督工作,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福祉。

1.2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存在的困境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宏观层面困境和微观层面困境。

在宏观层面上,权责不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主要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现象频发。

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效果较为有限,监督过程中存在漏洞和盲区,容易造成监督失灵。

在微观层面上,监督资源匮乏和监督手段不足是主要问题。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三个思考维度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三个思考维度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三个思考维度【摘要】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政策执行的现状、制约因素、提高效率的思考、监督与评估、人民群众参与等五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政府执行能力的加强、公众参与度的提高以及政策执行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探讨,提出了促进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思考和建议。

加强政府执行能力,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政策执行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实现政策目标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

通过持续改进政策执行的方法和机制,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政策执行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关键词】政策执行、公共政策、政府执行能力、公众参与、社会发展、监督与评估、制约因素、执行效率、良性循环、人民群众、思考维度、重要性、研究背景1. 引言1.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政策执行是政府治理的关键环节。

政府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目标,而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取决于政策执行的质量。

只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实现治理目标,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政策执行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建立在其有效履行职责的基础上,而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只有政府能够有效执行政策,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确保政治稳定。

政策执行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

许多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而政策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这些目标的实现。

只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才能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民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政策目标,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背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一直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政策效果的实现和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政策执行存在着不少难题,如执行效率低下、制约因素较多、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实现政府目标和改善公众生活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执行的阻力、效果评估的困难、差异化执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是执行阻力。

政策的成功实施通常要面对来自多个方面的阻力,如政治行为、不愿意接受改变、官僚体系的阻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沟通合作:政府应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市民、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

通过广泛的参与和开展多方合作,能够减少阻力来源,增加政策的成功实施机会。

2.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透明度。

同时,应进行详尽的实证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二是效果评估的困难。

很多时候,政策执行结束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评估指标: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以便对政策执行后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政府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合本国情况的评估框架。

2. 提高数据共享: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以便于政策执行后的数据收集和评估。

政府还可以与学术机构或独立机构合作,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测。

最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三是差异化执行。

很多时候,政策在不同地区或群体中的执行效果存在差异,这给政策执行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个性化执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或群体的差异性。

通过个性化的执行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或群体的需求,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

2. 增强监督能力:政府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各个地区和群体中得到均等的执行。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地方政府和政策执行机构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公务员工作中如何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协调能力

公务员工作中如何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协调能力

公务员工作中如何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协调能力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政策执行力和协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具备强大的政策执行力,能够确保政策得以有效落实,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出色的协调能力则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化解矛盾冲突,形成工作合力。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公务员应如何提高这两项关键能力呢?一、提高政策执行力1、深刻理解政策要提高政策执行力,首先必须对政策有深入、准确的理解。

这就要求公务员在接到新政策时,不仅要读懂政策的条文,更要领会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和预期效果。

可以通过参加政策解读培训、与政策制定者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把握政策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要将政策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为执行政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2、制定科学的执行计划在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执行计划是确保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执行计划应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时间节点等内容。

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听取一线工作人员和相关利益方的建议,确保计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组织协调政策的执行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协同配合,因此,公务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达政策要求和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避免推诿扯皮,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要善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作合力。

4、严格执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务员必须严格遵守政策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对于违反政策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5、注重反馈和调整政策执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执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对于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执行策略和方法。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我国政府 在公共政策 的执行方面存在着执行力 元 , 这严重扰乱 了市场秩序 , 也阻碍了相关公共 的执行 中坚持原则 , 有利于政策 目标的实现 , 提 不足 , 执行力缺失 的问题 。 面对我国公共政策执 政策 的有序有效执行 。 高整体 的公共政策执行力。 行力不足的现状 , 本文认为 : 首先 , 要深 入研究 2 政策本身的缺陷 . 2 3 加大政策宣传 . 4 公共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在政策的制定 提高公共执行活动的透 明度 ,加强政策制 公共政策执行 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 的原 因,才能找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正确 过程 中,各项公共政策之间往往没有很好的衔 定机关和执行机关的沟通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 路径 。 接和配套 , 缺乏科学 的理论指导 , 没有形成合理 要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加大对政策的宣传 1 我国公共 政策执行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的政策体系 , 这些都将给政策 的执行带来难度 , 力度 , 提高群众对 政策的认 同感 , 这既有利 于政 1 . 1变形式 执行 造成政策执行力 的缺失 , 我国的机构繁多 , 政出 策执行 目标的实现,又能促使公共政 策的民主 这种现 象主要 出现 于当政策 与负责执行 多门 , 莫衷一是 。部门和部门之 间职责不清 , 再 化进程。 3 强化监督控制 . 5 的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 , 执行者就会制定与政 加上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顺畅 ,使政策的执 策在表面上一致 、 与实际相违背 的措施, 只执行 行者无所适从 。 加强反馈 系统 的功能 , 使监督 反馈经常化 、 符合 自己利益 的部分 。这些行为使政策的整体 23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偏低 制度化 , 立并完善 多层次 、 建 多功能、 内外沟通 、 功能难以发挥 , 从而影响政策 目 的实现 。 标 这严 政 策执行 者的领导能力和管理 水平偏低 , 上下结合 的监督控制 网络 , 增加行政执行 的透 通过调查 、 质询 、 罢免 、 撤销、 受理 申诉 、 控 重影响了政府 的形象 ,极大损害了国家 和人 民 缺 乏专业 的知识和能力 。某些政策执行者对政 明度 , 策 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不高 ,不能够领导下 告 等方式 , 实现对政策执行过程 的有效监督。 利益以及社会主义政策的权威性、 严肃性 。 1 . 2搪塞式执行 属做好 政策的宣传和制定正确的执行方 案 , 因 参考文献 政策 的执行要做 到坚决 贯彻 、善始 善终 , 此不能够获得所需 的各种资源 , 且不能够进行 f1 永波. 地方政府政 策执 行力 的路 径选 1莫 提升 然而在实践 中,有些政策的执行者却对要执行 有效的沟通协调 , 从而无法达到政策 的预期 目 择 ~基 于制度 创新 角度 的探析L . 南行政 学 刀云 院学报.0 56. 2 0 () 的政策敷衍塞责 , 阳奉阴违 , 一拖再拖 , 消极 执 标 。 行 ,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 2 监督 机制薄弱 . 4 【】 国雄. 公共政 策执行 力【 _ 2周 论 J 荔 索与争 鸣, ] 策, 导致一些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 至出现 甚 监控机构 的缺乏 , 为保证政策的有效 实施 , 2 0 ( ) 076. 负 面效应 , 给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纠正政策执行 中产生的偏差 ,需要对 政策执 行 f 张骏生. 共政策 的有效 执行f . : 3 】 公 北京 清华 进行监督控制 ,我国虽然建立了 比 较健全 的行 大 学出版社,0 6 20. 13 制性执行 _抵 这种情 况通 常是 由 于政 策执行主 体或执 政监察体系 , 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 依然缺乏 行对象对 执行的政策不认 同, 不接受 , 产生抵制 强有力 的监控机构来专 门负责监督各种政策 的 情绪 ,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达到预期效 贯彻落实情况。 果。 究其深层原 因可 以看 出, 政策对象 的心理或 3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素质等因素 ,往往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很大的 31整合各方利益 . 影响,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初期 , 许多地区出 地方利益服从 中央利益 ,中央政府制定政 现 了“ 超生游击 队”严重 阻碍了计划生育 政策 策时也应尽 量照顾到地方的利益诉求。主要是 , 的实施 。 很多地方 政府 以中央政府赋予的 自由为依 据, 1 . 4机械式执行 对 抗 中央政策, 导致许 多公共政策被 扭 曲, 因 觉地服从和执行中央颁布 这种执行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 中, 执行 主 此 ,地方政府必须 自 体机械地照搬照抄 , 的执行 , 的政策执 的政策, 呆板 这样 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中央制定政策 行不但不能解决实 际的具体问题 ,而且容 易形 时要 尽可能照顾到地区的差异性, 力求政策公 成责任推诿 , 将过错归结于政策本身及政策的 正 、 公平 。 制定者。 所以 , 执行政策 时既要坚持政治上 的原 3 加强政策科学研究 . 2 则性 , 又要掌握实践 中的灵活性 , 不能 只求 “ 原 建立合理的政 策制定机制。 政府 、 专家和群 则” 忘了“ , 灵活 ” 。 众 密切配合 的决 策机制有 助于政 策的科 学合 2 政策执行中出现上述 问题 的成因分析 理 , 使政策能够为政策执行者所认 同, 从而达到 21 . 利益的驱使 政策的预期效果 。政策的制定出台要以事实为 在利益的驱使下 ,为 了追求地方利益 、 本 依据 , 客观的反 映现实 , 政策的制定要给地方充 部 门利益 、 个人利益的最 大化 , 一些政策 执行 者 分的 自主权 , 保证政策与事实相符 , 反映人民的 以损害国家利益、 其他部 门利益 、 集体利益为代 需 求 。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摘要】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加强政策制定中民意调查、建立监督机制、法治化水平和加强宣传沟通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要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需加强民意调查、建立监督机制、法治水平和加强宣传,重视社会反馈和民意表达,同时加强法治和宣传沟通。

希望地方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实施中能够贯彻执行这些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地方政府、民意调查、监督机制、法治化、宣传、沟通、社会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逐渐凸显,执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之间的鸿沟,政策制定缺乏实地调研和民意征集,导致政策脱离实际、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政策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到位,责任不清晰、执行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突出,使得政策执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通过加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意调查、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法治化水平、加强宣传和沟通等方式,探讨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和策略,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推动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1.2 问题提出地方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到位、效率低下、部门间协调不畅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政策无法有效落实,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以更好地服务民众,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同时为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拥有高效的执行力,而公共政策执行力作为政府执行力的核心内容,更是重中之重。

所谓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通过集合各种执行资源,对公共政策解释、宣传,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权力,并且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通过有效地沟通、协调、实施和监控,将政策内容转化成实际,以此达到公共政策的既定目标的一种能力。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着“虚假执行、选择性执行和错误执行”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求而制定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公共政策的执行,不仅关系到我国政府管理的效率,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关系到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相关理论、概念阐述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造成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分析,主要从执行主体、执行机制、执行资源和环境以及执行力文化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在优化执行主体,建立健全利益均衡机制;创新运行机制,规范执行流程;合理调配资源,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强化政府执行的监督机制;培育政府执行力文化五个方面提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办法。

本文可能得创新点:按照“经济人”理论来看,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经济人,同样存在着自利的倾向。

如今,利益日趋的多元化,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地方利益的代表,有着自己的利益需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围绕各自利益进行着一系列利益博弈。

多重的利益博弈可以说是导致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的一个深刻原因。

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惩戒力低、约束性差,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缺乏规范与协调。

所以,希望通过积极引导执行主体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实现双赢或多赢,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推动政策协同提高政策执行力

推动政策协同提高政策执行力

推动政策协同提高政策执行力政策执行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标志。

为了推动政策的顺利执行,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可或缺。

本文将探讨政策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方法。

一、政策协同的重要性政策协同指的是各部门或机构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划和目标,通过合作协调,共同推动政策的执行。

政策协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政策有效性: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确保政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政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

2. 优化资源配置:政策协同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占用和浪费,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政策落地执行:各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弥补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足,促进政策的顺利执行和落地。

二、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方法为了提高政策执行力,需要在政策协同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具体措施:1. 建立政策协同的机制:建立跨部门的政策协同机制,制定清晰的协同合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和协作方式。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各部门和机构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分享政策执行中所需的信息,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3. 统一目标和任务:政策协同需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各部门和机构应当制定统一的目标,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

4.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政策执行需要各部门和机构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支持。

通过开展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

5. 强化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政策修订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反馈。

三、结语政策协同是提高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各部门和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措施。

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拖延、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执行机构的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不足,或者是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够。

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政策执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策困难、执行偏差等问题。

3. 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

这表现为监督机构不独立、监督力度不够、监督过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正。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为了解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执行的资源和人员配置入手。

首先,要确保执行机构的人员配备和资源分配充足,以满足政策执行的需求。

其次,要加强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执行人员的政策意识和执行力。

2.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这包括加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加强执行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困难和执行偏差。

3. 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其次,加强监督力度,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后,加强监督过程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

实用指南如何提升政务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力度

实用指南如何提升政务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力度

实用指南如何提升政务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力度在政府治理的过程中,政策执行力度的提升是确保政府决策顺利实施的关键。

尤其在政务民生领域,政策的执行对于改善公众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实用指南的形式,探讨如何提升政务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力度,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众福祉。

一、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政策执行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政府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政策执行中的具体职责和行动路径。

对于政策执行中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应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1.2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了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政府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民众的需求和政策执行的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执行策略。

1.3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是推动政策执行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并及时向公众公开评估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加强能力建设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者。

为提高政务民生领域政策执行力度,应加强相关执行者的能力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培训和教育政府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解能力和执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政策背景、执行方法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执行者对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有效实施。

2.2 强化沟通与协作能力政策的执行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沟通。

相关执行者应积极主动地与公众、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与协调,共同推动政策的顺利执行。

政府可通过举办座谈会、听取民意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及时了解民众需求,进一步改进政策执行方式。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宣传是提升政策执行力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充分宣传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可帮助公众理解和支持政策,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

公共政策执行优化方案

公共政策执行优化方案

公共政策执行优化方案
公共政策执行优化方案
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民众的福祉。

为了优化公共政策执行,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

首先,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政策执行进展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第三方机构或专业机构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提供中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加强政策执行的沟通和协调。

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问题协调,确保政策执行的协同效应。

政府还可以与相关利益方进行广泛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将其纳入政策执行的考虑范围,增强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此外,加强政策执行的培训和能力建设。

政府可以组织专题培训和学习班,提高政府人员的政策执行能力和专业素养。

政府还可以建立知识库和经验库,收集和整理相关政策执行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政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加强对社会影响的关注和回应。

政策执行不仅要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还要关注和回应社会的反馈和影响。

政府可以利用舆情监测和调查研究等手段,了解社会对政策执行的评价
和意见,根据社会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执行的措施和方式,提高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监督和评估、加强沟通和协调、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对社会影响的关注和回应等优化方案,可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增强政府的形象和民众的福祉。

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

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以避免政策失败?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府达到政策目标,通过对各种政策资源的调度、控制和使用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效力。

任何一项政策方案,即使再正确、再完美,要实现预定的目标,达到理想的效果,都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当前,我国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执行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低,对政策精神吃不透,导致原政策的“走样”“变形”。

二是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有利的政策内容,则传达、贯彻、执行;反之则不贯彻、不执行。

三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级组织自行制定“土政策”,取代上级有关政策,或寻找各种借口不执行上级政策,甚至阳奉阴违,进行抵制。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度的方法。

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政策执行权力。

中央政府应通过机构编制管理立法,特别是对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配置、内部机构配置等,需要机构编制的专项法律予以具体、明确的规范。

从而弥补宪法和组织法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不足,并将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机构设置有法可依,避免政府部门间因机构设置缺乏规范而造成职能配置的交叉重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策执行阻滞。

2.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制度由于作为理性逐利人的政策执行者为政策执行阻滞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制度。

①增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

②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通过理顺监督体制,改变专门监督机构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为垂直领导体制,使监督机构真正获得超然独立的地位。

③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④落实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

3.健全信息沟通传播机制政府要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解释政策,让全体社会公众认知、认同政策,接受并且参与到政策执行活动上来,以推动政策得以有效执行;同时,要建立政策执行的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

各级政府应有自己的信息机构;一定层次的政府职能部门应有本部门的专业信息机构。

同时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信息能顺畅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

公共政策执行问题解决报告

公共政策执行问题解决报告

公共政策执行问题解决报告
一、公共政策执行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往往会受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政策目标混乱、政策资源分配不当、政策沟通障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公共政策执行问题,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解决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以保证政策的正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目标。

2、加强政策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政策资源,有效发挥政策的作用,是实施公共政策的关键。

政府应该根据政策的实施情况,合理安排政策资源,以期达到政策的最大效用。

3、完善政策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协调。

政策的实施过程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行政协调,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政策沟通机制,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4、强化政策落实,切实把政策落到实处。

政策落实是政策实施最终的目标,也是政策实施最关键的环节。

政府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促进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以达到预期目标。

三、总结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政策目标混乱、政策资源分配不当、政策沟通障碍、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为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完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正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政策资源;完善政策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协调;强化政策落实,切实把政策落到实处,以期达到政策的最大效用。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一、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往往存在不足,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发挥。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大现有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

二、政策宣传与解读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政策内容、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社区活动、公共讲座等,加强对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信息传递到每个目标群体。

同时,政府还需对政策文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以利于公众理解和接受。

三、强化监督与执法监督和执法是保障政策文件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行政监察、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等方式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对于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应坚决予以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强化监督与执法,树立政策文件的权威性,确保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制定实施细则与配套措施针对不同的政策文件,政府需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以便于实际操作和执行。

实施细则应详细说明政策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和责任主体,配套措施则应包括财政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

通过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的制定,为政策执行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五、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人,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是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政策领域和执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素养。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能力评估机制,对执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六、建立信息反馈与评估机制信息反馈与评估是了解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与评估机制。

首先,要拓宽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建议。

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谈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谈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谈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以下是其中几点:1. 突出问题导向。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我国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

政策制定者会全面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民众需求,深入调查研究,确保政策的目标明确、具体,解决现实问题。

2. 强调科学规划。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我国注重科学规划,实现政策目标与资源配置的有效衔接。

政策执行者会对政策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细致评估资源需求与供给,确保政策能够得到充分支持和保障。

3.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为了保证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我国建立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者。

政府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推行和监督,社会组织和行业企业则负责具体实施。

各方协作配合,形成了有效的执行机制。

4. 推进信息化建设。

我国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了公共政策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实现政策执行过程的全程可视化、数据化管理,便于监督和评估。

同时,信息化手段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获取政策信息和参与评议的便利。

5. 强化监督考核。

为了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我国强化了监督考核机制。

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对各级政府和政策执行机构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公务员提高执行效果。

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以上是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谈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

随着社会发展和治理模式的变革,我相信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将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执行效果。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公共政策是一个在现代社会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到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受制于国家的公共政策。

人们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依据的标准通常是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要由该国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和调整。

可以说,没有公共政策的必要干预,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针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①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分析、制定、执行、评估、终结五个阶段,其中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五个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

公共政策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政策不被执行,就仅仅只是政策而已,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也就不会对个人、社会、国家产生任何影响。

当然,政策的好与坏也就无从知晓了。

美国著名行政学者G.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执行”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地位、作用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②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个政策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根本途径。

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定政策是研究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但是公共政策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研究问题,而在于解决问题,政策执行才是直接的、实际的、具体的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项政策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实践来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

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在当今社会,政策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们也时常听到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一些政策无法有效落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现有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得到实时动态的监测和反馈。

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同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政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惩罚,对履行政策任务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政策执行中来,从而提升执行力度。

其次,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大对政策实施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全面、形象、系统地向社会宣传政策文件的内容和意义,让更多人了解政策文件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政策,也可以加强社会各方的监督。

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加强政策执行的考核力度,对政策执行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并将其作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政府部门的考核评价结果与政府工作绩效挂钩,将政府工作与政策执行的成效紧密联系起来。

除了政府部门的力度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政策执行的过程中。

企业和社会团体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出台政策执行的操作指南,建立执行标准和流程,帮助政策文件更顺利地得以执行。

总的来说,要加大现有政策文件执行力度,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更好地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政策的有效执行。

只有这样,政策文件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以避免政策失败?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府达到政策目标,通过对各种政策资源的调度、控制和使用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效力。

任何一项政策方案,即使再正确、再完美,要实现预定的目标,达到理想的效果,都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当前,我国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执行者的政治、业务素质低,对政策精神吃不透,导致原政策的“走样”“变形”。

二是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有利的政策内容,则传达、贯彻、执行;反之则不贯彻、不执行。

三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级组织自行制定“土政策”,取代上级有关政策,或寻找各种借口不执行上级政策,甚至阳奉阴违,进行抵制。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度的方法。

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政策执行权力。

中央政府应通过机构编制管理立法,特别是对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职能配置、内部机构配置等,需要机构编制的专项法律予以具体、明确的规范。

从而弥补宪法和组织法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不足,并将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机构设置有法可依,避免政府部门间因机构设置缺乏规范而造成职能配置的交叉重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策执行阻滞。

2.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制度由于作为理性逐利人的政策执行者为政策执行阻滞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制度。

①增强政策执行活动的透明度。

②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地位。

通过理顺监督体制,改变专门监督机构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为垂直领导体制,使监督机构真正获得超然独立的地位。

③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

④落实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

3.健全信息沟通传播机制政府要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解释政策,让全体社会公众认知、认同政策,接受并且参与到政策执行活动上来,以推动政策得以有效执行;同时,要建立政策执行的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

各级政府应有自己的信息机构;一定层次的政府职能部门应有本部门的专业信息机构。

同时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信息能顺畅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

在实现信息的手段方面要建立全国政府系统的互联网络,加快网上政府的建设,通过电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保证信息在传递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加强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公共政策执行必须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风险预警机制,将有助于激发政策执行者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政策执行者权责一致,从而便于对政策执行者实行有力的监督,对因政策执行失败而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保证政策执行的责任明晰和实施严肃,从而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促使其控制政策执行方向,规范政策执行行为。

二、康菲渤海溢油事故与紫金矿业汀江污染事故暴露出我国环境政策存在哪些问题?请具体分析。

在康菲渤海溢油事故和紫金矿业汀江污染事故中,体现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存在着以下问题:1.环境政策法规不健全在事故发生后,出现无人可告、信息发布和处理不及时,赔偿过少或该赔多少无法界定等问题,充分说明我国的环境政策法规在诉讼主体、信息公开制度、应急制度、罚款金额和赔偿方式等方面严重缺失,不够健全。

2.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在现有的法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2000),第九十条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第九十一条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具体操作方式不够明晰,可操作性不强。

3.环境污染损害罚款标准低。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专门法规缺位。

没有明确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2000)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比照其他国家的罚款标准有较大差距。

在两个实际案例中,最后对事故责任单位的罚款无法弥补事故造成的损失。

4.诉讼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讼主体不够明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也没有规定污染环境类公益案件的诉讼主体。

两起事故发生后,由于诉讼主体地位不明确,影响了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公众利益的实现。

5.环境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在紫金矿业汀江污染事故后,福建省上杭县政府及其环保局没有第一时间公布事故信息,事故发生12天后迟迟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级部门也没有责令上杭县改正。

说明政策执行者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力度。

6.环境政策失败,政策严肃性大打折扣7.环境政策执行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停职等处罚。

按照相关条例应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请简述公共政策的涵义及其具体内容。

答: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他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第二,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第三,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未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行为;第四,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做出的一定行为准则。

----------------------------------------------------------------------------------------------------------------------2、请简述20世纪中后期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向。

答:(1)“趋前倾向”1、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策研究领域形成了一股重视政策咨询的潮流。

2、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智囊团或思想库等政策咨询结构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2)“趋后倾向”1、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改革政策的失败,许多政策科学家加强了对政策评估与政策执行的研究。

2、一些研究者加强了对政策终结及政策周期的研究。

3、20世纪70年代崭露头脚的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视为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3、请简述现代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地位(以美国为例)。

答:1、企业和私人财团为政策的研究、规划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2、基金会是财团和知识界的主要纽带。

3、思想库在整个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核心的协调作用。

4、思想库在制定出政策方案之后,将它分发给新闻媒体和大众传播机构,在舆论上为政策制定做好准备工作。

5、政府和参、众两院参考各个思想库所设计的各种政策方案及公众舆论反应,对不同政策方案进行分析、综合、评估和选择,最终产生正式的官方法律、政策。

----------------------------------------------------------------------------------------------------------------------4、有人说,公共政策就是少数人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制定和推行有利于自身阶层利益的政策手段。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果你觉得正确,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案例,论述你的观点;如果你觉得不正确,说明你的理由,并举一个反例加以证明你的观点。

(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说明你的理由即可)答:不正确。

我们认为,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第二,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

第三,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解决特定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第四,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权威作出的一定行为准则。

比如以医疗保险为例:首先,众所周知,医疗保险是政府以强制方式,从多数社会成员手中获得一定社会资源,建立一笔基金以支付部分社会成员遭遇疾病时所需的费用。

那么政府缘何要干预医疗保险呢?这是政府通过边界分析的方法分析的结果。

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干预是因为:(1)医疗服务的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政府从供给方面看到,医疗服务业的近入存在着种种限制,其中有医疗技术本身的原因,也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医疗服务和市场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因而需要政府从中进行调控。

(2)信息失灵。

政府主义到医疗服务的需求往往缺乏有关医疗服务的充分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服务的供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误导需求方,导致过度使用医疗资源和不必要的浪费,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3)促进收入平等和社会公平。

可以看到,由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直接影响收入能力。

----------------------------------------------------------------------------------------------------------------------5、请结合实例论述如何科学地在制定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提高其科学性。

一、制定公共政策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主要分为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1、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理论是公共政策的灵魂,是政策制定的自导思想。

不同政党和国家的公共政策制定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2、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

实现依据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形式、阶级关系、国情、民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经济形势,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形式,对于公共政策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阶级关系,公共政策是体现一定阶级意志的,这就决定了公共政策与同一时期社会阶级的构成、力量对比、只有一切从国情出发,才能制定出适合国情、有利于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公共政策来。

民意,民意是指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情绪、愿望和心理。

二、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

2、明确性原则。

3、统筹兼顾原则。

4、预测原则。

5、评估原则。

6、合法性原则。

7、集体决策原则。

8、连续性原则。

9、信息原则。

10、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

11、可行性原则。

12、择优原则。

(基本要点)(1)问题诊断问题诊断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明确公共政策目标。

(2)确定目标(3)制定方案(4)方案验证(5)公布公共政策----------------------------------------------------------------------------------------------------------------------6、请简述拉斯韦尔所概括的政策科学的六大特征答:政治科学采取一种全球观点,强调政策的历史脉络,尤其是面向未来,重视对变化、创新和改革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