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合集下载

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在我们的身体中,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忙碌的小工厂,它们不断地接收和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自身的活动和功能。

而细胞内信号转导就是细胞接收、处理和传递这些信息的重要过程。

当这个过程出现异常时,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个信息传递的链条,由一系列的分子和反应组成。

当细胞外的信号分子,比如激素、神经递质或者细胞因子等,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最终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的各个部位,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凋亡等重要的生命活动。

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有 G 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内受体信号通路等等。

每种信号通路都有其独特的组成和作用方式,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细胞外的信号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细胞内,以实现对细胞功能的精确调控。

那么,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其实,当细胞内信号转导出现问题时,就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比如说,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异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为例,在正常情况下,当细胞外的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下游信号分子,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但是,当受体酪氨酸激酶发生突变或者过度表达时,就会导致这条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使得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最终形成肿瘤。

再比如,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异常是一个关键因素。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从而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但是,当胰岛素受体或者其下游的信号分子出现功能障碍时,就会导致胰岛素信号转导受阻,使得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疾病概论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

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

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

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发展的关联性

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发展的关联性

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发展的关联性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它在细胞生物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然而,当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1. 信号转导通路的基本原理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多个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

在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通过受体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是细胞内信号分子的激活、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

信号转导通路的正常功能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 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的关系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因素。

当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出现异常时,细胞的增殖可能会失控,导致肿瘤的发生。

癌症就是由于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而引发的疾病。

此外,许多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等,也与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有关。

3. 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由于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的关联性,研究人员开始利用信号转导通路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针对癌症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某些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细胞中异常活跃,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这些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靶向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4. 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随着对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机制和调控方式的理解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些关键分子可以通过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等)来调控其活性。

这些修饰可以通过药物干预来改变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从而治疗相关的疾病。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信号转导通路被发现,并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这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5. 信号转导通路的前景和挑战信号转导通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细胞的信号转导

细胞的信号转导

一、细胞信号转导概述(一)信号转导的概念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间的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与交换对细胞的生存非常重要。

细胞的信号转导是通过多种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有序反应,将来自细胞外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各种效应分子,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

通常所指的信号转导是指跨膜信号转导(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即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通过受体或离子通道的作用,将其转变为细胞内各种分子数量、分布或活性的变化,从而对细胞的功能、代谢、生长速度、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

(二)信号转导系统的基本组成细胞信号转导系统通常由信息分子(signaling molecule)、受体(receptor)、转导体(transducer)及效应体(effector)四个环节组成。

信息分子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胞质或核内,与之相结合的相应信息分子统称为配体(ligand)。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可诱导受体的构象发生变化,激活转运体,进而启动细胞内的信息转导途径(如效应体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

(三)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根据介导的配体和受体的不同,信号转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溶性配体或物理信号作用于膜受体,随后经历跨膜和细胞内信号转导体的依次作用,最终作用于效应体,产生效应。

依据膜受体特性的不同,这类信号转导又有多种通路,主要是由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受体和招募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另一类是脂溶性配体直接与胞质受体或核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类方式通常都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而产生效应。

应当注意到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也大多可以影响转录因子的活性而改变基因的表达。

(四)信号转导途径间的交互联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细节非常复杂,涉及蛋白质等相互作用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而且各种信号转导通路间存在更为复杂的联系,构成错综复杂的信号网络(signaling network)。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细胞信号转导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分子之间通过特定的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多种分子信号和信号转导途径,常见的有细胞膜受体、细胞核受体、细胞膜内酶、细胞核内酶等。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高度有序而有效的。

但是,一旦这个过程出现了改变,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部分人类肿瘤的病因就与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相关。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的关系:1. 癌症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一类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密切相关。

在许多癌症细胞中,细胞信号转导异常表现为多种受体激活异常、多条信号通路可逆性失调、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合成过多或破坏过快等。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癌症的发生也与细胞周围环境的改变有关。

例如,肿瘤相关细胞会改变细胞外基质成份,导致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2. 炎症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炎症是身体对各种刺激的一种常见的免疫反应,而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炎症反应。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异常可能导致繁殖、分化、生存、细胞应激等多种领域的炎症反应。

例如,在心脏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情况下,炎症可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而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靶点。

3.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药物抗性药物抗性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许多疾病在初始治疗后,会发生药物抗性,使得治疗变得无效。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往往是药物抗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部分肿瘤细胞会发生信号转导通路点突变,并且这些突变通常会产生细胞的治疗性抗性。

因此,在治疗药物抗性的过程中,有效地干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4. 糖尿病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身体糖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细胞膜受体,促进细胞糖的吸收。

在糖尿病中,胰岛素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细胞无法理解胰岛素的信号。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简介】细胞通过受体感受胞外信号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该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

水溶性信号分子及某些脂溶性信号分子不能穿过细胞膜,通过与膜表面受体相结合而激活细胞内信号分子,经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胞浆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该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导。

脂溶性信号分子能穿过细胞膜,与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相结合并激活之,活化的受体作为转录因子,改变靶基因的转录活性而诱导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异常,可导致细胞代谢及功能紊乱或生长发育异常。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大多数疾病与细胞外或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异常有关。

信号转导治疗的概念进入了现代药物研究的最前沿。

【要求】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熟悉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关系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措施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代谢、适应、防御和凋亡等多方面的作用,它们的异常与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以及多种遗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受体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异常既可以作为疾病的直接原因,引起特定疾病的发生;亦可在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疾病的发展。

某些信号转导蛋白的基因突变或多态性虽然并不能导致疾病,但它们在决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对药物的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可以局限于单一成分(如特定受体)或某一环节,亦可同时或先后累及多个环节甚至多条信号转导途径,造成调节信号转导的网络失衡。

对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作用靶点。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着来自细胞内或者细胞外的各种各样信号。

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的信号转导

细胞的信号转导
于附近的靶细胞,如: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 NO等
4. 自分泌信号:与上述三类不同的是,信号发放细胞和靶
细胞为同类或同一细胞,常见于癌变细胞。
从溶解性来看又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 ,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其共同特点是: ①特异性 ②复杂性 ③时间效应
按产生和作用方式分:
1. 激素 :内分泌信号,经血液或淋巴循环转运,作用距离
远、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 上腺素等
2. 神经递质:突触分泌信号,作用时间、距离短,如: 乙
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3. 局部化学介质 :旁分泌信号,通过细胞外液介导,作用
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进行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有cAMP 、cGMP、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 )、Ca2+等。第二信使的作用是对胞外信号起转换和 放大的作用。
(一)cAMP信号途径
1、刺激性/抑制性激素和相应受体
Gs/ Gi
腺苷酸环化酶(AC):跨膜12次,在G蛋白激 活下,催化ATP生成cAMP。
Adenylate cyclase
2、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
•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 释放出催化亚基,激活蛋白激酶A的活性。
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降解cAMP生成5’-AMP ,终止其信号功能。
量氯离子和水分子持续转运入肠腔 ,引起严重
腹泻和脱水。
四、蛋白激酶功能异常
肿瘤促进剂佛波酯与DAG结构类似,取代其与 PKC结合而活化PKC,但不被降解,从而使PKC 不可逆活化,细胞不可控的生长、增殖。

细胞信号传递与疾病

细胞信号传递与疾病

细胞信号传递与疾病细胞信号传递是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相互通讯的重要方式,它在维持生命活动和调控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细胞信号传递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细胞信号传递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这种关联。

细胞信号传递是一种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分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等要素。

正常情况下,这些要素之间相互配合,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态和生物各种功能的正常运作。

然而,当其中某个环节发生变异或失调时,就会出现细胞信号传递的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以癌症为例,研究发现在许多癌症细胞中常常存在着细胞信号传递异常的情况。

癌细胞的快速增殖与分化、无限的增殖潜能以及抗凋亡能力的获得等特点,与细胞信号传递失调密切相关。

比如,在某些癌症细胞中,可发现存在着信号通路的激活异常或抑制缺陷,这导致了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无控制的生长。

另外,一些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细胞信号传递异常,从而增加了癌细胞的恶化和扩散的风险。

此外,细胞信号传递与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改变宿主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实现自身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这种信号传导异常不仅有助于病毒自身的生存与繁殖,还可能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一些遗传性疾病也与细胞信号传递相关。

例如,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CFTR基因的突变是导致此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CFT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起着调节氯离子和水分运输的重要作用,它的异常会导致粘液的异常分泌以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受累。

因此,细胞内CFTR通路的异常信号传递成为CF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细胞信号传递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并不仅仅局限于癌症、传染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还包括其他许多疾病。

例如,与细胞信号传递失调有关的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

2024版年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第13章ppt大纲

2024版年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第13章ppt大纲
22
05
细胞内受体介导信号转导
2024/2/3
23
细胞内受体类型及结构特点
细胞内受体主要类型
包括甾类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和维生素D受体等。
2024/2/3
结构特点
细胞内受体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域,如DNA结合域、配体结合 域和转录激活域等,这些结构域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 用。
24
甾类激素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途径
3
细胞通讯基本概念
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 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 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2024/2/3
细胞通讯在生物体的生长、发 育、分化、代谢等过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
细胞通讯的方式包括直接接触、 间隙连接、化学信号等。
4
信号分子及其受体类型
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细胞 因子等。
2024/2/3
14
激素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进而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
酶联受体途径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本身的酶活性或促进细胞内酶的活 性,从而引发细胞响应。
核受体途径
激素直接进入细胞,与核内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转录和表达。
2024/2/3
15
神经递质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途径
自分泌和旁分泌概念及特点
01
02
03
自分泌
细胞自身产生的信号分子 作用于自身,调节细胞功 能。
2024/2/3
旁分泌
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通过 细胞间隙扩散,作用于邻 近的其他细胞。
特点
作用范围局限,调节精确, 对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微环 境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19
自分泌因子及其功能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5.低动力型休克
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具有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高、脉压明显缩小等特点。临床上表现为皮肤 苍白、四肢湿冷等
6.高动力型休克
又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指病原体或其毒素侵入机体后,引起高代谢和高动力循环状态,即出现发热、 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脉压增大等特点
7.自身输血
休克早期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肝脾等储血器官收缩,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动脉 血压的维持,是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一道防线
6.钙反常(calcium paradox) 用无钙液灌流组织器官后再用正常含钙液灌流,可造成细胞和器官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更加 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钙反常。
7.pH值反常(pH paradox) 缺血后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称为pH反常
8.自由基(free radical) 是指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3. 受体上调:持续高浓度的配体与受体结合,除引起自身受体下调外,可引起其他受体明显增多
4. 受体增敏: 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增强
5.受体减敏:受体对配体刺激的反应减弱
6.GPCR:G蛋白耦联受体。又称七次跨膜受体,是指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G蛋白,然后引发一系 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应,从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一类受体
4.内生致热原(EP) 指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5.热限(febrile ceilin) 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幅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
6.热惊厥 是指幼儿高热时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高热惊厥,多在高热24h内出现
7. 炎症(in ammation)
3.心肌顿抑: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灌注后,心肌舒缩功能要经过较⻓的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称为 可逆性的心肌功能障碍,称为心肌顿抑

生化第十三节013

生化第十三节013

2. G 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GPCRs)又称七个跨膜螺旋受体/蛇
型受体(serpentine recepto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
矩型代表-螺旋, N端被糖基化,C端的半胱氨酸被棕榈酰化。
目录
大多数常见的神经递质受体和激素受体是 属于G蛋白偶联型受体。
胰岛素受体(Ins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 子受体(PDGFR)等属于此型受体。
(四)胞内转录因子型受体
此型受体分布于胞浆或胞核,类固 醇激素、甲状腺激素等通过此型受 体传递信号。
二、受体的作用特点
(一)高度的亲和力 (二)高度的特异性 (三)可逆性
(四)可饱和性
(五)可调节性



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外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表面受体的 结合来触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外传递特异信号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 使,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小分子物质(如 cAMP、cGMP、Ca2+、DAG、IP3)及TPK 等称为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三)催化型受体
此型受体由均一或非均一多肽链构成的单体或 寡聚体,跨膜α-螺旋区只有一段(故又称单跨 膜α-螺旋型受体)。 受体的细胞外区为配体结合区;细胞内区 则带有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TPK)结构域。
此型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引起受体构象改变, 激活TPK活性,催化底物蛋白Tyr残基的磷 酸化,触发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最新版】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最新版】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一、概述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由受体或能接受信号的其他成分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组成。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1、信号的接受和转导典型的信号转导过程是由受体接受信号,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过程。

细胞受体分为膜受体和核受体。

大多数为膜受体-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GPCR)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或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STK)型受体、死亡受体家族(TNFR、Fas等)、离子通道型受体以及粘附分子(整合素等)。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由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象、活性或功能变化来实现的,通常具有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

控制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方式:①通过配体调节:例如,第二信使IP3能激活平滑肌和心肌内质网/肌浆网上作为Ca2+通道的IP3受体,使Ca2+通道开放。

cAMP和DAG 能分别激活PKA和PKC。

②通过G蛋白调节:G蛋白指的是能结合GTP或GDP,并具有内在GTPase活性的蛋白。

GTP结合是它们的活性形式,与GDP结合则关闭通路。

③通过可逆磷酸化调节:MAPK家族的激活机制都通过磷酸化的三级酶促级联反应。

2、信号对靶蛋白的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对靶蛋白调节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可逆性的磷酸化调节。

3、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举例: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G蛋白可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1)刺激型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引发cAMP-PKA 通路,PKA使多种蛋白质磷酸化。

(2)抑制型G蛋白(Gi),抑制AC活性,导致cAMP水平降低,导致与Gs相反的效应。

(3)通过Gq蛋白,激活磷脂酶C(PLCβ),产生双信使DAG和IP3。

DAG激活PKC;IP3可激活Ca2+通道。

④G蛋白-其他磷脂酶途径:GPCR还能激活磷脂酶A2,促进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生成,以及磷脂酶D,产生磷脂酸和胆碱。

⑤激活MAPK家族成员的信号通路:激活MAPK,转入核内,调节转录因子活性。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一、基本要求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得概念2.熟悉细胞信号转导不同环节得异常与疾病得关系3.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性疾病防治得病理生理基础二、知识点纲要(一)细胞信号转导得概念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得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得过程。

水溶性信息分子及前列腺素类(脂溶性)必须首先与胞膜受体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得级联反应,将细胞外得信号跨膜转导至胞内;脂溶性信息分子可进入胞内,与胞浆或核内受体结合,通过改变靶基因得转录活性,诱发细胞特定得应答反应。

(二)细胞信号转导得主要途径1。

G蛋白介导得信号转导途径G蛋白可与鸟嘌呤核苷酸可逆性结合.由α、β与γ亚基组成得异三聚体在膜受体与效应器之间起中介作用。

小G蛋白只具有G蛋白α亚基得功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不同G蛋白,有以下几种途经:(1)腺苷酸环化酶途径通过激活G蛋白不同亚型,增加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调节细胞内cAMP浓度。

cAMP可激活蛋白激酶A(PKA),引起多种靶蛋白磷酸化,调节细胞功能.(2) 磷脂酶途径激活细胞膜上磷脂酶C(PLC),催化质膜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水解,生成三磷酸肌醇(IP3)与甘油二酯(DG)。

IP3促进肌浆网或内质网储存得Ca2+释放。

Ca2+可作为第二信使启动多种细胞反应。

Ca2+与钙调蛋白结合,激活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或磷酸酯酶,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DG与Ca2+能协调活化蛋白激酶C(PKC)。

2。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PK)信号转导途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得共同特征就是受体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得活性,配体主要为生长因子。

RTPK途径与细胞增殖肥大与肿瘤得发生关系密切。

配体与受体胞外区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后自身具备(TPK)活性并催化胞内区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

RTPK得下游信号转导通过多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得级联激活:(1)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2)激活蛋白激酶C (PKC),(3)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从而引发相应得生物学效应。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机制细胞信号转导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它在细胞内部传递信息并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的紊乱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以及与疾病相关的一些典型例子。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原理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多个层次和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四个主要步骤:信号的识别、传导、放大和响应。

1. 信号的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是信号转导的起始点。

这些受体能够识别外界的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触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传导信号。

2. 信号的传导信号的传导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细胞膜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这些通路由多个信号转导蛋白质组成。

信号转导蛋白质接受到信号后,会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传导信号。

另外,信号也可以通过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的传导通路传递。

3. 信号的放大在信号传导过程中,信号会被放大。

这是通过级联反应和正反馈机制实现的。

级联反应是指信号从一个信号转导蛋白质传递给另一个信号转导蛋白质,从而形成信号传导的级联反应。

正反馈机制是指信号转导蛋白质的活性会被信号激活,从而进一步增强信号传导的强度与持续时间。

4. 信号的响应信号的响应是指细胞对信号的特定反应。

这可以包括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等。

细胞通过对信号的响应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二、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发生机制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密切关系。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的疾病。

1. 癌症癌症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的一类疾病。

细胞增殖异常与信号转导通路的突变、异常激活相关。

例如,RAS信号通路的突变是人类癌症中最为常见的突变之一。

该突变会导致RAS蛋白质活化,从而引发细胞的异常增殖。

2. 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超活化有关。

例如,TNF-α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8 mmol/L (HDL
(1.03~2.0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9.6 mmol/L (LDL
(2.7~3.2 mmol/L)
Clinical example
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 心脏多普勒检查显示主动脉壁增 异常光斑、 厚、异常光斑、主动脉狭窄 7岁时每于剧烈运动即心绞痛发作 8岁时奔跑后突发前室间隔心肌梗死 10岁于冠脉搭桥术后猝死。 10岁于冠脉搭桥术后猝死。 岁于冠脉搭桥术后猝死
该患者患有何种疾病? 该患者患有何种疾病?其信号转导障碍 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细胞信号转导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信息分子通过作用于受 体及其信号转导分子而影响 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非受体酪氨酸蛋白 二 非受体酪氨酸蛋白 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Non-receptor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pathway)
G H
GH receptor JAK
JAK
STAT P STAT
STAT P STAT
Target gene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signaling through the JAK/STAT pathway
信息分子与核受体结 合启动靶基因转录的过程。 合启动靶基因转录的过程。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
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激活后作 为转录因子,在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活性,从而诱发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The primary pathways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Autoimmune receptor disease) 因体内产生抗受体的 自身抗体而引起的疾病。 自身抗体而引起的疾病。
1.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因存在抗n-Ach受体的抗 受体的抗 因存在抗 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 机制 (mechanism)
(2) 机制 (mechanism)
抗TSH抗体 刺激性抗体 阻断性抗体
(3)表现 (manifestations) 表现
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 disease) 刺激性抗体模拟TSH 的作用 刺激性抗体模拟 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和甲状腺腺体生长 女性> 女性>男性 甲亢、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甲亢、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
(一) 腺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通路 一 (Adenylyl cyclas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β受体
α2受体 受体 M受体 受体
Gs


Gi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靶蛋白 磷酸化
PKA
靶基因 转录
Adenylyl cyclas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功能丧失性改变
(loss-of-function alterations)
受体下调 (down regulation): 受体数量减少 受体减敏(desensitization ) : 受体减敏 靶细胞对配体刺激的反应性减弱
功能增强性改变
(gain-of-function alterations)
α、β和γ亚单位 、 和 亚单位 组成的异三聚体 小分子G蛋白 小分子 蛋白
G GDP GDP Gα α βγ
G蛋白活性的调节 蛋白活性的调节
受体
GDP Gα β α γ GTP GTP
效应蛋白 Gα α 效应蛋白 β γ
GDP Gα α β γ
Gα β α γ
◆ G蛋白激活 GTP与Gα相结合 蛋白激活: 蛋白激活 与 相结合 蛋白失活: 酶水解GTP ◆ G蛋白失活 GTP酶水解 蛋白失活 酶水解
Mechanism of thyroid hormone action via its nuclear receptor
(2)表现 (manifestations) 表现
甲状腺肿大、发育不良、 甲状腺肿大、发育不良、 智力低下等,血中T 智力低下等,血中 3和T4水平 升高。 升高。
(二) 自体免疫性受体病 二
受体上调(up regulation): 受体上调 受体数量增加 受体增敏(hypersensitivity): 受体增敏 在缺乏配体时自发激活 或对正常配体反应性增强 或对正常配体反应性增强
(一) 遗传性受体病 一
(Genetic disorders of receptor)
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Endosome
V
Mutation Synthesis Transport Binding Clustering Recycling class
I II III IV V
X X X X X
Classification of LDL receptor mutation
(3)表现 表现(manifestations) 表现
跨膜信号转导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 将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 合,将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 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Nuclear receptor-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因抗TSH (thyroid-stimulating 因抗 hormone)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的 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的 甲状腺功能紊乱。 甲状腺功能紊乱。
TSH
TSH受体 受体
Gs
AC cAMP
Gq
PLC
DAG和IP3 和
甲状腺素分泌 甲状腺细胞增殖
(1) 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性连锁隐性遗传 男性儿童发病 多尿,烦渴, 多尿,烦渴,多饮 血浆ADH水平无降低 血浆 水平无降低
激素抵抗综合征
(hormone resistance syndrome) 激素合成与分泌正常, 激素合成与分泌正常,因 靶细胞对激素反应性减低或丧 失而引起的疾病。 失而引起的疾病。
3. 甲状腺素抵抗综合征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aemia, FH)
因编码LDL受体的基因突变,使 受体的基因突变, 因编码 受体的基因突变 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或缺失,引起 受体减少或缺失, 细胞表面 受体减少或缺失 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
(1) LDL受体的代谢 受体的代谢 (metabolism of LDL receptor)
二、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Tyrosine protein kinase-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一)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一
(Receptor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pathway)
生长因子 受体TPK 受体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Dysfunction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in disease)
Clinical example
男性, 岁时因自幼皮肤黄色瘤就诊。 男性, 6岁时因自幼皮肤黄色瘤就诊。 患儿出生时臀部即有一绿豆粒大小之疹 状黄色瘤,此后, 状黄色瘤,此后,黄色瘤渐扩展为条纹 状及片状,且颈后、 状及片状,且颈后、肘部和膑骨等肌腱 附着处及眼内眦部先后出现斑块状、 附着处及眼内眦部先后出现斑块状、条 纹状黄色瘤。 岁后双手指、 纹状黄色瘤。5岁后双手指、足趾伸肌 腱及跟腱先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黄 色瘤。 色瘤。
(二) 磷脂酶 信号转导途径 二 磷脂酶C信号转导途径
(Phospholipase 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α1受体 受体 AngII受体 受体 PIP2 PLCβ
Gq
IP3
+ Ca2+
DAG
PKC 靶蛋白 磷酸化 靶基因 转录
Phospholipase 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Ras GDP GTP Raf
Sos Grb2 P
MEK ERK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 ,
靶蛋白 磷酸化
靶基因 转录
Tyrosine protein kinase-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抗 n-Ach受体抗体 受体抗体
Ach受体
Ach
肌纤维收缩
运动神经末梢
Na+内流
(2)表现 表现(manifestations) 表现
受累横纹肌稍行活动后 即疲乏无力,休息后恢复。 即疲乏无力,休息后恢复。
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
(thyroid hormone resistance syndrome)
(1)机制 机制(mechanism) 机制
编码甲状腺素受体β亚型的基因 编码甲状腺素受体 亚型的基因 突变使靶细胞对甲状腺素反应性降低。 突变使靶细胞对甲状腺素反应性降低。
T3 TRE Gene mRNA
Cytoplasm
(1) ADH 的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 of AD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