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合集下载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第一章:音乐艺术概述1.1 音乐艺术的定义与特点1.2 音乐的发展历程1.3 音乐的表现形式与体裁1.4 音乐的价值与功能第二章: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2.1 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2.2 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2.3 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2.4 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解析第三章:声乐艺术3.1 声乐艺术的起源与发展3.2 声乐的分类与演唱技巧3.3 声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3.4 声乐艺术的表演与实践第四章:器乐艺术4.1 器乐艺术的起源与发展4.2 乐器的基本分类与演奏技巧4.3 器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4.4 器乐艺术的表演与实践第五章:影视艺术概述5.1 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点5.2 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5.3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5.4 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体裁第六章:电影艺术6.1 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6.2 电影剧本与剧情发展6.3 电影的表现手法与技巧6.4 电影类型与代表作品第七章:电视剧艺术7.1 电视剧的特点与分类7.2 电视剧的剧本与剧情结构7.3 电视剧的表演与导演7.4 电视剧的代表作品与分析第八章: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8.1 影视音乐的功能与类型8.2 影视音乐的创作与运用8.3 影视音乐与画面的配合8.4 经典影视音乐作品的解析第九章:影视作品的欣赏与批评9.1 影视欣赏的基本原则与方法9.2 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与criteria9.3 影视批评的写作与分析9.4 代表性影视批评案例解析第十章:音乐与影视艺术的融合与创新10.1 音乐与影视艺术融合的历史与发展10.2 音乐与影视艺术融合的创作方法与实践10.3 音乐与影视艺术融合的代表作品分析10.4 音乐与影视艺术融合的未来趋势与展望第十一章:影视音乐创作与实践11.1 影视音乐的创作流程与方法11.2 影视音乐的编曲与配器11.3 影视音乐的演奏与录制11.4 影视音乐创作的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影视导演与表演艺术12.1 导演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方法12.2 表演艺术的基本技巧与表现力12.3 导演与演员的合作与沟通12.4 代表性导演与演员的艺术风格分析第十三章:影视摄影与画面艺术13.1 摄影的基本原理与技巧13.2 影视画面的构图与美感13.3 摄影风格与影视语言13.4 经典影视画面的解析与欣赏第十四章:影视后期制作与艺术14.1 影视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14.2 剪辑与节奏控制的艺术14.3 视觉效果与特效的制作14.4 影视后期制作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音乐与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15.1 新媒体与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15.2 跨媒体创作与艺术融合的趋势15.3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展望15.4 音乐与影视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共计15个章节,涵盖了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表现形式、风格特点、欣赏与实践方法、影视音乐创作与实践、影视导演与表演艺术、影视摄影与画面艺术、影视后期制作与艺术以及音乐与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等方面的知识。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音乐与影视艺术》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音乐与影视艺术》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知电影和电视剧(以下称影视)音乐,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2.在聆听和学唱影视歌曲的基础上,能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影视音乐的分类。

3.在分析和欣赏中,懂得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体的音乐综合课。

旨在以电影音乐和电视剧音乐为载体,通过欣赏、讨论、演唱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音乐)在影视中如何表达情绪和思想内涵,到更深层次的想象与思考分析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影视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力教学难点:想象与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游戏老师播放三段音乐,请大家听听这三段音乐有什么共同点?1.《敢问路在何方》2.《无问》3.《枉凝眉》师总结:都是影视音乐,影视作品在不同时段都有音乐相伴,或者是贯彻影片始终,那么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了解电影与电视剧中的音乐。

二、影视的发展1.无声电影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影视音乐,人们都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来熟悉这些音乐的。

说到影视的发展,早起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叫无声电影。

又叫默片,表演起来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哑剧一样是没有声音的。

在当时的无声电影中,演员们靠什么来向观众表达和诠释剧情呢?(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彩的肢体语言表达剧情)2.无声电影大师卓别林《摩登时代》那个时代最有代表的表演大师——卓别林。

播放《摩登时代》片段。

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滑稽表演和他独创的企鹅步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3.音乐与影视的第一次交融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汇。

4.思考无声影视为什么会向有声影视转变呢?无声影视没有音效,没有对白,在剧情上表达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22张PPT)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诞生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着 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
持续了近50秒、被命名为 “Sortie des usines”(走出工 厂)的黑白画面,就是历史上第
默片
1895年至1927年
一个国家的诞生
大独裁者
波将金号战舰
有声电影
1927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首次 拍摄成功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融对白、音乐、歌唱为一体,电 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电视产生发展
20世纪40年代初
,美国开始试播彩

色电视节目。 1954年,美国发
界 上 首
明了第一台彩色电
台 彩
视机。

人教版必修 艺术欣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22张PPT)
电视产生发展
二战后,在第三次技术 革命推动下电视被大规 模普及运用。电视节目 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 转播,电视节目内容丰 富多彩,影响广泛,有 “第八艺术”之称。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 一、浪漫主义音乐 • 二、现代主义音乐 • 三、影视艺术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湖南澧县第一中学覃星一、教材地位《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八专题中的第三节内容。

音乐、影视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影视艺术糅合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元素,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音乐、影视艺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分三个部分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标的要求是: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②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表绘制、音乐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19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基本历程。

②通过学生自制图表、总结归纳、问题探究等方法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探究问题、阅读材料、自主学习以及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身残志坚、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精神。

②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感受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各种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起源与发展历程。

其理由是,第一、课标的要求。

音乐与影视艺术正式

音乐与影视艺术正式
互动化
未来的音乐与影视艺术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如通过社交媒体、 弹幕等方式实现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即时互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情感形象
通过主题音乐的旋律和节 奏,表达出特定的情感形 象,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 共鸣。
插曲推动剧情发展
情感推动
悬念设置
插曲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出人物内心 的情感变化,推动剧情向更深层次发 展。
通过插曲的旋律和节奏设置悬念,激 发观众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猜测接下 来的剧情走向。
情节推动
在关键情节处插入插曲,能够增强情 节的戏剧性,使观众更加关注剧情的 发展。
插曲
插曲是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辅助性音乐,通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或 情节中,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音效
音效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模拟各种声音效果,如自 然声、机械声、人声等,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观众的沉浸感。
经典影视音乐作品赏析
《星球大战》主题曲
这首音乐作品以宏大的气势和 强烈的节奏感著称,完美地诠 释了《星球大战》这一科幻史 诗的主题。
03
影视艺术中音乐创作与运用
影视音乐创作原则
与画面内容相协调
突出主题
音乐应与影视作品的画面、情节、人物性 格及作品风格等相协调,能够烘托出作品 的主题和情感。
音乐应能够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通过旋 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营造出与主 题相符的氛围和情感。
多样性
创新性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应具有多样性,根据不 同的场景、情节和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 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和个性化水平。
5G技术
03
5G网络的高速度和低延迟特性将使得音乐与影视内容的传输更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分析: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4. 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互评,评估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知识和鉴赏能力的学习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作用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音乐和影视作品示例: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片段,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材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音乐和影视作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生动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第二课时: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第三课时: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1.18 世纪和 19 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 音乐过渡,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一位德意志音乐大师, 他一生创作的不朽作品不包括( A.《蓝色的多瑙河》 C.《命运交响曲》 ) B.《英雄交响曲》 D.《田园交响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德 意志音乐大师”架起了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 梁,该音乐家是贝多芬,B、C、D 三项皆是他的作品。A 项是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答案:A
B.有声电影 D.“默片”电影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的是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经典形象, 卓别林时代的电影是无声黑白电影,又称“默片”。 答案:D
A.摇滚乐 C.蓝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披头士乐队以演唱摇滚 乐而闻名全球。 答案:A 4.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 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 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描述的是世界电影史上的 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A.彩色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解析: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启蒙思想的 猛烈冲击。 答案:B
问题二: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引思】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
【问题详解】 1.积极影响 (1)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 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 会风尚,满足着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 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3)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 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电视的发展
• 电视出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
• 首次播送电视节目:1929年,英国 • 彩色电视播放:40年代初,美国 • 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交
流频繁。
猫 王
——普雷斯利 他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 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 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 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 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 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人, 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温柔、 叙事、爱国、宗教、逃避现实、 抨击社会、乡土气息、浪漫情 调,等等内容。。
1845年在德国波恩明斯特广 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987年在波恩市塑造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圆舞曲——“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 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歌剧——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茶花女》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
“甲壳虫”演唱组
英文叫Beatles Band, 中文音译名叫"披头士乐队"。 有趣的是"披头士"这个词倒 用得恰到好处,因为它形象 地概括了他们留着长发、穿 着牛仔裤、休闲衣的颓废形 象。而Beat这个词,原义的 意思是拍、打,正说明了他 们的摇滚演唱风格。"披头 士"后来也成了这类形象的 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时间:19世纪兴起,19世纪中期鼎盛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一、19s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 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 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 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 贝多芬 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 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 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 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 芬的这一举动出于什么情感 ?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课方案【篇一:第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教案】一、教材剖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 世纪和 20 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19 世纪,陪伴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表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0 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盛行,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在民族音乐的推进下,世界音乐日趋走向繁华。

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 世纪末此后,影视艺术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发挥了日趋重要的影响。

二、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

理解19 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联合时代的变化理解 20 世纪的音乐派别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心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心主义原理全面评论摇滚乐。

影视艺术盛行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应;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易审美情味。

影视艺术盛行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应;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易审美情味。

(2)过程与方法:剖析不一样期间的不一样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赏识,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境界的理解并形成对不一样种类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主要经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形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赏识音乐名作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应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优异的影视艺术家创建了优异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三、教课重难点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应了时代的变化。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学情剖析同学们经过音乐课对于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认识,对于音乐有必定的鉴赏能力。

特别是好多同学沉迷于流行歌曲和丰富多彩的影视艺术。

可是对于音乐与影视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应等一些基来源理则不可以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优质课教案_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优质课教案_10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浪漫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和特点。

(二)难点:现代主义音乐发展对于时代的反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变化。

不同的人们怀着惊奇、喜悦、迷茫或者痛苦的眼光,观察着这个变动中的世界。

那些目光敏锐、思想活跃的文学家、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文字、音符、色彩和光与影,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和影视艺术更是如此,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我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既要理解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如何影响着音乐与影视艺术,也要认识到这些艺术形式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作用。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19世纪以来音乐与影视艺术怎样丰富了人类历史。

(二)新课教授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浪漫情怀与民族乐派)活动一首先课件上先呈现上述内容,以图片和文字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到18-19世纪音乐的发展状况,并且作如下引导:“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音乐的形式非常丰富,到18世纪,人才辈出,古典主义产生并走向繁荣。

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贝多芬被认为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它跨越了世纪和不同的音乐风格,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有杰出的作品,更有优秀的品质和不凡的人格。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19世纪音乐流派风格发生改变的社会原因或者背景有哪些?课件出示文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精美课件: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ppt课件

【创新设计】2105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精美课件: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ppt课件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主要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2.流行音乐的发展 (1)一战后: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____受到空前欢迎。 (2)二战后:以摇滚、____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 俗化,______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3.影响: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答案:(1)爵士乐 (2)蓝调 摇滚乐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②奥地利的__________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 《__________》最为著名。 2.欧洲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______》;法国比才 的《____》。 3.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______》 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答案: 约翰· 施特劳斯 蓝色的多瑙河 2.茶花女 卡门 3.天鹅湖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答案:(3)电视广播 (4)美国 (5)二次大战后
3.(1)社会风尚 (2)精神追求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一、19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呈现的特点及原因有哪些? 方法点拨 运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原理来把握 各个时代音乐流派发展的背景。
返回
◆历史•必修3•(配人教版)◆ (3)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_______。
(4)40年代初,____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5)___________,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3.影视艺术的影响
(1)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________的变化。 (2)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________。

高中历史必修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C.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2.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

(1724~1804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歌德是西方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乐达到极盛。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康德、贝多芬B.卢梭、贝多芬C.卢梭、德彪西D.康德、德彪西3.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

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4.下列作品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艺术特征的是()①《巴黎圣母院》②音乐作品《时代在改变》③《泉》④《向日葵》⑤《蓝色的多瑙河》⑥《自由引导人民》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⑤⑥5.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艺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

这一新奇玩意是A.电报B.电话C.电影D.电视6.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

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

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

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7.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

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

第24课____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____音乐与影视艺术

返回
电影电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不断完善;影视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容不仅起到娱乐功 能,而且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对人的发
展有重要作用;优秀影视作品可以成为时代精神的传播者;
影视艺术的不断商业化,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活跃 了社会生活。影视艺术的发展还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返回
[探究升华]
1789~1794 年的法国革命曾激起贝多芬的满腔热 情。最初,拿破仑是他心中的英雄,1804 年贝多芬写下
一部《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但当他知道拿破仑
称帝的消息时,愤怒地说:“„„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 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民众头上,成为一个暴 君。”并把作品一撕为二,扔在地上。过了许多日子, 贝多芬才平静下来,并把作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公
(2)特点:注重 抒情性 、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
式,突出个人感受。
返回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家 代表 贝多芬 约翰· 施特劳斯 威尔第 比才 作品
德意志
奥地利 意大利 法国
交响乐
《 蓝色的多瑙河 》 《 茶花女 》 《卡门》
返回
2.民族乐派
(1)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2)代表作: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天鹅湖 》。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19
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返回
(2)社会需求。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 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 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地 推出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影视艺术》。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必修3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背景: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全民族抗战 局面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带领八路军开创敌后战场,走人民战争路线,运用游击战 等战术抗击日本侵略者。 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精诚合作、团结御侮的信心;重塑了中华民族顽强斗 争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重 要贡献。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作 品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英雄交响曲》: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黄河大合 唱》:反抗日本侵略、赞颂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精神。 共同点:旋律优美、气势磅礴;成功赋予音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4.一提到电影,人们容易联想到美国的好莱坞。但事实上,美国并不是电影艺术的 诞生地,电影艺术的“故乡”应在 ( ) A.英国 B.印度 C.日本D.法国 解析:1895年1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 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来临。 答案:D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5.在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说明( )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解析:电视事业的发达,将无数电视迷吸引到电视机前的沙发上。青少年懒散地坐 在沙发上,无休止地看电视,长此以往,日渐“发福”,成为“沙发土豆”。B、C、D三 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4 5
2.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的

第24课_音乐与电影艺术

第24课_音乐与电影艺术

2、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A、海顿 B、莫扎特 C、舒伯特 3、贝多芬被称为 A、交响乐之父
B、音乐天才
C、乐圣
D、音乐狂人
4、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A、海顿 B、比才 C、约翰· 施特劳斯 D、柴可夫斯基
《命运交 响曲》
威尔第
属交响乐,表现作者与不 公平的命运抗争,向封建 势力挑战,憧憬幸福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2.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时间: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地点: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特点: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
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则着重感情的 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 感情热烈而奔放。
《卡门》 《茶花女》
歌剧《卡门》简介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 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 豪塞堕入 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 爱拉。后来唐· 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 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 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 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 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农 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 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 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 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剧和数部芭蕾舞曲等大量传世之作,他的作品数量多, 形式多样,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深受 世界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古曲 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尤其脍炙人口, 历演不衰。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他第六交响曲《悲怆 交响曲》,这是一部自传性的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 己写下的挽歌。它以极其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俄国和东欧出现了民族乐派音乐;美国的音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70年代后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多。

同时,在民族音乐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

19世纪末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影视艺术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由于19世纪以来的各音乐流派几乎都有上乘之作,文字、音响和影视资料十分丰富,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播放音乐片段,使学生能以心灵与音乐对话,深入了解和比较各音乐流派的不同风格,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师也可以选择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和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音乐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乐圣贝多芬和他的故事。

本课引言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介绍贝多芬,介绍19世纪欧洲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文学美术等艺术一样,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

同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建议教师播放一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

问题:听了贝多芬的音乐以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教材主要阐述了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流派与杰作和美国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其作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

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

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

《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

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

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

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

《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

他还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

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

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

他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

《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1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

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主要介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当代世界音乐的发展方向。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

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

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

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

【历史纵横】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第二,对20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

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

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不仅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

教材重点阐述了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

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目“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本目简要介绍了影视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写了两个问题:首先,分析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其次,概述电影起源、发展的过程。

发展过程主要从电影的发明、无声片发展时期、有声片时期、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电影、电影多元化趋势、世界电影生产基地、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作了介绍。

教材简述了“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人、电影的诞生日、第一座电影院、“第七艺术”等有关知识,建议教师补充讲解。

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