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媒体创作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摘要: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正像麦奎尔等指出的,它“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些什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参与其中,能够影响电视媒体的创作,电视节目不断地迎合受众的口味,电视创作受受众心理的影响。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这种互动促进了电视媒体娱乐化时代的到来。电视娱乐化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各种因素多方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受众的支持,它浸润了受众心里最干涸的地带,使广大的观众在电视面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泄与满足。

关键词:受众心理电视节目娱乐传播媒介传播者新闻传播者通过采访,写作,编辑,播出等环节把远离受众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的事实转换为符号,通过媒介展示给受众。而受众由于自身的限制,不能了解超出人际关系活动范围之外的所有人和事,他们需要大量的、经常的借助于媒介获取新闻,去认识大千世界。“以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从其它窗口看不到的景色;一种媒介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以一种不同于在其它环境中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如此看来,媒介把传播者和受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可以看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从中不难看出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也可以看出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只有把符合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通过媒介传递到受众的头脑中,再经过受众的认知理解,将之同化并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将舆论的力量转换为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传播者要想凭借新闻媒介的力量延伸自己的认识、发挥自己的舆论中坚力量,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的研究的基础上。传播者要想影响受众首先要了解受众的心理,不断的通过实践和一系列的反馈机制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到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媒介信息接收者,而且也是积极的参与者;人们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服务的对象,而且也是传媒的主人和监督者。应当说只有当受众也能以主

人翁的姿态参与媒介传播时,传播媒介的社会效益方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今的电视媒介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才促使电视节目走向了娱乐化时代。

现当今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大,生活步调快,人们缓解自身的紧张,需要娱乐的消遣。正是因为受众娱乐消遣心理的需求促使了电视节目走向娱乐化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的新鲜、有趣、新奇、刺激,能让受众看完节目哈哈一笑,获得精神上的愉悦,电视节目也力求为观众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消除紧张,等等。由于受众越来越多的追求一笑置之的传播效果,人们仅仅依靠娱乐节目来宣泄情绪、娱乐心情、打发时间,这为娱乐节目的风行提供了土壤。在西方,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开始取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和影响,成为电视节目的主导性内容。在目前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的排行榜中,新闻节目几乎被各种娱乐节目淹没了,甚至包括一些老牌的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很难再位居前列。在我国,以湖南卫视为代表,各省级电视台、甚至包括央视都致力于娱乐节目的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娱乐心理,从而提高收视率,进而扩大广告收益。

受众的追求时尚和偶像崇拜心理也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一些年轻、充满活力,有梦想,追逐时尚的受众群,他们这些人对电视娱乐节目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年轻的受众把了解娱乐新动向作为收视的重要目的,这和他们长期处于团体生活,紧跟时尚潮流,不落伍于时代,为了获得聊天的话题,他们偏爱娱乐节目。另外对明星的崇拜与模仿是这些受众的主要特征,明星的不同特点和类型、明星的个性与魅力,在娱乐节目中展现的更加真实和自如。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抓住受青年人喜爱的明星嘉宾,就等于抓住了收视率,对于这一群体来说,电视娱乐节目对他们的影响最直接,他们无法抗拒的追随媒介制造的流行和趣味,在不知不觉中被媒介同化。

电视娱乐节目使受众生活在一种“假现实”中,即使明明知道这种现状是虚幻的、非真实的,也愿意在刹那的快乐中换取无尽的回味。透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广大的电视观众在强大的电视媒体的宣传攻势下,并不愿落后于周围的人群。相反,如果他们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咨询能够跟上潮流或者超越潮流,心理便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一转身又以一种更具号召力的方式,促使电视观众跟在节目的身后。现在的电视宣传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节目能有娱乐节目的宣传强势,因此观众对电视娱乐表现出无上的关注便是自然而然的

事了。

最后,由于时代的进步,技术的改革,为电视节目类型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电视媒体为了迎合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受众推出类型多样的电视娱乐节目。例如,随着电视的普及,许多家庭的电视机几乎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世界各国的电视台都为少年儿童专门安排和制作了节目或栏目,有的还专门开设了少儿频道。在这些节目或栏目中,少儿电视卡通片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少儿电视卡通片,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欣赏习惯去创作,才能赢得这一群特殊的受众。只有分析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指导我们制作出高质量的卡通片。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有关知识,我们一般把少年儿童分为三个阶段:3-6岁,我们称为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身心都在发展,对周围的世界兴趣无限,但他们生活经验有限,不了解周围的世界,他们的思维特点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逻辑思维刚刚萌芽,抽象概括思维还在发展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儿童幻想、想象、游戏、娱乐心理最为强烈。针对这个时期儿童的卡通片,应该以动物为主角,拟人化的童话卡通片,篇幅要短小、情节要单纯、故事性要强、色彩要明快、语言要简洁明白。如卡通片《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海绵宝宝》等。7-11岁,我们称为儿童期。这个时期儿童发育加快,求知欲望加强,已具备了接受系统知识的条件,抽象思维逐步形成,能做简单的推理,自我意识开始盟芽,开始对人发生强烈兴趣,好奇、好胜、自尊心理都显得强烈起来。这个时期的卡通片要求人物形象极尽夸张、扭曲之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战斗、武打各显其能,如《米老鼠》、《变形金刚》等。11-15岁,我们称为少年期。这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理上有半儿童半青年的特点,伴随着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心理上也开始显露出成人的样子,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人,他们求知欲望更加旺盛,向往、崇拜英雄人物,主张打抱不平。针对少年期的卡通片,人物造型应该优美,故事情节应该惊险、刺激,内容应该正义战胜邪恶、富有哲理。如《蝙蝠侠》、《美少女战士》、《奥特曼》等等。

明确受众的心理的特质,有利于新闻的深化改革;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力与延伸媒介的认识力量;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体现受众的主人翁地位;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有利于传播媒介的社会效益方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然,明确受众的心理特质,从而推出迎合受众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