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 社交媒体与受众心理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分析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分别从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充分发挥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这两个方面进展论述,分析媒体传播在医患关系中起到的双刃剑作用。
提出对于与群众严密相连的医患关系的诸多问题,媒体应该秉着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目的不仅要暴露出医疗机构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也要弘扬其中好医生的医德医术等,要确保公民享有对等的知情权和监视权,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尽出自己的一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媒体报道对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影响;进而对其研究分析从各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媒体传播;医患关系;影响;建议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alysisAbstrac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role of media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edia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aspects, analysis of media as a double-edged sword role i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Put forward for the problem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masses, media should grasp the prehensive, objective and fair attitude to reports, the purpose is not only to expose the unhealthy phenomenon existing in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carry forward the gooddoctor medical ethics of them medical skill, etc., to ensure that citizens shall enjoy the equal right to know and to supervise, to build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s an own strength. Through cas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media reports on the effects of the curr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China;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angle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media municatio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fluence; advic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意义12 案例分析与启示22.1 X宝宝事件22.2“八毛门〞事件32.3 北大医院医患纠纷43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53.1媒体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务界形象53.2 新闻媒体要配合宣传、普及医学科学和卫生保健知识53.3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要有深度53.4 媒体要正确处理好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关系64 建议与展望64.1从政府角度64.2从个人角度74.3从医院角度74.4从媒体角度84.5研究展望9总结9参考文献10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向政治和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转型,公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强化,患方在医疗活动中越来越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康权和其他正当权利,医患关系从施与受的关系向更加平等的民事关系转化,加上公众的安康效劳需求和医疗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医疗纠纷逐年增加。
《2024年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范文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传播的迅猛发展,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而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媒体传播与医患关系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形式日趋多样化,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在医患关系方面,媒体扮演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医疗行为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媒体报道的片面性、误导性,以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负面影响。
三、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1. 加剧医患矛盾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往往注重冲突、矛盾的展现,忽视了医疗行业的复杂性、专业性。
这种片面的报道容易导致公众对医生的误解、偏见,加剧医患矛盾。
2. 扩大负面影响媒体传播具有快速、广泛的特点,一旦出现负面报道,其影响范围往往较广。
这种影响不仅限于当事人,还可能波及到整个医疗行业,导致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
3. 塑造公众认知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正面报道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负面报道则可能引发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不信任。
四、问题分析1. 媒体报道的片面性部分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过于追求新闻效应,忽视了事实的全面性、客观性,导致报道片面、失实。
2. 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由于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医患双方在信息获取、理解上存在差异,使得医患沟通难度加大。
3. 监管不到位相关监管部门对媒体传播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媒体在报道医疗事件时缺乏自律,出现了误导公众的现象。
五、对策建议1. 加强媒体自律媒体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避免片面、夸大其词的报道。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规范,提高报道质量。
2. 强化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2024年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范文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医疗信息、了解医患关系动态的渠道日益多样化。
然而,由于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不完整性,媒体传播在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复杂。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媒体传播与医患关系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医患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方面,媒体传播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医患关系的平台,使人们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完整、误读甚至恶意传播,媒体传播也对医患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某些医疗事故被媒体过度报道,导致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
三、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一)正面影响1. 增强医患沟通:媒体传播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更多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效果。
通过媒体平台,患者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疾病和治疗方法的信息,医务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2. 促进医疗透明度:媒体传播有助于提高医疗行业的透明度,使公众对医疗行业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有助于减少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误解和偏见,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二)负面影响1. 信息失真:由于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不完整性,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可能存在信息失真现象。
这可能导致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误解和偏见,从而加剧医患矛盾。
2. 医患信任危机:过度报道医疗事故和纠纷可能导致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引发医患信任危机。
这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四、影响机制分析(一)媒体报道的偏向性: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可能存在偏向性,这主要受到媒体立场、记者观点、广告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偏向性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和误导公众。
(二)公众心理因素:公众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例如,当公众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过高时,一旦出现不满意的情况,就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
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为
知识文库 第3期38 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为赵文欣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队伍在不断壮大,人民的医疗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这是我国在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医患关系的主流也是和谐的、充满信任的。
然而,医疗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除了有利的方面,弊端也突显出来,老百姓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方的服务态度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医患双方的信任下降,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医患纠纷不断,医患冲突升级。
二、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的特点 1、报道矛头直指医院方通过回顾近几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的报道可以发现,在很多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大型医患关系的事件中,媒体报道的矛头几乎全部指向医方,哈尔滨的“天价医药费”报道、深圳的“八毛门”报道,还有诸多的杀医案新闻报道,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被公之于众的报道尽是医生的态度恶劣、收红包拿回扣、医疗事故医疗服务问题,而统统将患者放到弱势群体的地位。
2、报道不准确误导受众新闻报道追求时效性和新鲜性无可厚非,但新闻工作者却不能在医学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还对医疗事件做出不准确的报道。
媒体行业之间不正当的竞争,过于追求关注度和发行量,扭曲事实。
但多数记者是有良知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出于同情心对患者给予帮助和关心,而好心也会办成坏事,医疗知识的缺乏或是态度不够谨慎,导致失实报道对医务人员和整个医疗体系造成负面影响。
3、报道中正负面不协调有关医疗的正面报道也有很多,却缺乏吸引性。
大多数的正面报道出现在非典、地震等大事,才让大众感受到医者父母心。
媒体对医务人员的正面报道政治性和目的性较强,过于“高大上”,让受众产生反感和抵触心理。
其实小事中也能突出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齐齐哈尔市的医生孙东涛被杀害后,记者采访得知孙医生常常减免家庭困难的患者费用,是位好医生,如此的正面新闻记者很少报道。
三、医患关系报道出现的问题 1、报道观点缺少公正客观新闻报道要做到公正客观,但毕竟新闻工作者也是受同情弱者的感情支配的人,存在患者是受害者的思维定势。
医患关系
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媒体作社会。
过去,源于种原因,媒体的介入曾使医的战役,广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但是一观点在、医患纠纷的新闻。
媒体具的把媒体的倾向性当成砝码,向医疗部门施压导致矛盾激化。
另一方面,出于对媒体压力的畏惧和自我保护意识,医疗机构与医生把患者当成潜在的起诉者,尤其是面对危急、疑难病患者时,不敢创新,从而影响了对患者的有效救治。
2.2 医疗事故的划分与鉴定涉及一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未必熟悉的医学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事件客观、深入、全面的调查[2];加上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消费者协会由于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容易出现感情用事的情况,很难对医护方进行有效监管;而作为矛盾双方的一方来监管另一方,也很难让医护方接受,同时,医护方也常常感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从而容易使矛盾激化。
2.3 少媒体与记者对医疗纠纷与冲突的报道有新闻炒作、哗众取宠之嫌。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总结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片面报道对公众产生的误导,加重了对医务工作者的误解和不信任感”被视为六条主要原因之一。
2.4 某些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把审核关,不负责任地刊登非法医疗广告,鼓吹所谓的“名医”、“特效药”,一些群众在其引导下信以为真,反而不信任正规的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严重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患者的利益,危害群众的健康,更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
3 媒体如何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3.1 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鼓励社会监督、规范媒体行为的相关法律势在必行。
例如,2001年1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实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下简称《实施办法》),赋予及增加了新闻媒体的职责和权力。
《实施办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大众传播媒介应做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宣传,……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揭露、批评。
任何单位和人不得干涉或者压制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真实报道。
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摘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就必须拥有公信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的网络受众提供权威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引导受众一方面:要引导网络受众确定高层的,完全实用的心理态度,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引导网络受众改变偏颇的需求结构,抑制不合理的社会规范需要。
建立合理的受众需求层次。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受众;心理分析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所蕴含的能量也正在被释放出来,并对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但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特征,提供给了受众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权利,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与传统媒体受众心理有很大不同。
因此要发挥网络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受众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受众的伦理道德建设;发挥权威媒体网站的舆论导向作用。
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遵循正确的角色扮演规则,培养受众视听态度,建立合理的受众需求结构。
1. 网络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受众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受众一样,在传播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按媒介接触行为分有积极选择者,纯粹受众,介质受众,预期潜在受众和现实受众等。
而从总体而言网络媒体的受众有以下几个特点:⑴人数众多。
⑵分布广泛。
网络媒体受众分布人数十分广泛,据上述数字显示35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为大多数。
⑶素质较高。
据中国互联网报告显示:网民受教育高中最多29.3%,其次为本科28%和大专27%。
2. 网络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心理行为和受众心理需求特征⑴网络媒体受众心理需求从总体上来讲,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特征符合一般传媒受众的心理特征,也具有网络传媒的特性。
网民上网既是具有某种目的的动机体现出一定的心理过程,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行为特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需求是内在的根本,心理行为是外在的表现。
构成了网络受众的心理行为层次。
而这种层次分析对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挑战与机遇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挑战与机遇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对医患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交媒体时代,医患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直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社交媒体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在过去,患者需要亲自前往医院才能咨询医生,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向医生提问。
这种方式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也方便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
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社交媒体为医患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医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医疗知识、健康建议等信息,患者可以通过关注医生的账号获取相关信息。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也增加了医生在患者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经验,与其他患者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然而,社交媒体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包括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谣言。
患者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一些不准确的医疗信息,导致误诊误治。
同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也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患者。
因此,患者在使用社交媒体获取医疗信息时,需要保持警惕,辨别信息的真伪。
其次,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可能导致医患之间的互动变得不够真实和负责。
在社交媒体上,患者可以选择匿名提问,医生也可以选择匿名回答。
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也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可能因为匿名而不敢完全信任医生,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病情和疑虑。
因此,医患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信任。
然而,社交媒体也为医患关系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是医生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不仅有助于医生的职业发展,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大众媒体的责任担当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大众媒体的责任担当【摘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问题日渐突出。
医患关系处理的好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形象和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媒体对医患关系报道,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态度和信任程度。
因此,如何做好医患关系的报道成为媒体面临的一个热点议题,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大众媒体应当对医患关系报道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出其中的不足,使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医患关系新闻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反映出医患关系的全貌,同时多普及公共卫生知识,设置正面议题,为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医患关系; 大众媒体; 受众心理; 媒体职责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89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命关天》、《心术》两部讲述医务工和医患关系的电视连续剧在我国先后热播,这些剧中的一些患者提到医院、医务工作者等就会联想到给医生塞红包、吃药品回扣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医患之间严重缺乏信任的现实。
而频频发生的“医院血案”也表明了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面临着一个紧张的局面。
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不仅关系着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和整体形象,更事关公众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 当前医患关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医患关系新闻是公众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且其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较之其他新闻,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医患关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医患关系的呈现不尽全面、客观,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总的来看,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部分媒体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对报道的把握和把关不够准确医疗卫生工作专业性极强,因此对相关新闻的媒体工作者要求较高,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医疗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
《2024年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范文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和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逐渐增多,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医患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变化均会受到媒体传播的重大影响。
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媒体传播如何影响医患关系,并为如何合理引导媒体、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二、媒体传播与医患关系1. 媒体传播的双重角色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既能为公众提供医疗知识和信息,也能在医患关系紧张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媒体可以传播正确的医疗知识,提高公众的医疗素养;另一方面,不恰当的报道可能会加剧医患矛盾,破坏和谐的医患关系。
2. 医患关系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复杂化,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媒体传播的影响。
在医疗资源紧张、医疗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与实际医疗效果之间存在差距,使得医患关系面临巨大压力。
三、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1. 正面影响(1)提高公众医疗素养:媒体通过传播医疗知识,提高公众的医疗素养,使公众对医疗服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2)促进医患沟通:媒体报道的医患互动案例,可以为其他医生提供参考,改善医患沟通方式。
2. 负面影响(1)误导公众认知:不实或片面的新闻报道可能误导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认知,加剧医患矛盾。
(2)损害医生形象:负面新闻报道可能对医生的职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对策与建议1. 媒体责任:(1)提高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相关新闻时,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误导公众。
(2)普及医疗知识:媒体应积极普及医疗知识,提高公众的医疗素养,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支持。
2. 医院和医生:(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生的服务质量和职业素养。
(2)主动沟通与互动:医生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3. 政府监管:(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媒体的报道行为,保护医生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024年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范文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传播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然而,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往往能够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影响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认知和信任度。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媒体传播与医患关系的关系1. 媒体报道的医患关系现状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也日益增多。
这些报道往往关注医疗事故、医患矛盾等负面事件,导致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下降。
2.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报道医疗事故等负面事件,引发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质疑和不满;二是通过夸大事实、歪曲真相等手段,加剧医患矛盾;三是通过传播不科学的医疗信息,误导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认知。
三、媒体传播影响医患关系的机制1. 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例如,对医疗事故的报道往往强调医院的责任,而对医患矛盾的报道则可能侧重于患者的角度。
这种倾向性报道容易导致公众对医疗行业的片面认知。
2. 公众的认知偏差由于公众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往往容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
当媒体报道的医患关系事件具有煽动性时,公众的认知容易产生偏差,对医疗行业产生不信任感。
3. 医院形象的塑造医院形象的塑造往往需要长期积累和传播。
而媒体的报道往往只关注个案,忽视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因此,个别负面的媒体报道就可能导致医院形象受损,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应对策略1. 加强媒体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力度,规范媒体的报道行为。
对于夸大事实、歪曲真相的报道应予以处罚,确保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医学知识等途径,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
使公众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医患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3. 加强医患沟通与信任建设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信任建设,积极向患者传递医院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引言近年来,社会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对医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1. 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媒体通过报道医患问题的新闻或专题节目,向公众传递着医疗领域的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直接影响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然而,媒体报道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性,仅仅报道医疗事故或纠纷,容易给公众造成医疗行业不安全或者不可信任的印象,从而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2. 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媒体传播往往强调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将医生塑造成信仰的象征。
这种传播会导致部分患者产生对医生过高的期望,以至于出现对医生的过分依赖和不合理的抱怨。
另一方面,媒体传播中对医疗事故的报道,也容易引发患者的恐慌情绪和不信任感。
这些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患者与医生的沟通和信任,进而影响医患关系的诊治效果。
3. 医患沟通与信任媒体传播中,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也受到影响。
在一些医疗问题的报道中,媒体往往强调医疗行业错误和不当操作,而没有重视医生的努力和付出。
这种偏见导致医生对媒体报道感到不安和愤慨,降低了医生与媒体之间的合作性。
同样地,医患之间的沟通也会受到媒体传播的影响。
患者可能受到媒体报道中过度强调的信息影响,对医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导致沟通困难和医患关系的紧张。
4. 医疗文化与自我实现媒体传播中,对疾病的描述和医疗文化的推广,也会对医患关系产生影响。
媒体往往将疾病描述为可怕的存在,并推广各种医疗手段和药物作为解决方案。
这种传播容易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求快的心理,从而对医生提出不现实的期望。
而医疗文化的推广往往会使得患者追求自我的满足感,忽视了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问题。
二、改善医患关系的媒体传播策略1. 加强医疗知识普及媒体应该加强对医疗知识的宣传,并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报道。
《2024年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范文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媒体传播对公众观念和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媒体传播对于医患关系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媒体传播如何影响医患关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就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媒体传播策略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二、媒体传播与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媒体传播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对医患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媒体传播为患者提供了获取医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然而,不实或误导性的媒体报道也可能导致患者对医疗过程产生误解和恐慌,从而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其次,媒体报道的医疗事件或医疗纠纷往往会引起社会关注,进而影响医患关系的舆论环境。
积极的媒体报道可以提升医务人员的形象,增强公众对医疗体系的信任;而消极的报道则可能加剧医患矛盾,损害医疗体系的形象。
三、影响医患关系的媒体传播因素分析1. 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媒体的客观性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客观、公正的报道有助于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而主观、偏颇的报道则可能引发医患矛盾。
2. 媒体传播的速度与广度:现代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广,使得医疗事件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然而,过快的传播速度可能导致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进而影响医患关系。
3. 公众的媒介素养: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公众能够更好地辨别媒体信息的真伪,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四、改善医患关系的媒体传播策略1. 提高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媒体应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避免主观偏见和误导性报道,以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2. 强化医患沟通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了解和理解。
3.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与挑战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与挑战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它对医患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挑战。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平台,为医患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信息的真实性、隐私保护和医疗行业的商业化等。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社交媒体为医患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患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社交媒体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与其他患者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分享经验和获取支持。
这种互动和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社交媒体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往往难以验证。
这就给患者带来了困惑和误导的可能性。
其次,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能导致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
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经历时,很难控制这些信息的传播和使用。
此外,社交媒体的商业化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利用社交媒体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真正关注患者的健康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医患关系。
首先,医生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和管理的规范。
他们应该制定明确的社交媒体政策,规定医生和患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准则,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其次,医生和医疗机构应该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可信的医疗信息和建议,引导患者正确使用社交媒体获取医疗信息。
此外,患者也应该提高对社交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和管理。
他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同时,他们还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信息的审核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
在医疗领域,社交媒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医患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首先,社交媒体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患者可以方便地与医生进行交流,咨询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种形式的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更加顺畅和高效。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其次,社交媒体为医患之间的信任建立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社交媒体上,医生可以分享医学知识和经验,展示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医生的背景和专业资质,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医生的能力和信誉。
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医生还可以与患者分享医疗成果和成功案例,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期望。
然而,社交媒体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和片面的情况。
患者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的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可能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导致误解和错误的决策。
另外,社交媒体上的匿名性和隐私问题也可能影响医患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患者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医生的不实言论或攻击性言辞,给医生的声誉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医生和患者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
医生应该在社交媒体上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医学信息,避免夸大宣传和误导患者。
患者则需要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尽量选择权威和可信的信息来源。
此外,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仍然需要在医院或诊所等正式场合进行,以确保隐私和保密性。
总结起来,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建立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来应对。
只有通过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医患关系才能更加健康和稳固。
编辑,仅仅是改稿子的吗从受众心理浅析传媒力量在重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怎么做编辑/ H O W T O B E A N E D I T O R 编辑,仅仅是改稿子的吗从受众心理浅析传媒力量在重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文一王家屏传媒评论\2 0 1 9年第3期从受众心理出发,媒体具有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巨大力量不可否认,现今医患关系失衡。
这似乎是医疗改革转型期必经的阵痛。
可以预见的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热点之一的医患关系将持续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
其中被过度放大的医患关系的具体负面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也引发了受众的过度恐慌。
媒体应正视受众对医患正能量关系的心理诉求。
现代文明社会不仅仅需要物质的丰富,更需要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情感、伦理等领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而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这个中性名词,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变成一个贬义形容词。
普通的医患关系何以变得如此复杂、棘手?这之中有历史的社会的深层次原因,而其表象则是医患之间最起码的信任的丧失。
对于普通不具备医疗专业知识的受众而言,关于医患关系的直观信息来自于自己及家人的就医感受,以及媒体呈现的医患关系报道。
前者受制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庞大人□基数的欠缺,后者则被一些盲目追求"爆点"的媒体所左右。
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
我们就以钱江晚报的一个日常报道(刊发于2017年8月初的《驱车1600公里外的贵州大山,杭州医生为何远赴患者老家》系列)来分析一下,媒体具有的重塑和谐医患关系的巨大力量。
这个报道呈现了众多陌生人为浙二医生张匀(因此获评年度中国十大正能量人物)挽救贵州患者筹集医疗费而助力的全过程,也是一则妙手仁心、初心不改,唤起一座城市大爱的故事。
报道在建设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医患关系的同时,创造了钱江晚报多年来扶危济困报道的最快筹款记录,短短一周(其实主要就是周末的1.5个版报道),筹款34万余元,热心人士不仅解决了患者的二次手术费用,还为其在老家的两个留守孩子解决了教育资金。
媒体联动下的受众心理需求
媒体联动下的受众心理需求随着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传媒机构和受众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并且受众心理需求日渐多样化。
传媒机构需要深入理解受众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建立持久的良好关系。
本文将探讨媒体联动下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传媒机构如何理解并满足这些需求,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受众心理需求的类型受众心理需求是指受众在消费和使用媒体产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驱动着受众在互动中的行为和反应。
这里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需求:1. 获得信息这是受众使用媒体产品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需求之一。
人们渴望获得各种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
人们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博客等渠道获得信息,而传媒机构则需要满足受众的需求,提供准确、有趣而有用的信息,并与受众保持联系。
2. 娱乐受众在生活中需要娱乐和放松,因此,传媒机构需要为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娱乐内容,如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和游戏。
传媒机构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目标受众的爱好和娱乐需求,并不断推出新的娱乐产品,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3. 社交和互动社交和互动是受众在使用社交媒体产品时普遍表现出来的心理需求。
受众希望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传媒机构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提供各种互动功能,促进受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鼓励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内容。
4. 实用性除了获得信息、娱乐和社交之外,传媒产品还需要具有实用性。
例如,电视节目需要提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杂志需要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新闻网站需要提供即时、准确和有用的信息,以便受众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需求。
二、传媒机构的应对策略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传媒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里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策略:1. 多元化内容作为传媒机构,应尽可能多地生产和提供各种各样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传媒机构应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和需求,推出具有多样性的产品,从而提高受众满意度和互动度。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
石慧敏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1(000)036
【摘要】@@ 受众心理机制影响着受众能否产生媒体接触动机、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宣传,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大众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心理人手,探讨医患关系报道中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剖析其心理特征.并提出媒体引导受众心理的相关策略.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石慧敏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受众心理分析 [J], 任慧珍
2.环境问题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及行为引导--以柴静报道的《穹顶之下》为例 [J], 黄晶
3.突发事件中受众心理分析与电视媒体报道策略 [J], 段宽
4.情感类自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以ayawawa自媒体受众为例 [J], 张璐娜
5.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 [J], 石慧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报告中的媒体传播与大众心理研究
报告中的媒体传播与大众心理研究引言: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还能够对大众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报告中的媒体传播与大众心理展开研究,探讨媒体对大众心理的影响、大众对媒体内容的接受与理解以及媒体传播中的心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媒体内容对大众心理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内容对大众心理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媒体内容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产生影响。
通过影视剧和新闻报道,媒体向大众传达信息和价值观,从而在大众心理中产生共鸣或者激发某种情感。
其次,媒体内容对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媒体在报道社会事件和影视剧制作中,通过渲染或者直接批评某种行为或现象,从而影响大众对其的态度和看法。
总体而言,媒体内容通过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话题选择等,对大众的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大众对媒体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大众对媒体内容的接受与理解是衡量媒体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大众的群体差异和主观观念不同,对媒体内容的接受与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大众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会影响其对媒体内容的理解。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出现误解或误导。
其次,大众在接受媒体内容时也受到注意力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大众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对媒体内容的接受性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媒体传播时,要针对不同大众群体进行精准的定位和内容传播的策略。
三、媒体传播中的心理技巧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采用了一些心理技巧来增强传播效果。
首先,情感激发是媒体传播中常用的心理技巧之一。
通过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增强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其次,媒体在选择报道对象和话题时也会采用选择性报道的心理技巧。
媒体通过挑选特定的新闻事件并进行放大报道,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度和兴趣。
此外,媒体还会利用个人认同感生成的心理技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观众能够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加传播效果。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关系报道对公众心理影响机制探析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医患关系报道对公众心理影响机制探析胥晓冬【摘要】By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looked upon the public or audience in the sens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potential patients, and emphasized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that is to say, widely analyzed more macroscopical"doctor-patient -media relationships" from analyzing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media coverage on the public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memory,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i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通过丰富医患关系的内涵,将公众或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视为潜在患者,强调突出大众媒体的影响,即从分析医、患两者关系,拓展分析更为广义的"医患媒关系".并以社会心理学视角切入,从认知、情绪、记忆三个层面,分析媒体报道对公众的影响,以探究其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期刊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4页(P321-324)【关键词】医患关系;媒体报道;公众心理;社会心理学【作者】胥晓冬【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社交媒体与受众心
理
受众心理机制影响着受众能否产生媒体接触动机、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宣传,深刻地影响着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媒体报道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心理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
本文以大众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受众心理入手,探讨医患关系报道中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剖析其心理特征,并提出媒体引导受众心理的相关策略。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内容
1.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
认知心理是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寻求信息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①由于医疗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受众对这类内容和信息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强的认知需求。
受众在接触医患关系报道时,会产生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以个体的认知图式来衡量和判断报道中的各类信息,并对报道方式、报道风格、报道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形成理解和判断。
如果媒体报道提供了翔实可靠和客观及时的医患信息,有效地引起了受众的注意、理解和记忆,那么受众就会得到理性认知的满足,报道也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否则,受众心理上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会降低。
此外,受众对于不同类型的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
与正面报道相比,受众更容易选择注意那些具有反常性、冲突性和
震撼性等特性的负面新闻报道。
2.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按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使人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受众情绪和情感体验,可以分为“与新闻报道有关”和“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其中,“与新闻报道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指受众对报道内容产生好奇感,进而探究新闻事实的兴趣,另一方面指受众对报道内容产生厌恶感,引起了强烈躲避倾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
“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主要是指受众对报道涉及的医患双方的愤怒、同情、羞耻等复杂情绪和敬佩、尊重、憎恨等道德感。
如关注“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等新闻报道,体现了受众对此类现象的反感与厌恶,而关注医疗救援活动的新闻报道,则体现了受众对医护人员高尚品德的赞美与崇敬。
3.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
受众对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是在受众的认知心理、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下形成的。
它可以分为收视(听)的新闻消费行为、传播行为、群聚行为和反常行为等。
由于受众的复杂化、多元化,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受众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特征
1.容易陷入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印象,也称作“固定的成见”。
李普曼在分析大众媒介时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不少医患关系报道,用较大篇幅、较显著的位置报道医疗事故和纠纷,而且往往带有鲜
明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
有研究发现,倾向于指责医院、同情患者的医患关系报道占到了报道总量的69%。
②这种对医院和医生过多的负面报道,并没有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医生的形象,使受众陷入了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倾向于一边倒地站在医院和医生的“对立面”,因而加重了对医院和医生的误解和不信任感。
2.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较多
目前,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
由于医疗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患关系不可避免地处于紧张状态,焦虑、愤怒等受众负面情绪的滋生难以避免。
而一些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或者冠以辛辣的标题和文字吸引眼球,或者长篇累牍地进行炒作,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片面或歪曲的报道,不仅未能有效地疏导受众的负面情绪,反而层层放大负面情绪,使受众对医务工作者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继而产生恐慌、焦虑和憎恨等负面的情绪情感,使医患关系更是趋于紧张。
3.诱发不理智行为
2011年9月,深圳某媒体刊登了题为《婴儿被诊断需做10万元手术,最终用8毛钱药痊愈》的公开报道后,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不信任感,在深圳儿童医院甚至出现了几起患儿家属在孩子病重的情况下拒绝手术的情况。
上述个案表明,媒体的医患关系报道,尤其是片面、失实的报道,容易放大受众的焦虑、恐慌情绪,可能会诱发受众的不理智行为。
此外,殴打医生、在医院摆花圈、烧纸钱的医闹行为,经过媒体的报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起到恶劣的行为示范效果。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受众心理引导
不可否认,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对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医患关系报道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有些媒体倾向于站在弱势群体
(即患者)的立场,导致片面报道,使舆论失衡;其次,有些媒体缺乏医疗知识,对医疗工作的风险性和局限性认识不足,报道时容易感情用事,妄下结论,误导舆论;第三,少数媒体为了经济利益炒作甚至制造医疗纠纷新闻,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使医患双方的敌对状况进一步加剧。
③
作为现代社会“守望者”和“社会公器”的大众媒体,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媒体责任,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患关系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贡献一分媒体力量。
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平衡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比例,客观、理性地呈现医患关系全貌
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往往被媒体“刻板化”,报道“一边倒”地以负面报道居多,而当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又“一边倒”地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正面宣传。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中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间的比例“失衡”所致。
新闻媒体在涉及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中,应平衡好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的比例,遵循客观、理性的原则,既要对少数大夫收红包、吃回扣以及某些医院乱收费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监督,也应该客观地报道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弘扬社会的主旋律。
2.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避免越界行为
在媒体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往往会涉及司法程序。
相对于医院,患者处于相对的弱势,有些记者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片面采用患者一方的观点,在主管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尚未作出任何倾向性的意见或鉴定之前,便抢先作出带有倾向性观点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不是审判者、决策者,而应是观察者、监督者、传播者。
新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坚守社会责任,避免越界行为,提高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抑制炒作之风
从2007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茶水发炎”事件到2011年9月“8毛钱治好十万元
的病”事件,虽然记者的初衷是维护公共利益,但其新闻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受到了社会公众的质疑。
这类策划新闻、片面报道的媒体失当行为,伤害了新闻的真实性,也极易引起受众的厌恶感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
新闻从业者应当加强医学知识和提高职业素养,对医疗事件进行客观、深入、全面的调查,抑制不良的炒作之风。
【本文是2011年度中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1Y019)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②宋咏堂等:《对社会媒体报道医院医疗纠纷89例的分析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第3期,第19页
③程莉:《媒体报道应力促医患关系和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4月8日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北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