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一、通假字⑴ 可予不:(不,通“否”。
)⑵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
)⑶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⑸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⑹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⑺ 设九宾于廷(宾,通“傧”,接引宾客的人,傧相)⑻ 肉袒伏斧质(质,通“鑕”,铁钻)⑼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é,语气词,吗)二、古今异义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约束: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卑鄙下贱8.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指以往十五都予赵);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9.因而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亲戚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11.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2.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1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4.走古义:跑;今义:行。
15.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三、一词多义1.负①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3.引①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④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4.幸①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③ 则幸得脱(侥幸)5.以① 以闻于诸侯(凭,凭借)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相当于“而”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6.徒① 徒见欺(白白地)② 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7.于① 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8.见① 徒见欺(介词,被,受)②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9.因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10.顾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 顾吾念之(只不过)③ 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②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 相如奉璧西入秦(西,向西)④ 肉袒负荆(肉:把上身,作“袒”的状语)2.名词作动词①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衣,穿;怀,怀里藏着)④ 乃前曰(前,上前)⑤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竖起)⑥ 赵王鼓瑟(鼓,弹奏)⑦ 臣乃敢上璧(上:献上)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 归璧于赵(归,使……归)②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 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⑤ 臣舍人相如止之曰(止,使……止;阻止)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完璧归赵(完,使……完整)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6.形容词作动词①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作动,尊敬)② 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③ 秦王善为秦声(善,擅长,善于)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文言句式固定句: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3、文言句式倒装句:(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5、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6、理解下列词语:《老人与海》皮开肉绽:指人因被毒打,皮肉开裂。
7、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9、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0、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
(赏赐:古义:照顾。
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2.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4.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两大类型:一是从语义上表示被动;二是借助一些表示背诵的词来表示被动。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要点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要点1.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重点句子和翻译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琵琶行重点是二三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 ***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两句的翻译诗词除了柳永的不要背其他都是重要的特别是杜甫的。
2.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要背的计划如果你们老师没有第二天检查第三天检查这些紧急要求的话..我建议你每天抽个15-20分钟读读书..就是读那些要背的..第一个星期就是纯熟读书,不用背,看着读,认真读就行了.第二个星期开始尝试背,边读边背,不熟的文章多读几次,先别背.第三个星期进一步去背,不熟的句子多读多背几次.一个月后大概背得就差不多了,这样的效果就是可以长期记住那篇文章,不容易忘.即使你1、2个月都没再接触那些文章,考试前读1、2次再背背也就啥都回来了。
而且这样比你一天还是几天背一篇高效多了,那样做的话,我想你背完最后一篇第一篇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读多了也就熟了,不用刻意记,也在无意中能背了。
我初中就这么做了,现在我们高考开始复习,语文默写古文古诗词这些,即使我没有去复习,考前去看1、2次基本上默写题就是满分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1.判断旬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④南冥者,天池也。
⑤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⑥吾君,龙也。
⑦道士,乃人也。
⑧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2.被动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格式为“动词+于……”。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用“见……于……”格式表示被动。
)③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④今日见辱于长者。
⑤为夫婿所薄。
⑥女佳不幸.为顽童所辱。
3.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而今安在哉(应为“在安”。
)②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
“兄嫂”是动词“依”的宾语,前置。
范围副词“惟”(或“唯”)加在前置宾语的前面。
“是”加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③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应为“尤何”。
)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置于动词“若”之前)⑤水击三千里。
(“击”的宾语“水”前置。
)⑥之二虫又何知(“知”的宾语“何”前置。
)⑦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天阀”的宾语“之”前置。
)⑧洞庭君安在哉(“在”的宾语“安”前置。
)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介词“以”的宾语“奚”前置。
)⑩是何可否之谓乎(“谓”的宾语“何可否”前置。
)(2)定语后置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少年”的定语“好事”后置。
)②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乡人”的定语“有客于泾阳”后置。
)③时有宦人密视君者(“宦人”的定语“密视君”后置。
)(3)介词结构后置①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即“于星火急”。
)②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状语后置句。
应为“以其能名之”,意思是“用它的才能命名它(溪),所以叫它‘染溪…。
]⑤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的状语“于南冥”后置。
)<br< p="">⑥问者燕香于鼎(“燕香”的状语“于鼎”后置。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基础知识整理(第四、五、六册)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8.手裁举裁通“才”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二、虚词1.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 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2)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五)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 修⑴茂林修竹(意为“高”)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 以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⑴ 若合一契(一起)⑵ 其致一也(一样)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⑵当其欣于所遇⑶终期于尽⑷不能喻之于怀⑸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⑴仰观宇宙之大⑵俯察品类之盛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三)省略句1、(众人)列坐(于)其次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高二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篇章一: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其特点在于言简意赅、含蓄典雅。
在高二必修四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使用频繁,如“之、者、也、乎、矣、焉”等,这些词汇在句子中承担着重要的语法功能,理解它们对于把握句子结构至关重要。
此外,文言文中的倒装、省略等现象也是学习的重点,这些特点使得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着显著的差异。
篇章二:文言文的实词理解实词是文言文中传达具体意义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在高二必修四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并通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词义。
同时,对于一些古今异义词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因为同一个词汇在古代和现代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掌握这些实词的用法和含义,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章三:文言文的文化背景文言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高二必修四的文言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如《史记》、《汉书》等经典史籍,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篇章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技巧在高二必修四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这包括学会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理解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掌握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此外,对于文言文中的长句和复杂句子结构,学生需要学会拆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篇章五:文言文的写作训练虽然现代汉语写作是学生更为常用的技能,但文言文的写作训练同样不可忽视。
通过模仿经典文言文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是指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必修四这本书中,我们学习了多篇文言文,它们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古拙、遣词造句讲究工整、注重表达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2.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以主谓宾结构为主,兼顾主谓补、主谓状、各类状语的修饰。
二、文言文的常用句式和词语1. 常用句式:主谓宾、主谓补、主谓状等。
2. 常用词语:文言文中使用的词语多为古汉语,如"吾"代表"我"、"尔"代表"你"、"之"代表"的"等。
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格式化的句子。
2. 夸张:用夸大的语言形容事物,以达到表达情感或强调的目的。
3. 排比:通过重复使用同样的结构,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4. 反问:用疑问的语气来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意思。
5. 对偶:通过对比两个相对或互补的事物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6. 修辞疑问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四、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1. 借代:用一种事物代指另一种事物,以减少重复,提高修辞的效果。
2. 头韵和押韵:通过同音字或相似音的字来增强韵味,增加文言文的美感。
3. 修辞格: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偶等,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4. 修辞手法:如描写、着力、适当地运用比兴手法等,使文章更加优美、有力和精准。
五、常见文言文的阅读方法1. 细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注意理解生词和熟词的意思,掌握词语的用法和词义的转换。
3.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
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
课本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季氏将伐颛臾一、通假字是谁之过与(“与”通“欤”)二、活用字1.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动词作使动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来动词作使动3.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定使动用法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找借口名词作动词5.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名词作动词三、特殊句式1.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2.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3.何以伐为宾语前置4.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后置6.龟玉毁于椟中被动句,介后7.而谋动干戈于内介宾后置8.虎兕出于柙介宾后置四、重要实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2.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3.且尔言过.矣(错,犯错)4.是谁之过.与?(过错)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列,此处指施展;走向,此处指担任;位,职务)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跌倒;搀扶盲人走路的人)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舍弃,回避)8.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忧虑,担忧)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覆)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整治,治理;使动)1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五、重要虚词1.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虎兕出于柙(介词,从)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固而近于费(介词,引出对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在)2.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作为)何以伐为(介词,为,凭)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来)3.焉:则将焉用彼相矣(何必,哪里)4.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转折)固而近于费(连词,并列或递进)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转折)不患寡而患不均(并列关系)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转折)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5.之:是谁之过与(助词,的)既来之,则安之(代词,他们)六、古今异义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采取军事行动2.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他作为3.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不安定七、一词多义八、译句1.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总结_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总结_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 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特殊句式.doc
2018年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特殊句式导读: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因此阅读起来稍微有一些困难,下面长沙新东方的小编就介绍一下必修四中的特殊文言句式,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判断句)4、我为赵将。
(“为”,是,判断句)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被,被动句)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判断句)10、大王见臣(于)列观。
(省略介词“于”)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12、为降虏于蛮夷。
(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1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1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您还为谁(守节)呢?)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
高中高二语文学习知识点必修四:文言句式.docx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
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輮以(之)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
精心整理
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略主)
以(之)桂林、象郡以(之)金人十二(省略)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人)之,(士大夫之族)曰⋯⋯(省略主)
其下(于)圣人也亦矣(省略介“于”)
句之不知,惑之不解(前置)不必于 * (“于 * ”,介构作状后置。
)其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构作状后置。
)。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文言句式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2、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
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乘船(名作状)4、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5、文言虚词:其(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3)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6、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7、岁寒三友:松竹梅8、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9、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10、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11、【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12、理解下列词语:《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撒手人寰:比喻人去世。
刨根究底:认真盘究查问,弄清根底原由。
又作“盘根问底”。
在所不辞: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
畏葸不前:畏惧胆怯,不敢前进。
理解下列词语:“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成语13、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14、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15、“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XX》、曾朴的《蘖海花》。
16、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1、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2、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2、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3、拜: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
《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②拜访,拜见。
《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③拜谢。
《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④授予官职。
《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接受官职。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4、通假字: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5、多音字要做到据义定音。
多音字的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
因此要根据一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它的读音,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将音义结合起来进行记忆。
6、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7、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8、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上海世博会沿黄浦江布局,“黄浦江”因此成为世博报道中的高频词语,但因为“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往往错成了“黄埔江”。
高二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
⾼⼆必修四⽂⾔⽂知识点总结(3) 3.名词活⽤ (1)天⾬雪⾬: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 (3)杖汉节牧⽺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苏武传》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为” (4)⼦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也 (2)⾮汉所望也 (3)汉天⼦,我丈⼈⾏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亡罪夷灭者数⼗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五、《苏武传》难句补注 少以⽗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千⽯以上者,其⼦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
苏武⽗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我丈⼈⾏也:“(且鞮侯)单于⾃谓我⼉⼦,安敢望汉天⼦!汉天⼦,我丈⼈⾏。
”(《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
旄节,“以⽵为之,柄长8尺,以旄⽜尾为其眊,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杀也。
”(《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焰者也。
”煴⽕,指初燃未旺有烟⽆焰之⽕。
覆武其上,指苏武⾯朝下,覆其⾝于坑之横⽊上。
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搯背者,轻叩其背使出⾎,不令⾎淤滞体中为害也。
”蹈其背,指搯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
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
高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分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聪明)(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分)(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样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分)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聪明)(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申明)(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味,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味)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中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状语后置)感斯人言(被动句) 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 置)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送客(于)湓浦口(省略 句)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有”即“有之”,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省略句)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省略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介词结构后置。)輮以(之) 为轮(省略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利”“之强”,定语后置。)
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心整理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百越之君)委命下吏(省
略主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省略宾语) 聚之(于)咸阳(省略介词)(人)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曰……
(省略主语) 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省略介词“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师不必贤于*(“于*”,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