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通识课程( 46 学分, 988 学时。
其中必修 33 学分, 597 学时;选修 13 学分,391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学时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通识课程必修1249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72+36/4+2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2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5 形势政策 2 36/2 秋、春考查12500001 大学英语Ⅰ 3 60/4 秋考试英日俄任选一语种12500002 大学英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3 大学英语Ⅲ 4 72/4 秋考试12500004 大学英语Ⅳ 3 60/4 春考试12500005 大学日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06 大学日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7 大学日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08 大学日语Ⅳ 4 72/4 春考试12500009 大学俄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10 大学俄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11 大学俄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12 大学俄语Ⅳ 4 72/4 春考试1241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30+15/2+2 秋考试总计33 597选修12400001 大学体育Ⅰ 1 30/2 秋考试限选体育俱乐部制12400002 大学体育Ⅱ 1 36/2 春考试12400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秋考试12400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春考试12450001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1 30/2 春考查限选12330001 中国传统文化 1 30/2 秋考查12530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38/2 秋、春考查第5学期专业英语 1 30/2 秋、春考查英语类学生,任选1门,修够1学分。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求 一、 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识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求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求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识课程,要求课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又能追求对知识理解的深度。
课程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并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通识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使其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
通识课程也不同于素质课程,素质教育更多地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
通识课程内容具有如下基本特性:1.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素质;2.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以本身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辩、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自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文化;3.多元性:课程内容应该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人格与精神;4.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15.趣味性:课程内容探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
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通识教育选修课(以下简称“通选课”)是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育学生健全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通选课(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构建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通选课设置原则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和艺术素养,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
2.有利于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国际视野。
应当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模块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学科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思路、视角与方法。
强调课程内容的价值导向性和思想引领性,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
第四条通选课模块设置1.通选课总体设置为三大模块六类课程。
(1)通选(艺术)模块:对应“艺术天地”类别,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2)通选(心理)模块:对应“心理健康”类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通选模块:包括“人文社会、科技世界、xx文化、创新创业”四个类别的课程。
以上三大模块六类课程组成了涵盖公共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理论、xx特色文化、科学技术世界、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安全教育等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类内容的通选课体系。
2.学校在线下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遴选引进通识教育类优秀在线课程(包括外校和本校教师建设的课程),丰富通选课资源。
第五条通选课学分设置及要求L原则上所有通选课每门课程为1学分,对应16个学时。
3.四年制本科学生至少修读8学分,原则上在线课程(慕课)不得超过5学分。
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及学分选修标准
2019版培养方案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及学分选修标准
一、七大模块
A,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B.社会科学与国际视野
C.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D.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E.创新教育与职业发展;
F.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G.为人师表与行为世范二、学分选修标准
(一)非师范类学生
1.非师范类理科学生从A、B、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4学分。
2.非师范类文科学生从C、D、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4学分。
(二)师范类学生
师范类学生可从A、B、C、D、E、F、G七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共选修7学分。
其中,必须从G模块中选修3学分。
原则上,师范类理科学生从A、B、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师范类文科学生从C、D、E、F、G五个模块中进行选择。
三、补充说明
(一)课程性质的等同
(二)2016版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公共限选课和公共任选课都可认定为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公共任选课。
通识选修课学分要求
通识选修课学分要求
通识选修课是指大学本科教育中为了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而设置的一类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以下是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几个方面:
1. 学分数量:通常要求学生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毕业。
不同学校和专业要求的学分数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0-30学分之间。
2. 科目类别:通识选修课程一般分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四个类别。
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科目分类也有所不同。
3. 选修要求:学生一般需要在规定的科目范围内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进行修读。
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某些科目,也有些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择。
4. 学分认定:学生修读通识选修课程后,必须通过考试或者完成作业等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定。
因此,学生在选择通识选修课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并且要按照学校和专业要求,认真修读并获得学分认定。
- 1 -。
复旦大学本科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抽象艺术审美和创造
FINE110030 2 2 春秋
数码钢琴演奏(初级)
FINE110031 2 2 春秋
数码钢琴演奏(中级)
FINE110032 2 2 春秋
六 大 模 块
[模块VI] 歌唱艺术欣赏及技法 艺术创作与 视觉艺术与设计
审美体验 京剧表演艺术
PHIL119002 2 2 春秋
《共产党宣言》导读
PHIL119003 2 2 春秋
弗雷格《算术基础》导读
PHIL119005 2 2 春秋
《论语》导读
PHIL119006 2 2 春秋
《荀子》导读
PHIL119008 2 2 春秋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精读 PHIL119010 2 2 春秋
西学经典·论美国的民主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2 春秋
类别
课程名称
哲学与生命科学
中国古代环境史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人类
材料与环境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中医方法论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与社会多元文化
生物力学与人类健康
[模块V] 走近医学:历史与传承 生态环境与 疫苗改变世界
唐宋八大家古文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中国新诗导读
中国诗学经典导读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
六 大 模 块
《史记》导读
[模块I] 文史经典与
宋词导读
文化传承 诗经与传统文化
《红楼梦》与人生
《三国志》导读
《文选》与中古社会
中国现代散文导读
《说文解字》与汉字源流
《十三经》导读
《资治通鉴》导读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求一、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要求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
通识教育对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识课程,要求课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又能追求对知识理解的深度。
课程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并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通识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发展其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学生的感情和理智都得到发展,使其全面发展,塑造完整人格。
通识课程也不同于素质课程,素质教育更多地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
通识课程内容具有如下基本特性:1.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素质;2.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以本身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辩、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自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文化;3.多元性:课程内容应该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人格与精神;4.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5.趣味性:课程内容探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安排表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以学生个人基础和兴趣为出发点,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学生发展自身兴趣和拓宽思路提供广阔天地。
2010级、2011级、2012级所有学生毕业前至少修满1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013级所有学生毕业前至少修满6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各类别专业选修最低学分要求见表。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表(2011级、2012级)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表(2013级)。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有3个sheet)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一、通识教育课程
I.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大模块课程,总学分要求为24分。
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须修读12学分,其中A组为必修课程,共10学分,B组为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计2学分;
(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为每周3学时,计3学分;社会实践环节每周2学时,不计入总学分,另计为社会实践学分;
(3)历史学专业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须在B类课程中另选一门。
2、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的总学分要求为12学分,学生须在每一模块中各修读2学分(即1门课程)。
建议每学期修读2学分(1门课程),6个学期修读完毕。
[模块I]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模块II]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模块III]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模块IV]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模块V]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模块VI]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处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因此具体课程请以每学期课程表为准。
学校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
学校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通识选修课的规范管理,提升通识选修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好地适应我校学分制改革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通识选修课分类与修读要求(一)通识选修课分类通识选修课是我校各教学单位教师开设的供全校学生选择修读的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的设置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配合2018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校的通识选修课分为科学与生命、历史与文化、公民与社会、艺术与审美、经济与管理、艺术与人生、创业与创新七个类别。
(二)通识选修课学分设置及相关要求1.通识选修课为面向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应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36学时。
2.通识选修课一般安排在2-7学期进行,学生每学期选修通识选修课一般不超过2门。
3.我校四年制本科生至少获得8个通识选修课学分方能毕业。
五年制本科生至少选修获得12个通识选修课学分方能毕业。
二、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与管理(一)通识选修课开课申请制度1.为进一步加强通识选修课建设与管理,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教务处将开展全校通识选修课课程库建设。
学校原已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的负责教师,需填写《美术学院通识选修课课程库入库申请表》,重新审定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确定课程所属模块,报送相关材料进行审核认证。
通过认证的通识选修课纳入通识选修课课程库进行管理。
不参加认定的通识选修课程今后将不列入学校开课计划。
2.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下学期通识选修课申报与选课工作。
已纳入学校通识选修课课程库的课程教师可填写《拟开设通识选修课申报表》申请开设下一学期的通识选修课。
教务处汇总后,公布下学期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信息,供学生进行网上选课,学生选课人数达到最低班额要求的即可开课。
3.申请开课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完整地讲授过一门以上(含一门)课程,教学质量考核优良。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要求
1.2021级、2021级、2016级、2017级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
各学院学生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按《关于修订2020级本科综合培育打算的通知》(华南工教〔2020〕026号)执行,详见下表(假设学院/专业对此有所调整,以调整后审批的为准):
备注:1.学生不能修读本学院的开设的课程(除在本学院跨学科修读外);2.经济治理类学生修读的课程不该包括其中的经济治理类课程;3.另外,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必需修读个学分、其他专业必需修读6个学分的运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
2.2021级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
各学院学生通识教育课学分要求按《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2021级本科综合培育打算的指导性意见》(华南工教[2020]81号)执行,详见下表(假设学院/专业对此有所调整,以调整后审批的为准):
备注:1.括号内为所要求修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2.学生不能修读本学院的开设的课程(除在本学院跨学科修读外);3.经济治理类学生修读的课程不该包括其中的经济治理类课程;4.英语A班、B班和创新班学生在大一上完“大学英语”课程后至少修读2学分通识类全英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
附件1: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我校为扩大大学生知识面、开拓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学院及广大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教师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其他课程一样考核,同等待遇。
第三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组织、审批、管理。
第二章课程第四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所属学科分为科学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矿业特色类、体育艺术类等六大类系列课程。
第五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开课类型分为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学校指定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编入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由开课学院选派专职教师开设或由教务处聘请校外符合开课资格的教师授课。
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具有开课资格的人员向学校申请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由申请开课的人员授课。
第六条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全校设置140门左右,该类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相关学院申报(学院组织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课程,另一部分是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而指定开设的课程,建立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开课时不需重新申请。
为确保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课程库每2年更新1次。
对于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内的所有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出一个教学班(选课容量一般不少于90人)。
第七条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首先由拟开新课教师向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参考资料目录、作业要求,成绩考核办法等),然后由单位负责人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于每学期第12周之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教务处组织课程建设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课程进入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库。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21-2022-1,2021级)说明书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21-2022-1,2021级)教务处2021年9月目录目录 (1)说明 (2)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分布 (2)课程教学大纲 (13)书面写作与口头沟通 (14)《礼记》选读 (18)大学语文 (2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23)科学技术史 (27)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30)世界华文文学 (33)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 (35)图形创意设计 (37)古希腊文明演绎 (39)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2)经济与法律 (44)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型发展与创新 (46)能源与环境 (50)生命科学导论 (52)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54)宇宙与人类 (57)传统医学与人类健康 (60)大学使命与大学文化 (63)当代中国经典作家导读 (68)海洋可再生能源 (72)汉语与认知:由汉语看汉民族的认知特点 (75)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78)欧盟法律文化导论 (81)世界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与当代价值 (85)探索微观物质世界 (87)西方音乐文化史 (90)中国现代小说选读 (95)中国哲学经典选读 (98)走进纳米科学 (102)传记经典导读 (106)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四个模块。
自2020级起,总学分为10。
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分布各专业学生须修满以下表格中各模块规定的学分,其余学分可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4个模块中任意选修。
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课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培养理念,采取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模式,培养从事立法、行
政、司法、法律服务等法律实务人才,从事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研究型人才以及从事国际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掌握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法学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和
论证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的水平;身体健康,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总学分157学分,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通识教育培养环节
通识教育19学分,其中必修11学分,选修8学分
全校共同课:
1.新生研讨课1学分,必修
2.思想政治理论课8学分,必修
3.科学、人文与方法4学分,选修
4.原著原典选读2学分,选修
5.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2学分,选修
课程外学习:
1、经典历史著作阅读2学分,必修
2、跨文化沟通、学科通识、国情教育等系列讲座,不计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一)通识课程I
修读说明:
1.通识课程Ⅰ均为必修,总计39学分。
除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信工学院等院系部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学生必须修满全部39学分。
所修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心理适应与发展、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大学体育(4门)、大学英语(4门)、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等规定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读,按照《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课程设置方案》(教发[2011]第56号文)执行。
2.历史学院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程I总计37学分;另外,世界历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开课学期相同。
3.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不修《大学英语》4门课程(16学分),只在第二外语课程中选择日语、德语、法语、西语其中一种,修读该语种课程1-3系列共计10学分,因此英语专业(师范)与英语专业通识课程I共计33学分。
4.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分为《程序设计基础》(文)、《程序设计基础》(理),分别由文、理两类专业修读;艺术专业(音乐、美术)修读《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设计与制作》两门课同此学分;教育技术系自行开设此两门课程;数学学院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计算机1》(计算机概论与C语言);物理系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方向)不上此两门课,自行开设《机械制图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
5.信工学院所有专业不修信工学院为全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故信工学院各专业的通识课程I共计35学分。
6.《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文科类学生于第2学期开设;理工科学生于第3学期开设。
通识课程II一览表
修读说明:
1、课程系列中的A类:文科(含艺术、外语)类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课程。
2、课程系列中的B类:理工科类一年级学生必须选修课程。
3、课程系列中的AB类:所有专业一年级学生均必须选修课程。
通识课程III一览表
(三)科学技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