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中的惩罚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视野中的惩罚教育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全社会都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教育中只有表扬和鼓励才是正道,而批评和惩罚与新的教育思想相悖,因此,惩罚学生已被公认为现代社会中最不文明、最不科学、最不人道的教育手段。然而,教育理论可以是彩色的,但教育实践却经常是灰色的。时下,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惩罚和批评?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如何处置?教育究竟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怎样使用惩戒等等。的确,人们在批判惩罚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对抽象的人道主义的错误认识,需要做理论上的清理,以使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并科学地使用惩罚这一教育手段。

一、关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及惩罚教育的心理学含义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强化手段,往往与奖励相提并论。关于奖励和惩罚,现代学习心理学有两大学说,即联结派学说和认知派学说。联结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结,从而形成新行为。从桑代克、巴甫洛夫到华生,从赫尔到斯金纳,几乎所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家都强调奖罚或强化在学习中的价值。在惩罚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强调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质疑惩罚的效果。认知派学习理论家则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奖罚的,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和加工的过程,奖罚作为影响学习的变量之一在对学习发生作用前必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和加工过程。所以,在他们看来,诸如强化之类的外部奖惩,不可能自动地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只是通过影响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影响他们的活动过程而作用于学习结果。因此,只有当学习者将惩罚内化为其内部经验时,才能产生作用,调控其行为。

显然,联结派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外部奖惩对学习的影响,从行为结果的角度去探讨奖惩;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内部奖惩的效果,从关心行为过程去研究奖罚。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班都拉关于奖罚的论述最为全面、深刻。他既承认外部奖罚,但更强调内部奖罚,把两者结合起来,突出行为变化的内因,闪烁着辩证法的火花。同时,班都拉研究“替代强化”,探讨了外部强化提高内在动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惩罚的心理机制和效果在心理学理论上并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认可了惩罚在控制行为中的作用,并把它作为行为矫正的有效手段。同时,强调了有效惩罚的前提和条件。

关于惩罚的心理学含义,联结派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用实验的方式,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了奖励和惩罚在强化和纠正人的特定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奖励,人们以后就会倾向多做出更多同类的行为;如果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了惩罚,人们就会倾向于回避这种行为。因而,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叫惩罚物)或撤销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景或

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心理学家雷德尔认为:惩罚是通过使人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其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有计划的意图。美国学者威廉迪尔教授则明确把惩罚定义为:“根据一种不良行为的出现所施加的某种抑制性的刺激。”即惩罚是通过一定的外在的强制性力量对行为主体的活动动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抑制、阻碍行为主体进行特定的不良行为。

惩罚也可理解为心理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即是指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实施厌恶刺激,使这一行为与厌恶刺激之间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减少或消除这种不良行为的方法。

由此,我们理解学校教育情境中惩罚教育的含义:惩罚是指学生行为不符合教育规定时所导致的身体和精神的痛苦。教育者施行一定的行为措施对学生某种错误的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内化,使学生受到教育和警示,旨在抑制和消除其不良的思想行为。

二、惩罚教育的心理学意义

长期以来,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用于对学生学习失误、问题行为和不良行为等的教育和矫正之中。如果运用得当,惩罚将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恰当的惩罚对促进学生社会化,形成良好的品德具有积极的引导功能

社会化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所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教育即生活,既然社会不可能没有规则和惩罚,那么学校教育为什么要刻意地回避?惩罚体现了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也是教育的公理。学校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体和未来社会的导引形态,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包括惩罚在内的社会基本规范和执行原则。惩罚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惩罚,并以令人信服的、进步的和健康的惩罚方式,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以恰当的方式使用惩罚做出良好的范例,使学生成为一个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及规范的人,一个能完成自己成长任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从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来看,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是与非、道德与非道德标准的判断与取舍,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通过惩罚可以清晰地向学生传递行为对错的信息,使其懂得行为界限,认识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明确是非观念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增强道德责任感。学生的行为受到惩罚,是团体压力迫使其成员向善的过程,也是个人品德成长及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惩罚与服从的定向。意思是说,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怕受惩罚,为了保护自己,对大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他们主要关心如何避免苦恼和痛苦。所以,惩罚可以防止儿童重复社会道德不认可的行为,从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善恶标准,并内化社会的道德规则。科尔伯格的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年龄较低的儿童,或虽然年龄较

高,但道德发展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的所谓“问题少年”,恰当地使用惩罚的教育方法常常会取得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恰当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品,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责任心是保证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以求得心理平衡。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者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惩罚,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不懂得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健康的教育需要对学生成长的偏失具有完善的预警和惩戒机制。惩罚的威慑力不但可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而且可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同时,坚忍不拔的性格与优秀的人格品质常常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获得的,而是在充满挫折的逆境中形成。惩罚作为一种挫折教育能够培养出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近年来大量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大量所谓的“好孩子”现象,即许多所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遭受过挫折和惩罚。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强调体验性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学习过程已经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成熟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惩罚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体验,没有批评和惩罚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和惩罚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作为学生,只有从小接受恰当的惩罚教育,不断积累惩罚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增强抗挫能力,才会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全的现代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