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鼠小弟称重

合集下载

称量幼儿园教案

称量幼儿园教案

称量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轻重”的概念。

2.掌握称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并记录物品的重量。

二、教学准备1.称量工具:如秤、天平等。

2.不同重量的物品:如石头、书、水果等。

3.白纸、笔。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引入轻重物品的例子,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2.探究式教学法:让孩子们自由探究称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断发现和总结经验规律。

3.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分享称量的经验与想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轻重物品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出示图片、观察物品等方式,让孩子们感知轻重物品的区别,引导孩子们明确轻和重的概念。

步骤二:掌握称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探究如何使用秤、天平等称量工具,及其基本原理。

可以采用小组探究、示范演示等教学方法。

步骤三: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并记录物品的重量教师引导孩子们搜寻自己身边的物品,利用秤等称量工具记录物品重量。

并让孩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记录的重量。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交流。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自制的游戏或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展学生所掌握的知识。

如:猜重量、比较大小、制作特殊称量工具等活动。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也对孩子的行为和言语给予了及时正面的反馈,鼓励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教学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称量知识。

鼠小弟,鼠小弟教案优秀6篇

鼠小弟,鼠小弟教案优秀6篇

鼠小弟,鼠小弟教案优秀6篇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1活动准备绘本ppt,与故事相符的图片6张,汉字飞、跳、撞、爬、伸、吸各一张,幼儿操作料子人手一份。

重点难点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启发幼儿的口语表达本领。

引导幼儿感受友情和合作的气力。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会用感情来看图叙述故事情节。

初步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宝贵友情和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

学习并模仿活动中小动物的动作,认得汉字:飞、跳、撞、爬、伸、吸,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本领。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引出故事。

1.师利用ppt,出示小老鼠的尾巴,提问:小伙伴,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小老鼠,他有个名字叫鼠小弟)2.看鼠小弟旁边有棵什么树?(苹果树)鼠小弟看到苹果树上有这么多苹果,心里会怎么想?(它想吃苹果)二、学一学,熟识故事。

1.这时,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也想吃苹果,看看,来了哪个小动物?师利用ppt出示小鸟和大象提问:他们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那小鸟是怎么摘苹果的?它有什么本领呢?(认得汉字:飞)大象有什么本领,它会怎么摘苹果呢?(认得汉字:吸)让我们来学一学大象摘苹果喽。

2.树上还有苹果,看看还有谁来了呢?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图片。

长颈鹿是怎么摘苹果的?学习汉字:伸猴子呢?它在干什么?哦,原来小猴子是爬到树上摘苹果的。

认得汉字:爬袋鼠妈妈带着小袋鼠怎么摘苹果的?认得汉字:跳犀牛呢?认得汉字:撞让我们也一起学犀牛来撞苹果树。

3.完整回顾一下小动物摘苹果的动作。

“刚才这些动物都用了什么本领摘苹果的呢?”4.幼儿操作鼠小弟看到小动物都摘到苹果,它也想学他们的本领来摘苹果。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图片,请你看一看,说一说,鼠小弟在干什么?它是在学哪个小动物呢?把卡片送到相应的图下面。

5.这么多小动物来摘苹果,那他们谁第一个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通过数树上的苹果得出小动物摘伙伴的先后。

请你上来摆一摆。

6.欣赏前部分的绘本。

三、揭示结果,提升主题。

《认识轻重》教案

《认识轻重》教案

《认识轻重》教案《认识轻重》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与体验1. 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2.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

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学生猜测。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己见。

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第2题:出示天平图:提问:一双鞋和两个本哪个重?一只鞋和一个本哪个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重的做记号。

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请你给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之称重比较 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案之称重比较 幼儿园数学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更是学生在数学领域学习的起点。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称重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称重比较,幼儿可以学习到重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称重比较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重量的概念,学会用非标准计量单位称重比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 通过称重比较的教学,让幼儿能够在观察、思考、实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重量的概念: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向幼儿介绍重量的概念,让他们理解什么是重量。

2. 认识称重的工具:给幼儿展示称重的工具,例如天平、砝码等,让他们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称重比较的实际操作:组织幼儿进行称重比较的活动,让他们用天平和砝码进行称重比较,从而感受到不同物体的重量差异。

4. 讨论称重比较的结果:根据称重比较的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加深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5.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谁的书包最重”、“谁能找到最重的玩具”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提问、情景设计等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和探索,在实践中学习重量的概念。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使用称重的工具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经历感受重量的差异。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称重比较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称重比较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引导幼儿了解重量的概念,激发他们学习称重比较的兴趣。

2. 学习活动:介绍称重的工具和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并逐步引导他们将操作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

幼儿园中班体育《机灵鼠小弟》教案示例

幼儿园中班体育《机灵鼠小弟》教案示例

幼儿园中班体育《机灵鼠小弟》优秀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学习鼠小弟的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鼠小弟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难点:在游戏中,能够遵守规则,团队协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鼠小弟卡通形象、音乐、体育器材(如跳绳、皮筋等)。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鼠小弟的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如跳跃、翻滚等。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鼠小游戏”,规定时间内捉到鼠小弟的幼儿奖励。

2.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放松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2. 游戏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4.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2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鼠小游戏”,规定时间内捉到鼠小弟的幼儿奖励。

2.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技能训练(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鼠小弟的技能,如跳跃、翻滚等。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技能,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比赛(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鼠小弟技能比赛”,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称的幼儿园教案

称的幼儿园教案

称的幼儿园教案教案概要本次教案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会称物体的重量,并了解不同物体重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通过简单的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得到锻炼,提高其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称物体的重量,并掌握称物品的方法。

2.通过初步感性认识,了解不同物品重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3.学习与同伴分享,并合作完成游戏和实践活动。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使用称重设备的方法。

2.了解不同物品重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与同伴分享,并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不同物品重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通过手感和视觉感受。

2.熟练掌握称重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称物品并让其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

教学方法1.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了解不同物品重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2.运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实践。

3.利用比较,分类等方法让幼儿感受重量的大小关系。

4.通过观察、比较、游戏、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前置知识准备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称的基本概念,并向幼儿展示称重器的使用方法。

第二步:游戏:谁最重?1.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到桌子上(可为石头、球、玩具等),让幼儿们猜测哪个物品最重。

2.让幼儿们一个一个地称物品,确认哪个物品最重,然后按照重量大小排序。

第三步:实践活动:称糖果1.将糖果放到桌子上,让幼儿们一个一个地称糖果。

2.在称糖果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将糖果按照重量大小排序。

第四步:游戏:我最重1.在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们分组进行比赛。

2.比赛规则:每组成员将分别称好自己带来的物品,并将其他同学认为自己最重的物品放到一起。

3.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将自己带来的物品称重,并将自己的体重与其他物品进行比较。

第五步:总结让幼儿依次分享一下自己称物品的过程,并将各自物品的重量排列成一列,让幼儿们发现重量大小的规律。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游戏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们在互动、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几个重量的概念。

教案:鼠小弟称重

教案:鼠小弟称重

活动《鼠小弟称重》选材、解读与设计一、选材“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

它是作家、画家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因此,在每个主题开展的初期,我们都会投放一些与主题有关的绘本在图书角,供幼儿欣赏阅读。

在进入《我自己》的主题后,我找了绘本“鼠小弟”系列中的《鼠小弟,鼠小弟》这本书投放到图书角。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猴子让鼠小弟称体重,鼠小弟站在秤上指针一动也没动。

猴子站到秤上,指针跳了一格,猴子得意地说:“我比你重多啦!”可是猪来了,猪站到秤上,指针又跳了一格,正当猪得意的时候,狮子来了……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接连登场,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往上跳。

最后,鼠小弟又一次站到秤上,指针虽然还是零,可是看上去却比最重的大象还跳上去一格。

这回,轮到鼠小弟得意了。

原以为孩子们在看了绘本中简洁的画面,简单的对白,就能读懂故事,体会到作品中蕴藏着的诙谐幽默。

可事实上,当问孩子们故事最后大象产生的问题“鼠小弟真的比大象重吗?”时,多数孩子知道“老鼠肯定不会比大象重”,因为他们有动物外形特征的经验,但就是无法解决这个看似简单却解释不清楚的问题。

发现孩子的问题后我进行了分析,其实孩子们平时称重的时候,在幼儿园是卫生老师看他们的体重,在家中也是家长看他们的体重,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有多重”,很少会看磅秤,更不要说去关注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以及指针转动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自然就不能够解决绘本故事中的问题了。

大多数孩子有相同问题无法解决,实施这个活动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是价值的了。

于是我就选定了这一绘本来实施集体活动。

二、解读我再一次拿起了绘本,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次的精读让我明白绘本作者正是借用孩子们称重的普遍现象——“只关注体重,不关注下磅秤时指针的变化”而画出了这一绘本。

在这个绘本故事中每个动物称重的后,作者都省略画一幅动物下磅秤,磅秤指针归零的图,从而让看绘本的人产生了“磅秤上指针顺时针往上跳就表示称重的动物比前一个动物重”的想法,这样才会有了最后的那个“鼠小弟比大象还重吗?”的幽默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称重量

大班数学教案称重量

大班数学教案:称重量
1.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天平进行物体称重
•理解称重的概念,并能将结果以数值形式表示
•掌握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 教学准备
•天平
•不同重量的物体(例如水果、书本等)
•学生练习册/练习纸
3. 教学步骤
3.1 引入活动
•准备一块水果,如苹果,让学生猜猜它的重量,并根据猜测进行讨论。

3.2 示范操作
•将苹果放在天平的一侧,让学生观察天平左右两侧的情况,引导他们发现天平左右两侧平衡时表示物体的重量相等。

3.3 练习操作
•将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待称重的一侧,让学生使用天平进行称重。

提醒学生观察天平左右两侧的情况,以确定物体的重量。

•学生可以依次称重不同物体,并记录结果。

可以将结果制作成一个简单的表格,如下所示:
物体重量
苹果100g
书本200g
铅笔盒50g
……
3.4 比较重量
•引导学生将不同物体的重量进行比较。

可以让学生使用尺子进行估量和比较,或使用称重结果直接进行比较。

•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

例如:。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称重》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称重》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称重》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4页-10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

2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

教具准备磅秤、盘秤、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怎么办?
2重量单位有哪些?
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

1一颗小纽扣、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分别有多重?
2先让学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

二.比一比物体的重量。

1三个同学为一组,拿出自己的书包,先分别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个书包重?
2 用盘秤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
四.秤体重。

1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看磅秤。

2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再进行活动。

(1)一组同学秤体重。

(学会看秤)
(2)一组同学做体重的原始记录。

(通过记录称体重的结果方式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3)一组同学用背一背同学来体验各种不同的体重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

(4)以上各项各小组轮流进行。

(5)学生讨论、交流,从你们的记录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统计出什么?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署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学习用秤称重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学习用秤称重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学习用秤称重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秤进行物体的称重,并能辨认不同重量的物体。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秤来称量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小组合作游戏:称重大比拼的道具(秤、各种重量的物体)题图:一副秤的图片2. 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合适区域,以便于进行小组活动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题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如何使用秤来称量物体吗?能够通过秤来判断物体的重量吗?”2. 导入新知带领学生回忆或采用其他方式激发学生对重量概念的了解。

可以通过示范物体的不同重量,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物体的重量。

3. 提供知识讲解使用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呈现实物秤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使用秤进行称重,并引导学生注意称重时的单位与数字表示。

4. 合作实践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提供一台秤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选取物体并使用秤进行称重。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加深对重量概念的理解。

5. 总结交流让每个小组报告称重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样的物体会比较轻?什么样的物体会比较重?秤的刻度是如何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重量的?6.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给学生一些物体,让他们预估物体的重量,并使用秤验证自己的判断。

7. 结束反思在课堂结束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作答和总结交流的质量来评价学生对重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秤的使用方法和重量的概念,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案:鼠小弟称重

教案:鼠小弟称重

教案:鼠小弟称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称重量的基本概念,了解重量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重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量概念: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所产生的力。

2.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

3. 称重工具:电子秤、天平等。

4. 实践活动:称重游戏、设计称重方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重量概念及重量单位,学会使用称重工具。

2.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鼠小弟称重的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 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鼠小弟称重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重量概念的兴趣。

2. 学习重量概念和重量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克、千克、吨。

3. 介绍称重工具:电子秤、天平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4. 开展称重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称重过程,巩固重量知识。

5. 设计称重方案: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称重方案进行评价,总结重量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实践操作、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为主要评价依据。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重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b. 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c. 学生使用称重工具的熟练程度;d.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具:电子秤、天平、重量物品(如苹果、书本等)。

2. 学具:记录表格、画笔、彩泥等。

3. 教学课件:重量单位图片、称重过程动画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课时分配:a. 第一课时:学习重量概念和重量单位;b. 第二课时:介绍称重工具及使用方法;c. 第三课时:开展称重游戏,巩固重量知识;d. 第四课时:设计称重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比较轻重》教案14篇

《比较轻重》教案14篇

《比较轻重》教案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较轻重》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较轻重》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

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准备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

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

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称一称》中班教案大全《称一称》幼儿园教学活动

《称一称》中班教案大全《称一称》幼儿园教学活动

《称一称》中班教案大全《称一称》幼儿园教学活动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不同物品的数量感觉,并学会运用称重工具量物品的重量。

2.培养幼儿对物品的重量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增强幼儿量体验的能力。

3.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

二、活动准备:1.称重工具:天平、秤盘、秤杆等。

2.各种物品:比如水果、玩具、书籍等,具有不同重量的物品。

3.绘本故事:《小熊称一称》等。

4.白纸、铅笔。

5.活动环境:安静、整洁、安全。

三、活动过程:1.热身游戏:老师提供一对数字牌,每个数字牌上有一个数字,让幼儿比较数字的大小,看看哪个数字更大。

引导幼儿认知数字的含义。

2.导入活动:老师出示一本绘本《小熊称一称》,与幼儿一起读故事,让幼儿了解小熊是如何称物品的。

3.物品称重:老师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称重工具上,例如苹果、香蕉、书籍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物品的重量,让幼儿一个一个地称一称,感受物品的重量有多重。

4.体验活动:老师让幼儿围着称重工具转一圈,让幼儿感受物品的重量会不会对天平有影响,引导幼儿进行实地体验。

5.综合活动:老师组织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称重比较,并记录下称重后的数据,呈现在展示板上,让幼儿通过观察数据来比较物品的重量大小。

6.总结活动: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幼儿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巩固活动内容。

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自己设计称重活动,选择物品进行称重比较,并记录下数据,展示给其他小伙伴。

2.让幼儿体验在生活中称重的场景,比如买菜称重、称体重等,让幼儿将活动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3.设计拓展活动:利用秤杆和秤盘进行称重比较,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能够更准确地称重,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听取幼儿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3.通过活动展示和作品来评估幼儿对称一称活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大班认识称重教案

大班认识称重教案

大班认识称重教案教案标题:大班认识称重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幼儿认识并理解称重的概念。

2. 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估算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量重的敏感度,并了解物体的质量与尺寸可能存在的关系。

教具准备:1. 不同质量的物体(例如:水果、玩具、书本等)。

2. 称重器或秤(可以是数字电子秤或简易天平)。

3. 大班幼儿的个人秤(可以让幼儿家长提前准备)。

4. 纸和铅笔,用于记录并绘制幼儿的观察结果。

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例如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问幼儿这两个物体是否重量相同。

- 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开始思考物体的重量以及如何比较物体的重量。

2. 观察与估算(10分钟):- 将准备好的不同物体放在桌子上,一起与幼儿探索。

- 鼓励幼儿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质量,并估算物体的重量。

- 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估算,将物体按重量从轻到重进行排列。

3. 称重实践(15分钟):- 将称重器或秤放在一个适合幼儿使用的地方。

- 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将他们所选的物体放置在称重器上。

- 读出并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鼓励幼儿观察和记住各自物体的重量。

4. 幼儿自主探索(10分钟):- 让幼儿轮流使用个人秤,将选择的物体进行称重。

-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他们发现的结果,并相互比较各自的观察和记录。

5. 结束(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观察结果,强调物体的质量与尺寸可能存在的关系。

- 可以使用纸和铅笔帮助幼儿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尝试绘制物体的比例图。

教学延伸活动:1. 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个简易天平,使用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比较和测量。

2. 制作一本“重量手册”,让幼儿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不同重量的物体。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力和估算能力。

- 根据幼儿的记录和绘制的比例图,评估他们对称重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案注意事项:- 在活动前确保所有教具的安全性,小心选择无锋利或易碎的物体。

幼儿园称重课程设计

幼儿园称重课程设计

幼儿园称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称重的概念,掌握使用简单称重工具(如天平)进行物体重量比较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物体的重量特征,如轻、重。

3. 学生了解重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克和千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和排序等基本数学技能,对不同物体的重量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合作解决称重问题。

3. 学生能够用口头语言准确表达物体的重量信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3. 学生通过了解重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实际应用意识。

本课程针对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和游戏化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重量概念。

课程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和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强调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重量概念的认识:介绍重量的基本概念,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学生感受轻与重的区别。

- 教材章节:基础数学概念——《认识重量》- 内容列举:物体轻重的比较、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介绍。

2. 称重工具的使用:学习使用天平等称重工具,掌握如何比较物体重量。

- 教材章节:操作活动——《有趣的称重》- 内容列举: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实际操作练习。

3. 重量单位的换算:介绍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重量大小之间的转换。

- 教材章节:数学应用——《重量单位换算》- 内容列举:克与千克的换算、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案称重测量物品

幼儿园教案称重测量物品

幼儿园教案称重测量物品教学主题:称重测量物品教学目标:1.认识重物和轻物,并区分其差异。

2.能够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重量。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重量的概念,并能够将物品按其重量分成重物和轻物。

2.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认识重量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天平、轻物和重物若干。

2.可乐罐、电池、石头等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手持两个物品,一个是轻物品,一个是重物品,请幼儿们猜一猜哪一个更重一些?让幼儿看看自己的同桌,看看你自己,伸伸小手,哪一个更重一些?然后老师拿出天平,将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天平两端,看看天平指针是指向哪一边的?是在重物品那一段还是在轻物品那一端的?二、展示和讲解称重测量物品的方法(15分钟)老师让幼儿们依次来试试,我们把这些物品放到天平的那一端呢,天平的指针是指向哪一边的?看看这个可乐罐,它的重量是多少?让你们自己试试看。

然后老师教幼儿们正确的天平使用方法,让他们自己来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

三、练习环节(15分钟)老师让每个幼儿都随机拿出一个物品,看看它的重量是多少,是重物品还是轻物品?然后让他们拿出两个物品,比较它们的重量,哪一个更重一些。

四、游戏环节(15分钟)老师将物品放在一起,让幼儿们分出哪些是重物品,哪些是轻物品?完成后,老师将物品打乱,让他们重新分类。

五、评价环节(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评价幼儿们的表现。

同时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使用天平的方式,让幼儿们认识了重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们的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认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及时性,让幼儿们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称重的幼儿园教案

称重的幼儿园教案

称重的幼儿园教案目标通过幼儿园学生的积木玩具,让他们体验测量和称重的概念,了解重量单位,并且明白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重量的影响。

准备•积木玩具•活动膜•数字体重秤•单位计量杯•胶带•纸和笔步骤1.首先,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向幼儿园学生介绍计量和称重的基本概念。

你可以问孩子们是否能够描述他们有过测量或称重物品的经历,或是否了解一些重量和单位。

2.接着,准备积木玩具和数字体重秤。

将一些积木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来估计他们的重量。

记录每个孩子的估计结果,并鼓励他们解释为什么他们做出了这些估计。

3.让每个孩子将他们的估计码和积木一起放在活动膜上,用胶带将膜封住并将其置于计量杯上。

然后,要求孩子们将他们的重量秤读数记录在纸上。

4.让每个孩子重复步骤3,这一次他们可以将积木堆起来,组成不同的形状。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组成的形状对于重量的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们,是否存在一些组合能够使积木的总重达到他们的预期。

5.接下来,介绍更多的测量和重量单位,例如盎司、千克和磅等。

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单位之间的差异,例如将数字体重秤从公制单位转换为英制单位的过程。

6.最后,进行总结。

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所学到的内容,回顾他们的探究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帮助他们巩固这些概念。

结论通过此次实验,幼儿园学生们学习了有关计量和称重的基本概念,并了解了不同物体形状对于重量的影响。

在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同时,也为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鼠小弟称重教案

鼠小弟称重教案

鼠小弟称重教案
鼠小弟称重教案
鼠小弟称重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2.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疑问,初步体验故事的诙谐幽默。

材料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本中的动物卡片、排排队底板、绘本课件、磅秤。

活动设计
一、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不同体重排排队【知道磅秤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朝前走,表示体重越来越重) 1.播放课件,欣赏绘本故事
*预设提问:
图片上的猴子和小老鼠要干什么呢?
猴子为什么笑话鼠小弟?猴子说“你瞧”,是瞧什么?
其他动物来称重时,也说“你瞧”,也瞧什么?
2.幼儿操作,按故事情节将动物与秤面排排队。

*预设提问:
故事里哪些动物一个一个挨着次序来称重的?
最轻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最重的动物是谁?哪个秤告诉我们的?
磅秤上指针的变化说明什么呢?
*共同小结:故事中称动物的'秤上面的指针能够告诉我们哪个动物轻,哪个动物重,秤上的指针往前走一点,就告诉我们这个动物比前一个动物重一点。

二、解决故事中大象的疑问(理解当秤上没有重量时,指针会自动归“0”的特点)
1.继续播放课件并讲故事引出问题:“鼠小弟真的比大象还重
吗?”
2.幼儿称重,帮大象找找答案。

*预设提问:你站上磅秤的时候,磅秤上的指针怎么样的?你走下磅秤的时候,磅秤上的指针又怎么样了?
发现磅秤上指针的变化能帮助解决大象的问题吗?
*共同小结:大象称完体重,从磅秤上下来的时候,秤上的指针回到了原位。

而当鼠小弟站上秤的时侯,秤上的指针几乎没有动。

其实鼠小弟非但没有大象重,而且仍然是最轻的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鼠小弟称重》选材、解读与设计
一、选材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

它是作家、画家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因此,在每个主题开展的初期,我们都会投放一些与主题有关的绘本在图书角,供幼儿欣赏阅读。

在进入《我自己》的主题后,我找了绘本“鼠小弟”系列中的《鼠小弟,鼠小弟》这本书投放到图书角。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猴子让鼠小弟称体重,鼠小弟站在秤上指针一动也没动。

猴子站到秤上,指针跳了一格,猴子得意地说:“我比你重多啦!”可是猪来了,猪站到秤上,指针又跳了一格,正当猪得意的时候,狮子来了……一个比一个大的动物接连登场,指针也一次次顺时针往上跳。

最后,鼠小弟又一次站到秤上,指针虽然还是零,可是看上去却比最重的大象还跳上去一格。

这回,轮到鼠小弟得意了。

原以为孩子们在看了绘本中简洁的画面,简单的对白,就能读懂故事,体会到作品中蕴藏着的诙谐幽默。

可事实上,当问孩子们故事最后大象产生的问题“鼠小弟真的比大象重吗?”时,多数孩子知道“老鼠肯定不会比大象重”,因为他们有动物外形特征的经验,但就是无法解决这个看似简单却解释不清楚的问题。

发现孩子的问题后我进行了分析,其实孩子们平时称重的时候,在幼儿园是卫生老师看他们的体重,在家中也是家长看他们的体重,多数孩子只会关注“自己有多重”,很少会看磅秤,更不要说去关注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以及指针转动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自然就不能够解决绘本故事中的问题了。

大多数孩子有相同问题无法解决,实施这个活动也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是价值的了。

于是我就选定了这一绘本来实施集体活动。

二、解读
我再一次拿起了绘本,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次的精读让我明白绘本作者正是借用孩子们称重的普遍现象——“只关注体重,不关注下磅秤时指针的变化”而画出了这一绘本。

在这个绘本故事中每个动物称重的后,作者都省略画一幅动物下磅秤,磅秤指针归零的图,从而让看绘本的人产生了“磅秤上指针顺时针往上跳就表示称重的动物比前一个动物重”的想法,这样才会有了最后的那个“鼠小
弟比大象还重吗?”的幽默问题。

作者在画绘本故事时,还在其中蕴含着许多数学元素,如:对磅秤的认识;动物体重的变化比较;磅秤上指针的转动等等,这些数学元素是解决这个绘本故事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大班上期孩子能够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经验;孩子们如果关注到了绘本中的这些数学元素,了解了磅秤上指针转动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称重后下秤时看指针变化的经验,并进行迁移后在脑海中形成那些作者没有画的画面才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我还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思维习惯,如:灵活地思考、将过去的经验用于新情景、清晰而准确的思维和交流、发现幽默等等,如果利用这个绘本设计活动,让幼儿学习,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将在其中得到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从选“绘本”为教材促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我意识到了以下两点:
1、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与挖掘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真谛与核心。

观看绘本一定要了解作者编写绘本内容的背景与意义。

并引导幼儿去关注正文中图画与文字的关系,这些内容都是老师需要去解读的。

2、绘本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看图讲述,老师还要通过活动挖掘绘本中其他的元素进行教学。

三、确定目标与活动设计
选好内容,并解读绘本以后,我们为《鼠小弟称重》的活动制定了两条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磅秤上指针的转动与轻重之间的关系。

2、通过探索,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的能力。

并根据目标设计了活动环节,教案如下:
材料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本动物卡片、排排队底板、绘本课件,磅秤
活动设计:
一.欣赏故事绘本,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不同体重排排队(知道磅秤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不断朝前走,表示体重越来越重)
1.今天宋老师要给你们看个故事,播放课件【封面,猴子找鼠小弟称重量】
预设提问:图片上的猴子和小老鼠要干什么呢?
小结:对呀,猴子要鼠小弟称重量,那么鼠小弟称重量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
事呢?除了鼠小弟又有哪些动物也会来称重量呢?我们接着来看故事
吧!
2.播放课件【至大象称重】
(1)教师播放前3页课件时,边播放边讲述故事。

预设提问:你们看到故事中有哪些动物站在磅秤上称重量了?
【幼儿说到的动物,出示在PPT】
它们的体重谁轻谁重呢?请按照它们的体重,从轻到重排一排。

小结:一共有7种动物来称体重,它们是老鼠、马、狮子、大象、河马、猴
子和猪。

(2)幼儿操作,将动物从轻到重进行排序
预设提问:这些动物的体重从轻到重是怎么排的?谁排在第一?接着是
谁?……谁最重?【幼儿说出后,出示PPT验证】
你是怎么知道哪个动物轻?哪个动物重?
看动物体形就能够知道谁轻谁重,那么故事中,什么地方告诉我
们哪个动物轻,哪个动物重呢?
【当幼儿说到指针的转动时,PPT出示各动物称重的秤面】
秤上的指针有什么变化?指针朝什么方向走,说明这只动物重
了?
小结:按照体重从轻到重,排第一的是鼠小弟,排第二的是猴子,……(
看动物体形能够知道谁轻谁重,看秤上的指针)(针对第一个问题的
小结)
故事中称动物的秤上面的指针也能够告诉我们哪个动物轻,那个动物
重,秤上的指针顺时针往前走一点,就告诉我们这个动物比前一个动
物重一点了。

(后一个问题的小结)
二.解决故事中大象的疑问(理解当秤上没有重量时,指针会自动归零的特点。

)1.播放课件【P29/P31同时出现】(大象正得意的时候,鼠小弟又来了。


预设提问:看到鼠小弟站在磅秤上,大象怎么了?
什么事情让大象这么吃惊?从哪里看出鼠小弟比大象还要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