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
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从教育改革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要害,该问题的解答需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才可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字:教育改革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钱学森之问”深深的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也让无数中国人倍感困惑:政府每年投入那么多的经费,为何中国教育离我们所期待的反而越来越远呢?这使得我们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无限的尴尬。
我们现在的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为何?教育改革之路去向何方?当今的教育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等待我们去改善。
首当其冲的是基层中学教育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填鸭式教育。
有些学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尊重学生个人的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一律要求学生死记烂背,使用题海战术,导致学生的头脑僵化,思维单一。
其次是高校发展出现方向性错误。
现行的教育体制之所以问题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以往众多次改革中,教育体制并没有彻底改变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因此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既然改革需要经济的逐渐发展与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改革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不如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些实在的事情、想想当下可行的办法。
我想这也是渐进式改革必经之路。
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论中国高等教育——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 孵化 器 ” 。
现 站在 奥林 匹克知 识 竞赛 的领 奖 台上 的
多是 中 国 学生 , 诺 贝 尔 奖 虽颁 给 过 不 而 少华 裔学者 , 但是从 未问津 中国本土教
育培 养 出 的人 才 。 【 关键 词 】 钱 学森 之 问 ; 才 ; 长推 荐 人 校
一
、
引言
马 克 主 义经 济 学 认 为 , 育 属 于 上 敦 层 建筑 。 中国 的 国 民经 济 正处 在 发展 的 高 峰 期 , 制造 火 围向技 术 强 国转变 的 战略 调 从 整 将 给 中困 教育 一 个宅 前 的 发展 空 间 。 当 国民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得到大力 发提时, 我 们无 法再 否认 和 叫避 那些 在 我 们 的 教 育 中仔 在 已久 的 问题 。 这 些 问题 存 在 于 国 民 教 育的 符 个阶段 , 巾基础 教育 阶段 向来 受 其 到 较多 的关 注 , 并皿 也已经 经历 r 系 列 的 一 改 革 。 比而 言 , 等 教育 承 担 的责 任 和受 相 高 到 的 关注 度 并小 成 比。 高 校 教 育 是 人 培 养 的 l 关键 一 , 环 根 据预 测 , 22 年 酌后 , 国高 等教 育 毛入 到 00 我 学率将 本达刮或接近5%, 国将初步迈 O 我 人高等教育普及 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 势头如此迅猛 , 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新问题的 产生 , ‘ 固有 的 问题 带 来的 弊端 也 势必 浮 出水 。 综合以 L睹点, 我们将重点放存分 析 国 内高 等教 育 的现状 , 从这 个特 定 的视 角 思 考 中 罔的 人 才 培 养面 临 的 问题 。
项 日以避 免与该 项 F相 联 系的风 险及其所 致 1 损 失 的一 种处 置 风险 的方 式 。 2 、损失控制, 是指在风险还没有发生 前 , 对风 险进 行监 控 , 超出警 戒范 围的 通过 对 事件 , 照风 险管 理计 划采取 相 应的措施 , 按 达 到降低风险, 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的 目的。 3 、风险分离, 是指将风险单位分离间 隔, 以避免 发 生连 锁反 应或 互 相牵 连 。 4 风险 分散 , 、 是指 通过增 加 风 险单位 以 减 轻总 体 风险 的 力 , 达到 共 同分 摊集 体 风 险的目的。 5 风险转 移 , 、 是指 投资者 将项 目风险有 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 方 承担 的风 险处 置方 式 。 6 、风 险 自留 , 是指 将 风 险 留给 自己承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所谓钱学森之问:科学巨擘、两弹元勋钱学森院士生前几次对温家宝总理提及的不解与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逝世后,的这一声质疑引起了政府和普通教育者广泛的深思,人们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
2009 年11 月11 日,安徽高校的11 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关“钱学森之问”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讨论成为全国讨论的焦点。
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之问”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指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上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一个关于教育、人才和科技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基石,也是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让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其次,人才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
虽然我们的学生数量很多,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拥有竞争力。
再次,科技的发展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途径。
虽然我们的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到科技的研究和开发中,从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具备科技素养,从而能够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
此外,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们探索科技和艺术的可能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解决钱学森之问。
总之,教育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更多的学生拥有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注重科技的发展和改善社会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解决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正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
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
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
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
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
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
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无疑会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
2、引导教育:通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引导教育。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98岁的钱学森大师刚刚远去,但是他留下的这个问题却成为了中国教育界绕不开的一个难题。
钱学森博士带着他的疑问,其实不如说是遗憾,离开了我们。
是我们,是这个社会,真的给不出这个问题的真正解答吗?我想事实绝非如此。
如今,不论是中学还是所谓的高校,都始终存在着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成效不明显,学生学习热情低等很多阻碍杰出人才培养的现象。
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这些现象一再猖獗呢?追根到底就是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在口口声声说着素质教育的背后,却反复着机械化操作、死板的有着很强筛选性质的应试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看起来正符合中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的国情,所以想要改革之是难上加难。
因此,这么多年来,经济不断发展了,而人才培养的脚步,却根本跟不上其他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杰出人才更是屈指可数。
综观当今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
在不少地方,学习活动常常远离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学习活动的要求常常违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现象能说是符合教育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吗?能说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吗?作为一个学生,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长久以来给我们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自身为例,很早我就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从书本上学了这么多知识,到底有多少对今后的生活派得上用场?到以后几十年后,我们还可以记得多少?学习永远都是为了应试,而总是有做不完的试卷,解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课文和公式。
重重应试压力下,即使想有创新的想法,还有多少人顾得上呢?课堂不知从何时变得不再活跃,老师的讲述也是死气沉沉的不停重复炒冷饭。
高中过去,步入了大学,但是几个月来感觉日子过得与自己设想中的模样有太多不同。
复杂且繁多的课程,有多少学生可以自觉到每节课都到场,不迟到不旷课?有多少学生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不去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听老师的讲解?坦白的说吧,这样的学生真的是少数。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钱学森之问——浅谈我国教育改革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谈谈我国的教育改革摘要:“钱学森之问”将我国的教育问题推上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如今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探讨了教育改革的新路径,认为教育应该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开始改革,进而改革微观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教师三方面同时转变观念,沿着这样的改革新路径,才有可能真正回答“钱学森之问”。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教育环境创新型人才一、什么是“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学森生前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而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科学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名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曾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之问”的解答
“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姓名:程正中班级:072094班2009年10月,我国科学巨匠辉煌而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然而,在钱学森生前,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时,钱老提出了一个“刺痛”整个教育界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对于这个艰深的问题,很多教育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钱学森前辈已经给出了他自己的解答,他曾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可见,“钱学森”之问直指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人才培养问题,那么,怎样从实质上和实际上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要回答钱老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何谓“杰出的人才”。
在如今这个时代,引领全球和社会发展的无疑是“科学”,再很多方面和层次上,科学已经成为众多领域衡量的标准;而至于人才,他所具备的实力当然得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一个“杰出的人才”主要就是指“科技创新人才”。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呢?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曾经给温总理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我觉得关于人才的培养的关键不应该只是教师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各大高校,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依然是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放在首位,虽然近几年来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实很明显,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
另外高校相对而言的比较强调实践的,但实践的一直都是那些技术上的小细节,没有多少创新的成分,实践也就成了徒劳之举。
纵观我国,建国几十年以来,我们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反映的不只是科技一个方面,而是科技创新、医学、金融、文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显而易见,这诸多的问题的原因不只是教师的问题,更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破解钱学森之问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已故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从教已12年,对钱老之问,我深有感触。
中小学教育改革反反复复,但成效不大。
一言以蔽之:中小学教育做了太多无用功,知识性的教育太多,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练习太多,学生自己太缺乏必要的自学时间,太缺乏研究性的教育,已经大退步到比八十年代还不如的地步了,几乎就是分数教育。
学生的作业负担考试负担太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某些教师在课堂、考场上公然教学生作弊的现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样能教出什么样的人?这样下去中国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全部要被打穿,师道尊严和教育都会全面崩溃。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量化考评制度、砸教师铁饭碗的劣化改革,把中小学教师都变成了一年或几年任期的临时工,教师们比拼学生成绩如平均分等等,成绩下降就要被学校或主管上级解聘或者低聘,哪个教师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学生考试成绩高则在提升、职称、工资奖金等方面得到好处,把复杂的多因素的教育效果的评价简单化到了只看分数。
当然,中国中小学教育缺乏研究性的教育也与高考有关。
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但高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学生功课压力太大,“高分低能”,“一考定终身”,而极其重要的其它的学生素质却无从衡量等等。
由于研究性的教育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研究性教育的成效目前又难于衡量,因此,研究性的教育一般不能够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反而会降低学生考试分数,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教师多讲,学生多做题,导致中国目前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基本上是摆设而已。
浅答钱学森之问
浅答钱学森之问从教育改革角度上来说,长期以来,应试和升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核心,虽然现在各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仍旧是以分数为主导作用,应试教育要想轻易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对于高考来说,它是给寒门学子通向光明前程的一个相对公平的阶梯,如果取消高考,那么他们怎么可能争得过城市里面的孩子,何况本身就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有人说是应试教育所遗留下来的弊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应试体制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降低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但在我看来,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大学教育,而纵观现今的大学教育,却早已没有了大学应有的定义。
至少在我的大学我所经历的所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模式跟高中没什么两样,一样的灌输式的教学,没有创新的方式,没有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讲课枯燥无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出勤率乱七八糟,而我们这个奇葩的大学竟然还存在着期中考试,临考前划上重点,考前突击背诵,然后分数到手,高枕无忧,继续周而复始,而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一大堆,什么思修毛概课只是为了洗脑学生的思想,把学生一个个培养成规规矩矩的三好学生,而且一堆堆乱七八糟的制度大堆,把学生的棱角磨的一干二净,一堆堆无聊透顶的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占用了我们的时间,哪有时间去搞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术业有专攻,如果我们的大学都是这个样子,又怎么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如果教育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培养造就出社会尽职尽业的专业人才?现在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烈,什么创业大赛一堆堆,让学生们关心的只是将来钱途的发展,又有多少人把心思用在了学术上?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其次是我们的学生存在很多像韩寒一类的人,我们说韩寒是不是个人才,我认为是的,我们说人才是什么,人才我认为就是拥有专业技能的人,而不是十项全能的人,他数学零分,照样是人才。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观念,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推行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让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是知识与技能的根本,这也是教育改革所提到的素质教育与个性教育。
浅谈从教育改革回答钱学森之问
浅谈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接着,钱学森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而且深思和反省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在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的同时,然后又将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下一代。
“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中国应试教育在使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我们从小在接受教育时,就被告知“这只有一道正确的答案”,“你必须这么做”,“没有为什么”等话语,这都导致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固定化,难以形成发散思维,更加难以“创造新的东西”。
然而,这些弊端是在中国教育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教育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都是以升学为目的,升学率成为评价基础教育好坏的标准。
在教育内容方面,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教育方法方面,方法机械单一,普遍存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的基础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但这是对智力掠夺式的开发,学生在旧的范式中沉浸越深,就越难以跳出知识陷阱而做出创造。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即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
在我国,大学只是负责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思想深度的拓宽。
同时,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是一个“选优”而非“去劣”的过程,“选优”的主导者是教育行政当局而非令人尊敬的学者,是出于经营者至上的考虑而非消费者至上的考虑,是出于向社会标榜的需求而非社会责任的担当。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共6页】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xx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xx年,温总理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也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如今,一代科学大师已然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也点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也是中国教育领导机制的症结。
一、面对“钱学森之问”,引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以及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已逾百年。
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略个性的培养,无视学生创造力成长中最重要成分――兴趣的培养。
以分数论英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中国,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对于学生来说,答案只有对错之分,却没有人去质疑为什么一定对,为什么一定错,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性,导致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因为答案都是现成的,你只需要记住即可,没有人去怀疑。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种缺失,缺失这种鼓励创新、鼓励怀疑、敢为人先的文化氛围。
“钱学森之问”问出了整个中国教育界的隐痛,而且钱学森把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过失放在首位,那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出来。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老的问题,大多数中国人的内心可能会受到些许的震撼,我们如此大的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竟然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更多的可能是心痛,是心酸,我们不禁会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社会?是国家?还是我们自己本身?钱老之问让我们闭目深思,让我们痛定思痛,它的意义在于敲醒了国人自以为是的春秋美梦,它像一顶警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需要自己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时候到了,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不仅仅是国家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大学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学生在大学培养了他的价值观,所以大学的教育对学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有些大学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不重学术;有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搞综合性大学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平庸;社会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和孔子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诸多能力的缺失,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只会接受不会独立思考的扯线木偶。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
教育如何解决“钱学森难题”钱学森难题是指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面对这一难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钱学森难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要素。
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课程设置:学校要根据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趋势,合理设置课程,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创新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校还应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
这些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实践实习: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项目。
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鼓励师生互动:学校应鼓励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向教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勤奋、团结等。
这些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能在面对挑战时坚定信念、积极应对。
2. 注重人文关怀: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关爱中获得成长。
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中国教育改革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
2012电子商务王浩鹏 2012334148 坐落于深圳改革特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从筹备伊始,目标就定在要和香港科技大学一样,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为求一流大学的目标,南科大选择了体制创新,即学校管理体制的“去行政化”,同时聘请教授保证是亚洲一流,设置专业少而精、宁缺毋滥,使起点不输于香港科技大学。
我们情愿将南方科技大学看作是对教育界“天问”——“钱学森之问”的有力回复,甚至一不小心就可以解开。
不论朱清时校长的南科大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最终能否成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本身都值得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
一校之命运或可遗憾,但一国之命运则不能眼睁睁目睹其遗憾,那将是民族之悲哀。
而论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就不得不面对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归结成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的确是最刺痛中国高等教育的利刃似的一句提问。
在对这一伤口试图进行缝合之前,先让我们审视一下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其背后所存有的问题。
钱学森直言不讳,他的创新精神在许多方面得益于年轻时接受的大学教育—敢于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更有浓厚学术氛围与竞争气氛。
那么今天,中国教育如何才能充盈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出源源不绝的顶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让“钱学森之问”迎刃而解呢?
从1999年,国家作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决策后,10年间,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亦有所改善。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偏低局面的逐步扭转,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为国家发展的迅猛时期培养了一大批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才。
但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所带来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源于巨大的学生数量与极其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
中国大学走上规模飞速扩张的快车道的一面,是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激发了高校的办学活动主动性,但另一面它使得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中所存在或隐藏的弊端与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被极大程度地放大——诸如人才评价机制失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精神缺失、研究生泡沫化、大学行政化、学术腐败造假滋生蔓延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在国家提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号后,开始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竞争。
20世纪90年代国家设立了“211工程”“985工程”,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采取了诸多刺激政策,开展各种人才工程。
我们对大师、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过;然而,我们离世界一流的目标究竟是日益接近,还是渐行渐远?正如“钱学森之问”一样,这一直是个难以回答的疑问。
至少,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几代学人中也未能产生世界级的优秀人才。
现在的大学机制虽然能迅速、专门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它违背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使得人才的培养只能满足于一时的需求,却无法让科学与学术得以独立地发展,更别说形成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如今广受指责的大学“行政化”,外为政府之全盘掌控,内乃高校内部行政治校。
所以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病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高校实体性地位的缺失,高等学校间公平竞争机制的缺失,高校自我行为目标的缺失,高等教育系统开放性机制的缺失和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机制的缺失。
简而言之,正是行政力量对大学的塑造与监管导致了如今大学培养人才能力的不尽如人意。
而朱清时校长的大学改革中所强调的“去行政化”与“教授治校、学术优先”的办学原则似乎正规避了中国当今高等院校制度的要害。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教育正从体制性、制度性改革层面,一点点解开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束缚。
从鼓励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战略布
局,到高考改革破冰再到以创新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深化,创新二字,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与之相伴的,还有更加艰难的教育观念的创新突破。
科学领域人人平等,只有打破惯例和陈规,才能走出中国发展的教育瓶颈,才能从新一代中昂首走出新的钱学森。
这一轮的教育改革,显然是深层次、全方位的盘整,持之以恒,或将营造出钱老所希望的鼓励“独特、创新”能力的环境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