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幼儿教育篇
尿失禁
表现
夜间小便失禁或无法控制尿液等 是小儿尿失禁最常见的表现。
治疗方法
如没有其他严重症状,一些行为 方法,药物或计划膀胱训练可以 帮助幼儿控制尿液。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幼儿保持膀胱 和括约肌的控制,减少尿失禁。
膀胱炎
1 表现
小儿膀胱炎的最常见症状是排尿困难和尿急。
2 治疗方法
如果幼儿有膀胱炎的症状,则应向医生咨询有关治疗和预防方法的建议。
最常见的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尿 失禁和膀胱炎。
诊断方法和检查
儿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检查,以 确定是否患有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检查可能包 括尿液检查,超声波或X光等。
预防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性
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可 以降低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 率。
预防措施和建议
情绪和心理的支持
2
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等。
幼儿在治疗期间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和专业的心理医疗。
3
康复后的管理
幼儿需要进行长期康复,同时可以使用 预防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来控制疾 病。
尿路感染
• 尿路感染是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 多发于女性儿童 • 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和腹泻等 • 能够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手段控制好病情
3 预防方法
饮食和生活方式在膀和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最好方法。
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
如果您的幼儿已被诊断出患有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请按照医 生的指示,及时进行治疗和康 复训练。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通 过合作和协商来保护幼儿的身 心健康。
最新教材人卫版第九版儿科学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第六节课件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三、临床表现
前驱感染 绝大多数发病前有1~4周链球菌的前驱感染。 典型表现 (1)非凹陷性紧张性水肿;(2)血尿; (3)高血压:婴幼儿>110/7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学龄儿童>130/90mmHg; (4)少尿 严重表现 少数患儿在疾病早期(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 (1)严重循环充血;(2)高血压脑病;(3)急性肾功能不全。
● 儿科学(第9版)
● 儿科学(第9版)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凹陷(āoxiàn)性水肿
● 儿科学(第9版)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腹水(fùshuǐ)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微小(wēixiǎo)病变型为主
足突融合
足细胞足突
微小病变型
● 儿科学(第9版)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正常
四、诊断(zhěnduàn)和鉴别诊断
急性链球菌感染(gǎnrǎn)后肾小球肾炎(APSGN)
一、病 因
致病菌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急性咽炎(yān yán)后肾炎发生率10%~15% 易感人群 5~14岁儿童及青少年 季节高峰 1~2月和9~10月 发病率 (1~2)/10万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 儿科学(第9版)
二、发病(fā bìng)机制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 疾病 (mì niào xì tǒnɡ)
第一页,共四十页。
第一节 儿童(ér tóng)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儿童(ér tóng)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第三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 泌尿道感染 第六节 肾小管酸中毒
第二页,共四十页。
重点难点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感染后免疫反应 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损害的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住 院患儿的首位,多见于5~14岁儿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 2:1。
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其次是皮肤感染、猩红热等。
(五)治疗原则:无特异性治疗 (1)主要为休息、调控饮食。 (2)清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肌注10~14天。 (3)对症治疗:利尿(氢氯噻嗪口服,无效时呋塞米注 射)、降压等。 (4)并发症治疗。
二、常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水钠潴留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水肿、血压升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本病的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活动
(二)饮食管理 1、早期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或无盐饮食。 2、适量蛋白质,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禁食含钾高的食物。 4、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三)观察病情变化,预防重症发生 1、预防严重循环充血:发现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率 增快等立即使患儿半卧位,吸氧,配合医生按照医嘱给药。 2、预防高血压脑病:若患儿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 明、意识障碍等,按医嘱给以降压、镇静和脱水治疗。 3、预防急性肾衰:患儿出现少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配合医生按肾衰治疗。
(三)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患儿与同伴分离、学习中断等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烦 躁、抑郁等。 ➢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等形象改变会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担心、焦虑,渴望寻求多种治疗方法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概论一、小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婴儿肾脏相对比成人大,其下端位置较低,位于第四腰椎水平,所以2岁以下小儿肾脏较易触到。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及扭曲,导致梗阻发生尿潴留而诱发尿道感染。
3.膀胱:婴儿膀胱的位置相对较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骨盆内。
4.尿道: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外口暴露,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
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后也可引起上行性感染。
(二)生理特点1.新生儿及幼婴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小儿肾功能一般要到1~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故在应激状态下较易发生水肿及钠潴留;2.另外由于新生儿对药物排泄功能差,用药种类及剂量均应慎重选择。
二、肾功能检查(一)尿液检查1.尿的性质(1)尿色: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
(2)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多在5~7之间。
(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1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通常为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1~1.025。
(4)蛋白质:正常小儿尿中仅含微量蛋白,定性为阴性。
(5)尿沉渣: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一般不出现管型。
2.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①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②幼儿为500~600ml;③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④学龄儿童为800~1400ml。
(二)血液检查评估小儿肾小球滤过率常用:血尿素氮(BUN)正常值:新生儿为1.8~6.4mmol/L(4~18mg/dl),婴儿及儿童为2.5~6.4mmol/L(7~18mg/dl)。
血肌酐(Scr)正常值:27~62μmol/L(0.3~0.7mg/dl),随年龄增长及肌肉发育而增高。
(三)放射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VP)、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及肾血管造影等。
儿科护理学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张莹
03
儿科护理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
日常护理指导
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尿布,清洗会阴部,避免尿液和粪便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指导家长调整患儿饮食,控制蛋白质和盐摄 入量。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监测患儿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病情观察与评估
01
02
03
观察患儿症状
饮食调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安排患儿的饮食,以促进康复。
常见挑战与应对策略
01
患儿不配合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疼 痛或恐惧等原因,可能会不配 合护理。此时需要耐心安抚患 儿,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其焦 虑和疼痛。
02
护理难度大
由于小儿泌尿系统的特殊生理 结构,护理难度相对较大。需 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确保护理工作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 病因进行深入研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 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 技术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儿李明,男,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诊断为急性 泌尿道感染。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案例二
患儿王芳,女,3岁,因血尿、蛋白尿就诊,诊断为肾病综合 征。经过规范治疗和细致护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护理经验总结
重视病情观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儿尽快康 复,还能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 发生。
02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病例临床诊疗分析
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病例临床诊疗分析导语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一、引言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涉及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
严重的感染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临床病例分析在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例中,男性患儿占60%,女性患儿占40%。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岁至3岁之间。
其中,病原体分析显示细菌感染占90%,病毒感染占8%,真菌感染占2%。
三、临床表现感染部位不同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大部分患儿表现出尿频、尿急和尿痛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部分患儿出现腹痛、患侧肾区疼痛和腰痛等症状。
病情复杂的患儿可能出现尿潴留、脓尿和血尿等症状。
四、诊断依据临床诊断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中,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和B超等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对于怀疑肾损害的患儿,还需进行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等。
五、治疗方法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感染,可应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地尼、呋喃妥因等。
对于严重感染,需住院治疗,并按照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静脉抗生素治疗。
六、并发症防治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肾功能损害、尿路梗阻和脓肿等。
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需及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如行肾功能支持治疗、血液透析和手术治疗等。
七、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应加强儿童个人卫生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时排尿和避免尿路梗阻等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八、结语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和家长应密切合作,在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共同为小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科学: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4.酸少碱)平。衡:易发生酸中毒(保碱能力低,泌H+和NH3.能力低。排酸
5.肾脏内分泌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等于或高于成人,前列腺 素低)。
小儿泌尿系统概述-排尿及尿液 特点
1.排尿次数 1岁每日15—16次。学龄前6-7次。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NS以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1)单纯型肾病:只具有上述四大表现 (2)肾炎型肾病:除具备上述四大表现外,还具有以下四 项中一项或多项者:
①尿红细胞>10个/HP(两周内三次离心尿检查) ②反复出现或持续性高血压(除外糖皮质激素等所致) ③肾功能不全、持续性氮质血症(除外血容量不足等所致) ④持续低补体血症
问题:1.肾活检部分通常右肾下极,为什么? 2.儿童尤其小婴儿易尿路感染?其解剖上有
什么特点?
小儿泌尿系统概述-生理特点
3.婴幼儿和新生儿补液量为什么需慎 重?其肾脏生理有什么特点?
4.冬天3月大患儿来诊,父母诉说其 尿布上有红色似血痕迹,我们做 什么样初步检查协助诊断?什么 情况下判断血尿?白细胞尿? (尿路感染)?
病例
患儿,8岁,近5天晨起眼睑浮肿、全程洗肉样小便,近来食欲减退,, 乏力,无发热、咳嗽等症状。近2天来偶诉头晕、恶心、腹部不适。 患儿无皮疹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无呕吐,大便成形。 昨天24小时尿 约300ml,当地尿液分析蛋白3+,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0-5/Hp. , 尿液分析镜下有大量红细胞,尿蛋白(+++),管型1~2个/HP, 查体:血压140/100mmHg,R30次/分,p100次/分,神清,反应可, 颜面双下肢水肿,口唇樱红,呼气有酮味,咽部稍充血,双扁桃体II, 无脓性分泌物,心肺听诊无特殊。腹部软,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 性。双下肢水肿非凹陷性。 3周前患儿因发热咽痛外援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抗感染治疗1周后体 温正常,咽痛消失。既往体健。否认家族中肾炎肾病史。
儿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针对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不同特点,研究将侧重于开发和应用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护理结局评价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护理的实际效果,研究将加强对护理结局的评价,不断 完善和优化护理方案。同时,这也将有助于为未来的儿科护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THANKS
泌尿系畸形与肿瘤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尿动力学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 断。
03
常见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 法
尿路感染患儿的护理
抗炎护理
清洁护理
根据医嘱为患儿使用抗炎药物,及时缓解 尿路感染引起的炎症。
保持患儿外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减少细菌 滋生,防止感染加重。
饮水护理
疼痛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 尿道,减少细菌停留。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类型
01
02
03
04
尿路感染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液中白细 胞增多,常见症状包括尿频、
尿急、尿痛等。
肾小球肾炎
一种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 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
高血压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
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 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
综合征。
尿道下裂
男性尿道发育异常,导致尿道 开口位置异常,常需手术治疗
疾病的发生有关。
02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表 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
患儿常常表现出排尿次数增多,且排尿时有 急迫感。
发热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表明存在感染。
尿痛
患儿在排尿过程中可能出现尿道或膀胱部位 的疼痛感。
腹部肿块
部分患儿可能触及腹部肿块,与泌尿系统疾 病有关。
儿科护理学_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
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
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周后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l,学龄期小儿800~1400ml。
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
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小儿无尿是指每日尿量少于A.30mlB.50mlC.100mlD.150mlE.200m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新生儿每千克体重少于0.5ml/h即为无尿。
3.尿液特点: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 PPT
一、儿童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一)儿童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临床分类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迁延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 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
在正确教养下,1岁半后可逐渐自动控制排尿
⑦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 排尿控制
1.5岁~3岁 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肌
不稳定膀胱 尿频、尿急、遗尿
3岁以后 膀胱逼尿肌
⑦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 每日尿量 儿童尿量个体差异大
生后48小时 1~3ml/kg·h
~3岁 500~600ml/d
2天内平均 30~60ml/d
生后数周随近端小管功能成熟而减少 ❖ 新生儿排钠能力较差 ❖ 低体重儿排钠较多 ❖ 生后头10天的新生儿钾排泄能力较差
④浓缩和稀释功能
人两肾每昼夜原尿量180升、终尿1.5升 ❖ 浓缩功能不足:髓袢短、尿素形成少、抗利
尿激素分泌不足,疾病或应激时易脱水、甚 至急性肾功能不全
❖ 稀释功能接近成人:大量水负荷或输液过快 时易出现水肿
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单纯型肾病:三高一低 ➢肾炎型肾病:具4项之一或多项 2周内3次以上肾小球源性血尿 反复或持续高血压、除外激素影响 肾功能不全、除外血容量不足 持续低补体血症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反应 ➢激素敏感型: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 尿蛋白转阴 ➢激素耐药型: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 尿蛋白仍呈阳性 ➢激素依赖型:对激素敏感,但减量或停药 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引言小儿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到肾脏、尿路、生殖系统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小儿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常见各种泌尿外科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
一、先天性肾脏畸形1. 肾囊肿肾囊肿是指肾脏发生囊性扩张,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多发性肾囊肿可能是家族性的,也可能是遗传性的。
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常见的表现是体检时无痛性包块或偶然发现。
诊断通常通过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囊肿较大时可行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
2.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是指肾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障碍,造成肾脏发育不完全或呈现异常形态。
常见的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包括肾缺如、肾发育不全和多囊肾等。
临床上常见表现为腹部包块、尿液异常等症状。
诊断主要通过B超、CT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则因疾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3. 双肾盂病变双肾盂病变是指肾盂和输尿管在胚胎发育中发生异常,导致双肾出现两个或多个盂的畸形。
常见的双肾盂病变包括双侧肾盂积水和双肾盂重复畸形等。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尿路感染、腰痛等。
诊断主要通过尿常规检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侵入尿路并引起感染,常见于女儿童。
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尿路感染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
诊断主要通过尿常规检查和尿培养确定,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还需进一步排查相关疾病,如尿路解剖异常、尿动力异常等。
三、膀胱尿路憩室膀胱尿路憩室是指膀胱壁局部薄弱形成的囊袋状突出。
常见的膀胱尿路憩室包括先天性膀胱憩室和获得性膀胱憩室。
膀胱尿路憩室的症状主要与憩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23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警惕发生急性肾衰竭:注意观察尿量 、尿色及水肿情况。
2.警惕发生高血压脑病:监测血压。 3.警惕发生严重循环充血:观察患儿呼
吸、心率、肝大小和精神状态。
24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1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急性肾炎 颜面水肿
12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肉眼血尿颜色
酸性尿
碱性尿
13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严重病例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衰竭
呼吸急促、重者端坐呼 吸、咯粉红色泡沫痰、 双脉出、怒肺现复张满剧视、布烈或肝湿头一大啰痛过等音、性。、恶失颈心明静呕甚吐至 惊严厥重、少昏尿迷或等无尿,出现氮 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 电解质紊乱等
21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调整饮食 1.食物选择:
(1)低盐饮食,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 (2)少尿或无尿患儿应控制蛋白质入量,限钾
2.与患儿及家长共同制定食谱
22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控制活动量
卧床休息:起病2周内; 下床轻微活动:水肿消退、血压正常、
肉眼血尿消失后; 可上学但避免剧烈活动:血沉正常及尿
2、身心状况 • 体征 • 辅检:血尿常规
16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健康史 发病前1‾4周有无链球菌感染史
秋冬季
从感染到肾炎发
有无呼吸道感染 病约1‾2周
夏秋季
从感染到肾炎发
有无皮肤感染 病约2‾4周
儿科学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一、概述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肾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
1. 儿童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①肾:肾上极约平T12,下极约平L3。
婴儿肾位置略低,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L4,2岁后到达髂嵴以上。
②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和肌肉尚未发育成熟,易受压扭曲甚至梗阻,导致尿潴留。
③膀胱:婴儿膀胱位置相对高,充盈时易在耻骨联合上方扪及,之后降入盆腔。
估算膀胱容量,4~12岁儿童为(年龄+1)×30。
④尿道:女婴的尿道短,男婴常有包皮过长或包茎,均容易导致感染。
2. 儿童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GFR=20ml/min/1.73㎡。
生后1周约为成人的1/4;3~6个月时达1/2;6~12个月时达3/4;2岁时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肾小管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表现为:重吸收糖、氨基酸和磷的阈值较低;排钠能力较差,保钠能力也较差;初生10日内排钾能力差;缓冲酸能力有限(易酸中毒);尿液浓缩功能差。
3. 儿童排尿与尿液特点93%的新生儿在生后24h内排尿,99%在48h内排尿。
若超过48h 仍不排,应排除泌尿道梗阻或畸形。
排尿次数随年龄而变化:刚出生:每日4~6次;出生1周后:每日20~25次;1岁:每日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
多数儿童在3岁左右可控制排尿。
上表重点记忆少尿的标准。
新生儿生后早期因尿液中尿酸盐过多,可在放置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尿酸盐结晶)。
若含较多磷酸盐结晶时,冷却后可呈白色浑浊,注意与脓尿的鉴别,后者加热后仍然混浊。
新生儿尿比重1.006~1.008,平均渗透压240mmol/L;儿童尿比重1.011~1.025,平均渗透压500~800mmol/L。
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RBC<3个/HPF,WBC<5个/HPF,管型无或偶见;12h尿Addis计数,RBC<50万,WBC<100万,管型<5000个;尿蛋白定性检查(-),定量≤100mg/㎡/24h。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是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的重要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儿童泌尿系统功能的一系列疾病。
它们可能由先天性缺陷、感染、结石、肿瘤等因素引起。
常见小儿泌尿系统疾病1. 尿道感染尿道感染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通常由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表现为排尿时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对于小儿,尤其是女孩,尿道感染的风险更高。
及时就医,开展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2.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
与尿道感染不同,尿路感染可以累及到肾脏,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发热、腰痛等。
对于小儿,尤其是婴儿和幼儿,尿路感染的症状难以表达。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小儿的排尿情况,特别是夜间尿床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表现为腰痛、发热、呕吐等。
儿童是肾盂肾炎的高风险人群,特别是6个月到6岁的婴儿和幼儿。
及时就医,开展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4. 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是指儿童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生的泌尿系统畸形。
例如,尿道下裂、肾动脉狭窄等。
这些畸形可能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尿道梗阻、肾功能受损等严重病情。
早期筛查和治疗对于避免不可逆性损害至关重要。
5. 膀胱输尿管逆流膀胱输尿管逆流是一种儿童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它可以导致膀胱的反复感染,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膀胱输尿管逆流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小儿的泌尿系统状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避免畸形因素等也对预防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大有裨益。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小儿泌尿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为了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小儿泌尿道感染,本文将从定义、症状、原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小儿泌尿道感染?小儿泌尿道感染是指儿童泌尿系统的感染,包括尿道感染和膀胱感染。
儿童泌尿道比较短,细菌容易进入尿液,导致感染。
这种感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而病原细菌多数来自于排便时误入尿道,进而感染泌尿道,最终导致感染的发生。
二、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腹痛等。
婴幼儿由于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常常表现为哭闹不止、食欲不振等症状。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频繁尿尿,尿尿时有灼热感、疼痛、发热等情况时,应高度警惕可能是小儿泌尿道感染。
三、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引起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不成熟,尿道短且接近肛门,容易被细菌感染。
其次,婴幼儿尿布不及时更换或不规范清洁,导致细菌侵入尿道。
除此之外,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注意力不集中,触摸不干净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四、小儿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预防小儿泌尿道感染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其次,培养孩子定期如厕的习惯,避免尿液在膀胱中滞留过久。
此外,儿童应当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最后,提高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接触脏物,有利于预防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五、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一旦发现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多喝水、休息,并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等药物。
对于复杂或重度感染,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对症治疗。
六、结语小儿泌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很好地避免其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