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优秀教案:作文DD立意与
初中作文立意课教案
![初中作文立意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5043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c.png)
初中作文立意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立意方法,提升作文质量。
教学内容:1. 作文立意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立意方法的学习和运用;3. 作文立意实践演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立意?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
二、讲解作文立意(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立意的定义: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确定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2. 教师阐述作文立意的作用:立意是作文的灵魂,决定了作文的价值和意义。
3. 教师介绍常见的立意方法:a.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反映大道理;b. 对比鲜明:通过对比来突出文章的主题;c. 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d. 正向立意: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e. 反向立意: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
三、实践演练(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的理想”;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立意方法;3. 学生根据所选立意方法,撰写一篇作文。
四、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选出一篇作文进行展示;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文的立意是否明确、恰当;3. 教师给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提升作文立意。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作文立意的理解;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立意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3. 学生对作文立意的运用和改进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并学会了运用常见的立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讲解立意方法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2. 实践演练中,学生可能对所选立意方法运用不熟练;3. 评价环节,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作文立意的优劣。
初中写作课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课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0c16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d.png)
初中写作课立意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立意的概念与作用2. 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立意实践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价值和高度。
二、什么是立意(10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概念: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主题、思想、观点的确定。
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三、立意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作用:决定文章的走向,体现作者的价值观,吸引读者。
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四、立意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方法与技巧: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联想和想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立意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现场进行立意,并简要阐述自己的思路。
2.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立意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立意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立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立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立意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白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立意,并能够对自己的立意进行评价。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立意能力。
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教案
![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304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8.png)
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立意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立意提升作文的深度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明确立意的概念和作用。
指导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立意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立意。
帮助学生在立意时避免空洞、肤浅,做到深刻、新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一道作文题目时,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是马上动笔开始写,还是先构思一番?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就开始写,结果写到一半发现思路混乱,或者写完之后发现作文平淡无奇,没有亮点。
这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写作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立意。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情感。
立意就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和价值。
一个好的立意,能够让文章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目光;而一个糟糕的立意,则会让文章变得平庸乏味,无人问津。
(二)立意的重要性1、决定文章的方向立意就像是指南针,为我们的写作指明方向。
如果立意不明确,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
比如,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如果立意是“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就会围绕友谊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友谊等方面展开;如果立意是“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我们可能会通过讲述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
2、影响文章的深度和高度立意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文章的深度和高度。
一个深刻、新颖的立意,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思想内涵,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比如,同样是写“挫折”,如果立意是“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立意;但如果立意是“挫折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韧性”,就显得更加深刻和独特。
3、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一篇文章如果立意高远、情感真挚,就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九年级写作训练《作文的立意》优质教案
![九年级写作训练《作文的立意》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143dc770bf78a65295469.png)
作文的立意教学目标:1、掌握作文立意的原则和要求2、掌握作文的立意方法3、掌握作文选取最佳立意角度的要求教学重点:掌握作文的立意方法教学难点:围绕命题材料多角度立意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千古文章意在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统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谁的文章立意好、立意深、立意巧、立意新,谁的作文就能胜人一筹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
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二、例文导学1.给下面例文拟立意例文: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到河边,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走不到河边。
后来,有一天,螃蟹遇到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许多的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下面是同学的两组立意, 大家看看好不好?(1)、a.不断往前走,不能后退;b.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或虚心请教);c.人生的道路曲折;d.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e .应该乐于帮助他人;f .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g.相信他人,尊重他人,不应斜眼看人(2)、a别人只能给你指明方向,至于怎么走,应该自己选择。
b有时你我都没有错,只是我们之间缺乏理解。
c不同的人可能有共同的目标,但是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方法,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d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自己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3.教师小结:a.从肯定角度立意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要敢于超越前人等。
b.从否定的角度立意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能靠炒作。
2024年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
![2024年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9e0814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d.png)
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一、立意的重要性作文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
立意高远,文章就能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立意平庸,文章就会流于表面,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中考作文中,立意的成败往往决定了作文的分数档次,因此,掌握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立意的原则1.正确性:立意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文章的立意要积极向上,体现出作者的正确立场和健康心态。
2.深刻性:立意要深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挖掘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立意深刻,才能使文章有分量,有力度。
3.新颖性:立意要新颖,避免陈词滥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新颖的立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4.鲜明性:立意要鲜明,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鲜明的立意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加突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立意的方法1.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挖掘出其中的深刻道理,反映出社会的大主题。
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2.反向思维:对于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可以采取反向思维,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从而形成新颖的立意。
3.比较鉴别:通过对两种或多种事物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4.联想拓展:从一个事物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挖掘出与之相关的事物和道理,形成文章的立意。
四、立意的步骤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文章的主题。
2.构思: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初步的立意。
3.修改: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发展和内容的需要,对立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4.确定立意:在文章完成后,再次审视立意,确保其正确、深刻、新颖、鲜明。
五、立意的注意事项1.避免空泛:立意要具体,避免空泛的口号和套话。
2.避免跑题:立意要紧扣题目,避免离题万里。
3.避免肤浅:立意要深入,避免流于表面。
初中作文如何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如何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32984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3.png)
初中作文如何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立意的定义与作用2. 作文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成功的作文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立意的好处,引发学生对作文立意的兴趣。
2. 讲解作文立意的定义与作用: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主题、观点、情感等方面进行明确和坚定的决定。
好的立意能使得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更能打动读者。
3. 讲解作文立意的方法与技巧:a)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通常是作文的出发点,关键词往往是作文立意的核心。
b)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可以找到独特的立意。
c)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文的艺术性,使立意更加生动有趣。
d) 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真实的经历与感受能使作文更具说服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实例分析与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题目,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立意,然后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关于作文立意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立意的认识。
2. 学生的立意能力:通过课后作文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立意的方法与技巧的情况。
3. 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跟踪学生的作文成绩,了解立意教学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用。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结合学生实际,举例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从中学习借鉴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4. 加强课后练习与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初中立意作文教案
![初中立意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f9a7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d.png)
初中立意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立意、选材、构思。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3.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
2. 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选材: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有意义的事件、人物、景物等。
4. 构思:安排文章的结构,设计开头、中间、结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组成部分。
2. 讲解立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3. 选材训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选定写作对象。
4. 构思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安排文章结构,设计开头、中间、结尾。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立意、选材、构思,进行写作练习。
6. 讲评与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基本结构、立意、选材、构思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掌握作文方法和技巧。
3.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讲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练习,观察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
2.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的成长。
3.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够表达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4.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作文指导书籍、范文等。
2. 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素材库:名人名言、成语、故事、寓言等。
4. 网络资源:相关作文网站、论坛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组成部分。
初中作文的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的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efd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a.png)
初中作文的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创新的定义和意义2. 创新的形式和途径3. 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4. 创新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创新实例,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创新的定义、意义、形式和途径,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概念。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创新实践,让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
4. 分析:分析创新实践的结果,讨论创新的优势和不足。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的基本概念、意义、形式和途径。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讨论法:分析创新实践的结果,让学生分享创新的经验和感悟。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创新实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创新实践的成果:评估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创新行为,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资源1. 创新实例:收集各类创新实例,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2. 创新工具:提供一定的创新工具和资源,如创新手册、创新课程、创新实验室等,方便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3. 创新指导:邀请具有创新经验的人士进行指导和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勇于进行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初中作文立意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立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3071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f.png)
初中作文立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于作文立意的意识和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从作文中体会到美的力量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于作文立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引起学生对作文立意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有怎样的立意?”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解释作文立意的概念:作文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选取合适的主题和角度,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作文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
2. 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文的立意:通过阅读一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找出作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并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立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
第三步:示范(15分钟)1. 选择一个简单的话题,例如“家乡的变化”,展示给学生一个立意的例子。
2. 通过讲解和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和角度,以及如何通过立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四步: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一些话题,让他们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立意的练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和角度,如何通过立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 让学生互相交流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步: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重作文立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对作文立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在作文立意方面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初中作文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49d7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b.png)
初中作文立意教案教案标题:初中作文立意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和作用;2.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主题和立意角度;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解释作文立意的概念,并强调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 举例说明立意不同对作文内容和效果的影响。
2. 解释立意的要素(10分钟)- 介绍立意要素包括主题、观点和立意角度。
- 解释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社会时事相关。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观点和立意角度对作文的影响。
3. 分析优秀作文的立意(15分钟)- 选择一篇优秀的初中作文,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立意。
- 引导学生发现作文的主题、观点和立意角度,并解释其与作文内容的关系。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立意建议。
4. 练习与实践(20分钟)- 提供几个主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作文立意练习。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观点和立意角度,并选择最合适的进行表达。
-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分享和交流立意想法。
5. 撰写作文(20分钟)- 学生根据选择的主题和立意角度,开始撰写作文。
-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观点。
-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作文内容。
6. 作文分享和反馈(10分钟)- 邀请学生自愿分享他们的作文,并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
-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立意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进步。
教学资源:- 优秀作文范例- 白板/黑板和标记工具-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评估方式:- 学生作文的内容和立意是否与所选主题和角度相关;-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表达的观点和建议是否合理和独到;- 学生作文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程度。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并分析其立意和表达方式;- 组织作文比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立意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立意角度,拓宽思维和表达方式。
初中写作如何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如何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169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4.png)
初中写作如何立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作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立意方法,提升写作质量。
教学内容:1. 写作立意的概念与作用。
2. 常见立意方法及其运用。
3. 立意实践与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写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写作立意。
二、讲解写作立意(15分钟)1. 提问:什么是写作立意?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写作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主题、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总体构思和设想。
3. 提问:为什么说立意很重要?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立意决定了一篇文章的质量和水平,好的立意能吸引读者,提升文章的价值。
三、讲解常见立意方法(20分钟)1. 提问:如何进行写作立意?2. 教师讲解常见立意方法:a. 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b. 以问题为导向,引发思考。
c. 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
d. 反向思维,突出创新。
e. 结合时事,体现时代精神。
3.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立意方法。
四、立意实践(15分钟)1. 布置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立意方法进行实践。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3. 强调写作立意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写作立意的概念、作用和常见立意方法,让学生明白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提高了写作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思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立意课教案
![初中作文立意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10e6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3.png)
教案:初中作文立意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明白好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作文的内涵和深度。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书籍等方式,积累素材,拓宽视野。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文的立意,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作文的个性化表达。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一篇优秀的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作文立意。
二、讲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作文立意的作用和意义。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好的立意对作文的重要性。
三、学习作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作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如从生活现象中提炼主题、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灵感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立意实践环节(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立意方向,进行作文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立意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立意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延伸:1. 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立意方法和技巧。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了好的立意对作文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学生有了立意的实践机会,对自己的作文立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立意教案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d4870c192e45361166f527.png)
初中作文立意教案【篇一:作文的立意教案】改变定性思维,让你的作文脱颖而出——作文的立意教案教学目标:改变定势思维的习惯,学会从多角度思考作文的立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作文的立意教学难点: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思考作文的立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形象作比,层层铺垫,引发对“新意”的兴趣和追求。
当你走进茫茫沙漠,你最希望看到什么?当你置身于寒冷的冬天,伫立于一片“枯藤、老树”前,你最希望看到什么?当你读着千篇一律、千文一面的文章时,你最盼望看到怎样的文章? 2.引出课题——二、立意训练,口头作文。
(一)整体感知,把握要领。
例1.《礼物》一文在叙述一对农村父女(女儿是“我”妈妈的学生)给“我”家送来一篮子鸡蛋,“我”妈妈当即拒绝了对方的礼物之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妈妈,您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们父女俩送来的鸡蛋,把歪风邪气挡在了门外,您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好人,那一刻,您在我的眼里变得异常高大,您真是我的好妈妈。
从这段话来看,作者简单地将鸡蛋与其他礼物划上等号,没有认识到寄托在鸡蛋里面的是父女俩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结果错误地把农村父女送鸡蛋说成是“歪风邪气”。
同时,对礼物一概拒绝,也是一种不加分析的绝对做法,不应该盲目赞扬。
因此,修改这段话,应该准确把握父女俩的内心世界,辨证看待是否收礼的行为,从而实现立意的高远和新奇。
改文:妈妈,我知道,您并不是嫌弃这礼物不值钱、不珍贵。
但是,您知道那里渗透了那父女俩对您的几多感激之情吗?你知道他们走了多长的路程才来到这个陌生的、冷漠的城市吗?你知道他们鼓起多大的勇气才敢举手敲击老师家的门吗?就是因为您的拒绝,他们心里会蒙上一层被人瞧不起的阴影,他们又该灰溜溜地将鸡蛋如数拿回去。
他们的自尊,受到了多大的打击啊。
妈妈,这不是用来行贿的礼物,这只是老百姓最朴实的真情表达。
你为什么就不能高兴地收下来,然后回赠一些礼物给他们呢?——接受真情,体恤他人,原本也是一种修养啊。
初中写作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154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4.png)
初中写作立意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作立意的重要性,提高写作的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丰富写作内容。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写作立意的概念与作用2. 写作立意的原则与方法3. 写作立意的实践与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师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二、讲解写作立意(15分钟)1. 教师讲解写作立意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写作的核心。
2. 介绍写作立意的作用,如指导写作方向、决定文章主题等。
3. 讲解写作立意的原则,如独特性、创新性、可行性等。
4. 教授写作立意的方法,如从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方面入手。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分析其立意亮点和成功之处。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实例中的写作立意方法和技巧。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写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要求学生结合立意方法进行思考。
2. 学生现场构思,拟定立意,并开始写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评价与总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立意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作立意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如思维敏捷、条理清晰等。
3. 学生在评价和总结环节的参与度,以及对写作技能的提升。
作文教案初中 从立意
![作文教案初中 从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438e9c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3.png)
作文教案初中从立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叙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成长。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和抒发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2. 指导学生如何将挑战的过程和感悟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抒发自己在面对挑战时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生动地叙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和成长。
2. 难点:如何将挑战的过程和感悟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以及如何正确地抒发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你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等。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将挑战的过程和感悟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如:运用描写、叙述、抒发情感等手法,以及如何正确地抒发情感。
3. 示范:教师以自己或他人的成长经历为例,示范如何写作关于成长挑战的作文。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在思考导入环节时所想的内容,动手写作关于成长挑战的作文。
5. 讲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改进建议。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作文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挑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包括内容是否具体、生动,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情感是否真挚等。
2.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是否能主动思考、积极表达。
3. 学生对生活中挑战的态度,是否能正确对待、积极应对。
六、教学资源:1. 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
2. 与成长挑战相关的作文范文。
3. 作文评价标准。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教师在示范环节,要尽量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挑战的过程和感悟。
作文教案 审题立意初中
![作文教案 审题立意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fb037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作文教案审题立意初中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确作文的审题立意,理解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2. 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三、教学过程:
1. 启发引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 审题立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方向,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核心是表达自己的梦想。
3.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如叙事、议论、描写等,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4. 学生写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创作,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5.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梦想。
2. 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效果,观察学生是否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明确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梦想。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的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72f2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7e.png)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目的1、了解审题立意对文章的重要性。
2、分析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3、学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的运用。
重点:学会运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意”即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统帅、灵魂,它决定了文章的质量高低,中考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写作文时立意是十分重要的,立意高远的作文,必然在中考中获得高分,这也印证了古人说的这句话:“千古文章意为高。
”二、介绍立意的要求。
什么是立意呢?简单的说就是一片文章的主题。
好的立意一般有三个要求:1正确2新颖3深刻三、分析立意的方法。
师:那么要达到这三个要求,该如何立意呢?我们可以从一些优秀的文章中分析他们的方法。
1 以小见大。
我们一起来看看《爱的天籁,让生活更美好》。
这篇文章写了哪些声音?父亲能辨别脚步声,妈妈手机悦耳之声,朋友的电话留言。
写这三个声音是为了表达什么?从那个地方可以看出?(朗读:月儿光华为谁收,要送轻舟随波流。
父母关爱让我感动;朋友期望,让我勇敢,有爱相伴,不曾孤单。
聆听爱的天籁,让生活更美好!)概括文章的立意:通过记叙父亲的脚步声,妈妈手机悦耳之声,朋友的电话留言三个生活的小细节,揭示了父母朋友给我的浓浓爱意,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这种从小细节入手,体现人生哲理的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2 由物及人。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思考,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看看这篇文章是对什么进行思考?秋天的丹桂和枫树。
对这两个事物进行思考获得了什么人生哲理。
(读一读)人生亦是如此,只有让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生命,默默无闻,勤于奉献,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辉煌的一页。
文章的立意:本文通过对秋天的丹桂和枫树的思考,感悟出自强不息的人生哲理。
由写景状物联系到人生哲理的方法:由物及人。
3、有事及理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如弓的爱,让生活更美好》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爷爷为了保护在台阶上滑倒的我,自己的手却受了伤的事情。
初中写作引导学生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引导学生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187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d.png)
初中写作引导学生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意义和价值2. 写作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写作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个人成长和交流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写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文学、科技、新闻等。
3. 教学写作立意的方法与技巧:a. 启发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灵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感悟力。
b.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名人名言、哲理故事等,积累素材,提高思维品质。
c. 教授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技巧进行构思,培养创新表达能力。
d. 强调立意要独特、鲜明,与读者产生共鸣,提高作品吸引力。
4. 写作实践与评价:a.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立意方法进行创作。
b.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互相交流、分享,提出修改意见。
c.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立意的新颖性、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本次写作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写作立意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作意义的理解和价值的认识。
2. 学生掌握写作立意的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如立意的新颖性、深刻性、表达的准确性等。
五、教学资源1. 写作素材库:名人名言、哲理故事、经典文学作品等。
2. 思维导图、关键词等写作工具。
3.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文学社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力,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
2. 引导学生多阅读,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思维品质。
作文立意教案初中
![作文立意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e6d53a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7.png)
作文立意教案初中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学生在作文时往往存在立意不明确、内容空洞、表达生硬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以“立意”为核心,设计一份初中作文教学教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立意对于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亮点,形成自己独特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立意方法,提高作文质量和表达效果。
三、教学内容1. 作文立意的概念与作用2. 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立意实践与评价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或示例,让学生了解作文立意的基本概念,明确立意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 讲解立意方法:介绍常见的立意方法,如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从经典故事中汲取启示、从自身经历中挖掘情感等。
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3. 立意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立意方法,针对给定或自选的作文题目进行立意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4. 作文撰写:在明确立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撰写。
强调文章结构、论证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点。
5. 作文评价: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作文立意的准确性、深刻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 案例分析:运用典型实例,让学生在分析中掌握立意方法,提高认识。
3. 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立意,提高作文质量。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有所突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作文立意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立意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提高作文质量和表达效果。
作初中作文立意教案
![作初中作文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1b0b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9.png)
作初中作文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作文的立意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立意的定义和作用。
2. 作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作文立意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作文立意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作文立意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有明确的立意。
3. 方法指导:介绍作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如从生活实例出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从社会热点出发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作文立意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立意。
5. 练习:让学生进行立意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
6.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的立意水平和表达效果。
3. 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和观察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
2. 作文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资料。
3. 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实例。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从中学习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3. 定期进行立意练习,提高学生的作文立意水平。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立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作文的立意水平,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优异教案:作文——立意与
行文的思维模式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纵向思维进行写作二训练过程:
1.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具有同时性和横断性,俗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以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就是简单的训练过程
横向比较。
纵向思维具有历时性,他是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例外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
一次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
2.纵向思维训练
A.阅读下面南宋词人将捷的《虞美人》一词,扼要分析他的思维方式。
少年听雨歌楼上,而今听雨僧庐下,红烛昏罗帐。
鬓已星星也,壮年听雨客舟中,悲欢离合总无情,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人街前点滴到天明。
B.19世纪俄国有一位诗人,看到钟表店“修理钟表”的招牌,引发诗人的创造性思维,他写道:“修理钟表,修理分秒,修理一周、一月。
”按照这这种总线思维的方式,想一想诗人会写出怎样的语句。
C.蝴蝶是这样诞生的,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他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他得从建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解放的翱翔于空中。
请你一蝴蝶比喻某种人,写出他的成长过程。
3.xx共同训练
纵向思维训练: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臧克家我们也以“三代”为题写一段话,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三、作业;请将以上训练题分别整理在小作文上。
四、反思:作文,一定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的参与也很关键。
写作的行文思路的养成性教育,会有较强的理论性
和指导性帮助的。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纵向思维进行写作二训练过程:
1.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具有同时性和横断性,俗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以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就是简单的训练过程
横向比较。
纵向思维具有历时性,他是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例外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
一次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
2.纵向思维训练
A.阅读下面南宋词人将捷的《虞美人》一词,扼要分析他的思维方式。
少年听雨歌楼上,而今听雨僧庐下,红烛昏罗帐。
鬓已星星也,壮年听雨客舟中,悲欢离合总无情,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人街前点滴到天明。
B.19世纪俄国有一位诗人,看到钟表店“修理钟表”的招牌,引发诗人的创造性思维,他写道:“修理钟表,修理分秒,修理一周、一月。
”按照这这种总线思维的方式,想一想诗人会写出怎样的语句。
C.蝴蝶是这样诞生的,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他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他得从建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解放的翱翔于空中。
请你一蝴蝶比喻某种人,写出他的成长过程。
3.xx共同训练
纵向思维训练: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臧克家我们也以“三代”为题写一段话,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三、作业;请将以上训练题分别整理在小作文上。
四、反思:作文,一定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的参与也很关键。
写作的行文思路的养成性教育,会有较强的理论性
和指导性帮助的。
一学习目标:学会运用纵向思维进行写作二训练过程:
1.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具有同时性和横断性,俗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以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就是简单的训练过程
横向比较。
纵向思维具有历时性,他是把事物放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例外阶段上的特点和前后联系。
一次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的思维过程。
2.纵向思维训练
A.阅读下面南宋词人将捷的《虞美人》一词,扼要分析他的思维方式。
少年听雨歌楼上,而今听雨僧庐下,红烛昏罗帐。
鬓已星星也,壮年听雨客舟中,悲欢离合总无情,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一人街前点滴到天明。
B.19世纪俄国有一位诗人,看到钟表店“修理钟表”的招牌,引发诗人的创造性思维,他写道:“修理钟表,修理分秒,修理一周、一月。
”按照这这种总线思维的方式,想一想诗人会写出怎样的语句。
C.蝴蝶是这样诞生的,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他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他得从建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解放的翱翔于空中。
请你一蝴蝶比喻某种人,写出他的成长过程。
3.xx共同训练
纵向思维训练: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臧克家我们也以“三代”为题写一段话,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三、作业;请将以上训练题分别整理在小作文上。
四、反思:作文,一定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的参与也很关键。
写作的行文思路的养成性教育,会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