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项目某污水厂初步设计二、设计资料1.基本资料⑴设计流量:Q=30000+ n×1000 m3/d(n学号,1~30号)⑵污水水质:COD=380mg/L,BOD5=250 mg/L,SS=200mg/L pH=6~9 。
夏季水温25℃,冬季水温15℃,常年平均水温20℃。
⑶纳污河流:位于城市的东侧自南向北,2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322.5m,常水位标高320.3m。
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厂拟建于该城市下游河流岸边,地势平坦,拟建处的地面标高326.30m。
该城市污水主干管终点(污水厂进水口)的管内底标高321.00m。
⑸气象资料: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良好,满足工程地质要求,平均气温13℃,冬季最低气温-12℃,最大冰冻深度0。
85m,夏季最高气温37℃,年平均降雨量1010mm,蒸发量1524mm。
⑹处理要求:处理水水质满足: BOD5≤20mg/L;COD≤60 mg/L;SS≤20mg/L。
处理后的污水纳入河流,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或作农肥。
⑺其他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电力供应充足。
三、设计内容:1、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
2、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并用方框图表示.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
3、进行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
4。
设备选型计算。
5.平面和高程布置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
各处理构筑物应尽力采用重力流,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四、设计成果1。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张2。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名称:南江自来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名:**指导老师:***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 (3)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3)1、设计任务 (3)2、设计要求 (3)二设计原始资料 (4)1、概述 (4)2、水源资料 (4)第二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5)一设计水质水量 (5)1. 设计水质及水质分析 (5)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 (6)第三章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7)一加药间 (7)二混合设备 (10)三絮凝池 (12)四沉淀池 (17)五滤池 (23)六消毒方法 (28)第四章水厂高程布置计算 (33)一管渠的水力计算 (34)二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35)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36-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任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某水厂水处理工程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给水处理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种构筑物的类型和数目,初步进行给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种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个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6、给水处理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7、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水厂平面,工艺高程图纸两张(3#图)。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1.1.2、设计要求A.根据以上资料,进行城市给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B.编写设计说明计算书,包括确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相应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计算正确并附有必要简图。
污水处理初步设计深度
污水处理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1.排水总平面图
1)绘制污水水处理流程图(含高程)
2)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高,指北针等。
3)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流水方向、检查井。
生物化学处理池等和其它给排水构筑物位置、尺寸、标高。
4)场地内管道的控制标高、走向和位置。
5)中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的管道的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
2.主要设备表
按子项分别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参数)、数量。
3.计算书(内部使用)
1)各类用水量和排水量计算。
2)有关的水力计算。
3)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大通湖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130902—HJ
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2 原始资料及分析 (1)第二章设计原则与净水工艺选择 (6)2.1 设计原则 (6)2.2 厂址选择 (6)2.3 工艺流程 (7)第三章预处理设施及配水井 (10)3.1 设计水量 (10)3.2 预处理的设施及参数 (10)3.3 配水井 (10)第四章混凝设施 (11)4.1 混凝剂 (11)4.2 混凝剂的配置 (13)4.3 混合设施 (16)4.4 絮凝设施 (22)第五章沉淀池 (29)5.1 沉淀池平面尺寸 (29)5.2 进出水系统 (29)5.3 排泥设施 (29)5.4 水力校核 (29)第六章过滤池 (33)6.1普通快滤池的属性 (33)6.2普通快滤池的设计 (34)第七章消毒设施 (41)7.1 加氯量及储氯量 (41)7.2 加氯设备 (41)7.3 泄氯控制 (41)7.4 加氯间布置 (43)第八章清水池 (45)8.1清水池平面尺寸计算 (45)8.2管道系统 (45)8.3清水池布置 (46)第九章给水厂布置 (48)9.1水厂的平面布置 (48)9.2水厂的高程布置 (50)总结与感想 (52)参考文献 (54)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题目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1.1.2设计背景某市位于河南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1.3设计任务设计规模: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2×104m3/d。
即设计流量为5000m3/h,征地面积约40000m2。
设计要求:完成水源水质评价,设计包括工艺确定、主体处理构筑物初步设计计算、厂区平面、系统高程和主要管网布置等。
设计成果:设计说明及计算书1份(总篇幅1万字以上),包括:目录、原始资料、系统选择、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平面及高程等内容。
给水处理厂开题报告
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滨城区某给水处理厂初步设计系(院)城市与环境系年级 08级专业环境工程班级 1班学生姓名尹成刚学号2008140236 指导教师刘娟娟职称讲师滨州学院教务处二〇一二年三月开题报告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步骤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3.7.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器材表、计算书.3.7.2 设计说明书.1 设计依据。
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内容;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4)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
2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设置,建筑防火类别,建筑功能组成、建筑面积(或体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旅馆的床位数,剧院、体育馆等的座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数和住院部的床位数等.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汁资料,说明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由本专业技术审定的分包专业公司的专项设计内容;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还应说明与本专业有关联的设计内容。
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于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地质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于、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汽车库和停车场地面冲洗、绿化浇洒和末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景、半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及设备控制方法;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如系扩建工程,还应简介现有给水系统;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5)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6)雨水利用系统: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雨水量、系统选型、处理工艺及构筑物概况;7)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和计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的参数、稳定水质措施及设备控制方法等;8)当采用重复用水系统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9)管材、接门及敷设方式。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给水厂初步设计二、课程设计内容1.给水厂设计的用水量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水量。
2.根据取水河床断面水位,设计吸水井和一级泵房。
3.根据所给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比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5.设计计算混合池(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
并绘出其中一个单体构筑物工艺图(3号工程图,根据设计时间需要,如果设计时间不够,可以不画)。
6.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将滤料改组成所需d10=0.50mm,K80=1.8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绘出工艺图(3号工程图)。
7.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
清水池的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算。
8.水厂平面图的布置,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包括水头损失值)及高程图的设计。
9.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3号工程图)。
10.水厂的工程概预算及经营成本分析。
11.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制。
三、基本资料(1)设计规模20__年该市现状人口37.5万,根据该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城市口为50万人,(内插计算)20__年为42.42万人。
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以20__年的387L/cap.d为基数,20__年~20__年城市用水年均增长率按2%计,则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435L/cap.d,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510L/cap.d。
表1序号123项目年份现状或规划人口(万人)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L/cap.d供水普及率(%)表21 20__年42.424359920__年505101序号12345678910项目年份20__年20__年备注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规划人口(万人)综合生活用水(万m/d)工业企业用水(万m/d)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万m3/d)管网漏损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万m/d)消防用水(万m3/d)供水普及率(%)最高日城市用水量(万m3/d)33317442.427.384.92+51.852.831.410.2899.0018.312045010.206.80+52.043.812.280.32100.0025.46生活/城市综合=4:6(3+4+5)×20%(3+4+5)×10%(3+4+….+7+8)×10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算。
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目录引言 (1)1 设计任务及概况 (6)1.1设计任务及依据 (6)1.1.1 设计任务 (6)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6)1.1.3设计范围 (7)1.2设计水量及水质 (7)1.2.1设计水量 (7)1.2.2设计水质 (7)1.3.3设计人口 (7)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8)2.1方案确定的原则 (8)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9)2.2.1厂址及地形资料 (9)2.2.2气象及水文资料 (9)2.2.3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9)2.2.4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11)2.2.5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13)2.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3)2.3.1格栅 (13)2.3.2泵房 (14)2.3.3沉砂池 (14)2.3.4初沉池、二沉池 (15)2.3.5曝气池 (16)2.3.6接触池 (17)2.3.7计量槽 (17)2.3.8浓缩池 (17)2.3.9消化池 (18)2.3.10污泥脱水 (18)3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19)3.1格栅的计算 (19)3.1.1粗格栅 (19)3.1.2格栅的计算 (19)3.1.3选型 (23)3.2泵房 (23)3.2.1泵房的选择 (23)3.2.2泵的选择及集水池的计算 (23)3.2.3扬程估算 (24)3.3细格栅 (25)3.3.1细格栅的计算: (25)3.3.2格栅的计算 (25)3.3.3选型 (29)3.4沉砂池的计算 (29)3.4.1池体计算 (29)3.4.2沉砂室尺寸计算 (31)3.4.3排砂 (33)3.4.4出水水质 (34)3.5初沉池 (34)3.5.1池体尺寸计算 (34)3.5.2中心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3出水堰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1.1.1.设计原始资料1.1.1.设计水量设计水厂总供水量:近期4万吨/天,远期6万吨/天。
本设计中按近期设计。
1.1.2.给水水源县城现状取水点为取水站1.1.3.水源水质资料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富,开发利用率低。
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5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836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081亿m3,地下水0.387亿m3,过境水1.046亿m3。
涪江从城区中心穿过,将县城分割为江北片区和江南的老城片区、凉风垭-哨楼片区。
涪江多年来水量572 m3/s,枯水流量(1979年测值)为185 m3/s,河水最大流速为4.75m/s。
水质资料1.1.4.净化水质要求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1.1.5.混凝剂最大投加量50mg/L(以商品纯重量计),平均投加量25mg/L。
液体聚合氯化铝Al2O3含量10%,液体密度10%1.1.6.消毒剂采用液氯,最大加氯量0.5~2.0 mg/L。
1.1.7.气象资料潼南县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
潼南县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多,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 ,占年总降水量的20%。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2.07•【字号】合发改投资〔2024〕94号•【施行日期】2024.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市城乡建设局:你单位《关于请予审批合肥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初设涉及的函》(合建公〔2023〕55号)及相关附件材料收悉。
我委委托民力建设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改后的合肥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项目代码:2306-340100-04-01-446959。
二、本项目位于庐阳区,拟在现状三水厂区北侧预留用地上新建规模40万m3/d深度处理设施,同时对现状单体处理设施进行改造。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新建预臭氧接触池、提升泵房及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泵房及鼓风机房、液氧站以及臭氧发生器间等;同时对现状沉淀池排泥设施、V型滤池阀门设施、送水泵房部分机组运行、污水系统以及应急加药间进行改造。
三、进一步优化建筑总平面、基础结构、各单体功能、室外工程和净水方案设计;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完善建筑消防、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设计。
下阶段,结合区域整体规划和供水专项规划,做好与周边路网、供水管网及相关工程衔接。
四、经评审,本工程概算投资为28301.6万元。
五、该批复文件有效期2年,自印发之日起计算。
项目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内向我委申请延期。
项目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向我委申请延期的,本批复文件自动失效。
请严格依据初步设计批复内容完善施工图设计,结合场地现状及工期要求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投资;严格按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工作;按规定办理开工前相关手续,落实建设资金后抓紧开工建设。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 选定处理工艺流程应考虑的因素:
❖ 污水处理程度(排放标准,回用目标); ❖ 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及占地面积; ❖ 当地的自然与工程条件; ❖ 污水的水量规模与污水量日变化程度; ❖ 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需要的技术条件。
课程设计答辩
总结课设内容; 课设答辩
污水处理工程课设的内容、步骤 (Con’t)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包括内容(Con’t):
概述设计总体内容; 进水来源分析,找到一个或多个备选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和选定
对备选方案从占地、造价、技术先进性、运行稳定性、设备易 得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选择最优。
典型的城市污水水质
❖ 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进水中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规定 的允许浓度;
❖ 营养组合比:BOD5:N:P=100:5:1 ❖ 典型的水质参数:
BOD5 CODCr SS
=150-200 mg/L =300-400 mg/L =250-350 mg/L
氨氮 =15-40 mg/L
总磷(以P计)= 4-10 mg/L
任务书; ❖ 答辩;
参考资料
(1) 排水工程(上、下,第二版),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6、7、9、11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5)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陈季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崔玉川等,水利电力出版社 (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陈耀宗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课程设计的要求:
❖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内容; ❖ 结合参观调研,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1.1 工艺流程方案水厂采用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
通过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分析比较,从中制定出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1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图2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框图(构筑物)1.2水处理构筑物计算 1.2.1配水井设计计算 1. 设计参数配水井设计规模为4012.5m 3/h 。
2. 设计计算(1)配水井有效容积配水井水停留时间采用2~3min ,取 2.5min T =,则配水井有效容积为:34012.5 2.5/60167.19W QT m ==⨯=(2)进水管管径1D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量为334012.5/ 1.11/Q m h m s ==,查水力计算表知,当进水管管径11100D mm =时, 1.179/v m s =(在1.0~1.2/m s 范围内)。
(3)矩形薄壁堰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2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2座后续处理构筑物。
每个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分配水量为334012.5/22006.25/0.557/q m h m s ===。
配水采用矩形薄壁溢流堰至配水管。
① 堰上水头H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为30.557/557/q m s L s ==,一般大于100/L s 采用矩形堰,小于100/L s 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h 取0.5m )。
矩形堰的流量公式为:3/2q =式中q ——矩形堰的流量,3/m s ;m ——流量系数,初步设计时采用0.42m =;b ——堰宽,m ,取堰宽 6.28b m =;H ——堰上水头,m 。
已知30.557/q m s =,0.42m =, 5.71b m =,代入下式,有:2/32/30.14H m ===② 堰顶宽度B 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0.67BH<时,属于矩形薄壁堰。
取0.05B m =,这时0.36BH=(在0~0.67范围内),所以,该堰属于矩形薄壁堰。
重庆市江津区某工业园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重庆市江津区XX开发建设有限公司XX工业园B区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机械工业第X设计研究院二0一0年十一月重庆市江津区XX开发建设有限公司XX工业园B区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院长:总工程师:项目总师:机械工业第X设计研究院二0一0年十一月主要参加人员二、概算书X、设计图纸一、初设说明书目录工程概况 (1)1 概述 (2)1.1项目名称及业主 (2)1.2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2)1.2.1 设计依据 (2)1.2.2 设计原则 (3)1.2.3 设计范围 (3)1.3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4)1.4园区简介 (6)1.4.1 园区概况 (6)1.4.2 自然条件 (8)1.4.3 自然资源 (9)1.5给排水现状及规划 (10)1.5.1 给水现状及规划 (10)1.5.2 排水现状及主要问题 (10)1.5.3 排水规划 (10)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2)2 工程方案论证 (14)2.1污水水量计算 (14)2.2分期建设方案及工程建设规模 (14)2.3一期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 (16)2.3.1 设计进水水质 (16)2.3.2 设计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 (16)2.4污水处理工艺论证 (17)2.4.1 确定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则 (17)2.4.2 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17)2.4.3 物化处理工艺论证 (18)2.4.4 生化处理工艺论证 (19)2.4.5 消毒工艺论证 (22)2.4.6 污泥处置工艺论证 (25)2.4.7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26)2.5污水处理厂厂址的确定 (28)2.5.1 选择厂址的原则 (28)2.5.2 厂址的确定 (29)2.5.3 进厂道路及尾水排放 (29)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30)3.1工艺设计 (30)3.1.1 进水泵站、细格栅/旋流沉砂池 (30)3.1.2 隔油池/调节池 (33)3.1.3 反应/沉淀池 (35)3.1.4 CAST池 (37)3.1.5 接触消毒池 (40)3.1.6 加药池/贮泥池 (40)3.1.7 设备房 (41)3.1.8 消毒/加药房 (42)3.1.9 综合楼 (43)3.1.8 主要工艺设备清单 (43)3.2总图设计 (47)3.2.1 设计原则 (47)3.2.2 平面布置 (48)3.2.3 竖向设计 (48)3.2.4 交通运输及绿化 (48)3.2.5 总图主要技术数据 (49)3.3建筑设计 (49)3.3.1 设计依据 (49)3.3.2 设计原则 (49)3.3.3 设计目标 (50)3.3.4 建筑物一览表 (50)3.4结构设计 (50)3.4.1 设计依据 (50)3.4.2 工程地质条件 (50)3.4.3 抗震设计 (54)3.4.4 结构方案 (54)3.5电气及自控仪表设计 (55)3.5.1 电气设计 (55)3.5.2 自控及仪表设计 (62)3.6厂区配套工程设计 (64)3.6.1 给水排水 (64)3.6.2 道路设计 (64)3.6.3 通讯设计 (64)3.6.4 通风设计 (65)3.7机械设备设计及选型 (65)3.7.1 设计原则 (65)3.7.2 主要设备设计及选型 (66)3.7.3 机修 (68)3.8附属设施 (69)3.8.1 运输工具 (69)3.8.2 化验室 (69)4 环境保护设计 (70)4.1概述 (70)4.2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70)4.3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72)5 劳动安全卫生 (74)5.1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74)5.1.1 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74)5.1.2 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75)5.2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76)6 消防设计 (80)6.1设计依据 (80)6.2防火及消防措施 (80)7 节能设计 (83)7.1能源构成 (83)7.2采取措施 (83)8 人员编制、建设进度及运行管理 (84)8.1人员编制 (84)8.2建设进度 (84)8.3运行管理 (84)9 运行成本分析 (86)9.1概述 (86)9.2编制依据 (86)9.2.1 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86)9.2.2 直接工资及福利费 (87)10效益分析 (88)10.1环境效益 (88)10.2社会效益 (88)附:主要设备材料表 (89)一、工艺设备材料表 (89)二、电气及自控仪表 (93)X、化验设备 (94)四、机修及运输设备 (96)五、其他 (97)工程概况XX工业园B区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园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万m3/d,其中0.5万m3/d的水量经过预处理之后排入XX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后续处理;另外0.5万m3/d的水量继续进行二级处理,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污水处理工程初设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初设方案1. 简介污水处理工程是指对城市、工业、农村等各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污水处理工程的初设方案,包括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内容。
2. 工程规模2.1 污水处理规模根据所在城市的总人口数量和水资源状况,初步确定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为每天处理XX吨的污水。
这一规模能够覆盖城市绝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污水产生量,同时考虑未来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
2.2 污水处理厂规模根据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定,初步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为每天处理XX吨的污水。
这一规模包括进水泵站、调节池、生化池、二沉池和出水泵站等主要设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
3. 工艺流程3.1 进水处理污水处理过程的第一步是进水处理,主要包括细格栅和中格栅的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颗粒物。
这样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设备的磨损和堵塞情况。
3.2 调节池进入调节池后,污水会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以平衡水量和水质的波动。
通过调节池可以有效降低进水中的有机物负荷和悬浮物负荷,为后续的生化池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3.3 生化池生化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常见的生化池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3.4 混凝沉淀池在生化池处理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生化池中生成的污泥会进一步沉淀到沉淀池中。
通过添加混凝剂和进行沉淀,可以使固体物质与水分离,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3.5 除磷、除氮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水中的磷和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除磷、生物除磷和生物脱氮等,以确保出水的磷、氮含量符合环境要求。
3.6 出水处理经过前期处理后,污水进入最后的出水泵站,通过出水泵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环境。
出水质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标准,确保对周围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一总论 (2)1-1设计任务及要求 (2)1-2基本资料 (3)二总体设计 (6)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6)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6)三混凝沉淀 (9)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9)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10)3-3 反应设备的设计 (11)四过滤 (17)4-1滤池的布置 (17)4-2滤池的设计计算 (18)五消毒 (23)5-1 加氯量计算 (24)5-2 加氯设备的选择 (24)5-3 加氯间的布置 (24)六其他设计 (25)6-1清水池的计算 (25)6-2 清水池布置 (27)6-3泵房设计 (27)七水厂总体布置 (30)7-1平面布置 (30)7-2高程布置 (31)八设计体会 (33)九参考文献 (33)一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1)确定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及净水构筑物的类型和数量;(2)进行主要净水构筑物(絮凝池、沉淀池、滤池)的工艺计算;(3)进行水厂各主要构筑物,建筑物各种管渠及道路等的总体布置。
设计要求(1)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 设计成果应独立和按时完成。
(2)本课程设计重点是进行给水处理工艺理论的综合应用和训练,不要求作方案比较,可以按一般经验选择构筑物。
(3)图纸要按标准绘制, 基本要求如下:●水厂平面图应按初步设计要求完成, 图上应绘出主要净水构筑物、二泵站、清水池及附属建筑、道路、绿化带及围墙大门等,并用坐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同时绘出各种连络管渠、阀门等。
图中应绘出图例并加必要说明。
注明各生产构(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列表以序号表示之)等。
●水厂高程图上,应标出各净水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重要构件及管渠的标高以及平整后地面设计标高等。
●净水构筑物工艺图内应有平面图和剖面图,技术深度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
平面图中应注明主要工艺尺寸。
剖面图应能表示出构筑物内部构造, 注明各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各构件及管渠的安装高度、内部地面及外部地面的标高。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给水厂设计1万吨/d班级:电厂化学0901指导老师:丁可轩姓名:孟海军学号:2009040108给水厂1万吨/d设计水明书目录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31.1原水水质资料……………………………………31.2 设计任务与步骤……………………………………3-42.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42.1 原水水质与处理标准对照分析………………………4—52.2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52.2.1 设备选择…………………………………………………5—92.2.2 初步制定工艺流程图………………………………………92.3 水厂设计规模………………………………………………2.4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2.4.1 配水井的设计………………………………………………2.4.2 管式静态混合器的设计………………………………………2.4.3 折板絮凝池的设计…………………………………………2.4.4 竖流沉淀池的设计……………………………………………2.4.5 V型滤池的设计………………………………………………2.4.6 消毒…………………………………………………………2.4.7 清水池的设计………………………………………………3 水厂各处理构筑物平面布置的依据说明及特点…………………3.1 平面布置综述………………………………………………………3.2 本设计平面布置……………………………………………………黄河水利技术学院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水厂设计》说明书4. 水厂高程布置……………………………………………………4.1 高程布置综述……………………………………………………5 设计总结……………………………………………6 参考资料……………………………………………给水厂1万吨/d设计水明书给水厂设计1万吨/d1概述设计任务及依据1.1原水水质资料编号项目单位分析结果附注1 色度度202 浑浊度mg/L200-15003 嗅和味度合格4 PH值7.75 总硬度mg/L250 以CaCO3计6 铜mg/L0.87 锌mg/L0.28 锰mg/L0.019 砷mg/L0.00210 细菌总数个/L28011 大肠菌群个/L731.2设计任务与步骤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及工程扩大初步设计。
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深度
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深度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和改造成为了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给排水专业初步设计深度是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1. 功能:确保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需求;2. 安全: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预防水灾和环境污染;3. 可行性: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 设计宜居性: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考虑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的舒适度;三、设计原则1. 综合规划:从整体出发,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规划,确保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调配合;2. 确定设计需求: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发展计划和水资源状况等因素,明确设计需求;3. 技术可行性:根据技术条件和可行性研究,选择适当的给排水技术和设备;4. 环境友好性:在设计中考虑环境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的发生;5. 经济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四、设计内容1. 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对于提供清洁饮用水和满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至关重要。
在给水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给水来源,选取合适的水源,制定水管网布局和输水计划。
2.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是将城市产生的污水和雨水排放出去,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在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污水排放地点,制定污水处理方案,设计雨水排水系统和雨水存储设施。
3.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雨水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城市给水压力。
在雨水利用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雨水收集设备和存储设施,设计雨水利用方案和供水系统。
4. 防洪系统设计防洪系统是确保城市不受洪水侵袭的重要设施。
在防洪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河流水位、降雨情况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洪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对城市的环境和给排水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2. 设计方案制定:制定综合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设计目标和原则;3. 技术方案选择:根据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案;4. 设计细化: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细化设计,包括管网布局、设备选型等;5. 安全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6. 经济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评估,确保系统的经济可行性;7. 最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最终设计和方案优化;8. 施工和运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确保后续运营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药设备采用计量泵投加的方式。采用计量泵(柱塞泵或隔膜泵),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速改变药液投量,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
Preface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mainly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various treatment structure calculation desig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Its highly professional, practicality is very strong. This week for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city water consumption is 118000m3/d. Design is a major aspect of all kinds of structures for the calculation, plant layout, elevation layout.
混凝剂消毒剂
原水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滤池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污泥处理
图2-1水处理工艺流程
2.2
2.2.1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1)滤池本体——对普通快滤池来说主要由进水管渠、排水槽、过滤介质(滤料层)、过滤介质承托层、配(排)水系统等部分组成。
(2)管廊——其中主要有设置五种管渠和闸门:浑水进水、清水出水、冲洗进水、冲洗排水、初滤排水以及一次检测指示仪表等。
(3)控制室——其位置常设在滤池管廊上部的上层内,是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和巡视的地方,放有控制台和二次监测指示仪表等。
2.2.3
反应作用在于使凝聚微粒通过絮凝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栅条絮凝、折板絮凝和波纹板絮凝。这三种形式的絮凝池在大、中型水厂中均有使用,都具有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投资小、便于管理等优点,并且都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条件。由于网格絮凝池水头损失更小,故选择网格式絮凝池。
2.2.5
采用拥有成熟运转经验的普通快滤池。它的优点是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较大;降速过滤,效果好。虹吸滤池池深比普快滤池大,冲洗强度受其余几格滤池的过滤水量影响,冲洗效果不如普通快滤池稳定。故而以普快滤池作为过滤处理构筑物。
水厂的过滤设施,往往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称为快滤池或滤站。使用普通快滤池的滤站,其主要设施有下列五个部分组成:
1.2
水厂的设计原则:
(1)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能力,应以最高日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来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2)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根据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对近期工程亦作分期建造的安排。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效能,并应考虑与原有构筑物的合理配合。
2.2.4
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设计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仅决于停留时间和水平流速,而与处理规模无关当水量增加时仅增加池宽即可,适用于大中型水厂。造价较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对原水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适应性强、排泥效果好等特点。相比之下,虽然斜管沉淀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沉淀效率高、占地少。但是,斜管沉淀池耗用材料较多,斜管易老化,管理费用较平流式沉淀池要高。而且斜管沉淀池对原水浊度性较平流池差。
In the usual course of study, hear and see is the theoretical things, for thes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is only in theory, and we can't understand, so the curriculum design to further their training, deepening their knowledg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can be more skilled use in the later work. In the design, will certainly encounter various problems, it can stimulate my desire to explore, to think of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rocess can be difficult but also happy, have to solve the puzzle of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acquire knowledge of satisfaction
Q=9440m3/d=393.3m3/h =0.109m3/s。
根据水厂设计水量1万~5万m3/d为小型水厂,5万~10万m3/d为中型水厂,10万m3/d以上为大型水厂的标准可知设计水厂为大型水厂。
第
2.1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综合分析后确定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水厂设计中应考虑个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
(4)水厂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本着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增加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逐部提高。
(5)设计中必须遵循设计规范的规定。
1.3
城市用水量为11.8万吨/天。水厂自用水量按8%计算,得水厂设计用水量:Q总=120000×(1+8%)=128000m3/d=5333m3/h =1.481m3/s,则水厂的自用水量为:
4、水源资料
水源为地面水源,水量充沛;河流最高水位147m,最低水位137m,常水位141m。水质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浊度为300度。
三、设计内容
1、确定净水厂设计规模
2、工艺流程选择;
3、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工艺设计计算;
4、平面布置,绘制水厂总平面布置图;
5、进行水力计算与高程布置计算,绘制高程布置图。
2.2.2
根据快速混合的原理,实际生产中设计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混合设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水力混合、水泵混合、管式混合和机械混合。
在本次设计采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管式混合是利用原水泵后到絮凝反映设施之间的这一段压水管使药剂和原水混合的一种混合设施。主要原理是在管道中增加一些各种结构的能改变水流水力条件的附件,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作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和设计是我们自身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最好环节。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具有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做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水处理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培养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熟练专业软件应用。
前言
水质工程学是我们专业非常重要的学科,主要给水处理的流程,各种处理构筑物的计算设计和各自的特点。其专业性很强,实用性也很强。本周为水处理工程设计,所设计的城市用水量为11.8万m3/d。设计主要方面是各种构筑物的计算,水厂平面布置,高程布置等。
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听到与看到的都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并不能深刻理解,所以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起到进一步锻炼自己,深化自己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熟练的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设计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它其实更能激发我的探索欲,去想各种办法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会是艰辛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有解决难题的成就感与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净水厂工艺设计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城市用水量11.8万m3/d。
2、厂址区水文地质资料
厂址区土质为亚粘土,冰冻深度-0.3m,地下水位为-6m,年降水量1500 mm,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主导风向自定。
3、厂址区地形资料
厂址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50.00m。
As an engineering student, practice study and design our ow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best link. Through the design, the integrated use of and deepen the study of basic theory, basic skills, cultivate our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hrough the design can make us have master access specification, standard design atlas, catalogue method,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drawing and writing design description level, a good engineer basic training. Skilled in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system for the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cultivate a certai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sign skills. Improved scheme comparison, technical economic,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computer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skilled professional software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