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山东地方标准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山东地方标准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5a646383c4bb4cf6ecd140.png)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 standard of medical pollutants(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 standard of medical pollutants(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 596—2006)2006-01-04发布 2006-01-10实施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促进医疗废物处置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的排放控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委托济南市环境工程设计院、济南市环保局直属分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成志、高旭光、迟智香、张建国、周蓬、徐志浩本标准于2006年1月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管理,也适用于兽医院的污水和医疗废物的排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218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2c264648d7c1c708a1456c.png)
I
DB37/ 596—2006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管理,也适用于兽医院 的污水和医疗废物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218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医疗卫生机构 从事与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由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或监管的单位。 3.2 医疗污水 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 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3.3 医疗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 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分类名录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医院污水站维保方案
![医院污水站维保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8fd1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0.png)
医院污水处理站运营方案第一章概述1.1 项目介绍医院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有大量的污水产生,这些污水包括病人大小便、清洗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液、手术及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等,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成份较为复杂且传染性很强。
医疗污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到城市水体系统中,它会通过农田灌溉和水体养殖,并经过食物链给人带来潜在的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医院拟对污水站进行外包运营,确保医院污水处理正常进行,使本院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
我公司拥有完整的污水处理站运营制度,专业的操作工培训和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科学的设备安全运行和日常维护制度,真正做到环境风险我承担。
医院所排放的污水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根据医院要求结合我司长期工程设备维保经验,结合医院现污水站实际情况编制此运营方案。
1.2 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F52-8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50064)《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工艺设备表及布置图《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3年局部修订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1.3 处理原则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保护城市水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老年护理院污水处理方案
![老年护理院污水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f64a5cf84b9d529ea7a63.png)
老年护理院污水处理设计方案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了全面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发展老年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之出现。
为发展老年护理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医院在满庄建设老年护理院,护理院的建设规模为500张床位。
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医院建设的同时,必须配套建设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合格后除一部分用于绿化外,其余达标排放。
受(老年护理院)的委托(以下简称甲方)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负责对老年护理院的污水处理工程进行设计、安装、调试、操作人员、水质化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二章设计依据、原则一、设计依据: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2.国家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条例;3.《省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4.《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中B级排放标准;6.国内同行业污水治理工程有关数据;二、设计原则:1。
本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要求;2。
工艺先进合理、成熟适用;3。
使用技术可靠的自控设备,方便操作、管理;4。
全流程采用一级提升,降低运行费用;第三章水量、水质及处理后标准一、医疗污水的产生量:医疗污水的产生来源主要有:病房、各医疗科室、门诊、洗衣房、食堂、澡堂、卫生间等.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设计医疗污水的产生量为200m3/d.二、原水水质: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并参考同类医院的医疗污水水质,确定医疗污水原水质设计参数如下:CODcr:300mg/l ﻩﻩﻩBOD5:150mg/lSS:150mg/lﻩﻩNH3—N:30~40mg/l三、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医疗污水经处理后,水质指标必须符合《省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中的三级标准有关要求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中B级排放标准,即:CODcr:≤60mg/LﻩﻩﻩﻩBOD5:≤20mg/LSS:≤20mg/Lﻩ粪大肠菌群: ≤500MPN/LNH3-N: ≤8(15)mg/L余氯≤8mg/L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mg/L)PH6~9第四章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污水处理站建设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站的效果、排水水质、运转的稳定性、运行成本和管理操作的水平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2cad426c175f0e7cd137f1.png)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和控制限值、处理工艺和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验收后的排放管理。
当医疗机构的办公区、非医疗生活区等污水与病区污水合流收集时,其综合污水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建有分流污水收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非病区生活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的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本标准表5、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91 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医疗机构 medical organization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
医疗机构污水 medical organization wastewater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
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污泥 sludge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废气 waste gas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 技术内容污水排放要求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
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
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青岛恒锦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四方区孤山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期
![青岛恒锦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四方区孤山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期](https://img.taocdn.com/s3/m/56cff9721711cc7931b716e0.png)
青岛恒锦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四方区孤山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前言四方区孤山村改造项目位于青岛市四方区金沙路,项目改造包括两个地块。
A 地块为:金沙路以东、晶华玻璃厂以西、省丝绸进出口公司仓库以南、双星海逸山景小区以北区域;B地块为:山东海通达物流公司仓库及省丝绸进出口公司仓库以西、现有围墙以东及以南、青岛宝龙制衣有限公司以北。
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用地面积88343.6m2,总建筑面积226113.0m2,设计居住户数2218户,规划居住人口6654人。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的规定,青岛恒锦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四方区孤山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接任务后,立即进行了项目厂址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并开展了现场监测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1.2.1 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公布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公布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公布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公布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4号令,2003年1月1日起实施);10、《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18日);11、《青岛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青岛市人民政府,1995年12月29日);12、《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青岛市人民政府,2000年3月29日)。
2006年标准
![2006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4889d4360cba1aa811da3e.png)
2006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文(1)2006年国家标准全文目录,联系QQ:282687072 目录下载:AQ 1018-200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pdf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pdfAQ 1021-2006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pdfAQ 1022-2006 煤矿用袋式除尘器.pdfAQ 1023-2006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pdfAQ 1024-2006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pdfAQ 1025-2006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pdf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非扫描版.pdf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pdfAQ 1028-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pdf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pdf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pdfAQ 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pdf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pdf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pdf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pdf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pdf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pdf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pdf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AQ 6202-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pdfAQ 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pdfAQ 6204-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pdfAQ 6205-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pdfAQ 6206-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pdfAQ/T 1019-2006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pdfAQ/T 3005-2006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pdf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pdf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pdfBB/T 0031-2006(GB 10456-1989)电化铝烫印箔.pdfBB/T 0034-2006(GB 14803-1993) 包装容器扭断式铝防盗瓶盖.pdfBB/T 0037-2006(gb 16741-1997) 双面涂覆聚氯乙烯阻燃防水布、篷布.pdfBB/T 0039-2006(GB/T 18893-2002).pdfCECS 194-2006 聚苯模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CECS 195-2006 聚合物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196-2006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pdfCECS 197-2006 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pdfCECS 198-2006 空调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CECS 199-2006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pdfCECS 201-2006 植物纤维石膏渣空心砌块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2-2006 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技术规程.pdfCECS 203-2006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4-2006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技术规程.pdf CECS 205-2006 给水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CECS 206-2006 钢外护管真空复合保温预制直埋管道技术规程.pdf 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8-2006 泳池用聚氯乙烯膜片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09-2006 曝气生物流化池设计规程.pdfCECS 211-2006 自动门应用技术规程.pdfCECS 212-2006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pdfCECS 213-2006 旋转型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pdfCECS 31-2006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pdfCECS 80-2006 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pdfCJJ 109-2006 生物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pdfCJJ 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pdfCJJ 36-200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pdfCJJ 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pdfCJJ 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pdfCJJ 51-2006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pdfCJJ/T 108-2006 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pdfCJ/T 166-2006 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应用技术.pdfCJ/T 189-2006 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pdfCJ/T 220-2006 动物观赏导向标志用图形符号.pdfcj/T 222-2006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合格评定程序及检验规则.pdfCJ/T 223-2006 合金镀层(HA)钢管及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 CJ/T 224-2006 电子远传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CJ/T 225-2006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pdfCJ/T 227-2006 垃圾生化处理机.pdfCJ/T 228-2006 燃气采暖热水炉.pdfCJ/T 229-2006 城市客车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pdf CJ/T 230-2006 城市客车缓动器制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pdfCJ/T 231-2006 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玻璃微珠复合管材.pdfCJ/T 232-2006 薄壁不锈钢内插卡压式管材及管件.pdfCJ/T 233-2006 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pdfCJ/T 234-2006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pdfCJ/T 235-2006 立式长轴泵.pdfCJ/T 236-2006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pdfCJ/T 237-2006 钢塑复合压力管用双热熔管件.pdfCJ/T 238-2006 耐热聚乙烯(PF-R/T)塑铝稳态复合管.pdf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pdfCNAS-CL05-2006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pdfCNAS-CL13-2006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CNAS-CL19-2006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CNAS-CL25-2006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校准实验室的应用说明.pdfCY/T 39-2006 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pdfDB 11-Z 352-2006 奥运会食品安全执行标准和适用原则.pdfDB 31-359-2006 足浴服务卫生要求.pdfDB 33/T 611-2006 水产品中氰化物残留量的测定.pdfDB 37-595-2006 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dfDB 37-596-2006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pdfDB 37-597-200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pdfDB 37-/T-594-2006 旅游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pdfDB 44-304-2006 马坝油粘米.pdfDB 45-319-2006 米粉质量安全要求.pdfDB 45-320-2006 豆腐类腐竹质量安全要求.pdfDB 51-/T389-2006火锅调料(底料)技术要求.pdfDB33 318.5-2006 无公害志棠白莲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 333.3-2006 无公害竹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 602.3-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18.2-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2部分种藕.pdfDB33-333.3-2006无公害竹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40.3-2006无公害香榧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373.3-2006无公害青梅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DB33-439-2006藕粉.pdfDB33-591-2006放养鸡兽医防疫规范.pdfDB33-597.3-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3部分:质量要求.pdfDB33-604-2006地理标志产品乌牛早茶.pdfDB33-605.1-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1部分菌种.pdfDB33-605.3-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3部分.pdfDB33/T 265.3-2006 无公害苍南四季柚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防治.pdfDB33/T 602.1-2006 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pdfDB33/T 613.1-2006 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第1部分:产地环境.pdfDB33/T267-2006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DB33/T318.1-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1部分产地环境.pdfDB33/T318.3-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第3部分良种繁育.pdfDB33/T333.1-2006无公害竹笋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pdfDB33/T333.2-2006无公害竹笋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340.1-2006无公害香榧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pdfDB33/T340.2-2006无公害香榧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pdfDB33/T373.1-2006无公害青梅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pdfDB33/T373.2-2006无公害青梅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596-2006钱塘江海塘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规程.pdfDB33/T597.1-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1部分人工育苗技术规范.pdfDB33/T597.2-2006无公害双齿围沙蚕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pdfDB33/T598-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DB33/T600-2006蔬菜、水果中吡虫啉残留量测定方法.pdfDB33/T601-2006蜂产品中氟胺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pdfDB33/T602.2-2006无公害鲜食甜玉米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pdfDB33/T603-2006聚乙烯框架浮式深水网箱.pdfDB33/T605.2-2006无公害江山白菇第2部分栽培技术条件.pdfDB33/T608.1-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pdfDB33/T608.2-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pdfDB33/T608.3-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3部分汽车快修业户.pdfDB33/T608.4-2006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4部分摩托车维修业户.pdfDB37/T 594-2006 旅游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pdfDB44/T 298-2006 豆瓣菜(西洋菜).pdfDB44/T 299-2006 大叶种绿茶.pdfDB44/T 300-2006 英德红茶.pdfDB44/T 301-2006 马坝油粘栽培技术规程.pdfDB44/T 302-2006 橘红生产技术规程.pdfDB44/T 303-2006 年桔生产技术规程.pdfDB51/T 394-2006 半固态复合调味料技术要求.pdfDB51/T 395-2006 酸菜鱼调料技术要求.pdfDB51/T 396-2006 川式泡菜技术要求.pdfDB51/T 397-2006 川式甜面酱技术要求.pdfDBJ 11-602-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DB/T 16-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pdfDB/T 17-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pdfDB/T 18.1-2006地震台站建改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pdfDB/T 18.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pdfDB/T 19-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pdfDB/T 20.1-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1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pdfDB/T 20.2-2006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2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pdfDGJ08-55-2006 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pdfDGJ08-70-2006 建筑物、构筑物拆除规程.pdfDGJ08-7-2006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pdfDG/TJ08-502-2006 商品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pdfDL 5334-2006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pdfDL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有防复印标.pdfDL/T 1000.1-2006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pdfDL/T 1000.2-2006 标称电压高于1000V架空线路绝缘子使用导则第2部分直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pdfDL/T 1001-2006 复合绝缘高压穿墙套管技术条件.pdfDL/T 1002-2006微量溶解氧仪标定方法--标准气体标定法.pdfDL/T 1003-2006 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润滑参数测量方法.pdfDL/T 1004-2006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整合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pdf DL/T 1005-2006高温单辊碎渣机.pdfDL/T 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pdfDL/T 1006-2006 架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送审稿.pdfDL/T 1007-2006 架空输电线路带电安装导则及作业工具设备.pdfDL/T 1008-2006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功能规范和技术要求.pdfDL/T 1009-200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pdfDL/T 1010.1-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pdfDL/T 1010.2-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二部分晶闸管阀的试验.pdfDL/T 1010.3-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三部分控制系统.pdfDL/T 1010.4-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四部分现场试验.pdfDL/T 1010.5-2006 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第五部分水冷却装置.pdfDL/T 1011-20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数据交换格式规范.pdfDL/T 1012-2006 非扫描版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 DL/T 101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和调整导则.pdfDL/T 1015-2006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使用导则.pdfDL/T 1016-2006 电容式引张线仪.pdfDL/T 1017-2006 电容式位移计.pdfDL/T 1018-2006 电容式测缝计.pdfDL/T 1019-2006 电容式垂线坐标仪.pdfDL/T 1020-2006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pdfDL/T 1021-2006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非扫描版.pdfDL/T 1022-2006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3-2006 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4-2006 水电仿真机技术规范.pdfDL/T 1025-2006 核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pdf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pdf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pdfDL/T 1030-2006 煤的工业分析自动仪器法.pdfDL/T 1031-2006 运行中发电机用油质量标准.pdfDL/T 1032-2006 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pdfDL/T 1033.10-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0部分:电力设备.pdfDL/T 1033.1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1部分:事故、保护、安全和可靠性.pdf DL/T 1033.1-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部分:动力工程.pdfDL/T 1033.12-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12部分电力市场.pdfDL/T 1033.2-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2部分电力系统.pdfDL/T 1033.3-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3部分:发电厂、水力发电.pdfDL/T 1033.4-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4部分:火力发电.pdfDL/T 1033.5-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5部分:核能发电.pdfDL/T 1033.6-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6部分:新能源发电.pdfDL/T 1033.7-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7部分:输电系统.pdfDL/T 1033.8-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8部分:供电和用电.pdfDL/T 1033.9-2006 电力行业词汇第9部分:电网调度.pdfDL/T 1034-2006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pdfdl/T 1035.1-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pdfDL/T 1035.2-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pdfDL/T 1035.3-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3部分给煤及烟风系统检修.pdfDL/T 1035.4-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4部分排渣系统检修.pdfDL/T 1035.5-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5部分耐火防磨层检修.pdfDL/T 1035.6-2006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6部分飞灰再循环、补料及石灰石系统检修.pdfDL/T 1036-2006 变电设备巡检系统.pdf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pdfDL/T 413-2006 定额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式附件技术条件.pdf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pdf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pdfDL/T 463-2006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pdf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pdf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直流高电压试验.pdfDL/T 474.3-2006 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pdf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pdf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避雷器试验.pdf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pdfDL/T 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pdfDL/T 489-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pdfDL/T 502.1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部分:铝的测定(铝试剂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一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一部分:总则.pdfDL/T 502.1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二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1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三部分:磷酸盐的测定(分光DL/T 502.14-2006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四部分:铜的测定(双环已酮草酰酸二腙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气分析方法第十五部分:氨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1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气分析方法第十六部分: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1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七部分:联氨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1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八部分:联氨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1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十九部分:氧的测定(靛篮二磺酸钠葡萄糖比色法).pdfDL/T 502.2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部分: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pdfDL/T 502.2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一部分:残余氯的测定(比色法).pdfDL/T 502.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部分:水汽样品的采集.pdf DL/T 502.2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二部分: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pdfDL/T 502.2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三部分: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pdfDL/T 502.24-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四部分:硫酸铝凝聚剂量的测定.pdfDL/T 502.2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五部分: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测定第二十六部分:亚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七部分:悬浮状铁的组分分析.pdfDL/T 502.2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二十八部分:有机物的测定(紫DL/T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氢电导率的测定.pdfDL/T 502.30-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部分:硝酸盐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3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一部分:安定性指数的测定.pdfDL/T 502.3-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全硅的测定(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pdfDL/T 502.3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三十二部分:钙的测定(容量法).pdfDL/T 502.4-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四部分:氯化物的测定(电极法).pdfDL/T 502.5-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五部分:酸度的测定.pdfDL/T 50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六部分:总碳酸盐的测定.pdf DL/T 502.7-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七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直接法).pdfDL/T 502.8-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八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固定法).pdfDL/T 502.9-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第九部分:铝的测定(邻苯二酚紫分光光度法).pdfDL/T 5033-2006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pdf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教程.pdfDL/T 5040-2006 输电线路对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pdfDL/T 5045-2006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pdf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049-2006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pdf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pdfDL/T 533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8-2006 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pdfDL/T 5339-2006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pdfDL/T 5340-2006 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防护设计技术规定.pdfDL/T 5342-2006 75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pdfDL/T 5343-2006 750 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pdfDL/T 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pdf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pdfDL/T 534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力机械制图标准.pdfDL/T 5350-2006 水电水利工程电气制图标准.pdfDL/T 5351-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pdfDL/T 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pdfDL/T 5353-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pdfDL/T 5362-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pdfDL/T 5364-2006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DL/T 5365-2006 电力数据通信网络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pdf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pdfDL/T 538-2006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pdfDL/T 58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pdfDL/T 593-200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的共用技术要求.pdf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pdf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pdf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导则.pdfDL/T 636-2006 带电作业用脚踏车500kV四分裂导线飞车.pdfDL/T 646-2006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pdfDL/T 648-2006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pdf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8-2006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pdfDL/T 790.4511-2006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511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系统管理CIASE协议.pdfDL/T 790.4512-2006 称: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4-512部分:数据通信协议系统管理采用DL/T790.51协议集的系统管理信息库.pdfDL/T 860.10-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pdfDL/T 860.5-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pdfDL/T 860.7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1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型.pdfDL/T 860.74-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4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基本通信结构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pdfDL/T 860.8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8-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对MM(ISO 9506-1和ISO 9506-2及SISOIEC 8802-3的映射.pdfDL/T 860.91-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pdfDL/T 860.92-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ISOIE.pdf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pdfDL/T 992-2006 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pdfDL/T 993-2006 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城郭变频器.pdf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有标.pdf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pdfDL/T 997-2006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去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pdf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pdf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pdfDLZ 860.2-2006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pdfDLZ 890.401-2006 IEC 61970-401 /TS:2005-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401部分:组件接口规范(CIS).pdfEJ/T 1004-2006 核工业质量计划编制指南.pdfEJ/T 1198-2006 核电厂安全重要功能电气联锁的设计和实施.pdfEJ/T 1200-2006 生产堆退役设计安全准则.pdfEJ/T 1201-2006 核燃料后处理厂退役设计安全准则.pdfEJ/T 1203-2006 核设施退役实施中辐射防护大纲要求.pdfEJ/T 1204.1-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1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计数测量.pdfEJ/T 1204.2-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2部分考虑样品处理影响的计数测量.pdfEJ/T 1204.3-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3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高分辨率γ能谱法计数测量.pdfEJ/T 1204.4-2006 电离辐射测量控测限和判断阈的确定第4部分忽略样品处理影响的线性标度模拟率表测量.pdfEJ/T 1207-2006 核电厂运行绩效评估准则.pdfEJ/T 1208-2006 核电厂培训体系要求.pdfEJ/T 1209-2006 核电厂培训领域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pdfEJ/T 1210-2006 压水堆堆内构件模型流致振动试验.pdfEJ/T 1211-2006 研究堆质量保证大纲要求.pdfEJ/T 1213-2006 铀矿地质勘查成果分类等级.pdfEJ/T 1214-200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pdfEJ/T 1215-2006 地浸砂岩型铀矿含矿含水层编录规范.pdfEJ/T 564-2006 核电厂物项包装、运输、装卸、接收、贮存和维护要求.pdfEJ/T 574-2006 核电厂安全级控制仪表盘(屏)和机架设计与鉴定.pdfEJ/T 705-2006 核电厂安全级电缆及现场接头的型式检验.pdfEJ/T 773-2006 核工业采购控制要求.pdfEJ/T 799-2006 核电厂安全系统仪表触发整定值的确定和保持.pdfEJ/T 883-2006 压水堆核电厂乏燃料贮存设施设计规则.pdfEJ/T 886-2006 核级通风机设计通则.pdfFZ 92065-2006 不锈钢焊接式烘筒.pdfFZ/T 01097-2006 (GB/T 8686-1988)织物光泽测试方法.pdfFZ/T 01097-2006 织物光泽测试方法.pdfFZ/T 10001-2006 气流纱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pdfFZ/T 12001-2006 气流纺棉本色纱.pdfFZ/T 12002-2006 精梳棉本色缝纫专用纱线.pdfFZ/T 12003-2006 粘胶纤维本色纱线.pdfFZ/T 12004-2006 涤粘混纺本色纱线.pdfFZ/T 12014-2006 针织用棉色纺纱.pdfFZ/T 12015-2006 精梳天然彩色棉纱线.pdfFZ/T 12016-2006 涤与棉混纺色纺纱.pdfFZ/T 12017-2006 天然彩色棉气流纺纱.pdfFZ/T 13004-2006 粘胶纤维本色布.pdfFZ/T 13006-2006 涤粘混纺本色布.pdfFZ/T 13012-2006 普梳涤与棉混纺本色布.pdfFZ/T 14004-2006 粘胶纤维印染布.pdfFZ/T 14005-2006 涤粘混纺印染布.pdfFZ/T 14010-2006 普梳涤与棉混纺印染布.pdfFZ/T 20008-2006 毛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pdfFZ/T 20009-2006 毛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静态浸水法.pdffz/T 20011-2006 毛针织成衣扭斜角试验方法.pdfFZ/T 20016-2006 毛条、洗净毛疵点及重量试验方法.pdffz/T 20019-2006 毛机织物脱缝程度试验方法.pdfFZ/T 20023-2006 毛机织物经汔蒸后尺寸变化率的测定霍夫曼法.pdf FZ/T 22003-2006 机织雪尼尔本色线.pdfFZ/T 22004-2006 环锭纺及空芯圏圏线.pdffz/T 24002-2006 精梳毛织品.pdffz/T 24003-2006 粗梳毛织品.pdfFZ/T 24006-2006 弹性毛织品.pdffz/T 32005-2006 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pdfFZ/T 32009-2006 亚麻粘胶混纺本色纱.pdfFZ/T 33004-2006 亚麻色织布.pdffz/T 33006-2006 苎麻棉混纺本色布.pdfFZ/T 33011-2006 亚麻粘胶混纺本色布.pdfFZ/T 34002-2006 亚麻印染布.pdfFZ/T 34005-2006 苎麻棉混纺印染布.pdfFZ/T 42009-2006 桑蚕土丝.pdfFZ/T 43010-2006 桑蚕绢丝织物.pdfFZ/T 50012-2006 聚酯中端羧基含量的测定滴定分析法.pdfFZ/T 51002-2006 粘胶纤维用竹浆粕.pdfFZ/T 52006-2006 竹材粘胶短纤维.pdfFZ/T 54010-2006 氨纶长丝.pdfFZ/T 54011-2006 连续纺粘胶长丝.pdffz/T 61001-2006 纯毛、毛混纺毛毯.pdffz/T 61002-2006 化纤仿毛毛毯.pdffz/T 61004-2006 拉舍尔毯.pdfFZ/T 61005-2006 线毯.pdfFZ/T 61006-2006 纬编腈纶毛毯.pdfFZ/T 62003-2006 手帕.pdfFZ/T 63001-2006 涤纶本色缝纫用纱线.pdfFZ/T 70005-2006 毛纺织品伸长和回复性试验方法.pdfFZ/T 70010-2006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pdfFZ/T 70011-2006 针织保暖内衣标志.pdfFZ/T 71005-2006 针织用棉本色纱.pdfFZ/T 72002-2006 毛条喂入式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3-2006 针织天鹅绒面料.pdfFZ/T 72005-2006 羊毛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6-2006 割圈法针织人造毛皮.pdfFZ/T 72007-2006 经编人造毛皮.pdfFZ/T 72008-2006 针织牛仔布.pdfFZ/T 73002-2006 针织帽.pdf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pdfFZ/T 73024-2006 化纤针织内衣.pdfFZ/T 73025-2006 婴幼针织服饰.pdfFZ/T 73026-2006 针织裙套.pdfFZ/T 80003-2006 纺织品与服装缝纫型式分类和术语.pdf FZ/T 80004-2006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pdfFZ/T 80007.1-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pdf FZ/T 80007.2-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方法.pdfFZ/T 80007.3-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pdfFZ/T 80010-2006 服装人体头围测量方法与帽子尺寸代号.pdf FZ/T 81005-2006 绗缝制品.pdfFZ/T 81012-2006 围巾、披肩.pdfFZ/T 82002-2006 缝制帽.pdffz/T 90001-2006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pdfFZ/T 92013-2006 SL系列上罗拉轴承.pdfFZ/T 92024-2006 LZ系列下罗拉轴承.pdfFZ/T 92029-2006 梳棉机盖板骨架.pdfFZ/T 92033-2006 粗纱悬锭锭翼.pdfFZ/T 92072-2006 气动加压摇架.pdfFZ/T 93034-2006 棉纺悬锭粗纱机.pdfFZ/T 93064-2006 棉粗纱机牵引下罗拉.pdfFZ/T 94049-2006 分批整经机.pdfGA 13-2006 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pdfGA 166-2006 防盗保险箱.pdfGA 26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pdfGA 329.3-2006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规范.pdfGA 408.10-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10部分交通违法缴款方式代码.pdfGA 408.1-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l部分:交通违法行为分类与代码.pdfGA 408.2-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2部分:交通违法编号.pdfGA 408.3-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3部分:交通违法地点编码规则.pdfGA 408.4-2006 标准名称: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pdfGA 408.5-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5部分:强制措施代码.pdfGA 408.6-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6部分扣留物品代码.pdfGA 408.7-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7部分收缴物品代码.pdfGA 408.8-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8部分驾驶证吊销原因代码.pdf GA 408.9-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第9部分文书类别代码.pdfGA 595-2006 公安奖章.pdfGA 596-2006 公安奖励证书.pdfGA 602-2006 干粉灭火装置.pdfGA 603-2006 防火卷帘用卷门机.pdfGA 609-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信息代码.pdfGA 610-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数据格式.pdfGA 611-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技术要求.pdfGA 612-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通讯标准.pdfGA 614-2006 警用防割手套.pdfGA 62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pdfGA 622-2006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pdfga 630-2006 消防腰斧.pdfga 631-2006 消防救生气垫.pdfGA 632-2006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pdfGA 633-2006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pdfga 634-2006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pdfGA 648-2006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pdfGA 649-2006 机动车注册登记技术参数二维条码技术规范.pdfGA 653-2006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pdfGA 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pdfGA 655-2006 人毛发ABO血型检测解离法.pdf。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7 T 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0f374bfe4733687e21aa10.png)
GB11893
14
pH
玻璃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15
F-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0.05 ---
GB6920 GB7484 GB7482 GB7483
16
氯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
GB11896
17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0.05
GB13197
18
TOC
非红外吸收法
0.5
GB13183
5
DB37/ 596—2006 4.2.7.1 采用焚烧法处置医疗废物,其焚烧炉排放气体的排放限值不应高于 GB18484 规定的限值。检 测方法按 GB18484 执行。 4.2.7.2 采用焚烧法处置医疗废物,其焚烧残留物中的含菌量应为零。 4.2.7.3 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除尘设备收集到的飞灰必须密闭收集贮存,并按照 GB18598 固化填埋处 理;焚烧产生的炉渣可以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其他烟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体废物按 GB 5085.3 进行鉴别,并确定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如属于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处置,否则可以送生活垃圾填埋场 填埋处理,无法进行鉴别实验的,按危险废物处置。 4.2.7.4 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处置医疗废物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其粉碎后按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置。 4.2.7.5 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处置医疗废物,生物指示剂应选择耐热的嗜热性脂肪杆菌芽孢(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pores),检测方法按 GB 15981 执行。 4.2.7.6 每批医疗废物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处置需用化学检测方法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测,可采用化学指 示管(卡)检测方法或化学指示胶带检测法,检测需将化学指示管(卡)放入灭菌室内灭菌效果最难保 证的空间位置,或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所放置的指示 管(卡)或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如果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 程不合格。 5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寿光市西城养老中心寿光西城医院项目
![寿光市西城养老中心寿光西城医院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212c7fca551810a6f5248647.png)
寿光市西城养老中心寿光西城医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寿光西城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寿光市西城养老中心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Q8311综合医院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3566m2,项目总建筑面积101193.4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4631.98m2(包括门诊病房综合楼,病房楼,总务后勤楼,餐厅、人才培训中心,氧气站等),地下建筑面积26561.46m2。
机动车停车位共计721个,其中地上221个,地下500个。
非机动车停车位308个。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住院床位609个。
项目新购置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电动牵引治疗床、激光治疗仪、频谱仪、核磁共振、微波治疗仪、彩超仪、流式细胞仪、双源CT、钡餐胸透仪等医疗设备1307台/套。
项目投资:总投资估算为42765.61万元。
劳动定员:项目运营后医护人员预计1000人。
二、周边主要保护目标的位置和距离1、环境空气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站臭气和食堂油烟以及汽车尾气,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根据估算模式预测因子的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0%,说明项目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根据对外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对本医院项目影响分析,周围工业企业对本项目影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
因此,从环境空气影响角度看,项目选址较合理,平面布置方案基本可行。
2、地表水本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为500m³/d,采用二级处理工艺,经院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废水满足《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596—2006)要求并满足寿光市综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寿光市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修改单一级A标准,出水排入联四沟后排入新塌河最终排入小清河,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建成后,企业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根据废水的特征,对主要污染物严格控制。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886f8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0.png)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一篇: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和控制限值、处理工艺和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验收后的排放管理。
当医疗机构的办公区、非医疗生活区等污水与病区污水合流收集时,其综合污水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建有分流污水收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非病区生活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的相关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本标准表5、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91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医疗机构 medical organization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
3.2 医疗机构污水 medical organization wastewater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
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3.3 污泥 sludge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3.4 废气 waste gas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技术内容4.1污水排放要求4.1.1 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
4.1.2 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
山东省污水处理标准与国家污水处理标准,到底执行哪个?
![山东省污水处理标准与国家污水处理标准,到底执行哪个?](https://img.taocdn.com/s3/m/226d04666bd97f192279e9e7.png)
山东省污水处理标准与国家污水处理标准,到底执行哪个?参考依据分析:第一: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种标准并存的情况下,执行地方标准。
第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细节摘要:3-1污水排放要求:3-1-1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的规定。
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后附污水排放标准1:第三:对“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596-2006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细节摘要:2-1标准分级: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必测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测项目不分级。
2-1-1排入GB3838III类水域中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游泳区之外的区域,执行一级标准。
2-1-2排入GB3838IV、V类水域或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以及排入未设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排放系统的医疗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2-1-3排入设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排放系统的医疗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2-1-4床位小于20床以及不设床位的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污水,应当设消毒处理设施,执行四级标准。
2-1-5传染病爆发期间,应当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后附污水排放标准2:第四:由国家标准中排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执行的预处理标准与山东省标准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执行的三级标准相比,山东省污水排放三级标准要求更严格。
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
![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ff63986d4d8d15abe234efe.png)
一、设计任务某综合医院地势平坦,每天污水量为800m3,为其设计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其污染物指标如下:二、医疗废水处理原则医疗废水其综合污水水质类似于生活污水。
但比生活污水所含化学成分更为复杂,人均排水量大于生活污水排放量,所以其COD,BOD指标一般低于城市生活污水,其大肠菌与粪大肠菌含量高于生活污水。
由于医院消毒剂用量多,并有化验、检验手术等各种科室,其污水中成分中还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消毒剂等物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对环境有长期的影响的污染物。
在对医院污水处理时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因此医疗污水治理原则如下 :1)首先应该特别要防止传染病病原菌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消毒彻底。
2)对含有某些化学毒物的废水废液要尽可能单独收集,分别处理,防止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综合排水系统。
3)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单独收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综合污水系统。
4)对医疗综合污水应视其排污去向,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派放。
5)医疗含菌污水消毒所选用的消毒剂尽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效率高。
6)加强医疗用水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在水源紧张和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的再生利用。
三、工艺选择(1)污水概况该医院为一家综合医院,每天污水量800m3,地势平坦,污水排入市政管道,其主要的处理目标物质为:COD,BOD,SS,大肠杆菌,根据上面两表其出水水质要求,可得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90%,95%,95%,99.5%,同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进水BOD/COD的值为0.67,可生化行程度较高,因而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2)进水COD<1000mg/L,处理中采用好氧生物处理;(3)各污染物去除率都很高,只用通常的化粪池技术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水质,因而要采用加强处理技术;(4)医院污水水量有较大浮动,集中排水在白天所以应采用调节池来调节水量的不稳定,以免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冲击达不到排放要求。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53ff140722192e4536f67d.png)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泥排放的控制和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现批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有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并取代《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
上述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medicalorganization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泥排放的控制和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及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和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限值、处理工艺与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有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并取代GB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新、扩、改医疗机构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实施管理,现有医疗机构在2007年12月31日前达到本标准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adf57f844769eae009edf7.png)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和控制限值、处理工艺和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验收后的排放管理。
当医疗机构的办公区、非医疗生活区等污水与病区污水合流收集时,其综合污水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建有分流污水收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非病区生活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的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本标准表5、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91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医疗机构medical organization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
3.2医疗机构污水medical organization wastewater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
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3.3污泥sludge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3.4废气waste gas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技术内容4.1污水排放要求4.1.1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1的规定。
4.1.2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
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氮 (以N 计)
光度法
13
磷酸盐(以P 计)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001 0.002
0.007
----30 2 1 -0.1 0.002
0.05
0.01
GB7468 GB7469
GB7485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GB11914 GB7488 HJ/T86 GB11901 GB/T16488 GB7490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必测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 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四级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测项目不分级。 4.1.3.1 排入 GB3838Ⅲ类水域中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游泳区之外的区域,执 行一级标准。 4.1.3.2 排入 GB3838Ⅳ、Ⅴ类水域或排入 GB3097 中三类海域以及排入未设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城镇 污水排放系统的医疗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4.1.3.3 排入设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污水排放系统的医疗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1.3.4 床位小于 20 床以及不设床位的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污水,应当设消毒处理设施,执行四 级标准。 4.1.3.5 传染病爆发期间,应当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应急 处置措施要求。 4.1.4 标准值 4.1.4.1 医疗卫生机构水污染物排放,必测项目执行表 1 和表 2 的规定。 4.1.4.2 选测项目按表 3 的规定执行。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
2
总砷
光光度法
3
粪大肠菌群数
多管发酵法
4
沙门氏菌
--
5
志贺氏菌
--
6
结核杆菌
--
7
化学需氧量(CODCr) 重铬酸盐法
稀释与接种法
8
BOD5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9
悬浮物(SS)
重量法
10
动植物油
红外分光光度法
11
挥发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
12
I
DB37/ 596—2006
医疗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处置(控制)的管理,也适用于兽医院 的污水和医疗废物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
--
法
19
余氯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
--
光度法
GB11897 GB11898
4.2 医疗废物控制标准 4.2.1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将医疗废物随意弃置。 4.2.2 医疗卫生机构应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医疗废物应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生活垃圾 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4.2.3 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采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中要求 的容器、转运器械进行包装、转运,包装、转运期间应注意防护措施。 4.2.4 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置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具有 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专门的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暂存库房必须满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中关于暂存库房的设计 要求;具有 100 张床位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及门诊、部、所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场所,并满足《医 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中暂存场所的要求。
对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硫 酸长春新碱等可采用化学降解 法或封存或使之自动失效
化学性废弃物(包括在诊断、试验、清洁、
管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腐
6
焚烧或化学处理
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遗传毒性的物质。
如甲醛、摄影用剂、有机化合物等)
对于一般的化学废弃物,如糖、 氨基酸和特定的盐类可按城市 生活垃圾进行处置或排入下水 道。
4
DB37/ 596—2006
4.2.5 医疗废物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用表 5 的处置方法进行处置。
序号 1
2
3 4 5
医疗废物种类
表5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病理性废物(包括人体组织、死胎、器官、 火化或焚烧
肢体和动物尸体、血液、体液)
感染性废物(包括传染病人手术或尸解后 的废弃物,如污染的材料和仪器;来自传 染病房的废弃物,如排泄物、手术或感染 伤口的敷料、严重污染的衣物;传染病人 血透析中产生的废弃物;实验室感染的动 物;传染病人或动物接触过的任何其他设 备和材料;实验室所用的菌落及病原株培 养基和保菌液;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器、输血器等废弃物)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促进医疗废物处置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医 疗卫生机构废物的排放控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委托济南市环境工程设计院、济南市环保局直属分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成志、高旭光、迟智香、张建国、周蓬、徐志浩 本标准于 2006 年 1 月 4 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GB11894
GB11893
14
pH
玻璃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15
F-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0.05 ---
GB6920 GB7484 GB7482 GB7483
16
氯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
GB11896
17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0.05
GB13197
18
TOC
非红外吸收法
0.5
GB13183
低放射性废物(包括诊断或治疗用的棉
7
焚烧
签、注射器、输液器等)
8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焚烧
4.2.6 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技术要求 4.2.6.1 采用高温热处理技术要求
按GB19218执行。 4.2.6.2 高温蒸汽灭菌
按GB15982执行 4.2.6.3 其他处理技术
采用微波处理法、化学消毒法、电热去活技术(EDT)等其它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行政 主管部门认可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时,污染物的排放应当达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的要求。 4.2.7 无害化处置后的医疗废物应达到的排放标准
四级标准
粪大肠菌群数(MPN/L)
50
100
500
5000
肠道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
肠道病毒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
结核杆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
化学需氧量(CODCr)
40
60
120
—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SS)a
10
20
10(5)
20
30
—
60
—
动植物油
1.0
5
15
—
挥发酚 氨氮b
0.1
序号
表3 选测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为毫克每升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
氟化物
10
2
氯化物
250
3
甲醛类
1.0
4
总有机碳(TOC)
30
4.1.4.3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按照GB18466执行 4.1.5 取样与监测 4.1.5.1 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其中一类污染物的取样按照 HJ/T 91 执行。
1
DB37/ 596—2006
3.4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具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置资格的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4 技术内容
4.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1.1 处理要求 4.1.1.1 医疗卫生机构应将传染病房的污水与其他污水分别收集。传染病医院(包括设传染病房的综合 性医院)应设专用化粪池,进行预消毒处理。 4.1.1.2 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 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疗污水处理系统。 4.1.1.3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必须单独收集处理。 4.1.1.4 医疗污水不得排入 GB 3838 中的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 级保护区、游泳区以及 GB 3097 中的一、二类海域。 4.1.2 排放要求 4.1.2.1 根据水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水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必测项目 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保护水环境,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必须监测的水污染物控制项目,主要包括 影响水环境和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基本控制项目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 15 项。选测 项目为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污染状况及水环境保护状况对污水排放可 以选择监测的控制项目,共计 4 项。 4.1.2.2 必测项目必须执行。选测项目由县级及其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医疗 卫生机构的具体情况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选择控制。 4.1.3 标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