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比例尺(1)
四3第1课时《比例尺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猜,一只小蚂蚁从我们这里一直爬到北京,只用了5分钟,这是为什么呢?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给予肯定评价)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却可以用一张并不是很大的纸把它画下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四幅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中国地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生1: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生2:它们都按一定的比缩小了。
2.设疑。
四幅中国地图都是按怎样的比缩小的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明确画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3.导入。
什么是比例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比例尺的认识)操作指导在展示中国地图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发思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入新知学习阶段。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探究,了解比例尺的意义1.导学提纲。
(自学教材52页例1上面的文字内容)(1)什么叫作比例尺?比例尺是比还是尺?(2)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比例尺有什么作用?(4)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2.交流汇报。
预设生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一个比,比的前项是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是实际距离。
生2: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共安排了4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方程。
但在实际应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学会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体会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动手操作,巩固比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小组活动准备:划分小组,准备讨论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购物、行程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案例,如购物问题:一件衣服原价60元,现在打8折出售,求打折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可以用比例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内容包括购物、行程、比例尺等问题。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例子,并进行交流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1(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优秀课件
不对。 改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 cm∶200 km =4∶20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辨析:在求比例尺时,易忘记进行单位的统一。
提升点1 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线段比例尺
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 km,在地图上量得的 距离是6 cm,请补充下面的线段比例尺。 20 40 60 80
=1∶5000000
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单位要统一。
想一想: 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 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5001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 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2∶1,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而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00 km,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是多少?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比例尺
300 km=( 30000000 ) cm ___1_0____∶___3_0_0_0_0_0_0_0__=__1_∶__3_0_0_0_0_0_0___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1_∶__3_0_0_0_0_0_0___。
请试着在书上完 成这个题目。
你知道地图是怎 么绘制出来的吗?
探究点 1 比例尺的意义和分类
在绘制地图时,需要 把实际距离按一定比 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 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 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各课时重难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各课时重难点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能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合理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第5课时解决问题重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难点:能正确判断单位“1”,并理解单位“1”和所求量的关系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重点: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的方法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重点: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难点: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的相对性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2 分数除法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第3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掌握把连除转化成连乘并进行约分的方法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重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难点: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重点:会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难点: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第6课时解决问题(三)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差倍问题”“和倍问题”难点:根据两个未知量的关系设未知数第7课时解决问题(四)重点:掌握“工程为题”的解题方法难点:理解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第四单元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和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难点: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重点: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探索化简比的方法难点: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第3课时比的应用重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第五单元圆1 圆的认识第1课时圆的认识重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第2课时设计图案重点:用圆规和直尺绘制与圆有关的图案难点:找出图案的特点,明确绘图方法2 圆的周长重点: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3 圆的面积第1课时圆的面积重点:能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第2课时圆环的面积重点: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圆环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第3课时解决问题重点:会解决有关“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图形中正方形与圆的关系4 扇形重点:理解扇形的意义,了解扇形的基本特征难点:认识扇形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难点: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2课时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重点:掌握把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第3课时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难点:理解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难点:准确找出问题中的标准量和比较量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及“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难点:确定单位“1”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表示的具体意义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重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难点:区别不同统计图的应用范围第八单元数与形重点: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形结合思想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总复习领域一数与代数领域二图形与几何领域三统计与概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重点: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第2课时解决问题重点: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方法难点:运用直线上的点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和成数重点:根据折扣、成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折扣、成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第2课时税率和利率重点:掌握求应纳税额和利息的方法难点:建立税率问题、利率问题与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第3课时解决问题重点: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促销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原价和优惠政策计算出商品的现价综合应用: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 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的关系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圆柱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关系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重点:理解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建立圆柱与其割补后的长方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第4课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问题意识,掌握解题方法难点:把不规则的圆柱转化成规则的圆柱2 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重点:圆锥的特征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重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难点:理解圆锥和圆柱之间的联系,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第2课时解比例重点:解比例的方法难点: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2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重点: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图像的特点和作用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第2课时反比例重点:反比例的意义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3 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难点:根据比例尺画出平面图第2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性。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教案】
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三个部分。
比例的知识是除法、分数、比、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并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与核心,是后续学习的有效支持。
比例的意义是学习正比例、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比例和进一步研究比例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解决问题的效率。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基本的函数思想,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
比例的应用,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以及原来遇到过的数学问题运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教科书重视呈现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建模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抽象、表征、建模的过程,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建构。
教科书还重视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或图象来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内涵。
学生在学习比例这一单元时,已经学习了比、除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等,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
比例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后一单元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内容情境不新,但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数学模型,需要学生在较高水平层面上学习。
1.重视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有许多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如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尺、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等。
这些概念揭示了数学中的重要规律或关系,并且与解比例等技能或用比例解决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教学中不仅仅需要记住概念,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正确地加以应用,同时提升对概念掌握的水平。
2.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会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能力。
第1课时 比例尺(1)——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100)
(。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1 100
)
(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4)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100 )cm或( 1 )m
。
你还见过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吗?
例如,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
,这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写成 1
。
100000000
一幅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 ,这是 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 50km的实际距离。
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 数值比例尺吗?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提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关键 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6m=600cm
4∶600=1∶150
6m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15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cm=20mm 20∶5=4∶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4∶1。
(教材P54 练习十T1)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 尺表示出来吗?
30000000cm=300km
0 300km
(教材P54 练习十T2)
3.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6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4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想一想
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4单元第3节第1课时 比例尺
比例尺 1:600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
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 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
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 7.8 ÷ =3120000 ( cm ) 400000
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 约是31.2km。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20米,宽90米,把它画在 1 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比例尺是 1000
方程法:
解:设长应画x米,宽应画y米。
x 1 = 120 1000 x=0.12
分层训练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夯实基础
加油啊!
返回目录
1.(基础题)填空题。
(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
幅图的比例尺。 (2)(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 图上距离 ) %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3)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
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
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 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 250m。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比例尺 1:10000) 利用数值比例尺 200m=20000cm 400m=4000cm 250m=25000cm
小明家到学校 的图上距离: 小亮家到学校 的图上距离:
0.12米=12厘米
y 1 = 90 1000 y=0.09
0.09米=9厘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轻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教法建议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轻易产生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轻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非凡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重对相近概念的比较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参与感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轻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教学设计示例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 叫比的后项)讲解新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等.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 的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轻易使学生注重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重尺度.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重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4)除了a=b之外, . 与互为倒数.例1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1后:(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爱好.例2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2后:(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熟悉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把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因此,今后如碰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 共34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共34页)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 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额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雀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1)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 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课时作业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认真审题 ,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设未知数X ,注明单位名称。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并解答。
〔4〕检验。〔5〕写答句。
4.上面的第〔1〕、〔2〕题还有其他解法式吗?生答师板书。
〔1〕90×20÷15 〔2〕90÷20×15 90× 90÷
板
书
设
全班练习 ,指名个别板演 ,后集体订正。
题〔1〕因为每天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
所以每天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解:设实际每天安装X米。
15X=90×20
X=120答: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
学
流
程
题〔2〕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每天工作量〔一定〕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能正确进行判断。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教
学
流
程
一、比、比例的意义
1.什么是比?
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指名口答 ,出示表格填空。
1.说一说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通过回忆与交流 ,学生概括出解决答步骤。如:
〔1〕找出相关联的两种量。
〔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
〔4〕解设 ,并解比例
〔5〕检验。
2.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4题。
三、稳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第4、5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师: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大家来猜一下。
前两天老师去西安,乘坐的是从宝鸡到西安的动车,大约要一个小时左右。
可是一只小蚂蚁厉害了,从宝鸡到西安只用了5秒钟,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小蚂蚁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没错。
地图一般是将生活中的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到图纸上,那么在画时要注意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一方面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选取题材与本课研究内容息息相关,顺势引出新课,达到课始趣生的目的。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一)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1、师:淘气、笑笑分别根据下面的信息画了图,以便给新同学介绍他们学校及附近场所的位置关系。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认为他们画得合理吗?想一想,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图片图片图片同桌交流完毕,指生全班交流。
生:淘气画得不合理。
因为淘气画的三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虽然标注了实际距离,但不能表示实际距离的差别。
而笑笑画的三条线段有长有短,能表示出这三个地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差异。
师:同学们再量一量笑笑画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邮局到学校笑笑画了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超市到学校画了2厘米表示实际200米,书店到学校画了3厘米表示实际300米,三条线段都是按照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来画的,所以笑笑画得合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比例尺(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4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谈话: 同学们, 我国历史悠久, 地域辽阔, 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 并提问: 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 比例尺二、自主探究,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1, 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 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 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 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 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 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 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 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 12000000=1 : 5000000三、拓展应用教材56页1.2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教材56页3.4题【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意义例1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120km=12000000cm24 : 12000000=1 : 5000000【教学反思】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 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 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比和比例》共2课时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了。
生2:我还学习到学习比例,必须对于比和除法要学习好,它们是密切联系的。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可以是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等不同形式。)
环节二: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师:这个口诀说的什么意思?
师:上节课,老师留下了一个学习单,大家完成了吗?
(教师巡视,并指导)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小组的成果?
师:这个表格填写的怎们样?
师:判断题目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者反比例的关系?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4.已知,xy=1,y与x
师:你能够上前投出你的答案吗?
师:同学们,他的过程和答案正确吗?
师:那同学们我们不仅学习了比和比例,我们还学习了哪些有关的知识?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
反比例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1:第一题:20:21第二题:
生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两个比的内项相乘,外项相乘,然后比较,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则可以组成比例。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最后一部分新知识,不仅本单元知识间存在着许多联系。而且这部分内容知识还与前面学过的许多知识有着紧密联系,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教材,从小学数学知识的整体出发,来组织着部分知识的教学,沟通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3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2. 比例尺的应用学生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
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
3.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应用比例尺。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5. 拓展学生探讨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练习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 多媒体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地图和示例。
3. 教具地图、尺子等,用于学生操作和探究。
4. 练习题设计与比例尺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建议1. 注重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用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4.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研究比例尺的历史学生可以研究比例尺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其在地图制作和地理探索中的作用。
人教2022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比例尺【教案】
教学笔记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内容教科书P51例1,完成教科书P54“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
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100,宽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200,宽缩小到原来的1400,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
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
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 100,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用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1)]【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55页——第56页的内容“比的应用”。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设计理念:《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比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旧知的迁移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探索知识、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获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时间安排:复习2分钟,导入3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5分钟,小结3分钟,练习7分钟。
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比例尺(1)课件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维尔斯特拉斯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 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在现实中,不存在像数学那样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 确实的如此美好。——苏利文确。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 庚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新的内容—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什么叫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 写成分数形式。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主
次
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
(1)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100)
2.在比例尺如下图的地图上,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1:5000000 ); 实际距离450千米的距离,在图上应画 成( 9 )厘米。
0 50 100 150 200km
课堂小结
问 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问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十第3、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比例尺1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 离的10倍,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10。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m。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 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 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1 数值比例尺:1:30000000 或 30000000 线段比例尺:0 300km 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千米。
1.判断对错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商 店里可以买到。
(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 正比例关系。
(3)将线段比例尺 0 70km 写成数值比例 尺是1:70
2.4:12000000=1:5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
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的零件的高是5mm,在 图纸上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cm=20mm 20:5=4: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4:1。
1. 0 25 50 75 100km 是( 线段)比 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 ( 25 )km,转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1:2500000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新的内容—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什么叫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 写成分数形式。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主
次比Βιβλιοθήκη 尺1:100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
(1)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100)
比例尺:1:1000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
实际距离( 10 )千米。
比例尺:1:200 比例尺: 1
400
比例尺:1:200000
比例尺的特点:
1.比例尺是一个比, 因此不带单位;
2.比例尺前项(图上距离) 和后项(实际距离)的 单位要统一;
比例尺:1:1000000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十第3、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比例尺(1)
R·六年级下册
1米=( 10 )分米 1米=( 100 )厘米 1米=( 1000 )毫米 1千米=( 1000 )米 1千米=( 100000 )厘米
一间教室长 10米,宽8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若是如按果实要际画尺中寸国来地绘图制呢,?需要 多大的图纸?可能吗?
厘米或( 1 )米。
(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100
)。
(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比例尺:1:2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 实际距离( 2 )米。
比例尺: 1
4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 实际距离( 4 )米。
比例尺:1:2000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 实际距离( 2 )千米。
2.在比例尺如下图的地图上,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1:5000000 ); 实际距离450千米的距离,在图上应画 成( 9 )厘米。
0 50 100 150 200km
课堂小结
问 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问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