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征

合集下载

民间故事的含义及特点

民间故事的含义及特点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叙事体故事。

它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

民间故事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时代久远,流传广泛,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 口头传播,往往通过口述的方式由长辈讲给年轻人听,代代相传。

3.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4. 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不仅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于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民间故事也具有教育和启发的作用,通过传递智慧和道德准则,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民间文学的修辞特征

民间文学的修辞特征

民间文学的修辞特征民间文学的修辞特征民间文学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辞特征与其他文学形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不同的类别划分来探讨民间文学的修辞特征。

一、口头文学口头文学是指通过口头传递的文学形式,其修辞特征主要体现在节奏感和音韵感方面。

比如说民间谣曲,这种文学形式的节奏感和音乐性都很强,通过歌唱或朗诵的方式进行传唱。

因此,谣曲的修辞特征主要表现在其眼耳性、押韵和韵律方面。

另外,民间小调和吟诵等文学形式,也都注重节奏和音韵感的表现。

二、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讲述人们生活中的故事或传说,其修辞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情节的曲折变幻上。

例如,各种形式的神话传说,通过形象化的描述和精彩的情节展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而鬼故事、神话传说等普通人们的故事,则注重通过情节和语言的虚实对比,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感召力。

三、谚语、歇后语等语言格言这种民间文学形式通过短小精悍的表述方式,准确的表达出人们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其修辞特征主要体现在寓意的蕴含和语言的简练力度上。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等等这些蕴含着哲理、智慧的语言格言,通过微言大义,巧妙地表达出平淡而又富有哲理的真谛。

四、儿歌、儿童诗歌等用于儿童教育和启蒙的文学形式这类文学作品以其朗朗上口、易于学习的特点,广受儿童喜欢。

其修辞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缤纷、情感丰富和语言简洁等方面。

比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故事中的生动形象和曲折情节,不仅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们勇敢、聪明等人格品质。

总之,民间文学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是因为其朴实而深刻的内涵,以及因为其独特的修辞特征。

这些修辞特征不仅反映了民间文学的民族特性,更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灵感所在。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另外,又由于民间文学作品 的口头性,自然而然形成了 演唱歌谣、说唱和小戏词时 的衬字形式。这些衬字绝大 多数是为了调节演唱节拍时 夹在词句中的。这些也都是 音节、格律上的传承特点。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此外,还有民间韵文作品演 唱时特有的感叹语词,也都 是传承下来的演唱手法。它 们虽然没有什么要表达的明 确意义,但是却有—抒情的 艺术效果。象“哎呀来”, “哎嗨哟”,“咿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散文作品在流传过 程中,虽然没有象韵文作品那样 稳定,但是,由于记忆与口头讲 述的原因,往往也逐渐固定下来 一些讲故事的套语。以各民族的 民间故事为例,大体上都有本民 族的讲述套语传承下来。故事的 开头,往往有定型的起句。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有些民族在故事结尾时,还经常 加有固定的结束语。有的在故事讲 述中经常穿插固定的韵语,以增强 故事的表现力。这种讲述上的固定 套语,也深刻地影响了民间说唱艺 人的说唱,在说书、说相声时往往 也传承下来一定的套语,听众听起 来习惯,易于接受。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不管社会历史发生了多么大的变 革,这些艺术特点都一直以人民喜 闻乐见的民间形式传承下来。因此, 这种艺术传承绝不是偶然的、任意 的创造,而是在人民的口头艺术本 活动中日积月累、千锤百炼、点点 滴滴形成起来的。象四言、五言、 七言的民间歌谣形式,就是这种传 承形式的例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承性 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 征,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一系列相 对稳定的因素,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这显然是口头文学几千年以来的传 统所决定的。这些标志了民间文学 传统的诸特点,总括起来称做传承 性。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导读: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如下: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作并广泛
流传的口头文学。

2.特征: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
1.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等。

3.民间谚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等。

4.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

5.民间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等。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

2.功能:民间文学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传承功能等。

四、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1.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记录、间接采集等。

2.整理原则:包括保持原貌、尊重群众创造、去粗取精等。

五、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1.传播方式:包括口传、书面传播、现代传媒传播等。

2.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

简要说明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要说明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要说明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它由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集体的修改和加工。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口头性: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艺术,它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流传。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通常不依赖于文字,而是通过口头表达、传唱、讲述等方式进行。

2. 集体性: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通常是由集体完成的,而不是个人的行为。

3. 变异性:民间文学在传承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不同的演唱者、讲述者、传承者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传承时所做的修改和加工。

因此,同一个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

4. 传承性:民间文学是一种传承文化,它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流传。

民间文学的传承通常是由老一辈向下一辈传授,这种传承方式保证了民间文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 地域性:民间文学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色。

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总之,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艺术,它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地域性等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班级:123092学号:20091002496姓名:赵远洪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

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目前在民间文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的刑物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书刊。

由于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学的不同,它在发展中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

一、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

现在新社会的人民﹐虽然大多数已经认识文字﹐并且有的还能使用它﹐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而且﹐它要取得民间文学(新民间文学)的资格﹐必须基本上采用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并且能够在群众口头上流传。

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

所谓集体的创作﹐在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在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方面﹐比起专业作家的作品来﹐都存在著特有的集体性问题。

但这种集体性的重要表现﹐更在于创作和流传过程中。

有些作品﹐一开始就是集体参与的﹐但是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它已经成为“初坯”之後﹐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

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应的意见和情趣在内。

这一点﹐与那种主要属于个人的一般专业作家的作品﹐是很不同的。

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署名的。

民间文学作品﹐有一部分(可能还是相当优秀的部分)是群众中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者的创作和加工的结果。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特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文学是指代表普通人民的集体创作的文学作品,流传于人民之间的口头和书面作品。

它是人民创作的深刻反映和体现文化精髓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特征。

本文将从民间文学的特征、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民间文学的特征1.口头传承:民间文学以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流传,通过口述、歌唱、咏诵、表演等形式传唱下来,因此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

2.集体创作:民间文学是由无数普通人民集体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同于个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融汇了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人民的普遍需求和情感。

3.富有感染力:民间文学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形象的描绘,能够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同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4.内容多样:民间文学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诗歌、通俗曲艺等,丰富多样。

二、神话神话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起源、宇宙演化等问题的传说和解释。

神话具有以下特点:1.富有想象力:神话以超自然的方式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人物和事件在神话中被赋予了夸张和神秘的特征。

2.独立的世界观:神话构建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包含了人物、景物、事件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和描述,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象征意义: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其中一种道德准则、人类智慧或社会价值观念。

三、传说传说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类型,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和事物的传承和演绎。

传说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传说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些神奇的事件和人物,既有真实性,又有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成分。

2.流传广泛:传说往往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人们讨论和传颂的对象。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民间故事具有以下特征:1.简单明快:民间故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情节进行叙述,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文学毕业论文-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是指源自于民间传统的文学作品,是人们在民间生活中创作或传承的文学作品。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间性: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创作和传承的文学作品,它不受限于学术门类和专业教育,更贴近于民间生活和民间意识。

它具有群众性、普及性和亲和力,能够表达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价值观和情感。

2. 口头传承:民间文学通常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而不像学院文学一样以书面形式存在。

这种传承方式导致了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风格。

3. 匿名性:民间文学作品往往没有明确的作者,它是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创作成果。

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往往是普通百姓,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情感通过口头或文字表达出来,以传达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4. 基于传统题材: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多来源于传统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

这些题材经过民间的延伸和改编,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故事、歌谣、谚语和神话等文学形式。

5. 简练明了: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通俗易懂,表达简洁直接。

这种特点使得民间文学作品更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并更好地传播着民间的智慧和情感。

民间文学的特征是民间性、口头传承、匿名性、基于传统题材和简练明了。

这些特征使得民间文学作品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间智慧、价值观和情感,对于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至关重要。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三、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与神话 : 1、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原 始人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 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2、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 神,神话以人拟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 是神而是人,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 区别:1、民间传说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
三、歌谣分类:
(一)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
1、情歌:据有些学者的看法,大概最早产生
于对偶婚与对偶婚从夫居的一夫一妻制的交 替时期,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更加脍 炙人口的一种。
2、生活歌:反映人民一般的社会家庭生活和
日常劳动生活的各方面,尤以表现农民和妇 女生活的为多 。
3、劳动歌:
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号子,以与
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 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广义的包括在劳 动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采茶歌等。一般 对劳动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但无明显的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 奏。广义的劳动歌,有时也可归入生活歌中。
4、仪式歌:
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由儿童自己创 作以及由大人教唱但内容符合儿童生理心理 特征和理解能力的歌。广义的还包括由妈妈 奶奶等教唱、反映旧社会大人特别是妇女生 活情感的、但由儿童传唱开来的歌。
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
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练语儿歌等。
(二)民歌的形式与分类
根据民歌的句式、章法、韵律、唱法等表现
第二章 传说
一、传说的概念
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
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 的传奇故事。(广义) 民间文艺学的定义: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 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 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 文学,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集体性一、集体性的含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享用和传承的特殊文学。

集体性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

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

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就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

这样劳动人民是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者,同时也是它们的修改者、传播者;是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同时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听众。

民间文学总是牢牢刻在人民的记忆中,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伴随着人民的集体生活,为人民这个伟大的集体所珍爱和保存。

也正由于此,民间文学中沉淀着很多集体的东西。

正如一首侗歌所唱的:“唱歌不是人发颠,也是前朝古人传;—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再如一首歌谣所概括的:陀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两个传性;我嘴生叶,他嘴里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苹果姑娘・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二、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上,主要有一下儿种悄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劳动人民往往在一定的场合,如集体生产或集体生活场合,进行你一句我一句的集体创作。

2、由个别人创编出雏形,再由集体完善集体分工的形式,有人先编出了故事梗概,有人给它添枝加叶,还有人把它改成韵文的唱词,乂有人给它配上曲调,这样就构成了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小戏等作品。

【例子】《一个故事的产生》也是如此。

【查阅《楚风》1983第3期】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

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

”【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群众中的某个人或把前人的口头艺术继承下来,或把群众中断片的素材及许多口头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综合,形成完整的作品,传给群众,流传开去。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和等特征。

2.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内容的特征直接人民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流传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民间文学的淳朴性;民间文学的总体特征立体性;民族性。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于联系分为两方面: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举例《水浒传》;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再加工创造,举例。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文学在内容与形式方面有很大歧异。

但这两种文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从来源说,它们的共同根源是原始文学。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的一些种类——神话、歌谣、传说大抵已经产生,这是氏族和部落大众共有的文学。

阶级社会形成后,替上层阶级服务的文艺专职人员以及史官、诗人和宗教执行者产生了,文学日益书面化。

与原始文学的传统距离远了。

但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因为被剥夺了文字的使用权,基本上仍沿用着原始文学的传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前进加以变化。

这两种本来同一发源的文学的性质和面貌,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形成对抗或对立的状态。

另一方面,这两种文学又互相影响。

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书面文学的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体裁,往往也是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成的。

至于书面文学取材民间文学或用它作“词藻”的,就更多了。

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多少对民间文学起过一定的影响。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4.AT分类法含义AT分类法:1910年芬兰学者阿尔奈对北欧故事中相同情节的异文进行清理,出版了《故事类型索引》一书,随后汤普森又对此索引进行了修订和扩展,国际学术界对这个版本简称为‚AT分类法‛,特点是以情节作为分类依据,将同一民间故事类型中不同文本的结构加以抽象,分门别类编上序号。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卫灵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sou哉?”——《为政》第三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口头性1.含义: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

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极富形象性、立体感,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独特魅力。

口头性虽是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不是民间文学独具的特征。

故辨别是否为民间文学作品必须与作者、作品内容及艺术特点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才能划清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界限。

-----------田汉有一组民歌体的《钢铁颂》,一时间广为流传:读书生产两无双,不再苍颜恋书窗。

中国正多新榜样,炼钢炉前学肖邦。

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195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组《孩子的诗》,其中一首写道:“别看作者小,诗歌可不少,一心超过杜甫诗,快马加鞭赶郭老。

”----------郭沫若写了一首诗答作者:“老郭不算老,诗多好的少。

老少齐努力,学习主席毛。

”田汉郭沫若------《贪吃妇人不做家》贪吃妇人不做家,贪吃懒做笑呵呵。

堂前有地不肯扫,桌上灰尘用手拖。

客人来了慢腾腾,半碗灰尘半碗茶。

日里东家走西家,夜里点灯纺棉纱。

三年纺个鹅卵苎,四年纺个菜头纱。

菜头纱啊菜头纱,老鼠拖去当尾巴。

-----《懒汉歌》天光露水白蒙蒙,等等日昼日头红。

日昼日头猛蒸蒸,等等黄昏开夜工。

黄昏蚊子千千万,不如明天起五更。

----《放卫星》社社队长放卫星,亩亩早白超万斤。

十亩并作一亩算,连壳带草夹湿称。

书记戴上光荣花,社员饿成一条筋。

2.形成原因:口语一直是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的主要媒介,导致它具有“口语化的风格”。

所谓“口语化的风格”是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通过口语创作和流传,形成了一套与口语相适应的艺术技巧、创作形式和语言风格。

文学常识《民间文学小常识》

文学常识《民间文学小常识》

《民间文学小常识》1、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

它的主要体裁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

民间文学一般是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2、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面有他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通常便称作民间文学的特征,而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流传的特殊的文学,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愿望,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会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就构成了它的集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同时是以口头语言为工具进行创作和传播的,它是存在人民口耳之间的活动着的文学,又被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因而口头性也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然而然变动的特点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区别的重要标志,这就是它的变异性特征;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故事的主干、创作的手法和格式等,世时代代传承下来,使民间文学延绵不断,这就是它的传承性特征。

民间文学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集体性和口头性特征,对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变异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从集体性、口头性作用于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又印证了集体性、口头性的重要意义。

这四个特征联系起来就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创作、传播方面的区别,同时也成为辨别民间文学的重要标志。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

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

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

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

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

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

还说它“哭之哀”。

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

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

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

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

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1、口头性的含义: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

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第一章民间文学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有四个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其含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口头创作,二是口头流传,三是口头保存、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文学、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造成口头创作的发达局面、第二,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还在于,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传统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口头性造成的、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群体性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形成方式上,民间文学是民众群体创作,群体传播,群体加工,群体保存的、第二,在内容上,民间文学反映特定群体的生活,思想,感情,观念等、第三,民间文学集中体现特定群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传承性指民间文学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上的传承性,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都有其主流倾向和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骤然发生根本,彻底的变化,这使民间文学有一些常见的主题和人物类型、第二,指民间文学长期以来惯用的艺术形式,包括情节构造,讲述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都有相对稳定的传统形式,成为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

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产生变异性的原因,首先在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是口传心记,没有固定的文字形式,它所经过的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再创作者,这使作品必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二,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主要是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的不同,会使作品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作品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第三,作品在某一社群的流传过程中,传播者的个人因素和在场听众的反应也会造成表述语言,情节构成等方面的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

它是伴随着民众生活的一道生长、发展的,因而它本身蕴含着民间文化的诸多要素,在其形成机制、存在状态及文化功能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作家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有它自己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作家的创作,主要以个体方式进行;民间创作,则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

民间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

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

一个作品的产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各种劳动号子、锣鼓秧歌不必说,即使最初是由某个人单独创作的作品,一经流传,便自然地归属集体所有。

而且,创作主体、对象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位置常常是可以调换的,今天,他是一个故事的听众;明天,他又成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后天,第三者也许会把前两人一起编进故事里再去传讲。

这样,劳动大众都可以是创作者,但谁也不是某篇具体作品的专利者。

二、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众的口头语言。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说笑话、唱山歌、猜谜语等,因此,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三、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特点。

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为其主要方式。

讲述、传播过程是动态的。

每一次传述,都可能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即使被记录入册,在民间口头流传时,仍会不断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民间文学永无定本。

四、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民间文学虽然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缘故,经常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然而,正因为如此,也使它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便民间文学代相递传,形成传统,这便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点。

如:远古的神话;历代帝王、良将的传说;各地山川风物传说;各种小调、山歌等等,在当代民间仍有流传。

特别是一些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白蛇传”的传说,“梁祝”的传说,“三国、水浒、西游”等故事,不仅能以相当稳定的形式继续活在民众口头,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传播。

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2011-03-06 14:40所谓民间文学,它不同于书面文学,也不同于文学作品,它是对劳动大众的创造力量、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的一种现实的肯定,是民众精神生产的结晶。

它的创造活动常常是伴随着物质生产或者生活一道进行的,主要是劳动大众在劳动之时所作,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民间故事、歌谣首先体现的是劳动大众的一种自我抒发情感的欲望,但这种创作与流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润色加工而成,同时又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样式,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制作,久而久之,当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下来时,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那个所谓的创作者,而只能是一种集体的艺术结晶,具有集体性的首要特征。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是在民间流传的,它并没有固定的书面文字记载,而是在民众当中实行口耳相传,靠记忆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学,是通过民众的口头语言而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因而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它所代表的是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程度以及所体现的社会状况,人的认识能力深刻到什么程度,语言就能精确到什么程度,民间文学就是在语言发展的程度上体现其口头语言的独特魅力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民间文学的创作及流传也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

它的讲述、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形式,都有可能是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即使有的故事记录到史册当中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这样就导致了民间文学的永无定本的状态。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肯定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现着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但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日趋紧密,在一个地方所流传的故事模型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变异而成为另一种框架,形成新的民族故事的特色。

在这样的交流、润色、加工过程中,文学风格特色、艺术手法等的变化也导致民间文学的变异,这些主要是从横向方面来说的。

从纵向方面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民间所创作、流传的文学,体现着特定时期民间文学的特色,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很多的传统作品就会被经过改造,由内容、情节的逐渐丰富而导致作品主题的重大变化,体现出那个时代所独有的民众生活际遇、情感愿望等等。

从这两方面来看,民间文学所具备的第三个特征便是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第四个特征是传承性。

我们知道,直到今日,仍然还有一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同时也有一些为民间文学做出一定贡献的民间故事家的存在,这归根到底是由于民间文学其本身的继承性所决定的。

不管它随时代怎样的变化,其自身内部总有一些稳定不变的因素存在,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能够让后人一代一代的继续传承下去。

当然不可否认,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会被人们自然的淘汰,有的也会因为人为的删减而失传于世,但总还是会有一些经典的故事被稳定的流传了下来,如“白蛇传”、“水浒”、“西游”等故事,它们总能穿越时空的限制而代代相传,并且这些故事不仅以稳定的形式继续在民众口头中流传,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在传播着。

以上我们是分开来讨论这四个特征的,但从具体的创作、流传过程来看,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由口头的语言在民众集体中讲述流传下来,其中也就会夹杂着变异的特征,能为后人所熟悉的民间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性的体现。

总之,民间文学是一种带有浓厚传统性的文学现象,它在创作、流传方面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不能够孤立地看待的,它的这些特征是民间文学独特标志,因此我们在欣赏、评价具体的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民间创作自身的规律,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标准,更好的继承、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学。

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及其相互影响有哪些表现?来自各个不同群体的民间文学,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在题材、内容、手法、形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相互借鉴。

在流传中被各个民族所吸收,改造,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

首先表现为一源分流的亲缘民族中保存找着一些共同的民间文学传统。

<苗、瑶两族共同拥有盘神话,以此解释他们的族缘,也是他们来自一源而分流的证明>。

一源分流而导致民间文学相似的情况,在其他同一语族的民族中也存在。

中国各民间文学的交融整合,还表现在汉语和汉族民间文学起到的某种“标准化”作用上。

汉语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成为“标准语”,使得这些民族无论是在共同的民俗节日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以汉语作为民间文学的共同载体。

这种以传统民间文学形式坏人以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民歌,早已突破了民族的界限,成为这些地区多民族共同的表达形式。

少数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不断被发现并迅速得到全国的认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⑶多元交融的复合性民间文艺美学具有多样的存在载体,或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水乳交融,是宗教人士念唱的文本;或与人生礼仪习俗相互依存,或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主体共同介入审美创造的过程,在现代传媒多样化的时代,民间文艺审美形态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特征更加突出了。

试谈梁祝故事的起源与变异中国梁祝文化网 2007年08月10日诸焕灿《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简称《梁祝》),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是优美的四大民间传统戏剧之一。

它以生动感人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封建制度压制下的男女青年,为婚姻问题展示了与封建势力竭力抗争的画卷,真挚地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自由、坚贞笃厚的爱情。

历史与传说由于梁祝故事(戏曲)的长期广泛流传,已使我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也广为流传。

那么,梁山伯、祝英台是否确有其人呢?笔者翻阅了众多的资料,证实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据《鄞县志》记载,北宋徽宗时,明州(宁波)知事李茂诚写过一篇《义忠王庙记》,其中记有:“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

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生,……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日:‘子为谁?'日:‘姓祝,名贞,字信斋。

'日:‘奚自?'日:‘上虞之乡。

'日:‘奚适?'日:‘师氏在迩。

'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相得。

……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

祝思亲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

”去拜访祝时,才发现祝是女的,就遣媒求亲。

但祝“已许鄮城廊头马氏,弗克”。

以后山伯任郧令,于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病死。

翌年春,英台出嫁路过梁山伯坟时,“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问知是山伯梁令之新冢,去祭奠而地裂,则出穴殉情。

丞相谢安曾奏表封为“义妇冢”,梁的阴魂又助刘裕平寇有功,以致被封为“义忠王”。

刘裕是东晋时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的部将,曾镇压了浙东地区的孙恩农民起义。

上面所说的“寇”,就是指孙恩起义军。

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的丞相,在《仙踪记略》中也有相同的记录:“东晋宁康年间,吴郡梁山伯、国山祝英台同学三年,不知祝乃女子,结为兄弟,寝食与俱。

梁为鄞县令,……卒,葬四明山下,祝往哭吊,墓忽开裂,祝坠下复合,仅露玄襟,从者褫之皆毁,旋化蝶类飞去。

”由此看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应是东晋穆帝至孝武帝时人,生活在公元352年至373年之间。

梁山伯在求婚不成之后,曾出任了鄮城(即今鄞县)的一个小县令。

在县令任上病死,死后就埋在城西门口外。

至今宁波市鄞县高桥尚有梁山伯庙旧址及墓址。

看来,不仅梁山伯、祝英台,就连马家及马氏子也可说是实有其人的。

既然都是实有其人,那么梁祝的传说及戏剧是否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呢?历史传说是劳动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或文学的简单记录)文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但是它不等于历史。

它有着历史的依据和凭借,但它又有着成为这一传说故事的过程。

在这个传说的过程中,又深深地烙下了历史真实的痕迹。

梁祝也同样,既有着历史真实的痕迹,又有着它作为一个传说故事的发展过程。

以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直接的著录只有宋代以后的,宋以前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间接材料。

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中“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著录。

这仅仅是简略的记事,没有情节,不能算作传说故事。

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里,才有了极简单的故事梗概:“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山伯,字处仁。

祝先归。

二年,山伯访之,乃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

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