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和其作用
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谈谈叙事作品中怎样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正面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从肖像描写看性格。
俗话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
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从语言描写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从行动描写品性格。
动作描写,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写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孔已己》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在酒客的讥笑声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画出孔已己对酒客们的不屑和自己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描写知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可以折射出人物性格。
如《最后一课》描写小弗朗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人物描写及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描写及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是一种文字创作方式,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则是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分析和理解,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在特质、价值观和情感状态,以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发展。
下面将以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人物为例,进行人物描写及形象分析。
第一位人物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个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同时也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之一、他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丰满。
首先,从外貌上来看,贾宝玉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少年,有着三红髻、水灵妙目、冰肌玉骨等形容。
他的外貌给人一种纯洁无暇的感觉,正如王熙凤在书中描述的:“一种人物,只怕是天生的,怎么想不状,你别看他还不上台面,到后来也过得去的。
”贾宝玉外表的美丽和与众不同,也成为他被众人追求和宠爱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性格上来看,贾宝玉是一个敏感而浪漫的人物。
他善于感知外界的气氛和他人的情绪,并能做出对应的反应。
例如,他喜欢音乐、诗词和绘画,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对花草鸟兽十分喜爱,经常和黛玉一起赏花、玩耍,这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再次,贾宝玉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物。
他在一生中经历着许多离愁别绪和痛苦折磨,例如与黛玉的非离非忍,与晴雯的情意绵绵等。
这些情感与贾宝玉细腻且优雅的性格相互呼应,使他显得更加有血有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贾宝玉的痛苦经历也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推进力量之一最后,从角色功能和发展上来看,贾宝玉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剧情的作用。
他天真烂漫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遭遇,使他成为了整个贾府中家族问题的焦点和矛盾的制造者。
他的遭遇和内心的抗争,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矛盾和困境。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和经历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第二位人物是《1984》中的温斯顿。
温斯顿是一个勇于思考和反抗的人物,同时也是整个故事的受害者和反抗者。
首先,从外貌上来看,温斯顿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性,身材消瘦,面容黝黑,有一对表情严肃的眼睛。
重难点05:人物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分析(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重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重难点五:人物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试牛刀】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
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
”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
父亲背着一大摞(luò)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
”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
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
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
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
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
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竿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
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
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
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竿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
”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
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专题01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含解析)

专题01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思路导航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故事中的中心和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绘和深入剖析,作家们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塑造和作用。
一、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1.主人公主人公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们通常是故事的核心和主线。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外貌、性格、思想、行为和言语来塑造他们。
主人公的形象必须具有独特性和鲜明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情感共鸣。
2.配角配角是主人公的衬托和补充,他们能够丰富故事情节和展示主题。
作者通过描写配角的性格、经历和与主人公的关系来塑造他们。
配角的形象可以是善良、勇敢、聪明或者阴险、自私、愚昧等,以突出主题和推动故事发展。
3.反派角色反派角色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是主人公的对立面。
通过描写反派角色的恶毒行为、阴险手段和冷酷心态,作者能够激发读者的敌意和愤恨,同时凸显主人公的英勇和善良。
二、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1.推动剧情发展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剧情驱动力,他们的冲突、对抗、合作和追求使得故事发展得井然有序。
主人公的决策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故事的进展,而配角和反派角色的出现和行动则为故事添加了更多的情节和张力。
2.表达主题和观点人物形象是作者表达主题和观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塑造不同性格、思想和行为的人物形象,作者能够传递出关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读者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3.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优秀的人物形象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
读者可能会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对配角的助力感到欣赏,对反派角色的恶行感到愤怒。
人物形象的情感触发,使得读者更加投入和体验到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4.展示人性和社会人物形象能够展示出人性和社会的不同面貌。
通过塑造各种性格和行为的人物形象,作者能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社会的丑恶和善良。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构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外貌描写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身高、体态、容貌以及着装风格等。
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而对其性格及背景进行推测。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
他身材清瘦,面色白净,眉目清秀,给人一种文静而不失英气的感觉。
他通常穿着丝绸衣物,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
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宝玉温文尔雅、富有灵气的形象。
二、言行举止人物的言行举止是表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以及思考等,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情感、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
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他是一个充满挣扎与坚韧的青年。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祥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努力谋生。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从不放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读者。
三、内心世界除了外貌描写和言行举止,作者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形象。
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以及内心矛盾等,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与成长过程。
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读者得以了解他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
福贵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对幸福的追求,使读者对他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与共鸣。
四、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以及相互影响等,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格列佛游记》中的里卡多为例,他与主人公格列佛的互动关系将他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里卡多机智聪明,常常用言辞来挑战格列佛的观点,引发激动人心的辩论。
通过与格列佛的对话交锋,里卡多的形象更加鲜活,为整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精彩的情节。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家创作的灵魂所在,是作品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元素之一。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等方面,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中的人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塑造的技巧和作用。
首先,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包括外貌描写、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方面。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比如,一位身材高大、面容阴沉的男子往往会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而一位身材矮小、面容和蔼的女子则可能让人觉得亲近和可爱。
通过外貌描写,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其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决定了他的言行举止和命运走向。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一个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人物往往会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个悲观消极、狭隘刻薄的人物则可能会因小事而大动肝火,陷入无休无止的抱怨和自怨自艾之中。
通过性格特点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命运走向也能有所预测。
此外,人物形象的情感变化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人物的情感变化往往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内心世界的冲突而产生的。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比如,一个一开始冷漠孤僻的人物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之后,逐渐变得热情开朗,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善良;而一个一开始热情奔放的人物在遭遇挫折和背叛后,逐渐变得冷漠孤僻,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善意。
通过情感变化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成长历程和内心变化,对人物的命运走向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情感变化等方面,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在文学作品和各类写作中,人物描写是塑造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人物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运用和分析,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技巧。
一、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主要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五种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姿态、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写。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特点等。
例如,“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坚定和果敢。
”这段描写让人对“他”的形象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可能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等语言的记录。
它能够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和经历。
比如,“‘我一定要成功!’他握紧拳头,大声说道。
”这句话表现了人物的决心和斗志。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刻画。
通过动作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像“她轻轻地拿起笔,眉头微皱,认真地书写着。
”这里的动作描写体现出她认真专注的态度。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它能深入展现人物的情感、想法和动机。
比如,“他心里忐忑不安,想着:这次考试要是考砸了,该怎么办?”让我们了解到人物的担忧。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
能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让人感受到他的愉悦心情。
二、人物描写的作用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要明白这些描写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各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人物的模样和性格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可以引发故事的发展和转折,使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3、揭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社会背景、人性善恶等主题,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
人物形象分析与描写

人物形象分析与描写一个成功的故事离不开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深入分析,读者能更加容易地理解、认同并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本文将探讨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描写方法,以帮助读者创作更为有趣、丰满的故事。
1. 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整个故事的基础,必须刻画得准确、生动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以下是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要点:- 外貌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可以形象地构造出人物的容貌特征。
但这并不仅仅是描述人物的外表,更是为人物性格、经历等方面作铺垫。
- 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他们行为和决策的基础。
绘制人物的性格轮廓非常重要,包括他们的积极品质、缺点、恐惧和愿望等等。
- 经历和背景:人物的经历和背景是塑造他们的重要元素。
通过描写人物的过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态度、动机和人生观。
- 对话和行为: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是表达他们思想和性格的方式。
通过创造具有个性的对话和行为,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2. 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角色关系。
以下是一些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人物关系分析: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和故事的发展。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冲突,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 人物心理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
- 角色发展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发展是塑造他们性格的重要因素。
分析人物从开始到结束的转变,可以帮助读者体会到人物成长和故事的进展。
3. 人物形象的描写技巧高质量的人物描写技巧可以使读者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以下是一些人物描写的技巧:- 多感官描写:利用不同的感官描述,例如视觉、听觉、嗅觉等,丰富人物的形象,使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
- 比喻和隐喻:运用比喻和隐喻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想象力和表现力。
小说阅读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一般通过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鉴赏小说的形象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直接描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产生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小说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
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包括物象)。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抻面[注]阿城铁良是满族人。
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要干活儿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
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一个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
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
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
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
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
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
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
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
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二、知识梳理:要想理解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首先就要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般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说话腔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
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
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教养、爱好、经历和遭遇等,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气质。
如鲁迅《故乡》中的对中年闰土形容憔悴的肖像描写,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痛苦、贫困生活。
语言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意表”。
读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的。
因而要揭示人物的精神、性格,就必须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如《故乡》中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除了极精彩的几笔肖像描写外,主要是写她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高度典型化的小市民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所想所思的内心活动的描写。
好的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语言行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多次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表现“我”对“车夫”的崇敬和“我”在车夫光明证直精神的感召下,勇于同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作斗争的自我解剖精神。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的具体描写。
描写时一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二要注意人物神态表情的变化。
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很多,可由人物直接倾吐,即通过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现;也可以由用记叙性语言来描述;还可以用比较曲折的方式,如写梦境和幻觉等来反映。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
在文学考试中,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常常成为考题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物描写方法以及应对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一、人物描写方法1. 外貌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如身材、面容、着装等,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直观的感知。
例如,可以描述一个女主角的娇小身材、如花的面容和华丽的服饰,从而呈现出她的美貌和高贵。
2. 行为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态度以及所做的事情来展现其性格和特点。
例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自信地走路、坚定地眼神以及从容的举止,表达出其自信和坚定的性格。
3.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展现其性格、情感和价值观。
例如,可以描写一个人物用文雅、有深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凸显出他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
4. 内心描写:通过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和感受,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可以描写一个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感受,让读者对其情感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5. 环境描写:通过描述人物所处的环境、与之相呼应的描写手法来衬托人物形象。
例如,在一个阴暗的环境中描写一个人物光明磊落、秉正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二、作用答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关于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及所给出的文本背景。
2. 确定人物特点:通过对题目提供的文本材料和相关内容的分析,确定人物的特点和形象,这将有助于回答后续问题。
3. 整理思路:结合人物的特点,根据题目需求,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或者是主题的顺序对人物描写方法进行整理,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答题思路。
4. 举例说明:在回答题目时,可以通过引用文本片段或者自行创作情景来具体展示人物描写方法的应用和作用。
例如,可以引用文本中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语句,或者通过创作对话来展示人物的语言描写。
5. 结合情节分析:除了描述人物形象外,还要分析人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及其作用●考点讲练【考点2011】①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1年河南省)《漓江情韵》②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011年乐山市)《大医仁心》【考点讲析】分析记叙类文章(包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等细节之处,还要注意侧面描写或者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特点的映衬和烘托。
记叙类文章中的描写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另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则分别在以上两类描写中有所体现。
(环境描写的作用见“考点八”部分)阅读记叙文的描写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作者是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的;②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的;③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人物描写的作用:(1)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
(3)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
【考点测试】一、2011 浙江衢州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呢。
”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
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
“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
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
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
”老张媳妇说。
人物形象分析及人物作用 课件(共25张PPT)

“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②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 拼搏努力的决定。
朋友到处找也找不到钥匙,只好找刀钳帮忙。他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有黄的, 有红的,有蓝的;有的新,有的旧,有的破;有的只是一页纸,是最老式的存单。这些数一数,总共七十二 本(张),存款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大多是一万的整数,累计八十三万多。
朋友讲,当他看到这些摞起来要排成两列,否则就要坍倒的存折时,完全傻掉了。他瘫坐在父亲的床上, 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
路 些特点直接用文字点出来,同学们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
最后,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等,谋求从侧面突破,多角度解读该人物
形象,力争完备地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题方法
事件提炼法:人物总要做事,通过文章所写的与该人物有关的事件, 概括人物形象。 言行提炼法:文章中有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从这些描写的文字中,也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关键词句法:文章中有些总领句、过渡句、段落中心句,以及开 头段、结尾段中的某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点明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拿来用。 侧面解读法:有时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也是对题 目中要求分析的人物的一种烘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 物的评价或反应,提炼出该人物的形象特点。
“七十二本存折”是情节的关键所在,是情感的寄托所在,这“七十二本存折"里,饱含的是深 深的爱子之情。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作者的创作能力和思想。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本文将介绍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外在形象描写分析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人物的外在形象描写。
这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身体姿态等。
通过仔细描绘人物形象的细节,我们可以窥探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意图。
例如,小说中提到主人公身着朴素的衣服,外貌平凡,这可能暗示主人公是一个普通人,与普通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内心世界描写分析除了外在形象描写,小说中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梦想等方面,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
通过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发展轨迹。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个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物有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其行为和决策也将受到这种内心矛盾的影响。
三、语言和对话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通常通过语言和对话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和对话方式,我们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
例如,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可能表明他是一个幽默的人,或者他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等。
四、角色关系分析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之间的友谊、亲情、爱情、敌对关系等。
这些关系对于人物形象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行为和事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参与的事件来展现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我们可以洞察到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特定刻画和表达。
同时,通过分析人物参与的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和发展。
小说是以人物为核心的文学形式,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作者的创作和思想。
通过分析外在形象描写、内心世界描写、语言和对话、角色关系以及行为和事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拓展我们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人物描写及人物形象分析

方法探究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 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 关上的电梯门。 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 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 惧心理。(2分)
方法探究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⑩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 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 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 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 答案: 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 的高贵品质(1分)。
答案要素:描写方法 表达效果
2011年这类题型的主要提问方式:
例1.(2011·鸡西·《拔下钥匙》)第⑩段画线句子 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例2.(2011·遵义·《趴下》)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
? 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3. (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 ⒀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例4.(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请分别说 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例5.(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 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009·《前方遭遇塌方》)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 析
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010·《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13段加点词语
结合
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具体
(2011·《漓江情韵》)文中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②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 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 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 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 完美地离去。 ③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 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 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

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有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能够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很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实行刻画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十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及其作用(难易程度:★★)●考点讲练【考点2011】①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1年河南省)《漓江情韵》②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011年乐山市)《大医仁心》【考点讲析】分析记叙类文章(包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等细节之处,还要注意侧面描写或者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特点的映衬和烘托。
记叙类文章中的描写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另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则分别在以上两类描写中有所体现。
(环境描写的作用见“考点八”部分)阅读记叙文的描写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作者是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的;②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的;③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人物描写的作用:(1)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
(3)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
【考点测试】一、2011 浙江衢州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门铃响呢。
”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
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
“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
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
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
”老张媳妇说。
“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
“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
”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
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
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
“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
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
“早啊!”老张媳妇说。
“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
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
”“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
”“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
“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
”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
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
“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选自《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1.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50字内)(4分)示例一:收到对门送来的绿豆糕,老郭夫妇猜测她的用意,其实,老张媳妇只是为了让他们尝尝绿豆糕的味道(或许只是乡下的一种习惯)。
示例二:对门送来一碗绿豆糕,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第二天老张媳妇告诉他们真的没有什么事。
示例三:老张媳妇按乡下的风俗给对门送去一碗绿豆糕,结果老郭夫妇以为她有什么事,这让老张媳妇很不明白。
2.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3分)( 考点十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及其作用)老郭媳妇认为来自乡下的老张媳妇送绿豆糕一定是有求于她,很世俗很势利;她为了一碗绿豆糕一晚上睡不好,担心自己被人利用,谨小慎微;她不相信老张媳妇真的没事,多疑猜忌;她明明担心老张媳妇会给她带来麻烦却口是心非假装热情,虚伪不真诚。
3.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3分)“灌”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豆糕麻油香味的浓郁,又暗示了绿豆糕代表的老张媳妇淳朴真诚的邻里情谊所带来的强烈冲击。
4.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及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
(3分)示例一:有必要,作者这样着意交代人、物、风俗都来自乡下显然别有深意,是为了说明乡下人待人真诚,乡下的民风淳朴,以此和以老郭夫妇为代表的城里人的自私世俗形成对比。
示例二:有必要,作者这样是为了说明老张媳妇这样的乡下人没有沾染上城里人的世俗势利,他们仍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民俗。
示例三:没必要,因为城里也有友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人与人的隔膜根源不在于城乡的差别。
二、2011 岳阳差一分钱(葛取兵)(1)父亲一定有心事。
(2)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3)父亲是在寻一个人。
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
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4)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
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象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
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5)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
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6)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
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 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7)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
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8)入秋。
温暖如春。
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
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
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锟饨担的敲梆声。
(9)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
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
父亲说。
(10)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11)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
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12)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
孩子嘛,难免。
(13)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14)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15)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
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
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16)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7)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18)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
教室里很寂静。
(19(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
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
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20)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
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21)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
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
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22)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
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23)从古镇回来。
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24)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25)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26)解铃还得系铃人。
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
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27)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
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1.文中第(4)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比喻、夸张。
(l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咳嗽的声音大,暗示父亲的病情很重了。
(2分)2.从全文看,文中(11)—(20)自然段记叙了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插叙。
(1分)交代了父亲心结的来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2分)3.文中(23)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考点十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描写及其作用)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1分)暗示父亲生命已快走到尽头,心结却仍未解开(或答解开心结的任务非常紧迫也可)。
(1分)4.文中多次提到像样的心结,父亲的心绪到底是什么呢?(2分)父亲的心结是找到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1分)并感谢她、报答她。
(1分)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3分)①父亲一直想找到三十年前那位曾帮助过他的妇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②父亲病重直至生命结束都不放弃寻找恩人,是一个执著的人;③父亲用捐善款的方式报答恩人,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人。
(结合文章内容,答出“知恩图报”或“懂得感思”即可得2分,还能答出执著、善良等即可得3分)三、2011 绵羊照夜白(16分)15年前,她丈夫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