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精神慰藉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随后,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以期为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日益严重。
空巢老人,即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他们面临着许多养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生活照料不足: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上往往缺乏必要的照料。
他们可能面临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差、疾病无人照顾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增加了他们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精神慰藉缺失:空巢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经济支持不足: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有部分空巢老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保障。
他们可能面临生活费用不足、医疗费用难以承担等问题,这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服务不足:在农村地区,针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服务相对较少。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康复、照料等服务,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养老问题时更加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绝大多数无人照顾,有的还要照顾孙子外孙等,劳动力和经济负担较重。
但是,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面还存在思想观念老旧、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观念有待转变。
留守老人受传统观念束缚,将福利机构养老看作是孤老、失独老人的选择,部分老人到福利机构养老后,认为会给儿女造成一种子女不孝的社会负面影响,形成精神负担;还有部分老人考虑子女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入住福利院会增加开支,加重子女的经济压力。
二是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现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虽然部分已参加过初级护理培训,但还有部分是由民政部门、村委会等从社会上临时招聘进来的人员,其管理、护理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其业务技能往往只能应对一些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务,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养老服务标准要求。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现在很多农村都建起了文化广场,但是利用率很低,无法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无法给农村老人提供一个较好的休闲娱乐环境,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难以找到排解郁闷、孤单情感的出口。
四是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生理因素,老人上了一定年岁后,各种疾病增多,加上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医务人员少,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老人一旦生病就常常缺医少药,无人照顾,加上家务劳动,还有的需要照顾子孙,常常小病拖大病。
二、对策建议一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尽管多数留守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里,而不想选择入住敬老院,家庭养老仍然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养老方式。
因此,一方面要从以德治家入手,成立村(社区)基层老年协会,督促子女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老为荣的良好风尚。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协议养老制度,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村(社区)老年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压力、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人被留守在农村,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不能得到保障。
本文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导致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提供思路和参考。
2. 原因分析2.1 社会层面•人口外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和工作,导致原本社区里的人逐渐减少。
•经济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家庭无力支付留下的老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开销,只能让老人留在农村过日子。
•偏远地理很多老人居住在偏远山区或村庄,因为交通条件不便,导致很难与家人联系。
2.2 个人层面•子女抛弃很多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法照顾到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他们无法在身边。
•子女离异一些老人由于子女离异或其它原因,无法和子女同住,只能留在农村生活。
•因病抛弃有些老人生病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被子女所包容,只能孤独地生活在农村。
3. 对策和建议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现状,下面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社会层面•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快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引导集体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社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保护,对那些恶意拐骗和侵犯老年人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法律处理。
3.2 个人层面•强化家庭责任与观念家庭成员应该加强家庭责任观念的重视,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使其能够享受到充分的生命福祉。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人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通过社会资源互动,来满足自身的社交和精神需求。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独居空巢老人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这些老人多是因为子女在城市打工或出外谋生,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并且面临着缺乏养老金及社会关怀的困境。
为了改善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帮扶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资助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关怀力度,建立社会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例如提供营养餐和医疗保健等。
政府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探望独居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互动。
其次,加强社区建设,提升老人社交活动的机会和质量。
农村地区的社区应该建设一些老年活动中心,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场所,让他们参与各类兴趣爱好的活动,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
活动中心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手工制作班和健身养生班等,以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并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同时,社区还可以设立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例如帮助购置日用品、照料家务、陪伴出行等等。
再次,应加强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健康关怀。
农村医疗资源匮乏,老年人往往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因此,应当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医疗设备和人员配置水平,为独居老人提供便捷的看病就医服务。
此外,应该加强对老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提供身体检查和医学指导,帮助老人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慰藉。
长期独处的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往往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度过晚年,应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派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探望老人,让他们能够倾诉心声,排解内心的痛苦。
同时,可以鼓励老人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集市、瓜果摊等,增添生活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
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空巢的局面。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不再和父母一起居住的老年人。
他们在经济上、精神上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如何让这些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成为了社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关怀让空巢老人能够安享晚年,首先需要的就是社会上的关怀。
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来保障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一些关爱活动,定期组织老人们进行健康体检、文艺娱乐等活动,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而普通民众也可以多为老人提供一些帮助,比如搀扶老人上下楼梯、帮助购买生活用品等,让老人感受到身边人的关怀和关爱。
二、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为了让空巢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比如提供饮食、医疗、文娱等服务,同时也要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老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应当鼓励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老年人法律保障为了让空巢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还需要加强老年人的法律保障。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
比如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养老金领取、继承权等方面的法律保障,必须要加强立法和执行力度。
还要加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教育,让老人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树立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要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就需要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的良好风气。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继承弘扬这一美德。
无论是政府、家庭还是个人,都要尊重老年人,尊敬老年人。
政府应当加大对老年人的政策支持,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家庭成员则要多关心老人,多陪伴老人,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个人也要自觉尊重老年人,热心帮助老年人,推崇尊老敬老的道德规范。
关于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提案
关于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提案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比例达到90%。
他们有的人已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人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
因此,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困难更多一些。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孤独无助大量农村青壮年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后,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水平也随之下降,从而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
这些外出者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空巢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影响,连精神慰藉也没有了。
2、生活困难据中国老龄委提供的相关资料,全国60岁以上农村老人占农村总人口10.92%,其中39.3%的人生活贫困,45.3%的人生活得不到保障。
目前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依靠田间劳作所得获取经济收入或依靠子女给予的生活费作为生活来源。
3、健康状况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有所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
由于“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低,处于有钱看病则生活费就无着落,若用于生活就无钱看病的状态,加之农村老人普遍存在着嫌医疗费太高而不舍得花钱看病的现象,由于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经常是最后导致病情加重,过早地进入疾病缠身状态。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家务、看病等生活困难和与日俱增的孤独感,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针对以上问题,提以下几点建议:1、对农村“空巢老人”所拥有的土地由村委会帮助其进行转租;也可以同时将外出打工子女的土地与老人的土地同时转租经营,提高土地的收益,以土地收益作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基础保障。
2、由村委会组织养老互助,由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及健康老人为疾患老人和高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提供互助服务。
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对提供服务的低龄、健康老人给予适当工资报酬。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巢老人是指因子女外出务工、留学等原因,无人照顾或照顾能力有限,只能独自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表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后,空巢老人无人照料。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卫生、医疗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照顾。
2. 心理孤独:空巢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缺乏亲人陪伴和社交活动。
长期的孤独感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 养老资源缺乏: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养老院数量有限,服务质量也较为欠缺。
4. 经济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多为退休工人,经济收入有限。
在子女外出工作后,经济来源更加困难,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原因1. 子女外出就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子女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选择外出就业,将空巢老人留在农村。
2. 教育资源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子女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也选择外出留学。
老人们则留在农村无人照料。
3. 社会结构变迁:传统多子女家庭逐渐转变为单独子女家庭,子女们分散在不同地方工作生活,照顾老人变得困难。
三、政府应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措施1. 建设养老院: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院的投资建设,提供养老服务。
要确保养老院的数量充足且服务质量可靠,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2. 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等渠道,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帮助。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空巢老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同时,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保证空巢老人的医疗费用得到覆盖。
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与措施
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与措施在中国农村,随着年轻人进城打工或者外出打拼,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留在农村生活,他们的孩子们不再归来,不仅仅是他们的陪伴和关爱,还有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成为空巢老人,缺乏更好的保障和照顾。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社会学问题1. 心理问题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心理问题。
由于缺少孩子的陪伴和相互照顾,很多老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和身心上的问题。
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老人,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2. 社交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农村,老人们在孩子和朋友之间难以建立更好的社交网络。
这可能导致许多老人在心理上陷入孤独和无助之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好的社区服务和社交网络,让老人们能够分享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联系。
3. 经济问题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金、社保、医疗保障和其他经济保障,许多老人在经济上十分困难,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和保障,以确保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二、解决方案1. 精神慰藉和社会关注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精神慰藉和社会关注。
这可以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机构来实现,他们可以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和关注,同时建立老年人之间的社交网络,鼓励他们多交流、多社交,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2. 经济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经济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和医疗保障。
政府应该提高退休金、社会保障金等福利金的发放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政策的覆盖面和水平,确保老年人在经济上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3. 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除了精神慰藉和经济保障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父母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群体。
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孤独等困境。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以下现状:
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饮食、照顾卫生等方面存在困难。
2. 身体健康问题: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照料和关爱,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也困难,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 心理孤独:长期独处的空巢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交流和陪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增加相关补贴和福利政策,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2. 社会关爱与帮助网络: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开展定期探访、陪伴和帮助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家庭关爱:子女应该积极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尽可能在周
末或假期回家陪伴长辈。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等,与老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4. 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娱乐、交流和康复等服务,增加老人的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5. 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医生定期到农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较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倡导、社会关爱和家庭陪伴等方式,可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农村空巢老人原因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原因和建议一、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本应安详晚年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二)生活寂寞最盼过年团聚(三)精神压力大教育子孙伤脑筋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
建新村的尹朝平老人无奈的告诉笔者:“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
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心声(一)孤独寂寞人老了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条件下,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
尤其是子女外出务工将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化为“肥皂泡”。
特别是独居老人,有话没处说,有苦没处诉,精神抑郁。
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廖生活。
(二)生活无照料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替请医生,卧病在床,身边无子女照顾,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生活极为不便和困难,孤独无靠。
(三)安全隐患多容易受到伤害随着空巢老年人身体肌能减退,有的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甚至身患疾病(残疾),常因日常生活行为导致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空巢老年人文化,生活环境因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犯罪,包括人身伤害、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如:某些保健品到农村的推销,导致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针对我县农村老龄工作的实际,为搞好农村老龄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大对农村《老年法》的宣传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全社会形成尊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
4、个人层面:农村空巢老人自身也应积极面对养老问题。他们可以参加村 里的老年人协会或互助组织,与其他老人一起分享生活经验和互相帮助;同时, 也可以通过、信件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此外,积极培养自 己的兴趣爱好,如园艺、书法、健身等,以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孤独感。
参考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老人面临着多重 养老困境,包括生活无人照料、精神孤独、医疗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次演 示将对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感谢观看
3、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关键所在。政府应该加强 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 的医疗保障制度,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选择。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
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家庭和子女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子女回家看望和照顾老人,提高他们的 家庭责任感。
2、加强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
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和支持,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等多种服务。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社区内的互助机制,让老人们之间互 相帮助、互相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1、生活无人照料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无人照料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 定居城市,老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有些老人甚至需要承担农活和家务, 导致生活压力巨大。此外,由于年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需要有 人照顾,但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结构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
其中,空巢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围绕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二、问题一: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空巢老人长期以来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
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或家庭结构变动等原因,导致空巢老人经常处于独居状态,缺乏亲密关系和社交伙伴。
长期的孤独感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加重其患上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风险。
(1)建立家庭支持网络:政府应鼓励并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纽带的强化。
通过媒体宣传或政策措施引导年轻人回归家庭、关注父母、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空巢老人主动寻求社交活动和参与养老院或居民委员会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减轻孤独感。
(2)社区邻里关系建设:加强公共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营造健康、友好、包容的社区环境。
倡导邻里之间相互照顾、关心与帮助的理念,促进自愿者组织和邻里联席会议等形式的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三、问题二:生活无保障与医疗困难除孤独感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生活无保障以及医疗困难这两个重要问题。
(1)解决生活无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补贴或福利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居民养老金制度,并扩大其覆盖范围,确保空巢老人有基本经济来源来满足日常开销。
此外,鼓励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向空巢老人提供物质援助,包括食品、药品等。
(2)改善医疗困难:针对空巢老人的医疗困难问题,政府可以引入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线上预约、送药上门等便利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的医保制度和免费或减免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诊治政策,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平价的医疗服务。
四、问题三:安全与自理能力下降空巢老人相比有子女陪伴的老年群体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和自理能力下降的挑战。
常见情况包括跌倒事故、火灾风险、日常起居困扰等。
(1)加强生活安全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及社区广播、电视栏目等方式向空巢老人普及生活安全知识。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就业。
造成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状况。
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现状,接着从4个方面论述了“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就业。
造成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状况。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生活在“空巢”中的老年人人数为23397300万,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
其中,农村“空巢”老人1632900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
【1】按照这样的比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那么,我国“空巢老人”总数就应为31502286人,农村“空巢老人”总数为21854459人,比第五次普查增加了近1.3倍。
其实按照这样的比例不是很准确,因为两次人口普查间的这1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巢”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所以现在计算的农村空巢老人人数21854459人,是一个最最保守的数字。
实际上比这个数字要高很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在加快,但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仍将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家。
农村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长久利益。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看看现在的老人就可以预见到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农村老人养老是应该重视的民生大事,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并且难于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类老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意义重大。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养老观念弱化,养老危机严重。
我国农村一直沿袭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人口思想受到一些负面的冲击,出现道德和信仰缺失的现象。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是社会中非常脆弱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他们的措施:
1. 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关爱,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提供医疗服务:老年人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因此,提供定期的医疗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医疗保健体系,确保农村独居空巢老人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照顾。
3. 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可以定期探访农村独居空巢老人,与他们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如,帮助做家务、陪伴购物、提供心理支持等。
4.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社交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此外,社区也可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5.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庭成员应该多关心、陪伴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6. 推广科技产品:科技产品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设备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
政府和社会应该推广这些科技产品,帮助农村独居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总之,解决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群体逐渐增多。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独立或者移居他处,老年人独自居住的群体。
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给予关心和关爱。
本文将从身体健康、心理需求、经济困难以及社交交往四个方面来分析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身体健康问题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增长,面临着各种慢性病和疾病的风险。
然而,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常常缺乏照料和监护,容易忽视健康问题。
此外,老人独自居住也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他们可能因为摔倒或突发疾病而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定期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机制。
2. 健康监护:子女可以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定期与医生沟通,保证老人的药物和医疗用品供应,并确保老人按时就医。
3. 定期家庭访问:子女应该经常回家看望和关心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必要,可以请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帮助。
三、心理需求问题空巢老人由于独居的环境,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他们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常常感到心理上的空虚和无聊。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如下:1. 心理支持:社区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处理情绪,缓解孤独和焦虑的感受。
2. 社区活动:组织各类活动,如健康讲座、户外运动、兴趣小组等,为空巢老人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
3. 互助组织:鼓励空巢老人参与互助组织,通过志愿者活动或社区服务,找到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
四、经济困难问题对于大部分空巢老人来说,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退休金或者养老金。
由于退休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医疗费用和吃穿住行等开支。
此外,空巢老人普遍缺乏劳动能力,无法靠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首先,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子女外出务工及城市化进程。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民子女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他们将自己的家庭迁至城市,而留下的父母成为农村空巢老人。
2.农村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较差,不如城市发达地区完善。
有些农村老人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只能选择跟随子女或者独自居住。
3.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变化。
传统观念中,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子女无法全部承担起这个责任。
农村家庭结构由多代同堂变为核心家庭,导致老人不得不独自居住。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提供适当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设施,提高老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和问题。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农村社区,并配备社区医疗站、养老中心和健身设施,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和社交环境。
同时,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和身体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精神上的负担。
3.加强老人关爱和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照顾、照料和陪伴。
同时鼓励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倡导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念。
4.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为农村空巢老人减轻经济压力。
例如,提供老年人福利金、优惠交通和医疗待遇等。
5.引导子女回归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子女回归农村居住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减少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以及引导子女回归农村等措施,可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家庭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显得尤为严峻。
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概述,包括“空巢”家庭的定义以及养老保障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1. 简要介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背景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人口流动趋势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空巢老人,指的是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或定居,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
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养老问题。
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关爱、推动家庭支持等措施,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
2. 阐述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从现实意义来看,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致使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养老问题突出。
解决对策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发挥政府责任;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改善个人观念。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对策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1、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是我国近年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自21世纪以来,伴随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普遍提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格局,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成为主流,联合家庭的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相比之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甚于城市,相关空巢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的“空巢家庭”数量持续增加。
2、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社会,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不断拉大,城市中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进行转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对于户籍制度的管辖有所放宽,农村人口的流动更加便利,中青年人口更容易在城市驻足,日积月累,形成农村老人留守,子女在城市务工的局面。
此外由于城镇在医疗卫生、教育工作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农村人口务工后多选择定居的方式在城市扎根,回流人口较少,两级分化严重,空巢老人数量自然不断增长。
3、社会风气与个人观念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了冲击,农村人口对于老人的赡养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代际间的交流减少,传统的家长地位受到削弱。
有些农村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选择自己主动搬出去居住,形成“空巢老人”的格局,度过独立、自由的晚年。
同时,子女外出务工后,与老人间的“代沟”加大,面对面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少,由于社会流动也导致了子女与父辈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隔阂,职业工作也由劳作转向不同领域的劳动行为,子女弘扬孝道的观念削弱,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影响增大,许多子女不但不主动赡养老人,反而把这种事当作负担,逃避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关于空巢老人帮扶救助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关于空巢老人帮扶救助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问题:1.照料护理问题难以解决。
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生了病后没有一个子女在身边,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因经济能力有限又请不起护理人员,全靠邻里之间帮助照顾,但无法照顾周全,“小病扛着,大病拖着”成为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面对病痛的选择。
2.生产劳作繁重。
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出去务工,收入不高,且有自己的小家庭要抚养。
为减轻子女负担,又不致于让土地荒芜,老人大多选择继续下田劳作或从事些手工作业。
一方面,可以实现部分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来源,维持日常开销。
3.精神慰籍缺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项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更趋于孩童化,更需要亲人的关心与陪伴。
但子女往往因为工作、自己小家庭等原因不能时常回来,有些子女甚至节假日都在加班或另有安排,老人常年处于孤单寂寞的状态。
二、工作意见及建议:1、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议进一步建全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投入力度,确保农村老人基本生活有保障。
2、加大对农村公益性质老年公寓的扶持力度。
通过用地优惠、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托社区资源,加大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投入,建立规模性老年公寓、敬老院,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一体等服务。
3、建议建立农村困难“空巢老人公益岗位”。
为一些困难失能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既能解决困难“空巢老人”无人照料问题,又能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
4、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让敬老爱老在农村蔚然成风。
一是开展“孝贤家庭”或“敬老模范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尊老敬老之风。
二是组织志愿者下乡慰问,开展帮扶活动,为“空巢老人”送上温暖。
三是结对帮扶,让村干部与“空巢老人”结成对子,定期上门走访,关心老人身体生活,解决老人实际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与对策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没有生育子女,或者有生育子女但因结婚后自立门户、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照顾,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具有少子老龄化、身体多病且精神空虚化、收入水平低且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困境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
农村“空巢老人”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且增长速度很快的弱势群体。
本文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一、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成因(一)城乡差距的拉大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背井离乡到城市中务工,因为在城市中务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在家务农。
城市中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中一些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产业。
而在农村,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土地被征用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开始向有需求的城市转移,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一份饭碗i。
随着这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剩下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更多的是一些被留下的“空巢”老人。
(二)家庭规模变小,小型化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20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改变了中国传统大家庭的结构。
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人口的减少,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模式。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8 年,我国家庭平均户规模为3.16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人,三口之家和两口之家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分别占全部家庭的30.68%和24.17%。
四口之家的比例为20.03%,单人独户和五口家庭比例相近,分别为9.14%和10.78%,六口及六口以上家庭只有5.20%ii。
家庭结构的这一重大变化,意味着未来的“空巢”家庭会急剧增加。
(三)农村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传统价值观念的变革。
现代的年轻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日渐淡化,对于孝道不再那么重视,农村中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他们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负担,一旦自己成家立业后,马上就和老人分开生活,逃避赡养的义务。
多子女家庭会互相推卸赡养责任,他们会以老人帮子女干家务、带孩子方面帮多帮少为借口,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给自己的姊妹、兄弟,最后老人落得无人赡养,独自生活的境地。
(四)老年人独立意识增强,自愿空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老年人的观念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他们渴望独立、自由的晚年。
同时,由于在价值观念、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子女存在较大差异,为了避免和子女产生矛盾以及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在住房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他们宁愿选择单独居住而不依附子女生活。
二、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和主要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
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现代转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但是,许多青壮年农民离乡离土,长期在外,很多都是夫妻一起进城务工,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没有生育子女,或者有生育子女但因结婚后自立门户、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照顾,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人iii。
农村“空巢老人”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且增长速度很快的弱势群体。
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特点:1.少子老龄化。
少子老龄化是两个密切联系但又相反的发展趋势,就是在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同时出生率则在下降。
可以说,少子老龄化是少子化与人口长寿化相伴共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从宏观上说,少子老龄化使得人口金字塔从传统的正三角形开始逆转成为倒三角形,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而需供养的老年人口却在增加。
iv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就是面临着少子老龄化这样一个社会问题。
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08亿的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
v一方面,“空巢”老人自身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关怀和照顾。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两个或者一个孩子,孩子进城务工后,只剩下老年人自己独守“空巢”。
2.身体多病且精神空虚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日益衰弱,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尤其是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长期较低的生活水平、较高的劳动强度和较差的生活环境会增加其患病的几率。
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空巢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
其中,健康状况差的占27.12%,患慢性病的占65.1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很大一部分人还多病缠身。
农村经济条件、医疗状况及护理水平都比较落后,“空巢”老人一旦患病,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也没有经济能力请人照料。
因此,很多农村“空巢”老人都面临着各种老年病的威胁vi。
这是身体方面的。
此外,由于“空巢”老人长年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也比较少,普遍存在精神空虚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伴有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等消极情绪,即所谓的“空巢综合症”,严重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收入水平低且劳动强度大。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
目前绝大多数“空巢”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还耕种着外出子女家庭留下的土地,与子女外出务工之前比较,“空巢”老人的农业劳动强度大大增强了。
有些“空巢”老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还长期从事一些诸如编织、拾废品、打零工等非农劳动,这更加重了“空巢”老人的劳动负担。
虽然“空巢”老人的劳动强度比较大,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大,且很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不是很好,从而导致其劳动能力偏低,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总体收入水平。
虽然进城务工的子女也会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费用,但是,总量却十分有限,很多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只能简单维持温饱。
此外,由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动性大,携带子女进城生活的成本高、子女就学难等原因,“空巢”老人“理所当然”成为外出子女的“托儿”对象。
照料孩子,一方面加重了“空巢”老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很多年轻夫妇仅仅提供孩子的学费,而对于生活费用却基本上由老人负担,这无形之中也加大了老人的经济压力。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措施(一) 健全社会保障,维护老人利益由于家庭养老的不稳定性长期存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要以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为依靠。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空巢老人利益。
首先,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建设进程。
只有建立强制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规,才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法律保障。
其次,要加大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投入,提高对空巢老人就医资金的支持。
只有保证政府资金足额到位,逐步减少农民个人出资比例,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最后,要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操作程序。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为了保证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能够按时足额领取低保金,要对低保金实行专款专用。
( 二) 借鉴成功经验,扶持空巢家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扶持政策对解决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有导向作用vii。
同样处在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做法值得借鉴。
韩国政府强调弘扬由家庭照顾老人、孝顺老人的传统价值观。
政府对与老人同住的人减免了部分遗产税和收入税,同时还提供家庭津贴。
政府期望通过家庭津贴和住房津贴等,减轻赡养老人的家庭负担,以提高其赡养老人的积极性,保持家庭照顾老人的传统viii。
据此,我国政府也可以采取激励办法提高家庭成员养老积极性。
例如,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特色招商引资,引导更多空巢家庭中的青壮年在当地就业。
对于在村镇打工并且照顾老人的青壮年,要在住房补贴、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鼓励。
又如从政策上鼓励二代、三代家庭成员就近居住,强化子女对空巢老人的赡养义务。
( 三)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落实日常生活照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也将越来越重。
孝敬父母、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随着农村家庭养老观念的改变,农村舆论道德压力的减弱,其所蕴涵的赡养责任逐渐由于子女对老人赡养义务的缺失,使得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感更加强烈ix。
和其他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相比,家庭是对空巢老人提供精神赡养和日常照料的最主要场所。
家庭成员内部的照顾具有天然优势,能保障空巢老人的经济生活和精神满足,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社会化机构不能替代的。
因此,农村要结合时代需求加强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宣传力度,强化家庭成员“孝道”与“责任”的统一,在弘扬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的同时推动家庭照顾的落实,从而切实提高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 四) 融入村庄生活,转变空巢心态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也应引起社会关注。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国老龄工作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空巢老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农村空巢老人要转变对晚年生活的态度,从思想上把对子女的依赖心理转移到村文体活动上,从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农村老人应走出相对封闭的家庭生活,参与丰富多彩的村庄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排解寂寞,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 五) 改进家庭养老形式,发展村庄养老服务我国的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同村邻里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
处于熟人社会的成员之间容易被动员起来实行养老互助,实现农村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发展社区服务具体落实到农村社会就是发展村庄养老服务,完善多层的养老保障体系。
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状态下,可以利用自然形成的村庄进行养老互助服务。
发展村庄养老服务既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又能满足空巢老人就近养老的意愿。
i郭爱妹、张戍凡.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ii崔婕. 关于统筹我国城乡养老保险的研究[J]. 当代财经,2011(4).iii任祥君,韩俊江.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2012( 1) :65 -67.iv全国老龄办.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N].天津老年时报,2009-02-11.v农村空巢老人现象面面观[J].百姓生活,2012(2).vi陈建兰:中国“空巢”家庭研究述评[J ],《天府新论》2008 年(2)vii杨丽,李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云南数据的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 3) : 21 -24.viii[6]谢泽宪.韩国家庭养老能走多远? [J].社会,2000( 3) : 57.ix唐庆鸿,苏希杰.空巢老人,谁来尽孝[N].中国青年报,2012 -07 -25( A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