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理论研究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 2.人格特征 3.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
(三)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匆忙与助人代价
旁观者在场
榜样的存在
去个性化:减少助人行为
减少匿名会增加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V.S.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 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具体分为: 一般情景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景下的利他行为 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 期待他人酬赏的行为。
反社会行为—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定义
侵犯是一种违反公认的社会准则,有意伤害他人和以伤 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
2、侵犯行为的分类
身体的——积极的——直接的:冲撞、殴打、开枪等 身体的——积极的——间接的:设置陷阱、指示刺客暗杀敌手 身体的——消极的——直接的:以物理的方式妨碍人家要做的事(静坐示威 、主张罢工等 ) 身体的——消极的——间接的:拒绝应该做的事 语言的——积极的——直接的: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 语言的——积极的——间接的:散布关于他人的流言蜚语 语言的——消极的——直接的:不回答人家的话 语言的——消极的——间接的:别人受到不当的非难时,不肯为其辩护。
侵犯行为
亲社会行为V.S.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有益于他人或社会 的行为,如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捐献、安慰和同情等 行为。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 的亲社会行为。
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 ,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另一类 是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
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百度文库 社会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人是社会的主体 个人并非孤立的 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
文化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方式和手段 文化的层次性(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人格
人格是在个人的社会化或文化濡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 各种生理、心理及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在特征在内 的完整、统一的系统;
反社会行为—侵犯行为
侵犯的本能论 挫折—侵犯理论 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
侵犯的社会强化 侵犯的观察习得
反社会行为—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
宣泄 惩罚与奖赏 自我抑制
第三节 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心理学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 现场实验
调查研究法-社会学
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报告人:王义汉 2014.5.30
目录
该报告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1、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特征 2、社会行为的分类 3、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 4、社会行为研究的新动向
第一节 社会行为的定义、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行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 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 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周晓 虹,1998)。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1、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3、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性别、年龄、个体特征以及助人者 的情绪)
情境因素(他人存在、时间压力、他人的利他 行为的师范作用以及先前的利他经验)
被救助者的特征(性别、年龄以及外貌) 社会文化背景
3.外部特征 受助者的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一个有魅力的求
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这种魅力不仅仅包括 人的长相,也包括人的穿着打扮。
4.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
些是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 太愿意帮助那些由于自身原因(如懒惰、过失等易被问责的原因 )而使自己面临困境的人。
社会刺激是指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 用。
社会客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情境,这是与某 个个体或群体直接发生联系的其他个体或群体。另 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行为的特征
主动性和受动性 外显性和内隐性(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个体性和群体性
社会心理学就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 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是的,给予帮助
不 不 不 不
他不需要帮助 我没有责任
太冒险了,我并没有好处啊 恐怕我不知道怎么做
助人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点 1、性别: 当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的时候,女性求助者更可
能得到帮助;当潜在的助人者是女性时,男女求助者 获得帮助的可能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可能跟女性更善于寻求帮助有关。 2、相似性 相似性越高,越容易获得帮助。 相似性产生喜欢,喜欢又产生帮助
反社会行为
也称侵犯行为或者攻击行为,它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 行为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
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社会交换伦 社会规范论
助人行为的三个理论及其比较
理论观点
助人动机
社会生物学 社会交换论
本能,帮助和 自己相似的人 是为了增加该 种族延续的可 能性
助人的代价与 收益作比较, 收益更大
社会规范论
回报、社会责 任与公正
助人发生的原因
因为我们有共同 的基因中就有帮 助他人的因子
提供帮助是因为 有收益
我们都需要帮助, 我们也有责任去 帮助他人以维护 社会公正
亲社会行为—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助人的决策过程
是否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 是的
我有责任去帮助他吗? 是的
我的行动值得吗? 是的
我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吗?
个案调查、访谈以及抽样调查
跨文化研究法-文化人类学
现场调察、生活史分析、心理测验和民俗与艺 术分析
第四节 社会行为研究新动向
社会学理论的广泛使用(例如)
米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哈贝马斯——理性如何成为可能(工具理性和
人格这个系统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境中的行为提供了 稳固、一致的反应模式;
具体的人格既包含了独特的个人成份,也包含了由个 人体现但又为某一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成份。
遗传与环境
进化论 家庭环境与文化环境
第二节 社会行为的类别
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助 人
行
为
亲 行社 为会
反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