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第四纪象化石演化与气候环境关系

合集下载

实习八 陆相第四纪盆地环境变迁分析

实习八 陆相第四纪盆地环境变迁分析

实习八陆相第四纪盆地环境变迁分析一、目的要求:认识影响第四纪盆地环境演化的主要方面,学会分析陆地第四纪盆地环境变迁的方法。

二、说明:在第四纪时期,盆地(或平原、以下同)是陆地上沉积作用盛行地区。

寻找、揭示第四纪盆地环境的变迁特征及规律,是在这类地区进行第四纪研究的根本目的之一。

第四纪盆地环境的变迁,实质上就是盆地环境在不同时期对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适应性演化。

表现为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古气候变化的波动性以及各种地质营力作用导致的沉积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制约着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

对盆地环境的分析,一般包括盆缘山前地带和平原区两大地貌区域。

既要认识其演化的同时性,也要注意沉积环境因地形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

而所谓盆地环境,主要涉及新构造环境、古气候环境及沉积环境三大主要方面。

1.新构造环境分析① 分析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认识新构造隆起区和沉降区的发生、发展原因极其表现特征。

② 研究盆地基底构造活动的继承性和新生性特征,分析内力地质作用对盆地发育演化的控制作用。

③ 分析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层状地貌发育特征及沉降区的岩相发育特征等方面的资料,揭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及规律。

2.古气候环境分析① 综合整理分析孢粉组合和动物化石组合资料,认识有机界生态环境体现出来的古气候特征。

② 综合分析粘土矿物、重矿物、化学全量分析及磁化率、磁化强度等方面的资料,认识无机界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③ 注意各种不同资料的吻合程度,对差异较大的要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④ 进行区域气候对比,对比时要注意研究区所处的纬度和高度与对比区的差别造成的正常差异。

3.沉积环境分析① 通过分析沉积物构成的地貌特征,认识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在地貌形态上的差别。

② 认识、对比各类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确定沉积环境标志,区分不同成因的沉积类型。

③ 对各类沉积剖面作垂向沉积相分析和平面相带分析,从宏观方面揭示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分布、变化的规律。

④ 对组构测量、粒度分析及电镜扫描的形貌分析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微观方面确定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形成时的动力条件,认识其成因类型。

四川盆地中,晚侏罗世木化石及古环境意义

四川盆地中,晚侏罗世木化石及古环境意义

四川盆地中,晚侏罗世木化石及古环境意

晚侏罗世木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晚侏罗世木化石是地质学中最重要的实物证据,它们是在侏罗纪晚期形成的木质化石,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

木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侏罗纪晚期的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晚侏罗世木化石的主要类型包括树木,灌木以及支撑植物,它们丰富了四川盆地中侏罗纪晚期的古植物多样性,为研究侏罗纪晚期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证据。

根据晚侏罗世木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侏罗纪晚期,四川盆地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树种主要是针叶树和阔叶树,植物群落结构较为复杂。

通过晚侏罗世木化石的研究,还可以得出一些有关侏罗纪晚期气候环境的结论。

例如,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湿度也比现在更高,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森林覆盖率也较高。

晚侏罗世木化石对于研究侏罗纪晚期的古环境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提供了有关古植物多样性的线索,而且可以为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实物证据。

此外,晚侏罗世木化石还可以为研究其他地质时期的古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晚侏罗世木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侏罗纪晚期的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保护古环境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第四纪冰期与古气候变化研究

第四纪冰期与古气候变化研究

第四纪冰期与古气候变化研究人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过去的环境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对于第四纪冰期的研究,则让我们对于古气候变化的了解更加具体和详尽。

第四纪冰期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是指出现在距今700万年至2万年之间的一段冰冷时期。

这个时期分为若干个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地球温度下降,极地及高纬度地区的冰川活动频繁,而间冰期时则变暖,冰川退缩。

之所以被称为第四纪,是因为科学家将地球历史分为四个时期——远古、中生代、新生代和第四纪。

在第四纪这个时期中,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发生了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更新世冰期和末次间冰期。

那么第四纪冰期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家们认为,冰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季节性和年际波动等气候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太阳辐射强度等外因也对气候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然而,冰期的具体形成机制尚不为人类所完全了解。

冰期的存在对于地球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冰期期间,地球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平面下降、河流水量增加等都是其影响的结果。

另一方面,冰期也对人类的生活和进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的祖先——早期智人和现代人类在冰期时期需要面临寒冷的气候和资源的匮乏。

因此,他们必须学会适应并应对这些挑战。

这也促使人类发展出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工具,为我们今天的文明进程奠定了基础。

要研究第四纪冰期和古气候变化,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核心样本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川、湖泊和海底沉积物等样本,得到了有关古气候的信息。

根据这些样本,科学家们可以分析其中的古气体组成、沉积物成分和古生物遗骸等内容,从而了解到古代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

此外,地质学、地貌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古气候信息。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了解到了第四纪冰期和古气候变化的一些重要发现。

成都平原区第四系研究的一些思考

成都平原区第四系研究的一些思考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成都盆地(平原)第四系专题研究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成都盆地(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接合部位,东至龙泉山西麓,西缘龙门山前山之边,南抵总岗山西北坡,北东濒临川中红层丘陵区,为轴向呈NE30 ~40 展布盆地,面积大于达8400km 2。

目前开展的龙门山地区5 幅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区覆盖了其中的大部分地区。

成都盆地(平原)晚新生代,主要是第四系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脉大幅度抬升,盆地边缘急剧下降,形成了一套厚度较大、成因类型多样的第四系堆积物。

长期以来,对成都盆地(平原)第四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成因类型、新构造运动的方式及特点以及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受到工作的目的和水平、地质理论与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成都盆地第四系研究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四系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化、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与成都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以及盆地内部新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及隐伏断裂对盆地形成发育的控制与影响,以及断层的活动性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的研究。

本次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查明成都盆地第四系的组成特征、形成年代、成因类型、新构造远动的特征等,揭示第四系地层中蕴含有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

二、研究现状对成都盆地第四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李春昱等调查四川地文、地形时,就涉及到成都平原,侯德封等(1939)曾针对四川盆地内的“阶段地形” ,归纳划分出六个地文期。

此后,李承三等亦作过类似调查与划分。

解放后,对成都平原的地质调查日渐加强,不少单位进行过晚新生代地质范畴的专题研究。

其中主要的有四川盆地第四系调查(刘兴诗等)、成都平原水文工程地质勘察(成都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区地震烈度调查等。

对盆地成生时间、形成机制、堆积层的时代归属和成因类型、新构造运动等方面提出过不同的见解。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论述第四纪中国新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摘要: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均属于离人类出现最近的地质时期,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分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分别阐述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对生物特征与分布的影响。

关键字:新构造运动、第四纪气候、地貌、生物特征及分布特点新构造运动是第三纪以来所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新老构造运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新构造运动具有许多不同于老三纪以前构造运动的特点,如:新构造运动的结果可由现代地形及各种现代外力作用的地质现象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1]。

1、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主要类型自新第三纪以来中国的新构造运动存在着明显的间歇性特点,即强烈的活动时期与相对宁静的时期交替出现。

主要表现为:(1)地貌发育的阶段性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与相对宁静的震荡性交替,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多旋回地貌、如多层夷平面、多级洪湖台地、多级河流阶地、多层溶洞等。

(2)第四纪沉积的间断与韵律性沉积物的韵律性主要表现在粒度和成因类型的有规律更替两个方面。

沉积物由下往上粗→细的变化,粗粒沉积反映新构造上升引起地形的切割和起伏增大,细粒沉积则与随之而来的地壳相对宁静阶段地形的夷平阶段一致。

(3)断层的间歇性活动大量活动断层呈现活动→平静→再活动的历史,是新构造断裂活动的普遍规律。

如我国贺兰山东麓山前断裂,全新世以来曾发生过四次快速错动事件(4)地震活动的韵律性我国历史地震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本世纪地震活动都呈现明显的韵律性。

自1897-1980年来我国曾出现过四个地震活跃幕,即1897-1912年、1920-1937年、1946-1957年、和1960-1980年。

(5)火山活动的多期性我国东部新生代活动火山自始新世以来,可划分为三期,分别为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火山活动。

其中晚第三纪是中国东部火山活动的高潮期,第四纪火山活动则是新生代火山活动的尾声阶段[2]。

第四纪研究-第五章 第四纪气候变迁的标志

第四纪研究-第五章 第四纪气候变迁的标志

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标志
二、岩石学标志 (1)颜色
• 紫

22
颜色、成分、 结构、构造等 橙 黄 灰


二、岩石学标志 (2)成因类型
表 11-4 主要的岩石学气候标志 气 候 沉 积 物 类 型 寒 冷 温 暖 干 旱 湿 润 冰碛物、冰筏碎屑沉积、冰川漂砾、冰水沉积、洞穴角砾堆积、寒冻风化角砾 红粘土残积层、古土壤、珊瑚礁堆积、海滩岩、钟乳石 风成沙、黄土、盐湖沉积、苏打湖沉积、洪积物 淡水湖沉积、河流沉积、沼泽沉积、钟乳石
37
O18/O16__高 O18/O16__低
38
加勒比海沉积物(Emilliani,1955) 神农架三宝洞石笋氧同位素
南极冰芯
北大西洋沉积物
五、同位素地球化学标志 (2)碳同位素
12C和13C
39
有机碳 无机碳
C C − 12 12 C样 C标 13 δ C= × 1000 13 C 12 C标
四、地球化学标志
31
四、地球化学标志
• B、粘粒分子率:SiO2/Al2O3、SiO2/Fe2O3
比值低——湿热、比值高——干冷
32
砖红壤
红壤
黄壤
硅铝率:SiO2/Al2O3 1.5-1.6 C、古温度和古降雨量计算
2-2.2 2.3-2.7
主要利用Fe3+/Fe2+的比值。
t=T+(TM)/X或t=-2T+Tm/X
一、生物学标志
2、哺乳动物化石标志
19
(1)典型类型分析

田鼠
根据哺乳动物生活的 气候特征,可划分为 不同的类型
表 11-3 第四纪常见的哺乳动物化石与气候的关系 类 型 草原型 生 态 型 森林型 哺乳动物的种类 田鼠(Microtus)、 鼢鼠(Myospalax)、 毛足鼠(Lasiopodomys)、 鼠兔(Ochotona) 、 马(Equus)、驴(Equus hemionus)、牛(Bos)等 灌丛型 刺猬(Erinaceus)、鼩鼱(Sorex)、狐(Vulpes)、獾(Meles)、鼬(Mustela)、獐 (Hydropotes)、鹿(Cervus)等 松鼠(Sciurus)、 虎(Panthera tigris)、 熊(Ursus)、 象(Elephas)、 犀牛(Rhinoceros)、 水牛(Bubalus)、野猪(Sus scrofa)、麂(Muntiacus)等。 荒漠型 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小沙鼠(Gerbillus)、沙鼠(Meriones)、五趾跳鼠 (Allactaga sibirica)、骆驼(Camelus)等 喜干型 气 候 型 喜冷型 田鼠(Microtus)、 鼢鼠(Myospalax)、 毛足鼠(Lasiopodomys)、 鼠兔(Ochotona) 、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yi)、驴(Equus hemionus)、牛(Bos)等 喜湿型 水獭(Lutra lutra)、水牛(Bubalus)、象(Elephas)、犀牛(Rhinoceros)、河马 (Hippopotamus)、水鹿(Cervus unicolor)等 东北狍(Capreolus manchuricus)、猛犸象(Mammuth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鼠兔(Ochotona)等 喜暖型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巨貘(Megatapirus)、剑齿象(Stegodon)、大熊猫 (Ailurus)、竹鼠(Rhizomys)、豪猪(Hystris)、水牛(Bubalus)、象(Elephas)等 北方型(古北界) 田鼠(Microtus)、鼢鼠(Myospalax)、鼠兔(Ochotona) 、猛犸象(Mammuthus)、 地理型 南方型(东洋界)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牛(Bos)等。 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巨貘(Megatapirus)、剑齿象(Stegodon)、水牛 (Bubalus)、象(Elephas)、大熊猫(Ailurus)、竹鼠(Rhizomys)、豪猪(Hystris)等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地质运动的影响(精)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地质运动的影响(精)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地质运动的影响一、第四纪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第四纪的构造运动,主要是延续第三纪以来且一直进行的型构造运动,及第四纪的大冰川运动.其影响即为新构造运动和冰川运动的影响。

李四光1934-1937年研究庐山冰川,《冰期之庐山》,认为中国第四纪时期存在冰川运动。

划分为几个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后人在庐山冰期之上增加了大理冰期.其证据主要有大坳冰斗、王家坡U形谷、漂砾等。

庐山冰期(Q 3: 分布于山上黄色泥砾,砾石擦痕少,近源,冰蚀地形保存完好.大姑冰期(Q 2:山上、山下均有红色泥砾冰蚀、冰碛地形均有保保存。

鄱阳冰期 (Q 1:分布于山下,山麓冰川,绛紫色泥砾,冰碛物坚硬。

古冰川研究的内容:1、冰川证据(遗迹的研究地形,沉积物,化石:提供气候条件 2、成冰条件(古冰川的研究气候条件:全球降温期、凉夏气候地形:雪线高度、坡度积冰区面积:ARR>0.6,形成冰川中国新构造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继承性与新生性的特点。

新构造运动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等特点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外动力,能够系统地或成套地追索其作用过程的,在时间上很难越出晚第三纪,多数是在上新世晚期到第四纪。

中国地貌的平面分布格局是燕山运动奠成的,而今天的地势高差却是新构造运动时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尤其第二幕运动造成的,其对中国西部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

新第三纪及第四纪堆积物大部分分布于现在地形的低洼处,如平原及山间盆地等,而这些地区大部分是新构造的下降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反映在沉积物的岩相结构上,如平原区河流冲击层中,一个河床相与河漫滩组合,是地壳一段稳定时期的产物。

大陆内也有许多新构造活动区。

中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和云南腾冲等是第四纪火山活动区,京津唐、川西、云南等则是地震多发区。

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也是新构造运动造成的,被视作地球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的大面积隆起对大气圈环流、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行都有重要影响。

四川盆地东部三叠-侏罗纪之交沉积环境与陆地古生态变化

四川盆地东部三叠-侏罗纪之交沉积环境与陆地古生态变化

四川盆地东部三叠-侏罗纪之交沉积环境与陆地古生态变化一、前言三叠纪是全球范围内一次较为显著的生物灭绝事件,同时也是陆地植被演化与环境变化的一次重要转折期。

而根据之前研究表明,中国四川盆地的三叠-侏罗纪之交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

所以,本文旨在阐述四川盆地东部三叠-侏罗纪之交的沉积环境与陆地古生态变化。

二、研究背景1. 地理背景四川盆地是内陆沉积盆地,整体地形隆起平稳,分布广泛。

在三叠纪晚期时,四川盆地处于川西构造旋回形变带,因此,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盆地的沉积层不断变化。

2. 沉积背景四川盆地在三叠纪后期到侏罗纪早期,进行了多次的深浅水相交替沉积,主要受盆地沉积环境以及区域性构造作用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多数是以陆地向海相转化为主。

3. 生物群落在盆地内部居住着多种生物群落,地区上有飞蜥、异齿龙等爬行动物和望琴鱼等海生生物。

同时,植物群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盆地内部进行着生物演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

三、研究结果1. 沉积环境变化(1)三叠纪末期沉积环境在三叠纪晚期,四川盆地东部主要以砂岩为主,沉积相为陆相及浅海相。

其中,上三叠统的龙马溪组,由于地区的复杂构造作用,使得其盐类沉泥、湿地等浅水沉积环境得到改变,逐步向海生环境过渡,开启了东中国陆缘的海相沉积。

(2)侏罗纪早期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四川盆地内陆向海相转化的程度更深。

其中,下侏罗统的锦阳组以及大成组与三叠统的接触关系密切,是陆相向海相转化的关键。

(3)侏罗纪早期-中期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中期,四川盆地内陆向海相转化程度更加深刻。

逐渐形成了崇山、塘坝、平原、海湾四大沉积区,沉积环境演化具有地区性特征。

2. 陆地古生态变化(1)三叠纪末期植被演化在三叠纪末期,四川盆地东部的陆生植物群落以红壤原始林组成为主,其中以杉木、杉科为代表种群,还出现了一些蕨类植物和球果植物,这些植物都是乔木型植物。

(2)侏罗纪早期植被演化在侏罗纪早期,盆地内陆向海相转化,植被也有相应的变化。

四川盆地的演化历史

四川盆地的演化历史

四川盆地属扬子陆台一部分,称为四川陆台,属较稳定的地区,但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

第一次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开始,延续到3.7亿多年的志留纪,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除了西部的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

2.7亿年前的石炭纪末,发生范围更大的第二次海浸,盆地再次为海洋占据。

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重庆附近的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

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山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

距今1.9亿年的三叠纪,“印支运动”使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渐上升成陆,由海盆转为湖盆。

当时湖水几乎占据现今四川盆地的全境,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

在中生代漫长的1亿多年里,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即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形成。

东起长寿、垫,西到江油、邛崃,北抵大巴山麓,南到贵州赤水,还是天然气富集区。

这一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称霸一时。

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合州马门溪龙”身长22米,高3.5米,是我国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发生又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

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不少大断层,如西部的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的华莹山大断层,把盆地分为三部分。

巴蜀湖缩小为仅有2万平方公里的蜀湖。

封闭的盆地地形及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相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

裸子植物不断衰退,恐龙灭绝了。

内陆湖泊在干燥条件下,经强烈蒸发,浓度增大,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湖,后来泥沙掩埋而保存于地层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岩层,自贡一带是着名的井盐产地。

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

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

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水系。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在 的地貌地形等有 着重 大的影响 。第一新 构造 运动 的直接 地貌标 志即新构造地 பைடு நூலகம் , 它是新构造运动 直接 作用的结 果, 断层崖 、 如 断块 山 等。第二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 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阶地 多层溶洞等。第四纪
有 两 大特 点 : 一是 此期 气候 变化 剧 烈 。二 是 大量 生 物 的 出现 。 本 论 文从 以 下 的 思路 编 写 的 。 关键词 : 第四纪 ; 新构造运动 ; 气候 ; 地貌 ; 地层 ; 生物 ; 将今 论古

8 8・
科 技论 坛
论述 第 四纪新 构造 运动 、 气候对地貌 、 地层 和 生物 分布 的影响
胡建 文
( 齐哈 尔矿 产 勘 查 开 发 总 院 , 齐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1 0 ) 6 0 0
摘 要: #( utnr Pr d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 第 L Q a ra eo) e y i 从距今 20万年至现代, 4 延续约20万年 4 第四纪中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 现
地表形态是复杂多样的。 有大陆 , 有洋盆, 有高大的山脉和山地, 拉雅运动。 有 在亚欧板块 、 太平洋板块 、 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 , 低矮的丘陵, 有极 目无际的平原 , 还有地势高寒 的高原与四面环 山的盆 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 , 全 差 地等。 这些不同的地貌, 成因也是不同的。 在降雨丰沛的地方 , 地表作用 异运动的强度 自 向西 由弱变强。 东 强烈 , 故坡上的冲沟 , 谷地中的河流 , 河口的三角洲等地貌发达 ; 在石灰 2第 四纪气候 2 第四纪冰川发育概况。 四纪气候以全球眭变冷为最突出的特 . 1 第 岩分布的地区,受地面及地下水的影响可形成奇特而美丽的喀斯特地 貌; 早少雨的地方 , 流水作用让位于吹扬作用 , 地表堆积沙丘 , 形成大片 征 , 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 的移动 , 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 的沙漠 ; 在高寒 的地区, 冰川成为地表的主要营力 , 形成冰川地貌。 第四纪冰期鼎盛时, 全球大陆有 2 %到 3%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此外 , 0 0 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地貌发育的过程中, 两种力量同 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 ,引起全球 每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 时 出现 , 彼此消长 ,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的。例如 , 在地壳下降( 内力 ) 成 的变化 , 。 四纪古气候变迁的主导因素是温度的降低 , 等等 第 但气温的 为低地和海洋时, 必然导致堆积作用( 外力 ) 的加强 。 如果地壳下降转为 下降值与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冰期时 , 高纬地区温度降低最大, 中纬 — 2 低纬地区降低最小 。在相 同纬度地 上升 , 露出海面或成为高原或山地时 , 主要的外力便有堆积转为侵蚀。 地带的气温 比现在平均低 8 1 ℃, 另一方面 , 如果大片高地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削为平地时, 地壳表面负 区, 陛气候区 , 大陆 气温下降值大 , 海洋性气候区, 下降值小。四纪全球 荷减轻 , 失去平衡 , 会引起地壳的上升, 平原地带如有大量淤积 , 负荷加 温度并非直线下降 , 而是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 , 表现为冰期和间 都有明 重, 又会引起地壳陷落。可见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在具体的时期和 冰期 的周期性更替。这种变化在第四纪地层及生物化石等方面, 显的反映, 并反导致 了气候带发生多次移动。 地区, 两者所处的主导地位是不同的。 1新构造运动( e tco i )将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N oe tnc : s 2 第 四纪期间 , . 2 我国没有发育大陆冰盖 , 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 但 十分发育中国东部的古候。中国东部虽然受季风控制, 但由于受全球冰 称为新构造运动( 据普通地质学夏邦栋 ) 期和间冰期 的影响 , 冬夏季风的位置发生周期性南北移动 , 多次出现冷 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是 : 西部为隆起东部为沉降 , 这种地势 地貌的差异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大陆地区的气候植被 、 动植物群落 、 和人 暖干湿交替现象。 类的演化与发展。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 四光 (9 9 17 ) 李 13 、9 3 、 2 第四纪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中国的地貌产生 了和大 . 3 对 黄汲清等(9 7 、 17 )任纪舜(9 0 19 )程裕淇等(9 4 , 1 9 、9 7 、 19 )分别从构造体 的 影响。主要出以下几个因素 : ) ( 降雨量 ; ) ; ) 1 ( 温度 ( 风。 2 3 3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地层的影响 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 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 、 特 提斯 、 华夏 一 滨西太平洋 、 贺兰 一 康滇等 4 个主要 的构造体系域 , 它们 地层 :sa m) 一定 的地质时期 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t t  ̄ ru 据普通地 东西横亘 、 南北纵贯 , 东西约略对称 , 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 质学夏邦栋 ) 构 。它记录着第四纪地壳发展过程 中各种事件的综合记录。 地层形成时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 的。并且 , 较老的地层先形成 , 位于较 成 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1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 . 1 1地质表现主要是新地层( 新近系 一 下部位 , 较新的地层后形成 , 覆于较上部位 。但是由于第 四纪的新构造 地层会发生倒转和倾斜。 地层 的接触关系也会新构造运动 第 四系 ) 发生的低角度的倾剁变形或宽缓的拱形变形。 比如柴达木盆地油 运动的影响 , 泉子尖顶山构造。( )地貌标志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 和气候的外力作用而改变。 2 貌, 它是新构迨 云 动直接作用的结果 , 如断层崖、 断块山、 山脊被错断等。 4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是通过对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影响来影响生物的分布 1 新构造运动 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 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 的构造 - 2 运动。如反映间歇 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 、 、 阶地 多层溶洞等 ; 的。如 由于构造运动使地表隆起 , 这样顶部遭受风化 作用就强烈 , 形成 水系的同步弯转、 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大量的碎屑物质 , 这些物质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还有山的高度上升 , 1 沉积物标志. . 3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厚度较大的、 面积较广 山上的气温降低 , 则会使动植物向山下迁移等。 的新近系 ( 上第三系) 第 四系分布 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 一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出现 , 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变。 草本植物高 近系 ( 上第三系) 第 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 度繁荣 , 一 它们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 , 生态类型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 , 一 年一枯一荣 , 利用种子或根部延续生命。 四纪植物逃避恶劣气候的另 第 相 对抬 升 。 ‘ 就是大规模迁徙 , 即随着冰期与间冰期的更替 , 植物群发生频 1 地震。 . 4 地震是 由于地应力的局部积累和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壳 途经, 的快速颤动, 地震的分布和发生与新构造时期以来强烈的构造带有关。 繁的迁徙。植被带的迁徙有三个方向 : 一是受纬度方 向控制 , 沿着南北 1 综述。 . 5 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 方 向迁移 , 这是全球性的移动 ; 第二是受经度方向的控制 , 沿东西方 向 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通过上面叙述作用类型来形成现在的中国的基本 的 迁移 ; 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 , 山岳地区植物群做垂直方向运 在 地貌。自始新世以来,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 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 , 动。在北半球第四纪冰川鼎盛时期 ,大陆冰盖和永久冻土区的范围扩 致 使青藏高原 陕速隆起, 形成喜马拉雅山地 , 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 大 , 植物带发生显著移动 , 北方耐干寒 的植物向南迁移 , 喜湿热 的植物 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分早 、 晚两期 , 早喜马拉雅运动 , 印度板块与亚欧大 带向低纬方向压缩。间冰期气候转暖 , 植被带又向高纬方向移动。全球 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 各个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植物迁移的距离和方向并非完全 陆, 使印度大陆与亚欧大陆合并相连。与此 同时 , 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 致 , 迁移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属种皆能回到原来的分布区。 块之 间则发生张裂 ,海盆下沉 ,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第四记冰期的出现对环境起 了 一 海一 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 一 更新世��

第十一章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地层意义

第十一章 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地层意义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一般特征
1、时间短暂,生物物种演化不太明显,仅表现 在植被的冷、暖种属演替,动物的纬度迁移、 改组,而没有大的类别更新; 2、哺乳动物、被子植物高度发展,人类的出现 为该时代最突出的事件; 3、生物演变不平衡。
二、第四纪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1)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脑较大而发达; (2)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
中国第四纪生物地理区: 北方生物地理区
南方生物地理区
The
End
Q2动物群
Q3动物群
Q4动物群
(2)南方型动物群:Q1动物群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Q4动物群
三、第四纪软体动物化石和微体生
物化石的气候和环境意义
1、软体动物化石
2、微体生物化石
四、第四纪植物群
1、第三纪植物特征
植物是地质时代的温度计,植物能指示
气候的干、湿变化和气温的冷、暖变化
第三纪全球构造较稳定、气候湿热,植 被呈纬向分带:泛北极植物区
遗体化石
模铸化石
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 活化石
爬行动物脚印
化石粪
马齿
干化的青蛙
恐龙--遗体化石
恐龙脚印--遗迹化石
哺乳动物的头骨
牙齿
头骨: 枕骨

化石具重要的鉴定价值
牙齿:
顶骨
额骨
门齿
犬齿
角: 形状
鼻骨
上、下颌骨
前臼齿
臼齿
分支数
主次支相交角度
3、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和特征
(1)北方型动物群:Q1动物群
(3)具较高的繁殖效率,胎生、哺乳;
(4)具有较强的获得食物、处理食物的能力;
(5)体表有毛;

第四纪地貌演化过程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变迁解读

第四纪地貌演化过程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变迁解读

第四纪地貌演化过程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变迁解读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中最近的一个时期,也是地球上现代地貌形成的阶段。

在第四纪期间,地球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和地貌演化过程,这些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第四纪地貌演化的过程,并解读这些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

第四纪地质时期开始于约200万年前,迄今为止还在持续进行中。

这个时期的地貌演化主要受到冰川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第四纪早期,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特征。

冰期时期,大规模的冰川扩张遍布北半球,包括北美洲和欧洲的大陆冰盖以及亚洲的冰川帽。

这些冰川在地表造成了深刻的刻痕,包括冰碛丘、冰川河流和冰碛平原等。

随着冰川的扩张和融化,第四纪晚期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的衰退。

冰川融化释放了大量的水,形成了河流和湖泊,这对地貌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

冰川和融水的侵蚀作用导致了山谷的形成和深化,形成了许多壮丽的峡谷,如美国的大峡谷和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冰川运动还会在地表留下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如冰碛丘和侵蚀湖。

冰碛丘是由冰川搬运的岩石和土壤堆积而成,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冰川的运动和消退的历史。

侵蚀湖是由于冰川活动导致地壳下降形成的,在湖底搁积的沉积物记录着过去的冰川运动和气候变化的信息。

与冰川活动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地貌是冰川湾。

冰川湾是冰川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湾湖,如美国的五大湖和北欧的芬兰湾。

冰川湾对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除了冰川活动外,第四纪地貌演化还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间冰期期间,气候变得相对较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冰川后退。

这些变化使得河流和海洋系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地貌特征。

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许多河流谷地和平原,而海平面上升则导致了许多沿海地区的海岸侵蚀和形成沙丘等特征。

除了冰川和气候变化,火山活动也对第四纪地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和熔岩,经由沉积和侵蚀作用,形成了火山喷发造成的地貌特征,如火山锥、火山湖和火山岛。

第四纪古地理变迁过程及其中古气候因素对环境影响

第四纪古地理变迁过程及其中古气候因素对环境影响

第四纪古地理变迁过程及其中古气候因素对环境影响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始于约250万年前,至今尚未结束。

在这个时期,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古地理变迁,包括陆地的隆起和沉降、山脉的抬升和侵蚀、河流的改道和冰川的扩张等。

这些地质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古气候则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第四纪的古地理变迁过程中,冰川活动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冰川的形成与古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在气候寒冷的时期,地表的水分会以冰的形式保存,形成冰川。

冰川的扩张造成了大量的冰川侵蚀和沉积作用,改变了地表的地貌特征。

例如,在北美洲和欧洲,冰川在第四纪达到了最大规模,形成了壮观的冰川冰川。

另一个重要的古地理变迁是海洋的海平面变化。

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冰川的融化和重新冻结,从而导致了海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

这种海平面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

例如,当海平面下降时,原本被海水淹没的陆地暴露出来,形成陆桥,使得动植物可以从一个大陆移动到另一个大陆。

而当海平面上升时,沿海地区的海岸线会后退,导致海岸侵蚀和沉积的变化。

古气候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在地表扩张上有所体现,还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气候是决定植被分布和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气候的变化会导致植被带的移动,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冰川时期,气候寒冷,植被线向低纬度移动,形成了广大的冰川荒漠。

而在气候变暖的间冰期,植被线向高纬度移动,森林覆盖面积扩大。

冰川和气候的变化也对动物种群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些动物适应了寒冷气候下的生活方式,例如发达的毛皮和埋藏食物的能力。

而当气候变暖时,这些适应冷环境的动物可能会面临压力而减少数量或迁移到更寒冷的地区。

另一方面,一些动物可以迁移到新的生态系统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

古气候对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水文循环和土壤侵蚀等过程上。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降水的类型和分布,进而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分布。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降水增加和水文循环加快,而气候寒冷可能导致干旱和水文循环减慢。

成都平原第四纪化石冰楔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成都平原第四纪化石冰楔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成都平原第四纪化石冰楔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李勇;李永昭;周荣军;王国芝;司光影;王凤林;梁兴中【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02(008)004【摘要】最近,在成都平原西缘,大邑城西氮肥厂附近,斜江河西岸,上新统-下更新统大邑砾岩剖面的北端新开挖的露头上,发现了4条化石冰楔.这里的地理坐标是30°35′N103°31′E,海拔530m.这些冰楔发育于大邑砾岩露头的顶部.其中最大的一条,顶部宽3m,向下延伸2.5m.这些冰楔垂直向下延伸,与大邑砾岩层面斜交.所以,它们是在大邑砾岩沉积之后并经过构造变动后形成的,是大邑砾岩的后生冰楔.化石冰楔的充填物的特征与大邑砾岩有明显差别:前者为棕黄色,后者为灰白-黄色;前者砾径分选较好,砾径较细,一般长5cm~15cm,而后者砾径分选较差,粗大者20cm~30cm;前者的砾石含量高,约95%,后者的砾石含量低,约85%;前者砾石ab面产状无优势方向,而后者的ab面产状显示优势方向,倾向170°~210°,倾角30°~40°.由于两者有上述差别,所以,化石冰楔在露头上可以被识别出来.采用ESR法测定冰楔充填物的时代为0.171Ma.由此看来,这些冰楔的形成时代可能相当于V28-238深海岩心氧同位素曲线第6气候期(0.195Ma~0.128Ma),也可与中国黄土L2~5(0.195Ma~0.180Ma)和L2~4(0.180Ma~0.167Ma)所记录的气候波动和青藏高原倒数第二次冰期对比.一般认为,冰楔是多年冻土的指示器,所以这些化石冰楔反映了成都平原在第四纪曾一度发育多年冻土.据研究,冰楔只能形成于年均温<-6℃的地方,高海拔多年冻土下界大致与-2℃~-4℃年均等温线相符.现今,大邑附近年均温约16℃.那么,化石冰楔形成时期,成都平原年均温至少比现今下降了18℃.【总页数】6页(P341-346)【作者】李勇;李永昭;周荣军;王国芝;司光影;王凤林;梁兴中【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成都,610064;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成都,61004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3【相关文献】1.黄河源区冰楔假型群的发育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程捷;张绪教;田明中;于文洋;唐德翔;岳建伟2.乌海盆地内末次冰期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J], 李大伟;李德文;沈晓明;孙昌斌;康艳蕊;张亚娇3.内蒙古锡林浩特侏罗纪红旗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J], 杨兵;张雄华;葛梦春;潘文静4.土楔和冰楔假形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王保来;Н.М.费兰奇5.晋北中新世汉诺坝玄武岩中木化石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J], 董黎阳;王瑾;郝思宇;吕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纪冰期地球化学记录与气候演变

第四纪冰期地球化学记录与气候演变

第四纪冰期地球化学记录与气候演变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们对于气候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化学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探索过去的气候演变。

本文将介绍第四纪冰期地球化学记录与气候演变的关系,并讨论其意义和现有的研究成果。

第四纪冰期是指地球上最近的冰川时期,从约200万年前开始,直至今天。

在这个时期内,地球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

这些冰期和间冰期的周期性变化被记录在地球各地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记录中。

地球化学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地层中的沉积物和化石来推测过去的气候条件。

比如,通过分析沉积物中的稳定同位素,可以推断出过去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

地球化学记录还可以通过探究大气成分的变化来研究气候的演变。

例如,通过分析冰芯中的大气气体成分,可以了解过去的温室气体浓度以及它们与气候的关系。

研究表明,第四纪冰期的气候演变与多个因素相关。

其中,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被认为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这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其对太阳辐射的调节来实现。

太阳辐射的变化会导致地球的气候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除了太阳活动,地球自身的变化也对气候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球的轨道参数、海洋环流和陆地构造等因素都可以影响气候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对地球化学记录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气候变化的。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通过对地球各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记录的分析,科学家们成功地重建了过去几十万年的气候变化图景。

这些记录揭示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响应。

例如,在最近一次冰期末期,地球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冰川退缩和海平面上升。

这些地球化学记录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过去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响应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不同驱动力下的气候系统的响应机制。

试论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

试论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

试论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篇: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第四纪冰期是地球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影响现代地球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地球气候变化的机制,为今后的气候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纪冰期是指距今约250万年以来,地球表面经历的被冰川覆盖和冰期交替的时期。

这段时期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对地球上的生物和地质环境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冰期主要以冰川活动为主要特征,包括冰川扩张、冰川消融和冰川形成等过程。

冰川扩张时期,大量的冰川连绵不断地向低纬度地区扩展,覆盖了原本不是冰川的地方,形成了广泛的冰盖,对附近的生态系统和地形地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冰期时期,气温普遍下降,降雨量减少,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加。

此时,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温下降幅度更大,尤其是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张,对整个地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冰川的扩张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困在冰盖中,导致广泛的降雨减少和水源紧缺。

此外,由于冰川活动带来了地质结构的改变,加速了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地质景观,如冰川湖泊和冰碛平原。

除了北半球的冰川扩张,南半球的冰川也在冰期时期出现并扩张。

尤其是南极冰盖的形成和扩大,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极冰盖的形成不仅导致了海平面的下降,还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冰川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冰碛物和沉积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巨大。

在冰川退缩的时期,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降雨增加,气温上升。

此时,冻土和冰盖融化,导致大量的淤泥和矿物质进入水体,改变了水质和水体中的生态系统。

同时,大量的水源释放,对河流和湖泊的水文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

冰川消融也导致了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植被变化,对地表地貌形成了显著的影响。

通过研究第四纪冰期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气候系统和环境变化的机制。

对于今后的气候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通过比较不同冰期时期和间冰期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还可以了解不同冰期的特点和原因,为揭示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实证资料。

基于大象化石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纪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基于大象化石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纪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发现的大象化石类型及分布,根■据大象的生活习性,反推我国新近圮至第四纪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
(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期间中国东部及黄土高原气候逐渐变暖,中、晚上新世期间气候较前一阶段 明显变冷;(2)更新世时期气候总体呈变冷趋势,气候冷暖波动频繁、幅度大,晚更新世时则较为寒 冷:全新世时期则相对温暖;(3)云贵高原新近纪以来隆升情况复杂,大象化石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
甘肃临夏盆地大浪沟村药
甘肃秦安县安湾村汽宁夏同心县丁家二沟村‘7
5 06
水 文 •工 程 •环 境 地 质
歟 44
总 禹
--O---年



066
表1 (续)

安徽怀远县彳、安徽怀远县茨淮新河涣、妥徽蒙城九里桥村汽安徽蒙城县茨淮新河4。、妥徽蒙城县立仓镇张长营

村牡、安徽铜陵市铜山镇3北京密云区彳、北京周口店第一第九化石点代甘肃兰州市大金沟彳、甘肃民勤县彳、
Keywords: neogene; quaternary; elephant fossils; climate change
来稿日期:2021-03-19
DOI: 10.13937/ki.hbdzdxxb.2021.03.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东石漠化地区红裸土景观的形成研究”(41061021)。
space wa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discovered elephant fossils, the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Neogene to Quaternary can be inferred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habits of elephants, the results showed: (1) During the period from Late Miocene to Early Pliocene, the climate in eastern China and the Loess Plateau gradually warm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liocene, the climate became colder than the previous stage. (2) During the Pleistocene, the climate generally showed a cooling trend, and the climate temperature fluctuated frequently and in a large range, while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cold. (3) The uplift of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is complicated since Neogene, and the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of elephant fossils to climate change needs further research.By comparing the climate change indica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elephant fossils with that recorded by red clay, loess and stalagmite, the trend of cEmate change is consistent.

第四纪海蚀崖形成与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四纪海蚀崖形成与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四纪海蚀崖形成与古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随着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过去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已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着重研究第四纪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古气候变化与这些地貌特征之间的关联。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约在250万年前至今,以全球范围的冰川活动和气候变化为特征。

在这个时期,地球经历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剧烈波动,对地貌演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海蚀崖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一种重要海岸地貌,是由海侵过程中海水的侵蚀作用与地壳抬升共同作用下发育起来的。

第四纪的海蚀崖一般位于海岸线上方,具有明显的垂直切割形态,形状类似于悬崖。

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海平面变化、岩石的抗侵蚀性、构造抬升等多个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会随之上升或下降。

当气候变冷进入冰期时,大量的水分被锁定在冰层中,海平面下降;相反,气候变暖进入间冰期时,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

这种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岸线的变迁,从而形成新的海蚀崖。

此外,岩石的抗侵蚀性也是海蚀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海蚀过程中,海水的冲击力和悬浮物的磨蚀作用会不断侵蚀岩石,但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抗侵蚀性能。

例如,硬岩相对于软岩来说更能抵抗海水的侵蚀,因此在相同的海侵条件下,硬岩更容易形成海蚀崖。

相反,软岩容易受到侵蚀,难以形成明显的地貌特征。

此外,构造抬升也对海蚀崖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

地壳的抬升可以导致海岸线随之抬高,使原来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岩层暴露在海面上方,形成新的海蚀崖。

构造抬升可能由地壳的地震活动、板块运动等引起,与古气候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第四纪海蚀崖的形成与古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海蚀崖的特征和分布的研究,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气候变化情况。

例如,在冰期期间,大量的冰川活动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海蚀崖高度相对较低;而在间冰期期间,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蚀崖高度相对较高。

因此,通过对海蚀崖的形态、高度及分布进行研究,可以初步了解古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

川西理塘第四纪盆地沉积体系、演化及古气候分析

川西理塘第四纪盆地沉积体系、演化及古气候分析

川西理塘第四纪盆地沉积体系、演化及古气候分析魏永峰;罗森林;杨明文【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04(024)004【摘要】理塘第四纪盆地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其形成于747ka,消亡于179~180ka.盆地内不同地点的沉积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古湖泊演化属于一种不连续的扩展型,在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次的消失或萎缩时期;盆地内孢粉组合表明,其形成于一种温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当时的海拔高度在2000m左右,以后高原气候由热变温;冰川发育加剧了古无量河的溯源侵蚀作用,最终切穿盆地,致使湖水外泄,湖泊消亡.理塘盆地的演化历程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古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总页数】5页(P194-197,205)【作者】魏永峰;罗森林;杨明文【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四川,双流,610213;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四川,双流,610213;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四川,双流,6102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3【相关文献】1.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J], 胡明毅;李士祥;魏国齐;杨威;王延奇;王辉2.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J], 朱志军;陈洪德;胡晓强;林良彪;徐胜林3.第四纪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及西缘构造-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J], 柏道远;李长安;马铁球;王先辉;陈渡平4.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变迁及演化模式 [J], 刘君龙;纪友亮;张克银;李龙迪;王天云;杨永;张洁5.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第四纪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J], 刘汉尧;林畅松;张忠涛;张博;姜静;田洪训;刘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盆地第四纪象化石演化与气候环境关系[摘要] 类化石是我国晚新生代地层中最常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在四川,象类化石也甚丰富,特别是更新世以来的真象科的象化石,在四川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发现和出土。

在前人做过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收集汇总了四川象类化石发掘、研究方面的文章,并对部分实物标本进行了观察和鉴定,拟对四川象类化石的发现、研究状况作一简要回顾。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新生代象类的演化和气候环境关系一、四川盆地的沧桑之变1.1 四川盆地在地球演化史上属于扬子陆台的一部份,古称四川陆台,在地球构造运动上它属比较稳定的地区。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志留纪,经过大规模的海平面上升侵入陆地,四川陆台不断下陷成海洋盆地;志留纪时期发生了加里东运动,使西部龙门上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

2.9亿年前石炭纪末期,又发生了第二次范围更大的海侵,盆地再次为海洋占领。

二叠纪时,海洋陆地交替,后来形成了著名的松藻天府煤矿。

1.2 三叠纪晚期(距今约2亿年前)“印支运动”使得盆地边缘逐渐隆起成山,海水退去,被海水淹没地区逐渐上升为陆。

由海盆地转为“陆盆地”。

这是四川盆地的雏形。

湖水曾经占据今日四川盆地,称为:“巴蜀湖”,从此结束了海侵的历史。

在“巴蜀湖”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蕨类、苏铁、银杏的裸子植物发展茂盛。

在四川形成了一个大的成煤时期。

1.3 白垩纪末期(距今约7000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了不少大断层。

如西部龙门山大断层和东部华蓥山大断层,依地形把盆地分为了三部分。

古“巴蜀湖”缩小面积仅有2万平方公里。

封闭的盆地地形急剧缩小水面,使气候变得炎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相交替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色砂岩、页岩。

1.4 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距今200-300万年的第四纪时,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盆地边缘继续上升隆起,呈现现在的四川盆地的面貌。

“四川盆地”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发展演化的沧桑之变。

二、四川盆地象类化石发现及其地理分布《山海经·中山经》中说:“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古蜀有“犀、象”。

《吕氏春秋·古乐篇》史料中载有殷商时期蜀人作战使用的象军、象阵的记录。

象类化石是我国晚新生代地层中最常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在四川,象类化石也甚丰富,特别是更新世以来的真象科的象化石,在四川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发现和出土。

在前人做过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收集汇总了四川象类化石发掘、研究方面的文章,并对部分实物标本进行了观察和鉴定,拟对四川象类化石的发现、研究状况作一简要回顾。

2.1四川盆地象类化石出土简况四川的象类化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发掘、研究的时间也较早。

早在19世纪,英国外交官斯温霍在重庆附近发掘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材料(包括剑齿象化石),交给英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r.owen)研究。

欧文于1870年发表了《中国化石哺乳动物》一文。

这也是我省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有关象化石的文献记载。

在我省万县盐井沟的三叠纪石灰岩溶洞中,1921—1925年美国学者谷兰阶(w. granger)采集了一批保存相尖完整的象类化石。

这批化石材料由马修(w.o.matthew)和谷兰阶1923年初步研究后发表。

195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科伯特(e.h.colbert)和荷兰的何尤(d.a.hooijer)对万县盐井沟的象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193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描述了采自万县地区的厚齿象化石,地质时代为晚上新世(?);1950年杨钟健、刘东生在《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一文中描述并研究了重庆歌乐山龙骨洞的剑齿象和纳玛象化石标本;1951年奥斯朋研究了万县盐井沟的厚齿象化石,取名为褶齿厚齿象;1951年修筑成渝铁路时在资阳县黄鳝溪大桥的桥墩工程中发掘了13种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头骨化石,斐文中对剑齿象化石作过详细研究和对比;1959年周明镇报导了采自潼南县的剑齿象化石;同年,周明镇研究了巫山县的嵌齿象化石,并定名为扬子江嵌齿象;1974年周明镇、张玉萍在《中国的象化石》一书中对四川的剑齿象化石作了系统的描述和分类;1972年成都地质学院博物馆在乐至县团结公社水库大坝的施工中发掘了长3米的东方剑齿象门齿,这是我省发现并展出的最长的象门齿化石;1980年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罗伦德等师生在华蓥山一带的合川县三汇坝、重庆北碚文兴场分别发现了东方剑齿象化石并予以报导;1981年成都地院研究生游天星在川南筠连县镇洲乡灯杆洞、拱猪洞和古蔺县云山乡的长沟洞分别采集了数量较多的东方剑齿象及纳马象化石臼齿并进行了研究;1984年何信禄在《四川脊椎动物化石》一书中描述了采集德阳黄浒镇的一剑齿象新种—拟高冠剑齿象;198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宗冠福首次在盐源县发现了乳齿象化石,定名为盐源中国乳齿象,将产乳齿象化石的地质时代定为早上新世 ,这是我省目前已知地质时代最老的含象化石层位。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生物系、重庆自然博物馆、四川考古队和一些地质调查单位都对四川境内出土象化石进行过察看和研究。

2.2 四川象类化石产地地理分布三、四川盆地气候环境因素和象类演化第四纪的地质研究中,化石哺乳动物常被用来作为了解更新世气候变化的依椐。

第四纪冰期中曾经出现过4次亚冰期和3次亚间冰期,它使生物界和古地理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总的来说,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地发育冰川,而盆地内部受此影响较小。

盆地中出现过气候寒冷和温暖交替出现,所以保存了大量古老植物的属种和动物的多种类型,所以保存了大量古老植所以保存了大量古老植物的种属和动物的多种类型,因南北走向横断山脉,便于植物北上南下,相互混杂融化使四川盆地走向同时期动植物组成成份十分复杂,如:①植物:高等植物约300科,1860属;约10000种左右;被子植物仅次于云南省居中国第二位;裸子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一;②脊椎动物有1229种,占全国约1/4,珍贵、稀有动物种类和国家重点保护类型全国359种,四川省133种,占全国37%左右;所以,从植物分带的多样性和动物种类繁多,可以看到盆地内第四纪气候基本以潮湿和温暖为主导型的。

1.早更新世(约200~73万年):这段时间,全球气候非常寒冷,冰土发育,气候比现代低10-8℃,植物为川云杉、冷杉为主的针叶林,较为寒冷气候。

这一时期的象化石在盆地内还未发现,仅在盆地边缘有乳齿象生存,即1988年发现的盐源中国乳齿象化石,1959年在巫山发现的扬子江嵌齿象和1974年在万县发现的厚齿象等;与我国华北同时期出土的象化石相比,它们的共同特征为象的个体要小一些,牙齿齿脊数目少,齿脊一般为五排,乳突较大,可见中裂沟。

主齿柱和副齿柱部位明显,反映了象化石的原始性。

从这几处零星的化石出土地来看,地理分布靠盆地东、西边缘。

2.中更新世:(约73万年~20万年)这一时期气候比较温暖,气温比现在低约3—5℃,早期属针叶林—阔叶林带,这一时期四川盆地内生存比较原始的乳齿象、嵌齿象已经绝灭。

在两次冰期中间,有一次气温相对温暖的亚间冰期;在这一温暖时期,真象亚科的剑齿象类迅猛发展,迁陡到四川盆地各个地方并繁衍发展。

它们个体由小变大,从类型上看也出现了多种类型种属的剑齿象,如类象剑齿象,拟高冠剑齿象和师氏剑齿象等等。

从盆地近几十个县、市出土的剑齿象化石看,化石数量中众多,类型较繁,特别是四川万县盐井沟的洞穴中,出土了十多个完正剑齿象标本。

在这一时期,剑齿象在四川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在20多处市、县发现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存在。

中-晚期,真象类的纳马象也迅速成长起来,亚洲象开始出现并壮大发展。

3.晚更新世(约20-1万年)第四纪冰期为大理亚冰期(12-1万年)初期气候较冷,晚更新世中晚期,气候由冷变暖,属针、阔叶林混交环境。

.这一时期四川盆地的象化石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晚更新世中、晚期,气候逐渐变暖,迎来了剑齿象持续发展,纳马象和亚洲象共同发展时期。

到晚更新世晚期冰期结束时,四川盆地剑齿象类及纳马象类都绝灭了,只有亚洲象还顽强地生存下来。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3000-5000年还有亚洲象生存。

结束语:四川盆地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在亚冰期和亚间冰期之间相互交替期,它们约以10万年为一个冷暖周期。

气候较温暖,象类演化逐步加速发展,气候寒冷,则象类生存发展困难。

中-晚更新世时期,盆地气候转暖,针阔叶林混交植物比较茂盛,迎来了四川象类进化和演化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剑齿象类,地理分布也比较广泛。

更新世晚期剑齿象、纳马象绝灭。

亚洲象发展延至新石器时代。

参考文献:[1] 何信禄四川脊椎动物化石,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周明镇、张玉萍中国的象化石 , 科学出版社,1974[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的第四纪研究 , 科学出版社,1985[4] 裴文中、吴汝康资阳人,科学出版社(甲种专刊)1957[5] 王正新四川广元剑齿象化石新材料,地质科技管理1994[6] 王正新四川象类化石研究简况及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分布,地质科技管理,1990[7] 王运生等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8] 周明镇哺乳动物化石与更新世气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1963[9] 宗冠福四川盐源盆地哺乳类化石及其意义古脊椎动物学报,1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