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理论 经典班第一节课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性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1.4中医基础精品班-阴阳
综上所述,阳盛则热,阴盛 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 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根据《素 问· 通评虚实篇》:“邪气盛则 实,精气夺则虚”,阴阳偏胜所 出现的热证,寒证分别为实热证, 实寒证;阴阳偏衰所现的热证, 寒证则为虚热证,虚寒证。
③ 阴阳两虚: 因阴阳之间存在互根关系,故 又可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导 致阴阳两虚。 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任 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 另一方的不足。表现为:
从五脏分: 心 心肺 居上属阳 肺 肝 肾 脾 阳中之阴 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阴中之至阴 阳中之阳
肝脾肾 居下属阴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 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的结果。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密, 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 的动态平衡,人体的生命就正常。
2、表现:
阳依存于阴:阳根于阴。
相互依存
阴依存于阳:阴根于阳。 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 化”,“独阳不
长”。 相互为用 阳为阴之用:“无阳则阴无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静而居于 内,是因为阳气镇守;阳动而居于外, 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因作为物质基础的 阴的役使。 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素问· 宝命全形 论》 从人体部位分: 体表——为阳 背部——为阳 体内——为阴 腹部——为阴 上部——为阳 四肢外侧——为阳 下部——为阴 四肢内侧——为阴
从脏腑分: 六腑——为阳 五脏——为阴 从气血分: 气——主动、属阳 血——主静、属阴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
道门黄帝内经之阴阳篇甲甲《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冢多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彳酎气以为稣'。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连;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连;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连;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彳酎稣,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中医调理阴阳的智慧参考《黄帝内经》
中医调理阴阳的智慧参考《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其中,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医调理身体的基础原则。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提取出的阴阳调理智慧进行探讨。
一、阴阳的概念《黄帝内经》中对阴阳的定义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也。
”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相对而言的对立面,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各种变化。
二、阴阳的特性1. 阴阳相对而言:阴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阴或阳。
在自然界中,太阳、白天、热、干燥等属于阳性;而月亮、夜晚、寒冷、湿润等属于阴性。
在人体中,头、胸、上腹等属于阳性部位;而手、足、下腹等属于阴性部位。
2. 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阴阳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 阴阳相互制约:阴阳相互制约,保持了事物的相对稳定。
当阴阳失衡时,需要通过调理来恢复平衡。
4. 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不断地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各种变化。
在人体中,阴阳的转化表现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
三、阴阳调理的智慧1. 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强调了阴阳平衡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只有保持阴阳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阴阳调理的方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多种调理阴阳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
其中,饮食调理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阴阳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性质的食物来调理阴阳。
比如,阳盛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寒凉性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阴盛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姜、葱、蒜等。
3. 阴阳调理的时机《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阴阳调理的时机。
根据人体的阴阳变化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调理。
比如,早晨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阳性的食物来调理;晚上是阴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阴性的食物来调理。
黄帝内经之气阴阳五行详解课件
重要意义。
五行的失调与疾病
五行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理 ,调整五行平衡是治疗疾病的重
要原则。
02
黄帝内经中的气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中的气理论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
黄帝内经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气所构成。
精神调养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调节情绪和心态,达到调和体内阴阳五行、保持身心 健康的目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情绪对身体健康至 关重要。属木的人宜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属火的人宜保 持冷静沉着的情绪,属土的人宜保持宽容豁达的态度,属 金的人宜保持坚定果敢的精神,属水的人宜保持虚怀若谷 的心境。同时,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以免影响 体内阴阳五行的平衡。
05
气阴阳五行与中医治疗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中药的配伍和调整, 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效
果。
中药调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
和作用。
中药调理需要遵循“君臣佐使” 的原则,即主药、辅药、协药和 导药的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理论
五行的含义与特性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是指木、火、 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能量 状态,每种五行都有其独特的性 质和功能。
五行的生克制化
黄帝内经详细描述了五行之间的 生克制化关系,认为五行之间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 自然界的平衡和稳定。
03
气阴阳五行与人体健康
气与人体健康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ppt课件
理论阐发
人体与天地相通应 一方面,天地之气入通人体以养脏腑,另一方面,人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病理又与天地的事物应象. 法天地之理养生治病的意义.
临证指要
李×× ,女,10岁.病孩由其父抱持而来,合眼哆口伏在肩 上 , 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软瘫 , 如无知觉状 . 其父代诉 : 病 已三日,每到中午午时和半夜子时左右 ,即出现上述症 状 , 呼之不应 , 但过一时许 , 即醒起如常人 . 岳见病状及 聆听病情亦感茫然,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得出子时是 一阳生之际,午时是一阴生之际.子午两时正是阴阳交 替之候,而出现痴迷及四肢不收之病状 ,则治疗应于此 着眼,但苦无方剂,展转思维,想到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 之方剂,故投以二帖试治.不意其父隔日来告服药二剂, 已霍然如常人,即拟上学读书云.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名词解释
1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 ”音义均同饲。有供给、饲养 的意思。“五气”,即风、火、湿、燥、寒。
2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争修明,音声能彰:“五 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修明”,原义是 整治洁明。《韩诗外传》:“礼仪修明,则君子怀之。” 此处引申为明润。“彰”,即显著。指声音洪亮、清晰。 湿疹怎么治疗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和”,谓五脏之气 协调正常。“生”,指生化机能。“气和而生”,谓五脏 获得天气与水谷精微的营养,脏气趋于协调正常,因而能 保持旺盛的生化机能。“津液”,此处泛指精、血、津液 等有形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津液相 成”,说明人体生化机能得到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 资助,于是“神乃自生”。“神”这里指生命活动,它是 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有功能表现。
临证指要
饮食生冷,而致吐泻,此脾胃虚寒所致无疑.而患者又有心烦,口苦,脉 数等热象.心烦,口苦表现为上,泄泻,呕吐病变在中下,一寒一热,一上一 下,错综复杂,刘老清上温下,选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治,干姜以温中 ,芩,连以清上,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转)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转)展开全文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发端于《黄帝内经》,《内经》有关阴阳的论述很多,涉及阴阳的主要篇章不下数十篇,而系统论述阴阳理论的篇章有《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等。
《内经》阴阳的含义主要涉及:事物的分类属性、自然、规律、气血营卫、部位(内外、表里、脏腑……)、经络、诊候、疾病性质、交媾、房室、五味、治疗等。
一、阴阳的概念及含义:1属性分类的阴阳在《内经》理论中阴阳首先是作为事物分类的两种不同属性,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等。
即阴阳是在有限系统中进行二分分类的方法,阴阳所代表的属性通常是相反的、相对的、相区别的。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
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
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
”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雌雄相俞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由此可知,阴阳是二分法,在特定系统中,事物要么属阴,要么属阳,或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而不存在非阴非阳的第三类。
也不可能在同一系统中事物皆属阳,或皆属阴,如以表里系统言,不可能表为阳,里也为阳。
二分法是事物基本属性分类的特点,它表明同一系统中存在相反、相对和相异的事物属性。
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以阴阳分类血气身形就像把自然分为天地上下一样,但阴阳本身具有运行规律和征象,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万物生化、作用可以用阴阳来演绎说明。
阴阳属性的划分是人为的,是对一般规律的高度抽象性概括,因此,阴阳又具有无限可分的性质。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是中医经典中关于阴阳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探讨了阴阳区分和相互作用的规律,阐述了阴阳在病理和疗法中的应用。
通过阅读这部经典,我对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部经典首先解释了阴阳的本质区别,强调了阴阳的一元对立和动态变化,同时也指出了阴阳非常依赖于对比和相互补充。
这表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统一体,是维持人类健康的基础。
除此之外,本书还涵盖了许多关于阴阳理论的应用,如阴阳的病理分析和防御疾病的方法。
这些阐明了阴阳理论在防治疾病中的普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并通过针、灸、药、食疗等手段根据不同的病情平衡阴阳,从而恢复健康。
此外,在阅读《阴阳别论》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阴阳不仅存在于人体内部,也存在于自然界。
阴阳之间相互作用,也是自然界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阴阳的平衡和谐是自然界的自律机制,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综上所述,阅读《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医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领悟到阴阳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中医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采用平衡阴阳的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核心之一,这种方法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
黄帝内经之阴阳篇《上经、知辨》曰:“见,所见;见不见。
不见见;见见愚乎弗见。
见见也,乃谓常见。
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不见见见,见而得之道矣” 。
故见见者,有;非见见者。
不见见者,有;非不见,见者。
不见,见不见者。
见见不见乎?见不见见焉?是以,见见者,阴也。
不见见者,阳也。
弗见而可见见者,阳中之阳。
见见,见而弗见者,阴中之阳也。
不见见,工也。
不见见见,神也。
若(髟付);阴阳之道;生之枢也。
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见而盲於心者,不谓见见而不见者也。
见乎见,不见乎见。
不见见者,见矣。
是故天之道者,见而弗见也。
地之道者,见可见见也。
故见而弗见见之见者,道也。
见见而不见见见者,常也。
道者,诸象之根也。
常者,眾玅之始也是时也,亦非时也。
是常也,亦非常也。
时有所应,亦有非应。
常有亘常,亦有非常。
恒有不常之见,亦恒有不见见者,岂有弗明而愚者哉。
且夫病病,始摄养也。
生养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尸如死者,岂非然哉。
是以圣人知民之苦,而立医之道者,治其病也。
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养摄之道蒙也”。
故经曰:…道,生唯一。
一,生唯二。
二,生为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衝气以为和。
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阴阳二也,齐之人物之生三也。
故…逹;道无形。
而,天地运行,有序。
…逹;道无名。
而,万物生息,为纪。
…逹;道无亟?。
而,立阴阳,为万物,之纲纪。
纲者,纲领也。
纪者,规律也。
实,乃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之砥柱,立极之源泉也。
故有言:积气,以负鹏。
言天,乃阳之所象也。
积水,以载舟。
言地,乃阴之所凝也。
则,天为阳。
而,地为阴。
其显也,则。
…阳动而阴静,阳升而阴降?。
…阳主生,而阴主长?。
…阳为衝龢,阴为柔顺?。
…阳燥阴湿,阳表阴敛。
…阳躁阴寒,阳生阴成?。
阳清阴浊,阳长阴藏。
往阳,至阴。
数阳,迟阴。
抱阳,负阴。
内阴,外阳。
淡阳,浓阴。
故曰:…阳者,生气之母,阴者,形象之根者?矣。
若(髟付)!阴阳之变化,有方无端。
第1课——阴阳学说(下)
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阴阳属性归类相对性《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热水、温水、凉水转化性可分性阴阳的四个重要时辰(午时三刻)二、基本内容1.阴阳的交感互藏2.阴阳的对立制约3.阴阳的互根互用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1.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例如,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男女之气相互感应生成后代1.阴阳的交感互藏2.阴阳的对立制约《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阳对立制约的结果:“阴平阳秘”。
3.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举例:气与血。
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4.阴阳的消长平衡阴和阳经常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已达平衡。
一年之内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日之内24小时的更替。
5.阴阳的相互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4. 用于疾病的诊断5. 用于疾病的治疗6. 指导养生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半身 表 背 六腑 心 心阳阴:下半身 里 腹 五脏 肾 心阴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心肺(阳){肝脾肾(阴){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一阴中之阳脾一阴中之阴或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或阴中之少阴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決,精气乃绝。
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功能、功能与功能之间都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说明。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例如:1.气为阳,血为阴。
气推动血的运行,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2.五脏为阴,主贮藏人体精气;六腑为阳,主传化水谷。
脏腑阴阳相互协调,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或阳任何一方髙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偏盛:阳胜则热,阳盛则阴病特点:阳胜则热—实热证形成原因:感受温热阳邪它邪化热五志化火气郁、痰、瘀血、食积、虫积等化热临床表现:高热,神昏,谵语,大汗,便秘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偏盛: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特点:阴胜则寒——实寒证:形成原因:感受寒湿之邪过食生冷临床表现:形寒,肢冷,无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阴阳关系以乾阳之气 为主导
乾卦的卦辞为:元、亨、利、贞 元,原也,万物由此而化生; 亨,通也,事物由此通畅无阻; 利,宜也,可助益于自然万物; 贞,正也,固也,事物得之而稳固坚实。
• “元亨利贞”,此四字,在《易经》卦 辞中是吉、顺的象征,某卦得其一即为 吉卦,而乾卦独得四元。
• 而坤卦则仅表达为“元亨”,即参与万 物化生,以及同天气进行交流的过程。
因此,乾“亨”之意强调天阳之气 的流通,认为云气的流动、雨水的施降、 事物形态的变化均源自天阳之气的作用, 是天之阳气流动变化的一种征象。
• 《内经》亦强调阳气对人体精气、气血、 津液等的温通、气化之用。 • 如若阳气受伤,则表现为水谷的不化、 血液的凝滞、血脉的阻闭、水液的停蓄、 津液的不布等病理变化。
故有后世罗天益之当归补血汤治疗妇人 产后失血症,张介宾以左归丸(熟地、山 药、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胶等)治疗肾 阴不足。
•
4•2
亨主流通 朱熹《周易本义》言:“亨,通也。” 来知德《周易集注》解释为“云行雨施,品 物流形”之意。 “云行雨施者,气之亨,品物流形者,物随造 化以亨也,虽物之亨通,其实乾德之亨通。”
一、阴阳之理源于天地之气
《内经》中,“天地”一词的出现频次很高, 谈阴阳、谈生命、谈养生,无一不将“天地”一 词冠于文章或段落之首。从天地之气的规律、属 性与关系去认识生命活动以及阴阳的内涵和关系, 是《内经》理论的重要学术特征。而这一特征是 对《易经》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虽然八卦均是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卦象, 作为阴阳代表的乾坤二卦在《易经》中具有高 于其它卦象的独特意义,可以说,《易经》之 卦象的演变、义理的推演,均是基于乾坤二卦 而来 。
4•3 利从助益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 也。” 言天阳之气对万物具有助益、促进等作 用,在六十四卦中,凡阳爻为主或阳爻处 于正位的卦象,其卦辞、爻辞多主顺、主 吉。
《文子〃上德》说:“阳灭阴,万物肥; 阴灭阳,万物衰。故王公尚阳道则万物 昌,尚阴道则天下亡。”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 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
• 《素问•调经论》所言:“血气者,喜温 而恶寒,寒则涩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 之。”
•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 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 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 痛,” • 寒气最易伤阳,寒气侵入人体所导致的疼 痛,是阳气的温通作用受到抑制产生的病 理变化。
• “阳气者,开合不得,寒气从之,……, 陷脉为瘘” 的鼠瘘病,是寒凝血脉,血 脉不通的病症。
•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 能出矣。
• “五脏阳已竭”导致的水肿病,是阳气 不足,水液失于温通的病症。
• 而“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之无汗证、 偏枯症,则可以看作阳气不能温通、气 化所引起的另一种病症。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 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 卫外者也。”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根据四 季阳气的生发、长旺、收敛、闭藏状态 的不同,调养人体的阳气。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 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 应,养生之道也。 •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 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 长之道也。 •
• 《内经》所表述的多种生理功用,如 主于化生、长养(阳生阴长),主于温 养神气、筋脉,主于温通血脉、津液, 以及主于固密等作用,皆是《周易》乾 卦之卦辞“元亨利贞”延伸到医学中的 体现。
4.1 元为起始
• 乾阳之“元”的作用,是赋予万物 一种气,而这种“气”是事物发生与生 长的一种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
•
乾
坤
巽
离
兑
即八卦之震、巽、坎、离、艮、兑六卦, 皆源自乾坤二卦的相交,而六十四个卦象, 又是八卦的两两相合,故引申可以理解为天 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包括男女、 父母、上下、牲畜、作物、色泽等,均源自 于天地之气。
同时,《周易》六十四卦占问祭祀、 战争、商旅、婚姻、生产等的吉凶祸 福,就是说,古人把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的所有变化,都归结为天地阴阳之 气的变动。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 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 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万 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 外,阴之使也。 • ……
即阴阳学说的产生,并不是古人观察 自然界,对大量相反相成的某些事物规 律与关系的总结,而是对天地之气基本 状态、基本作用、规律与相互关系的描 述与抽象。
阴阳的本源性、互根转化、互制互胜、阴 阳的相互包含、阴阳不同的作用、形质的表述 以及重阳思想等大量阴阳学说的内容皆是源自 对天地阴阳之气的认识与提升。 可以这样认为,对自然界大量相反相成事 物的观察总结,诸如日光的向背、上下、左右、 雌雄、水火等的观察,可以得出阴阳的概念, 但却产生不了阴阳学说。
• “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强不能秘, 阴气乃绝。”
• 张介宾:“凡物之生死,皆由阳气” • “夫阳主生,阴主杀。凡阳气不充,则 生意不广,而况于无阳乎?故阳唯畏其 衰,阴唯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 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 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 阳去则死矣。”
四、元亨利贞与《内经》阳气理论
二 、升降交流是天地阴阳之气的基本状态
•
泰卦
• 《周易· 彖》:“泰,小往大来,吉 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 而其志同也。”
• 否卦 • “否之匪人(行为不端),……则 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 而天下无邦也。”
• 并由此推演而来阴阳双方皆应以交流为 基本存在方式,即 • 《彖》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 内君子而外小人。” • “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 。 • 即以阴阳所代表的所有事物的双方,均 应处于一种不停息的交流之态。
•
《鬼谷子》把当时社会上美好的事物 均归之于阳,不美好的事物均归之阴,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明、 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 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
《管子•枢言》“先王用一阴二阳者,霸; 尽以阳者,王;以一阳二阴者,削;尽 以阴者,亡。”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指出:“天下尊卑 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 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当阳 之所衰。”
《内经》阴阳 学说探源及阴阳理论临床应用
贺 娟
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阴阳学说是怎样产生的?
孙思邈:不知《易》,不足言太医。 张介宾: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 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周易》简介
《周易》 《易经》—本经 《易传》— 解说 上经— 30卦 下经— 34卦
•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下降,气流 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 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 有。”
• 《灵枢〃本神》篇“天之在我者德也,地 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业” 。 • 《素问•天元纪大论》:动静相召,上下相 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易经》
• 记载了64个卦象、64条卦辞、384条爻辞。
乾——天 坤——地 震——雷 巽——风 离——火 坎——水 艮——山 兑——泽
《周易》简介
- 阴 — 阳
卦序构成:由 - - 、— 两爻,由下而上, 顺序以六爻构成。
《周易》简介
上六 六五 六四 九三 九二 初九 泰卦
《周易》简介
《易传》共十篇: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系辞”上、下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 • • • • •
郑钦安《医理真传》将其阐释为 “乾坤交媾,化生六。 乾之初爻,乘于坤之初爻,而生长男,震也; 乾之二爻,乘于坤之二爻,而生中男,坎也; 乾之三爻,乘于坤之三爻,而生少男,艮也。 故曰:乾道成男。
•
乾
坤
震
坎
艮
• • • •
坤之初爻,乘于乾之初爻,而生长女,巽也; 坤之二爻,乘于乾之二爻,而生中女,离也; 坤之三爻,乘于乾之三爻,而生少女,兑也。 故曰:坤道成女。”
• 《素问〃剌禁论》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 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 《素问〃经脉别论》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 《素问〃水热穴》“地气上者属于肾, 而生水液者也 。”
• 《素问〃调经论》所指出:“夫阴与阳, 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 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的经脉阴阳之气的流注,则是从天地阴 阳到经脉阴阳的一种过渡。
《春秋繁露•基义〉 “阴者阳之合(配合),妻 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提出“:阳始出,物亦 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 物随阳而出入。” 认为万物的生长衰亡取决于阳气的盛衰。
•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 气,阴成形”;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 彰,是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综合为:“元者, 大也,始也,始者物之始,……言万物 所资以始者,……,此言气不言形,若 涉于形便是坤之资生矣。” 朱熹言:“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
• 坤卦虽亦具“元亨”之性,但之于乾元, 其“元”的始生性在于“赋形”。 • 《易传•系辞上》言”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因此,在注重“形而 上”的“道”或“气”的《易经》思想 中,乾、坤之“元”的作用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