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规范病理诊断的现状和难点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
谢谢!
感谢下 载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1、病理报告内容应包括标本类型、肿瘤部位、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浸润深度,有无 脉管和神经侵犯,切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内镜粘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标本应报告标本切缘 及粘膜浸润深度并分级。
2、应评估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术标本疗效反应。 3、建议报告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MLH1、MSH2、MSH6、PMS2)、分子病理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状
残留癌灶伴间质纤维化
2(轻度反应)
少数或无肿瘤细胞消退;大量肿 3(反应不良) 瘤细胞残留
错配修复蛋白和KRAS,NRAS和BRAF突变检 测
建议对结直肠癌组织进行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免疫组 化检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必要时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检测。对于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应行 KRAS、NRAS和BRFA突变检测。
未分化癌
原发肿瘤(T) 结直肠TNM分期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粘膜内癌(肿瘤浸润粘膜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 肿瘤穿透脏层腹膜 T4b 肿瘤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结构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M1a 转移局限于单一器官,无腹膜转移
M2a 有腹膜转移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切除标本的病理
学评估
推荐采用Ryan等修订的病理学评估
诊断标准
肿瘤退缩分级
无存活癌细胞
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李晓露,夏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25【摘要】本文结合近年研究报道,总结直肠类癌的内镜下表现,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对肿瘤术前分期的价值及对术后预后的判断,介绍在直肠类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诊断进展,浅析不同直径直肠类癌的治疗原则,并比较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特点,以及影响直肠类癌5年生存率预后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直肠类癌;内镜;临床分析;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09(2011)06-0495-03收稿日期:2010-12-20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ctal carcinoid tumorLI Xiaolu,XIA Lu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hanghai Ruijin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025,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ndoscopic features of rectal carcinoid tumors,evaluated usefulness of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and prognosis of the tumors postoperatively,introduced the progresses of molecular dignosis,analyzed the therapeutic different sizes of tumors,compar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ESD with EMR an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5-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e tumors.【Key words】Rectal carcinoid tumor;Endoscopy;Clinical analysis;Treatment类癌起源于肠腺管基部的嗜银细胞(Kulchitsky’s细胞),由于这种细胞对银染有亲和力,故又称为嗜银细胞癌。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结直肠癌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与患者疾病预后有重要相关性。
病理诊断作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作用。
浆膜受累(pT4a)是结直肠癌病理诊断重要依据,基于此,文章重点对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关键词: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进展研究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段与治疗,极易导致患者病情进展出现死亡。
疾病分期诊断中通常依据患者肿瘤浸润以及肿瘤周围脏器影响,将其分为pTis、pT1、pT2、pT3、pT4a和pT4b,其中pT3和 pT4a作为疾病诊断重要依据,能够反映患者的肿瘤是否存在转移,对于疾病诊断与疾病预后有重要关联。
1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价值浆膜组织作为体腔壁和转折包裹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属于结直肠重要组成,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出现浆膜受累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与淋巴结节转移以及肿瘤浸润指标相比更加具有优越性。
而且针对结直肠癌疾病的预后,通常不同分期情况结果不同,Ⅱ期 pT3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Ⅲ期 pT4结直肠癌患者低,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精准的pT3/pT4a分期[1]。
临床中针对浆膜穿透组织的表现主要为肿瘤细胞随着增殖导致突破间皮细胞层,但是受到间皮细胞层脱落以及出现反应等因素影响,导致浆膜解剖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2]。
关于形态学研究提出肿瘤穿透脏腹膜或直接侵入其他结构或器官,这一观念作为pT4定义对于结直肠癌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肿瘤组织在生长中距离浆膜层不超过1mm情况,通常存在反应性改变,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腹膜受累。
随着结直肠癌病理诊断的逐渐深入研究,关于pT4a定义内容更加细化更加科学,以肿瘤穿透脏腹膜为主,但是这种情况依然无法有效界定pT3和 pT4a。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
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
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
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直肠癌的病理与防治综述
直肠癌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中国人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三个流行病学特点:①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生率高,约1.5:1;②低位直肠癌所占的比例高,约占直肠癌的65%~75%;绝大多数癌肿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③青年人(<30岁)直肠癌比例高,约10%~15%。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
同时由于消化道缝合器的应用,使许多原来需作肠造口的直肠癌病人免去了人工肛门的苦恼,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病因与病理1、病因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如本章上节所术,包括:饮食及致癌物质,直肠慢性炎症,遗传易感性,以及癌前期疾病如家庭性肠息肉、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
2、大体分型也可区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三型。
(1)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
形状为圆型或卵圆形,中心陷凹,边缘凸起,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
早期可有溃疡,易出血,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2)肿块型:变称髓样癌、菜花型癌。
向肠腔内突出,肿块增大时表面可产生溃疡,向周围当润少,预后较好。
(3)浸润型癌:变称硬癌或狭窄型癌。
癌肿沿肠壁浸润,使肠腔狭窄,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3、组织学分类(1)腺癌:结、直肠腺癌细胞主要是柱状细胞、粘液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细胞,进一步分类主要为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占75%~85%,其次为粘液腺癌,占10%~20%。
①管状腺癌:癌细胞呈腺管或腺泡状排列。
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
②乳头状腺癌:癌细胞排列组成粗细不等的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心索为少量血管间质。
③粘液腺癌:同分泌粘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组织内有大量粘液为其特征,恶性程度较高。
④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胞核深染,偏于胞浆一侧,似戒指样,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结直肠癌影像与病理规范
G3
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G2
中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中等,预后一 般。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
T1
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
T3
癌组织浸润浆膜下层或侵犯无 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is
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层。
T2
癌组织浸润肌层。
T4
癌组织穿透腹膜脏层或侵犯其 他器官或组织。
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
腺癌
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占80%~90%。组织学上可分为 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
癌等。
鳞状细胞癌
较少见,仅占结直肠癌的1%~5%。 组织学上可分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 胞癌。
未分化癌
非常少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结直肠癌的病理分级
G1
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分期等因素,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风险。预后评估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和监测病情进展。
生存时间预测
根据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模型来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和预 期治疗效果。
复发风险评估
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通过评估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 可以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测和治疗措施。
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 学科的合作,包括影像科、病 理科、外科、内科等。临床实 践指南的完善促进了跨学科的 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结直 肠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THANK YOU
腹部超声
利用超声波对腹部进行扫 描,可以观察结直肠肿瘤 的大小、形态和浸润深度。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其包括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结肠黏液腺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第二章诊断2.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等。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
医生应综合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2.2 病史及辅助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特别是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辅助检查包括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等。
2.3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经过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应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肿瘤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第三章分期与分级3.1 分期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分级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级。
分级的结果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治疗4.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结直肠癌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晚期结直肠癌常需行前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
4.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术前和术后化学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物选择应根据不同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一、早期筛查与预防1.结直肠癌的筛查应从50岁开始,高危人群可提前进行筛查。
2.筛查方法包括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双重造影等。
3.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摄入、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等。
二、临床病理诊断1.通过肠镜取样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确诊结直肠癌。
2.根据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判断分期。
3.必要时进行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三、分期与评估1.使用国际公认的TNM分期系统对结直肠癌进行分期。
2.利用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评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情况。
3.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态、肝功能、肺功能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四、多学科综合治疗1.根据患者的分期、分子特征和全身状态,确定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2.早期结直肠癌可行局部切除手术。
晚期结直肠癌常采用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治疗。
3.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减治、术后辅助和晚期结直肠癌的症状缓解。
4.化疗可作为术前、术后辅助和晚期结直肠癌的系统治疗手段。
5.靶向治疗适用于KRAS突变、BRAF突变等特定患者予以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
五、随访与复发监测1.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CEA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2.定期监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对出现复发的患者进行再次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六、病例登记与质量控制1.数据采集,建立结直肠癌病例数据库,用于研究和质量控制。
2.定期组织专家会诊、学术交流,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
以上是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详细完整版。
早期筛查与预防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临床病理诊断和分期评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常规治疗手段,随访与复发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情况,病例登记与质量控制能够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结直肠癌患者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直肠癌的检查诊断与治疗
直肠癌
重点难点
掌握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
熟悉 直肠癌综合治疗
了解 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一、结直肠癌流行病学
中国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1.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占60%(美国28%) 2.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比例高,约60%~70% 3.城市高于农村
二、病理分型
(一)大体分型
八、直肠癌治疗
(三)腹会阴切除(Miles术):不保肛的根治术
1.适应证:肛门外括约肌或肛提肌受累时的首选术式 2.肿瘤和淋巴结整块切除,根治术的金标准 3.缺点:永久造口(终身佩戴人工肛袋)
• 腹会阴切除范围
• 腹乙会状阴结切肠除造标口本
八、直肠癌治疗
(四)低位前切除(Dixon术):保肛的根治术
肛门拉钩辅助下经肛门局 部切除术
乙状结肠造口
八、直肠癌治疗:手术为主
3.根治术 (1)腹会阴切除(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Miles手术) (2)低位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Dixon术)
① 结肠经肛拖出吻合(Bacon术) ② 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 ③ 结肠肛管吻合(Parks术) (3)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
1. 肿块型:向肠腔壁内生长,分化程度较高,转移较少,预后较好 2. 溃疡型:向深层生长浸润,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多,预后较差 3. 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分化程度低,转移多,预后差
• 肿溃块疡型
• 浸润型
二、病理分型
(二)组织学分型
组织学上,根据与正常肠道腺管结构的相似程度,结直肠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 分化腺癌,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检查工程。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
需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行基线MRI检
查,目的在于评价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如
无禁忌,建议直肠癌行MRI扫描前肌注山
莨菪碱抑制肠蠕动;建议行非抑脂、小
FOV轴位高分辨T2W1扫描;推荐行DWI
扫描,尤其是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
对于有 MRI禁忌证的患者,可行CT增强
梗阻、穿孔病症,那么根据多学科会诊评估确定是否需要 切除原发灶。
➢ 〔7〕结肠新生物临床诊断高度疑心恶性肿瘤及活检报 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如患者可耐受手术,建议行 手术探
第二十七页,共八十页。
〔一〕结肠癌的外科治疗
1.早期结肠癌cTlNOM0的手术治疗
如行内镜下切除或局部
切除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建议采用内镜下切除、局部切除或结肠切除 术。侵入黏膜下层的浅浸润癌( WI ),可考虑
区域连续浸润腹膜脏层外表〕 ➢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第十四页,共八十页。
结直肠癌TNM分期
N分期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内肿瘤0.2mm〕,或存在任何数量的肿瘤结节 并且所有可辨识的淋巴结无转移
N1a 有1 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有2-3 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已发生癌变,建议 行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尚未发 生癌变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全结直肠切除或者肠管 节段性切除。林奇综合征患者应在与患者充分沟 通的根底上,在全结直肠切除与节段切除结合肠 镜随访之间选择。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页。
〔一〕结肠癌的外科治疗
〔4〕 行腹腔镜辅助的结肠切除术建议由有 腹腔镜经验的外科医师根据情况酌情实施。
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误诊原因
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误诊原因目的探究直肠癌病理学特征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
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直肠癌8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8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病理学特征及误诊原因。
结果在直肠癌86例患者中,22例初期误诊,25.6%的误诊率,多误诊为痢疾、肠炎和痔疮;62例(72.1%)患者行根治性结直肠切除术,24例(28%)行造瘘及姑息性手术。
直肠特征为:恶性程度高,癌组织分化不良,癌肿生长速度较快。
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和低分化管状腺癌;该研究中有76例(86%)低分化癌诸如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和低分化管状腺癌,根据Dukes分期,42例C期、D期,占据总体的48.8%。
直肠为直肠癌的发生部位。
结论直肠癌恶性程度较高且症状隐匿,非常容易误诊,早期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和直肠指检查确诊,以便于降低临床误诊率,促进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标签:直肠癌;患者;病理诊断;误诊原因长期以来,直肠癌在西方国家有着相当高的患病率,在癌症患病率中占据首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得以持续提高,再加上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这些因素均使得直肠癌的患病率大大增加。
目前,直肠癌在我国已经逐渐的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文献报道指出,直肠癌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多,在我国恶性肿瘤患病人数中占据第四位,并且呈现出年轻化及不断增高的不良趋势[1-3]。
为探究直肠癌病理学特征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
该研究分析了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直肠癌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了直肠癌病理学特征及其误诊原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所收治的直肠癌86例患者,其中包括32例女性患者,54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5周岁,最小年龄为39周岁,平均年龄为(50±1.4)周岁。
直肠癌的病理分析与预后评估
直肠癌的病理分析与预后评估引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见于直肠粘膜及黏膜下层,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其病理分析与预后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提供患者的预后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直肠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介绍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
一、病理分析1. 病理类型直肠癌主要分为腺癌、腺泡细胞癌、黏液腺癌、乳头状瘤样癌等多种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直肠癌的大部分。
腺癌可分为分化良好、中度分化和低度分化三种类型,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2. 病理分级直肠癌的病理分级是根据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划分的。
常见的病理分级系统有Duke分级和TNM分期系统。
Duke分级分为A、B、C三个阶段,分别表示肿瘤仅限于肠壁内、浸润肠壁和穿透肠壁;TNM分期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指标,用于评估直肠癌的病理分期。
3. 病理特征直肠癌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等。
肿瘤大小一般用最大瘤径来表示,大多数肿瘤直径在3cm以上。
肿瘤浸润深度是评估肿瘤侵袭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分为黏膜浸润、黏膜下层浸润、肌层浸润和浆膜浸润四个层次。
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是肿瘤侵袭性的重要表现,也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途径,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阳性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二、预后评估直肠癌的预后评估包括临床和病理方面的指标。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有以下几个:1. TNM分期如前所述,TNM分期是评估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早期TNM分期(I、II期)的患者预后较好,晚期TNM分期(III、IV期)的患者预后较差。
2.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直肠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阳性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
3. 肿瘤分级肿瘤的分级是评估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
大肠癌患者生存率偏低 需规范诊疗
虽然,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技术有所进步,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患者生存率 仍然偏低。“诊疗不规范是影响我国当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尽管原卫生部出 台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但由于地区间医疗水平的差异和结直肠癌诊疗的复杂性,临 床实践中,往往存在治疗‘过量’或‘不足’的情况,结直肠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亟 须提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成果推广处处长闫力表示:中 国亟须建立一批龙头的“全国结直肠癌诊疗示范单位”,以切实有效地推进结直肠癌 诊疗规范,给予更多患者最佳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改善整体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甘肃诊疗现状
提到结直肠癌的诊治,可能很多同道会不屑得 认为:诊断肠镜解决,治疗手术解决,没有技术 含量。但是,请各位回顾一下: 1.您收治的每一位结直肠癌是否是早期? 2.为什么手术效果差,术后生存质量差,术后生 存期短? 3.您是否认真对待每一位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 便不尽感,脓血便)和便血的患者? 4.您是否给需要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的患者安排 了此项检查? 5.您是否对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过筛查?
色素内镜 推荐在结直肠癌筛查时可以选择0.4%靛胭脂加 0.2%醋酸全结肠黏膜喷洒来提高结直肠早期癌以及癌前病 变的检出率。染色剂及醋酸可以使结肠黏膜微小、平坦、 不易发现的病变显露,可以显著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及 癌前病变的诊出率。
我们如何做
电子染色内镜 推荐有条件地区应用电子染色内 镜进行结直肠早癌以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电子染 色内镜包括窄带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NBI)、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Flexi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chancement,FICE)、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等,在不延长内镜检 查时间的前提下,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方 面均高,并有可能初步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避免过 多活检损伤和对内镜治疗的影响。
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误诊原因
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误诊原因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它发生在结肠的末端直肠上皮细胞,通常是从某种类型的小肿瘤或息肉开始形成,最终可能转变成肠癌。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直肠癌的编码是C18.9,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一类。
直肠癌的病理诊断过程直肠癌的病理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通过取下疑似癌变组织或病灶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从而确定是否存在癌变组织;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等检查,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还能确定是否存在转移等。
直肠癌的误诊原因1.转移部位与原发病病灶相似直肠癌的转移性肿瘤可能分布在其他器官和部位,如肝、肺、脑等,造成误诊。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转移病灶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病病灶相似,导致误诊。
2.影像学检查敏感性不高影像学检查虽然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但并不一定敏感。
例如,小的直肠癌可能通过常规X线检查或经肛镜检查时呈阴性表现,需要进行镜下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因此,对于一定程度的直肠癌疑似病例,医生需要更全面的诊断手段。
3.诊断标准不清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可能会出现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有所不同的情况,从而导致误诊。
因此,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和准确的诊断细则,对于避免误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患者症状不典型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例如便血、肛门痛、便秘等,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这些表现。
因此,如果患者没有典型的症状,可能会被漏诊或误诊。
总结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直肠癌的病理诊断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组织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但是误诊的原因也较多,例如转移部位与原发病灶相似、影像学检查敏感性不高、诊断标准不清和患者症状不典型等。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直肠癌的患者,医生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浅析直肠癌病理诊断及误诊原因
生存时间为6.5个月。结论 直肠癌症状不典型,进展迅速,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临床较易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直
肠指检及肠镜检查,有效减少误诊率对于提高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直肠癌 病理诊断 误诊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1)01(a)-0132-01
一直以来直肠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 较高[1],居于癌症发病率前列;近年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 惯改变及环境污染加重,直肠癌发病率逐 年增高,已成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有文 献报道,其患病人数居于我国恶性肿瘤第 四位,且呈增高及年轻化趋势[2~3]。笔者回 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收 治直肠癌患者49例病理学诊断资料,总结 直肠癌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方法,探讨误诊 原因,现报到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直 肠癌患者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 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为53.6岁;患病 时间2个月~1.5年,平均5.5个月。所有患 者手术后均行病理送检确诊。 1.2 检查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直肠指检,肠镜检 查发现病变肿块;之后取组织行病理活检 证实;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再次确诊。 1.3 主要临床表现
3 讨论 直肠癌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误诊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严重 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负 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机 体 代 谢 改 变 以 及 肠 道 微 生 物 紊 乱 等 。直 肠癌患者症状不典型,部分青年患者甚至 无症状表现,同时病情进展迅速,分化程 度低,发现多为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有 研究表明晚期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 7%[4]。直肠癌临床常误诊为痔疮,痢疾,肠 炎等,误诊原因为:(1)患者缺乏特异性症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随访,通常在治疗结束后的2 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 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肿瘤复发 情况。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
01
如CEA(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
病理诊断
01
病理诊断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包括活检标本的
病理检查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02
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是否为结
直肠癌。
03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分期、分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治疗部分解读
手术治疗原则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
0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诊疗规范为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平台
,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03
培养临床医生的规范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诊疗规范,临床医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更
加注重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
素养和诊疗能力。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 录
• 引言 • 诊断部分解读 • 治疗部分解读 • 随访与监测部分解读 •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我国结直肠癌 的诊疗水平,减少诊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改善患者预后。
推动多学科协作
最新从分子病理临床看结直肠癌精准医学的机遇与挑战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 8:57:48 08:57:4 808:57 5/12/20 21 8:57:48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208:57: 4808:5 7May-2 112-Ma 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8:57:4808 :57:480 8:57W ednesda y, May 12, 2021
(3.3%,5%)
KRAS Exon4
NRAS Exon2
NRAS Exon3
NRAS Exon4
117 146 9.3%
12 13 6.8%
59 61 5.1%
117 146 0.8%
3.7%c
6.3%d
NRb
NE
5.0%
4.2%
3.0%b
1.1%
7.9%
2.3%
5.8%
0.0%
5.6%
3.4%
4.1%b
2021/5/7
De Roock W, et al. Lancet Oncol 2010;11:71503–762 Sorich et al.Annals of Oncology 00: 1–9, 2014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 221.5.1 2Wednesday, May 12, 2021
20
Presented By Julien Taieb at 2015 ASCO Annual Meeting
Slide 14
2021/5/7
21
Presented By Julien Taieb at 2015 ASCO Annual Meeting
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和未来
结直肠癌筛查的现状和未来【关键词】直肠肿瘤结肠肿瘤筛查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1]。
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
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3]。
结直肠癌的特点是:(1)高发病率、高病死率;(2)大部分结直肠癌源于结直肠腺瘤,腺瘤恶变需较长的时间(约10年);(3)结直肠腺瘤可通过纤维结肠镜切除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4)结直肠癌的预后与分期关系密切。
根据上述特点,结直肠癌是一种适合于筛查的恶性疾病,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从总体上提高其5年生存率。
我国在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中指出,结直肠癌是全国重点防治的8种癌症之一,建议对其进行综合防治。
1 粪便潜血试验在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中,粪便潜血试验因其简便廉价而获广泛应用。
随机对照大规模人群筛查的研究结果显示,用愈创木脂潜血试验在50~80岁的人群中每年1次或每两年1次筛查,随访10~13年后,结直肠癌病死率降低了15%~33%。
虽然愈创木脂潜血试验对检出粪便中正铁血红蛋白的敏感性可达90%~98%,但是,该试验的阳性预测价值较低,超过80%的试验阳性者并没发现结直肠肿瘤。
免疫法潜血试验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是费用较愈创木脂潜血试验高,其筛查的敏感性与化学法潜血试验相比并没有质的提高。
实际上,无论化学法或免疫法潜血试验,均未能解决结直肠肿瘤间歇性出血带来的假阴性问题。
2 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乙状结肠镜对直肠及远端结肠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到97%和94%[4]。
Selby等[5]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报道,应用乙状结肠镜可降低筛查范围内60%的结直肠肿瘤病死率。
另外,也有两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乙状结肠镜可减少直肠及远端结肠60%的腺癌发生率及降低80%的病死率[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论坛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9-0714-03直肠癌规范病理诊断的现状和难点顾晋【摘要】规范化的病理诊断对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十分重要。
回顾当前我国直肠癌的诊治过程,可以发现对标准化规范化的病理学评估仍然存在着问题,包括:(1)术前的病理学评估。
(2)早期癌的局部切除适应证。
(3)环周切缘问题。
(4)侧方淋巴结清扫。
(5)全直肠系膜切除淋巴结清扫的数量问题。
【关键词】直肠癌;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standardized pathologic assessment in rectal cancer GU Jin.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Institute,Beijing100142,China Abstract Pathologic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 staging and predicting patients’outcomes for rectal cancer. There will be several challenges for standardized pathologicassessment in China,including:(1)Preoperative pathological evaluation.(2)indication of local excision on early stage rectal cancer.(3)CRM assessment.(4)lateral node dissection for advanced low rectal cancer.(5)number of nodes harvest for TME.This manuscript aims to describe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n rectal cancer treatment. Keywords rectal cancer;pathology外科医生应该了解直肠癌规范的病理学概念,包括规范的病理学诊断,这对指导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放疗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方面其实已经超越了临床病理学的范畴,是外科医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本文仅就直肠癌的病理学诊断规范以及难点谈谈个人的意见。
1重视术前的病理学活检由于直肠癌的特殊解剖学位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的“直肠癌诊疗指南”和我国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都明确指出,要在行外科手术以前进行术前的病理学活检。
虽然该做法已经被外科医生所接受,但是,临床医生是否对活检的病理学诊断结果做了认真分析,值得商榷和关注。
其中最主要的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病理活检的结果要紧密结合术前的临床分期目前外科医生在行直肠癌手术前都要做临床病理学活检。
但是,因为有时取材本身的问题,对得到的病理学结果要认真分析。
特别是诊断“早期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一定要结合临床的术前评估,以免误把进展期直肠癌当作早期癌而进行局部切除。
有时候,“早期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受到取材因素的影响,取材过浅可能是造成这个诊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直肠癌的术前临床分期,规范的诊断手段是盆腔MRI和经直肠的超声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看到,MRI和直肠内超声诊断病人为cT3或cT4,但病理学活检报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因此,必须全面分析检查结果,严格的规范临床术前分期,方能对病理学活检做出正确的判断。
1.2病理活检的结果可能改变对病人的治疗策略对于一些低位的直肠肿瘤,特别是直肠和肛管交界的恶性肿瘤,病理学活检的结果非常重要。
因为,对于一个病理学诊断为“鳞癌”的低位直肠病灶,病变可能不是直肠的腺上皮来源,而是肛管鳞状上皮来源的鳞癌。
众所周知,直肠癌和肛管鳞癌的治疗策略是有显著区别的。
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前的规范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是正确的治疗选择;而对于肛管的鳞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放化疗,而非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
因此,对于发生于肛管部位的病灶,必须先做临床病理学检查,做出组织学的判断,方可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治疗方法。
2“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中的病理学问题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具有严格的适应证。
但是,目前临床上存在非常普遍的情况是没有对直肠癌进行正确客观地临床分期,即行局部切除。
而且切除的手术后标本没有规范地送到病理科进行客观的评价,以致病人的治疗受到影响。
2.1术前评估与早期切除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的术前评估至关重要。
术前行盆腔MRI和经直肠的超声检查对术前评估是必要的。
同时,肝脏的超声或CT检查以及胸部的必要检查可以除外远隔转移。
按照NCCN指南,直肠癌的局部切除仅限于T1期,肿瘤直径<3cm或<1/3周,切缘> 3mm,肿瘤距肛门<8cm,分化程度好且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转移的病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北京100142 E-mail:zlguj@2.2切除后病理标本的处理许多局部切除标本的处理方法尚待规范。
切除的标本要及时地固定,标记出切缘、基底,以便病理科医生能够对切缘是否有肿瘤残留做出正确的报告。
具体见图1。
2.3切缘病理阳性和pT2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切缘阳性病人,应该再次行手术。
但是,许多外科医生采用了扩大切除的方法。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对于局部切缘阳性的病人,按照相关指南和规范要求,应该不再行扩大切除,而应实施规范的根治手术。
如果病人不接受规范的手术,通常是因为不能保留肛门。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实施规范的放化疗。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术前病理诊断为cT1,但是术后病理诊断pT2,的情况。
如果术后报告了pT2,不要行扩大切除,应该实施根治手术或选择放化疗。
3术中操作注意病理学的环周切缘(CRM)的完整性3.1CRM的手术方面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操作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
参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手术原则,保证直肠手术中沿着“Holy Plain”进行外科操作十分重要。
对直肠癌的环周切缘,一定保持标本的完整性,不露出肌肉是一个重要标志。
见图2。
3.2CRM阳性的病理学定义如果CRM阳性,在临床上会改变治疗的策略。
是手术后行辅助化疗放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CRM的判断指标,NCCN指南明确指出,CRM阳性的定义是:肿瘤距CRM<2mm。
见图3。
4侧方淋巴结清扫问题关于侧方淋巴结清扫一直以来是直肠癌的热点问题。
许多专家,特别是日本的外科医生,坚持实施侧方淋巴结清扫。
因为他们认为,对于低位直肠癌来说,侧方淋巴结的转移率高达15%[2-4]。
欧美的外科专家则较少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因为,据其报道,即使未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局部复发率也<10%[5-7]。
我国学者对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报道也有所不同,目前,常规行侧方淋巴结清扫仅为少数单位。
有关侧方淋巴结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已经在日本33家著名医院参与下完成[8]。
总计701例病人随机分成TME组和TME合并侧方淋巴结清扫组。
已有的结论认为,侧方淋巴结清扫显著增加手术的时间,术中失血、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该研究中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的淋巴结阳性率7%。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
关于局部复发率的结果要等到2015年揭晓。
5关于淋巴结获得数量的问题外科手术所获得的淋巴结数量对于判断手术质量、决定手术后的治疗策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外科医生一直以来都在为术中获得更多的淋巴结而努力。
5.1“12个淋巴结”的误区一个高质量的直肠癌手术应该获得多少个淋巴结,大多数医生能够回答:尽量达到12个淋巴结。
这种说法一部分是正确的。
因为,从NCCN到国内的指南,对淋巴结数量的描述最多的是“12”这个数字。
但是,仔细分析相关指南,“12个淋巴结”的意义在于:如果要判断N0,至少要有12个淋巴结为阴性方能说明是真正的N0。
5.212个淋巴结的意义如果在外科手术后病理报告为“淋巴结1/5”,我们是否要再去找淋巴结来满足12个淋巴结呢?笔者的理解是否定的。
因为,按照相关指南规定,如果淋巴结阳性,就是手术后行辅助治疗的适应证,而且辅助的治疗方案不会因为局部淋巴结阳性的数量而有所改变。
正确地理解指南的含义,可以使我们客观地选择治疗方案。
直肠癌的治疗包含着许多的临床病理学问题。
外科医生应该经常保持和病理科医生的沟通,了解病理学的最新概念及其更新,手术后的标本的处理要符合病理学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规范的病理报告,指导我们的辅助治疗。
(下转719页)[3]Scott Kopetz.Targeting Src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Colorectal Cancer:Rationale and Progress Into theClinic[J].Gastrointest Cancer Res,2007,1(4s):37-41.[4]Douillard JY,Siena S,Cassidy J,et al.Randomized,phaseⅢtrial of panitumumab with infusional fluorouracil,leucovorin,and oxaliplatin(FOLFOX4)versus FOLFOX4alone as first-line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metastaticcolorectal cancer:the PRIME study[J].J Clin Oncol,2010,28(31):4697-4705.[5]Folprecht G,Gruenberger T,Bechstein WO,et al.Tumour re-sponse and secondary resectability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follow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cetuximab:the CELIMrandomised phase2trial[J].Lancet Oncol,2010,11(1):38-47.[6]Allegra CJ,Yothers G,O'Connell MJ,et al.PhaseⅢTrial As-sessing Bevacizumab in StagesⅡandⅢCarcinoma of the Co-lon:Results of NSABP Protocol C-08[J].J Clin Oncol,2011,29(1):11-16.[7]Gramont AD,Van Cutsem E,Tabernero J,et al.AVANT: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three-arm multinational phaseⅢstudyto investigate bevacizumab with either XELOX or FOLFOX4versus FOLFOX4alone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J].J Clin Oncol,2011,29(4s):362.[8]Goldberg RM,Sargent DJ,Thibodeau SN,et al.Adjuvant mFOLFOX6plus or minus cetuximab(Cmab)in patients(pts)with KRAS mutant(m)resected stageⅢcolon cancer(CC):NCCTG Intergroup PhaseⅢTrial N0147[J].J Clin Oncol,2010,28(15s):3508.[9]Wong R,Cunningham D,Barbachano Y,et al.A multicentre study of capecitabine,oxaliplatin plus bevacizumab as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or-risk colorectal liver-onlymetastases not selected for upfront resection[J].Ann Oncol,2011,22(9):2042-2048.[10]Gruenberger B,Tamandl D,Schueller J,et al.Bevacizumab, capecitabine,and oxaliplatin as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otentially curabl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2008,26(11):1830-1835.[11]Feliu J,Safont MJ,Salud A,et al.Capecitabine and bevacizu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colorectal cancer[J].Br J Cancer,2010,102(10):1468-1473.[12]Sauer R,Becker H,Hohenberger W,et al.Preoperative versus Post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J].NEngl J Med,2004,351(17):1731-1740.[13]Smalley SR,Benedetti JK,Williamson SK,et al.PhaseⅢtrial of fluorouracil-based chemotherapy regimens plus radiotherapyin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ectal cancer:GI INT0144[J].JClin Oncol,2006,24(22):3542-3547.[14]Roh MS,Yothers GA,O'Connell MJ,et al.The impact of 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in the preoperative multimodality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rectum:NSABPR-04[J].J Clin Oncol,2011,29(15s):3503.[15]Hofheinz R,Wenz FK,Post S,et al.Capecitabine(Cape)versus 5-fluorouracil(5-FU)-based(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Long-termresults of a randomized,phaseⅢtrial[J].J Clin Oncol,2011,29(15s):3504.[16]Aschele C,Cionini L,Lonardi S,et al.Primary tumor response to preoperative chemoradiation with or without oxaliplatin in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pathologic results of theSTAR-01randomized phaseⅢtrial[J].J Clin Oncol,2011,29(20):2773-2780.[17]Gérard JP,Azria D,Gourgou-Bourgade S,et parison of two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regimens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results of the phaseⅢtrial ACCORD12/0405-Prodige2[J].J Clin Oncol,2010,28(10):1638-1644.[18]Gérard JP,Azria D,Gourgou-Bourgade S,et al.Clinical re-sults at3years of the ACCORD12randomized trial in rectalcancer[J].J Clin Oncol,2012,30(4s):389.(2012-06-22收稿)(上接715页)参考文献[1]Steele SR,Varma MG,Melton GB 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Anal Squamous Neoplasms[J].Dis Colon Rectum,2012,55(7):735-749.[2]Moriya Y,Sugihara K,Akasu T,et al.Importance of extended lymphadenectomy with lateral node dissection for advanced low-er rectal cancer[J].World J Surg,1997,21(7):728-732.[3]Takahashi T,Ueno M,Azekura K,et teral node dissection an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for rectal cancer[J].Dis ColonRectum,2000,43(suppl10):59-68.[4]Sugihara K,Kobayashi H,Kato T,et al.Indication and benefi t of pelvic sidewall dis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J].Dis Colon Rec-tum,2006,49(11):1663-1672.[5]Enker WE,Thaler HT,Cranor ML,et al.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n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the rectum[J].JAm Coll Surg,1995,181(4):335-346.[6]Heald RJ,Moran BJ,Ryall RD,et al.Rectal cancer:the Basing-stoke experience of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1978-1997[J].Arch Surg,1998,133(8):894-899.[7]Lopez-Kostner F,Lavery IC,Hool GR,et al.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s not necessary for cancers of the upper rectum[J].Sur-gery,1998,124(4):612-617.[8]Shin Fujita,Takayuki Akasu,Junki Mizusawa,et al.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andwithout 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II orstage III lower rectal cancer(JCOG0212):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randomised controlled,non-inferiority trial[J].LancetOncol,2012,13(6):616-621.(2012-07-0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