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11 醉翁亭记》优质精品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投壶的投中了目标。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脸色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
苍老。 子,这里形容醉态。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里相当于“于”。
译文: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 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 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容颜苍 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 喝醉了。
而寓之(于)酒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 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 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2)
山间朝暮四季景色。
第三部分(3)
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
第四部分(4)
总结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细读感悟
本文的内容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美 醉 乐
【第一部分(1)】
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在这里,作者 简笔勾勒了醉翁的自画像, 既照应了上文太守的“醉翁状”元成才路 自号,又引起下文,状元成才点路 明太 守“醉”“乐”的原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四部分(4)】
1.“然而禽鸟……其乐也”一句中的几个“乐”含 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分别是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二部分(2)】
研读第二段。欣赏第二个景点——琅琊山朝暮 及四季美景。
第2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利用时间推移,采用了先分写,后总收说明的方 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 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 表判断)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介词结构后置,“歌于途”即“于
途歌”)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介词结构后置,“述以文”
即“以文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省略句: 状元成才路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应是“得之(于)心
时间副词,不久。
回家。 跟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鸟到处叫。上下,指高 处和低处的树林。
形容枝叶茂密成 荫。翳,遮盖。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以游人的快
状元成才路
乐为快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仔细读第一段。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 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环滁皆山也。
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第一层 写环境并点题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
(鸟瞰)→酿泉(由俯到仰)
→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二层 写亭的得名
建亭者→名亭者→乐(题 眼,主线)
1.第1段是怎样描写醉翁亭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状元成才路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乐趣。 穷尽。
而乐亦无穷也。
Fra Baidu bibliotek
早晨。
译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聚拢,山 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 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放,有一 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 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 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 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太守宴也( 名词作动词,)设宴
状元成才路
环滁皆山也( 名词作动词,)环绕着
状元成才路
临溪而渔( 名词作动词,钓)鱼,打鱼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动词作名词,驼背弯腰的老 人、用手搀扶)的小孩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茂盛、繁茂 )今义:美丽 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或时节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 临 临溪而渔( 靠近 )
执策而临之(面对)
状元成才路
归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 状元成才路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取名,命名。
自称,这里是用自
就。
称来命名的意思。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所以。 名词用作动
情趣。
在于。
词,取别号。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领会。
寄托。
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叫 智仙的。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 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 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 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 寄托在酒上。
11 醉翁亭记
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 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 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 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 钱供他上学呢?
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 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 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 的故事。
状元成才路
共同。
庐陵郡,就是吉州。
记述。
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用。
为,是。
译文: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 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 叫,那是因为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 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
2.第1段中两处自问自答有什么作用? 这里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两处自问自答,道出了
醉翁亭的来历。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 约其辞,为下文的解释留有 余地。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此处的 作用是什么?
这是全文的核心句,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同时也暗示了“醉翁”二字的深意:饮酒佐以美景 而“醉”,被贬的抑郁心情状元成才路 则用酒“醉”来排遣。 因此,“山水之乐状元,成才路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 游玩观赏之乐融入在宴饮之中,为下文做铺垫。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 状元成才路
情。(难点)
状元成才路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重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 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 自明而暗,或暗或明, 变化不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
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茂盛、昏暗。
开放。
繁茂。
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香花。
状元成才路
浓郁的 绿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形容词,秀丽 ) 佳木秀而繁阴( 形容词,茂盛、繁茂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词,表承接 ) 而 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 )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转折,却 )
在乎山水之间也( 语气助词,无实义 ) 也
太守自谓也( 表判断 )
山水之乐( 名词,乐趣 )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形容词,欢乐 )
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后
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 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宴:酣到之,乐往,
非丝非竹(
古义:琴瑟箫笛为管弦乐器,
这里指音乐 今义:常)指蚕丝、竹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 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 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 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 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 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 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 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 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 篇流芳千古的美文。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 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作者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将“镜头”从“环滁皆山 也”的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再写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然后写酿泉“泻出于两峰之间”, 从而使视线由山外远望转入山内近观,最后用“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推出醉翁亭。
这样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写山,写路,写水, 写亭,文笔简练,形神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
“说到……”,可不译出。
在树下休息。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背着东西的人。 腰背弯曲,
此处指老人。
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被人搀领着走,指小孩。
(水、酒)清。
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 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 称“野味”。蔌,菜蔬。
【第三部分(3)】
研读第三段,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 1.第三段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
有什么作用?
状元成才路
写滁人、宾客、
状元成才路
太守游琅琊山
的情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可以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 宴——众宾欢——太守醉”。
“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是陪衬,写“醉” 也是写“乐”。
摆开。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 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的 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 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味 清醇,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开在前面,这是太守 在举行酒宴。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尽兴地喝酒。 弦乐器。管乐器。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环滁( chú) 琅琊( yá) 林壑( hè)
辄醉( zhé) 林霏(fēi ) 阴翳( yì )
酒洌( liè ) 觥筹(ɡōn)ɡ
山肴(yáo) 野蔌( sù)
状元成才路
伛偻(yǔ lǚ ) 颓然(tuí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射者中(zhòn)ɡ 弈状元成才者路 胜( yì ) 暝( mínɡ)
居高面下, 由上看下。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 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 ,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 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 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 平列。
2.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第3段写“滁人游”与 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作者实写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实际是暗写政治 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 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这一切正体现了作者“与民 同乐”的思想,点明了文章主旨。
3.你是如何理解醉翁的“醉”的?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
醉翁亭记
代词,它, 指滁州城。
尤其, 特别。
茂盛的样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环绕着滁州城。滁 州,在安徽东部。
名词作状语,在 山上,沿着山。
山谷。 拟声词,形容水声。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
山势回环,路 像鸟张开 也跟着拐弯。 翅膀一样。
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投壶的投中了目标。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脸色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
苍老。 子,这里形容醉态。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里相当于“于”。
译文: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 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 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容颜苍 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 喝醉了。
而寓之(于)酒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 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 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2)
山间朝暮四季景色。
第三部分(3)
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
第四部分(4)
总结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细读感悟
本文的内容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美 醉 乐
【第一部分(1)】
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在这里,作者 简笔勾勒了醉翁的自画像, 既照应了上文太守的“醉翁状”元成才路 自号,又引起下文,状元成才点路 明太 守“醉”“乐”的原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四部分(4)】
1.“然而禽鸟……其乐也”一句中的几个“乐”含 义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分别是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二部分(2)】
研读第二段。欣赏第二个景点——琅琊山朝暮 及四季美景。
第2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利用时间推移,采用了先分写,后总收说明的方 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 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 表判断)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介词结构后置,“歌于途”即“于
途歌”)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介词结构后置,“述以文”
即“以文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省略句: 状元成才路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应是“得之(于)心
时间副词,不久。
回家。 跟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鸟到处叫。上下,指高 处和低处的树林。
形容枝叶茂密成 荫。翳,遮盖。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以游人的快
状元成才路
乐为快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仔细读第一段。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 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环滁皆山也。
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第一层 写环境并点题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
(鸟瞰)→酿泉(由俯到仰)
→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二层 写亭的得名
建亭者→名亭者→乐(题 眼,主线)
1.第1段是怎样描写醉翁亭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状元成才路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乐趣。 穷尽。
而乐亦无穷也。
Fra Baidu bibliotek
早晨。
译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聚拢,山 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 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放,有一 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 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 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 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太守宴也( 名词作动词,)设宴
状元成才路
环滁皆山也( 名词作动词,)环绕着
状元成才路
临溪而渔( 名词作动词,钓)鱼,打鱼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动词作名词,驼背弯腰的老 人、用手搀扶)的小孩 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茂盛、繁茂 )今义:美丽 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或时节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 临 临溪而渔( 靠近 )
执策而临之(面对)
状元成才路
归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 状元成才路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取名,命名。
自称,这里是用自
就。
称来命名的意思。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所以。 名词用作动
情趣。
在于。
词,取别号。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领会。
寄托。
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叫 智仙的。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 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 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 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 寄托在酒上。
11 醉翁亭记
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 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 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 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 钱供他上学呢?
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 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 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 的故事。
状元成才路
共同。
庐陵郡,就是吉州。
记述。
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用。
为,是。
译文: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 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 叫,那是因为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 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
2.第1段中两处自问自答有什么作用? 这里由写景过渡到写人。这两处自问自答,道出了
醉翁亭的来历。前一问答,明白无疑;后一问答,隐 约其辞,为下文的解释留有 余地。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此处的 作用是什么?
这是全文的核心句,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同时也暗示了“醉翁”二字的深意:饮酒佐以美景 而“醉”,被贬的抑郁心情状元成才路 则用酒“醉”来排遣。 因此,“山水之乐状元,成才路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 游玩观赏之乐融入在宴饮之中,为下文做铺垫。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 状元成才路
情。(难点)
状元成才路
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重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 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 自明而暗,或暗或明, 变化不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
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茂盛、昏暗。
开放。
繁茂。
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香花。
状元成才路
浓郁的 绿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形容词,秀丽 ) 佳木秀而繁阴( 形容词,茂盛、繁茂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词,表承接 ) 而 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 )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转折,却 )
在乎山水之间也( 语气助词,无实义 ) 也
太守自谓也( 表判断 )
山水之乐( 名词,乐趣 )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形容词,欢乐 )
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后
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 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宴:酣到之,乐往,
非丝非竹(
古义:琴瑟箫笛为管弦乐器,
这里指音乐 今义:常)指蚕丝、竹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 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 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 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 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 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 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 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 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 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 篇流芳千古的美文。这篇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 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作者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将“镜头”从“环滁皆山 也”的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再写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然后写酿泉“泻出于两峰之间”, 从而使视线由山外远望转入山内近观,最后用“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推出醉翁亭。
这样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写山,写路,写水, 写亭,文笔简练,形神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
“说到……”,可不译出。
在树下休息。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背着东西的人。 腰背弯曲,
此处指老人。
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被人搀领着走,指小孩。
(水、酒)清。
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 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 称“野味”。蔌,菜蔬。
【第三部分(3)】
研读第三段,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 1.第三段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
有什么作用?
状元成才路
写滁人、宾客、
状元成才路
太守游琅琊山
的情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可以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 宴——众宾欢——太守醉”。
“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是陪衬,写“醉” 也是写“乐”。
摆开。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 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的 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 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味 清醇,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开在前面,这是太守 在举行酒宴。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尽兴地喝酒。 弦乐器。管乐器。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环滁( chú) 琅琊( yá) 林壑( hè)
辄醉( zhé) 林霏(fēi ) 阴翳( yì )
酒洌( liè ) 觥筹(ɡōn)ɡ
山肴(yáo) 野蔌( sù)
状元成才路
伛偻(yǔ lǚ ) 颓然(tuí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射者中(zhòn)ɡ 弈状元成才者路 胜( yì ) 暝( mínɡ)
居高面下, 由上看下。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 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 ,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 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 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 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 平列。
2.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第3段写“滁人游”与 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作者实写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实际是暗写政治 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 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这一切正体现了作者“与民 同乐”的思想,点明了文章主旨。
3.你是如何理解醉翁的“醉”的?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
醉翁亭记
代词,它, 指滁州城。
尤其, 特别。
茂盛的样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环绕着滁州城。滁 州,在安徽东部。
名词作状语,在 山上,沿着山。
山谷。 拟声词,形容水声。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
山势回环,路 像鸟张开 也跟着拐弯。 翅膀一样。
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