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合集下载

(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批评方向《影视批评学》课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和片目

(书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批评方向《影视批评学》课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和片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文化批评方向《影视批评学》课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和片目王建平体例:书目作者/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备注第一部分文化研究1、大众文化与传媒/ 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2、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 大卫•宁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当代叙事学/ 华莱士•马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东方学/ 爱德华•W•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5、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佛克马等三联书店19886、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 王岳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19927、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认同/ 张京媛台湾麦田出版文化有限公司19988、文化帝国主义/ 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刘象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文化与公共性/ 汪晖等编三联书店199811、文化与社会/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12、现代社会学理论/ 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200013、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叙事学导论罗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5、英国文化研究导论/ Graeme Turner 台湾亚太出版社199816、资讯社会理论/ Frank Webster 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17、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 蔡骐等著新华出版社200018、中国文化地理概说/ 赵世瑜周尚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9、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绫部恒雄(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1、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 L·比尼恩(英)辽宁人们出版社 198822、中国文化史/ 柳诒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23、文化的轨迹/ 陈其南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24、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庄锡德等浙江人们出版社 198725、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 北晨浙江人们出版社 198626、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 F·普洛格D·G·贝茨(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7、文化·社会·个人/ R·M·基辛(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8、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 C·恩伯 M·恩伯(美)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29、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30、文化模式/鲁思·本尼迪克特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31、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商务印书馆 19873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雅各布·布克哈特(瑞士)商务印书馆 198733、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34、文化社会学/ 司马云杰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35、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836、中国近代文化概/ 龚书铎中华书局 200237、中国古文化的奥秘/ 冯天瑜周积明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38、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39、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40、大众传播学总论/ 张隆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41、鲁迅全集(10卷本)42、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 周月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43、当代西方文化学/ 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第二部分文艺批评方法理论1、文艺学与方法论/冯毓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美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3、文艺新科学新方法手册/ 林骧华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胡经之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文学批评学(修订本)/ 李国华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6、文艺学方法概论/ 陈鸣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7、文学批评原理/ 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文学批评学/鲁原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9、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 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 傅修延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11、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 冯黎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2、文学研究新方法论/ 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13、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第三部分影视理论1、爱森斯坦论文选/ 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当代世界广播电视/ 施天全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 李幼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4、当代中国电影/ 陈荒煤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当代中国广播电视/ 编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电视声画艺术/ 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7、电视与权利/ 王逢振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电视与社会/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9、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 周传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10、电影导演/ 马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1、电影的元素/ 波布克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12、电影观念讨论文选/ 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电影剪辑技巧/ 卡雷尔.赖兹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4、电影理论概念/ 安德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5、电影理论史评/ N.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6、电影美术概论/ 周登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7、电影美学/ 巴拉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8、电影摄影艺术概论/ 葛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9、电影是什么/ 巴赞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0、电影业经营学/ 梅耶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21、电影与当代批评理论/ Robert Laspsiley & Michael Westlake 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股份公司199722、电影语言/ 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23、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大卫•鲍德威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旧好来坞/新好来坞:仪式、艺术与工业/ 沙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25、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26、十部经典影片的回顾/ 默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27、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 尹鸿北京出版社199728、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4)/ 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9、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 罗慧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0、世界电影史/ 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1、世界电影史/ 格雷戈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32、世界各国广播电视概况/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33、世界记录电影史/ 埃里克•巴尔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34、世俗的神话/ 皮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36、现代电影美学基础/ 王志敏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7、艺术与视知觉/ L.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8、影视制作者指南/ 中国电影出版社39、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 陈荒煤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40、中国电视论纲/ 杨伟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41、中国电影批评史/ 李道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2、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3、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920-1989)/ 罗艺军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44、中国电影史/ 陆弘石顾晓鸣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45、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 罗伯特•C•艾伦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影视艺术鉴赏学/ 孙宜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47、电视传播艺术学/ 胡智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8、电影语言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乌拉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9、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夏衍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0、电影美学基础/ 谭霈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5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 丁亚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52、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章柏青贾磊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 吴迪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4、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55、电影理论新发展/ 帕特里克·富尔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56、影视艺术学/ 盘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7、影视民俗学/ 廖海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郑树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9、影视类型学/ 郝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0、影视文化传播/ 张智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61、电影艺术的科学/ 金天逸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62、电影艺术新论/ 潘秀通万丽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63、电影话语新论/潘秀通潘源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4、文化视域中的影像叙事/ 陈侠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5、电影摄影造型基础/ 郑国恩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66、电影表演艺术概论/ 李冉冉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67、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J·H·劳逊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68、影视批评学导论/ 沈义贞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69、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 戴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70、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 汪振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71、电影语言学导论/ 贾磊磊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72、电影观众学/ 章柏青等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73、电影形态学/ 朱辉军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74、电视艺术学/ 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75、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吴素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76、电视剧人物塑造艺术/ 张筱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77、电影创作类型论/ 桂青山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78、纪录片导论/ 比尔·尼可尔斯(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79、电影的解读(修订版)/ 颜纯钧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80、影视受众学/ 李法宝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81、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 任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82、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 李建强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83、电视剧原理/ 曾庆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84、影视心理学/ W·舒里安(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85、现代影视批评艺术/ 周安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86、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 陈晓云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87、中国电影创作思潮评析/ 陈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88、影视剧诗学/ 洪忠煌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89、影视文化导论/ 孙沛然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90、入世以来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91、中国岭南影视艺术史/ 柯可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992、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 颜纯钧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093、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 吴琼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94、电影色彩学/ 梁明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5、电影语言学/ 王志敏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96、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影分册)/ 吴小丽林少雄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97、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视分册)/ 林少雄吴小丽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98、中国电影文化史/ 李道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9、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0、影视文化学/ 陈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1、影视文化论稿/ 胡智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102、影视艺术新论/ 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3、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 蒲震元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04、影视艺术比较论/ 宋家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5、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06、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 黄琳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7、电视批评论/ 欧阳宏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08、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 聂伟上海三联书社2010 109、电影批评/ 王志敏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第四部分主要期刊报纸1、当代电影2、电视研究3、电影艺术4、世界电影5、中国电视6、当代电影7、北京电影学院学报8、当代电视9、电影评介10、电影11、电影文学12、电影新作13、文艺研究14、艺术百家15、民族艺术16、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7、现代传播18、中国电影报19、中国电影市场*20、电影电视艺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1、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2、中国电影年鉴第五部分经典电影片目1、2001年太空漫游2、Z3、阿甘正传4、埃及艳后5、八部半6、巴顿将军7、巴黎圣母院8、巴黎最后的探戈9、霸王别姬10、白色11、百万英镑12、邦尼与克莱德13、暴雨将至14、悲歌一曲15、悲情城市16、背靠背,脸对脸17、本命年18、毕业生19、变脸(Face off)20、宾虚21、猜猜谁来吃午餐22、超人23、沉默的羔羊24、城南旧事25、城市之光26、丑八怪27、出租汽车司机28、纯真的年代29、大白鲨30、大闹天宫31、大篷车32、党同伐异33、道路34、德克萨斯州的巴黎35、低俗小说36、第三类接触37、杜鲁门的节日38、多瑙河之波39、鳄鱼邓迪40、发条桔子41、法国中尉的女人42、放大43、飞跃疯人院44、非常公寓45、费城故事46、芬妮和亚历山大47、愤怒的公牛48、芙蓉镇49、甘地传50、感官王国51、橄榄树下的情人52、钢琴课53、高跟鞋54、公民凯恩55、孤星血泪56、牯岭街少年谋杀案57、关于我的母亲58、广岛之恋59、桂河大桥60、哈姆雷特61、好家伙62、红高粱63、红菱艳64、红色65、后窗66、呼喊与细雨67、湖畔奏鸣曲68、蝴蝶梦69、花火70、华丽家族71、环球旅行80天72、黄土地73、火之战74、家在台北75、教父76、筋疲力尽77、紧闭双眼78、精神病患者79、警察故事80、卡里加里博士81、卡门82、卡萨布兰卡83、开国大典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85、克雷默夫妇86、苦月亮87、蓝色88、两个人的车站89、猎鹿人90、林家铺子91、流浪者92、乱93、乱世佳人94、罗马11时95、罗马不设防的城市96、罗生门97、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98、美国佳人99、美国往事100、美丽人生101、摩登时代102、末代皇帝103、莫扎特104、母亲105、普通法西斯106、青春之歌107、青青校树108、青山翠谷109、情人110、秋刀鱼的味道111、秋菊打官司112、蝤山节考11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14、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15、日瓦戈医生116、阮玲玉117、三毛从军记118、杀死一只知更鸟119、莎翁情史120、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121、神女122、狮子王123、水浇园丁124、死亡诗社125、四百下126、太阳灼人128、淘金记129、天国车站130、甜蜜的生活131、甜蜜蜜132、偷自行车的人133、外星人134、汪洋中的一条船135、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136、我的秘密之花137、午夜牛郎138、西北偏北139、西区故事140、西线无战事141、锡鼓142、喜143、现代启示录144、乡村女教师145、香港制造146、小城之春147、小薇娜148、心香149、辛德勒名单150、新龙门客栈151、新天堂影院152、星球大战153、幸福的黄手154、胭脂扣155、阳光灿烂的日子156、窈窕淑女157、野草莓158、野战排159、夜间守门人160、一个国家的诞生161、一个和八个162、一江春水向东流163、一条安达鲁狗164、一夜风流165、音乐之声166、英国病人167、英雄本色167、英雄陶陶169、游戏规则171、与狼共舞172、雨人173、雨中曲174、在江边175、早春二月176、战舰波将金号177、这里黎明静悄悄178、正午179、蜘蛛女之吻180、中央车站181、重庆森林182、侏罗纪公园183、姿三四郎184、走出非洲185、最后一班地铁186、左拉传187、周恩来188、血战台儿庄189、士兵之歌190、雁南飞191、关山飞渡192、远山的呼唤193、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4、末代皇帝195、两个人的车站196、野山197、老井198、金色池塘199、战地浪漫曲200、天云山传奇。

警惕西方文化的入侵

警惕西方文化的入侵

文化殖民是西方强大国家实施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手段,抑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强大国家以之达到军事占领、政治统治所能达到的目标——经济依附,弱小国家因之而处于被剥削、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

中国要实现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大业,就必须注意防止经济依附与文化殖民,实现经济的独立富强以及文化的自觉自信。

一、新殖民主义与文化殖民文化是积淀在民族最深处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国家薪火相传的基因,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

二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以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强迫弱小国家接受他们的文化;另一方面借助传媒、投资、商品等“软实力”,将其宗教信仰、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撒播到其他国家,借以消灭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自主性,同化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这就是文化殖民。

文化影响思维,思维影响政策,政策影响态势。

持续持久的文化殖民令弱小国家广泛而深刻地对强大国家产生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弱小国家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处于服从与被支配地位。

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通常包裹在商品、资本中,也掺杂在国际文化传播、合作与交流中。

正如罗素所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但是,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经久不息地实施文化入侵,美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其《文化外交》中指出:文化手段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二战以来,美国推行文化霸权、文化入侵、文化殖民可谓不遗余力。

英国年轻女编辑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在《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中指出,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将美国包装加工成为文化大国,且利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等各种手段把这种强势文化兜售给世界,与此同时竭力诋毁、抹杀竞争对手(敌手)的文化。

教育文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第四维”。

多年来,美国通过组建营运各种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等)为弱小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信奉自由主义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美国的文化牧师,成为美国意识形态的宣传队、播种机,甚或直接成为美国的经济杀手,把“自由经济”、“比较优势”等理论传播到其他国家,把“华盛顿共识”政策落实到弱小国家。

全球化视域下“大众文化”简析

全球化视域下“大众文化”简析

全球化视域下“大众文化”简析【摘要】“全球化”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资本主义希望通过操纵“大众文化”来达到领导大众思想,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才能真正的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关键词】全球化;大众文化;文化领导权1.全球化内涵“全球化”,是指人类打破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从以往的闭关自守状态向全球性社会过渡的过程。

从世界历史过程看,全球化可以追溯到15世纪,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远航到北美洲,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还有后来的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可以说是揭开了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不得不说全球化的可能源于人类造船技术的发展,而且全球化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延伸发展的。

首先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海面上轮船的出现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世界运输能力,为此,人类还开通了许多像苏伊士那样的大运河,在陆地上铁路的出现使得世界交通网络化,再到后来的航空业完成了人类交通运输的立体化。

从生产的角度全球化使得国家自身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变成国与国的全球性生产大分工,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再是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流动,而是全球性生产的一部分。

早期的全球化是以欧洲为中心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的扩张与资本积累为欧洲民族国家的稳固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为以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历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而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和过去相比不再以极端蔑视非西方民族的“愚昧”和“野蛮”的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已经很难再在发觉其中“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原貌,而是让人们感到极为亲切。

像苹果手机、圣诞节、好莱坞大片等都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舶来品,而我们已经渐渐习惯了看到他们穿上糖衣的外表。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特征、实质与内在矛盾央视国际 2005年08月17日 14:19 来源:[内容提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

因此,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和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做出客观评价。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基于优势的物质条件之上,运用经济和政治的力量,宣扬和普及自身文化的种种价值观、行为模式、制度和身份,以达到重塑被压迫人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制度和身份,使被压迫人民服从帝国主义阶级的利益。

简言之,文化帝国主义就是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一个国家人民的灵魂,然后把这个国家变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

就此而言,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涉及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涉及到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美国与法国、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之间的关系。

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涉及到实践层面,而且还涉及到理论层面。

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和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做出客观评价。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侵略、征服、控制和剥削别人,老牌帝国主义用炮舰和金融或商品手段,也就是用军事或经济手段来达到目的。

而新帝国主义手段越来越高明,除用军事、经济手段外还用文化思想手段。

文化帝国主义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

概括起来文化帝国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文化帝国主义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扩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方式,其结果导致了实力雄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西欧)与相对贫弱的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南美、亚洲、非洲等单民族的独立国家)之间形成的支配、附属和依赖的全球关系。

理解大众文化

理解大众文化

也可以采用大规模、系统性的或结构性的方法。 被表述出来的暴力是大众的(从某方面而言,社会暴力
不是大众的),因为它为生活在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平均、充 满利益冲突的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点。被支配者的 社会体验表现的是利益冲突,所以,贫富悬殊极为严重的美 国,有最富暴力色彩的大众电视节目。使暴力大众化的是社 会体制,而不是公民的“低劣性”。暴力根源于社会,而非个人 道德。(P160)
像它产生陌生化效果。
分析大众文本需要双重焦点: 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文本的深层结构。
资本主义体制的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必要条件 决定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日常生活又 反作用于它们,若注意力仅集中在这里,就 忽略了资本主义的文化领域,最终困囿于悲 观主义状态中,提供的是由激进革命改变资 本主义的乌邦托信念。
身体控制
狂欢节是解神话式的,因为它暴露了社会秩序的随意性与脆弱性。狂欢节未必总是 破坏性的,但破坏的因素总在那里;它也并非总是进步的或解放的,但进步与解放的潜能 一直在场。
巴特区分了“读者式” 倾向与“作者式”倾向, “生产者式文本”用来描 述“大众的作者式文本”, 它像读者式文本一样容易 理解,也具有作者式文本 开放性(先锋性),但不
2符号生产力
3消费模式的灵活性
相 关 性 的 辨 识 是 大 众 性 的 首 要 特 征 。 文化资源能够 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那么它 就是大众的。大众批评的评价工作是社会或文本政治的 ,而不是文本的,批评者所关心的是做了什么,或被用 来做什么。
“无论我们多希望改变诸如女性或有色人种一类的社会意义与文本表述 ,只要这样的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这样的改变只可能是缓慢和渐进的,而不 会是激进和革命的。过于激进的变化将打断文本表述与社会体验之间的关联 。” (P158)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大众文化的殖民化

大众文化的殖民化
维普资讯
许均和周宪主编的《 介 、 播 、 媒 传 文 化 译 丛 ,很 值 得 阅 读 ,因 为 那 里 告 诉 我 们 很 多新 知识 。那 些 新 信 息 ,对 绝 大
叫做一元化 。 但 是 ,这 种 非 善 即 恶 的 思 想 方 式 ,
面 , 世 界 现 在 面 临 的 最 大 问 题 , 是 全 就 以 美 国 为 代 表 的 、 处 于 强 势 的 西 方 文
很好呀 !是 的,是很好 , 我们 有钱 ,可 以购买以 上所 有的外国名牌 。 我突 然想 起, 卢梭在谈 到精神 自由时 , 说过 的一
金 时 段 或 地 段 的 广 告 ,可 以 不 厌 其 烦
殖 民主 义” ,虽然与鸦 片战争式的明火
执 仗 有 明 显 不 同 ,但 有 一 点 是 相 同 的 , 就 是 自 己的 文 明被 人家 打 败 了 !难 道 不 是吗 ? 2 0世纪 初 , 我 们 的物 质 文 明 不
幸 , 不 过 人 家 的 洋枪 ;2 世纪 初 , 打 l 我
媒介、 传播、文化
在这个过程 中, 以网络 为代表的新兴传 媒技术 的兴起 ,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什
么呢? 因为在新的世纪 ,信息的封闭 ,
几乎 成 为一件 不可 能的事 情 。整个世
界 ,就像 一 张 大 的 蜘 蛛 网 , 一 点上 发 每
趣:《 媒介、传播、文化》( 商务印书馆 ,
个 有悠 久历 史 的世界 文明 古国家 来
说 , 简 直 就 是 生 死 攸 关 。 也 许 有 人 会
说 , 有 什 么 呀 , 们 照 样 可 以生 活 得 这 我
地 一 遍 遍 重 复 。 电 视 上 最 常 出现 的 画 面 , 观 众 有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这 方 对 在

文化殖民的特点及其警示

文化殖民的特点及其警示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的特点及对我国的警示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的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互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这种交流为各国本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

但是这种交流也为殖民主义提供了颠覆他国的新契机。

殖民主义打着多元文化互通交流的旗号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么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如何识别新一轮的文化殖民,我国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关键字:多元文化文化殖民特点警示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求同存异的互助发展时代。

科技的发展为各国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条件。

经济发展的强劲需求也迫切驱使各国打破旧式彼此孤立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缓慢的前行,各个国家可以孤立地存在、每个民族可以不相往来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

掌握最新科技、最新信息是保证一国紧跟时代脚步的必要条件。

文化殖民主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凭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报刊、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台和互联网等传媒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理念、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

文化殖民主义是殖民态度与行为过程的一种延续,但与早期的殖民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空前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又有什么新特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抵制外来文化偷偷来袭呢?一.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殖民的特点1.隐匿性: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在资本主义殖民时代,文化侵略通常是以武力直接地推行,并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证这种侵略效果的实现,同时用暴力来镇压反文化侵略。

然而与战争时期明目张胆的文化侵略相比,现代的文化殖民主义相对更加隐匿,一种意识形态的侵略以普遍被认为是正常的方式为载体,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形式的输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介的在生活各方面的渗透。

新传理论41:文化帝国主义

新传理论41: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新传理论41一、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通过各自的文化表现出来。

西方国家在向全世界传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倾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形成文化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议题的形成。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主义对战后的西方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认为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借助于高技术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尤其是通过大众媒介广为传播的西方文化,其实是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

西方文化基于某种优越感,力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民族,削弱其它民族的向心力,确立起以西方文化价值为主导的价值、伦理共识,以便建立起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秩序。

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锋芒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把西方的思想和实践视为具有普遍性的唯一标准,揭露出此种文化侵略导致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以及第三世界对西方的文化依附。

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以及福柯的权力-话语思想等。

二、理论内容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是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

他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1969)中提出“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在《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中再次论述。

文化帝国主义是关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对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的理论。

它关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不平等结构以及由此形成、扩大和加强的跨国支配。

他以“依附理论”为依据,揭示了大众媒介与美国政府、军界和民间企业构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控制美国社会的传播,并使美国大众传播业凌驾全球,导致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的丧失。

讲义: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潘知常)

讲义: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潘知常)

讲义: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潘知常)批判的视境:传媒作为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四个世界(关于“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的讲课提纲,供课下讨论,请勿公开外传,注释与参考书,因格式限制,暂略)南京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潘知常一传媒批判理论,因为“批判”而著名,也因为“批判”而莫名。

其实,所谓传媒批判理论只是一种约定俗成,而“批判”也更多地与法兰克福学派相关,而就整体而言,则必须说,“批判”与之并不相关。

因此与其称之为传媒批判理论,毋宁称之为传播研究(媒介研究),这样,既可以与传播学研究彼此区别,也可以更好地反映所谓传媒批判理论的全貌。

而根据潘忠党教授的介绍,相对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西方的“很多人,尤其是从事文化或批判学派研究的学者,继承英国的文化研究、政经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还有很多人,为了包括比…媒介研究‟更广的范围(比如语言的使用、修辞艺术、社会仪式、人际关系之建立等),索性就用…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这不是刻意咬文嚼字,而是因为对传播现象之研究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取向,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各有侧重,也各有偏好。

” 不过,鉴于传媒批判理论在国内已经约定俗成,而且笔者也曾主编《传媒批判理论》一书,因此,尽管我用“媒介研究”来概括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但是在涉及西方的相关理论时,我还是依旧使用“传媒批判理论”这一说法。

“传媒批判理论”的出现原因复杂,其中最为根本的理由在于:首先,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焦虑。

20世纪,人类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

文化作为第二自然(意在用后天创造来弥补先天自然的不足),转而成为生存的本体。

人类也不再从人之外的自然、物质等实体来理解自身,而是从人的活动本身来理解自身,于是,人的自觉同时也就是文化的自觉。

法兰克福学派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主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并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对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大众文化、肯定文化和文化工业在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曾先后使用过三个概念: 肯定的文化、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

1936 年霍克海默在《利己主义与自由运动》中首次提出了“肯定的文化”。

马尔库塞则于1937 年在《文化的肯定性质》一文对这一概念作了专门的论述; “大众文化”是1942 年在霍克海默与卢旺塔尔的通信中提出的; 1944 年,霍克海默又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 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

( 一) 肯定的文化20 世纪30 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主要致力于批判法西斯主义为代表的极权主义,其中以分析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起源和社会心理基础为主要工作。

“肯定的文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马尔库塞说: “肯定的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时代……所产生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根本特性就是认可普遍性的义务,认可必须无条件肯定的永恒美好和更有价值的世界。

这个世界……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实际情形的条件下通过每个个体的“内心”得到实现”。

可以看出,这种资产阶级时代产生的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它可以凭借人的内心而无需改造社会就可以实现,从而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以平息人们的反叛意识。

他还指出: “在新社会……它们是革命的; 但它们在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稳定后,就愈发效力于压抑不满的大众,愈发效力于纯为自我安慰式的满足,它们隐藏着对个性身心的残害”。

就是说,如果肯定文化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还有其积极一面的话,那么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则退化为一种使人丧失批判和否定能力的单面文化。

( 二) 大众文化20 世纪40 年代初,社会研究所转移到美国,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认识到,美国是另一种极权主义的典型,只不过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缓和的、更具欺骗性的统治方式,是通过在文化领域建立强制统一的行为的思想控制模式来实现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金 民 卿【内容提要】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的运作过程可以从媒介霸权、话语控制、意识形态殖民等方面分析。

媒介霸权提供了文化殖民的技术基础,话语控制疏通了文化殖民的关键环节,而文化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并获得认同,最终实现了文化殖民的目的。

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主要通过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途径展开,其中,大众文化途径是最有效力,也是阻力最小的途径。

【关键词】西方文化 渗透程式 渗透路径作者金民卿(196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732)。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投入到了全球性的空间之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所内含的信息全球化、媒介全球化,绝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它所带来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外来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

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就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和路径做一些简单分析。

一、文化渗透的发生程式冷战结束后,文化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焦点。

文化地位的上升使得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制定了新的文化战略,把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向其他国家渗透,在世界上扩展自己的霸权地位,从而构成了对世界文化的强烈冲击。

正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指出的:“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中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①那么,这种文化渗透是如何发生的呢?构筑传媒优势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环节。

传播媒介决不是完全中立性的,媒介无非是文化的中介或物质载体,离开了文化内容,传媒只不过是一堆机械设备和从业人员,工具性的传媒只有在它和特定的文化、政策、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时才具有意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它们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现代媒介在经济上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媒介帝国主义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媒体行业内部,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除了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外,媒介帝国主义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媒介帝国主义所带来的挑战。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一种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政策,即进一步加强文化外交,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并且把“西方的思想和实践”视为“具有普遍性权威”的唯一标准,认为“凡是不顺从西方、尤其是美国人权观念的政权都是专制和非法的”(参看英国《卫报》1994年4月4日约翰·格雷的文章:《拒不接受东方有希望的前景》)。

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政策相呼应,一些西方学者纷纷提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后殖民主义论”,经济、政治、文化、人权“无国界”论等各种观点,试图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扩张披上一层道德的、合法的外衣。

这可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形态。

现择其主要的作扼要介绍。

关于“历史终结论”。

美国《国民利益》季刊1989年夏季号刊登了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副司长、原兰德公司分析家弗朗西斯·福山纪念冷战结束的文章,题为《历史的终结》,提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和苏联不得不进行改革和西方文化处于统治地位等现象,不仅标志冷战结束,更表明西方自由民主的普及而作为历史的终结,即今后统治物质世界的将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人类社会发展不会再出现更新的形态。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在20世纪,西方的自由主义首先与专制主义的残余,然后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最后与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斗争,最终西方思想取得了胜利。

这表明,有系统地取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可行方案已经取尽用竭,人类意识形态和统治形式演变,以西方自由民主的普及而终结并且巩固下来,世界已进入大同状态,即:在政治领域中享有自由民主,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容易得到录像机和立体声系统。

费朗西斯·福山还进一步阐述:在西方国家,资本与劳工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阶级问题已退居次要地位,共产主义今天在发达的西方世界的吸引力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低;在亚洲,日本人以自己的方式采纳并改变了传输到日本的西方资本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在亚洲的发展与普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改革表明,中国今天已不成为亚洲或世界的指路明灯或典范;在苏联,斯大林主义已经开始为自由主义所取代,苏联过去的制度已遭到彻底的毁灭性的批判;今后能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的,只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宗教信仰,另一种是民族主义,但它们都不能对西方自由主义构成致命的危险。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

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

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

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反思

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反思

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反思摘要: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为基石,将总体性、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为人们理解美国当下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进路。

但无可否认的是,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存在着简约论和本质主义的思维局限。

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多少有些“水土不服”,这充分说明理论的传播与吸纳必须经历“在地化”的过程。

关键词:詹姆逊;文化批判;本质主义;在地化中图分类号:1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6—0117—04詹姆逊(fredrlc jameson,1934一)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为基石,将总体性、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为人们理解、批判、解构美国当下资本主义文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进路。

但无可否认的是,詹姆逊在注重政治经济学分析和阶级分析的同时忽视了从文化内部出发的道德批判和审美批判,有着最终沦为简约主义、经济论的倾向。

全球化的当下,资本逐步越过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拓展新的版图和空间,大众文化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共享与共存的文化形态。

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后工业社会之上,对多数非西方国家仍处在现代与前现代并存的状态而言,他的大众文化批判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处。

本文在梳理、总结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基础上,观照中国方兴未艾的大众文化,评析其文化理论的不足之处。

詹姆逊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中国的部分“水土不服”,充分说明理论的传播与吸纳,必须经历“在地化”的过程。

一、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詹姆逊的理论发展,经历了由文学批评到文化批判的转向,大众文化批判是詹姆逊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詹姆逊的大众文化批判主要围绕着三大主题展开:大众文化的社会经济基础,即资本运作本质批判;大众文化的阶级基础,即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的跨国交流,即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帝国主义批判。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它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是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易复制、模式化,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它的产生、崛起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大众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是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倾向。

大众文化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这包含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

尤其是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生存空间城市化、社会市民化、教育大众化以及传媒大众化的步伐,大众文化因而应运而生。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文化,它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不断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大众文化凭借传媒技术不断向世界散播,文化从传统的贵族特权变成渗透到大众生活之中的平民化文化产业,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 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摘要: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全球传播格局失衡、发达国家通过新兴媒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使“媒介帝国主义”成为当下热门的批判话题。

笔者从“媒介帝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形成原因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媒介帝国主义;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文化多样性;文化安全1 “媒介帝国主义”的形成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术语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媒介帝国主义理论”。

这是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他的《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发达国家以媒介技术为载体,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把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产品四处扩散。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我们更加清晰地感觉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摧毁一切文化障碍,在十几年内迅速席卷全球。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掌控着文化输出霸权,将大量体现美国式的价值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商业文化等通过方便快捷的现代通信技术,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国家。

在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美国跨国传媒集团迅速崛起,众多全球媒体巨无霸掌控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控制了大众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流通及散布。

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的信息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传媒大公司垄断。

美国的影视产业量只有全世界的5%,但其市场份额却占了全球的92.4%,牢牢占据着其他国家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1998年的统计,全世界各国的进口电视中有75%来自美国。

在加拿大,美国的音乐占本国无线电播放音乐的70%,同时好莱坞电影占影院上映时间的95%。

在全球跨国流通的全部书籍中,其中85%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

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据全世界文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好莱坞电影、美国的电视剧等电视节目、游戏产品、书籍、影像制品等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 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

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

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

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与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更一般的帝国主义内在勾连的,因而谈论媒介帝国主义而回避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的权力支配关系是毫无意义的(1);二是作为一种民族性(nationality)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该论述关心的是西方外来文化对于第三世界本土文化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关注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的逐步消亡。

但是人们在何为"本土文化"(native culture)问题是常常莫衷一是。

文化不可能属于某一地域(地理范畴)。

本土的正宗性如何来保证?"本土"的合理范围是什么?村落?社区?国家?跨国组合(如拉美)?多数此类论述习惯上是以民族国家为划分单位。

因而此类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主旨实际上是谈论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支配(2);第三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侧重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其成员多为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继承了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

它认为所谓"世界体系"事实上是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真正的"帝国"是资本主义本身而不是特定的民族国家,因而应当在资本主义的支配与民族国家的支配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在论证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胜利时,它提出的两个证据是:1、资本主义文化是造成同质文化的一种力量;2资本主义文化的扩展等于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因而可以用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文化狂潮论证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凯旋。

(3)最后一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是现代性批判。

它试图探讨文化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性的扩张之间的内在勾连关系。

在这里现代性的内容大致有资本主义、都市化、大众传媒的勃兴、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等。

这一论述认为,现代性的叙述(如发展、进步、理性)已经成为支配性的叙述,因而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构件,而批判现代性则要表明这个叙述远未穷尽人类叙述。

此外,这一论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第三种论式,因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一种言说。

(4)当然,上述文化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论述不是截然分离的,实际上它们分别突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面向中的一个,而实际上这四个面向是紧密关联的。

比如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就认为,对于媒介权力的解释必须纳入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对于西方媒介霸权的分析可以是经济角度的(媒介产品的经济利益),这个意义上的媒介帝国主义就是经济帝国主义;也可以是文化角度的,侧重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价值面向,媒介产品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效应。

而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媒介帝国主义则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着重揭示文化支配与经济支配、文化依附与经济依附、媒介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内在同源性,这样它就与其他几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连接起来了。

3、媒介帝国主义批判媒介帝国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赫伯特·西勒(Herbert Schiller),一般是在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框架中的谈论媒介帝国主义问题,因此政治经济的分析取向在其中占有明显的优先性。

然而这一取向在为媒介帝国主义论述提供无庸置疑的理论高度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明显的大而化之的倾向,即对于媒介对于观众的实际影响缺乏深入的经验分析。

他们常常只是想当然地断言:由于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帝国主义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的媒介在文化上的操纵性效果是无庸置疑的,而不再进一步追问:这种效果是直接且没有(1)、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中译本,冯健三译,台北时报文化企业公司,1993,第42-4 3页。

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本文的观点与材料极大地得益于此书,特此致谢。

(2)、(3)、(4)、同上书,第46-48页,第51-54页,第54-57页。

中介的吗?文化支配与一般经济支配的区别何在?如何把文化支配这个过于笼统的说法坐实?人们到底是如何体验资本主义的文化的?那些中介是应该而且必须考虑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种直接影响说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很类似洛克的"白板"说,其结论则与我们熟悉的机械反映论如出一辙。

我们不妨通过《唐老鸦》与《豪门恩怨》这两个著名的美国大众文化文本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多夫曼与马特拉(A·Dorfman,A·Mattelart)曾经写过一部著名的著作《如何解读唐老鸦?迪斯尼卡通的帝国意识形态》(How to Read Donnald Duck:Imperialist Ideology in the Disney Comic,1971年出版于智利),从天真无邪的卡通故事背后解读出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罪恶阴谋。

该书认为:这部卡通片正是因为它的有趣而成功地实现了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变得"自然而然"。

他们对于那些沉溺于帝国主义消费品的乌合之众发出棒喝:"可口可乐不是简单的事,在它背后顶着整个上层结构。

"然而,虽然他们对于"唐老鸦"的可怕的意识形态阴谋的分析显得振振有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唐老鸦》这一文本是否真的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效应?如果是,它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一般儿童乃至成人是如何阅读这个文本的?他们正的像这两位批评家所分析那样去解读吗?他们也那么在乎作品的意识形态内容么?也就是说,要想令人信服地论证《唐老鸦》的意识形态"洗脑"功能,就必须仔细深入地(而不是想当然地)说明人们阅读迪斯尼文本的具体方式与过程。

因为只是文本的存在不足以证明其实际的影响,否则就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进入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效果的论述。

随着西方传媒理论界对于阅听人研究的日益深入,上述简单化的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理论家的不满。

在有些批评家看来,对于大众文化文本之意识形态效果的简单化理解,事实上完全忽视了观众的主动性与选择能力,与法兰克福学派的错误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论域扩展到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关系。

在这些批评中,伊安·昂(Ian Ang)的《收看豪门恩怨》(《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London,1985)尤其值得注意。

该书对于大众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的分析显得慎密得多。

关于这个肥皂剧,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空前的成功,另一方面则是专业知识分子的空前激烈的批判(认为它威胁了第三世界的民族认同,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安指出,此类对于《豪门恩怨》的批判,把对于文本的意识形态内容的解读简单等同于文本的实际文化效果,他们只揭露该剧的"险恶"用心,而不去分析观众的实际收看过程。

安感兴趣的是: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巨大愉悦到底来自何处?与意识形态效果有无关系?它是否来自作品的结构本身的成功?读者是否意识到享受这一文本与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张?他(她)能否自己化解并解决这样的紧张?说到底,读者有没有批判的能力?为此,安在荷兰的一家妇女杂志上刊登一则广告,要求观众把自己收看《豪门恩怨》的体会写信告诉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