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优秀品德,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梳音晓义,日积跬步至千里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派遣.( ) 殉.职( ) 狭隘.( ) 热忱.( ) 纯粹.( ) 鄙.薄( ) 拈.轻怕重( ) 漠.不关心( ) ()承担. )挑.剔 ( )重担. )挑.战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 )②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 )③热情。

忱,情意。

( )④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 )⑤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⑥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⑦(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益,更。

( )⑧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改变。

( ) ★任务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初识文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诗词代表作主要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3.默读全文。

二、探究案★任务一:深入探究,勾画圈点析性格担1.默读全文,勾画文中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2.四个段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于 1939年12 月21日,原文标题为《学习白求恩》,在编人《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符合当时毛泽东写本文的初衷?★任务二:深入探究,再识精神学对比4.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上)答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上)答案
4.变化:先是笑翻了天,再是安静下来,后来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使劲鼓掌。感悟: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困难,只要勇敢地接受现实,充满自信,努力坚持不放弃,一丝不苟做事,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赢得掌声。
5.是一个疼爱孩子,温柔有耐心,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
第二课时
【课前热身】1.驱罗博犹
【基础达标】一、1.略2.略3.略
【自学检测】1.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2.表达了“我”长的思念感激尊敬之情,升华了主题。
3.(1)表现了“我”接到海经》时的震悚和感激之情。(2)略
(3)别人不肯做和做不到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4)因为这是“我”最初得到的极为想要的书,又是一个“我”没想到的人给“我”买来的。说是“宝书”,蕴涵了对阿长的感激。
3.(1)“倘若”是书面语,“如果”书面口语均可;在这段讲究句式、文字优美、文学色彩和抒情色彩都很浓重的文字中,用书面语浓的倘若,语感上更为和谐、统一、自然。“剥”和“拍”在这里都是拟声词,但“拍”更为准确形象。“后窍”就是屁股眼,自然比那较为宽泛的“后身”更为准确直观。股改为阵好,股比较抽象,是静态的;阵有具象感,动感,乃至动作的过程,显示了形象的描述。(2)通常说“菜根、萝卜根”等,而不说“菜的根、萝卜的根”,因此“何首乌的根”中“的”也可以删去。加上“便可以成仙”,其神奇和诱惑性更加明显,更能说明常常拔它起来的儿童心理原因。加上“于是”,把这因果关系联的更加紧密,显得更突出。“它”字前移,动作的对象与动作的主体,与动词紧跟在一起,前述的因果的关系也更为明显。(3)如果没有“曾经”一词,紧接上文,就会产生闰土的父亲捕鸟时,“我”当场询问的感觉。加上“曾经”,更直接的联想是“我”心理记得此事,某次碰到闰土的父亲,想起此事,询问了他。加上“得失”,所问更为明确、具体。“却”改为“只”,更为精彩,显示出在闰土父亲看来这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件活计,不值得炫耀,也使人感觉他那丰富的捕鸟经验和朴实憨厚的性格。“来不及等”比“没有等到”更为急迫,与“太性急”一词更为照应。(4)原文具象,直观可感,活灵活现,改动句显然也表达了原句的意思,但失去了原句形象生动的效果,也把想象空间限制了。

七年级导学案《散步》

七年级导学案《散步》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散步》巩固练习答案1.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答案:D(解析:母亲一开始想走大路是因为小路不好走;改变主意走小路是随了孩子的心意,体现了母亲对后辈的呵护与关爱。

)2.请找出文章第②段的对称句,这些对称句的作用是什么?答案:①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在朗读上,增强文章的节奏美;在行文结构上,形成一种流畅的表达,增加和谐美;在语意表达上,把“我”置身在母亲和儿子之间的种种协调作用更好地表达出来。

(解析:对称句可以用来写景、状物、抒情。

或者整段对称句铺陈描摹,以形成一种整齐美;或者间用对称句,长短相杂,整散并用,以求语言的跌宕回环之美。

)3.请找出文章第④段中描写作者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动作的叠词,想一想,这些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第④段中的“慢慢”和“稳稳”,体现了母子之间的关爱和呵护以及“我”和妻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文章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请用横线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烘托了我们一家和谐美好的亲情。

(解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服务于情感表达。

学生在找出句子后,结合文章的中心就可以概括出作者融情于景的用意。

)《散步》巩固练习答案1.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答案:D(解析:母亲一开始想走大路是因为小路不好走;改变主意走小路是随了孩子的心意,体现了母亲对后辈的呵护与关爱。

)2.请找出文章第②段的对称句,这些对称句的作用是什么?答案:①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在朗读上,增强文章的节奏美;在行文结构上,形成一种流畅的表达,增加和谐美;在语意表达上,把“我”置身在母亲和儿子之间的种种协调作用更好地表达出来。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弘扬这一美德,我市互联网信息办特招募拍摄团队想将《散步》这一名篇作为脚本,拍摄成公益广告届时在各大平台播放。

假如你是拍摄团队中的一员,请按照要求完成拍摄任务!情境任务: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任务二:拍摄镜头赏人物任务三:揣摩语言悟意蕴二、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请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脚本,了解作者、文体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梳理脚本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1、走近作者:请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莫怀戚(1951—2014) ,_______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篇小说《_________》曾获“四川文学”奖。

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________”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嫩芽()霎时()拆散()分歧()熬过()粼粼()②词语释义:任凭自己的意思。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专题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专题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人教部编版2024)

《专题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搜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感人故事、名言警句,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

2.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对交友的看法,懂得友谊的珍贵。

3.学会与同学合作,向朋友展示自我;培养活动策划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搜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感人故事、名言警句,结合搜集到的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对交友的看法,懂得友谊的珍贵。

2.学会与同学合作,向朋友展示自我;培养活动策划和表达能力。

【任务群】任务一:探讨交友之道任务二:展示个人风采任务三:同气相求广寻良友【学习过程】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他们有的原本就与你同处一地,有的可能来自你未曾去过的地方。

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那就主动去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你吧。

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活动。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探讨交友之道1.猜一猜下面两个甲骨文读什么,并根据字形特点推测它们的本意。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感人故事、名言警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交友之道。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阅读、整理、探究相关材料,看看能从中获得哪些启发。

(1)活动要求:①每组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友情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记录员汇总大家的资料并整理。

②组内评选出上台展示的同学,进行展示。

(2)“交友之道材料搜集整理表”示例:①感人故事:②名言警句:③交友诗句:[课中学习任务]★任务一:探讨交友之道3.展示交流(1)请你将搜集到的有关朋友交谊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并说一说悟到的交友之道。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讲给同学们听。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交友诗词,也讲给同学们听听。

4.通过以上交流展示,你对交友之道有哪些新的认识?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导学案目录目录 .................................................................................................................................................... (1)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 ..... (2)二、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7)三丑小鸭(二课时)........................................................................................................... . .. (10)四诗两首二课时.................................................................................................................... . . . . . (14)五伤仲永(二课时)....................................................................................................................... . . (18)六黄河颂(两课时)............................................................................................................... . . (22)七最后一课(两课时)................................. . . . (26)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 . . (32)九土地的誓言(一课时).................................. . . (36)十木兰诗(二课时)................................... . . (40)一一邓稼先(二课时).............................. . . . (42)一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课时).... . . . . (46)一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二课时)........... . . . (50)一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 . . . (54)一五孙权劝学(一课时)......................... . . .. (56)一六社戏(二课时).............................. . . .. (58)一七安塞腰鼓(二课时).................... . . . .. (62)十八竹影............................................. . (66)一九观舞记........................................ . . .. (68)二十口技..................................... . . . . (70)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 . . .. (74)二二荒岛余生(二课时)......... . . (78)二三登上地球之巅(二课时).... . . . . (82)二四真正的英雄(一课时)...... . . . (86)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 . . . . . (89)二六珍珠鸟(一课时)........... . . .. (93)二七斑羚飞度........................... . . . (95)二八《华南虎》..................... . . . (97)二九马(二课时)............... . . . . .. (99)三十狼(二课时)............. . . . . . (103)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完美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完美版)

顶端的也是朦胧的绿,于是一叶绿而知天下春了。
绿色是富于生命力的,在它的感召下,各种各色的花儿盛开了,到处都是,粉色、淡紫色、白
色……
绿是生命的本色,是春的色彩。
(1)选词填入文中空白处。
嫩绿 翠绿 草绿 浅绿
(2)解释下面词语。 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最新
1《春》导 学 案
学习目标
1.把握重音和停连,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对春的情感。 2.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 3.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在诵读中把握重音与停连,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1.在作者描绘的众多春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春景?说说你的理由。 2.背诵第 3 至 7 段,要求:准确流利,重音和停连恰当。
1《春》导学案
第 2 课时
一、检查作业 检查背诵:准确流利,重音或停连恰当。 (小组接龙背诵比赛) 二、品味春景之美 在作者描绘的众多春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春景?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会《春》之童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猫儿”、“母鸡”都代表了哪一类人?丑小鸭有了相对安适的环境,却又要离开?
备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备注
从丑小鸭身上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呢?
,即使,也会。
知识链接,课堂内外:
安徒生一生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他都没有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
从他的经历中你发现了什么?
备注
他是怎样对待这些歧视与打击的?
4、当美丽的天鹅来到自己的身边,当自己变成美丽的天鹅时,他的心情怎样?
5、“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为什么这样说?
三、盘点收获
读完这篇童话,说说你的困惑和发现。
困惑:。
发现:。
四、达标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篱笆()木屐()挨啄()
嫉妒()讪笑()泥泞()
2、写出安徒生的代表作
3、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只要、









一、自主学习:
资料助读:
安徒生,(国家)童话作家,代表作品有
、、、等,这些作品影响深远,他也被誉为世界级的童话大师。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Hale Waihona Puke 读一读:讪笑()沼泽()骇人()嫉妒()
木屐()绶带()迸出()沮丧()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丑小鸭
主备人
魏高杰
审核人
语文备课组
课型
自读课
学校
渣园乡中心学校
上课时间
2013-3-13




1、了解安徒生及其作品,学会复述故事;(重点)
2、通过品读,体会丑小鸭不屈不挠的精神;
3、理解丑小鸭精神的现实意义。(难点)
学法
指导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句,用心品味丑小鸭的感受。



2、找一找:
快速读课文,思考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流浪过?都经历了哪些打击?(在文中圈点勾画出关键的词句)
3、说一说:
我认为这是一只的丑小鸭。
二、合作探究与展示:
1、丑小鸭在变成天鹅之前一直选择离开,共有几次,给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哪一次?为什么?
2、丑小鸭在农舍里的生活怎样?他为什么要离开呢?
3、当他看到美丽的天鹅,为什么要拼命地飞向这些高贵的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