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试验与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摘要】本病例分析报道了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治疗过程。

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指标有所改善,并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通过对病情的追踪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潜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该病例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小檗碱、降糖、病例分析、病史、治疗过程、检测指标、疗效评估、副作用观察、治疗潜力、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治疗1. 引言1.1 背景介绍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状态。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数量已接近4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2型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病例,其发病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病史、治疗过程、检测指标变化、疗效评估和副作用观察的详细分析,评估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改善该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患者病史该患者为男性,现年58岁,体重80公斤,身高175厘米,BMI 为26。

患者有家族史,父亲和两个兄弟均有糖尿病史。

患者于10年前首次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控制较差,经常出现高血糖症状。

患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但因药效不佳,血糖一直无法稳定控制。

患者在近期的体检中发现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达到8.5%。

患者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临床表现明显。

患者曾尝试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但效果不明显。

观察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观察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若患者的空腹血糖(FBG)<6.1 mol/L,餐后2 h血糖(2hPG)< 11.1 mol/L,且3 d以上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显效;若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6.1 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 mol/L,且不稳定仍 需服 用少 量 药 物 加以控 制 视为有 效;若患者的空 腹 血 糖(F B G)未 达到6.1 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2hPG)未达到11.1 mol/L以下,需 要继续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
(收稿日期:2012-11-20)
中国卫All Rights Reserved.
糖尿病是由人体 功能代 谢紊 乱引起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发病 原因很 多,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 有作用缺陷为主 要发 病原因,慢性 高血糖、“三多 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为其主 要特 征[1]。本文 对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 疗 效 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 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文献] [1] 邱凌,盛 宏光,曲毅,等. 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及其
对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因子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11,34(9): 6 7 9 - 6 81. [2] 王月波 . 盐酸 小檗 碱 治疗2型糖尿病 30 例 疗 效 观 察[J ]. 中外 健 康文 摘,2011,8(5):171-172.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药物研究
CHINA HEALTH INDUSTRY
观察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刘 玮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 目的 对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选取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观 察 组5 0 例 患者,再选 用其它降 糖 药的 基 础 上,给 予口服 一定 剂 量的 盐 酸 小 檗 碱;对照 组5 0 例 患者,给 予 一 定的降糖药进行治疗。一个疗程2个月后,通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 (H bA1c)、空腹胰岛素(FI NS)、血脂(TC)等变化水平,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2个月的治疗 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 < 0.05)。 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治疗2 型糖尿病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1(a)-0069-01

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盐酸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1-05-16T09:01:37.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王月波[导读] 讨论盐酸小檗碱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

王月波(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医院 164031)【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171-02【摘要】讨论盐酸小檗碱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结论盐酸小檗碱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并能改善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

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2 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至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乏的状态。

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总之,2型糖尿病治疗的短期目标是控制血糖,长期目标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其基础治疗方案主要由运动和饮食构成,但是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往往也非常关键。

盐酸小檗碱,商品名黄连素,由黄连、黄柏、三颗针或其他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临床上常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药物应用。

近年来,发现盐酸小檗碱除此之外,尚具有降糖、降脂等药理活性,而且还是较强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这些研究展示了盐酸小檗碱作为温和的口服降糖药,具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现将我们验证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患者为我院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年门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诊断符合WHO标准。

小檗碱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进展沈宁, 李彩娜, 环奕, 申竹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摘要: 小檗碱是从中药黄连等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长期以来用于治疗腹泻及消化道感染。

近年来, 陆续有报道小檗碱可对糖尿病代谢紊乱状态发挥有益作用。

其机制研究亦涉及疾病发生的多个环节, 包括调节血胆固醇、甘油三酯; 降低血糖; 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等。

关键词: 小檗碱;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0) 06-0699-06Advances of the mechanism study on berberine in th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as well as metabolism disordersSHEN Ning, LI Cai-na, HUAN Yi, SHEN Zhu-fang*(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Berberine, an isoquinoline alkaloid isolated from som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uch as Coptidis rhizoma,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 and other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as an antibacterial drug in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it was reported to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metabolism disorders states of diabetes. The mechanisms involve many aspects of the diabetes, including regulating the bloo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owering blood glucose, ameliorating the insulin resistant state and influenc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ancreatic β cell.Key words: berberine; diabetes; pancreatic β cell中药黄连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 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

小檗碱降糖降脂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论文

小檗碱降糖降脂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论文

小檗碱降糖降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23-01【摘要】:小檗碱,有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等作用,目前对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较多,本文就小檗碱降糖、降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降脂等作用及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檗碱,2型糖尿病,高血脂小檗碱(berberine,bbr)是一种异喹啉,广泛存在于小檗科能许多植物中,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故盐酸小檗碱又称黄连素。

小檗碱常作为胃肠道抗感染药,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

目前,小檗碱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相关研究较多,本文就小檗碱降血糖及降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1 小檗碱的有效性研究1.1 小檗碱降血糖作用黄连素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降解,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功能的恢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共同发挥降血糖作用[1]。

陈远航等[2]用黄连素治疗4 3例糖尿病患者,临床有效率8 1 .3 9%,对照组3 0 例用达美康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均明显,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朱卫东等[3]选取200例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黄连素0.3g/次,3次/d口服,治疗后观察疗效,发现用药后第十天有效率50%,第15天有效率65%,第20天有效率80%,第30天有效率90%。

任毅[4]对61例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对照组30例饮食运动治疗,实验组饮食运动基础上加服黄连素0.3g/次,3次/d,12周后黄连素治疗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证明黄连素降血糖作用颇佳。

殷松楼等[5]也观察了盐酸小檗碱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治疗组在对照组二甲双胍1.5g/d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0.3g/次,3次/d,疗程6个月后,治疗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檗碱对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小檗碱对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小檗碱对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小檗碱是一种从中草药小檗树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降血糖、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对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胃肠激素的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小檗碱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微生物群落,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着明显的异常,而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中益生菌的水平,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如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

与此小檗碱还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代谢,增加对糖类和脂肪的利用,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新陈代谢状态。

小檗碱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等,这些代谢产物能够影响肠道上皮屏障的功能,改善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渗透,从而保护胰岛和肝脏的功能,促进血糖稳定。

胃肠激素是一类在胃肠道内分泌的激素,对于食欲、饱腹感、胰岛素释放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小檗碱可以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水平,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和血糖代谢。

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小檗碱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中胃泌素和胰岛素释放素的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的水平,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与此小檗碱还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中胃动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水平,抑制食欲和胃肠道的蠕动,减少对食物的摄入和吸收,防止血糖的突然波动。

小檗碱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修复和再生,增加胃粘膜的黏液分泌,改善胃肠道的保护功能,减少对口服降糖药的刺激和损伤,降低糖尿病的不良反应。

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新用途

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新用途

化合物之一, 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其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 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述仪器分析方法中, 多数方法测样前均需绘 [ B ] 所以曲线 制工作曲线, 再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维生素 !" 含量, # 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应严格控制对照 [ F ] 品液的配制和测定条件。其分析方法很多, 但各有优缺点。薄层 [D] # 扫描法重现性好, 但对点样量及点样技术的要求较高; 高效液相 色谱法方法专一、 灵敏, 但仪器较为昂贵, 测定条件苛刻; 荧光法 [ @ ] # 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但分析时间长、 手续繁, 还需另外一种物质 来组成发光体系。光谱法简便易行, 精密度高, 但分析时间 长, [ "E ] # 操作繁琐。电化学法使用设备易得, 操作简便, 但样品前处理较 [ "" ] # 繁琐。因此, 维生素 !" 的分析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 年第 !) 卷第 ) 期
<OJFORFEB HESO=OBE 9BS H98EAO9 HESO=9 AEJE9A=F +,,( T><5 !) B>5 )G
增高膜钾电导, 阻滞钠通道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 [ !" ] 。 #$% 与谷维素联合可以治疗心律失 参考文献: 对室性早搏有抑制作用 [ !& ] 常 , 既安全、 简便、 毒副作用少, 又可纠正病人的焦虑情绪, 可 [!] G 陈冠容, 周培恩5 老药新用 [ H] 5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4" : +!+5 长期服用。 [+] G 成都中医学院5 中药学, 第+ 版 [ H] 5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1! : (+5 !" #$ 治疗充血性心力

小檗碱的体外降糖作用

小檗碱的体外降糖作用

【作者简介】殷 峻(1973-),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311) 【文章编号】 0258-5898(2001)05-0425-03小檗碱的体外降糖作用殷 峻, 胡仁明, 唐金凤, 李凤英, 陈名道, 陈家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上海 200025)【摘 要】 目的研究小檗碱能否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直接作用于肝细胞而产生降糖作用。

 方法检测Hep G 2细胞24h 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

另外检测βTC 3细胞胰岛素的释放量。

 结果小檗碱5~100μmol/L 可使Hep G 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32%~60%(P <0.001),与1mmol/L 二甲双胍相比无显著差异;小檗碱的降糖效能随着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胰岛素对小檗碱的降糖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

小檗碱没有刺激βTC 3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结论小檗碱能通过肝细胞发挥非胰岛素依赖的降糖作用,但不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关键词】 小檗碱; Hep G 2细胞; βTC 3细胞; 降糖作用【中图分类号】 R587.105;R96;R977 【文献标识码】 AG lucose -Low ering E ffect of B erberine in vitroYIN Jun ,HU R en 2ming ,TANG Jin 2feng ,et al(S hanghai Instit ute of Endocri nology ,R uiji n Hospital ,S S M U ,S hanghai 200025,Chi 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whether berberine (B ER )is able to exert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on hepatocytes or stimulate the secretion of insulin. Met hods For glucose consumption studies ,the amounts of glucose disappeared from the culture medium of Hep G 2cells within 24h were deter 2mined.βTC 3cells were also used to monitor insulin secretion. Results 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s de 2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B ER 5~100μmol/L ,while glucose consumption increased by 32%~60%(P <0.001)with B ER.The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of B ER was similar to that of metformin.It de 2clined as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independently on insulin.βTC 3cells were not stimulated by B ER.Conclusion B ER is able to exert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on hepatocytes which is insulin inde 2pendent and similar to that of metformin ,but has no effect on insulin secretion.【K ey w ords 】 berberine ; Hep G 2cells ; βTC 3cells ;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小檗碱(berberine ),又名黄连素,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大量应用以降血糖,但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关键词】小檗碱;降血糖药(中药);降血脂药(中药);糖尿病毛茛科植物黄连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其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小檗碱(berberine,BBR,黄连素)是存在于黄连根茎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高达5%~8%〔1〕。

可人工合成,常用其盐酸盐,该盐水溶性显著增加,能大大增强疗效。

BBR作为抗菌药已应用多年,临床上长期用于解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2〕它还有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血管、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BBR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3~5〕。

笔者概述BBR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1BBR的降糖作用机理BBR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且副作用非常小〔5〕。

体外研究表明〔5,6〕,在中度高糖浓度(11.1mmol/L)条件下BBR才有显著的降糖效应。

BBR 可增加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且呈量效关系,与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BBR的降糖效能随着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时降糖作用最强,当到达严重高糖(22.2mmol/L)时其疗效消失。

而无论葡萄糖浓度的高低,二甲双胍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7〕。

低浓度BBR能显著增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消耗〔8〕,从而使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率明显提高。

1.1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和分泌胰岛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主要促进肝脏、脂肪和肌肉等靶组织糖原和脂肪的储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释放被认为是降血糖药的作用机理之一。

BBR对胰岛素释放和分泌的影响存在着无影响、促进或抑制三种相矛盾的报道,至今仍无定论,但更多地认为其具有促进作用。

有学者〔5〕采用胰岛β细胞瘤细胞系3(βTC3)细胞株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没有发现BBR有促进胰岛素释放的作用。

小檗碱辅助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小檗碱辅助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d i1 . 9 9 jis . 6 1~3 2 2 1 . 8 0 5 o :0 3 6 / .sn 1 7 3 X. O O O .0 随着人 口老龄化, 肥胖群体增加 , 饮食 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2型糖尿病( 2 M) T D 患发病率逐年上升 ,2 M 的危害性在于其严重 TD 的慢性并发症,2 M是失 明、 TD 肾功 能衰竭的主要病因 ,0 ~8 % 7% 0 的糖尿病患者死予心脑血管病变 ,2 M及其并发症 已成为严重威 TD 胁人们继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L 。T D 1 2 M发病 的关键因素是胰岛素抵 ] 抗 (nui R s t c , 和 ( ) 岛素分泌不足。促进胰 岛素 的 Isl eia e I n s n R) 或 胰 分泌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成为了治疗糖尿病 的重点。小檗碱是黄连 的主要成份 。 中药黄连性苦味寒, 具有清热燥湿之功, 是中医治疗消 渴病的常用药。古人认为机体湿热内蕴、 耗津伤阴所致的消渴病与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能量平衡失调 、 继发肥胖而致的 2型糖尿病不谋
t e ad mydv e no w r p ,ot l ru ( e w r rno l iddittogo sC n o g p n=4 )adbre n r p n= 0 . ot l ru ci dcn o bod s e i u r o 0 n ebf ego ( 4 )C nr opr e e ot l l i 要 】 目的 观察小檗碱辅助治疗糖尿病 临床 疗效。方 法 摘
将8 O例糖尿病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小檗碱组各
与对照组 比较 , 小檗碱组可以
4 0例 , 照组 给 予常 规 控稍 血 搪 的 治疗 , 檗碱 纽在 对照 纽 的基 础 上 给 予 口服 小 檗碱 辅助 治 疗 ; 对 小 治疗 前 和 治疗 后 3个 月 比 较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症。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

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据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

本病例分析旨在探讨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患者病史、小檗碱治疗方案、疗效观察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期望能够为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

【字数:235】1.2 研究目的本病例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情况,探讨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将来更广泛地应用小檗碱降糖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小檗碱治疗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估小檗碱在降糖治疗中的效果。

2. 掌握患者使用小檗碱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评估小檗碱的安全性。

3.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通过本病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的参考信息,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选项,同时为小檗碱这一中药降糖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该研究选择的1例2型糖尿病患者。

该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多年来一直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最近几个月来,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经常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在经过医生的诊断和评估后,确定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决定尝试小檗碱降糖治疗方案。

患者愿意参与该研究,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以期能够探讨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潜力和安全性。

研究对象的配合和参与将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起到重要影响,也将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项。

2. 正文2.1 患者病史该病例为一例65岁的女性患者,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

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小檗碱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张彦陈靖王超凡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摘要】:目的:观察小檗碱(降糖Ⅰ号)对正常大鼠、外源性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正常大鼠灌胃给予降糖Ⅰ号25mg·kg和50mg·kg,连续给药6天。

小鼠灌胃给予葡萄糖溶液及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制备糖尿病模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

小鼠及大鼠灌胃给药,观察其疗效。

结果:正常大鼠灌胃给药,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4天呈现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不如优降糖稳定;一次灌胃给予降糖Ⅰ号50mg·kg 和l00mg·kg,高剂量组对葡萄糖性小鼠高血糖,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按25mg·kg和50mg·kg剂量连续15天灌胃给予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6天、低剂量组第9天及降糖灵组第12天,均呈现明显的降糖作用;结论:降糖1号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关键词】:小檗碱葡萄糖性糖尿病小鼠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24-03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BerberineZhang Yan,Chen J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hypoglycemic effect of Berberine(JiangtangⅠHao)on the normal rats and the hyper-glycemia mice induced by glucose and the rats by tetraoxypyrimidine.Methods The models of diabetic mellitus were established by ig glucose in mice and tetraoxypyrimidine by iv.in rats.Glucose oxidase method and super blood-glucose tester were used to measure blood glucose content.Berberine(JiangtangⅠHao)wa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ed to observe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in the nor-mal rats by25mg·kg and50mg·kg with six days standing.Results the clear hypoglycemic effects were found in the high dosage group after four days,but not better than youjiangtang.By ig.Berberine25mg·kg and50mg·kg,the hyperglycemia mice induced by glucose,the high dosage group had the better hypoglycemic effects.With15days standing by ig.25mg·kg and50mg·kg in the rats by tetraoxypyrimidine,high dosage group was found clear hypoglycemic effects in the sixth day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the lower-dosage group did the same in the ninth day and the Berberine group did in the twelfth day.Conclusion Berberine(JiangtangⅠHao )has better hypoglycemic effects.Key word: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Berberine;the diabetes mice induced by glucose;the dia-betes rat induced by tetraoxypyrimidine;hypoglycemic effect小檗碱(berberine)是从黄连根基中提取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含量高,资源丰富,它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小檗碱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室重构血糖血脂作用分析

小檗碱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室重构血糖血脂作用分析

小檗碱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室重构血糖血脂作用分析目的研究利用小檗碱降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室重构血糖血脂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卡托普利的基础上辅以小檗碱治疗,对照组取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明显好转。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中糖化血清蛋白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小檗碱能够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心室重构血糖血脂情况,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小檗碱;高血压;心室重构;糖化血清蛋白;临床疗效笔者医院主要采用小檗碱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得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48~74岁,平均年龄为(60.94±2.51)岁。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③心、肾等功能异常;④心急梗塞史。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卡托普利的基础上辅以小檗碱治疗,对照组取卡托普利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行常规检查,对照组:取25mg/kg卡托普利进行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300mg/kg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3次/d。

1.3临床观察指标测量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量、胰岛素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值的变化。

1.4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并行χ2检验和t,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檗碱降糖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降糖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降糖机制研究进展张祥伟,李美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吉林延吉133099[摘要]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第九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164亿,位列世界首位,并预计2045年将高达1.472亿,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人数达90%以上。

小檗碱(berberine, BBR)亦称黄连素,是传统中药黄连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天然药物,且来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近千年来一直被用作腹泻的治疗。

近年来,BBR已被用作治疗糖尿病,然而生物利用度低、作用机制不明确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因此,本文对BBR主要降糖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檗碱;肠道菌群;GLP-1[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4(b)-0185-04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Hypoglycemic Mechanism of BerberineZHANG Xiangwei, LI Meizi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Province, 133099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iabetes mellitus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metabolic disease in the world, and acute and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seriously endanger human health. The ninth edition of the Global Dia‐betes Survey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 is 116.4 million,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and is expected to reach 147.2 million in 2045, of which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s more than 90%. Berberine (BBR), also known as huangliansu,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liansu, a safe and effective natural drug with few side effects and a rich source, widely found in various plants, which has been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diarrhea for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In recent years, BBR has been used as a treatment for diabetes, howev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greatly lim‐ited by its low bioavailability and unclear mechanism of ac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ain hypoglycemic mechanisms of BBR.[Key words] Berberine; Intestinal flora; GLP-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及(或)作用缺陷引起,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病,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传统中药黄连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的传统良药。

近年研究发现,小檗碱还有许多新的临床用途,如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治疗有确切的疗效;还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辅助治疗。

本文就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系统综述。

ABSTRACT Berberine,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Coptis chinensis,which has been originally used to treat bacterial diarrhea,has been recently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ameliarating the metabolic syndrome,especially in lowering body weight,improving hyperglycemia and hyperlipidemia. In addition,berberine can also alleviate the gut inflamm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hibit the growth of polypus and malignant tumors. Here we make a systemic review on the novel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the pharmological mechanisms for berberine.KEY WORDS berberine;metabolic syndrome;tumor;ulcerative colitis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是传统中药黄连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的传统良药。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一)【关键词】小檗碱;降血糖药(中药);降血脂药(中药);糖尿病毛茛科植物黄连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其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小檗碱(berberine,BBR,黄连素)是存在于黄连根茎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高达5%~8%〔1〕。

可人工合成,常用其盐酸盐,该盐水溶性显著增加,能大大增强疗效。

BBR作为抗菌药已应用多年,临床上长期用于解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2〕它还有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血管、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BBR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3~5〕。

笔者概述BBR降糖、调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1BBR的降糖作用机理BBR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且副作用非常小〔5〕。

体外研究表明〔5,6〕,在中度高糖浓度(11.1mmol/L)条件下BBR才有显著的降糖效应。

BBR 可增加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且呈量效关系,与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BBR的降糖效能随着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时降糖作用最强,当到达严重高糖(22.2mmol/L)时其疗效消失。

而无论葡萄糖浓度的高低,二甲双胍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7〕。

低浓度BBR能显著增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消耗〔8〕,从而使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率明显提高。

1.1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和分泌胰岛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主要促进肝脏、脂肪和肌肉等靶组织糖原和脂肪的储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释放被认为是降血糖药的作用机理之一。

BBR对胰岛素释放和分泌的影响存在着无影响、促进或抑制三种相矛盾的报道,至今仍无定论,但更多地认为其具有促进作用。

有学者〔5〕采用胰岛β细胞瘤细胞系3(βTC3)细胞株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没有发现BBR有促进胰岛素释放的作用。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 述・文章编号:100829926(2007)0320201204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周吉银①,周世文(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重庆 400037)摘 要: 小檗碱(Berberine,BBR)是中医治疗消渴病常用药黄连中的主要生物碱,具有降血糖调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BBR降糖调脂作用的研究,主要针对其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功能的恢复、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糖原异生和(或)促进糖酵解等机制降低血糖以及通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通过AMP酶活性抑制脂质的合成、调控PP ARγ的表达和提高脂蛋白脂酶(LP L)活性等机制调控血脂水平这两方面进行综述,为BBR降糖调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檗碱;降糖调脂;作用机制 中药毛茛科植物黄连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味苦、性寒。

入心、肝、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BBR是存在于黄连根茎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高达5%~8%,也存在于小檗科、罂粟科、芸香科、防己科和鼠李科这5个科的植物中。

BBR也称黄连素,已可人工合成,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其水溶性显著增加,大大增强了疗效。

BBR作为抗菌药已应用多年,在临床长期用于解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还有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血管、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中[1、2]。

近年来,BBR已越来越多地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3、4]。

研究和开发同时具有降糖调脂作用的新型抗糖尿病药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大制药公司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就BBR降糖调脂作用机制的实验进展作一概述。

1 BBR的降糖作用机制 2型糖尿病至少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其常用口服药为磺酰尿类、双胍类、α2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新用途

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新用途

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新用途
崔学军
【期刊名称】《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年(卷),期】2006(17)7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小檗碱在药理学方面研究及临床上的新用途。

方法通过
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结果小檗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
心律失常、降血糖、抗炎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小檗碱在临床上具
有新用途。

结论小檗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主要作为一种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发挥
作用。

拓展其在心血管、降血糖及抗炎免疫系统的临床用途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页数】2页(P1311-1312)
【作者】崔学军
【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 [J], 李克;王艳春
2.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陈坚;刘杰
3.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李俊平;吴春芝;岳文;刘红在;谷福根
4.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 [J], 李卫刚
5.小檗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在眼科中应用现状 [J], 张艳; 陶海; 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