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地球与地图1分析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
⾼中地理复习专题⼀《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专题⼀地球与地图【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经纬⽹运⽤地球仪,说明地球的形状和⼤⼩,熟悉经纬⽹的特征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经纬⽹侧重考查特征(长度、形状、⽅向);地图三要素侧重考查⽅向;等⾼线地形图侧重考查判读与应⽤;地形剖⾯图侧重考查判读考查频率:等值线概率更⼤考查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经纬⽹:突出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形状、⽅向、长度、分布规律地图三要素:侧重地图在⽣活中的应⽤等⾼线地形和地形剖⾯图:侧重考查等值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活、⽣产中的应⽤,如区位选址等地图三要素运⽤资料,学会运⽤地图三要素等⾼线地形图运⽤资料,学会判读等⾼线地形图地形剖⾯图运⽤资料,学会绘制、判读、应⽤地形剖⾯图【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经纬⽹甲、⼄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同为60°,甲、⼄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结合下图完成下⾯两题。
1.甲地位于⼄地的()A.东⽅B.西⽅C.西北⽅向D.东南⽅向答案 A2.甲、⼄两地的距离⼤约是()A.20 000千⽶B.15 000千⽶C.10 000千⽶D.5 000千⽶答案 D知识2地图三要素加拿⼤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分简洁,由49°N、60°N(近似)、102°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若M、N图上距离7.4 cm,两地地⽅时相差4分钟,则上图⽐例尺约为()A.1∶750 000B.C.⼆⼗五万分之⼀D.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74 km答案 A知识3等⾼线地形图读我国某区域等⾼线简图,该区域东⾯临海,据此完成下⾯三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答案 A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冬季看不到海上⽇出的是()A.甲村B.⼄村C.丙村D.丁村答案 C3.图中陡崖顶部P点()A.海拔可能为450⽶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C.可直视丙村D.距丁村的⽔平距离约为600⽶答案 B知识4地形剖⾯图下图为等⾼线地形图,a、b、c、d为等⾼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线的⼀直线,虚线表⽰河流,图中等⾼距为200⽶。
地理学科初高中知识点衔接清单
地理学科初高中知识点衔接清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非常相关,即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存在许多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点。
这些初、高中教学衔接点在初中地理教材的许多章节内容中都有分布。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理意义;2.记住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能在地图上判读地球上五带的位置。
三、地图的阅读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1.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2.会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3.会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四、地形图的判读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1.能够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并会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五、陆地和海洋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大洲之间的主要分界线,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六、天气与气候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概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气候直方图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辩证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八、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九、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十、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衔接点:中东地区周边的海、海湾、海峡、湖泊。
—高考复习(3):必修1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解析版)
高考复习(3)必修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纲呈现]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考纲解读]1.区域认知:通过经纬网对区域进行定位。
2.地理实践力:用地图知识计算距离,判断位置和方向等。
[思维导图]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知识梳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点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 经度纬度图示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 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 半球 20°W 向东至160°E 为东半球,20°W 向西至160°E 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线) ①本初子午为东西经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补充点拨】三类常见经纬网图【易错易混】1.东、西经和东、西半球范围不同2.高、中、低纬度和温度带的划分不同【地理实践力】请你画一幅地球经纬网侧视图,相邻经线和纬线数值差30°。
新高一衔接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一衔接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它的重点是揭示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及其规律。
高中地理作为初步接触地理学的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新高一的地理学习,是对高中地理的深化和拓展。
下面,我们将对新高一衔接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主要由水体覆盖,形成了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格局。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影,利用比例尺、符号、颜色等方式进行标注;地图投影是将三维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有不同的投影方式;等经纬度网格是一种标示地球经纬度的方法,便于定位。
二、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的总人口数量,受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因素影响;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增长与资源压力等。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人口集聚、经济繁荣、社会服务完善的地区,与农村相对;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包括人口城镇化、城市规模扩大等。
三、经济地理1. 产业结构与区位:产业结构是指某一地区产业部门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关系;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2. 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有传统型、扩张型、协调型和创新型等;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代发展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
四、自然地理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地理景观;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等。
2.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现象,如地震、洪水等;防灾减灾是指通过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五、人文地理1.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文化、经济、政治等要素,影响和塑造着地理空间;文化是一个地区人类智慧的结晶,包括宗教、语言、风俗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轴的倾斜与四季的形成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地图的投影方式-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3. 地理坐标系统- 经度与纬度的概念- 坐标系统的应用- 地球上任意点的定位方法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湖泊与地下水3. 地貌学-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五大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貌的形成与演变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系统- 土壤侵蚀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市布局与规划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技术的发展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与环境影响- 工业全球化趋势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与选择 - 交通网络的布局-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的解译-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GIS在各领域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五、地理与环境问题1. 资源与能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管理2. 环境问题与保护-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等) -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政策与法规3. 灾害地理学-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灾害的预防与减灾-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六、地理与区域发展1. 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划分与特征-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2. 世界地理概述- 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重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概况- 国际合作与地理因素3.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图,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材——地球、地图第一节地球和经纬网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网的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长度面积计算。
重点、难点1、经纬线特点比较。
2、利用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长度面积计算。
学习探究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形状:地球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__ 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_ 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就是赤道;地球中心离南极较近一些,离北极较远一些。
二、地球仪1、概念:人们仿照地球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地球仪。
地球以上有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等。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人们假想的地球绕其旋转的轴线。
地轴在实际的地球上是没有的,但是地球仪上是有的,并且是倾斜的,北端_____附近,利用这一知识判断北半球地理纬度。
例如: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高度是30°,说明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___ 。
结论:北极星高度=北半球地理纬度3、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三、纬线和纬度1、纬线:地球仪上顺着_________ 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2、特点:1)自成圆圈2)长度从赤道向两级变小,赤道最长,极点最小3)不同纬线相互平行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向没有限制性。
3、纬度:为了区分每一条纬线,给纬线指定的度数。
分为南纬和北纬各90°,表示方法如何?划分如何?重要纬线有哪些?赤道是____ 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______ ,用“___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_____ ,用“ __ ”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______ 。
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______ km。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和产生的现象。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等。
- 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 地球公转: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4. 大气环境- 大气组成: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系统: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分布。
5. 海洋与陆地- 海洋的分布: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环流、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 陆地的形态:陆地的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陆地的分布。
6.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定义、特点、利用方式。
-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火山、洪水、干旱、台风等。
-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预警系统、应急措施、灾后重建。
7.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 人口迁移:原因、类型、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管理。
8. 经济与文化-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指标。
-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类型、文化景观的形成。
-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9.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10.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遥感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GIS的应用。
初高中地理衔接之第一讲地球地图
最近,亚马孙雨林在全球社交网站上火了, 因为这片被誉为“地球之肺”的雨林真的“着火了”
初中地理
高中地理
WHERE
1、借助地图找找亚马孙 雨林在哪里?主要分布 在哪些国家?
WHAT
2、了解亚马孙雨林景观 特征,知道雨林生态效 益。 3、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 利用现状。
1、亚马孙地区为什么会形成雨林景观? 世界热带雨林有什么分布规律?
• 第二讲:认识我们的世界——四张地图: 世界主要地形分布图、世界主要气候分 布图、中国主要地形图、中国主要气候 分布图
第一讲 绘 制 我 们 的 世 界
绘制我们的世界—自 制 地 球 仪
1、确定极点与赤道, 绘制经纬线,标注经 度与纬度
回顾: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B 30°
A 15° 0°
15° 0° 30°
A( 15°N ,30°E) 北半球、东半球
B( 15°S ,30°W) 南半球、西半球
定方向
理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A在B点的 东北 方向。 依据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理论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依据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如右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 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 断C位于B的正南方。 ③A、C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 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 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A(40°N,20°W)
A 纬度在前
B(20°S,40°E)
B
经度在后
书写原则: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50°
45°
19°N,129°E
高一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图则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地球与地图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结构层构成。
地壳分为洲壳和海洋壳,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三、地理经纬度与时区地理经度是指从地球上某一点到本初子午线的角度或弧长,用来确定东西方向;地理纬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到地球赤道的角度或弧长,用来确定南北方向。
时区是根据经线划分的,每隔15°经线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四、地图投影与地图要素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常用的地图投影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角投影和等距投影等。
地图要素包括图面元素(标题、比例尺、指北针等)和内容要素(国界线、河流、山脉等)。
五、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与气候区划地球上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等要素;气候是指长期平均下来的天气状况。
根据气候和植被分布等因素,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区。
六、地球上的岩石与地壳运动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
岩石是地壳的构成物质,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如地震、火山、地理力和抬升作用等。
七、地球的水资源与水文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等。
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海洋、湖泊、河流蒸发升华形成水蒸气,然后形成云团,最终降落回地面的过程。
八、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人口密集的地区多位于沿海平原和河流流域。
城市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具有多层次管理和较高的发展水平。
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解读
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解读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了解地球与地图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地理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进行解读,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几何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核心。
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椭球体,而是稍微偏扁的椭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地球赤道处稍微膨胀,而两极处稍微被压缩,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主要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
这一运动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完成一次公转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三、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信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的工具。
地图的制作过程包括测量、整理、制图和注记等环节。
地图有许多种类,包括平面地图、等角地图、等面积地图等。
每种地图投影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地图。
地图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导航、了解地理位置、分析地表特征等。
同时,地图也是地理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四、地球的经纬网和坐标系统为了更便于定位和测量地球上的位置,人们划分了经度和纬度的网格系统。
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到表面某点的连线与某一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称为地理经度。
而纬度是指从地球表面某点到地球赤道之间的弧长与赤道周长之比,也称为地理纬度。
地图上经纬线的交点可以确定一个地理位置,我们可以使用经纬度坐标来表示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
经度以0°到180°东西方向为正负,纬度以0°到90°南北方向为正负。
高中地理必修 第1章 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解析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
极洲大陆,可判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悉尼位于N地东北
1.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 离为2 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
A.66°N
√B.67°N
C.23°N
D.24°N
解析 因N、M、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因此 两地纬度相差23°,又因N为北极点,则M地的纬度为67°N。
经线(度)和纬线(度)的判读
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
C.120°W,60°S
D.120°W,60°N
解析 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经纬度间隔均 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地图上的方向
1.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 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地图上的方向 读“两袖珍国(甲国为莱索托、乙国为安道尔)区域图”,回答第2题。
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东南方向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运动和地表特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接近于球形的天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
-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为一年,导致季节变化。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二维表示,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
-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 地图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使用指南针或经纬网确定。
经纬度系统- 经纬度系统用于在地球上确定位置,经线(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线(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范围是0°至180°。
-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范围是0°至90°。
地形图与等高线- 地形图是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使用等高线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闭合曲线,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平面的过程。
- 由于地球是一个曲面,任何地图投影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包括角度变形、面积变形或长度变形。
地图的分类- 地图可以根据内容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 自然地图主要展示自然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 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交通、行政区划等。
地图的应用-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导航、规划路线、研究地理分布等。
- 在科学研究中,地图是分析地理现象、进行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相对较薄。
-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是液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部分)(核心知识梳理)(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球仪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地图三要素——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定方向。
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大小2.比例尺的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大小图幅相同的情况结论: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考点二:地形图的阅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11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即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地势和坡度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②地形部位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鞍部: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呈马鞍形。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近于垂直的山坡。
盆地:等高线呈闭合圈状,等高线的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中间低,四周高。
4.分层设色地形图: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择交通线: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避开陡崖和易滑坡处;尽可能少的通过河流。
高一地理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
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地图的使用方法,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和认识不同地区的特点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高一地理中的地球和地图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结构和特点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行星,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平均厚度约为30公里。
地壳分为大洲和海洋,大洲和海洋的分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地球结构的中间层。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地幔的运动产生了地震和火山活动,也影响着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3. 外核和内核:外核和内核位于地幔下方。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是固态的。
它们的运动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对生物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还有一些重要的特点,包括:1.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完成一个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完成一个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2. 地球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轴线倾斜约为23.5度,这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当一个半球向太阳倾斜时,这个半球就是夏季;当一个半球离开太阳时,这个半球就是冬季。
3.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
地球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
二、地图及其使用方法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分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图类型和使用方法:1. 平面地图:平面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的地图。
平面地图通常用于小范围地理研究和导航等实际需求。
2. 球面地图:球面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投影到一个球面上的地图。
球面地图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地理信息,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需要转换成平面地图或者使用球形透明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__赤__道__向__两__极__逐渐变短,赤 道__最__长__约__4__万__千米。两极收 缩成一个___点___。南、北纬度数 相_2_万___千米)
所有纬线都相互_平__行___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_南__北__两__极___点
热_带__、__温__带__、__寒__带_
的划分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 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水
作
差1°的水平距离 平距离约为__1_1_1__千
用 定距离 约为__1_1_1__千米 米
利用经纬网可确定__任__何__一__点__的地理位置(地 定位置 理坐标——经度、纬度)
指示_东__西___方向 定方向
分布 规律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
_大___;南纬的度数愈向 南愈_大___。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愈_大___;西经度的度 数愈向西愈_大___。
二、经纬网的应用 1、方向的确定 (1)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①两地都是北纬:
纬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南。
②两地都是南纬:
纬度数值小的地点位置偏北,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南。
③两地中一地为北纬一地为南纬:
北纬的地点位置偏北,南纬的地点位置偏南
回
90° 75°
顾
60°
向北增大
45°
为北纬,
30°
15°
0°
向南增大 15° 为南纬,
30°
90°
45°
60° 75°
回 顾
西经向西增大 东经向东增大
经
线
的
90°60°45°30° 15° 0° 15° 30°45°60°90°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 隔处处_相___等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赤_道 上最大,向_两___极__递减
指示 方向
指示_东__西___方向(是相对的)
指示_南___北__方向(是绝对的)
划分__南__北__半球; 20°W向东至160°E为
低__、__中__、__高__纬的 分半球 划分;
_东___半球;160°E向 东至20°W为__西__半球
a
劣弧
劣弧
160°E
c
b
30°W
d
优弧
a在b 的西边 c在d东边
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段(两点 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 球自转方向确定方向。
1、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1.自转方向的确定 ⑴侧面图中定向主要有两种类型
2、根据经度数变化判断
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地球与地图 第1课时
【温故知新 】
一 、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 一定的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 球模_型_____。
2、组成要素:地球围绕其自转的假想 轴叫地__轴____;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 两个点叫两__极____,其中指向北极星附 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__极____,另一端是 __南_极___。
回
90° 75°
顾
60°
向北增大
45°
为北纬,
30°
15°
0°
向南增大 15° 为南纬,
30°
90°
45°
60° 75°
回 顾
西经向西增大 东经向东增大
经
线
的
90°60°45°30° 15° 0° 15° 30°45°60°90°
划
分
本 初
子
午
线
二、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
概念
线圈 形状
长度 特 点 相互
图示
代号
纬度
经度
北纬(_N_)、南纬(_S_) 东经(W _E_)、西经(__)
半球 划分
以_赤__道___为界,以北为 北__半__球__,以南为南__半__球__
以_2_0°__W__组成1_6_0_°__E_
的经线圈为界,
_2_0_°_W__以东、1_6_0_°__E_ 以西为东__半__球__; 2_0_°_W___以西、1_6_0_°__E_ 以东为_西__半__球_
两地东西经度数之和:
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面,西经度在西面 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面,东经度在西面 等于180°: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
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 相对的两条经线相加等于180°
2、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1)同一经线上: 每隔一个纬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 如:AB为30×111千米
划
分
本 初
子
午
线
(3)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判读
如图所示 B在A的___正__北__方_____ , A在C的__正___西__方_____ , C在B的___东__南__方_____。
(2)根据两地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①两地都是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②两地都是西经: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③两地中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
_南__北___方向
2、经度与纬度
纬度
经度
划分
从__赤_道___(__0_°_纬线)向南、 北各分______9度0
从_本__初__子__午_线__(__0_°_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_____1_8度0
实质
某地点到地心的连线与 _赤__道___平面的夹角
(线面夹角)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 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平面之间的夹 角(面面夹角)
(2)同一纬线上: 每隔一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cosa°千米 (a为当地纬度) 如:AD为30×111×cos30° 千米
[2005高考题]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 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 11°56′E)建成。据此回答:
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C )
A、600千米
关系
间隔
纬线 与_地__轴___垂直,并且环绕地球 仪一周的圆圈
__圆___;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 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__赤__道___ 能平分地球
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_南__北___两__极__的线
___半__圆___;两条正相对的经线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 ___经__线__圈_____均可平分地球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半球判读练习
A(23°N,15°E) C(42°N,171°E)
B(34°S,15°W) D(54°S,165°W)
请找出快速判别的规律
半球的判断
1、纬度:南纬代表南半球,北纬代表北半球 0°代表赤道,是南北半球的界限。
2、经度:20°--160°之间的东经代表东半 球,西经代表西半球;度数在0°--20°之 间的皆为东半球,160°--180°之间的皆 为西半球;20°W,160°E为东西半球的界 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