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飞机着舰三色灯规范

舰载飞机着舰三色灯规范

(之前的那篇在内容上出了点小错误,由于没法直接改,所以只能重新发一遍了......)

舰载机飞行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工作,而在航母的各项操作流程中,舰载机航母降落被视为最危险的一个环节。因而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一次舰载机着舰需要飞行员,空管员,地勤员配合完成。

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舰载机航母着舰的几个流程。

●等待航线

首先,飞行员在返航途中要确定着舰时,要向舰上空管人员发送着舰请求,得到答复后,在空管人员的指挥下进入等待航线。在该航线,飞行员依空管指令在指定高度沿椭圆型飞行轨迹排队降落。空管员根据飞机油料的剩余,安排着舰的优先顺序。必要时候可以脱离等待中的降落航线,返升至高空进行空中加油。

为了保证舰载机正确返航和着舰,现代航母都配备有战术空中导航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着舰引导系统:当距离航母300公里时,归航舰载机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指挥引导;距离100公里时,由空管雷达接手;距离30公里时,再次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引导。

●着舰航线

在接到着舰命令后,舰载机在距离母舰10公里左右的地

方脱离等待航线,高度下降到300米左右,在航母后方5公里处进入着舰航线。

在飞机与航母距离10公里时,下滑波束引导系统等自动

着舰系统开始引导;距离3公里时,进入舰上光学助降系统工作区域。此时,舰载机要关闭武器系统,确认飞机的重量符合航母着舰的标准,如超重则需放掉多余的燃油或扔掉多余的弹药(如F35C在早期燃油抛洒系统不完善时只能扔弹减重)。

然后在航母左侧再次转弯,到达着舰中心延长线的后方,进入光学助降系统的工作范围,然后开始下滑降落。

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需降低到相比失速速度稍高的速度。飞行员将放下起落架,襟翼全放,打开减速板,将着舰钩伸出,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下滑道与着舰姿态

舰载机最终着舰的轨道被称为下滑道。此时飞机襟翼,起落架等已准备完毕,飞行员将飞机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速度上,一般略高于失速速度(此速度根据机型的不同而不同,同一机型在不同载重条件下也能不同,如标准情况下F/A-1的失速速

度为160kts,最佳着舰速度为165-170kts)。同时将机头抬起

一定的仰角以保持升力,把机头对准跑道并维持一个合适的下降率。

在飞机下滑的同时,航舰上的着舰指挥官会观察飞机的姿态并不断地告诉飞行员,他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飞行员依据着舰指挥官的指示和光学助降系统的引导修正下滑道航线。

在舰载机下滑接近舰尾的过程中,由于航母不断地向前行进,造成待降的甲板跑道随着航母运动不断向右前方平移。所以,飞行员在初次对中成功后,还要在下滑过程中根据跑道的平移情况,不断向右修正航向,始终对准跑道中线,直到舰载机安全降落在甲板上。

(下方的图组是光学助降各种光线所代表的含义,绿灯表示正常,黄灯表示偏高,红灯表示偏低,连个黄灯表示过高,两个红灯表示过低)

●着舰之后

众所周知现代航母的斜角甲板可供舰载机降落的长度只有300-500米左右,所以需要阻拦索来将舰载机拉停。飞行员在

维持下滑道时就必须计算好飞机触舰时的大致位置,使舰载机上的着舰钩勾住4条阻拦索其中的一条。在飞行甲板上每隔

15米就有一根阻拦索,离船尾最近的钢缆为1号缆,最远端

的是4号缆。最佳情况是勾住3号缆,因为前两根飞机着舰时动能较大,容易拉断,4号缆为备用缆。在触舰时飞行员必须

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钩住一条拦截索。

●如果着舰失败

在着舰钩勾住阻拦索的同时,飞行员需要将发动机推力开到最大,以在着舰钩未能勾住拦索或阻拦索断裂时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复飞并重新回到降落航线准备下一次降落。

在紧急情况下,比如飞机的着舰钩损坏或阻拦索断裂,飞机无法使用阻拦索停下来,在甲板上可以拉起阻拦网来协助飞机迫降。

●着舰成功之后

如果着舰钩成功勾住阻拦索,拦阻系统可以在两秒钟左右将飞机在60米内拉停。停下后,飞行员会依照甲板上的地勤人员的指示降低发动机推力到并离开甲板降落跑道到指定停泊区,后由地勤人员将飞机推至合适位置并摆放整齐。

其他

着舰指挥官,英文缩写LSO,是向舰载机飞行员发出操纵指令、引导下滑道上的飞机安全着舰的军官。着舰指挥是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灵魂,舰载机飞行员必须无条件任并服从LSO的指挥。美、俄、英、法等拥有航母的国家中,LSO着舰指挥官从成熟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中产生。他不仅飞行技术要让其他舰载机飞行员钦佩和服,还必须具备优秀的指挥组织能力,同时对飞机的状态和性能、飞行员的技术特点和性格必须十分了解,才能在第一时间指挥舰载机安全着舰。

舰载机着舰训练

舰载机有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这里要谈到的舰载机着舰是指固定翼飞机。大家知道,舰载飞机的起降主要以航空母舰为基地,那么它就需要适应航母这个海上“移动的陆地”。在此,拟通过对舰载飞机着舰过程与陆基飞机着陆过程的分析比较,一窥舰载机着舰的突出特点,以及整个着舰过程对各种主要相关结构、装置、设施的特殊要求。 “移动的陆地” 说到舰载机,我们不妨先简单谈淡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出勤时,是一个海上六自由度运动的平台,它不仅在海平面上作平面运动,而且在海浪的作用下还会产生纵向和横向的摇动以及升沉运动。航母上的大气紊流情况也比较复杂,除了陆地机场通常存在的大气紊流以外,由于航母庞大的舰体以及自身的运动还会在舰首产生上洗气流,并在舰尾处形成较强的公鸡尾状的尾流。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航母虽然庞大,但是可供舰载机起飞、着舰的跑道长度是很有限的。目前世界上大型的航母甲板总长度也不过300多米,而能够提供舰载机起飞、着舰使用的只有其中的100米左右。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首舰“尼米兹” 号航母,该舰长332.1米,宽40.8米;飞行甲板长338,8米,宽76.8米。 图集详情:舰载机着舰航母相当于每小时300公里坠毁在航母甲板上,每一次降落和起飞都是一次生命的挑战,都是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从身体极限、飞行技术、意志品质、到心理素质的极端考验。航空母舰 (以下简称“航母”) 是一种巨大而复杂的海上作战平台, 是海上移动的机场。飞机着舰与着陆的物理环境有很大差别, 主要表现在甲板尺寸受限, 航母处于运动状态, 存在甲板风和舰尾气流以及驾驶员的视景受限。正是这些差别, 使得飞机着舰难度更大, 不安全因素更多, 撞机、撞舰、坠海事故时有发生。因此, 着舰安全一直是世界各国航母发展和使用中的重大课题。(来源:环球网) 危险性和复杂性 飞机的起飞着陆通常是事故多发状况,而舰载机的着舰比陆基飞机着陆还具危险性和复杂性。首先,舰载机着舰进场速度小,受舰上扰流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客观上使得舰载机轨迹稳定性变差。然而舰载机着舰条件要求反而相对苛刻(如前所述:着舰可用甲板长度有限,作为着舰平台的航母自身是六自由度运动体,以及出舰海上作战的技战术要求等),恰恰又要求飞机进舰下滑时的轨迹稳定性比陆基飞机还要高,这个矛盾对舰载机初期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60年代以前,舰载机着舰的事故率是很高的,以后随着着舰下滑引导技术及其它辅助着舰技术的发展,事故率才有所下降,但相比陆基飞机着陆事故率仍然较高。舰载机在下滑着舰时,对垂直平面内下滑航迹控制要求很高,而气流、海面状况等一些客观不确定

舰载飞机着舰三色灯规范

舰载飞机着舰三色灯规范 (之前的那篇在内容上出了点小错误,由于没法直接改,所以只能重新发一遍了......) 舰载机飞行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工作,而在航母的各项操作流程中,舰载机航母降落被视为最危险的一个环节。因而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一次舰载机着舰需要飞行员,空管员,地勤员配合完成。 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舰载机航母着舰的几个流程。 ●等待航线 首先,飞行员在返航途中要确定着舰时,要向舰上空管人员发送着舰请求,得到答复后,在空管人员的指挥下进入等待航线。在该航线,飞行员依空管指令在指定高度沿椭圆型飞行轨迹排队降落。空管员根据飞机油料的剩余,安排着舰的优先顺序。必要时候可以脱离等待中的降落航线,返升至高空进行空中加油。 为了保证舰载机正确返航和着舰,现代航母都配备有战术空中导航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着舰引导系统:当距离航母300公里时,归航舰载机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指挥引导;距离100公里时,由空管雷达接手;距离30公里时,再次由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引导。

●着舰航线 在接到着舰命令后,舰载机在距离母舰10公里左右的地 方脱离等待航线,高度下降到300米左右,在航母后方5公里处进入着舰航线。 在飞机与航母距离10公里时,下滑波束引导系统等自动 着舰系统开始引导;距离3公里时,进入舰上光学助降系统工作区域。此时,舰载机要关闭武器系统,确认飞机的重量符合航母着舰的标准,如超重则需放掉多余的燃油或扔掉多余的弹药(如F35C在早期燃油抛洒系统不完善时只能扔弹减重)。 然后在航母左侧再次转弯,到达着舰中心延长线的后方,进入光学助降系统的工作范围,然后开始下滑降落。 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需降低到相比失速速度稍高的速度。飞行员将放下起落架,襟翼全放,打开减速板,将着舰钩伸出,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下滑道与着舰姿态 舰载机最终着舰的轨道被称为下滑道。此时飞机襟翼,起落架等已准备完毕,飞行员将飞机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速度上,一般略高于失速速度(此速度根据机型的不同而不同,同一机型在不同载重条件下也能不同,如标准情况下F/A-1的失速速 度为160kts,最佳着舰速度为165-170kts)。同时将机头抬起 一定的仰角以保持升力,把机头对准跑道并维持一个合适的下降率。

三色灯 状态定义

三色灯状态定义 三色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通常用于交通信号灯、电子游戏等领域。它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泡组成,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状态。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三色灯的各种状态及其含义。 首先是红灯状态,红灯一般代表停止或禁止。当红灯亮起时,意味着行人或车辆需要停下来等待。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通常与绿灯交替出现,用于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此外,在一些设备中,红灯也用于表示设备故障或错误状态,需要进行维修或处理。 接下来是黄灯状态,黄灯一般代表警告或准备。当黄灯亮起时,意味着行人或车辆需要做好准备,因为即将发生变化。在交通信号灯中,黄灯通常出现在红灯和绿灯之间,用于过渡状态。它向行人和车辆发出信号,告知他们即将改变信号状态,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后是绿灯状态,绿灯一般代表行进或允许。当绿灯亮起时,行人和车辆可以自由通行。在交通信号灯中,绿灯通常出现在红灯和黄灯之后,用于指示行人和车辆可以通过交叉口或道路。绿灯状态下,行人和车辆需要注意安全,确保顺利通过。 除了交通信号灯,三色灯还常见于电子游戏中。在游戏中,三色灯常用于表示游戏角色的状态或进行游戏进程的提示。例如,在一些射击游戏中,红灯可能表示敌人的存在,黄灯表示警戒状态,绿灯表示安全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游戏中的情况,

做出相应的决策。 除了以上常见的状态,三色灯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展和变化。例如,在一些特殊场合,三色灯可能会加入蓝色或白色灯泡,以表示特殊状态或特定指示。在一些地铁或火车站,三色灯可能会加入闪烁效果,以吸引乘客的注意并提醒他们。 三色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状态及其含义。红灯代表停止或禁止,黄灯代表警告或准备,绿灯代表行进或允许。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子游戏中,三色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三色灯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创新和扩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三色灯,并且通过对其状态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或者在游戏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s-crs三色灯说明书

s-crs三色灯说明书 摘要: 1.S-CRS 三色灯简介 2.S-CRS 三色灯的功能 3.S-CRS 三色灯的使用方法 4.S-CRS 三色灯的注意事项 5.结论 正文: 1.S-CRS 三色灯简介 S-CRS 三色灯是一款集红、绿、蓝三种颜色于一体的智能灯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为用户提供多种灯光效果。其外观设计时尚大方,性能稳定可靠,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酒吧等场所。 2.S-CRS 三色灯的功能 S-CRS 三色灯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1)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独立使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任意一种颜色进行照明。 (2)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组合使用:用户可以将红、绿、蓝三种颜色进行组合,实现多种颜色的混搭,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灯光效果。 (3)智能调光功能:S-CRS 三色灯具有智能调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整灯具的亮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3.S-CRS 三色灯的使用方法

(1)将S-CRS 三色灯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灯具开关,即可正常使用。 (2)如需调节灯光颜色,可以通过触摸灯具上的触摸按钮,选择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任意一种颜色进行照明。 (3)如需调节灯光亮度,可以通过触摸灯具上的触摸按钮,实现灯光的智能调光功能。 4.S-CRS 三色灯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S-CRS 三色灯时,请勿将其浸入水中,以免损坏灯具。 (2)请勿将S-CRS 三色灯放置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3)在清洁S-CRS 三色灯时,请使用柔软的湿布轻轻擦拭,切勿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 5.结论 S-CRS 三色灯凭借其时尚的外观设计、稳定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成为了照明市场上的一款热销产品。

三色灯标准

三色灯标准 一、三色信号灯的外观标准 三色信号灯,一般由红、黄、绿三个信号灯组合而成,通过灯光的不同组合来指示不同类型的交通状态。根据国家标准,三色信号灯的外观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1.1 灯罩材质与颜色: 三色信号灯的灯罩材质通常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耐候聚碳酸酯(PC)材料制造,以确保灯光能够正常透过并保持光亮度。其中,红色灯罩应完全透明,黄色灯罩应略为半透明,绿色灯罩则可采用不同的透光率,以减少炫光。 1.2 灯头及灯体设计: 三色信号灯的灯头通常采用球形或者方形设计,以确保灯光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地散发出来。球形设计常见于交叉口的立式信号灯,方形设计则常用于信号灯的挂装安装。此外,灯体设计应符合人工智能感知,便于远距离辨认。 1.3 灯光亮度要求: 三色信号灯的灯光亮度要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一般情况下,红色信号灯亮度要求最高,黄色次之,绿色最低。这是为了保证夜晚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地辨识信号灯的状态。 二、三色信号灯的尺寸标准 除了外观要求外,三色信号灯的尺寸标准也是确保交通通行安全

的重要因素。以下是三色信号灯的尺寸标准要求: 2.1 球形信号灯尺寸标准: - 灯体直径:一般为200m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规格; - 灯体高度:一般为300m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规格; - 球体外观形状:球形灯体应呈圆球状,确保光线能够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 2.2 方形信号灯尺寸标准: - 边长:一般为300m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规格; - 灯体厚度:一般为70mm,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规格; - 灯头形状:方形灯头应突出在灯体之外,便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2.3 安装高度: 交通信号灯的安装高度一般为3-4.5米,以便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的显示。 结语: 三色信号灯的外观和尺寸标准是确保交通指挥系统正常运行的 重要因素。通过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交通通行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三色信号灯的外观和尺寸标准有所帮助,并提高对交通标志设备的认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作出贡献。

三色警示灯 标准

三色警示灯标准 一、灯具基本要求 1.三色警示灯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防水、防尘、防震、防腐等性能。 2.灯具应采用高效、低耗、低成本的LED或其他适用的光源。 3.灯具应易于安装、拆卸和维修,方便使用和维护。 二、灯光颜色规范 1.三色警示灯应包括红、黄、绿三种颜色,以适应不同的警示需求。 2.红色灯光表示禁止或紧急停止;黄色灯光表示注意危险或预警;绿色灯光表示安全或正常运行。 三、灯光闪烁规范 1.三色警示灯应具有灯光闪烁功能,以增加警示效果。 2.灯光闪烁频率应在0.5-3赫兹之间,以避免造成视觉疲劳和不适。 3.灯光闪烁应均匀、稳定,不应出现闪烁不稳定或不亮的情况。 四、安装和使用要求 1.三色警示灯应安装在明显的位置,以方便观察和警示。 2.安装时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保证安全可靠。 3.使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灯光颜色和闪烁方式,以满足不同的警示需求。 4.使用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灯具,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五、抗冲击能力 1.三色警示灯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抗冲击能力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六、抗冲击结构 1.三色警示灯应采用抗冲击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冲击和振动。 2.抗冲击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七、电气安全 1.三色警示灯的电气部分应符合相关电气安全标准和规定。 2.灯具应具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以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灯具应具有可靠的接地措施,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4.灯具应具有合适的电缆和连接器,以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三色灯切换原理

三色灯切换原理 引言: 三色灯切换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装置,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导通状态,使得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灯光以一定的规律进行切换。本文将介绍三色灯切换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三色灯切换的原理 1. 三色灯切换电路的基本组成 三色灯切换电路由三个发光二极管(LED),三个触发器和一些逻辑门组成。其中,每个LED分别代表红、绿、蓝三种颜色。触发器用于存储每种颜色的状态,逻辑门则用于控制触发器的切换。 2. 触发器的作用 触发器是三色灯切换电路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存储二进制状态。在三色灯切换电路中,每个触发器用于存储一个LED的状态,即代表一种颜色的亮灭状态。 3. 逻辑门的作用 逻辑门是用来控制触发器切换的。在三色灯切换电路中,逻辑门根据一定的规律控制触发器的切换,从而实现三色灯的切换效果。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二、三色灯切换的实现原理

1. 红绿蓝三色灯的切换 红、绿、蓝三色灯的切换是通过逻辑门的组合来实现的。当某个颜色的灯亮时,其他两个颜色的灯就需要熄灭。通过逻辑门的控制,可以实现三色灯的切换。 2. 触发器的状态存储 触发器的状态存储是通过电信号的高低电平来实现的。当触发器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LED灯亮起;当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LED灯熄灭。触发器的状态存储是三色灯切换的基础。 3. 逻辑门的控制规律 逻辑门的控制规律是根据所需的切换效果来确定的。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计时器控制逻辑门的开关时间,从而实现三色灯的有序切换。也可以通过外部输入信号来控制逻辑门,实现根据外部信号的变化来切换三色灯。 三、三色灯切换的应用 1. 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是三色灯切换的典型应用之一。红灯代表停止,绿灯代表行驶,黄灯代表警告。通过控制三色灯的切换,交通信号灯能够指示车辆和行人何时停止和行驶。 2. 彩灯效果 三色灯切换还可以应用于舞台灯光效果和彩灯装饰。通过控制三色

设备CE认证三色灯规定

设备CE认证三色灯规定 1、接地线要求稳定、可靠,要单独位置用于接地线,接地线时必须在地线端子下垫花垫。 2、线头不能烫锡,必须要打铜端子或用带有绝缘的接线端。 3、用接线柱时必须加绝缘片固定,并标示L,N ,和地线标,用接线盒时不用固定。 4、灯头出线处要套黄蜡管,再用35mm的pc管从灯尾接进要装的管材,进出线管口要加牙管护套。E14和E27灯头要用降落伞固线。 5、灯罩等高温部分要有警示说明,说明书上要注明待灯珠冷却时才能用于触摸灯珠。 6、台灯做斜度测试为6~8度:地灯做斜度测试为8~15度。 7、台灯和地灯外露线要求有效防拉和防推,要用5N-4固线扣或折叠式压线板。 8、二类灯具所有用线均要求双绝缘,不能有单绝缘的部位。 9、台灯和地灯固定加重块时不能只用平垫,一定要加花垫。 10、灯具在打高压测试时,二类灯具要打3750V,时间1 分钟。一类灯具要打1500V,时间 1 分钟。 11、灯体外观部分不能有过于尖锐的部位,以免伤人。

12、内部接线须用黄腊管套住导线, 接线的闭端端子必须套热收缩管,灯鼓内主线要打 8 宇扣,所有线要用扎线带扎紧。 13、所有用吊钟的吊灯,必须在吊钟内焊攻 M4 牙的铁片用于接地线。 14、温升测试:在标准的防风罩中进行,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状态。正常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灯具正常使用的受热*多位置的温度,实验过程中灯具上易触及部件、绝缘材料、内部布线、或安装环境都不能形成影响的安全温度。非正常状态是指灯具在模拟故障,如灯座短路、倾倒等状态。在测试中,如灯座、线圈的绕阻、内外布线、开关以及操作过程中于可触摸到的外表面等不可超过标准要求的规定值。按灯体功率的1.05倍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温度稳定,金属温度要低于 60 度,线温度低于90 度。 15、吊重测试:用灯体重量的四倍测试1小时。 16、扭力测试:灯头必须要装紧,必须达到2.5牛米的力。

三色灯 标准

三色灯标准 三色灯是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场所常见的装饰品,它可以通过变换灯光颜色来营造不同的氛围。下面将详细介绍三色灯的标准。 一、三色灯的原理 三色灯通常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灯珠组成,每种颜色的灯珠可以独立控制。通过调节不同颜色灯珠的亮度,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和亮度。三色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电路来调节不同颜色灯珠的电流,从而控制其亮度。 二、三色灯的标准 1.灯珠选择 三色灯的灯珠选择是关键,通常采用高亮度、低电压的LED灯珠。其中,红色和绿色LED灯珠较为常见,而蓝色LED灯珠较少使用。不同颜色的LED灯珠具有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产品规格书进行选择。 2.驱动电路 三色灯的驱动电路是关键之一,它负责为LED灯珠提供稳定的电流。驱动电路应该具有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和温度保护等功能,以确保LED灯珠的安全使用。同时,驱动电路还应该具有恒流功能,以保持LED灯珠的亮度稳定。 3.颜色混合 三色灯的颜色混合是关键之一,需要通过合理的亮度调节来达到理想的颜色混合效果。一般来说,通过调节不同颜色LED灯珠的电流比例,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和亮度。但是,不同颜色的LED灯珠具有不同的光谱分布,因此颜色混合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4.外观设计 三色灯的外观设计也是重要的标准之一。外观应该简洁、美观,符合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的审美需求。同时,外观材料应该耐用、环保,符合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的绿色环保要求。 5.质量保证 三色灯的质量保证也是关键之一。生产厂家应该提供质量保证,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同时,生产厂家还应该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以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能耗和环保 三色灯的能耗和环保也是需要考虑的标准之一。LED灯珠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长的寿命,但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LED灯珠能耗和寿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三色灯时,需要考虑产品的能耗和环保性能,选择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品。 7.安装和维护 三色灯的安装和维护也是需要考虑的标准之一。安装和维护应该简单易行,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同时,三色灯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总之,三色灯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灯珠选择、驱动电路、颜色混合、外观设计、质量保证、能耗和环保以及安装和维护等方面。在选择三色灯时,需要考虑这些标准并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MS01.009地面指挥飞机的规定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航空器的地面指挥,包括飞机滑行、停机的全过程。 2 依据 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0.9-2006《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3 术语 无特殊规定。 4 规定 4.1 人工引导 4.1.1 指挥飞机滑行、停机的人工指挥信号员,必须是取得信号指挥操作培训合 格的,身穿胸前带有两道30mm宽,间隔为40mm横条发光带的桔黄色背心的机务人员。 4.1.2信号员或引导员根据航班时刻,在飞机到达前到达停机场地,并检查滑行 路线和停机场地,移去障碍物。 4.1.2飞机进港,自滑行道进入停机坪时,指挥人员应站在使驾驶员容易看到的 位置(见附录A),指挥飞机按规定的路线滑行,正确停放在预定停机位置。 4.1.3必要时应增设引导车/引导员。在机群密集、转弯处,翼尖附近应设监护员。 监护员负责监视观察航空器在机位滑行道和停机位上的变化。 4.1.4 指挥飞机的信号工具,白天用信号板(一面涂深黄色,另一面涂红、黄色 相间的方形小块图案),信号板的形状尺寸(见附录B)。夜间一律用能发红光的指挥棒。信号员也可根据指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天气和能见度)来选择使用以上工具。

4.1.5为确保在航空器进入机位滑行道后机组能准确看到信号员的位置,可在机 坪加设固定或可移动的指挥平台。 4.1.6装有内话系统的航空器进出港时,维修人员(接、送机人员)应直接使用 内话机与机组联络。 4.1.7信号员的指挥信号及其含义(见附录C)。 4.2飞机停靠在绿、黄、红三色信号灯廊桥的引导 4.2.1停靠桥位飞机的指挥均用绿、黄、红三色信号灯,飞机滑行中遇信号灯失 灵时,按本规范有关规定人工引导飞机。 4.2.2 绿、黄、红三色信号灯的含义 a)绿灯亮表示按信号滑行; b)黄灯亮表示减速滑行; c)红灯亮表示停止滑行。 4.3 飞机停靠在机型信号灯廊桥的引导 4.3.1 机务人员在飞机停靠引导系统中选择一个机型,当看到显示装置上的机型 与原输入有错误时,应重新输入,机型显示正确后,再确认“浮动”箭头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3.2如发现显示信号失灵,按本规范有关规定人工引导飞机,时间允许更换桥 位时向MCC值班人员报告。 4.3.3飞机滑行中已经接近停止线遇信号显示失灵时,应立即人工指挥机组刹车。 4.3.4飞机到达后,画面显示“STOP”且在方位显示区域显示2个红色矩形停 止指示牌后,按MS02.001《飞机轮挡使用的规定》执行。 4.4 引导车对飞机进行引导的规定 4.4.1 使用引导车对飞机进行引导时,必须包括引导员和引导车驾驶员2名人 员。其中,引导员必须是经过相关培训的勤务人员;引导车驾驶人员必须取得B照并经过相关培训的驾驶员。 4.4.2 在接到引导飞机任务后,引导员必须事先掌握此次引导飞机的机号、机型、 落地时间,停靠桥位及相应桥位的机型限制等要求。掌握飞机进入桥位的滑行线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