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课堂知识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件: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_影__事__业__的__起__步__。__
知识点三 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20 世纪 60 年代末。
2.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5 __1_9_9_4___年,中国正式接入互
联网。 3.特点
(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16 __第__四__媒__介____”。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17 __三__维__动__态____效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 材料一反映出近代有识之士提
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
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 清廷腐败,政治黑暗。目的:
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2.电视事业
(1)诞生:1958 年,□12 ___北__京__电__视__台___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3)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13 __信__息__量____; 在现代社会中,□14 __看__电__视____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比较丰富。
3.繁荣 (1)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 (2) 各 报 刊 把 真 实 、 及 时 、 向。
___娱__乐__性___报刊也创办起来。 __新__闻__价__值____作为自己的发展方
【学习反馈】
1.(判断)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报刊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
2.(判断)20世纪前期,国共两党报刊在报道主题和内容上是一致的。 (×)
2.特点 (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 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 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 再一次出现高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1、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自主学习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自主学习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4)通过材料理解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2、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温故知新: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的主要交通工具。

5、自我构建:6、发现问题:【课中探究区】探究思考: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收获与反思】【课后巩固区】1、下列关于中国报刊业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 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③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④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申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有()①《共产党》②《红色中华》③《新华日报》④《解放日报》⑤《红旗》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列关于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③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④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B.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C.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D.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5、下列关于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1958年,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B.在中国, 地方电视台比中央电视台诞生得早一些C.中国电视诞生之初, 只有少数人有电视, 电视节目较单调D.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6、电视得以普及的原因主要有()①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②电视传播信息快,感染力强,使用方便③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吸引人④电视机制作技术越来越先进,收视效果越来越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互联网兴起和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A.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B.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电脑的普及, 互联网风靡全球C.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D.200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8、下列关于互联网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一样, 能迅速传播信息B.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介”C.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一样, 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同D.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9、下列关于互联网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B.互联网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C.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D.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高一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一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 取信息。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 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 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 网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 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网站有15153 个,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 网用户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
不同的媒介各有自己的优点和 自己的特色栏目,能满足不同层次 的人群的需要,互联网的普及并没 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 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报刊、 电台、还是电视,传播手段越来越 丰富。
小结:报刊既是一种新闻媒介,也是一种舆论工 具。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政治斗争的 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变迁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刊 业欣欣向荣,发展迅速。中国近代的电影反映了 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电影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的电视业,虽然起步晚, 但发展迅速。互联网引入中国后,获得了迅猛的 发展。中国电视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反映了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想一想
3.我们过往学习历史过程中接触 了解过的报刊有哪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 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社会影响: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

高中历史 第5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5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知讯者生存!” ——广告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 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请 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 信息?
大众传媒
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 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 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 有2000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306家广播 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2002年末,全国有中 、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视 用户9857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 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94.6%,基本形 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 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电影的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
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电视业的发展历程
(1)中国电视诞生的标志——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插曲《义勇军进去》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05年 《定军山》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1935年 《渔光曲》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 的电影题材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872年 1873年 戊戌变法 时期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 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 大启蒙作用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导与练[重点讲解]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难点分析]一、分析报刊、影视、互联网的特点、作用及其影响二、近现代以来中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学法导航]1.课前思考:古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都有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变化和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各有什么样的利弊?你认为目前什么方式是人们使用最多的传媒方式?2.通过观看老电影和使用的实践等活动,加深对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方式的感性认识,并正确对待各自的利弊,尤其对互联网,在肯定它对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要对其弊端有充分的认识和警惕。

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3.以“网络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有朋自网上来,不亦……〞或者《我与网络》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要反映出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现状,并能表达出自己对网络的看法。

4.设计一X表格,调查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并根据自己的调查给同学们提几点关于使用网络的意见和建议。

[小资料]袁牧之──隐身幕后的“电影天才〞袁牧之是30年代影坛上十分特殊的一个。

他是优秀的演员,更是杰出的编导,他的戏剧表演更胜于电影,他有“千面人〞之称,更被盛赞为“电影天才〞,但袁牧之为人却十分低调,台前的风光他不留连,反而隐身幕后,创造出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

1934年,袁牧之写出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桃李劫》,并由自己主演,此片成为“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影片之一。

接着他又在《风云儿女》中扮演了主人公,一个由沉沦到觉醒、最后走上抗战前线的青年辛白华。

同年10月,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

1937年,袁牧之编导了以某某社会底层的生活为题材的影片《马路天使》,轰动整个影坛,被誉为“中国影坛上的一朵奇葩〞。

这也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

1938年秋,在成功出演《八百壮士》之后,袁牧之从某某辗转到达某某,同行的是陈波儿、他的搭档吴印咸以及荷兰导演伊文思留下的一台35毫米摄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共19张PPT)
4.社会风俗的特点: ▲既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 ▲又表现为新旧并存、土洋结合的现象
影响
19世纪末
电影传入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
1935年
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
主要的电工影农题生材活:和革命战争为主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④改变人们娱乐、社交方式
⑤推动生产方式(经济)的深刻变化,使信息化社会 开始出现,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生产力 的极大提高
⑥突破空间限制,世界联系更紧密,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三、互联网的发展——第四媒介 6.存在问题: 必修三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①西方侵略的客观作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②民主革命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化 ③政策的促进 ④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发展 ⑤思想启蒙的作用,民主、自由、平等观念深入 ⑥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 ⑦先进中国人推动
3.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 ▲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渐进
义革命时期 《解放日报》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即大众传媒
2.报刊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发挥的共性影响
①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了解社会
②开启民智,思想启蒙,解放观念
③开阔眼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④反映民情,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3.报纸的局限: 书面化特点 ①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文化素质的限制

高中历史同步解析与测评 5.3《大众传媒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同步解析与测评 5.3《大众传媒的变迁》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同步解析与测评 5.3《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2标准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道与了解1.近代以来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概况2.近代以来我国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理解与运用1.报刊业发展与近代思想传播的关系2.电视在中国迅速普及的原因3.影视业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媒介的优势与利弊重点解析1.影视事业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解析】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2.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解析】(1)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成为现在成长最快的传媒方式。

(2)积极影响: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

人在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

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3)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等现象值得警惕;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也值得重视。

难点突破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突破】(1)发展的原因: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 —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 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二、影视事业的发展三、互联网的兴起
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并 深化认识
归纳大众媒介发展规 律及各自特点
结束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⑴ 识记 1.传统的三大媒介是: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
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与国民党创办的报刊进行针锋相对 的斗争,其中国民党的报刊是:
学生通过对经济史的阶段学习,已经对其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并逐步形成联系的观点 看待历史史实。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基 础并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 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
A.《解放日报》B.《新华日报》C.《人民日报》D.《中央日报》
答案:D
⑵ 理解 3.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报纸继续发行
B.报纸的内容单调雷同
C.一些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



D.报纸不可以刊发“号外” 识记 答案:C
4.下列有关大众传媒的影响,正确的是:
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精编教案:第5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精编教案:第5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习目标: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重点: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重点: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掌握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3.难点:探究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材整理1 报刊业走向繁荣 阶段 时期 表现出现 19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 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发展 戊戌变法前后 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期 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 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20世纪前期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繁荣 改革开放后 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图解示意]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教材整理2 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的发展(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3)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走向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电视事业的发展(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4“学思之窗”,思考: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除技术因素外,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高质量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2课件: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必修2课件: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3.影响: (1)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 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情境在线】下图是网络问政的漫画。
漫画体现了互联网哪一独特功能? 提示: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助学助记】 1.正确认识20世纪前期的报刊:由于国内的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政论 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 相对的斗争,有较大差异性。
史料二 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 轮船的情景:……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 职,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 先乎男①” 史料三 1912年,孙中山感叹道:“此次革命事业, 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 之力。②”
史料四 《申报》(1936年)刊登的电影广告:
提示:电影。可以直观感受各国风土人情,可以较快感 受生活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 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3.互联网 史料一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 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 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
——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
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点拨】从画线部分信息“追赶飞行的子弹”结合所 学进行分析。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2)自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发展: (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_维__新__思__想__。 (2)辛亥革命时期:_革__命__派__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 战。 (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 传_民__主__科__学__思想。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堂堂清: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群众传媒的变迁1.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到达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反映了A.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B.君主立宪的思想深化人心C.清政府重视言论宣传工作D.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送2.如下图的?遐迩贯珍?是近代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个中文期刊,在香港、广州等地发行,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宣传和介绍,涉猎极其广泛,囊括历史学、文学、地质及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

它的创办A.有利于中国人理解西方、传递讯息B.是近代“西学东渐〞开场兴起的标志C.为林那么徐编译?四洲志?提供翔实资料D.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愿望3.1911年6月24日,电影开场进入我国民间。

当时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拥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

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B.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C.旧风俗受到猛烈冲击D.革命成功,社会进步明显4.1940年12月30日开播的延安新华播送电台是中央人民播送电台的前身。

1949年3月25日,延安新华播送电台开场在北平播音,使用北平新华播送电台的呼号。

1949年12月5日,延安新华播送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播送电台。

历史上的延安新华播送电台A.是当时最受欢送的新闻媒体B.致力于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C.建立党员亲密联络群众机制D.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广泛传播5.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自上映以来票房飘红,片中所展现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的校园生活,用浓浓的怀旧场景激起了一代人对青葱岁月的回忆。

以下场景可能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是A.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B.男主角陈孝正正努力迎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C.郑微大学辅导员发动同学们参加“上山下乡〞运动D.宿管大叔迷上CCTV引进的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6.“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 zuo no 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课堂知识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
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并称为四大媒介。

回答1~5题。

1.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 )
【解析】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可排除《申报》《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

【答案】 B
2.维新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B.国人消遣娱乐的需求
C.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D.广播电影发展的推动
【解析】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大量办报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 C
3.1905年,中国自行摄制了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

它的出现不能说明( ) A.中国电影XXX事业的序幕被揭开
B.国粹艺术被用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C.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在中国出现
D.中国的电影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解析】《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 D
4.20世纪30年代,上海每天去电影院的人达10万,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等地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上海等地市民阶层壮大
C.电影艺术发展成熟
D.政府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
【解析】经济状况决定社会生活方式。

【答案】 A
5.中国互联网获得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A.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B.互联网满足了人们对时尚的追求
C.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中国政府在财力上的积极支持
【解析】互联网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从而发展非常迅速。

【答案】 C
近代以来中国报刊逐步走向繁荣。

回答6~7题。

6.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它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报纸是读书人了解时事的信息载体,不识字的人无法问津,难以起到扫盲的作用,所以③并非“主要影响”。

【答案】 C
7.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发展事实的是( )
A.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B.各种专业性报刊纷纷创办
C.刊物的种类有所减少
D.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恢复了生机,刊物的种类急剧增加。

【答案】 C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卫星传送技术的进步
C.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D.电视价格的优惠
【解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视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这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答案】 A
目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在兴起。

回答9~10题。

9.“第四媒介”诞生的时代背景是( )
A.市场经济兴起
B.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
C.三大传统媒介的衰落
D.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产生了“网络媒介”。

【答案】 B
10.“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
①能传播文字、图像和声音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分析判断能力。

据教材的基本知识可以判断题中所列各项都是第四媒介的功能。

【答案】 D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分析互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媒介的地位?
【答案】(1)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

原因:一是它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报刊、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廉。

二是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是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且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

各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

12.阅读下列材料: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

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申报》登载的内容和编辑特点。

(2)你认为《申报》的创刊会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
【答案】(1)内容:国家政治、风俗变迁、中外交涉、商贾贸易等社会新闻。

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务求客观真实,做到通俗易懂,服务于广大读者。

(2)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人们的政治觉悟,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求。

课后巩固提高
1.(xx·安徽合肥模拟)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B.信件
C.报纸D.书籍
【解析】材料的信息显示,诗中的“纸”“见闻历历备于此”,需要“费去十文”,由此可以判断是报纸。

【答案】 C
2.(xx·北京西城抽样测试)右图是某电影的剧照,这部电影最早在哪个城市拍摄( ) A.广州B.武汉
C.北京D.上海
【解析】这是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剧照,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

【答案】 C
3.(xx·烟台高三诊断性测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

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文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1)创办者:中国知识分子。

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原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

(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
迅猛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