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与股动脉之比

合集下载

桡动脉采血与股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桡动脉采血与股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4.5号 针 头 及 1 mL干 燥 注 射 器 ,7号 针 头及 5 mL注射 器 ,橡 皮 塞 子 各 1个 ,1 250 U ·2 mI 肝素 纳 。 I.3 采 血 方 法 1.3.1 股 动脉 采血 法 (对 照组 )
采用 7号针 头 、5 mL注射器 ,抽 吸肝素 钠 1 mI 入注 射器 ,使注 射器 内壁均 匀 附着肝 素钠后 ,针尖 向 上排 尽空 气 ,余 液全 部弃去 。要 求患 者取平 卧位 ,穿
刺侧 下肢 外 展 ,充 分 暴 露 股 三 角 区 ,触 摸 股 动 脉 搏 动 ,选择腹 股 沟韧带 下 方 2 cm 股 动脉 处 [2],以搏 动 点最 明显部位 为穿 刺 点 ,常 规 消毒 皮 肤 及 操 作 者 的 左手 中、食指 ,操作 者 中 、食 指 固定 穿 刺 点 ,右手 垂 直从 中间进针 ,注射 器乳 头见 回血后 停止 刺人 ,待 采 集血 至 1 mL即可拔 针 ,然 后 用橡 皮塞 隔 离 空气 ,并 将 注射 器在两 手 间搓动 5~6次 ,使 肝素 钠与 血液 混 匀 。左 手用棉 签压 迫局 部 5~ i0 min。 1.3.2 桡动 脉采 血法 (观察组 ) )2012年 第 52卷 第 4期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Medica1 Science)2012。Vo1.52 N0.
桡 动 脉 采 血 与股 动 脉 采 血 的 临床 效 果 比较
陈 玉 兰 ,曹 欢 ,汪 淑 英 (南 昌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急诊科 ,南昌 330006)
1 资料 与方 法
I.I 一般 资料 收 集 2011年 1— 12月 156例需 动 脉 采 血 的急
诊 患 者 ,男 8O例 ,女 76例 ;年 龄 18~ 82岁 ,平 均 (46.6±2.8)岁 。将 156例 患 者 按 随机 数 字 表法 分 为 2组 :对 照 组 78例 ,应 用 股 动 脉 采 血 法 ;观 察 组 78例 ,应 用桡 动脉采 血法 。2组患 者性别 、年 龄等方 面 比较 差异 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均 P> O.05),具 有可 比性 。 1.2 主 要 材 料

小儿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的比较

小儿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的比较
维普资讯

18 1 ・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0 7年 第 8卷 第 4期
P at a l i l ei n , 0 7 V l , o rci l i c dc e 20 , o 8 N 4 c C naM i
小 儿桡 动脉 与股 动脉 采血 的 比较
收稿 日期 : 0 7 0 — 1 20— 1 1
两组 成 功 率 比较 ,c 4 7 , o 0 ) . 6 P< . 5
表 2 两 组 穿 刺 所 用 时 间 的 比较 ( 士smi) , n
3 讨 论
头 皮针 桡 动脉 采 血 省 时 , 固定 , 便 操 作 , 易 方 且 不需 脱衣 服 , 季 可 避 免受 凉 , 人操 作 即可 完成 。 冬 单
沈艳红 , 春燕 娄 ( 昌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儿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 过 对 小 儿 进 行 头 皮 针 桡 动 脉 采 血 与 常 规 股 动 脉 采 血 的 效 果 比较 , 索 一 种 简 便 、 全 、 捷 、 效 的 通 探 安 快 有 动 脉 采 血 方 法 。方 法 : 10例 住 院 患 儿 随 机 行 桡 动 脉 和 股 动 脉 采 血 , 对 0 比较 一 针 穿 刺 成 功 率 、 血 时 间 、 迫 止 血 采 压 时 间 。结 果 : 动 脉 组 一 针 穿 刺 成 功 率 为 7 , 血 平 均 时 间 为 ( . 2 1 4 ) n 采 血 后 平 均 压 迫 止 血 时 间 为 股 6 采 7 3 ± . 1 mi,
(0 4 ±2 8 ) n 桡 动 脉 组 一 针 穿 刺 成 功 率 为 9 , 血 平 均 时 间 为 (. 8 . 3 mi, 血 后 平 均 压 迫 止 血 时 1 . 3 . 8 mi; 2 采 3 1 ±0 6 ) n 采

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诊治的效果比较

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诊治的效果比较
13 统计学处 理方 法 使用 S S 1 . . P S 3 0软 件包 进 行统 计学 处 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 表示 , t x± ) 用 检验 ; 计数 资料
用 检 验 。
2 结果
简单 , 外周血管并发症少 , 患者无须严格 卧床休息 , 活动不 受限 ,
. 术后住 院时问 、 术后 第 1 天平 工作 单位 :2 30 佛 山 广 东省佛 山市顺德 区第 一人 民医院 2 3 两种穿刺方法术后 止血时问 、 5 80
心 血 管 内科 均 护 理 时 间 比较 ( 3 。 表 )
王志红 : , 女 本科 , 主管护 师
收稿 日期 :0 1 9— 3 2 1 —0 2
( 文编辑 : 丽娣) 本 张
围术期护理 [ ] 齐鲁护理 杂志,0 0 1 ( 1 :1— 2 J. 2 1 ,6 1 ) 8 8 . 4 陈书盈 , 张细花. 加强水化治疗预 防造影 剂 肾病 的护理 [ ] J.
中华现代护理 ,0 9 1 (o :6 9 1 20 ,5 1 )9 0~ 6 .
分为对照组 (5例 ) 3 和观察组(5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 治疗及护理 , 察组在此基础 上采用 间歇 气囊上 滞留物吸引。结果 3 , 观
察组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的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2组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茵群 构成比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脉介入 手术 患者 19 06例 : 中桡动 脉法 6 1例 , 3 1例 , 其 9 男 8 女 30例 , 1 平均年龄 ( - 2 岁 ; 动脉 法 4 5例 , 22例 , 4 6 42 ) 股 0 男 5 女 13例 , 5 平均( 6±1 ) , 6 9 岁 2组患者 一般资料及 病变情况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0 0 ) 有可 比性。 P> .5 , 22 两种穿刺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 2 。 . 表 ) 表 2 两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百分 比( ) %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比较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比较
p u ry Hy e b rc l s Ea l p r a i
熊立 芳 , 献科 ( 张 沅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 湖南 沅江 4 30 ) 110
摘要 : 7 将 0例颅脑损伤后 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 5例 , 对照组 给予常规 治疗 , 观察组在 此基础 上给予依 达拉奉及早期高压氧治疗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8 .6 , 2 8 % 对照组 5 .4 , 7 1%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0 0 ) P< .5 。早期应用 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 昏迷 , 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 的恢复 , 改善预后 , 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颅脑损伤 ; 昏迷 ; 依达拉奉 ; 高压氧
清 除 引 流 或 美 国标 准 大 骨 瓣 减 压 术 。 对 照 组 在 术 后 常 规 应 用
有 研 究 显 示 , 脑 外 伤 患 者 的继 发 性 脑 损 伤 过 程 中 , 性 在 活
氧 自由基起着关键作用 , 因此清除氧 自由基 可以控制脑组织 损 伤, 改善患者的预后 , 提高其成活率 … 。 E前 , t 采用 自由基清 除 剂 治疗 急性颅脑损 伤 日益 受到 重视 。依达拉 奉是 一种新 型
目前治疗冠心病主要 有经桡 动脉 途径冠 状动脉介 入治 疗
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 脉介入 治疗 这两种方 式 。为更好 地辨 别
哪种治疗手段更易于患者的治疗 , 现对两 种介入治疗方 式的临 床效果进行 比较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6 h拔鞘。压 迫止血 1 1 m n 加压 包扎 , 0— 5 i, 术后右腿制动 。

3 2・ 1
Mo i nTet dDa ra g
现代诊断 与治疗

老年女性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老年女性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00)术后观察时间及 卧床 时 间明显延 长 , 性动脉 瘤 、 .5 , 假 下肢 静 脉 血 栓 例 数 明 显 增 多 , 刺 动 脉 闭 塞 明 显 减 少 穿
( < 0 0 ) 结论 老 年 女 性 患者 自身 病 情 复 杂 , 择 桡 动 脉 途 径 行 P I 以 减 少局 部 血 管 并 发 症 , 期 治 疗 风 P .5 。 选 C 可 近
老 年 女性 患者 经桡 动脉 和股 动 脉途 径 行 冠 状 动 脉介 入 治 疗 的对 比分 析
吴长 燕 , 陈方 , 维 东, 海宴 , 张 李 张晓玲 , 高阅春
摘 要 : 评 价 老 年女 性 患 者经 桡 动 脉 和 股 动 脉 途 径 行 P I 安 全 性 和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选择 行 P I 年龄 ≥ 7 目的 C 的 C、 5
r la t r o e p c i e y Co p r d wih r dila t r o p, h pe a i i s l ge a r e y gr up r s e tv l . m a e t a a r e y gr u t e o r ton tme wa on r,
s is Oft e3 2 p t n s 9 e ev d P r ame t Th a eo - e s llso s3 . 0a d ut h 3 a i t 。 6 r c ie CIte t n . er t f3 v s e e in wa 9 7 n e Y
4 . 74 a he r t fbiur a i e i n w a 0. nd t a e o f c ton ls o s6 3 a 26 nd 5 . i a i la t r r u n e o n r d a r e y g o p a d f m —

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比较

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比较

pen ny IP)又称 特发性妊娠黄疸 , rgac ,C , 是妊娠 中晚期特有的并 发症 , 主要 表现 为皮肤 瘙痒 和黄疸 , 主要危 害胎 儿 , 导致早 可 产、 羊水 胎粪污染及 胎儿宫 内窘迫甚 至死胎 , 目前 已受到产科
以温暖而不出汗为度 。 日室内通风 2次, 每 每次 3 n 6 i, 0 ~ 0 n指 mi m 导进低脂 、 高维生素无刺激性 的清淡饮食 , 持大便 通畅。 保 ③母 胎监护 : 对确认 IP孕妇应增 加产前 检查 的次 数 , C 并进行 系统
表 2 两种方法血肿发生例数及凝血例数比较
高 了穿刺成功率 , 缩短 了穿刺时 间, 确保 了血标本 的质量 , 减少
了患者 的痛苦 , 现介绍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料 2 1 . 1 0 0年 5月—2 1 0 1年 4月我科 2 0例需 0 采集血气 分析标本 的住 院清 醒患者 , 16例 , 4 男 5 女 4例 , 年龄
部位靠 近会 阴部容 易污染 针眼和穿刺部位周 围血肿发 生率 高 ,
标本凝血及一针穿刺成 功率低 ; 而经桡 动脉穿刺采血克服 了以 上 缺点 , 一次 性穿 刺成 功率 高 , 轻 了患者 的痛苦 。2 1 减 0 0年
5月—2 1 年4月我科对 10例 患者采用桡 动脉穿刺 采血 , O1 0 提
静 脉与之毗邻 , 可避免误入静脉而 大大 提高 了穿刺成 功率 。通 过调查 , 大部分患者愿意采取桡动脉采血 , 主要原 因有 : 动脉 股 穿 刺须将裤子脱至大腿 以下 , 清醒患者羞 于暴露 , 不愿配合 , 从
而降低 了穿刺成功率 。 对患者而言 , 此部位采 血不 常见 , 更增加

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采集的比较

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采集的比较

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采集的比较唐珊;刘燕;徐利蓉;邓朝霞【摘要】目的:采用BD血气采血器抽取动脉血,探讨和比较桡动脉与股动脉进行血气采集对病人疼痛的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接受度.方法:通过对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股动脉与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穿刺成功率、患者接受度及主要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患者的主观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气分析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气采集选择股动脉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病人易接受.【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36)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血气采集;桡动脉;股动脉;穿刺成功率;接受度【作者】唐珊;刘燕;徐利蓉;邓朝霞【作者单位】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缺氧程度的一种方法,也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可靠的指标。

血气分析采血是呼吸科护士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危重患者要严密观察纠正缺氧并保持酸碱平衡,临床上须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

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患者常因面临反复多次穿刺,而产生恐惧和紧张的心理,而这些非疾病因素可引起血中PaO2、PaCO2的变化[1]。

血气分析采血常选择股动脉和桡动脉,其次是足背动脉及肱动脉。

如何选择动脉血气采集部位以减轻动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者容易接受且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探索和总结。

本文选择临床常用的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动脉血气采集部位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超过10 d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6例。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疗 效 相 似 , 动 脉 操 作 更 加 习惯 和熟 练 。 股
经 桡 动脉 和 股 动 脉 途 径 行 P I C
【 关键词 】 桡动脉 ; 股动脉 ; 冠状动脉介入
A o a a i e su y o a s a i l Sta s e r la t r c e sf r p r u a e u o o a y i t r e t n c mp r t t d n t n r d a r n f mo a r e y a c s o e c t n o s c r n r n e v n i v r V o
【 摘要 】 目的 对冠 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 动脉穿刺 行冠状 动脉介人 的临床安全性 、 i f , 可行 性及 疗
效 进 行 对 比 。方 法 选 择行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的 冠 心 病 患 者 18例 , 据 P I 作 途 径 分 为 桡 动 脉 组 (8 3 根 C操 6 例 ) 股动 脉 组 (0例 ) 比较 两 组 的 操 作 时 间 和 疗 效 以 及 术 后 出 血 、 肿 等 并 发 症 。 结 果 桡 动 时 间 、 囊 开始 扩 张 时 间 无 明 显 差 异 。 术 后 桡 动 脉 组 发 生 迷 走 反 射 及 穿 刺 部 位 血 肿 球 明显 少 于 股 动 脉组 。但 经 股 动 脉 透 视 时 间 短 , 易 发 生 血 管 痉 挛 。 结 论 不
ta sa i lg o p wa pp n d. C o c u i The d r to nd ef c y ta s a a re c e s frc r n r r n r d a r u sha e e n l son u a in a fe tb r n r dila r a c s o o o a t y y itr e to r i l rt h s y ta fmo a re c e sfrc r n r n e e to n ev n in we e smia ot o e b r nse r la r a c s o o ay it r n in. T e o e ain o r n — t y o v h p r t fta s o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术的对比分析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术的对比分析
维普资讯
宁夏医学院学报

3 68 ・
J u a fNig i dc l lg o r l n xa Me i l e n o a Co e
第2 9卷 4期 20 07年 8月
文 章编 号 :0 5—8 8 ( 0 7 0 10 4 6 2 0 )4—0 6 3 8—0 3
经股动脉进 入。近年来 , 随着介 入诊 治器械制作 技术 的进 刀刃切开皮肤 , 经导丝插入 5 F或 6 桡动 脉鞘 管 ; F ⑤术 中动
步, 经桡动脉径路进行 冠状动脉 腔 内成形术 已成为可 能并 脉鞘 内注入肝 素 lO /g 硝酸 甘油 20g 必 要 时可 注入 OU k, 0 ̄ , 渐受重视。与经 股动脉途径 比, 本法具有穿刺部位 出血少 , 异搏定 2 m ; 行选择性 冠脉 造影 ; ~5 g⑥ ⑦根 据造影情 况决
术前先行 Al 试验 , ln e 阴性 者表 明手掌侧 支循环 不 良, 不能 采用 SS 15 PS1 . 统计 软件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标准 差 行桡动脉穿刺 ; 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 , ③ 用臂 托将 右上肢 托 表示 , 间 比较采 用 t 组 检验 ; 计数 资 料 采用 x 检 验 , P< 起, 手臂 自然平伸外展 3 ̄ 0左右 , 手腕 处于过度伸展 的姿势 , 0 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5 常规消毒铺 巾, 消毒区域为手掌至肘关节 ; ④选桡 骨茎 突上 2 结果 10 .c . ~20m桡动脉搏动 最强 处为 穿刺 点 , 2 以 %的利 多卡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和病情 分布 ( 12 . 表 、) 因局麻 , 穿刺桡动脉 , 进针方 向与桡动 脉走行一 致 , 3 以 0~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病情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ICU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比较与分析

ICU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比较与分析

考 核重 点 落 实 到课 堂 内 , 逐 步 形成 课 堂 内 外 相结 并 合 的考核方 法 。 在实验 期 间 , 师 应 仔 细 观 察 每位 同学 的实 验 教 操作情 况 , 操作 不规范 的 同学予 以纠正 , 不认 真 对 对 操作 的 同学 予 以提 醒 。操 作结 束 或实 验结 果 出来 以 后 , 师应记 录每 组的实 验情 况及 实 验结 果 , 导学 教 引 生分 析实验成 功 与失 败 的 可能 原 因 , 查 1 3 / 抽 / ~1 2 同学 的实 验操 作 。最 后 根 据 学 生 的预 习 报 告 、 验 实 课纪 律 、 实验 操作 情况 、 实验结 果 以及 实验 报 告 等几 个方 面 , 综合 的进行 评定 , 避免 只要 出勤 和有 实验 报 告 就能 得 到好 成 绩 的现 象 发生 , 正提 高 学 生 的实 真 际操 作能力 、 分析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成 实验 完 教学 的基本 目的 和要求 。 ] 充 分发挥 实 验 教学 的优 势 , 力 提 高 实 验 课 的 努 效果 , 养 和 发展 每 个 学 生 的综 合智 能 是 新世 纪 医 培
【 键 词】 股 动 脉 关
血 气 分 析 是 重 症 监 护 室 (ne s e C r i Itn i ae Unt v I U) C 判断患 者病情 的重要 临 床监 测指 标 , 是 I U 也 C 护士最 常用 的护理操 作技 术之 一 。临床 上 多选 择 经 桡 动 脉采 血 与 股动 脉 采血 , 动脉 采 血 一次 成 功 与 否 直接影 响医生对 病情做 出及 时 、 正确 的判 断 , 因此 并
作 者 单 位 : 门市 中心 医 院 中 山大 学 附 属 江 门 医 院 I U 科 ( 江 C 广东 ) 邮 编 5 9 7 201 收稿 日期 2 0 一O —0 07 1 2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对比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对比研究
进行皮内注射 局部麻醉 , 用桡动脉穿刺针穿 刺桡动脉成功后 送人导丝 , 再用 1 %利多卡 因 3 L充分麻醉穿刺点周 围至桡 m 动脉皮下 组织 并经 导丝插入 5 F桡动脉鞘 , 肝素 25 0 0 U由动

3 )adf oa apoc ru ( 7 ) cnutdt cii l a s . eut Tas da a p ahcrnr nig p yadi- 2 n m r prahgop n= 8 ,od c l c l i R sl rnr i p r c ooayagor h e l e o n aa y s n s al o a n n
3 , 2例 股动脉途径 7 8例, 进行 临床分析 。结呆
生、 躯体不适 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 于经股动脉途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O )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 行冠脉造影 和介 入 P< . 1 。
治疗安全可行 , 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 : 桡动脉 ; 股动脉 ; 冠状动脉造影 ;r O 人治疗 中图分类号: 1 . R 8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6 9 2 0 ) 3— 0 6—0 1 7 2 3 l0 8 0 0 1 2
Y n nU ie i , hax aa 10 0 aa nvr t S an i nn7 60 ) sy y A s at jcie oivs gt tet dat eo rnr ni p y C G)adpruaeu o nr tr ni ( C )v — b t c Obet etae h eavna c o a ag rh ( A r vT n i h g fo y g n ectnoscr ay nev tn P I i r o i e o aa da apoc . to 1 ae tt a dwt C G ad o C u opt eed ie t tOg us ai apoc r p n i p r h Meh d 10p tns r t i A n/ r Inor sil r i ddi o W r p da p rahgo ( l a i e e h P i h aw v n o r l u

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对比

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对比
..
4 6. .
TODAY NURS E, J a n u a r y , 2 01 3, No . 1
经桡动脉 、 股动脉不 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 的对 比

摘 要 目的

2 3 8 4  ̄ ' 1 适 合 介 入 治 疗 的 冠 心 病
对 比 经 股动 脉 、 桡 动 脉 两种 途 径 行 冠 心病 介 入 治 疗 术 后 并发 症 的发 生及 护 理 效果 。 方法
1 . 2 介入 治 疗方 法
显减少 、 患者痛苦小 、 住院时间缩短和住 院费用减低等优点 , 明显
优 于经 股 动 脉穿 刺 者 。
1 资 料 与方 法
工作单位 : 7 2 1 0 0 1 宝鸡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心 内科 韩静: 女, 大专 , 护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5 — 0 4
露吡格雷7 5 m g / d 口服 。 纳入标准 : ①有介入治疗指征并拟行介人 治疗者 ; ②桡动脉搏 动良好且A l l e n 实验示尺 动脉通畅 , 股动脉无 狭窄或畸形。 排除标准 : (  ̄A l l e n 试 验尺动脉通畅欠佳者 , 股动脉严 重狭窄或弯曲者 ; ②需要大直径导管技术治疗 者; ③造影剂过敏 者; ④有介入治疗禁忌症者 。
随 机分 为 治疗 组 及 对 照组 , 治 疗 组 及对 照 组 各 1 1 9 例, 治 疗 组 男8 6
器材 的改进 , 桡动脉穿刺技术在 临床上 已逐步应用 , 它避 免了股 动脉穿刺术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适及并发症 , 并可缩短住院时 间, 降低 医疗 费用 , 因 而受到心血管医生和患者的欢迎_ 1 2 1 。 本院 t k , 血管
入治疗 , 选取2 3 8 例, 其 中经桡动脉 l 1 9 例, 经股动脉 l 1 9 例, 对 比两 种穿刺途 径在 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率 、 术后护理 、 患者的舒适度等

股动脉和桡动脉监测有创动脉压的比较研究

股动脉和桡动脉监测有创动脉压的比较研究

fmoa re ( e rl tr 3±4mm .osg icn i ee c e e et og o p . n lso h moa atr n a il r r a r ra lo a y ) Hgn inf a t f rn eb t nt r u s i df we h w Co cu inT ef rl r y a drda t y mena eil o d e e ae t b
58 ) 1 m9
Ab ta t jcieT i s d o ae erda r r n e rl reymenatr l rsuei r ial l ains a paee c sr c: e t hs t yc mp rdt a il t ya dfmoa t r a r i esr cic l i t t c nr lc ah Ob v u h ae a e ap n t y lp e e
o h ra l a h mpa tofv s a tved ug . eho 7 pain sw ih cii a n c to fne d a i ea tra r s u em o t in n t e swe l st ei c a o ci r sM t ds6 te t t l c lidiainso e ofi n nv sv re lp e s r ni i or g i
pa int te s
LUOXuY Pn ( tn ieCaeU  ̄L n ,U gI e sv r n o gHu n aPepl h s i L a o e op t B oAnc u t,h nh nc Gu n d n a o nyS ez e i a g o gpr v c, hn o i eC ia n
A o pa ion o a a re y wih f m o a r e y f a i ea t ra o d pr s u e m o t rngi rtc l l cm rs fr di la t r t e r la t r ori nv sv r e i l bl o e s r nio i n c iia l il y

重症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结果比较

重症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结果比较

在救治重症 患者 时 , 由于患 者病 情复 杂 、 变化 快 , 多使 用 呼吸机支持治疗 , 为 随时 观察机体 情况 , 调 节 呼 吸机参 数 , 需 频繁抽取动脉血进行 血气分 析 , 以监测体 内氧分压 、 二氧化 碳 分压 、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 临床上主要 依赖 于血气分 析结 果 。临床上 常选择 的部 位有 肱动 脉 、 桡动 脉 、 股 动脉 、 足 背动 脉等 , 不同部位 的血 气结 果会 有差异 。不 同采血 部位 对结 果 的影响及穿刺成 功用 时的 长短对 指导进 一 步治疗 、 救 治是 否
梁莹. 黄 柏 抑 菌 效果 的实 验 研 究 [ J ] . 现 代 医药 卫 生,
2 0 0 5 , 2 1 ( 2 0 ) : 2 7 4 6— 2 7 4 7 .
本 文编辑 : 谭

2 0 1 4— 0 3— 0 2收稿
重 症 患 者 股 动 脉 与 桡 动 脉 血 气 结 果 比较
患者 , 以免两次采 血耗 时耽误 患者 抢救 。排除 桡动 脉采 血失
败患者 5例 。 1 . 2 方法 参 与研究 人 员统一 学 习 , 规 范采 血 方法 , 取 血 时 严格消毒 , 取 血量 0 . 5~1 . 0 m l , 分别采 取股 动 脉与 桡动 脉 的 血液 , 观 察结 果。同时 安排计 时 员计 时 , 从患 者摆 体 位 , 寻找 动脉血管开 始 , 至采 血 成 功拔 出针 头 , 计 时结 束 。① 用物 准
术、 天南星 、 天花粉组 方而 成 , 黄柏 具有 清热 燥 湿 、 泻火 除蒸 、 解毒疗疮的功效 , 黄柏 水煎 剂或 醇浸剂 在体外 对 金黄 色葡 萄 球菌 、 溶血性链球 菌 、 表皮球 菌 、 化 脓性链 球菌 等 阳性 球菌 有 较强的抑制效 果 , 对绿 脓杆 菌 、 伤寒 杆 菌也 有抑 制作 用 。 根据 中医治未病 原则 , 金 黄散 贴用 于 P I C C置 管后 的维护 , 可 起到活血散瘀 、 消肿镇痛 、 凉 血止血 、 改 善微循 环 、 解除 局部 血 管痉挛 , 有利于局部组织炎症 的吸 收和消退 , 同时金黄散 渗透 性好 、 见效迅速 、 使 用方 便 、 药性 温和 、 无 任何 不 良反应 , 皮 肤

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动脉 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低 于 经 股 动 脉 组 ( O O )经 桡 动 脉 组 P< . 5 ,
性 差 异 。所 有 入 选桡 动脉 组 的 患 者 Al n试 验 均 正 常 。 l e 1 2 方 法 . 12 1 经 桡 动 脉 组 患 者 平 卧 手 术 台 上 , 刺侧 上 肢 自然 伸 .. 穿 直 , 手 托 将 上 肢 托 住 并 外 展 3 左 右 , 规 消 毒 铺 巾 , 桡 用 O度 常 选 骨 茎 突 上 2m 为 穿 刺 点 . 利 多 卡 因 局 部 充分 麻 醉 后 , 桡 c 1 用 动脉 穿 刺针 穿 刺 成 功 后 放 入 4 F动 脉 鞘 , 素 3O U、 酸 甘 油 肝 0O 硝 2 Og由 动脉 鞘 侧 管 注 入 , 送 入 4 O 再 F造 影 导 管 行 左 、 冠 状 动 右 脉 造 影 。术 毕 拔 管 拔 鞘 , 迫 器 压 迫 2 撤 除 。 压 ~4h后 1 2 2 经 股 动 脉 组 选 择 右 股 动 脉 、 股 沟韧 带 下 2 3m .. 腹 ~ c
醇 、 G、 T HDL C、 D — 、 烟 人 数 、 础 心 率 、 压 均 无 显 著 — L LC 吸 基率 、 作 总 时 间 、 刺 时 间 、 线 透 视 时 操 穿 X 间、 影剂用量无显著性差异 ( >OO) 造 P . 5 。经 桡 动 脉 组 穿 刺 成 功 率 略 低 于 经 股 动 脉 组 ( O O )经 桡 动 脉 组 6 因穿 刺 不 P< . 5 , 例 成 功 、 动 脉 痉 挛 、 管 无 法 到 达 主 动 脉 根 部 改 由股 动 脉 途 径 桡 导 ( 包括 穿 刺 不成 功 改 从 对 侧 穿 刺 成 功 者 )经 股 动脉 组 有 4 不 , 例 分 别 因 主 动脉 硬 化 扭 曲及 主 动 脉 夹层 改 由桡 动 脉 途 径 。经 桡

新生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新生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新生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卢林阳;王国琴【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100例入院新生儿,随机分为股动脉采血组和桡动脉采血组,每组各50例.统计各组经股动脉,桡动脉采血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各组操作所需护理时间.结果新生儿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这两种方法采血所需护理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经桡动脉采血比经股动脉采血技术简便、易掌握,所需操作时间短,节时省力,易于新生儿保暖,便于观察局部有无继续出血,桡动脉采血比股动脉采血损伤小,家长易接受,更适用于门诊新生儿采血.【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06(005)004【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血样采集/方法;股动脉;桡动脉【作者】卢林阳;王国琴【作者单位】230051,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合肥;230051,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合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322.121对新生儿采血常选择股动脉等部位,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采用桡动脉采血,发现它有很多优点。

为此对2005年10月入院的部分新生儿进行了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采血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科2005年10月入院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股动脉采血组5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平均体重2480g;桡动脉采血组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体重2340g。

采血量均为2ml,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日龄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股动脉采血组:采血用物为2.5ml一次性注射器及7号针头,取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必要时臀下垫小枕,常规消毒皮肤。

同时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90°或45°进针,刺入股动脉,见回血停止进针,采血至2ml。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比较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比较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术比较刘俊发【摘要】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殷动脉)组各40例,观察手术时的操作成功率、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桡动脉组的成功率为96.84%,股动脉组为96.84%.经桡动脉途径的手术方法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较小,创伤也较小,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2(023)004【总页数】2页(P312-313)【关键词】经桡动脉;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作者】刘俊发【作者单位】安康市中心医院血管内科,陕西安康 7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6.2目前治疗冠心病主要有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这两种方式。

为更好地辨别哪种治疗手段更易于患者的治疗,现对两种介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

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年龄41~75(平均44.2 ±3.6)岁。

病程 1.5 ~8(平均2.5±1.2)年。

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10例。

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年龄48~74(平均43.2±6.5)岁,病程1.5~8(平均2.5±1.2)年,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1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桡动脉组:患者必须达到的标准为:①桡动脉搏呈现出良好的状态;②手掌和五指的恢复供血时间必须在10s之内。

另外呈现出以下特征者必须排除:①桡动脉未见搏动;②桡动脉较曲折,呈现钙化特征;③手掌的侧枝血液循环不好;④外周动脉发炎。

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比分析

经皮桡动脉穿刺及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Sme 3 影 导 管 , 至 主 动 脉 降 部 , 次 插 入 双 侧 颈 总 动 脉 、 i n造 送 依
双 侧 椎 动 脉 行 上 述 血 管 颅 外 段 、 内 段 造 影 。造 影 结 束 后 拔 颅 除 造 影 导 管 , 脉 注 射 鱼 精 蛋 白 中 和 肝 素 , 除 导 管 鞘 加 压 静 拔 包 扎 。手 术 结 束 后 立 即 拔 除 动 脉 鞘 , 迫 止 血 , 压 加压 包扎 4 ~
松 开 尺 动 脉 压 迫 , 续 压 迫 桡 动脉 , 察 手 掌 颜 色 , 手 掌 颜 继 观 若
色 1 0S内迅 速 变 红 或 恢 复 正 常 , 表示 桡 动 脉 和 尺 动 脉存 在 良 好 侧 支 循 环 , 以经 桡动 脉 穿 刺 。 可 1 2 2 手 术 方 法 : 者 均 可 熟 练 进 行 经 皮 穿 刺 股 动 脉 行 .. 术 D A。常 规 碘伏 消 毒 右 侧 腕 关 节 区 , 巾 , 右 侧 桡 动 脉 处 S 铺 取 为 穿 刺 点 , 利 多 卡 因局 部 浸 润 麻 醉 后 , 用 slig r 穿 2 采 edn e 法 刺右侧桡动脉 , 穿刺 成 功 后 , 用 置 换 导 丝 置 入 5F导 管 鞘 , 利 静 脉 推 注 肝 素 3 。顺 导 管 鞘 置 入 5F 猪 尾 巴”造 影 导 0mg “
组 手术 成功 率 、 卧床 时 间 、 血管 并 发 症 发 生率 明显 低 于 经 股 动 脉 组 ( < 0 0 ) P . 5 。结 论 经 皮 桡 动 脉 穿 刺 行 全 脑 血 管 造 影 术 具 有 安全 、 效 、 发症 少 、 复 快 等 特 点 , 得 推 广 应 用 。 有 并 恢 值 【 键 词 】 桡 动 脉 ; 动 脉 ; 脑 血 管 造 影 术 关 股 全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

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脑血管病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病种,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为了提高脑血管病的确诊率,各种诊疗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尤为广泛。

本文就两种途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作一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

桡动脉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4.5岁;其中包括患者意识障碍,术后无法保持下肢制动7例;正在接受抗凝治疗6例;双侧髂动脉严重迂曲4例;右股静脉有临时透析管2例;22例无明显股动脉穿刺造影禁忌,其中16例不愿术后平卧24 h,6例不愿会阴部暴露而选择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6.8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者、使用器材型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1.2.1 桡动脉组:患者仰卧后,术侧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呈45°,由托架托住,常规消毒铺巾,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处为穿刺点(桡骨茎突上2~3 cm)。

取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操作者左手确定桡动脉走行及位置,应用桡动脉专用穿刺包右手持专用穿刺针,以30°进针,采用前壁穿刺法,穿刺成功后引入动脉鞘,鞘内注入肝素3 000 U,给予200 μg 硝酸甘油预防痉挛,选用5F猪尾导管和5F Simmons导管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观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缺点
股动脉是经典PCI的操作路径。

但是有5%~10%的患者发生局部穿刺血管后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神经损伤等。

尤其还有腹膜后出血的危险,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介入治疗后的大出血与介入术后的死亡、心肌梗死及其他不良临床事件显著相关。

为了减少出血性并发症,患者术后往往需强迫长时间卧床,使得许多病人腰腹背疼难以忍受,老年病人、原有前列腺肥大者尿潴留更为严重,还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很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完成鞘管拔除工作,同时恢复时间长、住院周期长,不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及加强病床的使用率,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增加。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点
相对于TFI的缺点而言,TRI则更为理想。

首先,TRI的穿刺点附近无大的静脉和神经,与尺动脉间有Allen’s环侧支循环,故造成动静脉瘘、神经损伤或手缺血的几率极小。

同时由于桡动脉表浅,穿刺损伤很小且多用6F指引导管,很容易行加压包扎止血,使得出血性并发症大大减少。

2008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相比于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使严重出血事件风险降低73%,而且显现出减少临床终点事件的趋势。

最新完成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OASIS-5和HORIZONS等试验提示能减少出血的治疗方式亦能降低死亡率和缺血事件发生。

从而使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更具说服力。

其次,接受TRI后的患者可立即拔除鞘管包扎,免去医生在术后6小时拔管压迫止血的工作,从而大幅度节省人力资源。

病人在拔管后可即刻自由行走,无须强迫体位卧床,免除了腰腹背痛之罪、也无尿潴留的发生,并大大降低了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可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图1)。

由于接受TRI的患者术后康复快,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甚至可以在门诊进行,因此医疗费用(包括药品费用)自然大幅降低。

在欧洲和医疗费用昂贵的国家更突出,Cooper等报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使医疗费用降低15%。

第三,经股动脉路径困难者,对于下肢截肢或髂动脉闭塞以及严重腹主动脉病变(腹主
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迂曲,经桡动脉介入是唯一选择。

另外经左桡动脉可完成冠脉搭桥患者的造影和介入操作,尤其是乳内动脉介入治疗更为方便。

此外,随着桡动脉介入治疗器械的问世和改进以及操作经验的积累,使TRI应用和推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大腔指引导管和小外径球囊及支架的出现,目前经桡动脉途径使用6F指引导管可以完成几乎所有复杂的介入操作,如支架置入后球囊对吻技术、双支架置入技术、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旋磨或旋切等。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不仅适用于简单病变,亦可顺利完成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分叉病变、严重迂曲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复杂病变的治疗。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1997开展TRI,当年只有6例,占所有介入手术的2.3%;但到2006年完成TRI 2659例,已占当年PCI总共3821例的69.6%。

目前每年超过6000例的PCI中有80%以上的病例是通过桡动脉途径完成,多数术者已将TRI作为PCI的首选。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TRI在日常工作中的可行性。

反方观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缺点
TRI虽然受到部分冠脉介入医生的欢迎,但其自身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众所周之,熟练把握TRI技术的学习曲线过长,需要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通常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介入医生最常遇到的困难是穿刺困难,在我国和亚裔人口中,男性桡动脉内径平均为2.69±0.54 mm,女性为2.30±0.4 mm。

由于α受体分布密集,桡动脉是人体最易痉挛的肌性血
管之一。

因此桡动脉穿刺极易因为不能刺中血管和反复刺激引起动脉痉挛而导致穿刺失败。

至少要比TFI建立通路时消耗更长时间,并在此过程中引起病人的焦躁情绪。

桡动脉穿刺及置入鞘管成功后,器械的推送有时会造成桡动脉及上臂动脉痉挛导致介入失败。

此外TRI
过程中血管入路迂曲(图2)是介入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主要分为前臂动脉迂曲和锁骨下动脉迂曲两大类。

前者包括:桡动脉迂曲、高位桡动脉、高位尺动脉、双桡动脉、双尺动脉和副肱动脉等。

后者包括: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干迂曲及食道后起源右锁骨下动脉。

任何一种血管入路弯曲均能导致导管不易到位、可操控性下降、支撑力下降,严重者导致导管打结及介入失败。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TRI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个巨大挑战,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练习方能较好掌握。

其次,TRI有很多特殊的并发症。

TRI时使用超滑钢丝,同时路径中分支血管很多,操作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不同部位血肿,其中包括前臂血肿(严重时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上臂血肿、胸壁血肿、颈部血肿甚至颅内出血与纵隔血肿,严重时致死或致残。

另外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时,钢丝进入颈动脉的几率增加,因此由于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 RAO)也是TRI术后相对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一般无严重后果,但很可能造成病人日后不能接受全动脉化搭桥,也会增加病人受到手部外伤时供血障碍的风险。

另外,在我国和亚裔人口中,男性桡动脉内径平均为2.69±0.54mm,女性为2.30±0.4mm,左右侧桡动脉内径基本相似。

为降低桡动脉闭塞率,TRI尽量选用6F指引导管。

而在复杂
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内旋磨、需双支架的真分叉病变、需强支撑力的弯曲钙化病变等,常需要7~8F指引导管。

因此使TRI在复杂病变处理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强行应用TRI,尤其是当桡动脉入路非常弯曲的情况下,有时非但不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甚至置病人于险境。

虽然通过使用step crush、step kissing stent等术式成功实现了经6F
指引导管TRI,但无一例外的是以增加手术难度、延长病人曝光时间为代价的。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点
经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经典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路径。

与TRI相比,股动
脉穿刺技术相对简单许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地掌握。

其次,股动脉血管内径大,可以任意使用希望应用的导管,同时能够在快速送入器械的同时保证血管通路不受损伤,从而节省手术操作的时间。

此外,随着血管闭合装置的研究深入,STARCLOSE、PERCLOSE、ANGIOSEAL 等装置的应用使得接受TFI的病人也能免受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病人的恢复时间和住院间期。

更重要的是,目前绝大部分冠脉介入医生均从TFI学起,其操作的技术动作更适合经股动脉进行,如果强行改用TRI很可能发生操作导致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TRI与TFI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TRI的优点在于微创、病人恢复快,而缺点主要表现在学习曲线长及处理复杂病变时受到一定限制。

TFI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利于进行复杂病变处理,而病人恢复时间长、同时可能出现致命出血并发症是其主要缺点。

近年来,心脏介入医生也进行了大量比较TRI与TFI孰优孰劣的研究。

2009年JACC Intervention 发表的一项关于TRI与TFI的随机对照研究(各512例)结果提示:与TRI组相比,TFI组的成功率更高(99.8% vs. 96.5%,P<0.0001),手术时间更短(37 min vs. 40.2 min,P=0.046),曝光量更小(38.2 Gycm2 vs. 41.9 Gycm2,P=0.034)。

而出血并发症在TFI组远远高于TRI组(3.71% vs. 0.58%,P=0.0008)。

该研究结果基本反应了目前大多数介入医生对于不同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认识及态度。

但是对于部分能够熟练应用TRI技术的术者而言,TRI所耗费的时间与曝光量以及处理病变的复杂程度几乎与TFI无异。

此外,在最近的一项荟萃研究中发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TRI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联合终点。

由此可见不同的介入途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完全倾向于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自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问世以来,TFI已经被广泛接受并熟练应用。

虽然TRI技术的问世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但该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普及,据统计,目前在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PCI治疗的患者选择桡动脉途径的比例已逾30%;同时近年来,TRI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170多家医院先后开展了TRI 技术,年总例数逾4万例,约占PCI总例数的40%左右。

部分中心TRI占总PCI例数的80%以上。

当然,TRI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手术例数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在各种复杂冠
脉病变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项技术从探索、成熟到完美总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同入路,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各有优势,不必刻意追求相互替代。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路径,追求最低代价和最小痛苦是完成复杂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总目标。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冠脉介入器械的日益改良和PCI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一定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和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